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歼八反思中国空军的建设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58:27


从歼八反思中国空军的建设思想
作者:至少是个愤青
  此文估计所谓的“沈飞派”看起来会非常不爽, 不过作者的本意是对事不对人,分门立派相互斗不利于发展,毕竟创新才是出路。

 

  歼 八与歼六是“叔伯兄弟”,今天,歼六已经整建制退役,而歼八 仍在中国空军服役并继续改进中。在同时代(第二代)国外战机已经或正在大批退役、第四代已经服役的世界军事大形势下,这款我国自行设计自 20世纪70年代的飞机,能否适应现代作战环境?还有没有继续挖掘的性能潜力和价值?在歼八研制生产、装备服役的漫长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供我未来 战机发展借鉴和汲取?在周边军事环境恶劣、中国新军事变革加速、全面关注国防的今天,思考这些问题是有益的。

  /来自中华网社区

  一、 歼八的历史

  (一)歼八诞生的世界背景。歼八战机是冷战年代苏联空军防卫作战思想的中国产物。“冷战”——人类历史上这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形式,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军事学说和军备发展思路。美、苏在军事航空方面的角力,深刻地影响了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空中战争的中国空军,连带地也影响了以军品生产为主的整个中国航空工业。

  (二)歼八诞生的中国背景

  朝 鲜战争的意外失败,让美国对新中国忽然心生恐惧。而新中国由于受尽美国的核讹诈,朝鲜战争之后,更倾举国之力研制原子弹。这反过来又大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神 经。利用蒋介石急于反攻大陆的心理,美国一面假手国民党空军驾驶美制高空侦察机深入中国西北腹地,搜集军事情报,一面出于对东南亚势力范围失守的忧心,寻 机发动了越南战争,从战略上封锁中国。

  从东南到西南,整个南部中国天空一片告急之声。空军司令刘亚楼曾亲赴一线,共同协商以歼六击落越境骚扰的无 人战术侦察机,但对于U-2等高空战略侦察机,即使引进苏联最新型的米格-21也无可奈何。中国虽然也引进了苏联的“萨姆-1/2”地空导弹,但出于和苏 联防空军同样的机动不便的原因,不得不动起研制新型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念头。

  此时——1965年,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六刚仿制成功,歼七的仿制刚提上日程,研制歼八的计划就得到批准。

  (三)歼八的诞生。

  在新飞机研制的几套方案中,航空研究院最后首肯了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的设计思想: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

  1969 年7月5日,从外观上看几乎就是歼七放大版的歼八成功首飞。但接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政治困绕,让研制进度慢了下来,直到1979年12月31日才设计定 型。一年后,被北约赋予编号“长须鲸”的歼八飞机开始装备部队。但此时中美已经建交,歼八在设计时准备拦截的美国高空侦察机早已不见了踪影,而中苏不和却 已经20余年,其冰冷程度远远超过苏、美和中美之间。特别由于中国刚刚开始的西南边境自卫反击战,使中苏军事对抗形势自十年前珍宝岛冲突结束以来,再一次 升高到战略层面。在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准星都瞄向苏联的时候,刚刚问世的歼八,也不得不不掉转机头,对准苏联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为其护航的最新型战斗机米 格-23。

  于是,歼八原型(白天型)机进行了第一次改进,安装火控雷达等十一项电子设备;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武器系统改装为23-Ⅲ型双管航炮、挂装4枚霹雳-2乙近距格斗导弹或4组火箭。改进后的飞机称歼八I型,又称歼-8全天候,于1985年7月定型。

  歼八I问世的时候,中国已经结束文革,大开国门改革开放。中国军队从临战状态转入和平建设,中国空军第一次回过 头来打量世界空军,发现此时世界各国战斗机主流设计思想,早在十几年前就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注重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 系统。为了适应这一潮流,沈飞公司在歼八I的基础上再次立项研制歼八Ⅱ飞机。

  歼八Ⅱ采用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歼八I最大的外观区别。这一改进为加装大型火控雷达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同时,歼八Ⅱ还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增加了推力。

