MD海军将来可能的秘密武器----潜射无人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53:02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雷声公司将在明年初试验从核潜艇水下发射一架小型无人机UAV的技术。目前美国海军致力于打造突破传统作战模式与作战领域的新型武器装备与相关作战方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用核潜艇发射无人机,进行战术侦察、数据中继、突袭打击。在雷声之前,洛-马公司和诺-格公司已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核潜艇无人机发射技术方案。
雷声的加入,意味着美国前五大军火巨头中的三家正围绕着这一技术展开新的博弈。按照计划,到2010年,美国海军将实现核潜艇发射无人机的实战化,这也意味着,二战中日本潜水航母的梦想在未来将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此前一直是骡马公司臭鼬工厂独家开发的。
潜艇发射无人机技术的首个可规划性操作方案由世界头号军火巨头洛·马公司提出。随着美俄之间的《第二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的成功签署和实施,大量的美国海军核潜艇的水下导弹发射管出现了“失业”问题。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昂贵的水下武器资源,美国海军启动了将战略核潜艇向常规打击和特种作战平台转化的项目,已有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被改装为能够携带巡航导弹和突击队的快速打击平台。洛·马公司就此提出了水下发射无人机鸬鹚(Cormorant)概念。使用潜艇靠近任务地点并发射无人机进行各种任务,比单纯的空中携带发射、地面起飞或者水面起飞都有优势,它使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大大扩大。该无人机隐身性能好,重4100千克,长5.8米,有一个可折叠的鸥形4.9米宽的机翼,可装在“三叉戟”导弹发射管的封装体里。侧舱能够容纳450千克的武器或传感器。它能持续飞行3小时,航程可达900千米。
美国潜射无人机“鸬鹚”
“鸬鹚”无人机:是一种隐形、喷气动力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装备近程武器和侦察设备,由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发射管长约12米、宽约2米,这样狭小的空间并不适合容纳飞机,而且从潜艇上发射的飞机机舱必须能够承受水下45米的压力,还要能足够轻得飞上天。同时,作为侦察机,它的行动要足够隐秘,避免在飞回潜艇时泄露其行踪。为解决这些问题,“鸬鹚”潜射无人机机翼的形状设计的像海鸟的翅膀,用铰链与机身连接,长长的机翼“折叠”起来后,飞机便可以藏身于导弹发射管里。
“鸬鹚”用钛制造,可以防腐,每一个空间都用泡沫塑料填充以防被压坏。机身其余的部分填充惰性气体,而充气式密封技术让武器舱门、发动机入口和排气口罩不会进水。
这种新式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是进行侦察活动,也可携带数枚导弹对岸上目标实施攻击。此外,“鸬鹚”在加挂特殊吊舱的情况下,还可将特种侦察装置投放至敌后。
按照设计,“鸬鹚”平时将被存储在发射筒中,使用时由潜艇在水下释放,然后利用火箭助推器的加速出水,并在空中展开机翼和启动涡扇发动机。
在完成任务后,“鸬鹚”将返航至指定的回收点,自行关闭发动机、封闭进气道和尾喷管,展开一顶降落伞并以机头朝下的姿态溅落入海,浮在海面上等待回收。
目前“鸬鹚”的研发进展顺利,前不久,“臭鼬工厂”对该机的海上溅落与回收进行了一次演示验证。军事专家分析,“鸬鹚”是美国无人机战术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如果一切顺利,美国海军今年就将拥有这样的武器平台。
2007年11月中旬,美国海军曾透露,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配备的一架鸬鹚(Cormorant)无人机,在大西洋进行了试飞。这是美国海军核潜艇第一次配备无人机进行试飞。该无人机是用核潜艇导弹发射管弹射升空的,飞到了数百米高的空域。美国海军核潜艇一般有16个洲际导弹发射管,每个发射管直径约2米。


