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华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大约多少?为什么现在这么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2:05
  据说在古代我国华北地区环境非常好,森林覆盖率非常高,为什么现在光秃秃了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战争对木材需求很大,比如滚木就需要大量木材;烧火做饭也需要木头,所以几千年下来华北地区森林基本被伐光。但是欧洲战争也很频繁,为什么欧洲森林覆盖率还是那么高呢?
  请教。据说在古代我国华北地区环境非常好,森林覆盖率非常高,为什么现在光秃秃了呢?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战争对木材需求很大,比如滚木就需要大量木材;烧火做饭也需要木头,所以几千年下来华北地区森林基本被伐光。但是欧洲战争也很频繁,为什么欧洲森林覆盖率还是那么高呢?
  请教。
跟战争无关,都开垦成农田了,但一般来讲森林覆盖率不算差,基本上能种树的地方,路边、庭院、河岸都种满了树。 除了道路和干涸的河床外,找不到任何荒地,河床上一般都是草。
有意思的话题,我也不懂,帮顶[:a6:] 难道是华北地区干旱?
气候变化
人口发展需要更多耕地
炼钢需要很多柴火吧。。。
明清滥伐森林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历史上的海河流域山区曾经草深林密。明中叶以后,北京城的营建、烧炭、冶炼、战争破坏、滥建寺庙塔观及毁林开荒等,致使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不仅累积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明清;海河流域;森林破坏;环境变迁  

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区内有北京、天津以及石家庄等26座大中城市,地位特殊而重要。历史上这里曾有着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水源丰沛、气候调匀的生态环境。自明中叶以后,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异和人为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历史学角度说明,人为破坏山区森林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从地域生态的历史变化揭示生态环境变迁的规律,以期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一  

    

   自古以来,海河流域的太行山、燕山就以林木资源丰富享有盛名,历史上虽然屡经破坏,但直到明初,这里仍有大面积森林覆盖。马文升在《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中述及明成化(1465—1487年)以前森林的分布状况:“自偏头、雁门、紫荆,历居庸、潮河川、喜峰口,直至山海关一带,延袤数千余里,山势高险,林木茂密,人马不通”[1](卷63)。说明直到成化年,恒山、太行山北段以至燕山山脉,仍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文献中记述各山脉不同地段的森林也复不少。  

   丘濬在《守边议》中记述恒山山区之蔚州(今蔚县)、浑源,说:“浑、蔚等州,高山峻岭,蹊径狭隘,林木茂密”[1](卷73),是明初以来阻遇蒙古内犯的天然屏障。蔚州所属美峪口、九宫口、五龙山等处,皆山险林深,盛产成材大木。蔚州以南接太行山北段(包括北京西山),明初森林分布也很多,张鸣凤《西迁注》中说,这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内中物产甚饶”[2](P165)。  

   北京西山以南,紫荆关左近之易州(今易县)、涞水、满城等地山区,是易州柴炭山厂的所在地,各种林木尤其是栎树等杂木相当丰饶。紫荆关而外,广昌(今涞源县)与灵丘也是“山谷幽邃,林木茂密”[3](卷92)。自紫荆关迤逦而南,历倒马、龙泉等关以至灵寿、平山,山林蓊郁,蔚为大观。灵寿、平山曾一度为工部柴炭山厂的厂地。其东真定府治真定城(今正定县),明代设有竹木税课厂,专门抽分木材交易的商税,经过这里的商木均贩自平山、灵寿以至山西五台。太行山南段,井陉县的苍岩山“峰峦叠翠,高出云表”,百华山“林壑深邃,石磴崎岖”;赞皇县的十八盘岭“山势嵯峨,林木郁茂”[4](卷14《直隶五》)。  

