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试飞员徐勇凌:中国首席受油机试飞员老常的空中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8:51:05


本文发表于2009年第10期《世界军事》杂志

我和老常


老常在座舱内


老常论文




空中加油的成功,彻底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结束了国产飞机不能进行加油的历史,为我军航空兵远程作战提供了技术保证。对增强空、海军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自常庆贤在“加油工程”庆功会上的发言

    有些声音注定要在天空留下回音,就像有些日子会永远铭刻在历史。1991年12月23日就是这样一个日子,这一天中国人首次实现了空中加油。完成这一壮举的是特等功臣、特级试飞员常庆贤,我们这些试飞晚辈亲切地称呼他“老常”。

    科研试飞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当人民空军的一次重大行动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的时候,与之相关的航空技术的科研试飞已经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那些尘封的往事甚至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来到了阎良,那正是中国空中加油工程奋力拼搏的时候。我经常能看见老常飞行后提着飞行帽匆匆回宿舍的身影。那时,我们交谈得最多的总是关于空中加油的话题,从老常不多的话语中,我知道试飞充满着艰辛。尽管作为一个旁观者,当时的我还无法了解更多的试飞细节,但我知道老常他们所作的工作必将载入史册。2009年的夏天,当我听说老常夫妇刚从新疆旅行回到阎良,便敲开了他家的门,想听他和妻子共同回忆当年加油试飞的故事。

    今年恰逢中国空军建军60周年,我觉得有必要将那段历史记录下来,告诉今天的人们。那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味与感悟。

    长机试飞员脸上的胡子

    老常是我的飞行前辈,也是我的老朋友。听说我的来意他露出了笑容,拿出了当年的军功章和各种试飞资料。其中,一张夹在活页中的纸片我似曾相似,二十年前我曾在老常的办公室见过这张图,图上画的是空中加油时加受油机之间的关系位置数据。当我看到受油机与加油机机翼之间距离只有0.6米时,我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3年,我在歼-10飞机空中加油试飞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常亲临西北进行技术指导,我再次见到了这张纸片。没想到老常把这些当年的资料保存的这么好,话题就从这张纸片开始了。

    老常说,0.6米的距离就是当年压在所有试飞人心中最大的石头,这样小的距离不要说是在空中,就是在地面汽车行驶中也是不可想象的。说到这里,老常依然非常感谢当年十一航校的飞行员。

    1990年5月,王铁翼和十一航校的几名飞行员来到阎良,他率领的团队在领先试飞中首先摸索了加受油机近距离编队的可行性,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突破。在此之前部队训练中最小的编队距离是5米,而加受油机加油编队时彼此之间是互相“咬合”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距离是负值。国外的加油编队队形虽然也较小,但由于国外加油机的加油软管较长,加受油机之间的队形相对比较宽松,也就是说在加油试飞中,中国试飞员面临着比外国飞行员更大的困难。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软式加油技术的背景。早期的空中加油由于没有先进的对接装置,空中对接难度很大,1945年英国人发明了锥套、探头对接装置,解决了空中加油对接的难题。后来美国、前苏联等国的软式空中加油系统都采用这种对接装置。软式加油相比硬式加油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同时多机加油,但空中对接完全靠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完成,对接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外的加油机大都由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来,载油量大,加油软管较长,对接时加受油机的编队距离相对较远。而我国的加油机由于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舱较小、软管长度较短,对接时加受油机的距离非常近,给空中加油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要攻克这一难关只有进行充满风险的探索。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必须迅速开展加油编队的训练。为此,试飞团团长黄炳新亲自挂帅,成立以常庆贤、汤连刚等试飞员组成的空中加油试飞员团队。1990年9月试飞员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密集队形编队训练。当时,加油机还在生产线上,没有加油机就用歼击机,没有教员就采用同乘编队飞行的方法,常庆贤与汤连刚一起在歼-6、歼-7飞机上进行了几十架次的密集编队训练,队形从10×10到5×5最后飞到两架飞机几乎粘在了一起。

    说到超密编队,老常对当时的飞行感受记忆犹新。飞机的每一个铆钉,甚至长机飞行员有没有刮胡子都能看出来,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给飞行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丝丝恐惧。通过不断的训练,飞行员总结出了密集编队的技术特点:小、难、严、配合,逐渐摸索出了密集编队的操纵要领。

    随着训练的深入,恐惧慢慢变为兴奋,直到最后飞行员得心应手地掌握了超密编队的驾驶技术。

   同型机训练使飞行员突破了心理障碍,为空中加油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加油机到试飞现场前,所有参试试飞员具备了空中加油的技术水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看新闻联播老常睡着了

    空中加油试飞不仅是对高技术、高风险的挑战,也是与时间的赛跑。早在1989年加油工程立项之初,就确立了“争三保四”的目标,也就是说必须在四年内拿下加油工程,而当时我们连加油机的图纸都还没有。加油工程从立项那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过所谓的“小步快跑”,必须是“全程冲刺”。飞机的设计制造时间紧、任务重,试飞员的技术培训和飞行训练更是只争朝夕。

    老常是原十一航校的高级教官,1983年因试飞需要,老常到试飞团参与歼-8飞机的试飞工作。作为参加过歼-8Ⅱ、歼-8B、教练-8等国产战机试飞的老试飞员,接受加油工程任务时老常已经年满42岁,总部领导选择老常看中的就是他高超的试飞技术和丰厚的飞行经验。按当时的规定,飞行员43到45岁就该停飞了,留给老常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年。老常接到任务后给领导拍了胸脯:一定在停飞前拿下加油工程试飞任务。

    1991年7月,距离1991年底实现首次加油的进度压力日益紧迫。这时,试飞工作出现了有利的转机,

    1991年7月初,上级调来了轰-6飞机,试飞员终于可以进入与轰-6飞机的实际编队飞行了。与轰-6飞机编队和歼击机同型机编队最大的不同就是长机的个头变大了,轰-6飞机巨大的机体给编队飞行员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进入模拟对接位置(轰-6飞机没有加油管)飞行时,试飞员真正体验了夹在大飞机“胳子窝”底下飞行的感受,为了加快训练进度赶在加油机到来之前掌握加油机编队的驾驶技术,试飞员每天的飞行计划量很大。飞行后,试飞员还要和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技术问题。每天飞完后回到家里,《新闻联播》已经播了一半了,和妻子打一声招呼,老常才能有片刻休息的时间,可是头一靠到沙发上,还没看上一眼电视老常往往就已经睡着了。

