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印度给迷茫的中国人树立一面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7:14:25
作者:秋风 北京学者
  
  这几年,在学术界、公共舆论中,中、印对比是热门话题。中国-印度论坛这两天在北京举行,中印两国学者从各个角度重提这个话题。这让笔者想起现代中国两位重要人物———储安平与张君劢———对印度问题的论述。
  
  储安平专门研究过印度沦为殖民地与印度人追求独立运动的历史,著有《英国与印度(1600-1943)》一书,出版于1943年。储安平发现,“我们检讨二十余年来印人对英斗争所用的手段,不出乎甘地所主张的‘非暴力’。”储安平认为,“印度民众之所以衷心迷信甘地的‘徒手抵抗’,一半因为一种宗教上的虔诚与感召,一半因为印度一般民众的知识比较落后”,所以只好进行非暴力抵抗。
  
  储安平认为,这种做法效果不大。因为,“在民族的斗争中,科学的精神远较宗教的精神为重要,科学的效力大而且速。”所谓科学,其实就是运用现代技术生产现代武器,以暴力推翻暴力:“科学与组织既为西方征服东方的真正武器,如欲推翻这种征服,亦惟有运用科学与组织。”因此,他“衷心”认为,印度人采取非暴力策略,“并不能使印人获得独立。”
  
  张君劢同样是现代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尽管他的重要性被长期严重低估。在储安平的书出版之前的1940年,张君劢写了一本小册子《尼赫鲁》,是印度独立运动另一领袖尼赫鲁的小传。张君劢充满信心地预言:“今距印度独立之日尚远,然有此三百万会员之印全国民会议,必能唤起三万五千万之同胞,使之共同奋斗,举英人统治而推翻之,有断然矣。”在小册子的最后,张君劢又说:“我信独立自由的、光明的、强健的印度之出现,殆不远矣。”
  
  后来历史发展证明,张君劢预言是正确的,储安平的悲观预言则错得离谱。1947年,印度光荣地实现了独立。两个有趣的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储安平、张君劢为什么会作出截然不同的预测?为什么储安平的预言会失灵?
  
  关键在于对甘地之作用的估价。储安平是现代的,他相信,只有依靠现代的实力,一个民族才能够获得独立。甘地不过是借助宗教迷信装神弄鬼而已,对于印度的独立,不可能起什么积极作用。既然印度独立运动由他领导,那印度就不可能独立。
  
  张君劢却不这样看。早在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大论战中,张君劢就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哲学立场:人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精神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的本质就在于不断以精神超越物质。正是基于这一哲学,张君劢既承认尼赫鲁所代表的现代精神对印度独立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对甘地大加赞赏。正因为他能够正面肯定甘地的作用,因而能对印度独立的前景保持乐观。
  
  更有意思的是,张君劢还对甘地、尼赫鲁两人在印度独立后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尼氏受近代科学上理性的分析的见解之影响至深,既与甘地之宗教或曰反理性的神秘的意态异,自难以共事一堂。然今后之形势异乎今日,国民会议将成为印度宪法政治之一环,则以政治问题属之尼氏,其关于印度教义者如不可触阶级之解放等,以之属于甘地。如是两人分工合作,而各尽其长,此我所望于印度政界者也。”印度独立以后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政策,也正是张君劢所预言的,融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于一体。
  
  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今天中国学者及一般舆论对印度的看法大相径庭,甚至相互对立。很多经济学家及财经评论者相信,中国的现代化成就要比印度好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及一般舆论却普遍认为,印度的制度、政策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对待贫民的政策、福利制度及民主选举制度。
  
  这种观点分歧的背后,仍然是观察问题的视角,或者说哲学的不同,也即,今天的我们其实仍然在重复储安平与张君劢的争论。用当年科学与玄学大论战的话说,根本的分歧在于,人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如果他认定生命就是一团物质,获得和享有财富是生命的唯一意义,那他当然会把经济指标当成衡量社会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他相信,人的生存固然不能离开财、物,但人的本质在于其精神、在于其心,则他当然就会在经济之外,关注其他问题,比如精神生活,比如人的尊严、人与人的平等、正义等等。这些东西确实不能用数字来测量,但它们对人的幸福却非常重要,甚至比财富更重要。
  