  燕山山区,西段隆庆(今延庆县)、永宁(今属延庆)地方,自金元以来就有“松林数百里”之说。由于这里林深树茂,车骑都不方便,“中有间道,骑行(只)可一人”[1](卷218《书直隶三关图后》)。怀柔的黄花镇、红螺山,“二百年来,松楸茂密,足为藩蔽”[5](卷7《关镇杂记》),明永乐(1403—1424年)时曾为宫中用柴主要的取给场地。密云之雾灵山(今属兴隆县),“山之左右,峰峦攒列,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4](卷11《直隶二》)。元朝、明初曾在这里设伐木官,进行大规模的采伐。宣德九年(1434年),明政府招募商人中盐输粮密云黑峪口仓,以接济集聚这里的采木军夫及工匠的月支口粮[6](卷110)。由雾灵山而东,历古北、喜峰等口以至山海关,山峦层叠,其山之北“松林数百里”,“其山之南,则五谷、良材、良木,无所不有”[4](卷10《直隶一》)。明永乐初,建遵化铁冶厂,“采樵烧炭,则蓟州(今蓟县)、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7](卷82《食货记》),说明这些地方林木茂盛,足可供当时铁厂的燃料需用。所有这些虽是不系统的记载,但也足以反映明初海河流域山林的面貌,说明海河流域山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森林环境,生长着大片的森林。  

    

  二  

    

   明中叶以后,海河流域山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虽然前后原因互异,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元、明、清建都北京,皇城的大规模建设也是破坏山林的重要原因。自永乐改建北京,宫殿、皇陵及王府官邸等工程次第兴建,工程浩繁,耗资巨万。营建工程所用木材,固然多采之四川、湖广、江浙南方诸省,但取给太行、恒山林区的成材大木也所在不少。如正统初修正阳门城楼,就曾发数千军卒,“令于蔚州、保安(今涿鹿县)等处山厂采木,编筏自浑河运至贮小屯厂”[8](卷43)。嘉靖中修建朝门午楼,又下令于“山西、真定采松木”[9](卷190)。成化以后,京城风俗日奢,官民之家争起第宅,引起材木价格上涨,拥有大宗资本的木商一时应运而生,“大同、宣府规利之徒,官员之家,专贩筏木”,以牟取暴利。这些木商“往往雇觅彼处军民,纠众人山,将应禁树木任意割伐”,然后运贩京城,“一年之间, 岂止百十余万”[1](卷63《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五台山在明代是林木茂盛的风景胜地,永乐之后,人山伐木者“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为雨,喊声震山”,“川木既尽,又入谷中”,致使五台山林木也被“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10](卷5《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传》)。到万历年间,五台山已是一片秃山光岭了。继官方采伐之后,又经过私人的采伐、盗伐,凡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山林基本上扫荡一空。
毁林开荒对森林的破坏更为严重和彻底。明政府对边山紧要地方虽有严禁樵采之令,但却没有开山辟地营田之禁,所以豪官权势之家往往乘机滥伐林木,垦荒辟地设立私庄。此种情况以山西雁门、宁武、偏头等关最为重要,但“此弊不独山西三关为然,紫荆、倒马、居庸、龙泉等关亦有之”[19](卷123)。此外,官军商民贩木取利,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很严重。明宣德九年,行在工部尚书吴中奏:“蔚州美峪、九龙口、五福山等处俱产材木,宜长养以资国用。今军民擅自采伐,亦乞禁止。”但是明宣宗以“山林川泽之利,古之与民共之”[6](卷111)为由,竟驳回了吴中的奏请,放任采伐,致使蔚州、保安州及保安卫一带山林,滥采的现象一直不得禁止。直到隆庆时,“民间樵采垦种,有司(仍)不能禁止”[20](卷33)。其长期所遭破坏情势可想而知。  

   入清以后,由于边疆的变化,以前的森林在防御上已无必要,故官方的管理进一步减弱,加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平原地区旗地扩充,加速了对山区的垦殖。又因甘薯、土豆等适宜山地种植的作物的传入,使山区人口、村落迅速发展。据河北省地名普查表明,位于太行山区的曲阳、阜平、鹿泉、井陉、涉县、武安等县(市),有9%~18%的村落形成于清代。山区村落数比明代增加14%左右。人口、耕地数量随之增加。如获鹿(今鹿泉),明嘉靖时户2158,口26091,到清光绪时户31846,口176021。耕地由万历时962.5顷增至道光时的1747.1顷[21](卷4《籍赋》)。耕地面积的增加,无疑是以原始植被带缩小为代价的。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森林的滥采滥伐。  