    1991年8月,受油机经过改装来到了阎良,试飞员一边对受油机进行调整性试飞,一边继续用歼-8与轰-6飞机进行加油编队的训练。经过一个多月几十架次的编队训练,9月4日,终于首次进入加油位置。9月底,试飞员完成了受油机与轰-6飞机的模拟加油编队飞行。万事具备,就等加油机的到来了。

    进入11月,离1991年的年底越来越近了,加油机终于飞到了阎良。有了前期的高强度训练打下的基础,试飞员已经胸有成竹,仅仅3个飞行日、5个架次的加受油机编队训练,老常就对对接充满了信心。此时,上级下达了加受油机对接试飞的命令。

    加受油机对接试飞,行内俗称“干对接”,也就是对接不加油,试飞的目的是熟悉对接加油技术,考核加油对接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效能。“干对接”的成败对加油工程意义重大,尽管有了近一年的编队和模拟加油训练,真正的对接还是给试飞团队以巨大的压力。航空兵指战员翘首以盼几十年,航空工业战线奋战2年多的加油工程已经看到了曙光。此刻,所有人感受到的不是兴奋而是谨慎和一丝丝的焦虑。对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尽管我们已经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然而,真正的对接才是最大的风险,一丝一毫的闪失后果都不堪设想,而成败的所有压力都压在了老常一个人身上。作为有着几十年飞行经验、20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老试飞员,老常在这关键的时刻反而异常冷静,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对接的要领,以及防范风险的各项技术措施。

    1991年11月24的清晨,为了赶在气流平稳的时段起飞,试飞员早早来到了机场。老常和加油机长申长生再次进行协同,然后沉着地爬上了飞机的悬梯。起飞、会合、编队一切顺利,老常很快进入了预对接位置,请求加油机长进入对接,申长生下令可以对接,老常轻轻推点油门,受油机缓缓地向前靠近了,5米、4米……1米。直到现在,这所有的动作老常都成竹于胸。这个动作老常已经无数次地练习过,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只有勇敢地迎上去才能知道。老常心里默念着要领:看好吊舱控制速度差。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扫视着加油伞套,随着距离缩小平日里稳定的伞套此刻却不听话地跳起了舞,尽管在地面的研究中老常已经了解气流扰动的原理,但要在高速飞行的空中用加油探管对上飘忽的伞套却异常困难。第一次对接不成功,老常没有焦急,第二次、第三次……连续五次对接不成功,老常知道必须稳定情绪退出加油编队,老常果断地向加油机长报告,停止对接,返场着陆。

    走下飞机的老常提着飞行帽低着头,目光没有和任何人交流。老常知道此刻最需要的是冷静,他平静地走向飞行员休息室,脑海中飞速回放着空中的飞行动态,他对总工程师张克荣说了句:让我想一想,便来到休息室的一角独自坐下。战友和技术人员离开了休息室,他们知道老常此刻最需要的是安静。半个小时后老常走出了休息室,眼中露出的是平静和自信的目光,葛平院长,集团公司的祈玉祥主任,张克荣总工程师热情地迎上来,老常轻轻地说了一句:请领导相信我,下一个起落一定能对接成功。领导、专家、指挥员和战友一起和老常分析技术,热情地鼓励老常,在人们热切殷殷的目光注视下,老常毅然再次登上了飞机的悬梯。

    再次来到距离伞套1米的位置上,老常的心情异常的冷静,控制速度差,看好吊舱,稳住驾驶杆,受油探头缓缓地、稳稳地插进了加油伞套上的加油口,加油机上的加油员激动地喊了起来:对接成功了!老常告诫自己不能激动,因为还有两个架次。当天老常共成功对接了三个架次,最长的一次对接后稳定保持达6分钟之久。

    老总夜行秦岭

    对接成功对试飞现场所有的人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人们看到了年内拿下首次空中加油的希望,紧接着就是安排加油计划。经过又一个飞行日的成功对接,空中加油指挥部决定1991年12月初开始空中加油试飞。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12月初的三次加油试飞中,连续出现加油探管折断的故障,尽管没有危及飞机的安全,但加油试飞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为什么干对接试飞成功后,加油试飞会导致探头连续折断呢?每次飞行后老常都和试飞总师、航总领导一起来到机务大队,与研制厂所的同志共同分析探头折断的原因,每次现场会都是一开就到了深夜。候玉燕作为加油试飞副总师,是试飞院唯一的一位女副总师,她对加油系统技术的研究尤为深入,她分析我们国产加受油系统与国外同类系统的差别时,敏锐地发现了软管刚度、弹性和探头强度的差别,提出导致探头折断的主要原因是探头强度的问题,另外加油时软管内有油使软管刚度发生变化也是导致折断的重要原因。因此候总提出必须改进探头设计,而此时离1991年底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了。设计厂所的老总王复华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在12月20日前将改进后的新探头送达阎良。

    研制厂所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探头的改制工作,最快的方法就是连夜用汽车将新探头送到阎良。王复华所长亲自押车翻越秦岭。12月18日夜间,汽车开至秦岭山间不争气地抛锚了,一行人在寒冷的秦岭冻了7个小时。经过连夜抢修汽车终于又上路了。第二天,也就是1991年12月19日早上7点15分,盼望已久的探头终于如期送达阎良试飞现场。

    贤内助秦医生

    连续的试飞挫折,在老常的试飞生涯中是第一次,由首次对接成功的喜悦,到连续三次探头折断,对老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老常的性格十分执着、倔强,他不相信自己就攻克不了这个技术难关,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常陷入了深深的苦恼。航总空中加油现场办公室的李辉是试飞团转业的干部,他对老常最为了解,每次飞行后总是陪着老常一起分析技术、交流思想,看见老常遇到了技术困难李辉的心中异常焦急,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人--老常的妻子秦医生。

    秦医生是试飞团的航医,是试飞员心目中的好大姐。军人家庭出生的她因为军旅的奇缘与老常相识、相爱。老常英俊倜傥,秦医生美丽大方,在战友的心目中老常和秦医生是天生的一对。为了试飞事业,老常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即使是最紧张的空中加油试飞期间,每天清晨在阎良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老常奔跑的身影,而陪伴他的总是英姿飒爽的秦医生。

    李辉来找到秦医生说:“老常遇到了技术问题,可能思想也有压力,你是不是和老常好好谈谈,解开他思想的疙瘩。”秦医生说:“我太了解老常了,他犯撅了!”