在洛·马之后,作为洛·马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的诺·格公司在潜射无人机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方案:该系统被称为“隐身低成本发射舱系统”SACS,利用鱼雷管发射。与洛·马方案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模块化技术,也就是说它可以最大限度发射各种武器装备而不用考虑其是否适应水下环境的特殊情况。目前,SACS正由诺·格公司独立开发,希望进一步争取美国海军的技术拨款。
以下是关于诺格的报道哦
据美国《海军内情》披露,目前,美国海军还在考虑其他从潜艇发射无人机(UAV)的方法,诸如从鱼雷发射管、桅杆甚至从废料管发射。
在今年的5月21日,在美国航空航天学院首届UAV系统、技术及操作会议上,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思戴维表示,海军已经逐渐认识到若要在与敌人的较量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将各种传感器置于舰船和潜艇以外,而其中尤以拥有空中优势最重要。
而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除“鸬鹚”外,作为洛·马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目前在潜射无人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今年11月宣称,他们已成功向美国海军演示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能使潜艇发射原来不能发射的武器和运载器。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称,在美海军秋季举行的“寂静铁锤”演习中,一架模拟的无人机利用一个低成本且使用方便的封装系统成功地从水下潜艇发射到水面上。
该封装系统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电子系统部负责研制,被称为“隐身低成本发射舱系统”(SACS)。它能够使“非潜载”无人机和武器从水下舰艇发射。
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寂静铁锤”项目负责人称,他们对演示结果非常满意。在演习中演示的这项新技术,可为海军潜艇部队挖掘各种武器和无人机在潜艇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大大减少潜艇为使用专门武器所付出的开发成本。
此次演示是美国海军“寂静铁锤”海上试验的重要部分,而“寂静铁锤”海上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水下、水面、空中和陆军部队的网络体系所形成的一个海上秘密基地提供的海战能力的提升潜力。
不同于“鸬鹚”项目得到美国海军的资金支持的开发模式,诺·格公司是在自筹科研经费条件下启动了SACS开发计划。
相关报道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已透露一些建议,即通过改进目前发射雷声公司战斧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密封系统,可从潜艇发射无人机。
这种改进的隐身、经济可承受的密封舱(capsule)系统(SACS)是诺·格公司根据2004年10月为支持从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潜艇USS乔治亚号上试验发射它的小型空射诱饵工作而提出的。
计划明年3月采用研制的密封舱对雷声公司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进行水下发射试验,计划2007年第4季度从潜艇发射。
诺·格公司还表示AGM-114海尔法空面导弹将作为这种密封系统发射试验的候选者。上个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国际无人系统协会无人系统北美展览会期间,展示了3种SACS内装导弹的实体模型。
诺·格公司说,,SACS设计可用来发射各种固定翼无人机,但在无人机离水后,需采用蚌式开合技术。一旦密封舱打开,这种改型无人机可采用超压或火箭推进提供飞行速度。
另一种发射概念是,从潜艇或舰船上部署自由漂浮或底部静止的SACS。这些密封舱可遥控操纵或通过释放金属丝发射无人机实施监视任务。现已完成21英寸(53厘米)SACS改型的初步工作,旨在用于NATO的标准鱼雷管。
诺·格公司已同许多无人机制造商探讨了这一概念,该公司可能在18个月内将这一概念变成部署的装备。但是,它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鸬鹚潜艇发射无人机概念不同。



与前两者相比,雷声的“超地平线建制能力”(SOTHOC)项目可谓别出心裁,其方案是使用包含电动无人机的整装装备的潜艇发射平台(SLV)。SLV从水下潜艇的废物丢弃装置弹射出去,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到离艇的一个安全距离,然后丢弃重物并为漂浮圈充气。该漂浮圈的脉动充气能控制上升速率。当SLV接近水面时,将投放一个水面稳定伞起稳定作用和作为风向标,之后SLV发射无人机。雷声公司计划在试验中使用“一种成熟的小型无人机”。该电动机翼可折叠飞行器能在风速达20-30节(37千米/小时-55千米/小时)的条件下发射。该无人机为一次性使用装置。下一步,雷声还计划将SOTHOC项目应用于其“战斧”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上。
雷声公司现在在验证一种从水下发射的无人机系统,使计划的水下潜艇发射试验向前迈进了一步。大约两年前,雷声公司的工程师们提出在潜艇上操作无人机的设想,将装备了传感器和通讯数据链的小型无人机装入废弃的可处理的发射管内,发射管可由潜艇弹射发射,该发射管浮在飞航导弹2009年第2期水面并在发射无人机时保持30角。潜艇可以在水下直接控制无人机,或让无人机自主地飞行并传输传感器和通讯系统的更新信息。首次系统验证试验是于2008年9月10日进行的,当时由潜艇发射装有无人机的发射管潜入水下24m,并浮到水面发射。随后几个星期内又进行了试验,验证了全功能无人机发射。此后,雷声公司准备披露其选用的无人机和供货商。2009年还将进行一次后继试验,验证整个发射过程,包括从潜艇弹射到发射管发射。雷声公司希望经过一系列用户评估之后再进行数次试验。