  长期过量、掠夺性地采伐,使海河流域山区森林日渐枯竭。研究表明,隋唐时期,太行山森林覆盖率在50%;元明之际已由30%降至15%以下;清代由15%降至5%左右,民国再降至5%以下[23](p60)。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寸草不生。

  三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重要的枢纽。森林是水的保护神。江河上游良好的植被就像巨大的水库,可以调节江河径流、削减洪峰。据研究,森林对洪峰的最大削减量可达到50%,林地在一次连续降雨中可蓄积70毫米~270毫米的降水。滥伐森林,意味着破坏生态平衡、水土流失,其后果是灾害频仍。  

   河川水文状况恶化。破坏森林就破坏了水源涵养条件,必然导致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源锐减,泥沙日益增多,水位暴涨暴落,河道迁徙靡常。如永定河,因河水清澈见底,汉魏时期有“清泉河”之美称。自有明确文字记载到公元936年的二三千年间,很少有泛滥改道的记载。相反,它不仅灌溉之利绵延相继,而且还给人们带来航运之便。辽金时期,由于上游大片森林的破坏,森林的破坏速度超过了它自然更新的能力,原先地表的枯枝落叶层和分解完全的腐植层受到冲刷,“清泉河”水逐渐变黑。“呼黑为卢”,卢沟河由此得名。随着太行山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重,河水变浑,挟带大量泥沙,元代改名“浑河”,又名“小黄河”。元代大都城的兴建,加剧了太行山森林的破坏,浑河的改道泛滥更加频繁,河床改动无有定时,河流被更名为“无定河”。康熙时,在卢沟桥以下的河道筑起了较大的堤坝,康熙帝将无定河钦定赐名为“永定河”,希望横行难驯的无定河从此安定下来。但是,由于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河床不几年就因泥沙淤积而日益变浅,洪水又漫出了新筑的河堤,决口泛滥,河道迁徙无常。永定河在辽代,平均94年泛决一次,金代22年,元代约7年,明代约13年,到清代3.5年就泛决一次。从1912—1939年,永定河卢沟桥以下河道,漫决达14次,其中有两次洪水涌入北京城[24]。近几百年来,为了治理永定河,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终因没有把握住森林破坏这一重新调节和分配地表水分循环的机制,以致收效不彰。新中国成立后,在永定河上中游修建了官厅水库,对调节洪峰流量、补给灌溉用水作用很大,它使下游地区基本上从洪水威胁下解脱出来。但是,由于流域内宜林荒山的绿化工作滞后,永定河绝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致使新建水库面临淤塞的危险。1965年以来,永定河连续断流,已经面目全非了。海河流域其他河流的水文状况也严重恶化了。20世纪50年代,南运河、卫运河、子牙河、大清河、蓟运河等河道常年有水,是盛极一时的航运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达3500公里。自6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中下游河道失去了有源之水,相继枯竭断流,4000多公里平原河道基本全部成为季节河流。  

水旱灾害频仍。明清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海河流域的“森林水库”消失,失去了涵蓄雨水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加剧了洪水泛滥。明以前,海河流域上游山区森林密布,水灾次数少,灾害程度轻。明中叶以后,由于山林破坏日益加重,山林中枯枝败叶构成的海绵式的储水层消失,海河流域水灾逐渐增多。据统计,唐五代时期平均8.8年一次,宋辽金时期4年一次,元代1.3年一次,明代1.4年一次,清代1.03年一次,民国时期1.05年一次。水灾波及的范围,唐宋时期,最多时24个州县,元明时期增至四五十或六七十个州县,清朝和民国时期扩大到八九十甚至一百多个州县[25](P24)。统计资料说明,随着山林破坏的日益加剧,海河流域水灾频数愈来愈多,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危害程度愈来愈烈。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改变了气候和下垫面状况,降低了空气湿度,减少了成雨条件,从而导致旱灾的加剧。自西晋至元的1103年间,河北共发生旱灾71次,每百年平均6.4次。以后随着森林破坏日益严重,旱灾也日益加剧。明代平均25次,清朝41次,民国时期51.4次[26](p3)。这说明,旱灾频率与森林植被破坏程度是成正比的,森林植被破坏越严重,旱灾的频率越大。  