    要解开老常思想的疙瘩,秦医生自有她的“妙着”。她每天傍晚和老常在一起不谈工作,只是默默地陪着他散步。一天、两天,直到老常心情渐渐开朗了,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秦医生才对老常说:技术上的问题有时需要大家一起好好分析。老常的心情豁然开朗了,他告诉秦医生,我明天就去找“小汤”和李辉去。

    当年的“小汤”后来成为歼-10飞机的首席试飞员,他就是如今的试飞员学院院长汤连刚。当年,身为大队长的他甘当绿叶,让大队的老常担当加油工程首席。针对探头折断,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对老常说,国外资料上的对接速度差适合他们的长软管,我们的软管较短、刚度较大,对接速度差应该减小。老常其实已经想到了速度差的问题,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国外资料数据的问题所在才有些犹豫,经“小汤”一提醒老常一拍大腿,问题就出在速度差上。一旁的李辉看着老常,心里却暗暗在感谢秦医生,后来他笑着对秦医生说:大姐可真有你的,把倔强的老常的工作做通了。

    4个飞行日拿下加油

    经过1991年12月初的三次探头折断的挫折,对接成功带来的乐观情绪渐渐消散,许多人开始怀疑能不能拿下1991年底这个时间节点,毕竟离年底的时间已经不到半个月了,并且12月份的可飞天气通常只有3-5天。

    就在大家都对年底前实现首次加油心存疑虑的时候,老常却对加油成功充满着信心,导致探头折断的技术原因找到了,只要改进后的探头装上飞机,老常就有信心直接进入加油试飞。试飞团队给予老常最大的支持,航总领导、试飞英雄王昂与试飞员一起研究加油试飞方案,老英雄黄炳新主动提出担任空中伴飞摄影,副团长谭守才担任指挥员,为了年底拿下加油首飞,试飞团派出了最强阵容。

    12月19日,改进后的探头装上了飞机,万事具备,就等好天气的光临了。气象预报12月下旬有一股冷空气,搞飞行的人都知道冷空气降临就意味着好天气的到来。试飞团队提前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将冬季通常下午进场的飞行计划改在上午进场。

    1991年12月23日,阴霾笼罩了近半个月的阎良,天空豁然晴朗,试飞队伍按计划上午进场,航总负责加油的祈玉祥主任、西飞的老总王秦平、加油系统总师王复华、试飞院长葛平都来到了现场。随着一发绿色信号弹打响,加、受油机分别开车滑出。承载着航空人满满的期盼,两架“战鹰”轰鸣着腾空而起,紧接着伴飞飞机起飞,加油工程最惊心动魄的乐章奏响了。

    4000米高空的气流异常的稳定,加油机长申长生知道加油机飞行得越平稳,受油机的对接条件就越充分。根据规定加油飞行是不能使用自动驾驶仪,整个加油航线足有12分钟,申长生稳稳地操纵飞机保持了整个航线的稳定飞行。

    常庆贤驾驶着受油机按部就班地操作着,编队、加入加油队形、预对接编队、对接,受油机来到了距离伞套1米的关键位置。老常稳定一下情绪,默念着操纵要领:看好吊舱,控制速度差,稳住驾驶杆。

    11点24分,随着喀嚓一声响,加受油机对接成功,加油软管轻轻晃动一下后稳稳地将加受油机连接在一起,老常慢慢加油门向前缓慢推进,进入加油区域,加油灯燃亮了,加油成功了。

    说到加油成功的那一刻,老常依然抑止不住激动。他说,当他走下飞机时,试飞现场欢腾了,他看见欢呼的人群,看到老专家、老领导热泪盈眶的表情。那一刻,他为自己是一名试飞员而感到骄傲和荣耀。很快总部、中航总的贺电就传到试飞现场,把现场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葛院长在后来的首飞成功庆功会上说得好,空中加油工程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蒸汽机”,它的首飞成功是我国航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航空科技的重大突破。在没有外国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国人完全靠着自己的力量,在加油机投入试飞的14个飞行日实现对接,紧接着用4个飞行日实现首次空中加油,创造了试飞史上的奇迹。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力量,这是航空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后记:加油试飞功臣申长生,于2006年6月3日在试飞中牺牲,亦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无限追思。

(编辑:金昊)

本文发表于2009年第10期《世界军事》杂志

我和老常


老常在座舱内


老常论文




空中加油的成功,彻底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结束了国产飞机不能进行加油的历史,为我军航空兵远程作战提供了技术保证。对增强空、海军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自常庆贤在“加油工程”庆功会上的发言

    有些声音注定要在天空留下回音,就像有些日子会永远铭刻在历史。1991年12月23日就是这样一个日子,这一天中国人首次实现了空中加油。完成这一壮举的是特等功臣、特级试飞员常庆贤,我们这些试飞晚辈亲切地称呼他“老常”。

    科研试飞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当人民空军的一次重大行动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的时候,与之相关的航空技术的科研试飞已经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那些尘封的往事甚至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来到了阎良,那正是中国空中加油工程奋力拼搏的时候。我经常能看见老常飞行后提着飞行帽匆匆回宿舍的身影。那时,我们交谈得最多的总是关于空中加油的话题,从老常不多的话语中,我知道试飞充满着艰辛。尽管作为一个旁观者,当时的我还无法了解更多的试飞细节,但我知道老常他们所作的工作必将载入史册。2009年的夏天,当我听说老常夫妇刚从新疆旅行回到阎良,便敲开了他家的门,想听他和妻子共同回忆当年加油试飞的故事。

    今年恰逢中国空军建军60周年,我觉得有必要将那段历史记录下来,告诉今天的人们。那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味与感悟。

    长机试飞员脸上的胡子

    老常是我的飞行前辈,也是我的老朋友。听说我的来意他露出了笑容,拿出了当年的军功章和各种试飞资料。其中,一张夹在活页中的纸片我似曾相似,二十年前我曾在老常的办公室见过这张图,图上画的是空中加油时加受油机之间的关系位置数据。当我看到受油机与加油机机翼之间距离只有0.6米时,我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3年,我在歼-10飞机空中加油试飞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常亲临西北进行技术指导,我再次见到了这张纸片。没想到老常把这些当年的资料保存的这么好,话题就从这张纸片开始了。

    老常说,0.6米的距离就是当年压在所有试飞人心中最大的石头,这样小的距离不要说是在空中,就是在地面汽车行驶中也是不可想象的。说到这里,老常依然非常感谢当年十一航校的飞行员。

