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抄袭谁?偶然得出的T-U构形、辐射尘分析、中国热核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08:46


航空航天港不成的时候就发在这边。
-------------------------------------
本文结构:
A美国氢弹大跃进,专家说成功属于偶然(历史内容)
B氢弹秘密的全球扩散:分析辐射尘的作用(问答形式)
C以中国1976年11月17日热核试验为例:中子突防的新资料?
-------------------------------------
A:
1946年4月:爱德华·泰勒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持会议,回顾二战期间关于热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成果。形成了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赤化。
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总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中委员们一致反对建造超级炸弹。
1950年1月:克劳斯·福克斯(Klaus Fuchs)在伦敦承认曾向苏联透露核武器情报。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下令继续开发“超级炸弹”。
1950年3月:杜鲁门总统下令全速研制“超级炸弹”。
1950年3月至年底,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被证实无法使用。
    经典“超级炸弹”的构形就是用一颗大当量原子弹点燃液态氘(装在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然后以热能的形式把能量传递给剩下的氘。
    但是原子弹制造的高温无法点燃氘-氘聚变,所以加入了氚。斯坦尼斯垃夫·乌拉姆在1950年计算得出氚用量必须要十分大,极大地降低了超级炸弹的经济性。(能制造1千克氚的反应堆可以用等量的中子生产70千克的钚)即使点燃过程能够实现,由于氘核聚变的反应截面太小,能量无法有效传递至冷区以产生链式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将小于逃逸的能量(据De Geer描述,即使是瑞典的科学家也很快就发现,不压缩热核材料的情况下,由于轫致辐射而散失的能量太大)。
1951年3月:
泰勒和乌拉姆写成《On Heterocatalytic Detonations I》,提出“流体力学透镜和辐射镜”的概念;泰勒-乌拉姆构形诞生:初级爆轰产生的冲击波和辐射能都可以用来压缩次级中的热核燃料,提高了能量的效率,不再需要大量的氚。(乌拉姆先想出用裂变弹产生的冲击波来压缩,后来他去找泰勒讨论这个方案,后者想出可以用辐射来压缩)
1951年5月8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聚变核试验,代号George。
因为科学家对用大当量原子弹点燃极少量氘-氚混合物的可行性没有任何疑问(“如同用炼铁高炉去点燃一根火柴”),George试验的宣传色彩比其实用性强很多。当时共考虑了3种辐射传能机制,George试验最后选中的那种——很幸运地——对发展泰勒-乌拉姆构形起了很大的作用。
    George是一次热核物理学试验,使用的是一个纯实验性的装置设计方案,并不适合于武器应用。试验装置叫“圆筒(Cylinder)”,由一个浓缩铀核心组件组成;该核心组件将会用一个特殊的圆柱型内爆系统来进行内爆压缩。“圆筒”可能是第一个使用外部点火装置来引发裂变链式反应的试验装置,它也可能是基于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一个设计方案来开发的。
    “圆筒”是一个宽8英尺(2.4米)、厚2英尺(0.6米)的碟状装置,中心穿有一孔。内爆将把这个孔压缩成一个管道,管道则把热辐射引导至一个装有液态氘-氚混合物的氧化铍小室里。那百分之几的氚可以降低点火温度。热辐射不仅将小室内的热核燃料加热至聚变温度,还在氧化铍外壁上产生压力,向内挤压氘-氚混合物,加速了燃烧的过程。热辐射将在冲击波前锋之前到达氧化铍小室,使聚变反应可以在裂变火球膨胀吞噬整个装置前发生。与裂变反应相比,聚变反应产生的当量小得可以忽视。
    通过测量聚变等离子火球发出的热X射线,可以对聚变反应的燃烧过程进行观测。这就需要把来自裂变弹的热X射线和伽马射线给屏蔽掉,仪器还要离爆炸足够远,以便在聚变反应进行时测量并传授数据。这部分试验装置是由Hugh Bradner与Hebert York设计的。通过记录安放在铁塔基部的一组K边过滤器发出的荧光,可以对聚变反应进行测量。小室里射出的X射线将通过真空的管道到达记录仪器,这些真空管道重235吨,被置于直径4英尺(1.2米)的铅管中,不受过量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影响。整套诊断仪器设备重283吨。
    其他的诊断仪器使用了有遮挡的成像板来探测高能聚变中子,方法是观察“质子条纹”,这些条纹是中子碰撞把质子弹出后在成像板上产生的。
    试验装置的热核反应部分大部分是泰勒设计的,但是它基于的是1946年Johann Von Neumann和福克斯开发的一个装置,该装置当时是打算用为经典“超级炸弹”的点火部件的。经典超级炸弹是所提出的第一个氢弹构形,已经被证明没有实际用途。
    幸运地是,George核试验为辐射内爆压缩提供了有益的数据,辐射内爆压缩是两个月前刚刚研究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形的一个关键部分。
(来源: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Usa/Tests/Grnhouse.html
    George核装置是一颗圆柱型内爆的U-235裂变装置,可能是基于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一个设计方案来开发的。一个叫“圆筒(Cylinder)”的试验装置加装在George装置上,目的是进行热核反应点火方面的试验。圆柱型内爆设计使得聚变实验部件可以直接得到弹芯(浓缩铀核心)的加热,而不受高爆炸药层遮挡作用的影响,还避免了膨胀中的爆炸气体的干扰。裂变核心外部的氘-氚混合物将受到热辐射流的加热,产生可被探测的聚变中子。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原子弹来点燃热核反应。
(来源: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Nwfaq/Nfaq8.html