潜射无人机技术是未来海战角力点
  按照美国海军的“无人机路线图”战术规划,核潜艇可长期潜伏大洋,战机从水下升空作战,更有隐蔽性,可令对手防不胜防而惨遭打击。水下无人战机可担负水雷探测、电子战和情报搜集等多种作战用途。如果需要,水下无人战机也可配备武器,在高度危险的浅海水域跟踪敌方潜艇,使用先进武器进行攻击。无人战机在完成空中作战任务后,将返回核潜艇附近降落,在装回发射装置并补充燃料后,为下次升空作战做准备。未来作战时,水下无人战机可独自按照设计程序飞行,也可通过水下或水面通讯系统由作战平台遥控。

  目前,全世界五个核大国拥有大量核潜艇。然而,还没有哪国核潜艇实现了从水下发射战机进行空中作战。有军事评论指出,如果美军无人战机潜水航母的构想实现,这将是继自20世纪初航母出现后的另一次颠覆性的舰船革命和海上作战模式革命。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水下无人战机的研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美军能否按时部署,还存在一些问题。仅以最成熟的鸬鹚(Cormorant)为例,必须面对的设计挑战包括该机要能经受住45米深处的巨大水压、在海中溅落的动能冲击和水下拖曳。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案包括用高密度泡沫材料填满空置空间以防止被压碎,用氮气给机身的其它部分增压。武器舱门上安装了充气式密封圈。机身用的基本材料是钛,目的是增加近10%的重量以让该无人机可浸于水中。概念设计上的难题还包括该无人机能够由发射管中的遥控系统进行燃料补给、维修和加装武器等等。

我们什么时候能建立起来自己的竞争机制就好多了呢


链接有图有视频http://www.popsci.com/node/3747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雷声公司将在明年初试验从核潜艇水下发射一架小型无人机UAV的技术。目前美国海军致力于打造突破传统作战模式与作战领域的新型武器装备与相关作战方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用核潜艇发射无人机,进行战术侦察、数据中继、突袭打击。在雷声之前,洛-马公司和诺-格公司已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核潜艇无人机发射技术方案。
雷声的加入,意味着美国前五大军火巨头中的三家正围绕着这一技术展开新的博弈。按照计划,到2010年,美国海军将实现核潜艇发射无人机的实战化,这也意味着,二战中日本潜水航母的梦想在未来将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此前一直是骡马公司臭鼬工厂独家开发的。
潜艇发射无人机技术的首个可规划性操作方案由世界头号军火巨头洛·马公司提出。随着美俄之间的《第二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的成功签署和实施,大量的美国海军核潜艇的水下导弹发射管出现了“失业”问题。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昂贵的水下武器资源,美国海军启动了将战略核潜艇向常规打击和特种作战平台转化的项目,已有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被改装为能够携带巡航导弹和突击队的快速打击平台。洛·马公司就此提出了水下发射无人机鸬鹚(Cormorant)概念。使用潜艇靠近任务地点并发射无人机进行各种任务,比单纯的空中携带发射、地面起飞或者水面起飞都有优势,它使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大大扩大。该无人机隐身性能好,重4100千克,长5.8米,有一个可折叠的鸥形4.9米宽的机翼,可装在“三叉戟”导弹发射管的封装体里。侧舱能够容纳450千克的武器或传感器。它能持续飞行3小时,航程可达900千米。
美国潜射无人机“鸬鹚”
“鸬鹚”无人机:是一种隐形、喷气动力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装备近程武器和侦察设备,由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
“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发射管长约12米、宽约2米,这样狭小的空间并不适合容纳飞机,而且从潜艇上发射的飞机机舱必须能够承受水下45米的压力,还要能足够轻得飞上天。同时,作为侦察机,它的行动要足够隐秘,避免在飞回潜艇时泄露其行踪。为解决这些问题,“鸬鹚”潜射无人机机翼的形状设计的像海鸟的翅膀,用铰链与机身连接,长长的机翼“折叠”起来后,飞机便可以藏身于导弹发射管里。
“鸬鹚”用钛制造,可以防腐,每一个空间都用泡沫塑料填充以防被压坏。机身其余的部分填充惰性气体,而充气式密封技术让武器舱门、发动机入口和排气口罩不会进水。
这种新式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是进行侦察活动,也可携带数枚导弹对岸上目标实施攻击。此外,“鸬鹚”在加挂特殊吊舱的情况下,还可将特种侦察装置投放至敌后。
按照设计,“鸬鹚”平时将被存储在发射筒中,使用时由潜艇在水下释放,然后利用火箭助推器的加速出水,并在空中展开机翼和启动涡扇发动机。
在完成任务后,“鸬鹚”将返航至指定的回收点,自行关闭发动机、封闭进气道和尾喷管,展开一顶降落伞并以机头朝下的姿态溅落入海,浮在海面上等待回收。
目前“鸬鹚”的研发进展顺利,前不久,“臭鼬工厂”对该机的海上溅落与回收进行了一次演示验证。军事专家分析,“鸬鹚”是美国无人机战术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如果一切顺利,美国海军今年就将拥有这样的武器平台。
2007年11月中旬,美国海军曾透露,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配备的一架鸬鹚(Cormorant)无人机,在大西洋进行了试飞。这是美国海军核潜艇第一次配备无人机进行试飞。该无人机是用核潜艇导弹发射管弹射升空的,飞到了数百米高的空域。美国海军核潜艇一般有16个洲际导弹发射管,每个发射管直径约2米。


