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对钱老在academic的评价 感觉比较客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45:07
钱老的圆寂是中国科技界重大损失,大家都知道钱老师出名门,也有几个id总结了钱老
的学术贡献,钱老作为中国航空航天的第一人当之无愧,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几个人能领
导完成这么牛鼻的项目,就这一点而言他是工程领域世界级的领袖,当然他也是幸运的
,做工程是要有条件的,前后有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为他搭建平台,他的幸运指数比
起老杨都不低。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这里说说20世纪流体力学的重要门派以及钱老在理论
界的地位
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Physics Today上有一篇文章说,1905年还有另一项影响深
刻的发现,就是Prandtl的边界层,要不是诺贝尔奖不发给经典力学工作边界层当得起
一个诺奖,不过我觉得诺奖年年有,向边界层这样影响深远的发现估计100年才一个,
一个诺奖是不够的;Prandtl是哥廷根学派两根台柱子之一,另一个是搞纯数学的希尔
伯特,直到二战为止,Prandtl的团队都是世界流体力学中心,除了边界层之外Prandtl
得意之作还有Prandtl-Meyer膨胀波,升力线,以及和von Karman一起搞得湍流壁面律
,不过你要是觉得Prandtl仅仅是所谓近代流体力学之父那就太狭隘了,Prandtl还是固
体力学(弹性力学)一代宗师,最有名的是柱体扭转的薄膜比拟法,冯卡门也干过弹性
力学的板壳问题,其实固体力学简单得很,就是解解椭圆形方程的边值问题,对他们来
说就是玩玩的;材料力学里有一个人物鼎鼎大名,就是铁木辛柯,别觉得他是蒙古人,
他其实是欧洲人,跟着Prandtl干了两年RA,大彻大悟,居然成了固体力学大师。钱伟
长是冯卡门的学生,终身搞弹性力学的板壳理论而不是流体力学,也是受了师门传统。
被Prandtl牛顿式全能表现盖过风头的No.2是剑桥学派的鼻祖GI Taylor爵爷,他开创湍
流统计理论,不过基本只做湍流,他的学生GK Bachelor在六七十年代之后把剑桥学派
发扬光大,终于成为世界盟主,Bachelor创刊了现在仍是最权威的杂志J. Fluid
Mechanics,晚年呼风唤雨,别人都在为文章能在JFM上发表而绞尽脑汁,Bachelor随便
写些回忆文章比如“有一次我和Taylor去喝咖啡”直接就发了,影响力20世纪No.4没跑
。那时候的哥廷根已经是三流烂校了
No.3当之无愧是冯卡门,全能选手,空气动力学,湍流,他只比Prandtl年轻不了多少
,所以碰到钱学森时几经很老了,当时的兴趣是航空工程,侧重点不是纯粹流体力学,
所以老钱流体力学干得不多,以工程为主,这里的wsn都知道,老板让干啥就干啥,所
以钱从没有被称为流体力学大师过,钱也不吹嘘,这一点很严谨,值得学习。在1969年
创刊的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的第一篇文章是由曼彻斯特大学Sydney
Goldstein写的20世纪上半页直到1960年代流体力学成就,钱学森的名字只出现过一次
,就是卡门钱公式,可见钱在国际理论界的地位并不突出,当然能被写进去就不错了,
钱尽管在流体力学界称不上大师,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仍然像是穿梭时空回来的一样
中国还有个牛人是周培源,湍流大家,由于交流封闭,在国际上名气不大,但是Lumley
(就是那个写A first course in turbulence的)尊周培源为国际上湍流模型理论的开
创者,并且写过一篇文章悼念周培源说,世界上有那么四个人在他们各自的国家所有湍
流工作者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这四个人是英国的Taylor,美国的冯卡门,苏联的柯尔
莫果洛夫,和中国的周培源。随着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庄逢甘,郑敏哲这些
Caltech海龟派相继回国,必然跟老周的土鳖派有勾心斗角,当年想必也是明争暗斗的
我就不知道了。
五六十年代之后空气动力学就不再是流体力学的热门方向了,因为空气动力学物理上很
清楚,只是解析解难求,自从有了cfd数值模拟就更简单了,而湍流一直是流体力学终
极热门方向,早在40年代很多理论物理的牛人都做过湍流,比如Sommerfeld,还有海森
堡,二战德国战败之后海森堡被软禁在剑桥做湍流,跟Taylor的剑桥学派来往甚密,所
以后来Bachelor和Townsend的文章常常会提到海森堡的湍流模型,不过海森堡没作出过
什么太厉害的。李政道在遇到杨振宁之前的40年代也做湍流发过文章,不过也没有什么
能传下来的牛货,可见湍流有多难
总结一下,钱老的师门绝学使得他在中国做流体力学大师无可争议,然而国际上大师众
多,钱老只是一颗流星,钱永健说钱老当初是个quite a famous engineer是很准确的