  只是这样的争论恐怕不容易像储、张之争那样见错对。但是,印度的确给今天已经有点迷茫的中国人树了一面镜子。是否承认人的生命之精神性,不仅关乎个人人生观之取舍,也决定着政策选择乃至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6307.shtml作者:秋风 北京学者
  
  这几年,在学术界、公共舆论中,中、印对比是热门话题。中国-印度论坛这两天在北京举行,中印两国学者从各个角度重提这个话题。这让笔者想起现代中国两位重要人物———储安平与张君劢———对印度问题的论述。
  
  储安平专门研究过印度沦为殖民地与印度人追求独立运动的历史,著有《英国与印度(1600-1943)》一书,出版于1943年。储安平发现,“我们检讨二十余年来印人对英斗争所用的手段,不出乎甘地所主张的‘非暴力’。”储安平认为,“印度民众之所以衷心迷信甘地的‘徒手抵抗’,一半因为一种宗教上的虔诚与感召,一半因为印度一般民众的知识比较落后”,所以只好进行非暴力抵抗。
  
  储安平认为,这种做法效果不大。因为,“在民族的斗争中,科学的精神远较宗教的精神为重要,科学的效力大而且速。”所谓科学,其实就是运用现代技术生产现代武器,以暴力推翻暴力:“科学与组织既为西方征服东方的真正武器,如欲推翻这种征服,亦惟有运用科学与组织。”因此,他“衷心”认为,印度人采取非暴力策略,“并不能使印人获得独立。”
  
  张君劢同样是现代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尽管他的重要性被长期严重低估。在储安平的书出版之前的1940年,张君劢写了一本小册子《尼赫鲁》,是印度独立运动另一领袖尼赫鲁的小传。张君劢充满信心地预言:“今距印度独立之日尚远,然有此三百万会员之印全国民会议,必能唤起三万五千万之同胞,使之共同奋斗,举英人统治而推翻之,有断然矣。”在小册子的最后,张君劢又说:“我信独立自由的、光明的、强健的印度之出现,殆不远矣。”
  
  后来历史发展证明,张君劢预言是正确的,储安平的悲观预言则错得离谱。1947年,印度光荣地实现了独立。两个有趣的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储安平、张君劢为什么会作出截然不同的预测?为什么储安平的预言会失灵?
  
  关键在于对甘地之作用的估价。储安平是现代的,他相信,只有依靠现代的实力,一个民族才能够获得独立。甘地不过是借助宗教迷信装神弄鬼而已,对于印度的独立,不可能起什么积极作用。既然印度独立运动由他领导,那印度就不可能独立。
  
  张君劢却不这样看。早在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大论战中,张君劢就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哲学立场:人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精神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的本质就在于不断以精神超越物质。正是基于这一哲学,张君劢既承认尼赫鲁所代表的现代精神对印度独立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对甘地大加赞赏。正因为他能够正面肯定甘地的作用,因而能对印度独立的前景保持乐观。
  
  更有意思的是,张君劢还对甘地、尼赫鲁两人在印度独立后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尼氏受近代科学上理性的分析的见解之影响至深,既与甘地之宗教或曰反理性的神秘的意态异,自难以共事一堂。然今后之形势异乎今日,国民会议将成为印度宪法政治之一环,则以政治问题属之尼氏,其关于印度教义者如不可触阶级之解放等,以之属于甘地。如是两人分工合作,而各尽其长,此我所望于印度政界者也。”印度独立以后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政策,也正是张君劢所预言的,融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于一体。
  
  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今天中国学者及一般舆论对印度的看法大相径庭,甚至相互对立。很多经济学家及财经评论者相信,中国的现代化成就要比印度好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及一般舆论却普遍认为,印度的制度、政策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对待贫民的政策、福利制度及民主选举制度。
  