1951年9月:泰勒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中的其他人就全当量热核试验的日期产生了争执,前者的意见是1952年5-7月,后者是1952年11月。
1952年5月:汉斯·贝特写成《关于热核武器研究史的备忘录》:乌拉姆想出“要压缩热核材料”、George试验所选用的传能机制、泰勒对George试验数据的外推是一系列恰好发生的“意外”,泰勒-乌拉姆构形的发现属于“事故”;难以想象苏联氢弹计划也是走同样的发展路线。
1952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装置试验(“Mike”)。
--------------------------------------
B:
氢弹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泰勒-乌拉姆构形,目前已知的要点如下:
(1),热核材料在被点燃前先会被压缩。
(2),初级(裂变)能量是通过热X射线传导至次级(聚变)的。
(3),初级与次级是分离开的两个结构。

“抄袭”是什么意思?
奥本海默等人在美国氢弹试验前就知道,放射性尘埃将会泄露“泰勒-乌拉姆构形的秘密”,所以他们反对过早进行氢弹试验。1953年美国就通过分析放射性尘埃,确认苏联同年八月进行的核试验不是“真正的”氢弹。
通过检验Mike爆炸放射性尘埃中的同位素比例,苏联可以发现次级的热核反应发生在高度压缩的条件下:要点(1)。
具体来说,极高的中子通量将导致超鈾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出现: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会出现多重中子捕获,实际上锿(Z=99)和镄(Z=100)就是在Mike的放射性尘埃中被首先发现的。1955年发现锿和镄就是公开的,1959年就有文献指出Mike试验中液态氘被极大地压缩了,而1962年又有公开文献计算得出Mike热核反应里的中子通量至少有2摩尔每平方厘米。De Geer稍加计算便得出Mike装置次级的压缩因子起码要到13,甚至有可能大至100以上。
但是萨哈罗夫在回忆录中称苏联方面是独立开发出氢弹构型的,虽然苏联确实收集到了Mike的放射性尘埃,但是“一个化学家因个人问题感情受挫,无意间将样本倒掉了”。
因为美国有跟英国分享苏联核试验放射性尘埃的惯例,英国有机会获得苏联1955年十一月22日核试验的放射性尘埃样本,结果也得出了泰勒-乌拉姆构形的秘密。
法国因为是在地表收集放射性尘埃,可能没能有效地获得样本、进行分析;1963部分禁试条约生效后,苏美英停止大气层核试验,断了法国人的路子。De Geer认为可能是中国1967年六月17日的氢弹试验最后通过尘埃帮了法国人一把。


