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专家学者:汉字整形的理由缺乏说服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19:27
2009-08-21 20:16记者:黄珏来源:新民网http://sh.xinmin.cn/minsheng/2009/08/21/2415179.html
 【新民网·独家报道】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针对这一话题,8月21日,沪上三位专家、学者、教师在做客新民网圆桌论坛时表示,对44个汉字进行“动刀整形”的理由缺乏说服力。

  钱乃荣:汉字字形应该是“能不改就不改”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在21世纪这个网络时代,理应对汉字更为慎重,“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因为“现在字动一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经济、财力、汉语的国际推广,都会产生很大成本”。

  钱乃荣提到,现在的“微调”缺乏规律性。“有的字(某个笔画)是(改成)一大点,有的是一捺”,所以他建议“相差得不大,差那么一点点,就不要改”。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把所有的字‘大整理’的时候,现在这个状态,还是用好汉字,我觉得还是全部不要改”。

  究竟改还是不改,普通群众“反对”的声音远远占据上风。钱乃荣指出,制定“改”还是“不改”的规则时,最好有一个民主的过程,“不要仅仅由几个语言学家来决定”,决策时要听听各方意见,比如说小学老师们,“因为字是全民在用”,尤其要听听大众的意见。

  按照设想,有关部门今后将对字表“三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根据字表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地对字表进行微调。钱乃荣教授则表示,频繁调整字表,不利于汉字语言文化的在全世界的推广。“例如日本出了许多学习汉语的书籍和教材,那可能也要出钱重编。他们是否愿意,这也是个问题。”

  周俊生:“整形”的内在逻辑缺乏一致性

  尽管大众普遍“不赞同”对这些汉字“整形”,资深媒体人周俊生还是谈到“微调”具有“一定道理”。周俊生认为,“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用提的写法,比较顺理成章。但即使这样,修改也不能回避社会成本问题。“因为这些字基本都是常用字,已经渗透入大家的生活,”改的话“成本确实太大了”。

  “亲”、“杀”、“杂”字底下的竖勾,现在变成一竖,但是其他很多相似的字保持不变;“恿”字上方原本有个横折勾,现在去掉那一勾,但是“甬”字本身又无改动……这些都让周俊生感到困惑,感到很“怪”。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8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字表的研制有很多特点,其中就提到“以方便人民语言生活为目的,兼顾稳定与创新”。周俊生认为,“横折勾”都是用在半包围结构,用来保持字的稳定,但如果光秃秃下来,没有这一勾,反而“就好像有种不稳定的感觉,漏风了”。

  “即使有一定道理,但还是不改为好。”在周俊生看来,语言文字使用有两个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习非成是。就像“琴”字,很多人习惯把左上角“王”的最后一笔写成一横,“即使真的有点错,但是都这样写,也不影响交流。硬改过来,可能也行不通。”所以,“动这几个字,缺少一种说服力”。

  殷慧:“微调”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很大困扰

  作为语言文字的传播者与教导者,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区青年学科带头人殷慧最近颇感“头大”。她坦言, 44个汉字“改”或者“不改”,对于成人来说区别不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她更关注改了以后的教学工作要如何展开,如何向学生们解释这种改动,学生们又能否接受。

  “我觉得可能带来很多麻烦,也给我们老师‘教’和小朋友‘学’带来很多困惑。我不是很赞同。”

  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据媒体报道,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20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长江日报电话采访时强调,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然而,殷慧提到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目前一至三年级的小学课本均采用楷体印刷,到了四年级开始是宋体印刷。这就意味着,习惯了“亲”字写法的小学生们,三年后要尝试习惯另外一套“木”字底的写法。

  作为老师,定要花不少唇舌解释这其中的原由,但殷慧觉得确实很难解释,至少她现在还想不出很好的办法。“本身小朋友要学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接受很多了,现在还要花很长时间去解释这个东西,老实说一年级小朋友听这些也似懂非懂,听不明白,那么到时候他到底写哪一种?”另外,她认为,小学生们学的是楷体,但是一些工具书、课外读物用的是宋体,现在改动的又是一些常用字,“很容易造成混乱”。