,不管钱永健用什么口气说的,engineer能做到famous的历史上才有几个?钱老的圆寂是中国科技界重大损失,大家都知道钱老师出名门,也有几个id总结了钱老
的学术贡献,钱老作为中国航空航天的第一人当之无愧,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几个人能领
导完成这么牛鼻的项目,就这一点而言他是工程领域世界级的领袖,当然他也是幸运的
,做工程是要有条件的,前后有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为他搭建平台,他的幸运指数比
起老杨都不低。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这里说说20世纪流体力学的重要门派以及钱老在理论
界的地位
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Physics Today上有一篇文章说,1905年还有另一项影响深
刻的发现,就是Prandtl的边界层,要不是诺贝尔奖不发给经典力学工作边界层当得起
一个诺奖,不过我觉得诺奖年年有,向边界层这样影响深远的发现估计100年才一个,
一个诺奖是不够的;Prandtl是哥廷根学派两根台柱子之一,另一个是搞纯数学的希尔
伯特,直到二战为止,Prandtl的团队都是世界流体力学中心,除了边界层之外Prandtl
得意之作还有Prandtl-Meyer膨胀波,升力线,以及和von Karman一起搞得湍流壁面律
,不过你要是觉得Prandtl仅仅是所谓近代流体力学之父那就太狭隘了,Prandtl还是固
体力学(弹性力学)一代宗师,最有名的是柱体扭转的薄膜比拟法,冯卡门也干过弹性
力学的板壳问题,其实固体力学简单得很,就是解解椭圆形方程的边值问题,对他们来
说就是玩玩的;材料力学里有一个人物鼎鼎大名,就是铁木辛柯,别觉得他是蒙古人,
他其实是欧洲人,跟着Prandtl干了两年RA,大彻大悟,居然成了固体力学大师。钱伟
长是冯卡门的学生,终身搞弹性力学的板壳理论而不是流体力学,也是受了师门传统。
被Prandtl牛顿式全能表现盖过风头的No.2是剑桥学派的鼻祖GI Taylor爵爷,他开创湍
流统计理论,不过基本只做湍流,他的学生GK Bachelor在六七十年代之后把剑桥学派
发扬光大,终于成为世界盟主,Bachelor创刊了现在仍是最权威的杂志J. Fluid
Mechanics,晚年呼风唤雨,别人都在为文章能在JFM上发表而绞尽脑汁,Bachelor随便
写些回忆文章比如“有一次我和Taylor去喝咖啡”直接就发了,影响力20世纪No.4没跑
。那时候的哥廷根已经是三流烂校了
No.3当之无愧是冯卡门,全能选手,空气动力学,湍流,他只比Prandtl年轻不了多少
,所以碰到钱学森时几经很老了,当时的兴趣是航空工程,侧重点不是纯粹流体力学,
所以老钱流体力学干得不多,以工程为主,这里的wsn都知道,老板让干啥就干啥,所
以钱从没有被称为流体力学大师过,钱也不吹嘘,这一点很严谨,值得学习。在1969年
创刊的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的第一篇文章是由曼彻斯特大学Sydney
Goldstein写的20世纪上半页直到1960年代流体力学成就,钱学森的名字只出现过一次
,就是卡门钱公式,可见钱在国际理论界的地位并不突出,当然能被写进去就不错了,
钱尽管在流体力学界称不上大师,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仍然像是穿梭时空回来的一样
中国还有个牛人是周培源,湍流大家,由于交流封闭,在国际上名气不大,但是Lumley
(就是那个写A first course in turbulence的)尊周培源为国际上湍流模型理论的开
创者,并且写过一篇文章悼念周培源说,世界上有那么四个人在他们各自的国家所有湍
流工作者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这四个人是英国的Taylor,美国的冯卡门,苏联的柯尔
莫果洛夫,和中国的周培源。随着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庄逢甘,郑敏哲这些
Caltech海龟派相继回国,必然跟老周的土鳖派有勾心斗角,当年想必也是明争暗斗的
我就不知道了。
五六十年代之后空气动力学就不再是流体力学的热门方向了,因为空气动力学物理上很
清楚,只是解析解难求,自从有了cfd数值模拟就更简单了,而湍流一直是流体力学终
极热门方向,早在40年代很多理论物理的牛人都做过湍流,比如Sommerfeld,还有海森
堡,二战德国战败之后海森堡被软禁在剑桥做湍流,跟Taylor的剑桥学派来往甚密,所
以后来Bachelor和Townsend的文章常常会提到海森堡的湍流模型,不过海森堡没作出过
什么太厉害的。李政道在遇到杨振宁之前的40年代也做湍流发过文章,不过也没有什么
能传下来的牛货,可见湍流有多难
总结一下,钱老的师门绝学使得他在中国做流体力学大师无可争议,然而国际上大师众
多,钱老只是一颗流星,钱永健说钱老当初是个quite a famous engineer是很准确的
,不管钱永健用什么口气说的,engineer能做到famous的历史上才有几个?
civilevil 发表于 2009-11-3 03:33
基本上靠普
这个评论只考虑了钱老 流体力学的成就而以。并未涉及其他领域的评论
这也不容易了,想在理论领域刻下名字
除了要水平外,还是得要点大运气的