放射性尘埃分析还可以揭示什么?
可以提示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要点(3):如果我们假设(如在经典构形中所构想),初级与次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会使初级中的裂变材料必定受到高通量的中子辐照(同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一样的下场),钚239几乎会被完全消耗掉。但是,如果我们能在热核试验的辐射尘中发现大量残留的钚239,则初级必然是与次级分离开的(甚至还可能有某种屏蔽)。
所以,在热核试验的辐射尘中测定钚-239比例很重要。但困难有二: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受辐照后会最终衰变成钚239,干扰测量(于是要尽快得到样本); 钚239与钚240的阿尔法能谱太近似,干扰测量(于是要配合使用质谱仪),还有就是样本量很小。
-----------------------------------------
“1976年 11月17日  中国进行了与洲际导弹配合用的有突防中子能力的弹头核装置全当量试验。”国外报道其当量有四百万吨。八天后,瑞典的采样飞机开始搜集到辐射尘埃,九天后在14000米高空收集到极强的样本。美国环境测量实验室(EML,Airstream计划)的飞机也在1977年四月美国西海岸上空开始收集到同一次核试验的尘埃。结合这些分析数据和计算,De Geer发现:
1,中国这次热核试验中铀238受辐照的中子通量为美国Mike试验的62%。
2,中国这次热核试验中初级的钚239在爆炸后的剩余量是7.7(正负2.6)千克。
3,(通过分析铀237/钚238比率:)如果假定中国使用“经典构形”(初级、次级紧密结合),未爆炸装置中的铀238/钚239质量比将超过1000,如果假设钚扳机有几千克,则贫铀惰层将有几吨重;再次推翻了“经典构形”的假设,要求初级、次级分离开来。
所以他的结论是: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1)很早就被人知晓,关键是各国能通过放射性尘埃分析,发现大量残留钚-239和极少量的钚238分析,进而揭示了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3),最后导致氢弹秘密的全球扩散。

De Geer也指出,一般认为扳机中钚239的用量为3-5千克,爆炸后钚残余量达到7.7(正负2.6)千克实在太大。他的解释为一则中国核武设计不走寻常路,二则“7.7(正负2.6)”误差太大,实际上残余量可能没那么大。
我的浅见:在航空航天港讨论这个“有突防中子能力的弹头核装置”(就是DF-5的核弹头)时,kktt同志的观点是减少了扳机中裂变材料的用量,采用了助爆设计;现在看来,如果De Geer钚239残余量较大的计算结果正确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加入了一个屏蔽层包裹整个扳机。
----------------------------------
请不吝斧正。文献将在后贴中给出rl]