   淀泊淤塞。历史上,海河流域平原的淀、泊、泽、渊、陂、塘星罗棋布。明中叶以后,随着太行山森林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加剧,众多淀泊几乎全部淤为平陆。如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水经注》明确记载的淀泊就有大渥淀、小渥淀、范阳陂、狐狸淀、大浦淀、阳城淀、小泥淀、大泥淀等。北宋初年,为防止契丹骑兵南突,宋朝利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地势低洼、淀泊河渠密集的特点,潴水为塞,苦心修建了一道“塘泺”防线。沈括《梦溪笔谈》记其规模:“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沽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当时分布在塘泺地区的淀泊有30多个,后因黄河三次北决,流经平原中部夺御河人海,侵犯塘泺,前后60余年,“浊水所经,即为平陆”[27](卷92《河渠志》)。此外,导入塘泺的“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自然也带来大量的泥沙。所以自宋徽宗以后,塘泺“淤淀乾涸”。但至明中叶,北宋时代的界河,因永定河南徙带来大量泥沙而淤平,附近的地表径流遂汇集于界河南侧的塘泺淀泊地带,又形成许多新的淀泊,且具有一定规模。如地跨任丘、新安、高阳三县境的白洋淀,周回60里;霸州境内的高桥淀,周回达400里;武清县南境的三角淀,周回也达200余里;任丘县的五官淀,也是众流所归,其东与武清县三角淀相接。嘉靖年间,雄县境内即有淀泊29处,其中最大的是矛儿湾,下达直沽,周百余里。明代平原中部的这些湖淀被称为东西二淀。东淀“延袤霸州、文安、大城、武清、东安、静海之境,东西盖亘百六十余里,南北二三十里及六七里不等,为七十二清河之所汇潴。永定河自西北来,子牙河自西南来咸人之。”[28]“西淀跨雄、新数邑之境,既广且深,西北诸山之水皆汇焉。”[29](卷2《直隶河道事宜》)自清康熙以后,由于含有大量泥沙的永定河水的引入,东淀湖群相继淤垫,“尽变桑田”[29](卷2《治河蠡测》)。以三角淀为例,该淀是东淀的主要容水淀泊,嘉庆《大清一统志》上有“按古时,惟三角淀最大,又当西沽之上,故诸水皆会于此,今渐淤而小”[30](《顺天府》),到清末,三角淀“已淤成平陆”。其余各淀也“大半淤塞”。“或仅存浅濑,或竟变桑田”[29](卷2《文安河堤事宜》)。最近几十年,东淀湖群已淤为文安洼。  

   西淀也日渐淤浅。西淀系统中,白洋淀最为著名,它承接潴龙、唐、清水、府、漕、瀑、萍等河水,俗称“九河下梢”。这些流经太行山的河流由于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使白洋淀在弘治年间即受到严重淤积,至清代,各河“入淀时,水宽行缓,泥沙下沉,动辄淤塞尾闾”[31](《方舆志》)。整个白洋淀的淤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上游山区水库未建成以前,唐河、潴龙河的入淀泥沙量年均达370万立方米[32](P21)。根据1981年水利部海河委员会的调查,从清顺治元年至光绪七年(1650—1881年),由于泥沙淤积,淀区面积缩小了9/10。就白洋淀的淤积速度而言,尽管以前的速度无法估计,但在1924—1966年的42年间,白洋淀的总容积减少了32.25亿立方米[33](p77)。白洋淀自60年代以来出现7次干淀,干淀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84—1988年连续五年。  