看这篇文章才知道为啥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工业实力突飞猛进
牛人一大把啊
不比现在少 而且那会起点低 进步更快

建国初期 我国简直是美苏合璧 苏联的专家图纸+美国回来的牛人

看这篇文章才知道为啥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工业实力突飞猛进
牛人一大把啊
不比现在少 而且那会起点低 进步更快

建国初期 我国简直是美苏合璧 苏联的专家图纸+美国回来的牛人
想到现在国内四十多五十多岁称得上大师的有多少人??杯具啊,留下的都官场了,留不下就出去了....

五六十年代之后空气动力学就不再是流体力学的热门方向了,因为空气动力学物理上很
清楚,只是解析解难求,自从有了cfd数值模拟就更简单了,而湍流一直是流体力学终
极热门方向,早在40年代很多理论物理的牛人都做过湍流,比如Sommerfeld,还有海森
堡,二战德国战败之后海森堡被软禁在剑桥做湍流,跟Taylor的剑桥学派来往甚密,所
以后来Bachelor和Townsend的文章常常会提到海森堡的湍流模型,不过海森堡没作出过
什么太厉害的。李政道在遇到杨振宁之前的40年代也做湍流发过文章,不过也没有什么
能传下来的牛货,可见湍流有多难
civilevil 发表于 2009-11-3 03:33

   
你这话说的……
空气动力学的范围大了去了,现在做空气动力学就是做湍流,尤其是CFD数值模拟

钱学森做的层流解析解在五六十年代之后到头了,这是对的
但从理论物理入手的湍流理论也是解析的,70年代标度律出来之后同样到头了
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理论的尝试从70年代持续到80年代,无果而终

这一阶段流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层流”类型偏微分方程解析理论的推广应用导致了期权定价公式的出现,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产业化(后来对华尔街推波助澜的还有类似CFD的数值算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交易工具)。湍流解析理论的尝试和控制论、人工智能一起导致了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混沌、自组织、耗散结构)等理论的出现,对80年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二者合起来构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当中的次要部分(主要部分则是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和博弈论),一直持续到两次标志性的崩盘:2008年金融海啸、2009年奥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两次崩盘归根结底是因为滥用数学模型、轻视现实中的复杂性造成的。这一现实复杂性的限制在流体力学领域出现在60年代:空天飞机和洲际巡航导弹的需求导致SCRAMJET上马,从此开始久攻不下。

60年代之后,高超声速再入造成的空气离解和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问题逐渐重要起来
70年代,Smagorinsky发明了大涡模拟LES,形成湍流CFD方法RANS、LES、DNS的梯队
这个梯队建立在湍流模型的数学公式和标度律的物理图景上,但湍流模型和标度律本身不再是热点
同时工程用的CFD软件开始发展,初期大部分都基于无粘模型