    1990年5月,王铁翼和十一航校的几名飞行员来到阎良,他率领的团队在领先试飞中首先摸索了加受油机近距离编队的可行性,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突破。在此之前部队训练中最小的编队距离是5米,而加受油机加油编队时彼此之间是互相“咬合”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距离是负值。国外的加油编队队形虽然也较小,但由于国外加油机的加油软管较长,加受油机之间的队形相对比较宽松,也就是说在加油试飞中,中国试飞员面临着比外国飞行员更大的困难。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软式加油技术的背景。早期的空中加油由于没有先进的对接装置,空中对接难度很大,1945年英国人发明了锥套、探头对接装置,解决了空中加油对接的难题。后来美国、前苏联等国的软式空中加油系统都采用这种对接装置。软式加油相比硬式加油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同时多机加油,但空中对接完全靠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完成,对接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外的加油机大都由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来,载油量大,加油软管较长,对接时加受油机的编队距离相对较远。而我国的加油机由于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舱较小、软管长度较短,对接时加受油机的距离非常近,给空中加油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要攻克这一难关只有进行充满风险的探索。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必须迅速开展加油编队的训练。为此,试飞团团长黄炳新亲自挂帅,成立以常庆贤、汤连刚等试飞员组成的空中加油试飞员团队。1990年9月试飞员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密集队形编队训练。当时,加油机还在生产线上,没有加油机就用歼击机,没有教员就采用同乘编队飞行的方法,常庆贤与汤连刚一起在歼-6、歼-7飞机上进行了几十架次的密集编队训练,队形从10×10到5×5最后飞到两架飞机几乎粘在了一起。

    说到超密编队,老常对当时的飞行感受记忆犹新。飞机的每一个铆钉,甚至长机飞行员有没有刮胡子都能看出来,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给飞行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丝丝恐惧。通过不断的训练,飞行员总结出了密集编队的技术特点:小、难、严、配合,逐渐摸索出了密集编队的操纵要领。

    随着训练的深入,恐惧慢慢变为兴奋,直到最后飞行员得心应手地掌握了超密编队的驾驶技术。

   同型机训练使飞行员突破了心理障碍,为空中加油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加油机到试飞现场前,所有参试试飞员具备了空中加油的技术水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看新闻联播老常睡着了

    空中加油试飞不仅是对高技术、高风险的挑战,也是与时间的赛跑。早在1989年加油工程立项之初,就确立了“争三保四”的目标,也就是说必须在四年内拿下加油工程,而当时我们连加油机的图纸都还没有。加油工程从立项那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过所谓的“小步快跑”,必须是“全程冲刺”。飞机的设计制造时间紧、任务重,试飞员的技术培训和飞行训练更是只争朝夕。

    老常是原十一航校的高级教官,1983年因试飞需要,老常到试飞团参与歼-8飞机的试飞工作。作为参加过歼-8Ⅱ、歼-8B、教练-8等国产战机试飞的老试飞员,接受加油工程任务时老常已经年满42岁,总部领导选择老常看中的就是他高超的试飞技术和丰厚的飞行经验。按当时的规定,飞行员43到45岁就该停飞了,留给老常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年。老常接到任务后给领导拍了胸脯:一定在停飞前拿下加油工程试飞任务。

    1991年7月,距离1991年底实现首次加油的进度压力日益紧迫。这时,试飞工作出现了有利的转机,

    1991年7月初,上级调来了轰-6飞机,试飞员终于可以进入与轰-6飞机的实际编队飞行了。与轰-6飞机编队和歼击机同型机编队最大的不同就是长机的个头变大了,轰-6飞机巨大的机体给编队飞行员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进入模拟对接位置(轰-6飞机没有加油管)飞行时,试飞员真正体验了夹在大飞机“胳子窝”底下飞行的感受,为了加快训练进度赶在加油机到来之前掌握加油机编队的驾驶技术,试飞员每天的飞行计划量很大。飞行后,试飞员还要和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技术问题。每天飞完后回到家里,《新闻联播》已经播了一半了,和妻子打一声招呼,老常才能有片刻休息的时间,可是头一靠到沙发上,还没看上一眼电视老常往往就已经睡着了。

    1991年8月,受油机经过改装来到了阎良,试飞员一边对受油机进行调整性试飞,一边继续用歼-8与轰-6飞机进行加油编队的训练。经过一个多月几十架次的编队训练,9月4日,终于首次进入加油位置。9月底,试飞员完成了受油机与轰-6飞机的模拟加油编队飞行。万事具备,就等加油机的到来了。

    进入11月,离1991年的年底越来越近了,加油机终于飞到了阎良。有了前期的高强度训练打下的基础,试飞员已经胸有成竹,仅仅3个飞行日、5个架次的加受油机编队训练,老常就对对接充满了信心。此时,上级下达了加受油机对接试飞的命令。

    加受油机对接试飞,行内俗称“干对接”,也就是对接不加油,试飞的目的是熟悉对接加油技术,考核加油对接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效能。“干对接”的成败对加油工程意义重大,尽管有了近一年的编队和模拟加油训练,真正的对接还是给试飞团队以巨大的压力。航空兵指战员翘首以盼几十年,航空工业战线奋战2年多的加油工程已经看到了曙光。此刻,所有人感受到的不是兴奋而是谨慎和一丝丝的焦虑。对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尽管我们已经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然而,真正的对接才是最大的风险,一丝一毫的闪失后果都不堪设想,而成败的所有压力都压在了老常一个人身上。作为有着几十年飞行经验、2000多小时飞行经历的老试飞员,老常在这关键的时刻反而异常冷静,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对接的要领,以及防范风险的各项技术措施。

    1991年11月24的清晨,为了赶在气流平稳的时段起飞,试飞员早早来到了机场。老常和加油机长申长生再次进行协同,然后沉着地爬上了飞机的悬梯。起飞、会合、编队一切顺利,老常很快进入了预对接位置,请求加油机长进入对接,申长生下令可以对接,老常轻轻推点油门,受油机缓缓地向前靠近了,5米、4米……1米。直到现在,这所有的动作老常都成竹于胸。这个动作老常已经无数次地练习过,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只有勇敢地迎上去才能知道。老常心里默念着要领:看好吊舱控制速度差。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扫视着加油伞套,随着距离缩小平日里稳定的伞套此刻却不听话地跳起了舞,尽管在地面的研究中老常已经了解气流扰动的原理,但要在高速飞行的空中用加油探管对上飘忽的伞套却异常困难。第一次对接不成功,老常没有焦急,第二次、第三次……连续五次对接不成功,老常知道必须稳定情绪退出加油编队,老常果断地向加油机长报告,停止对接,返场着陆。

    走下飞机的老常提着飞行帽低着头,目光没有和任何人交流。老常知道此刻最需要的是冷静,他平静地走向飞行员休息室,脑海中飞速回放着空中的飞行动态,他对总工程师张克荣说了句:让我想一想,便来到休息室的一角独自坐下。战友和技术人员离开了休息室,他们知道老常此刻最需要的是安静。半个小时后老常走出了休息室,眼中露出的是平静和自信的目光,葛平院长,集团公司的祈玉祥主任,张克荣总工程师热情地迎上来,老常轻轻地说了一句:请领导相信我,下一个起落一定能对接成功。领导、专家、指挥员和战友一起和老常分析技术,热情地鼓励老常,在人们热切殷殷的目光注视下,老常毅然再次登上了飞机的悬梯。