  1984年6月12日,歼八Ⅱ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10月设计定型。

  歼八Ⅱ具有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在歼八Ⅱ的基础上,随着中国航空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空军的战术需求,该机又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迄今已有歼八III/D/E/F/ /H/M等众多型号问世。

  二、歼八的价值

  和同时代战机相比,歼八(系列)飞机最大的不幸,是没有参加过一次实战,因此也无法验其作战性能的优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歼八内在历史价值的肯定。

  歼八诞生于内忧外患的年代,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外部世界两大国际政治集团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内部文革对 航空工业和军队——空军的全面冲击,在此情况下,歼八没有胎死腹中,并且还艰难问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回想一下那一曲令人仰天长叹的运十悲歌,就能够 领会了。

  中国无论轰炸机还是直升机,在引进苏制飞机并仿制后,几乎都后继无“机”,强击机在歼六的基础上改造成强五 之后亦然,惟有歼八在歼六、歼七后面冲出来了。这也是中国航空人跨时空的成功突围。歼八(系列)是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航空工业100%自主研制生产的唯 一一种战机,即使现在刚刚装备或准备装备的几种国产战机,也不敢如此夸口。客观上,美、苏的封锁,迫使中国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主观上,中国仅凭有限的 经验和脆弱的工业基础,就敢于瞄准当时世界军机最高性能指标,研制新型战机,屡败屡战直至成功。这种不迷信国外,不自暴自弃,敢争天下先、不折不挠的精神 ——我称之为歼八精神,是值得认真挖掘、大力宏扬的。

  歼八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延续。这样说并不是牵强附会。美国作协主席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 写到:“长征是一曲举世无双的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歼八的问世难道不也是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精神是一个民族奋进不息的引擎,靠着这种 精神的强大推动,中国以神奇的步伐迈向更远、更高。歼八和同时代的两弹一星就是同一个奇迹、同一种精神的再现和延伸。歼八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空军英 雄气概的再一次焕发。50多年前,人民空军从初教机,跳过中教机和高教机,直接到喷气式战斗机,速成上阵,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也使新中国空军“一夜之 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只用了十几年,就追上了西方空军40年的发展水平,靠的就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歼 八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航空领域里的体现。中国航空的出路在自研,而中国航空自研努力之始在歼八。在歼八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所有最新科 技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改进,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等不少技术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毫不夸张地说,歼八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第一 座里程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歼八的起飞线上,腾起了此后的歼十、“飞豹”和“枭龙”。

  当 很多人一再关注欧盟是否对华售武解禁并为此患得患失时,我很不以为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当年的原子弹、卫星、运载火箭可以引进,中国会有今天核大 国和航天大国的地位吗?在当年如此困境中,中国居然可以成就两弹一星的壮举,今天中国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关键是要有那股“英雄气”在!

  未来中国追赶世界航空先进水平,仍需要发扬歼八精神,重鼓那股“英雄气”。今天中国的国际环境远比歼八年代宽 松得多,但越是在国外先进技术触手可及的条件下,越应该特别注意引进、仿制与自研的关系。把大量的外汇,用于成品的大量购买是不明智的,但引进其生产技术 大批仿制是否就是赶超的捷径?——歼六、歼七的教训证明,全盘引进、大批仿制,虽然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只能孳生爬行主义,永远跟在被引进(仿 制)国后面。这一点从四十年后,我们还在改进歼七就能看出来。而从虽然勇敢地冲出,仍然沿袭别人思路的歼八身上,看得更清楚。今天沈飞在俄罗斯的生产许可 证装配苏-27。如果从歼五算起来,中国航空工业的这个老基地,除去歼八研制生产的二十多年,几乎一直在扮演苏(俄)战机海外生产车间的角色。

  在今天沈飞集团的大门前,有一架实物歼八Ⅱ作为雕塑,锈迹斑斑地凌空展翅。也许沈飞是想说:机体可以锈蚀,但精神永远在冲刺。希望在未来某个不太久远的时间里,那架生锈的歼八Ⅱ可以凤凰陧磐般地复活,为中国空军孵化出一只完全拥有本族血统的铁翼雄鹰来。

  三、歼八的反思

  如果说歼八的价值多是抽象上的,歼八的教训则都是在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中,直观地呈现着的。