后三十年的流体力学基本就是这几大领域的发展和融合——燃烧与化学反应,我本人不了解,不说了

可压缩湍流是很难的综合性问题,远远超出了钱学森时代的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以及周培源时代的湍流模型。这是真正的非线性复杂问题,解析方法几乎不起作用,而必须由CFD密切结合实验来解决,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计算和实验的代价都很大。

直到90年代之后,在公开文献上才有可压缩湍流的研究结果出现。经过随后十几年可压缩湍流与燃烧化学反应的整合发展(几十年的等待),以SCRAMJET为动力的X-43在2004年首飞,空天飞机则因错过投资发展时机而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0年之后,流体力学逐渐向实验、计算、工程融合,可压缩、湍流、化学反应融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Ansys宣传的“多物理场求解”概念。未来20年之内,流体力学很可能会发展成今日固体力学的格局:工程软件为主,基础研究逐渐淡出或转向其他非传统的问题(如MEMS)。
五六十年代之后空气动力学就不再是流体力学的热门方向了,因为空气动力学物理上很
清楚,只是解析解难求,自从有了cfd数值模拟就更简单了,而湍流一直是流体力学终
极热门方向,早在40年代很多理论物理的牛人都做过湍流,比如Sommerfeld,还有海森
堡,二战德国战败之后海森堡被软禁在剑桥做湍流,跟Taylor的剑桥学派来往甚密,所
以后来Bachelor和Townsend的文章常常会提到海森堡的湍流模型,不过海森堡没作出过
什么太厉害的。李政道在遇到杨振宁之前的40年代也做湍流发过文章,不过也没有什么
能传下来的牛货,可见湍流有多难
civilevil 发表于 2009-11-3 03:33

   
你这话说的……
空气动力学的范围大了去了,现在做空气动力学就是做湍流,尤其是CFD数值模拟

钱学森做的层流解析解在五六十年代之后到头了,这是对的
但从理论物理入手的湍流理论也是解析的,70年代标度律出来之后同样到头了
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理论的尝试从70年代持续到80年代,无果而终

这一阶段流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层流”类型偏微分方程解析理论的推广应用导致了期权定价公式的出现,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产业化(后来对华尔街推波助澜的还有类似CFD的数值算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交易工具)。湍流解析理论的尝试和控制论、人工智能一起导致了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混沌、自组织、耗散结构)等理论的出现,对80年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二者合起来构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当中的次要部分(主要部分则是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和博弈论),一直持续到两次标志性的崩盘:2008年金融海啸、2009年奥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两次崩盘归根结底是因为滥用数学模型、轻视现实中的复杂性造成的。这一现实复杂性的限制在流体力学领域出现在60年代:空天飞机和洲际巡航导弹的需求导致SCRAMJET上马,从此开始久攻不下。

60年代之后,高超声速再入造成的空气离解和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问题逐渐重要起来
70年代,Smagorinsky发明了大涡模拟LES,形成湍流CFD方法RANS、LES、DNS的梯队
这个梯队建立在湍流模型的数学公式和标度律的物理图景上,但湍流模型和标度律本身不再是热点
同时工程用的CFD软件开始发展,初期大部分都基于无粘模型

后三十年的流体力学基本就是这几大领域的发展和融合——燃烧与化学反应,我本人不了解,不说了

可压缩湍流是很难的综合性问题,远远超出了钱学森时代的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以及周培源时代的湍流模型。这是真正的非线性复杂问题,解析方法几乎不起作用,而必须由CFD密切结合实验来解决,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计算和实验的代价都很大。

直到90年代之后,在公开文献上才有可压缩湍流的研究结果出现。经过随后十几年可压缩湍流与燃烧化学反应的整合发展(几十年的等待),以SCRAMJET为动力的X-43在2004年首飞,空天飞机则因错过投资发展时机而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0年之后,流体力学逐渐向实验、计算、工程融合,可压缩、湍流、化学反应融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Ansys宣传的“多物理场求解”概念。未来20年之内,流体力学很可能会发展成今日固体力学的格局:工程软件为主,基础研究逐渐淡出或转向其他非传统的问题(如MEMS)。
纳什也做过n年的流体力学,也是颇有成就的
也不过是该专业的一学生还是什么的一家之言罢了,遣词造句轻浮,而且有些文人相轻的味道在里面。又是幸运了,又是勾心斗角了,想必明争暗斗了,流星了。怎么谈论到其他人的时候没有这些联想呢。很明显的是先有立场了。
我觉得钱老涉猎的比较多。各领域都做了一些工作,理论也作,工程也作。评价对人类的影响与贡献,未见得一定输给哪个。只是要建立一个非常严谨准确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难的,也没人去搞这种东西。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1-3 14:57