  这种观点分歧的背后,仍然是观察问题的视角,或者说哲学的不同,也即,今天的我们其实仍然在重复储安平与张君劢的争论。用当年科学与玄学大论战的话说,根本的分歧在于,人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如果他认定生命就是一团物质,获得和享有财富是生命的唯一意义,那他当然会把经济指标当成衡量社会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他相信,人的生存固然不能离开财、物,但人的本质在于其精神、在于其心,则他当然就会在经济之外,关注其他问题,比如精神生活,比如人的尊严、人与人的平等、正义等等。这些东西确实不能用数字来测量,但它们对人的幸福却非常重要,甚至比财富更重要。
  
  只是这样的争论恐怕不容易像储、张之争那样见错对。但是,印度的确给今天已经有点迷茫的中国人树了一面镜子。是否承认人的生命之精神性,不仅关乎个人人生观之取舍,也决定着政策选择乃至制度安排的基本逻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56307.shtml
南都报……哈啥不好哈A3啊……
我要去查查,是不是最近印度卢比又升值了,不然怎么有人居然舔A3的臭脚呢
为了了解印度人怎样给我我们树立镜子,我仔细阅读了此文,我得出结论——作者脑袋是不是让驴踢了!!

作者居然说从印度人身上学习“人的尊严、人与人的平等和正义”!上帝啊!!佛祖啊!!安拉啊!!显婆啊!!!
印度现在还有十几万游击队, 作者选择性的无视了. :D
光荣地实现了独立。:D
把作者扒光了丢印度,呆上个一年半咋。
必须承认,每当我看到“恒河浮尸”的图片,我就一点也不迷茫了
愿种姓制与作者同在{:chan:}啊呸!
楼主链接里面某天涯大侠居然说印度教讲究众生平等,所以印度才能实现民主![:a3:]
sawyer1234 发表于 2010-3-2 08:52
没错!!!
按结论选择材料是写评论的不二法宝。
{:3_98:}拿美分还好理解,连卢比也要....
印度的制度、政策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对待贫民的政策、福利制度及民主选举制度。

{:3_91:}{:3_91:}{:3_91:}
贫民政策,TG比阿三强一百倍
福利制度,阿三的社会保障强在哪里
民主选举,选票=民主,太简单了吧,照这么说非洲一票国家都比中国民主
从头到尾都是逻辑错误。
:D尽管他的重要性被长期严重低估

还好被低估了
{:3_85:}  愿浮尸夜夜如此君梦中!
又神经病了不是
哈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倒也没什么可说的,偏偏哈印度,越南,汗
南方南方………… 不知道说啥好了
印度这个就夸张了[:a9:]
既然印度这么好,那么强烈建议这篇文章的作者移民印度,ok?
捞分吧,去年就看过此贴{:3_98:}楼猪不厚道
印度这反面教材一直都在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
印度很垃圾,而中国就不迷茫了吗?
印度还是有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如他们有长远的目标和为达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kong0031 发表于 2010-3-2 11:02

原来TG没有啊。。。。。。
中国脑子进水的人越来越多,怪不得邓小平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培养出这样没有脑子的精英.
感觉南方把解放思想已经发展成了胡思乱想
南方是不是战略忽悠局的分部?。。。我说的是国外战略忽悠局的。。还是TG专门树的反面教材。。自己抽自己才能使自己清醒。。
这些文章可是唬骗了不少低学历低情商的高龄人士,我阿姨就说了,印度有民主啊怎么会比中国差呢
阿三在军事论坛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让红白KC联合起来嘲笑。
阿三在军事论坛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让红白KC联合起来嘲笑。
印度确实是我们的镜子,提醒我们不要步它的后尘.
看标题我以为是正话反说,结果。。。。。
tomcat650093 发表于 2010-3-2 11:06


    教育最大的失误是文科生,培养那么多钻研文字的社会蛀虫干嘛。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0-3-2 08:23

{:3_83:}
kong0031 发表于 2010-3-2 11:02


    印度那些目标是长远的?不达目的不罢手的?您给我们列举一下,让我等也学习一下!
kong0031 发表于 2010-3-2 11:02

印度人坏事就坏在目标太长远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0-3-2 14:00


    百年大计阿穷坦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