  首先是空军战略视野狭窄,对新机战术要求没有预见性和提前量,致使歼八装备之时即过时,此后不得不走上“紧追慢赶总落后,修修补补过日子”的道路。

  歼 八系列的研制生产,从一开始就是应急思想的产物,后来的改进型一直没有摆脱“应急”的痕迹。原型机瞄准的是美制高空侦察机,后来的歼八Ⅱ则是瞄准苏联的战 略轰炸机和米格23战斗机。结果当原型机和改进型出来的时候,原来针对的对手,都已经退役;于是又瞄准眼前新的对手,试图与最初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的F- 15、F-16和幻影-2000进行空战。经过不停地改进,到今天,某些技术性能自认为接近新对手了,可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了,却传来美国F-22A服 役,F-15、F-16大批退出现役的消息。历史上那种试图连续“超车”,却总是落在后面的尴尬局面再一次出现。我不知道,现在有关部门是不是又在改进歼 八,以对付F-22A?

  从歼八的身上,中国空军应该反思:研制下一代新型战机的时候,依据眼前现实空中威胁的思路是否正确?应该不应 该打出一定的提前量?打出多大的提前量?这种反思对我空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是直接的:比如,现今美国的F-22、B-2隐形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已服 役,我下一代飞机应该怎么设计?如果针对眼前F-22、B-2,等我之隐形战机问世,则别人的新一代战机又问世了。如此,总有20-30年的时间差,我们 永远也追不上。战斗机格斗中有个术语叫“切半径”,我们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歼八上出现的过的问题,今天在歼十上似乎又有重现的迹象:当我以克 制F-16为主要作战对象的歼十开始定型装备部队时,F-16正大批退出美空军作战系列。原来装备F-16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纷纷计划装备F-35。当 我歼十大批成军的时候,东亚地区的主战飞机将基本实现隐形化(包括隐形无人战斗机)——这一点从《美国空军2020构想》和许多国家公开的空军装备计划就 可以知道。显然,这是歼十设计之时没有料到的,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怎么办?当年歼八问世时面对的难题,现在又摆在了歼十面前。当然,我发展歼十并非是准 备与美国空军作战。但作为新一代主战装备,毫无疑问必须瞄准世界最高水准,否则就只能处在“代差”的状态。自越战之后,美国军事装备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 这样一个战略境界:不再使用同时代的武器平台,进行对称、对等式的格斗作战。或者在和平发展中,把对手甩到一代以后;或者在战争中以系统对系统。不对称作 战的思路,几乎贯穿到与军事有关的各个方面。中国军机使用和研制部门,一定要明了美国这一战略思维方式。历史上美国一直引领世界航空发展潮流,未来很长时 间这一情况也不会发生变化,把准了美国的脉搏,就是握住了世界航空发展的潮流。而要把准美国的脉搏,首先就要揣摩透美国人的心思。

  据说中国航空部门又在设计第四代战机,希望歼八、歼十的“学费”没有白交。根据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现状,一代 新机一般需要15-20年的时间问世。那么,第四代战机的技战术指标,是应该针对美国现已装备的F-22A呢,还是应该针对15-20年后美国未来战机的 指标?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长期以来有一种非常奇怪的习惯性思维,那就是在设想我未来战机的性能时,假定别人的航空技术是静止不动的,像寓言中的那只兔 子一样睡在那里,等着我们这只“乌龟”爬过去。

  几天前看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关于中国研制第四代隐形战机的报道,我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就在这则消息里出现 了。文章说:将在2015年装备中国新型隐形战机,不仅外形“有点类似”F-22,其超音速巡航等等技术性能指标(概念阶段)也类似美国F-22。如果英 国人的猜测是真的,试问:当中国的第四代战机问世时,真能与它设计计划时的F-22空战吗?美国人会这样做吗?我猜想在我们对准F-22A设计第四代战斗 机的时候,美国人一定没有终止战斗机的发展计划,而在思考2015年将使用什么飞机作战。这个新飞机——我暂且称之为F-2015——的图纸就在波音公司 和洛马公司的保密柜里,它才是我们第四代机的作战对手!我们今天瞄准F-22的超音速巡航,到时候美国会不会用已经实验成功的超八倍音速技术?会不会使用 太空轨道?我们瞄准F-22的内置弹舱挂载空空导弹,那时候的F-2015会不会装备激光炮、电脑枪?到时候我们怎么办?再走上歼八修修补补不停追赶不停 落后的老路吗?如果不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路可走?更重要的是:在隐形空军时代,还会不会有隐形战机之间的空战?不知道新一代中国战机的设计和准备使用 者,是否都已经拉直了这些问号。