   同意,一看就是个小孩写的……
liangkangping 发表于 2009-11-3 21:29

幸好,这小孩不是专攻麻将的,如果是,他会写出对钱老在麻坛地位评价,最加一钱不值……
尊重钱老,也就是尊重一下科学精神。人家可以稍微摆一下科学的谱系,就说人家的是小孩。自己倒是摆点干货啊,拿出点科学精神吗


回复 13# nihua

在另一篇帖子里可没见你这么科学。我那根本不会有理解问题问题的话,都楞给你理解歪了。
这文章作者准确点可以说是路人吧,或者说是网络论坛上一灌水的。学了相关专业,是罗列了点资料,不过结论却是私货。那点干货是不是能推导出私货,还是很成问题的。其他人就是大师,一代宗师,搞个什么技术只是随便玩玩,钱老就是流星,还什么靠运气,勾心斗角,想必明争暗斗,这些私货叫科学精神?
美国人英国人都承认钱老贡献和地位。倒是些打汉字的,总想搞些文字把戏要抹杀掉。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19526201.400

回复 13# nihua

在另一篇帖子里可没见你这么科学。我那根本不会有理解问题问题的话,都楞给你理解歪了。
这文章作者准确点可以说是路人吧,或者说是网络论坛上一灌水的。学了相关专业,是罗列了点资料,不过结论却是私货。那点干货是不是能推导出私货,还是很成问题的。其他人就是大师,一代宗师,搞个什么技术只是随便玩玩,钱老就是流星,还什么靠运气,勾心斗角,想必明争暗斗,这些私货叫科学精神?
美国人英国人都承认钱老贡献和地位。倒是些打汉字的,总想搞些文字把戏要抹杀掉。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19526201.400
钱老对我国的贡献没人否定,也否定不了。但是如果要论科学成就、工程能力还真就得靠谱系,靠考据,没人家这两手,还真别当吹鼓手
PS,SMIC啥情况,偶有数,CD上很多人有数。不是偶理解歪了,是你太天真,把SMIC设想得太好
小学生也能看明白我是在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非给你歪曲成我吹中芯。要不要把原话搬过来。

什么谱系考据我是没意见。但是那些大量的自己的私货,我看到了,还是会给指出来是私货。
老外怎么就承认钱老的贡献地位呢。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19526201.400
个人很奇怪,认定一个thinker,是需要从理论,还是从工程角度认定。要是按照thought的话,我看凡尔纳也挺合适的,好歹百八年前,他就think人类能登上月球了。难不成,你就此认为凡尔纳与钱老对科学与工程的贡献是一个数量级的?
PS,SMIC没技术封锁还是那个鸟样,将熊熊一窝
所以说嘛。美国人都承认钱老的贡献地位。偏就有些打汉字的想要去否认抹杀掉。

你说中芯鸟样,想必你是牛x不行,不知道你自己什么鸟样?


不能给股东与员工带来利益的,不可能是什么好鸟
PS,我不希望看见一个CDer发言,用什么脏字,如果自己想找不自在,咱们版务接着练

不能给股东与员工带来利益的,不可能是什么好鸟
PS,我不希望看见一个CDer发言,用什么脏字,如果自己想找不自在,咱们版务接着练

小学生也能看明白我是在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非给你歪曲成我吹中芯。要不要把原话搬过来。

什么谱系 ...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1-3 22:33



偶不是学流体 但是我觉得他讲的比较靠谱
再转两个评价给你看看 这里只谈academic 什么工程 民族感情什么少参进来

===========
流体力学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 Navier–Stokes提出了反映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基本
就是基础了. 以后的发展都是研究解N–S方程. 因为N-S方程除了一些非常特定的条件,
都没有解析解. 即使是数值解, 也必须加很多假定.