在洛·马之后,作为洛·马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的诺·格公司在潜射无人机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方案:该系统被称为“隐身低成本发射舱系统”SACS,利用鱼雷管发射。与洛·马方案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模块化技术,也就是说它可以最大限度发射各种武器装备而不用考虑其是否适应水下环境的特殊情况。目前,SACS正由诺·格公司独立开发,希望进一步争取美国海军的技术拨款。
以下是关于诺格的报道哦
据美国《海军内情》披露,目前,美国海军还在考虑其他从潜艇发射无人机(UAV)的方法,诸如从鱼雷发射管、桅杆甚至从废料管发射。
在今年的5月21日,在美国航空航天学院首届UAV系统、技术及操作会议上,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思戴维表示,海军已经逐渐认识到若要在与敌人的较量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将各种传感器置于舰船和潜艇以外,而其中尤以拥有空中优势最重要。
而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除“鸬鹚”外,作为洛·马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目前在潜射无人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今年11月宣称,他们已成功向美国海军演示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能使潜艇发射原来不能发射的武器和运载器。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称,在美海军秋季举行的“寂静铁锤”演习中,一架模拟的无人机利用一个低成本且使用方便的封装系统成功地从水下潜艇发射到水面上。
该封装系统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电子系统部负责研制,被称为“隐身低成本发射舱系统”(SACS)。它能够使“非潜载”无人机和武器从水下舰艇发射。
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寂静铁锤”项目负责人称,他们对演示结果非常满意。在演习中演示的这项新技术,可为海军潜艇部队挖掘各种武器和无人机在潜艇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大大减少潜艇为使用专门武器所付出的开发成本。
此次演示是美国海军“寂静铁锤”海上试验的重要部分,而“寂静铁锤”海上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水下、水面、空中和陆军部队的网络体系所形成的一个海上秘密基地提供的海战能力的提升潜力。
不同于“鸬鹚”项目得到美国海军的资金支持的开发模式,诺·格公司是在自筹科研经费条件下启动了SACS开发计划。
相关报道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已透露一些建议,即通过改进目前发射雷声公司战斧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密封系统,可从潜艇发射无人机。
这种改进的隐身、经济可承受的密封舱(capsule)系统(SACS)是诺·格公司根据2004年10月为支持从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潜艇USS乔治亚号上试验发射它的小型空射诱饵工作而提出的。
计划明年3月采用研制的密封舱对雷声公司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进行水下发射试验,计划2007年第4季度从潜艇发射。
诺·格公司还表示AGM-114海尔法空面导弹将作为这种密封系统发射试验的候选者。上个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国际无人系统协会无人系统北美展览会期间,展示了3种SACS内装导弹的实体模型。
诺·格公司说,,SACS设计可用来发射各种固定翼无人机,但在无人机离水后,需采用蚌式开合技术。一旦密封舱打开,这种改型无人机可采用超压或火箭推进提供飞行速度。
另一种发射概念是,从潜艇或舰船上部署自由漂浮或底部静止的SACS。这些密封舱可遥控操纵或通过释放金属丝发射无人机实施监视任务。现已完成21英寸(53厘米)SACS改型的初步工作,旨在用于NATO的标准鱼雷管。
诺·格公司已同许多无人机制造商探讨了这一概念,该公司可能在18个月内将这一概念变成部署的装备。但是,它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鸬鹚潜艇发射无人机概念不同。