  哲学家说:世界上最笨的人是在同一个地方绊倒两次的人。在中国战机发展史上,我们绊倒过何止两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歼八不远,在四十年之前。

  当然,会有人反驳我:中国没有美国的那些先进技术储备,不能好高务远,瞄准“F-2015”。

  可是,我们也没有F-22那样的技术储备,那我们为什么要赶超F-22?

  联系前几天中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的那一番“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讲话,或许,中国空军的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

从歼八反思中国空军的建设思想
作者:至少是个愤青
  此文估计所谓的“沈飞派”看起来会非常不爽, 不过作者的本意是对事不对人,分门立派相互斗不利于发展,毕竟创新才是出路。

 

  歼 八与歼六是“叔伯兄弟”,今天,歼六已经整建制退役,而歼八 仍在中国空军服役并继续改进中。在同时代(第二代)国外战机已经或正在大批退役、第四代已经服役的世界军事大形势下,这款我国自行设计自 20世纪70年代的飞机,能否适应现代作战环境?还有没有继续挖掘的性能潜力和价值?在歼八研制生产、装备服役的漫长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供我未来 战机发展借鉴和汲取?在周边军事环境恶劣、中国新军事变革加速、全面关注国防的今天,思考这些问题是有益的。

  /来自中华网社区

  一、 歼八的历史

  (一)歼八诞生的世界背景。歼八战机是冷战年代苏联空军防卫作战思想的中国产物。“冷战”——人类历史上这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形式,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军事学说和军备发展思路。美、苏在军事航空方面的角力,深刻地影响了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空中战争的中国空军,连带地也影响了以军品生产为主的整个中国航空工业。

  (二)歼八诞生的中国背景

  朝 鲜战争的意外失败,让美国对新中国忽然心生恐惧。而新中国由于受尽美国的核讹诈,朝鲜战争之后,更倾举国之力研制原子弹。这反过来又大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神 经。利用蒋介石急于反攻大陆的心理,美国一面假手国民党空军驾驶美制高空侦察机深入中国西北腹地,搜集军事情报,一面出于对东南亚势力范围失守的忧心,寻 机发动了越南战争,从战略上封锁中国。

  从东南到西南,整个南部中国天空一片告急之声。空军司令刘亚楼曾亲赴一线,共同协商以歼六击落越境骚扰的无 人战术侦察机,但对于U-2等高空战略侦察机,即使引进苏联最新型的米格-21也无可奈何。中国虽然也引进了苏联的“萨姆-1/2”地空导弹,但出于和苏 联防空军同样的机动不便的原因,不得不动起研制新型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念头。

  此时——1965年,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六刚仿制成功,歼七的仿制刚提上日程,研制歼八的计划就得到批准。

  (三)歼八的诞生。

  在新飞机研制的几套方案中,航空研究院最后首肯了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的设计思想: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

  1969 年7月5日,从外观上看几乎就是歼七放大版的歼八成功首飞。但接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政治困绕,让研制进度慢了下来,直到1979年12月31日才设计定 型。一年后,被北约赋予编号“长须鲸”的歼八飞机开始装备部队。但此时中美已经建交,歼八在设计时准备拦截的美国高空侦察机早已不见了踪影,而中苏不和却 已经20余年,其冰冷程度远远超过苏、美和中美之间。特别由于中国刚刚开始的西南边境自卫反击战,使中苏军事对抗形势自十年前珍宝岛冲突结束以来,再一次 升高到战略层面。在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准星都瞄向苏联的时候,刚刚问世的歼八,也不得不不掉转机头,对准苏联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为其护航的最新型战斗机米 格-23。