本人反正根本没见过钱学深在这些方面的贡献

============================

钱的贡献在课本里可以找到的是Cp(pressure coefficient)在可压缩流情况下的改正
公式。在John Anderson的Modern Compressible Flow课本里就有,这本书是航空工
程里通用的教科书。比较简单,有些学校本科和研究生一年级都用。

钱推导这个公式用的数学方法是hodograph transformation是常用方法之一。前期
对流力有些意义,后来出现更精确的改正式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钱确实称不上是大师级人物,这点和他导师不一样。卡门就连
Herrmann
Schlichting这样的学生都能写出边界层流 Boundary Layer Theory这样的经典专著。
小学生也能看明白我是在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非给你歪曲成我吹中芯。要不要把原话搬过来。

什么谱系 ...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1-3 22:33



偶不是学流体 但是我觉得他讲的比较靠谱
再转两个评价给你看看 这里只谈academic 什么工程 民族感情什么少参进来

===========
流体力学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 Navier–Stokes提出了反映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基本
就是基础了. 以后的发展都是研究解N–S方程. 因为N-S方程除了一些非常特定的条件,
都没有解析解. 即使是数值解, 也必须加很多假定.


本人反正根本没见过钱学深在这些方面的贡献

============================

钱的贡献在课本里可以找到的是Cp(pressure coefficient)在可压缩流情况下的改正
公式。在John Anderson的Modern Compressible Flow课本里就有,这本书是航空工
程里通用的教科书。比较简单,有些学校本科和研究生一年级都用。

钱推导这个公式用的数学方法是hodograph transformation是常用方法之一。前期
对流力有些意义,后来出现更精确的改正式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钱确实称不上是大师级人物,这点和他导师不一样。卡门就连
Herrmann
Schlichting这样的学生都能写出边界层流 Boundary Layer Theory这样的经典专著。
百家争鸣,氛围很好。


回复 20# civilevil

算了吧。哪个人一贯的立场是什么,还不清清楚楚吗。有些人确实一向没有中华民族感情,看到中国好事,条件反射的就想找些理由踩,看到中国不好的事情幸灾乐祸,还想要放大。看到国外的,习惯性的就吹。他们不是没有民族感情,他们有的是习惯性的反中华民族的感情。

钱老我说过了,他是在各领域都做了一些成就。具体去查其论文著作,还有美国人的记录。航天领域说是大师很正常。还有工程控制论等其他领域的贡献。除了理论贡献,还有工程上的贡献。有人说中国解决10多亿人的粮食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钱老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样也是对世界的贡献。10多亿土八路占着全球人口那么大份额,科技发展起来自然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回复 20# civilevil

算了吧。哪个人一贯的立场是什么,还不清清楚楚吗。有些人确实一向没有中华民族感情,看到中国好事,条件反射的就想找些理由踩,看到中国不好的事情幸灾乐祸,还想要放大。看到国外的,习惯性的就吹。他们不是没有民族感情,他们有的是习惯性的反中华民族的感情。

钱老我说过了,他是在各领域都做了一些成就。具体去查其论文著作,还有美国人的记录。航天领域说是大师很正常。还有工程控制论等其他领域的贡献。除了理论贡献,还有工程上的贡献。有人说中国解决10多亿人的粮食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钱老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样也是对世界的贡献。10多亿土八路占着全球人口那么大份额,科技发展起来自然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windrarara 发表于 2009-11-3 09:09

也不看看四五十那辈人是什么时候成长的,基本是60年代成长,被WG耽搁的一代

再往上10年,毕竟TG刚成立,一切的基础几乎为零,那个初中生都能做老师的时代,很难培养出什么大师。

欧美毕竟工业化领先了200年,所以师从欧美是最必要的,尤其是科学技术,这一点到今天也应该绝不动摇。过去一百年中国多数科学领域的大牛都是浸了洋水回来的。

现在TG的一些超级工程正逐步完善中国庞大的基础研究体系,等2020这个节点吧,基本上科学大工程的投入敢说和美欧比肩了。在此基础上,才能出现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1-4 14:08


什么一贯立场 我转载的一个力学的人的看法
我不是说了嘛 只谈academic 地位 你扯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干什么
回复 23# 重剑无锋
我相信中国在20年内会成为科研大国和强国
我帖点统计资料吧。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200亿元,是1995年的11倍;而2007年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已达13.8万人年,是1991年的2.3倍。


为支持基础研究,1984年以来国家投资建成了218个重点实验室。据统计,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集研究经费121亿元,承担科研项目21860项,分别是1990年的133倍和9.9倍。

到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 194.8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1.4万人年,分别是1991年的2.9倍和3.4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 82.9%,增加了12.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从1986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16.9%和24.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