航空航天港不成的时候就发在这边。
-------------------------------------
本文结构:
A美国氢弹大跃进,专家说成功属于偶然(历史内容)
B氢弹秘密的全球扩散:分析辐射尘的作用(问答形式)
C以中国1976年11月17日热核试验为例:中子突防的新资料?
-------------------------------------
A:
1946年4月:爱德华·泰勒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持会议,回顾二战期间关于热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成果。形成了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赤化。
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总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中委员们一致反对建造超级炸弹。
1950年1月:克劳斯·福克斯(Klaus Fuchs)在伦敦承认曾向苏联透露核武器情报。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下令继续开发“超级炸弹”。
1950年3月:杜鲁门总统下令全速研制“超级炸弹”。
1950年3月至年底,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被证实无法使用。
    经典“超级炸弹”的构形就是用一颗大当量原子弹点燃液态氘(装在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然后以热能的形式把能量传递给剩下的氘。
    但是原子弹制造的高温无法点燃氘-氘聚变,所以加入了氚。斯坦尼斯垃夫·乌拉姆在1950年计算得出氚用量必须要十分大,极大地降低了超级炸弹的经济性。(能制造1千克氚的反应堆可以用等量的中子生产70千克的钚)即使点燃过程能够实现,由于氘核聚变的反应截面太小,能量无法有效传递至冷区以产生链式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将小于逃逸的能量(据De Geer描述,即使是瑞典的科学家也很快就发现,不压缩热核材料的情况下,由于轫致辐射而散失的能量太大)。
1951年3月:
泰勒和乌拉姆写成《On Heterocatalytic Detonations I》,提出“流体力学透镜和辐射镜”的概念;泰勒-乌拉姆构形诞生:初级爆轰产生的冲击波和辐射能都可以用来压缩次级中的热核燃料,提高了能量的效率,不再需要大量的氚。(乌拉姆先想出用裂变弹产生的冲击波来压缩,后来他去找泰勒讨论这个方案,后者想出可以用辐射来压缩)
1951年5月8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聚变核试验,代号George。
因为科学家对用大当量原子弹点燃极少量氘-氚混合物的可行性没有任何疑问(“如同用炼铁高炉去点燃一根火柴”),George试验的宣传色彩比其实用性强很多。当时共考虑了3种辐射传能机制,George试验最后选中的那种——很幸运地——对发展泰勒-乌拉姆构形起了很大的作用。
    George是一次热核物理学试验,使用的是一个纯实验性的装置设计方案,并不适合于武器应用。试验装置叫“圆筒(Cylinder)”,由一个浓缩铀核心组件组成;该核心组件将会用一个特殊的圆柱型内爆系统来进行内爆压缩。“圆筒”可能是第一个使用外部点火装置来引发裂变链式反应的试验装置,它也可能是基于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一个设计方案来开发的。
    “圆筒”是一个宽8英尺(2.4米)、厚2英尺(0.6米)的碟状装置,中心穿有一孔。内爆将把这个孔压缩成一个管道,管道则把热辐射引导至一个装有液态氘-氚混合物的氧化铍小室里。那百分之几的氚可以降低点火温度。热辐射不仅将小室内的热核燃料加热至聚变温度,还在氧化铍外壁上产生压力,向内挤压氘-氚混合物,加速了燃烧的过程。热辐射将在冲击波前锋之前到达氧化铍小室,使聚变反应可以在裂变火球膨胀吞噬整个装置前发生。与裂变反应相比,聚变反应产生的当量小得可以忽视。
    通过测量聚变等离子火球发出的热X射线,可以对聚变反应的燃烧过程进行观测。这就需要把来自裂变弹的热X射线和伽马射线给屏蔽掉,仪器还要离爆炸足够远,以便在聚变反应进行时测量并传授数据。这部分试验装置是由Hugh Bradner与Hebert York设计的。通过记录安放在铁塔基部的一组K边过滤器发出的荧光,可以对聚变反应进行测量。小室里射出的X射线将通过真空的管道到达记录仪器,这些真空管道重235吨,被置于直径4英尺(1.2米)的铅管中,不受过量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影响。整套诊断仪器设备重283吨。
    其他的诊断仪器使用了有遮挡的成像板来探测高能聚变中子,方法是观察“质子条纹”,这些条纹是中子碰撞把质子弹出后在成像板上产生的。
    试验装置的热核反应部分大部分是泰勒设计的,但是它基于的是1946年Johann Von Neumann和福克斯开发的一个装置,该装置当时是打算用为经典“超级炸弹”的点火部件的。经典超级炸弹是所提出的第一个氢弹构形,已经被证明没有实际用途。
    幸运地是,George核试验为辐射内爆压缩提供了有益的数据,辐射内爆压缩是两个月前刚刚研究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形的一个关键部分。
(来源: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Usa/Tests/Grnhouse.html)
    George核装置是一颗圆柱型内爆的U-235裂变装置,可能是基于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一个设计方案来开发的。一个叫“圆筒(Cylinder)”的试验装置加装在George装置上,目的是进行热核反应点火方面的试验。圆柱型内爆设计使得聚变实验部件可以直接得到弹芯(浓缩铀核心)的加热,而不受高爆炸药层遮挡作用的影响,还避免了膨胀中的爆炸气体的干扰。裂变核心外部的氘-氚混合物将受到热辐射流的加热,产生可被探测的聚变中子。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原子弹来点燃热核反应。
(来源: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Nwfaq/Nfaq8.html)