  于是,歼八原型(白天型)机进行了第一次改进,安装火控雷达等十一项电子设备;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武器系统改装为23-Ⅲ型双管航炮、挂装4枚霹雳-2乙近距格斗导弹或4组火箭。改进后的飞机称歼八I型,又称歼-8全天候,于1985年7月定型。

  歼八I问世的时候,中国已经结束文革,大开国门改革开放。中国军队从临战状态转入和平建设,中国空军第一次回过 头来打量世界空军,发现此时世界各国战斗机主流设计思想,早在十几年前就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注重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 系统。为了适应这一潮流,沈飞公司在歼八I的基础上再次立项研制歼八Ⅱ飞机。

  歼八Ⅱ采用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歼八I最大的外观区别。这一改进为加装大型火控雷达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同时,歼八Ⅱ还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增加了推力。

  1984年6月12日,歼八Ⅱ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10月设计定型。

  歼八Ⅱ具有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在歼八Ⅱ的基础上,随着中国航空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空军的战术需求,该机又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迄今已有歼八III/D/E/F/ /H/M等众多型号问世。

  二、歼八的价值

  和同时代战机相比,歼八(系列)飞机最大的不幸,是没有参加过一次实战,因此也无法验其作战性能的优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歼八内在历史价值的肯定。

  歼八诞生于内忧外患的年代,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外部世界两大国际政治集团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内部文革对 航空工业和军队——空军的全面冲击,在此情况下,歼八没有胎死腹中,并且还艰难问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回想一下那一曲令人仰天长叹的运十悲歌,就能够 领会了。

  中国无论轰炸机还是直升机,在引进苏制飞机并仿制后,几乎都后继无“机”,强击机在歼六的基础上改造成强五 之后亦然,惟有歼八在歼六、歼七后面冲出来了。这也是中国航空人跨时空的成功突围。歼八(系列)是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航空工业100%自主研制生产的唯 一一种战机,即使现在刚刚装备或准备装备的几种国产战机,也不敢如此夸口。客观上,美、苏的封锁,迫使中国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主观上,中国仅凭有限的 经验和脆弱的工业基础,就敢于瞄准当时世界军机最高性能指标,研制新型战机,屡败屡战直至成功。这种不迷信国外,不自暴自弃,敢争天下先、不折不挠的精神 ——我称之为歼八精神,是值得认真挖掘、大力宏扬的。

  歼八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延续。这样说并不是牵强附会。美国作协主席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 写到:“长征是一曲举世无双的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歼八的问世难道不也是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精神是一个民族奋进不息的引擎,靠着这种 精神的强大推动,中国以神奇的步伐迈向更远、更高。歼八和同时代的两弹一星就是同一个奇迹、同一种精神的再现和延伸。歼八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空军英 雄气概的再一次焕发。50多年前,人民空军从初教机,跳过中教机和高教机,直接到喷气式战斗机,速成上阵,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也使新中国空军“一夜之 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只用了十几年,就追上了西方空军40年的发展水平,靠的就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歼 八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航空领域里的体现。中国航空的出路在自研,而中国航空自研努力之始在歼八。在歼八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所有最新科 技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发动机改进,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等不少技术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毫不夸张地说,歼八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第一 座里程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歼八的起飞线上,腾起了此后的歼十、“飞豹”和“枭龙”。

  当 很多人一再关注欧盟是否对华售武解禁并为此患得患失时,我很不以为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当年的原子弹、卫星、运载火箭可以引进,中国会有今天核大 国和航天大国的地位吗?在当年如此困境中,中国居然可以成就两弹一星的壮举,今天中国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关键是要有那股“英雄气”在!