2008年授予国内专利权35.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7万件,是1986年的518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13.2%,比1986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来看,据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为成员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显示,200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89件,排名从1997年的第22位跃升至世界第6位。

2007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达46.3万篇,是1990年的5.2倍。

《科学论文索引(SC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8.9万篇,是1987年的18.3倍,论文总量的世界排位从1987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

《工程索引(E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7.6万篇,是1987年的33.2倍,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首位;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4.3万篇,是1987年的24.3倍,世界排名从第14位跃居第2位。

从论文引用情况看,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间《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中共有93.7万篇次被引用,是1996到2000年间累计量的5.3倍,表明我国科技论文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在质量和影响力上也有显著提高。
194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1950-2008年财政收入
《科学论文索引(SC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8.9万篇,是1987年的18.3倍,论文总量的世界排位从1987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

《工程索引(E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7.6万篇,是1987年的33.2倍,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首位;
===============
南京大学笑而不语
南大连续6年SCI引用全国第一................贡献率是刚刚的........................
科学家里最出色的工程师之一,工程师中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按楼主的标准,冯.布劳恩,科罗廖夫也不过是个出色的工程师而已.钱老本身对理论更有兴趣,转向工程也是响应了国家的要求.
bessel 发表于 2009-11-3 07:03


    从纯理论科学上讲,主贴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单就纯理论科学的成就而言,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记住奥本海默的。
windrarara 发表于 2009-11-3 09:09


       本能这么说,中国40-50岁的人,大部分压根就没怎么好好上过学都过书,后来真正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勉强也就是老三届了。
     现在去国内各大可言机构能看出来,老专家+青年学科带头人基本上就是骨干,真正50岁左右的大牛很少。
     10年动荡不仅让中国直接损失了一大批老科学家,还影响了一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才。
斯人已逝,随风去吧
潇声客 发表于 2009-11-4 15:26
JSTCVW09CD 发表于 2009-11-4 17:00
重剑无锋 发表于 2009-11-4 14:57
bessel 发表于 2009-11-5 07:51

你是说变成了国外对SCI 的中国式的诠释的那个SCI?

从此以后踏上了SCI 的不归路.............失去了这个表征的意义.
理论实际应用才是王道。。
bessel 发表于 2009-11-5 07:51


    nasa 一年经费是200亿刀左右 nsf大概一年是40亿刀 还有dod nih

工业界 一个三流的高通一年研发 25亿刀
回复 38# civilevil

装b,不管你给高通划几流,人家就是吃专利饭吃研发饭的。甭管是一流的还是超一流的都得乖乖的给他交大量专利费。尤其GSM时代,众多一流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高通大打工仔。

哈佛一年的经费大概也是这个数量级,传闻是10亿$左右。
bessel 发表于 2009-11-5 07:51


200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200亿元,是1995年的11倍;

干嘛要把后面去掉。美国2010年军费预算6800亿美元,请问哪个国家又能比?什么都望着世界第一去比,难免有时候是要人比人气死人,但是世界上还有200多个国家。这里所列,主要不是说自己的绝对值就多高了,反映的是进步的态势。10年涨10倍,这速度够可以了。以前那么少的钱,我们也发展过来了,现在那么多钱砸下去,可以期待以后成果更多。
哈佛一年的经费大概也是这个数量级,传闻是10亿$左右。
bessel 发表于 2009-11-5 07:51


200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200亿元,是1995年的11倍;

干嘛要把后面去掉。美国2010年军费预算6800亿美元,请问哪个国家又能比?什么都望着世界第一去比,难免有时候是要人比人气死人,但是世界上还有200多个国家。这里所列,主要不是说自己的绝对值就多高了,反映的是进步的态势。10年涨10倍,这速度够可以了。以前那么少的钱,我们也发展过来了,现在那么多钱砸下去,可以期待以后成果更多。
bessel 发表于 2009-11-5 07:51

再给你帖点新闻。这些可能入不了你这种东西的眼。但在我看来,一个30年前穷的叮当响的国家,能这么快的发展到这程度,是非常不易,值得高兴的。

中国研发开支比例接近欧盟
2007-06-12

最近的数据显示,欧盟2005年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84%,远少于美国和韩国。日本的这一比例高达3.18%,超过其它所有国家。

中国的这一比例为1.34%,但增长速度很快,预计将在2009年赶上欧盟。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也将超过欧盟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