1951年9月:泰勒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中的其他人就全当量热核试验的日期产生了争执,前者的意见是1952年5-7月,后者是1952年11月。
1952年5月:汉斯·贝特写成《关于热核武器研究史的备忘录》:乌拉姆想出“要压缩热核材料”、George试验所选用的传能机制、泰勒对George试验数据的外推是一系列恰好发生的“意外”,泰勒-乌拉姆构形的发现属于“事故”;难以想象苏联氢弹计划也是走同样的发展路线。
1952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装置试验(“Mike”)。
--------------------------------------
B:
氢弹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泰勒-乌拉姆构形,目前已知的要点如下:
(1),热核材料在被点燃前先会被压缩。
(2),初级(裂变)能量是通过热X射线传导至次级(聚变)的。
(3),初级与次级是分离开的两个结构。

“抄袭”是什么意思?
奥本海默等人在美国氢弹试验前就知道,放射性尘埃将会泄露“泰勒-乌拉姆构形的秘密”,所以他们反对过早进行氢弹试验。1953年美国就通过分析放射性尘埃,确认苏联同年八月进行的核试验不是“真正的”氢弹。
通过检验Mike爆炸放射性尘埃中的同位素比例,苏联可以发现次级的热核反应发生在高度压缩的条件下:要点(1)。
具体来说,极高的中子通量将导致超鈾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出现: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会出现多重中子捕获,实际上锿(Z=99)和镄(Z=100)就是在Mike的放射性尘埃中被首先发现的。1955年发现锿和镄就是公开的,1959年就有文献指出Mike试验中液态氘被极大地压缩了,而1962年又有公开文献计算得出Mike热核反应里的中子通量至少有2摩尔每平方厘米。De Geer稍加计算便得出Mike装置次级的压缩因子起码要到13,甚至有可能大至100以上。
但是萨哈罗夫在回忆录中称苏联方面是独立开发出氢弹构型的,虽然苏联确实收集到了Mike的放射性尘埃,但是“一个化学家因个人问题感情受挫,无意间将样本倒掉了”。
因为美国有跟英国分享苏联核试验放射性尘埃的惯例,英国有机会获得苏联1955年十一月22日核试验的放射性尘埃样本,结果也得出了泰勒-乌拉姆构形的秘密。
法国因为是在地表收集放射性尘埃,可能没能有效地获得样本、进行分析;1963部分禁试条约生效后,苏美英停止大气层核试验,断了法国人的路子。De Geer认为可能是中国1967年六月17日的氢弹试验最后通过尘埃帮了法国人一把。