与前两者相比,雷声的“超地平线建制能力”(SOTHOC)项目可谓别出心裁,其方案是使用包含电动无人机的整装装备的潜艇发射平台(SLV)。SLV从水下潜艇的废物丢弃装置弹射出去,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到离艇的一个安全距离,然后丢弃重物并为漂浮圈充气。该漂浮圈的脉动充气能控制上升速率。当SLV接近水面时,将投放一个水面稳定伞起稳定作用和作为风向标,之后SLV发射无人机。雷声公司计划在试验中使用“一种成熟的小型无人机”。该电动机翼可折叠飞行器能在风速达20-30节(37千米/小时-55千米/小时)的条件下发射。该无人机为一次性使用装置。下一步,雷声还计划将SOTHOC项目应用于其“战斧”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上。
雷声公司现在在验证一种从水下发射的无人机系统,使计划的水下潜艇发射试验向前迈进了一步。大约两年前,雷声公司的工程师们提出在潜艇上操作无人机的设想,将装备了传感器和通讯数据链的小型无人机装入废弃的可处理的发射管内,发射管可由潜艇弹射发射,该发射管浮在飞航导弹2009年第2期水面并在发射无人机时保持30角。潜艇可以在水下直接控制无人机,或让无人机自主地飞行并传输传感器和通讯系统的更新信息。首次系统验证试验是于2008年9月10日进行的,当时由潜艇发射装有无人机的发射管潜入水下24m,并浮到水面发射。随后几个星期内又进行了试验,验证了全功能无人机发射。此后,雷声公司准备披露其选用的无人机和供货商。2009年还将进行一次后继试验,验证整个发射过程,包括从潜艇弹射到发射管发射。雷声公司希望经过一系列用户评估之后再进行数次试验。

潜射无人机技术是未来海战角力点
  按照美国海军的“无人机路线图”战术规划,核潜艇可长期潜伏大洋,战机从水下升空作战,更有隐蔽性,可令对手防不胜防而惨遭打击。水下无人战机可担负水雷探测、电子战和情报搜集等多种作战用途。如果需要,水下无人战机也可配备武器,在高度危险的浅海水域跟踪敌方潜艇,使用先进武器进行攻击。无人战机在完成空中作战任务后,将返回核潜艇附近降落,在装回发射装置并补充燃料后,为下次升空作战做准备。未来作战时,水下无人战机可独自按照设计程序飞行,也可通过水下或水面通讯系统由作战平台遥控。

  目前,全世界五个核大国拥有大量核潜艇。然而,还没有哪国核潜艇实现了从水下发射战机进行空中作战。有军事评论指出,如果美军无人战机潜水航母的构想实现,这将是继自20世纪初航母出现后的另一次颠覆性的舰船革命和海上作战模式革命。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水下无人战机的研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美军能否按时部署,还存在一些问题。仅以最成熟的鸬鹚(Cormorant)为例,必须面对的设计挑战包括该机要能经受住45米深处的巨大水压、在海中溅落的动能冲击和水下拖曳。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案包括用高密度泡沫材料填满空置空间以防止被压碎,用氮气给机身的其它部分增压。武器舱门上安装了充气式密封圈。机身用的基本材料是钛,目的是增加近10%的重量以让该无人机可浸于水中。概念设计上的难题还包括该无人机能够由发射管中的遥控系统进行燃料补给、维修和加装武器等等。

我们什么时候能建立起来自己的竞争机制就好多了呢


链接有图有视频http://www.popsci.com/node/3747
沙发。{:wu:}
不知道TG有没这方面的考虑,技术方面,TG一直在山寨MD的
鸬鹚项目的英文介绍:A new contract to Lockheed Martin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program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deploy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om submarines, a DARPA spokeswoman said.

The UAV, called Cormorant, after the sea bird, would "provide close air support for vessels such as the Littoral Combat Ship and SSGN," a specialized version of the Trident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 Jan Walker said. "This is the very first award ...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gram," she said.