    再次来到距离伞套1米的位置上,老常的心情异常的冷静,控制速度差,看好吊舱,稳住驾驶杆,受油探头缓缓地、稳稳地插进了加油伞套上的加油口,加油机上的加油员激动地喊了起来:对接成功了!老常告诫自己不能激动,因为还有两个架次。当天老常共成功对接了三个架次,最长的一次对接后稳定保持达6分钟之久。

    老总夜行秦岭

    对接成功对试飞现场所有的人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人们看到了年内拿下首次空中加油的希望,紧接着就是安排加油计划。经过又一个飞行日的成功对接,空中加油指挥部决定1991年12月初开始空中加油试飞。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12月初的三次加油试飞中,连续出现加油探管折断的故障,尽管没有危及飞机的安全,但加油试飞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为什么干对接试飞成功后,加油试飞会导致探头连续折断呢?每次飞行后老常都和试飞总师、航总领导一起来到机务大队,与研制厂所的同志共同分析探头折断的原因,每次现场会都是一开就到了深夜。候玉燕作为加油试飞副总师,是试飞院唯一的一位女副总师,她对加油系统技术的研究尤为深入,她分析我们国产加受油系统与国外同类系统的差别时,敏锐地发现了软管刚度、弹性和探头强度的差别,提出导致探头折断的主要原因是探头强度的问题,另外加油时软管内有油使软管刚度发生变化也是导致折断的重要原因。因此候总提出必须改进探头设计,而此时离1991年底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了。设计厂所的老总王复华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在12月20日前将改进后的新探头送达阎良。

    研制厂所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探头的改制工作,最快的方法就是连夜用汽车将新探头送到阎良。王复华所长亲自押车翻越秦岭。12月18日夜间,汽车开至秦岭山间不争气地抛锚了,一行人在寒冷的秦岭冻了7个小时。经过连夜抢修汽车终于又上路了。第二天,也就是1991年12月19日早上7点15分,盼望已久的探头终于如期送达阎良试飞现场。

    贤内助秦医生

    连续的试飞挫折,在老常的试飞生涯中是第一次,由首次对接成功的喜悦,到连续三次探头折断,对老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老常的性格十分执着、倔强,他不相信自己就攻克不了这个技术难关,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常陷入了深深的苦恼。航总空中加油现场办公室的李辉是试飞团转业的干部,他对老常最为了解,每次飞行后总是陪着老常一起分析技术、交流思想,看见老常遇到了技术困难李辉的心中异常焦急,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人--老常的妻子秦医生。

    秦医生是试飞团的航医,是试飞员心目中的好大姐。军人家庭出生的她因为军旅的奇缘与老常相识、相爱。老常英俊倜傥,秦医生美丽大方,在战友的心目中老常和秦医生是天生的一对。为了试飞事业,老常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即使是最紧张的空中加油试飞期间,每天清晨在阎良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老常奔跑的身影,而陪伴他的总是英姿飒爽的秦医生。

    李辉来找到秦医生说:“老常遇到了技术问题,可能思想也有压力,你是不是和老常好好谈谈,解开他思想的疙瘩。”秦医生说:“我太了解老常了,他犯撅了!”

    要解开老常思想的疙瘩,秦医生自有她的“妙着”。她每天傍晚和老常在一起不谈工作,只是默默地陪着他散步。一天、两天,直到老常心情渐渐开朗了,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秦医生才对老常说:技术上的问题有时需要大家一起好好分析。老常的心情豁然开朗了,他告诉秦医生,我明天就去找“小汤”和李辉去。

    当年的“小汤”后来成为歼-10飞机的首席试飞员,他就是如今的试飞员学院院长汤连刚。当年,身为大队长的他甘当绿叶,让大队的老常担当加油工程首席。针对探头折断,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对老常说,国外资料上的对接速度差适合他们的长软管,我们的软管较短、刚度较大,对接速度差应该减小。老常其实已经想到了速度差的问题,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国外资料数据的问题所在才有些犹豫,经“小汤”一提醒老常一拍大腿,问题就出在速度差上。一旁的李辉看着老常,心里却暗暗在感谢秦医生,后来他笑着对秦医生说:大姐可真有你的,把倔强的老常的工作做通了。

    4个飞行日拿下加油

    经过1991年12月初的三次探头折断的挫折,对接成功带来的乐观情绪渐渐消散,许多人开始怀疑能不能拿下1991年底这个时间节点,毕竟离年底的时间已经不到半个月了,并且12月份的可飞天气通常只有3-5天。

    就在大家都对年底前实现首次加油心存疑虑的时候,老常却对加油成功充满着信心,导致探头折断的技术原因找到了,只要改进后的探头装上飞机,老常就有信心直接进入加油试飞。试飞团队给予老常最大的支持,航总领导、试飞英雄王昂与试飞员一起研究加油试飞方案,老英雄黄炳新主动提出担任空中伴飞摄影,副团长谭守才担任指挥员,为了年底拿下加油首飞,试飞团派出了最强阵容。

    12月19日,改进后的探头装上了飞机,万事具备,就等好天气的光临了。气象预报12月下旬有一股冷空气,搞飞行的人都知道冷空气降临就意味着好天气的到来。试飞团队提前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将冬季通常下午进场的飞行计划改在上午进场。

    1991年12月23日,阴霾笼罩了近半个月的阎良,天空豁然晴朗,试飞队伍按计划上午进场,航总负责加油的祈玉祥主任、西飞的老总王秦平、加油系统总师王复华、试飞院长葛平都来到了现场。随着一发绿色信号弹打响,加、受油机分别开车滑出。承载着航空人满满的期盼,两架“战鹰”轰鸣着腾空而起,紧接着伴飞飞机起飞,加油工程最惊心动魄的乐章奏响了。

    4000米高空的气流异常的稳定,加油机长申长生知道加油机飞行得越平稳,受油机的对接条件就越充分。根据规定加油飞行是不能使用自动驾驶仪,整个加油航线足有12分钟,申长生稳稳地操纵飞机保持了整个航线的稳定飞行。

    常庆贤驾驶着受油机按部就班地操作着,编队、加入加油队形、预对接编队、对接,受油机来到了距离伞套1米的关键位置。老常稳定一下情绪,默念着操纵要领:看好吊舱,控制速度差,稳住驾驶杆。