放射性尘埃分析还可以揭示什么?
可以提示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要点(3):如果我们假设(如在经典构形中所构想),初级与次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会使初级中的裂变材料必定受到高通量的中子辐照(同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一样的下场),钚239几乎会被完全消耗掉。但是,如果我们能在热核试验的辐射尘中发现大量残留的钚239,则初级必然是与次级分离开的(甚至还可能有某种屏蔽)。
所以,在热核试验的辐射尘中测定钚-239比例很重要。但困难有二:包裹热核材料的铀238受辐照后会最终衰变成钚239,干扰测量(于是要尽快得到样本); 钚239与钚240的阿尔法能谱太近似,干扰测量(于是要配合使用质谱仪),还有就是样本量很小。
-----------------------------------------
“1976年 11月17日  中国进行了与洲际导弹配合用的有突防中子能力的弹头核装置全当量试验。”国外报道其当量有四百万吨。八天后,瑞典的采样飞机开始搜集到辐射尘埃,九天后在14000米高空收集到极强的样本。美国环境测量实验室(EML,Airstream计划)的飞机也在1977年四月美国西海岸上空开始收集到同一次核试验的尘埃。结合这些分析数据和计算,De Geer发现:
1,中国这次热核试验中铀238受辐照的中子通量为美国Mike试验的62%。
2,中国这次热核试验中初级的钚239在爆炸后的剩余量是7.7(正负2.6)千克。
3,(通过分析铀237/钚238比率:)如果假定中国使用“经典构形”(初级、次级紧密结合),未爆炸装置中的铀238/钚239质量比将超过1000,如果假设钚扳机有几千克,则贫铀惰层将有几吨重;再次推翻了“经典构形”的假设,要求初级、次级分离开来。
所以他的结论是: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1)很早就被人知晓,关键是各国能通过放射性尘埃分析,发现大量残留钚-239和极少量的钚238分析,进而揭示了泰勒-乌拉姆构形中的(3),最后导致氢弹秘密的全球扩散。

De Geer也指出,一般认为扳机中钚239的用量为3-5千克,爆炸后钚残余量达到7.7(正负2.6)千克实在太大。他的解释为一则中国核武设计不走寻常路,二则“7.7(正负2.6)”误差太大,实际上残余量可能没那么大。
我的浅见:在航空航天港讨论这个“有突防中子能力的弹头核装置”(就是DF-5的核弹头)时,kktt同志的观点是减少了扳机中裂变材料的用量,采用了助爆设计;现在看来,如果De Geer钚239残余量较大的计算结果正确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加入了一个屏蔽层包裹整个扳机。
----------------------------------
请不吝斧正。文献将在后贴中给出rl]
还真看不太懂
友情帮顶……搬凳子准备听课……
奥本海默是gay
中子屏蔽层不会用钚做吧,用硼或者铍做倒是有可能。
另外说道氢弹结构,美国人很坏的,在1979年《进步》杂志发表文章公开泰勒乌兰设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前,美国所有的百科全书中对氢弹结构的描述都是有误导性的(尽管其内容是由参与了氢弹设计的科学家编写的),例如初级和次级之间能量传递所有的百科全书中氢弹条目都写成用中子传递,实际应该用X射线。相比土鳖就厚道多了,没有像美国人那样煞有介事的把技术细节都写出来,只是很简单地写一下氢弹的原则。
不过尽管《进步》杂志发表了文章,从1979年至今30年,也没有哪个国家获得氢弹技术,现在有热核武器的国家,仍然是1979年的那些国家。
另,航天港现已恢复。
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有没有可能已经加入了热核材料?
我对第一次核试验的八万吨级当量的数据表示困惑。
天堂风暴 发表于 2009-12-20 14:40



这30年也有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国家试爆过,不过好像没成功。

他的名字叫A3
搞笑的是法国人在有高人指点下仍然爆不出来。
:D法国佬悲剧鸟,还是中国人聪明
cookship 发表于 2009-12-20 15:18

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当量是的2.2万吨。首次加入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是第三次核试验。
法国佬的氢弹是这样“突破”的:

法国人氢弹搞得晚,直到1967年春才正式开始,之前一直在忙于原子弹的武器化(包括战术核武器)。1967年6月中国氢弹爆炸,给戴高乐的刺激不小,下令加速研究。恰好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来帮忙了。1967年9月,英国核武器研究机构(AWRE)的副所长William Cook到法国核武器研究机构进行了“非正式”访问,告诉了法国人辐射内爆是氢弹的关键技术路径。到9月底,法国人已经从国外获得了氢弹设计的可靠资料,可能是英国人给的。英国人这么做的动机不是很清楚。一种说法是换取法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支持,不过1967年11月法国还是否决了英国的申请。可以说英国人的帮助是法国能在一年之内研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特勒乌拉姆构型是很自然的想法
有些东西没有那么神秘,当计算过热传导无法使氘聚变,自然会想到辐射传导。真的是很自然的想法。
连我都想得到,别说那些大牛了。
人家是在对氢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没现在清楚。你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

最起码X射线能压缩气体就是在氢弹研究基础上知道的。天文学家研究恒星的时候就遇到发射X射线的恒星托住周围的气体。但是没有理论基础,后来问了研究氢弹的物理学家才知道的


光知道辐射传能是不足的,关键是是要压缩并加热热核材料到一定程度并加热之才能点燃。这里的压缩并不是简单靠初级x射线的辐射压本身,而是。。。
光点火了还不够,还需要实现持续燃烧(聚变),使热核材料充分释能。

总之,氢弹物理不是那么简单的。

光知道辐射传能是不足的,关键是是要压缩并加热热核材料到一定程度并加热之才能点燃。这里的压缩并不是简单靠初级x射线的辐射压本身,而是。。。
光点火了还不够,还需要实现持续燃烧(聚变),使热核材料充分释能。

总之,氢弹物理不是那么简单的。
高卢国费了那么大劲差点搞不出来的东西,TG能一次成功

真是挺牛B的
六千 发表于 2009-12-21 16:34
构想和工程上可行当然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构想有了,对于大牛们而言,剩下的大多是计算了。
构想(idea)是否在工程上可行,是需要通过计算和试验才能知道的。这是科学和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六千 发表于 2009-12-21 18:13
也许应该说是科学与科学幻想的区别。

伪科学常常连遵守已知客观规律和逻辑自洽都做不到……
su24 发表于 2009-12-21 08:51
您是看的《黑洞与时间弯曲》上的吧?呵呵
X射线辐射压固然强大,但用X射线压缩氘使其核聚变,还真不好想!直觉上感觉光压和其它动力学压相比总是小很多。在氢弹原理中,辐射压起决定性作用?还是X射线加热物质,使其气化,然后产生的反冲压起决定作用?
美国1952年爆炸的氢弹(装置)
写本文所用的参考文献如下:

《核弹头的探测(Detecting Nuclear Warheads)》
www.princeton.edu/sgs/publications/sgs/pdf/1_3-4FetterB.pdf
此文中提到用氢化锂做中子屏蔽材料。

《氢弹的放射性指纹(The Radioactive Signature of the Hydrogen Bomb)》
http://www.princeton.edu/sgs/publications/sgs/pdf/2_4DeGeer.pdf
此文作者De Geer,提到了泰勒-乌拉姆构形,放射性尘埃分析(重点是得出要点3),并举中国1976年11月17日热核试验为例。

《氢弹:当年到底谁泄密?(The H-bomb: who Really Gave Away the Secret?)》
来源:《原子科学家公报》1990年第一期:http://biturl.cc/cfb
此文介绍了从放射性尘埃中分析出要点1,以及美国研究氢弹的早期历史。

《关于氢弹的辩论(The Debate over the Hydrogen Bomb)》
来源:《科学美国人》1975年十月
此文介绍了美国研究氢弹的早期历史

最后是nuclearweaponarchive中的相关页面
来源: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
具体链接见正文(关于可以同硼/碳化硼来做初级的中子屏蔽层:nuclearweaponarchive.org/Nwfaq/Nfaq4-4.html)
捷克斯洛伐克被赤化?这是哪国的资料。
su24 发表于 2009-12-21 08:51


    《辐射流体力学》是搞天文必学课程嘛
happywar 发表于 2009-12-20 13:22
這個秘密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