Its aim, she said, is to "explore concepts that launch from both the sea surface and submarines."

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Co., Palmdale, Calif., received a $4.2 million DARPA contract on May 9 to "conduct risk reduction demonstrations and mature the Multi-Purpos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related servicing and support system concepts," according to a Defense Department announcement.

A Lockheed Martin Website says the MPUAV "is a sub-launched and recoverable multi-purpose vehicle still in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phase." It said the UAV is se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revolutionary network-centric system to extend the warfighting capabilities of the new Trident SSGN submarine platform."

"With submerged launch and recovery operations," the site says, "the MPUAV would enable renewable, organic air operations from under the sea.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ident with MPUAV systems affords unique force deployment options to theater commanders during pre-hostility phases of operations, as well as during actual combat."

MPUAVs would be housed in the Trident's seven-foot-diameter ballistic missile launch tubes, Lockheed Martin says. They would be released from the submerged sub "and remain buoyant near the water's surface until launch." They would then be "boosted out of the water with two disposable, solid rocket engines derived from the Tomahawk missile booster."

After conducting "a variety of missions," an MPUAV would return to a retrieval point at sea, turn off its engine and splash down in the ocean. It would be "recovered by the submerged Trident SSGN and brought back on board to be refueled and reconfigured as necessary, ready for its next mission."

Technical challenges of the Cormorant program, according to DARPA budget materials, "include aircraft dynamics at the sea/air interface, engine technology to survive periodic immersion in salt water,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to withstand sea-surface operations."

"Pending the outcome of demonstration results," DARPA said, "transition of the Cormorant UAV to the Navy is planned" in about 2010.

DARPA received $6.7 million for the program in fiscal year 2005 and is requesting $9.6 million in FY '06.
潜射无人机,竟然还是能回收的,哎,美帝还真是有钱啊,$6.7m,$9.6m,说拿就拿。。。

围观2楼和4楼,坐等版主。。。
回复 6# F44


million指的是百万美元,嘿嘿
无人机很轻,还算靠谱。载人的就不太靠谱了。。
bugular 发表于 2010-5-1 16:21


这个,初中就学过吧,我是经历过托福的人了,这词还有两个词义:大量、公众。。。呵呵。。。。。。
真的是秘密武器吗?我怎么觉得这个东西很多人都知道?装甲猫斜着眼睛看着帖子说。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7:01


    好象是本菜最早在海版帖出〈艇射无人机的出现将带给潜艇战革命性变化〉
回复 10# 把活马说死


搜过,不过今天看到有更新的结果,还有视频。

该发射管浮在飞航导弹2009年第2期水面并在发射无人机时保持30角。潜艇可以在水下直接控制无人机,或让无人机自主地飞行并传输传感器和通讯系统的更新信息。首次系统验证试验是于2008年9月10日进行的,当时由潜艇发射装有无人机的发射管潜入水下24m,并浮到水面发射。随后几个星期内又进行了试验,验证了全功能无人机发射。此后,雷声公司准备披露其选用的无人机和供货商。2009年还将进行一次后继试验,验证整个发射过程,包括从潜艇弹射到发射管发射。雷声公司希望经过一系列用户评估之后再进行数次试验。


链接有图有视频http://www.popsci.com/node/3747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05

我是说这个东西的存在啦……当然,你的确是比较早提出这个东西能够提供“决定性转变”的提法的人之一,至少在CD是的……装甲猫看着水下的那些爬来爬去的东西耸耸肩膀回答说。
bugular 发表于 2010-5-1 17:08


    本菜帖的那个比你帖的这个要更先进,你帖的这个艇射UAV需要无线电遥控,这容易造成电磁辐射,暴露潜艇的位置。本菜帖的那个用有线遥控,就不会造成电磁泄露。
有线遥控。。真有创意。。
haozhibof1 发表于 2010-5-1 17:13


    算不上创意,见过放风筝吗?
haozhibof1 发表于 2010-5-1 17:13


这种事情,总有个过程,不管成功失败,总可以从中间得到点什么……有钱向里砸,就是有底气……装甲猫无限羡慕地说。
全金属狂潮...
我意思是一旦用了有线,无人机就没意义了。况且现在MD的潜艇大部分使用通信浮标,要暴露早暴露了,不至于等到无人机出去才暴露
haozhibof1 发表于 2010-5-1 17:21