    11点24分,随着喀嚓一声响,加受油机对接成功,加油软管轻轻晃动一下后稳稳地将加受油机连接在一起,老常慢慢加油门向前缓慢推进,进入加油区域,加油灯燃亮了,加油成功了。

    说到加油成功的那一刻,老常依然抑止不住激动。他说,当他走下飞机时,试飞现场欢腾了,他看见欢呼的人群,看到老专家、老领导热泪盈眶的表情。那一刻,他为自己是一名试飞员而感到骄傲和荣耀。很快总部、中航总的贺电就传到试飞现场,把现场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葛院长在后来的首飞成功庆功会上说得好,空中加油工程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蒸汽机”,它的首飞成功是我国航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航空科技的重大突破。在没有外国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国人完全靠着自己的力量,在加油机投入试飞的14个飞行日实现对接,紧接着用4个飞行日实现首次空中加油,创造了试飞史上的奇迹。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力量,这是航空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后记:加油试飞功臣申长生,于2006年6月3日在试飞中牺牲,亦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无限追思。

(编辑:金昊)
没大飞机真吃瘪啊

话说,咱们这个加油模式是不是更接近伙伴加油?
后记:加油试飞功臣申长生,于2006年6月3日在试飞中牺牲,亦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无限追思。
========================================================、
默哀——什么情况?[:a15:]
向试飞人致敬!!!
yankee 发表于 2009-9-15 17:45
安徽平衡木.
我刚在《世界军事》看到了这篇文章,原来我国空中加油项目在89年就立项了。
比我想象的早很多。
徐勇凌在他的博客中说过歼八飞机比歼十飞机空中加油要稳定和好操作的多,是不是双发的原因?
似曾相识燕归来 发表于 2009-9-15 17:47
NND, 太可惜了!
结冰问题解决了吗?好像现在的平衡木比坠毁的那架平尾翼尖多出一幅小翼。
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吗?
可惜了!
standard 发表于 2009-9-16 11:23
一对鸭子有影响~~~~~~
太不容易了,向英雄试飞员致敬。
LZ是徐飞飞?{:3_83:}
试飞员是个崇高的职业,特别是在我国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敬礼!
怎么这事在国外没被提炼到要试飞员才能完成的高度?
万事开头难!楼上的说得轻松!
才几年啊,连这里的斑竹都不知道申长生了!

1楼的便装老常看着真亲切啊,其貌不扬,如走在人民路上谁人能知是我们的试飞英雄呢?

但背景那破楼不会是老常居家所在吧?

如果是,试飞院就太不地道了.
加油时的低速状态,老八比棍子容易操纵,这话还得是从试飞员嘴里说出来.
下面是J10的加油问题解决过程
——————————————————————   
“战略对接”千番苦   
   自从戈壁大漠蓝天上出现歼-10战机的身影后,这里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现代化的气息。   
   这是个美丽的傍晚,伴着大漠那特有的绚烂夺目的“火烧云”,试飞员张景亭和徐勇凌跳下汽车,径直向饭堂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探讨着今天的空中加油试飞。这天的飞行并不顺利,进行空中加油试飞的歼-10飞机与轰六飞机改装的加油机没有对接成功、这已是第三发空中加、受油试飞失败了。虽然科研人员和试飞员起反复查找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数次空中试验飞行,但由于歼-10飞机的气动布局和结构特点与其他国产战机有显著的差异、加油机的加油管锥套好象总是在与试飞员捉迷藏,使歼-10飞机无法完成空中对接。   
   现代战机的续航能力是体现飞机作战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方当代先进的作战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后,可使作战半径扩大好几倍,从而极大提高了作战效能,所以人们又把飞机的空中加、受油称为“战略对接” 目前,只有美、俄、英、法等少数西方航空发达国家掌握此项技术。中国虽然是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歼-10飞机是我国首架具有“鸭翼”结构的飞机,所以在进行空中加油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作为我军新一代主力战机,歼-10飞机必须要有实施空中加油的能力,这不但是我军“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体现,更是飞机自身设计的要求。    “勇凌,吃完饭你到我房间来一下,咱们再把今天飞行的细节好好研究一下……”团长张景亭平时人很随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非常沉得住气,但熟悉他的科研人员和试飞员们都看得出来,他心里是多么焦急徐勇凌是进行加油试飞的主要试飞员,此时,晚霞正映射在他那黝黑而又棱角分明的脸庞上。   
   “好,我正好也有几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徐勇凌是一名充满传奇彩色的试飞员,在他的飞行生涯中,曾有过两次意外跳伞的经历,两次从生死线上走过来他身上有一股子天生的军人气质,那是一种特别的豪迈与自信,你可以感觉得到他驾驶战鹰在广袤的蓝天飞驰时的洒脱与果敢。   
   其实,试飞员们为完成歼-10飞机的空中加油试飞,先期就曾进行过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试飞员编队飞行少,缺乏超密集编队和心理素质训练等问题,在科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试飞员先在歼教6飞机上进行了单机与双机编队的加油演练,从30米×30米的队形范围逐渐过渡到20米×20米,再到10米 ×10米。最后,张景亭和徐勇凌两名试飞员各自驾驶的受油机与轰6加油机完成了“腋下加油”训练,飞机近到可以清楚看见对方飞机的铆钉和标识。通过训练,为试飞员完成歼-10飞机的空中加油进行了技术准备和自信心的建立。   
   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和观看录像资料,科研人员和试飞员们结合国内外加油的成功经验,认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加油机的加油管锥套对试飞员感观上刺激较大,使试飞员注意力不易集中;二是锥套在空中的飘摆会产生气流,使受油机的稳定性受到干扰;三是受油机的鸭冀在空中产生的气流也会造成锥套的摆动,使加油管不易稳定。   
   问题找准后,试飞员们迅速找到了应对的方法:一是用眼睛的余光看锥套,主要注意力放在加油机上,最大程度地减少视觉干扰;二是在加油过程中使飞机从侧后方错开锥套逐渐逼近,改变以前采用的对准锥套水平接近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彼此的相互干扰。
      2003年8月23日,徐勇凌用新的加油方法终-于完成了歼-10飞机的“战略对接”。这次试飞的成功,不但为歼-10飞机的最后定型扫清了道路,还解决了鸭翼飞机空中加油对接困难的重大技术难题在以后的试飞中,试飞员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加油试飞时,成功率基本达到了100%。
顶英雄们
为什么不用运八来改装加油机呢
向试飞人致敬!!![:a15:][:a15:]
瓦亮个 发表于 2009-9-16 20:56