  未来中国追赶世界航空先进水平,仍需要发扬歼八精神,重鼓那股“英雄气”。今天中国的国际环境远比歼八年代宽 松得多,但越是在国外先进技术触手可及的条件下,越应该特别注意引进、仿制与自研的关系。把大量的外汇,用于成品的大量购买是不明智的,但引进其生产技术 大批仿制是否就是赶超的捷径?——歼六、歼七的教训证明,全盘引进、大批仿制,虽然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只能孳生爬行主义,永远跟在被引进(仿 制)国后面。这一点从四十年后,我们还在改进歼七就能看出来。而从虽然勇敢地冲出,仍然沿袭别人思路的歼八身上,看得更清楚。今天沈飞在俄罗斯的生产许可 证装配苏-27。如果从歼五算起来,中国航空工业的这个老基地,除去歼八研制生产的二十多年,几乎一直在扮演苏(俄)战机海外生产车间的角色。

  在今天沈飞集团的大门前,有一架实物歼八Ⅱ作为雕塑,锈迹斑斑地凌空展翅。也许沈飞是想说:机体可以锈蚀,但精神永远在冲刺。希望在未来某个不太久远的时间里,那架生锈的歼八Ⅱ可以凤凰陧磐般地复活,为中国空军孵化出一只完全拥有本族血统的铁翼雄鹰来。

  三、歼八的反思

  如果说歼八的价值多是抽象上的,歼八的教训则都是在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中,直观地呈现着的。

  首先是空军战略视野狭窄,对新机战术要求没有预见性和提前量,致使歼八装备之时即过时,此后不得不走上“紧追慢赶总落后,修修补补过日子”的道路。

  歼 八系列的研制生产,从一开始就是应急思想的产物,后来的改进型一直没有摆脱“应急”的痕迹。原型机瞄准的是美制高空侦察机,后来的歼八Ⅱ则是瞄准苏联的战 略轰炸机和米格23战斗机。结果当原型机和改进型出来的时候,原来针对的对手,都已经退役;于是又瞄准眼前新的对手,试图与最初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的F- 15、F-16和幻影-2000进行空战。经过不停地改进,到今天,某些技术性能自认为接近新对手了,可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了,却传来美国F-22A服 役,F-15、F-16大批退出现役的消息。历史上那种试图连续“超车”,却总是落在后面的尴尬局面再一次出现。我不知道,现在有关部门是不是又在改进歼 八,以对付F-22A?

  从歼八的身上,中国空军应该反思:研制下一代新型战机的时候,依据眼前现实空中威胁的思路是否正确?应该不应 该打出一定的提前量?打出多大的提前量?这种反思对我空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是直接的:比如,现今美国的F-22、B-2隐形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已服 役,我下一代飞机应该怎么设计?如果针对眼前F-22、B-2,等我之隐形战机问世,则别人的新一代战机又问世了。如此,总有20-30年的时间差,我们 永远也追不上。战斗机格斗中有个术语叫“切半径”,我们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歼八上出现的过的问题,今天在歼十上似乎又有重现的迹象:当我以克 制F-16为主要作战对象的歼十开始定型装备部队时,F-16正大批退出美空军作战系列。原来装备F-16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纷纷计划装备F-35。当 我歼十大批成军的时候,东亚地区的主战飞机将基本实现隐形化(包括隐形无人战斗机)——这一点从《美国空军2020构想》和许多国家公开的空军装备计划就 可以知道。显然,这是歼十设计之时没有料到的,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怎么办?当年歼八问世时面对的难题,现在又摆在了歼十面前。当然,我发展歼十并非是准 备与美国空军作战。但作为新一代主战装备,毫无疑问必须瞄准世界最高水准,否则就只能处在“代差”的状态。自越战之后,美国军事装备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 这样一个战略境界:不再使用同时代的武器平台,进行对称、对等式的格斗作战。或者在和平发展中,把对手甩到一代以后;或者在战争中以系统对系统。不对称作 战的思路,几乎贯穿到与军事有关的各个方面。中国军机使用和研制部门,一定要明了美国这一战略思维方式。历史上美国一直引领世界航空发展潮流,未来很长时 间这一情况也不会发生变化,把准了美国的脉搏,就是握住了世界航空发展的潮流。而要把准美国的脉搏,首先就要揣摩透美国人的心思。

  据说中国航空部门又在设计第四代战机,希望歼八、歼十的“学费”没有白交。根据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现状,一代 新机一般需要15-20年的时间问世。那么,第四代战机的技战术指标,是应该针对美国现已装备的F-22A呢,还是应该针对15-20年后美国未来战机的 指标?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长期以来有一种非常奇怪的习惯性思维,那就是在设想我未来战机的性能时,假定别人的航空技术是静止不动的,像寓言中的那只兔 子一样睡在那里,等着我们这只“乌龟”爬过去。