  字形调整缺乏民意基础、学界难觅支持之声

  自教育部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以来,44个汉字的“整形”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据一些门户网站进行的民调显示,反对汉字整形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一般都在80%以上。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也刊发了解读文章和评论,或质疑汉字“整形”的程序正义,或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探讨“整形”是否有必要。由此可见,汉字“整形”的民意基础显得十分不足。

  两天以来,记者尝试联系了北京和上海的近十位专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王平和张再兴教授,均表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没法做出什么评价;研制工作组专家、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双新向记者表示稍后再联系,但截至节目开始,其手机一直无法接通;除此之外,大部分学者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只有一位出版社的编审,对汉字“整形”表示了谨慎的支持。

  如果说研制工作组专家和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还可以理解,那么,汉字“整形”在学界也难觅支持之声,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这个耗时8年,在研制过程中曾先后召开学术会、审议会、征求意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参与讨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000多人次,前后修改90余稿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其权威性究竟如何呢?(新民网记者 黄珏)2009-08-21 20:16记者:黄珏来源:新民网http://sh.xinmin.cn/minsheng/2009/08/21/2415179.html
 【新民网·独家报道】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针对这一话题,8月21日,沪上三位专家、学者、教师在做客新民网圆桌论坛时表示,对44个汉字进行“动刀整形”的理由缺乏说服力。

  钱乃荣:汉字字形应该是“能不改就不改”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在21世纪这个网络时代,理应对汉字更为慎重,“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因为“现在字动一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经济、财力、汉语的国际推广,都会产生很大成本”。

  钱乃荣提到,现在的“微调”缺乏规律性。“有的字(某个笔画)是(改成)一大点,有的是一捺”,所以他建议“相差得不大,差那么一点点,就不要改”。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把所有的字‘大整理’的时候,现在这个状态,还是用好汉字,我觉得还是全部不要改”。

  究竟改还是不改,普通群众“反对”的声音远远占据上风。钱乃荣指出,制定“改”还是“不改”的规则时,最好有一个民主的过程,“不要仅仅由几个语言学家来决定”,决策时要听听各方意见,比如说小学老师们,“因为字是全民在用”,尤其要听听大众的意见。

  按照设想,有关部门今后将对字表“三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根据字表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地对字表进行微调。钱乃荣教授则表示,频繁调整字表,不利于汉字语言文化的在全世界的推广。“例如日本出了许多学习汉语的书籍和教材,那可能也要出钱重编。他们是否愿意,这也是个问题。”

  周俊生:“整形”的内在逻辑缺乏一致性

  尽管大众普遍“不赞同”对这些汉字“整形”,资深媒体人周俊生还是谈到“微调”具有“一定道理”。周俊生认为,“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用提的写法,比较顺理成章。但即使这样,修改也不能回避社会成本问题。“因为这些字基本都是常用字,已经渗透入大家的生活,”改的话“成本确实太大了”。

  “亲”、“杀”、“杂”字底下的竖勾,现在变成一竖,但是其他很多相似的字保持不变;“恿”字上方原本有个横折勾,现在去掉那一勾,但是“甬”字本身又无改动……这些都让周俊生感到困惑,感到很“怪”。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8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字表的研制有很多特点,其中就提到“以方便人民语言生活为目的,兼顾稳定与创新”。周俊生认为,“横折勾”都是用在半包围结构,用来保持字的稳定,但如果光秃秃下来,没有这一勾,反而“就好像有种不稳定的感觉,漏风了”。

  “即使有一定道理,但还是不改为好。”在周俊生看来,语言文字使用有两个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习非成是。就像“琴”字,很多人习惯把左上角“王”的最后一笔写成一横,“即使真的有点错,但是都这样写,也不影响交流。硬改过来,可能也行不通。”所以,“动这几个字,缺少一种说服力”。

  殷慧:“微调”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很大困扰

  作为语言文字的传播者与教导者,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区青年学科带头人殷慧最近颇感“头大”。她坦言, 44个汉字“改”或者“不改”,对于成人来说区别不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她更关注改了以后的教学工作要如何展开,如何向学生们解释这种改动,学生们又能否接受。

