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参加劳动,工人要参加管理\" 仿佛天方夜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28:35
<P>毛泽东的“干部要参加劳动,工人要参加管理”====献给广大的劳动者

毛泽东在1956年告诫全党,要警惕形成“贵族阶层”……到了1964年底认为党内形成了一个与工人农民相对立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为了“让劳动人民直接以民主方式管理社会,来代替职业官吏集团”,不让“公仆变成主人”,毛泽东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并且做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 干部要参加劳动
1957年4月27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整风和党政主要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中指出:“……这个通知提倡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场、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那怕是很少一点)。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
1958年6月15日,在《关于中央各部委干部参加劳动的批语》中指出:“……有些党、政、军部委,都仿农垦部做法是否可以呢?三分之二下去,三分之一留家,下去四个月,似乎可以吧?……”6月25日,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库工程进入紧张施工阶段。毛泽东首先来到工地,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当日,十三陵水库指挥部还不知道毛泽东要来劳动,可以说没有任何准备……
1963年5月9日,在《转发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中指出:“……这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不但包括阶级斗争问题,而且包括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这一场斗争是重新教育人的斗争,是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向着正在对我们猖狂进攻的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作尖锐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使我们的党进一步成为更加光荣、更加伟大、更加正确的党,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可见,毛泽东重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是从防止干部“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使干部“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一种政治意义出发的。

2、“五.七”干校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对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报告的批语》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同样,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央和地方都办了&lt;五.七干校&gt;,大批干部到干校参加了生产劳动。
这里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是不说空话的,他说过的、批示的必须执行,尤其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更是这样。因此,无论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或者是办干校,虽然被现代的某些知识分子所诬蔑,但在当时是一种主流倾向。

3、工人要参加管理
毛泽东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力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力。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力,最根本的权力。没有这种权力,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力,就没有保证。”(《毛泽东读苏联&lt;政治经济学教科书&gt;下册谈话记录稿》上册 第275页)。</P>
<P>毛泽东不仅重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问题,把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作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一条根本原则,命名为“鞍钢宪法”,而且把工人参加管理国家的权力,当作“劳动者的最大权力”。他一贯强调搞群众运动,就是让广大劳动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一种方法,如历次的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特别是“四清”、“文化大革命”运动;他对大字报很支持,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己也写了《我的一张大字报》,就是因为大字报这种方法容易为广大劳动者所运用,是参与社会管理的好工具。上面引用过的“五.七指示”中毛泽东讲到:“……同样,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实际上就是要发动工人群众管理国家,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毛泽东时代的五十年代初,我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现在已经变为1:34,这还只是量上的变化。
“五.七”干部学校后来被那些精英们污蔑为“牛棚”,其原因是让他们劳动了。这在以后成了他们受迫害的依据,也成了他们在xxx那儿邀功领赏的必要条件。
</P><P>毛泽东的“干部要参加劳动,工人要参加管理”====献给广大的劳动者

毛泽东在1956年告诫全党,要警惕形成“贵族阶层”……到了1964年底认为党内形成了一个与工人农民相对立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为了“让劳动人民直接以民主方式管理社会,来代替职业官吏集团”,不让“公仆变成主人”,毛泽东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并且做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 干部要参加劳动
1957年4月27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整风和党政主要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中指出:“……这个通知提倡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场、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那怕是很少一点)。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
1958年6月15日,在《关于中央各部委干部参加劳动的批语》中指出:“……有些党、政、军部委,都仿农垦部做法是否可以呢?三分之二下去,三分之一留家,下去四个月,似乎可以吧?……”6月25日,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库工程进入紧张施工阶段。毛泽东首先来到工地,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当日,十三陵水库指挥部还不知道毛泽东要来劳动,可以说没有任何准备……
1963年5月9日,在《转发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中指出:“……这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不但包括阶级斗争问题,而且包括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这一场斗争是重新教育人的斗争,是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向着正在对我们猖狂进攻的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作尖锐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使我们的党进一步成为更加光荣、更加伟大、更加正确的党,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可见,毛泽东重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是从防止干部“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使干部“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一种政治意义出发的。

2、“五.七”干校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对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报告的批语》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同样,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央和地方都办了&lt;五.七干校&gt;,大批干部到干校参加了生产劳动。
这里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是不说空话的,他说过的、批示的必须执行,尤其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更是这样。因此,无论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或者是办干校,虽然被现代的某些知识分子所诬蔑,但在当时是一种主流倾向。

3、工人要参加管理
毛泽东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力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力。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力,最根本的权力。没有这种权力,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力,就没有保证。”(《毛泽东读苏联&lt;政治经济学教科书&gt;下册谈话记录稿》上册 第275页)。</P>
<P>毛泽东不仅重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问题,把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作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一条根本原则,命名为“鞍钢宪法”,而且把工人参加管理国家的权力,当作“劳动者的最大权力”。他一贯强调搞群众运动,就是让广大劳动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一种方法,如历次的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特别是“四清”、“文化大革命”运动;他对大字报很支持,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己也写了《我的一张大字报》,就是因为大字报这种方法容易为广大劳动者所运用,是参与社会管理的好工具。上面引用过的“五.七指示”中毛泽东讲到:“……同样,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实际上就是要发动工人群众管理国家,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毛泽东时代的五十年代初,我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现在已经变为1:34,这还只是量上的变化。
“五.七”干部学校后来被那些精英们污蔑为“牛棚”,其原因是让他们劳动了。这在以后成了他们受迫害的依据,也成了他们在xxx那儿邀功领赏的必要条件。
</P>
让搞科研的知识分子去搞体力劳动不搞科研,让科学家去打扫卫生不去搞创造发明是合理的吗?楼上的脑子有问题。难道让普通工人去研究原子弹!和卫星!
<B>以下是引用<I>特警4587</I>在2004-6-22 21:31:00的发言:</B>
让搞科研的知识分子去搞体力劳动不搞科研,让科学家去打扫卫生不去搞创造发明是合理的吗?楼上的脑子有问题。难道让普通工人去研究原子弹!和卫星!

<P>文章的内容是"干部要参加劳动,工人要参加管理"
<P>你看完了再叫好不好</P>
电视上经常报道干部下乡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是却没说了干部们是怎么样下乡的,那可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记者相随啊。
"前呼后拥,警车开道,记者相随啊。"
也无所谓,就怕
当其位,不谋其事.
<P>毛泽东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力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力。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力,最根本的权力。没有这种权力,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力,就没有保证。”(《毛泽东读苏联&lt;政治经济学教科书&gt;下册谈话记录稿》上册 第275页)。</P><P>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者与劳动者的矛盾这么尖锐!只有毛泽东才能站在劳动者一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