在海河平原南部,先秦汉唐时代以大陆泽为代表的湖淀群,也大多淤平消失。作为“地球之肾”,淀泊被淤平堙没,淀水干涸,湖区面积不断缩小,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作为生物基因库的功能。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由于北京城的营建、烧炭、冶炼、战争破坏及毁林开荒等,使海河流域山区森林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旱灾害频仍、平原上淀泊淤平或缩小等方面。这是大自然对滥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无情惩罚。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区域环境有着较大较深的影响。因此,在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开发要适度,要注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如果不注意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就会破坏区域生态平衡,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是明清以来滥砍滥伐森林留下的历史教训。
妈的,老子上初中时村里还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灌木丛生
渭河边上郁郁葱葱,芦苇,水杉。。。茅草地。。。。。。。。
暑假去掏鸟窝,抓野鱼。。。。。。
三年高中完了,等我上了大学,每次回家都看到少了很多绿色。。
现在,10年过去了,无论是村子里,还是天地里,包括河边,,。。
我根本无法找到一棵树,甚至连草都很少。。,
!操!我想毁了这个肮脏的人间地域!
春秋时代以前华北应该是森林、沼泽密布的地区,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因为那时森林沼泽湖泊密布的华北地区有龙的原形—大型鳄鱼出没
大型鳄鱼出没??这个有考证没
人祸害人[:a1:]
黄土高原以前生态环境更好
甲骨文上有不少记录商王在中原森林狩猎的情况,还有放火烧的。古代中国应该是森林密布啊。
原帖由 啸龙风行 于 2009-2-26 17:53 发表
暑假去掏鸟窝

你这样没环保意识的人就是罪魁祸首懂不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9-2-26 21:25 发表
大型鳄鱼出没??这个有考证没


想像一下,龙的样子,去掉鹿角,鹰爪换成短的鳄鱼爪,是什么?
原帖由 mmmmmmm 于 2009-2-26 21:26 发表
人祸害人[:a1:]


或者说我们中华民族开化得太早,工具很早就很锋利,建筑学太过超前,森林就彻底破坏了
曾经在上古文明就发达的地区,现森林覆盖情况大多不好~~~~~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在乾隆年间最彻底……围湖造田也是这个时期干的好事
看过一篇文章,讲中国引种玉米的历史。因为玉米可以在比较陡的坡地上种植,以前无法耕种的山地都可以播种玉米,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因此促进了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同时造成了全国大范围的开辟伐林开荒的运动。
应该说,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入,使得以前不能种粮食的地方可以种粮食了,促使人民群众去伐林开荒,相当于扩大了种植面积,促进了人口增长。
当然,这只是全国林地减少,耕地增加的一个原因之一了。
原帖由 风♂心灵の息 于 2009-2-26 23:43 发表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在乾隆年间最彻底……围湖造田也是这个时期干的好事


黄土高原本来就不长树,只有草、灌木,树的分布主要在河谷等低洼水源充沛的地带,这是有考古证据的。至于华北,没去过河北山西,不清楚。
除了战争,更重要的是建筑,欧洲建筑从一开始就大量使用石材,而中国建筑由于古代木头更容易获得,韧性更好,从一开始就采用木结构,然而木制建筑无论在防腐和防火上都不如石制建筑,欧洲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不少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而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木结构也就到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每当改朝换代时,中国皇帝喜欢把前朝建筑推倒重来,可以想象历朝历代得新建多少新建筑,费多少木材。
第一是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植被由森林转为稀疏林草地。

第二是人口增长,开垦林地。

战争么,说句不好听的话,人死越多,生态恢复得越好。
歪个楼。本地原本山上长的大量一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可后来要大炼钢铁了,没燃料,先是组织大家去几十公里外挑灰煤(作日常生活用煤都很勉强),后来干脆砍树,先是枝,再是树干,最后是树根……;funk :@ :@ :@ 如此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再加上毁林开荒(后来真成了荒地),山泉水都几近干涸!:L :@
PS:现在大家都忙于打工,对山没有什么兴趣,于是乎,没垦掉的山林,现在找不到进去的路,一个人也不大敢进去!:D
再说一句可能开罪某些人的话,真正对森林进行毁灭性砍伐的是现代!!!看看林场工人数就知道了,他们其实应该叫专业伐木人;funk
原帖由 肥胖的青蛙 于 2009-2-27 09:02 发表