  “我觉得可能带来很多麻烦,也给我们老师‘教’和小朋友‘学’带来很多困惑。我不是很赞同。”

  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据媒体报道,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20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长江日报电话采访时强调,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然而,殷慧提到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目前一至三年级的小学课本均采用楷体印刷,到了四年级开始是宋体印刷。这就意味着,习惯了“亲”字写法的小学生们,三年后要尝试习惯另外一套“木”字底的写法。

  作为老师,定要花不少唇舌解释这其中的原由,但殷慧觉得确实很难解释,至少她现在还想不出很好的办法。“本身小朋友要学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接受很多了,现在还要花很长时间去解释这个东西,老实说一年级小朋友听这些也似懂非懂,听不明白,那么到时候他到底写哪一种?”另外,她认为,小学生们学的是楷体,但是一些工具书、课外读物用的是宋体,现在改动的又是一些常用字,“很容易造成混乱”。

  字形调整缺乏民意基础、学界难觅支持之声

  自教育部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以来,44个汉字的“整形”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据一些门户网站进行的民调显示,反对汉字整形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一般都在80%以上。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也刊发了解读文章和评论,或质疑汉字“整形”的程序正义,或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探讨“整形”是否有必要。由此可见,汉字“整形”的民意基础显得十分不足。

  两天以来,记者尝试联系了北京和上海的近十位专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王平和张再兴教授,均表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没法做出什么评价;研制工作组专家、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双新向记者表示稍后再联系,但截至节目开始,其手机一直无法接通;除此之外,大部分学者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只有一位出版社的编审,对汉字“整形”表示了谨慎的支持。

  如果说研制工作组专家和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还可以理解,那么,汉字“整形”在学界也难觅支持之声,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这个耗时8年,在研制过程中曾先后召开学术会、审议会、征求意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参与讨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000多人次,前后修改90余稿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其权威性究竟如何呢?(新民网记者 黄珏)
用一句话回应教育部的那些老爷们


唯脑残无药医也
教小朋友最简单了 你告诉他们写法调整了就行了 历史上规范汉字写法又不是第一次 装什么呻吟
新写法很简单 比如琴字 手写和以前没区别 多数字调整以后手写更好看了
问题是这一改很多字模都要改,必然是有社会成本的
另外教育部实在没有改汉字的资格,不是还有一个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吗,不管谁该,哪怕小改也应当通过全国人大
语言文字委员会和教育部貌似是一个部门俩牌子
我看很具说服力,支持这次的字形的调整。
“恿”字的上面是横折钩么?不是横折、点么?我这些年一直写错???
另外教育部实在没有改汉字的资格,不是还有一个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吗,不管谁该,哪怕小改也应当通过全国人大
--------------------------------------------------------
很遗憾地告诉您:国家语委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另一块牌子。

这次修改实际上是用宋体gbk字库规范来统一手写体规范。
教育部出来敛财之外,还会干教育的事情吗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8-22 22:09

以前是平级的,做事很认真。

现在貌似不是了,变成教育部下面的一个机构,降格了,办事水平和能力可能同时下降鸟。
建议教育部改名折腾文字部!
改字是个皆大欢喜的好事情啊,乃们这些不学习的银咋就不理解呢?
1.汉字被老子改了,改后的字没准要用个千八百年的,老子这不是名垂青史了么!乃们一干参与人等将来皆有史可查。多好啊。
2.改一个字,这个带动的经济效应是多么的巨大阿,教育、文献、教材、等等等等出版物不是要重新更新了么,既带动了印刷行业的进步,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最主要的是扩大了内需,增加了gdp。一举多得的事情啊,多好啊。
3.督促乃们不爱学习地银,要继续学习。否则总写错别字多影响社会河蟹阿。

所以我们要支持修改汉字,而且要支持每个月修改一次,这样带动的产业链发展,以及gdp的增长那可是非常可观的阿,不出所料,两三年之后,仅此一项所创造的效益足可以使我泱泱天朝的gdp超过美帝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