不是低速的问题,而是受油探头与前机翼的距离非常短,这是棍子与其他飞机最大的区别之处

---------------------------------------------------------------------------------------------------

2003年7月23日 飞行日记

  一、飞行指挥员:郭新生

  二、气象条件:能见度大于10公里,风速小于4米/秒

  三、飞行计划执行情况

  (1)01#飞机:与加油机编队飞行2架次,试飞员:徐勇凌;

  (2)02#飞机:重构型性能试飞2架次,试飞员:张旭。

  四、试飞基本情况

  今天是与四个单位合场次飞行,也是第一次与轰六飞机进行放加油软管的编队飞行。编队试飞表明加油管对我机编队稳定性影响较大,几乎无法完成编队。

  五、试飞内容

  (1)高度60,速度06,加油机不放加油软管,编队队形:加油位;

  (2)高度60,速度06,加油机放出加油软管,编队队形:对接位。

  六、试飞评述

  (1) 加油位密集队形编队技术其实并不难掌握,即使我机如小鸡一样夹在加油机的“腋窝”下,与加油机机翼之间的距离只有3米左右,飞机的编队队形依然非常稳定,尽管飞机有倾斜的趋势,但容易克服;

  (2) 加油机的加油软管终于放出来了,从侧面看,长长的软管拖着洁白的小伞套,在气流平静的天空中,象优美的风筝;

  (3)第一次在放出加油软管的情况下进行编队飞行,由于有了伞套,接近加油机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奇怪的是每次我接近伞套的时候,原先还是平稳的伞套就突然开始摆动起来,退出来再次尝试,伞套依然摆动不止,五次尝试都宣告失败,我知道必须终止试飞任务,飞行后需仔细研究试飞曲线和录像,才能找出伞套摆动的原因。



 2003年7月28日 令人烦恼的曲线

  今天编队飞行情况与23日完全一样,在预对接位编队,队形还非常平稳,可是一旦我尝试接近加油伞套时,伴随着呼啸声飞机就开始摆动,而且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摆动,试飞再次终止。

  小贠工程师是个敬业勤勉的技术员,晚上8点他来我宿舍,把今天的试飞曲线和飞行录像都带来了。曲线和录像上的时间是完全对应的,我们发现当录像上加油伞套开始摆动时,对应的记录曲线上飞机姿态角开始剧烈抖动,六次进入的结果完全相同。

  试飞前我查阅过大量的加油试飞资料,没有看到平稳气流中伞套摆动的记录。看来这种摆动的原因是新机的个性问题,那么新机与以往飞机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飞行结束后,我绕着飞机转了几个圈,发现新机的受油探头与前机翼的距离非常短,这是新机与其他飞机最大的区别之处。问题似乎找到了,可是确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原因如我分析的这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真是个棘手的难题。  
  屡次加油试验失利,一度给试飞员和项目相关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时面对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除了成功,别无选择





2003年8月2日 汤团长来了

  肆虐的非典已经影响到了远在戈壁的试飞现场,所有出差人员必须自带交通工具。为了攻克加油试飞的难题,前天我在电话里难以掩饰急切的心情,我恳求老领导:“老团长快来吧。”正在病中休养的汤团长驱车近2000公里,第二天就赶到了沙漠试飞现场。

  汤团长是我国第一代空中加油工程的首席试飞员,今天亲自到监控大厅指挥,我通过无线电把空中试飞的情况连续不断地向他报告,他指挥我5次尝试进入,最后用果断的口令命令道:“028,脱离编队,返场。”

  飞行后的例行会议上,汤团长带来了他当年歼八加油试飞录像,我们把当天的试飞录像和歼八试飞录像进行了对比,结果出乎预料:歼八的加油编队非常稳定,而新机在加油编队中就象是在跳舞。看完录像后会场一片沉默,随后汤团长发表了三点意见:

  (1)加油试飞是高风险科目,鉴于现在的试飞状况,应当暂停加油编队试飞;

  (2) 采用地面风洞试验手段,对新机加油编队特性进行模拟;

  (3)尽快召开现场专家技术攻关会,提出攻关措施。





  2003年8月15日 飞行演示

  总部和空军首长今天来试飞现场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之一就是加油试飞的情况。昨天试飞现场指挥部召开了方案协调会,我为试飞演示所作的计划时间表精确到了秒,并考虑了天气、风对试飞演示的影响,制定了安全预案。

  我们规定的放飞最低气象条件是:侧风10米/秒,气流中等,能见度大于10公里。可天气似乎偏偏有意考验我们,除了能见度以外,其他条件都在边界状态。我们提前50分钟坐进座舱,焦急等待了10分钟后,指挥员郭主任下达口令:“028,开车。”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总部首长面前演示飞行,而且飞的是高风险的低空加油编队,队形比当年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加油编队队形要小得多,其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此刻我已经无暇领教什么叫紧张,我脑海中飞速闪过的全都是演示的计划动作、时间结点和飞机设备的使用要领。

  飞机一离地我就感受到气流的强劲冲击,中等强度气流在低空对飞行的影响非常大,更何况是需要精确操纵的加油编队飞行。我不禁担心起来,按计划在三边上我与大飞机是基本队形编队,为了演示的成功我临时下达口令:“028,三边请求加入加油编队”,与我配合了1个多月的加油机飞行员立刻领会了我的意图, “028,可以加入编队。”

  我操纵飞机慢慢向那“大家伙”靠拢,来到加油吊舱正后方,距离15米。“028请求加入预对接位。” “028可以加入。”我柔和地加油门,飞机缓慢地向前逼近加油吊舱,并迅速在预对接位稳定编队。“028,感觉气流如何?”加油机机长询问,“气流较强,但可以完成任务,请求加入加油位。”“可以加入,注意状态。”“明白。”

  我再次缓慢加油门,此时我必须以最精确的动作向加油吊舱靠拢,因为在最终的编队位置上,空速管与吊舱相距仅有2.5米。“编队正常,028请求脱离加油位。”“028可以脱离。”

  指挥员下令“028三转弯”,根据协调首长到位前5分钟进行三转弯。转弯过程中我看见大飞机的机翼在不停的摆动,我知道四边和五边的气流可能会更大,按规定在加油机不稳定的情况下必须保持15米以上间隔,我稍稍扩大队形,准备对正五边时再迅速缩小编队队形。

  “编队对正跑道,准备通场。”“可以通场,注意队形不要小。”“明白。”最关键的时候到了,我知道此时留给我调整队形的时间只有2分钟,对正跑道后,我迅速加油门尽快缩小编队队形,可是加油机在明显地上下颠簸,而且坡度也在不断变化,距离跑道头还有5千米,我与加油机的距离依然有5米,就在这时加油机停止了颠簸,我迅速向前靠拢,就在双机通过跑道头的一瞬间,我编到了加油位,我们以超密集队形高度300米通过了机场上空。

  就在我们准备解散加入着陆航线的时候,耳机里传来指挥员的指令:“双机右转准备再次通过,队形不能再小了。”“028明白。”

  事后我们才知道,首长观看第一次通场后非常满意,要求再看一次编队通场,这是为了了解加油编队的稳定性和成功率,两次通场完成后,首长现场指示:“飞行演示很好,一定要全力拿下加油试飞任务!”