黄土高原本来就不长树,只有草、灌木,树的分布主要在河谷等低洼水源充沛的地带,这是有考古证据的。至于华北,没去过河北山西,不清楚。


开玩笑,黄土高原那么多煤矿是啥形成的

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面积的森林,在森林最茂盛的时期,绝大部分的山间原野,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绿荫冉冉”,“遍地都是森林”按其绘制的分布图测量,可知西周、春秋时期林地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53%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9-2-27 11:22 发表


开玩笑,黄土高原那么多煤矿是啥形成的

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面积的森林,在森林最茂盛的时期,绝大部分的山间原野,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绿荫冉冉”,“遍地都是森林”按其绘制的分布图测量,可知西周、 ...


是的,茂密的温带针叶阔叶森林是人类优秀种族的性格来源和形成条件,中华民族起源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森林湖泊密集地区,黄褐色、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山头、漫天的尘土风沙。。。。。。这样的地理自然条件是无法孕育优秀种族的,只有北半球中高纬度、森林湖泊密集地区才能诞生人类的优秀种族
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了,就现在那点降雨量是养不活温带阔叶林的
欧洲森林覆盖率高?也就是毛子和北欧那里地广人稀的有点。
英国森林覆盖率10%,应该就是工业革命给砍的。
不过气候真的很重要,有的地方天然就是草原不是森林。
我祖籍白洋淀,小时候去过,象江南水乡。
为了向天津送水开渠,水面面积缩小了一大半,堤上的古树大都被砍光了。作孽啊!
原帖由 su-27smk 于 2009-2-26 21:29 发表
黄土高原以前生态环境更好


据专业人士说黄土高原这样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自然因素站主因,同理的还有黄河.史前就是那颜色了
原帖由 啸龙风行 于 2009-2-26 17:53 发表
妈的,老子上初中时村里还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灌木丛生
渭河边上郁郁葱葱,芦苇,水杉。。。茅草地。。。。。。。。
暑假去掏鸟窝,抓野鱼。。。。。。
三年高中完了,等我上了大学,每次回家都看到少了很多 ...

娇情,你现在所享受的物质生活绝大部分都是破坏自然环境来的,真那么讨厌那就从你作起重新去过你小时候的那种生活啊,你肯吗?:D
华北是自古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再多的森林都被砍伐掉了
高产作物普及前才多少人啊,最主要还是气候变迁
原帖由 jg0083 于 2009-2-27 13:16 发表

娇情,你现在所享受的物质生活绝大部分都是破坏自然环境来的,真那么讨厌那就从你作起重新去过你小时候的那种生活啊,你肯吗?:D


是啊 反正都要破坏的  
那也别推广什么节能环保,减排   禁塑令了 多矫情阿[:a13:]  应该直接号召大家去过原始人生活;P
原帖由 dzhiqiong 于 2009-2-27 13:05 发表
欧洲森林覆盖率高?也就是毛子和北欧那里地广人稀的有点。
英国森林覆盖率10%,应该就是工业革命给砍的。


我诅咒英国的超级风帆舰队,毁了不列颠群岛大片宁静的森林,连北美大陆的森林也毁了一部分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西北封山育林有十年了,植被恢复比预测的要好很多
原帖由 风♂心灵の息 于 2009-2-26 23:43 发表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在乾隆年间最彻底……围湖造田也是这个时期干的好事

当地植被破坏在明清比较显著,比如榆林,在明代因为边屯等屯田就大肆破坏当地植被,到了清代人口激增,对环境破坏更大。
]]
原帖由 jg0083 于 2009-2-27 13:13 发表
据专业人士说黄土高原这样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自然因素站主因,同理的还有黄河.史前就是那颜色了


在西周时期,黄土高原覆盖着间杂林木的草地,基本上是一个平整的黄土台地。秦汉以后,由于开发程度加深,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逐步变成了千沟万壑的形态。

黄河自古就是含沙量很高的河流,只是进入文明时期后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