  几天前看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关于中国研制第四代隐形战机的报道,我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就在这则消息里出现 了。文章说:将在2015年装备中国新型隐形战机,不仅外形“有点类似”F-22,其超音速巡航等等技术性能指标(概念阶段)也类似美国F-22。如果英 国人的猜测是真的,试问:当中国的第四代战机问世时,真能与它设计计划时的F-22空战吗?美国人会这样做吗?我猜想在我们对准F-22A设计第四代战斗 机的时候,美国人一定没有终止战斗机的发展计划,而在思考2015年将使用什么飞机作战。这个新飞机——我暂且称之为F-2015——的图纸就在波音公司 和洛马公司的保密柜里,它才是我们第四代机的作战对手!我们今天瞄准F-22的超音速巡航,到时候美国会不会用已经实验成功的超八倍音速技术?会不会使用 太空轨道?我们瞄准F-22的内置弹舱挂载空空导弹,那时候的F-2015会不会装备激光炮、电脑枪?到时候我们怎么办?再走上歼八修修补补不停追赶不停 落后的老路吗?如果不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路可走?更重要的是:在隐形空军时代,还会不会有隐形战机之间的空战?不知道新一代中国战机的设计和准备使用 者,是否都已经拉直了这些问号。

  哲学家说:世界上最笨的人是在同一个地方绊倒两次的人。在中国战机发展史上,我们绊倒过何止两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歼八不远,在四十年之前。

  当然,会有人反驳我:中国没有美国的那些先进技术储备,不能好高务远,瞄准“F-2015”。

  可是,我们也没有F-22那样的技术储备,那我们为什么要赶超F-22?

  联系前几天中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的那一番“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讲话,或许,中国空军的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
意思是研制五代战机喽:o说的太轻巧了吧,这种总体科研水平的落后可不是靠空想就能弥补的。即使我们放弃现在的四代,用个2、30年弄出个五代,说不定人家六代也出来了哦
这个楼主应该生在印度!:D
无知的结果。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来自中华网社区:D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路。
虽然“预见性不强、长期应付、始终追赶”的确是实情,但这是表象,我国目前无力实现技术牵引,只能需求牵引。
甚至有需求、有压力,还牵引不起来呢。
种花网~~~~~
正是在歼八的起飞线上,腾起了此后的歼十、“飞豹”和“枭龙”
晕,枭龙是外贸机,于空军无关,与8爷无关
當殲10大量裝備時,周边国家已实现隐身化,美国也已将F-16大量退役....

  请问现在歼10已大量装备了,美国的F16已经大量退役了?周边那个国家实现了主力战机隐身化了?难道说是指三哥那个从没人见过真面目的MCA?
言之无物
作者当是母鸡下蛋啊,F-16全部换F-35说的真轻巧.过个几年MD的5代又出来  ,当是橡皮泥捏出来的啊.
楼主在瞎JB扯
我猜想在我们对准F-22A设计第四代战斗 机的时候,美国人一定没有终止战斗机的发展计划,而在思考2015年将使用什么飞机作战。
===========================

放心,不是F22就是F35,老美也不是神仙,就这几年就发展出下一代战机了,就算老美技术再发达,六年时间叫它搞出新一代战机并装备部队也没这个财力。
嗯,杜黑的理念可能会继续复兴的,要啥战斗机啊?
咱就是直接玩对地,扇耳光不如直接往肚子上踹来得有效果。
所以亚轨机才是正题。
TG也要空天一体了......
来自种花网~
一眼看到 ZT种花……明白鸟…
退役不会,你看f15退了吗
中华网你好,中华网再见。。。。。。。。。。。。
作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自己能比别人看的远
兰州一直想象着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和MD是一样的。除了想象还是想象,而且把想象在脑子里重复100遍以为就可以把想象变为现实。
按照楼主的意思,航空工业部门和空军只要看高达和太空堡垒就可以了!
当四代机问世时,F-22会退役,下一代会服役
楼主啊……唉
如果苏联不解体的话等土鳖丝带出来F22还真快退役了的说,可惜苏联解体了{:3_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