  2003年8月21日 群策群力

  根据汤团长的建议,有关部门在8月中旬进行了加油对接风洞试验,试验结果已经出来。今天的攻关会受到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74岁高龄的宋总亲临沙漠现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观看风洞试验录像,提出下一步攻关试飞的方案。

  会上首先播放了风洞试验录像,试验的结果与试飞结果完全一致,当受油机接近加油伞套时,伞套开始摆动,距离越近摆动越剧烈。别人或许都在注意伞套的摆动量,而我却在细致地观察伞套摆动量与相对位置的关系,我发现当受油机机头稍错开伞套时摆动量会明显减小。录像结束后,高峻教授首先讲解了伞套摆动的原理,他提出的“平板效应”我是第一次听说,他的讲解让我明白,在空气动力流场中相对靠前的物体同样会受到后部物体的气流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决定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听完高教授的讲解我发表了四点看法:

  (1)伞套的摆动是气流干扰造成的;

  (2)在伞套摆动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缩小距离进行加油;

  (3)为了减小伞套的摆动,可以采取错开伞套的编队方法,斜向对接;

  (4)为减小空气动力的互相干扰,可以适当减小加油对接的飞行速度。

  针对我的建议,周总对下一步的试飞进行了布置,第一航次按照错开伞套的方法进行对接尝试;第二个航次采用减小速度的方法进行对接尝试。对接时安全第一,一旦出现对接异常,立即终止任务。

  宋总认为,加油试飞遇到的难题是暂时的,新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加油试飞定能成功。



 2003年8月22日 誓言

  明天就要进行加油攻关试飞了,试飞现场指挥部召开的表决心大会上,我代表试飞员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我看到的,我听到的》。

  “这几天,我所看见的是来来往往的人们,有些是老朋友,而大多是未曾谋面的新朋友。他们来了,因为这里是基地,这里有祖国的新装备,这里有一群默默拼搏的试飞尖兵,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来了,我们的试飞现场,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这几天,我所见到的是充满期望与执著又略带疲惫的眼神。是的,我们都很辛苦,可是没人喊过一声累,依旧起早贪黑,依旧挑灯夜战,整个试验队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以大于额定转速运转着。”

  “这几天,我看见的是会议室进进出出的人群,谁都知道试飞遇到了困难,但我们依然乐观积极地在为攻克难关思索着、讨论着、决策着,像永不言败的斗士,可以被击倒,但永不会被击垮。”

  “其实我们看见的还有很多,基地清晨绚丽的朝霞,戈壁苍穹美丽的新月,战鹰划过天空呼啸的雄姿,傍晚湖畔散步的身影。在这片荒凉的沙漠里,在火热的试飞一线,我们同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自然的美丽、情感的温馨,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我们付出努力最好的回报,我们别无它求……”

  我聆听到了来自我们心灵的声音:人生能有几回搏,你我都是真英雄。




 2003年8月23日 久违的成功

  昨晚,为了今天的加油试飞,沙院长和我聊了很久。凌晨3点,心情亢奋的我忽然醒来,实在睡不着了,就拿出手机给沙院长发了一个信息:“祝贺今天试飞成功。”沙院长立刻回了短信:“谢谢,同贺!”我们俩在提前庆祝胜利。

  今天真是一个难得的加油试飞的好日子,天空一碧如洗,沙漠宁静而坦荡,阳光从荒漠的隆起处升起时,我和加油机起飞了,我们迎着朝阳缓慢地上升,我似乎预感到今天一定会成功。

  当我们双机盘旋回转背向阳光飞行时,我开始进入预对接位置,我向指挥员发出请示:“028请求进入对接位。”“可以进入对接位。”

  我对准伞套缩小距离时,伞套开始了摆动,我缓慢的向外扩展间隔错开伞套,伞套的摆动奇迹般地减弱了。“队形稳定,028请求对接。”“可以对接。”我缓慢地缩小距离,在注视伞套的同时用余光观察加油机尾部领航舱的相对位置,这是为了防止双机间隔过小而相撞,我看见了领航员鼓励的目光和表示胜利的OK手势。我会心地点点头,然后开始最艰难的对接。逼近了,逼近了,对接……

  就在快要对接成功时,我突然发现受油探头与伞套没有完全对准,伞套从我座舱盖前滑过迅速飘走了,耳机里传来加油机长的命令“停止对接,退出编队。”

  脱离加油编队后,我观察座舱才发现由于伞套的碰挂,飞控系统发生了3级故障,我向指挥员报告故障后,指挥员明确下令:“双机疏开,解散返场。”

  加油机渐渐远离我的视线,我心里却不愿意就此接受失败,我想到了首长的嘱托,想到了机务弟兄夜以继日的汗水。

  “1号,028呼叫。”

  “028请讲。”

  “飞控故障可以排除,请求尝试再次对接。”

  等待我的是短暂而漫长的静默,我知道指挥员在做最后的权衡。

  “028,故障排除后可以尝试对接。”

  “明白。”

  我迅速排除了飞控系统故障,向远方的加油机飞去。按照第二方案,我下令加油机速度由06减小到05。

  我再次向加油机靠拢,预对接位,对接位,我又一次占到了关键的对接位上。我有意保持速度,稳定队形的同时稳定自己的情绪。大约过了10秒,我发出请求:“028请示再次对接。”“可以对接。”

  我开始慢慢地缩小与加油伞套的距离4米、3米、2米、1米,速度减至05,伞套的摆动明显减小了,看来减速非常有效,我知道此时我不能受伞套摆动的干扰,加油成功的关键是队形的稳定,我看见加油探头挂上了伞套的边缘。此时只要一个小小的晃动,伞套就会脱离探头,所有的努力就会失败,我提醒自己要稳住神,我看见加油探头一点点向伞套的中心滑动,紧接着“咔嚓”一声,对接成功了!

  今天的试飞中,我5次对接3次成功,圆满完成了任务。走下飞机时,等待我的是战友们的欢呼声,还有来自远方军委和空军首长的祝贺。8月的阳光下,我的脸庞温暖而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