    漂浮在水面的浮标与空中的UAV在RCS方面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回复 13# 把活马说死


    看看啊,老大,呵呵,你有链接的
bugular 发表于 2010-5-1 17:30

很可惜!由于ID被封,你看不到了。

漂浮在水面的浮标与空中的UAV在RCS方面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28

线倒主要不是暴露不暴露,而是长度的限制进一步限制了飞行器的使用半径。毕竟飞行器所需要飞的距离是长过没有太大活动半径的浮标的。现阶段似乎是用线比不用线来得合理些。当然,所有的东西都有取舍,到了哪天不用做太心疼的取舍了,那么这个也就成熟了,装甲猫翻着一堆线仔细地看着并且点着头说。

哦,上面似乎是我理解错了。实际上指挥浮标是可以不用离开得太远的?
漂浮在水面的浮标与空中的UAV在RCS方面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28

线倒主要不是暴露不暴露,而是长度的限制进一步限制了飞行器的使用半径。毕竟飞行器所需要飞的距离是长过没有太大活动半径的浮标的。现阶段似乎是用线比不用线来得合理些。当然,所有的东西都有取舍,到了哪天不用做太心疼的取舍了,那么这个也就成熟了,装甲猫翻着一堆线仔细地看着并且点着头说。

哦,上面似乎是我理解错了。实际上指挥浮标是可以不用离开得太远的?
作战半径926公里的话,就是说这个浮标其实也不是全程指挥的?装甲猫开始研究头上的那堆卫星并且随便拨弄几下然后好奇的说。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7:33


    雪版更想不到的是潜艇浮标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
未来作战时,水下无人战机可独自按照设计程序飞行,也可通过水下或水面通讯系统由作战平台遥控。

哦,就是说,这东西算是自主作战而不是遥控作战……就是说,自己对疑似打击目标进行攻击与否的判断?装甲猫有一点点担心的说……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43

没有啦,我前面没有理解到的,是这个东西是自主作战不是遥控作战,装甲猫指着22、23、25楼分别说。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7:44

本菜认为艇射UAV主要是用来解决潜艇通信难和侦察距离短,二者是制约潜艇战力倍增的两大传统难题。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49

所以我很好奇这个926公里的半径是怎么弄的。按道理上来说,应该不是潜艇直接和926公里以外的无人机联系。  如果是自主操作的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在相关的信号传输介质能够到达的范围以内由潜艇控制,出了范围自己说了算。如果要做到全程操控,大概和上面的卫星有关?装甲猫继续抬头拨弄天上的卫星认真地猜测道。
不错~~{:3_87:}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7:54

926公里的半径只能是无线电遥控了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7:56


潜艇向926公里的鸬鹚主动发送无线电信号这点,我觉得可能还有些玄妙在里面。倒是鸬鹚向潜艇回传信息的时候用无线电信号相对而言是可以考虑的……装甲猫开始摆弄着一个以无人机发出无线电信号的位置为核心半径926公里的圆慢慢地说道。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8:04

我想母艇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电磁泄露,不会实时遥控UAV,UAV在更多的时间是按照编程飞行,只有UAV上的传感器感知到目标信号,UAV才会向母艇回传信息。
卫星数据链吧应该~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8:09

嗯,所以我在25楼稍稍有点担心,如果在选择攻击目标的时候,如果潜艇无法按回传信息予以裁决,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下潜停止接收信息,那么美帝到底会给鸬鹚在编程的时候授予多么大的自主攻击权(希望是没有)……装甲猫一边不信任地看着那些OS君们一边说道……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8:13

鸬鹚UAV载重很有限,携带了必须的非对抗性传感器后,已经容不下太多的攻击性武器了。其携带的武器很可能不是重量大的反舰蛋而是重量小的近距空空蛋。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8:21
有这个可能,想来客机一般也不会飞太低,说不定只是考虑了打击或者干扰一下反潜机的运作,装甲猫掂量着453千克的秤砣猜测说。
雪千寻 发表于 2010-5-1 18:25

本菜终于和雪版取得一致看法了。
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大学上完了还没出来:D
把活马说死 发表于 2010-5-1 18:33
求同存异嘛,装甲猫拿着鸬鹚模型摆弄着说。
{:se:}羡慕啊,呵呵回复 39# 雪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