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CNN的报导九成是垃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2:50:34
大前研一:《美国,再见!》
美国新闻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起了很大的转变。我与美国新闻工作者有着超过三十年的深厚交情,却在最近深切感受到,他们开始嫌恶起这个「世界」。尤其在九一一之后,「全球主义是负面的」、「全世界都不了解美国的伟大」之类的论调益发尖锐。
这样的变化始于九○年代后半,美国经济因为IT产业的发展,开始显著复苏。因此九○年代之后,美国新闻业自认「美国已无人能敌」、「美国是所有高科技与IT的代名词」、「世界经济的一半都由美国所支配」因而骄傲自满,而「日本太过狂妄」、「中国极端狡猾」之类的看法也渐渐成形。
.其实直至九○年代中期,美国新闻业一直都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也能够发挥抑制政策的作用。然而,从二○○三年开始,当我想要发表一些「对美国来说,论点算是忠言逆耳」的文章,或是论点在于替日本反驳的文章时,即使对方是私交甚笃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我遭拒的机率明显的提高。
譬如我曾向《华尔街日报》提议为文一篇「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因此美国应该更加感谢全世界」的文章。当时的总编辑却说:「我们家的报纸没法刊登这样的文章。比起这个,倒不如写一篇反省日本没落的文章给我吧!」由于我与当时的总编,以及前一任总编巴特利(Robert L. Bartley)都有二十几年的交情,更让我不禁沮丧道:「《华尔街日报》,连你们也沦落至此!」这也说明了《华尔街日报》,已经沦落为名副其实的华尔街宣传工具。
[于是我能明确断言,在经历次贷问题与雷曼兄弟倒闭的冲击后,美国新闻界已经完全变质。若美国的新闻业还能够坚守过去的精神与原则,相信在此时此刻,早已提出许多寻求路线修正的相关言论才是。
美国新闻风格的丕变,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的经济状况提升太多了(从他们进行采访时招待的餐厅,用餐时点的红酒,换句话说,从物理层面上就感受得到)。在克林顿政权的前半阶段(一九九三年到九六年),拜IT风潮的推波助澜,许多关于网络的新发明、新商机、新企业几乎都源自美国,形成了美国主导二十一世纪全球信息化的局面,美国经济也因此复苏。结果就是,由于记者们能够运用年金来进行资产管理与投资,跻身「富人」之列,导致他们只关心美国国内情势,而完全丧失了对世界兴趣,而且在个人意识上产生了「能让股票赚钱的都是好人」、「威胁美国的全是坏人」的想法。
另外浮现的问题,就是在美国新闻报导中出现「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的差别。美国《新闻周刊》、《时代》杂志、《华尔街日报》等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除了原有的全球版之外,又另外发行亚洲版与欧洲版。这导致总社的中枢人士从此不再关心亚洲与欧洲事务,一本杂志开始出现两个阶层。这三家报章杂志的美国总社,都抱持一种「亚洲版是屈于全球版之下」的态度。如果美国记者直接到世界各地采访,应该就能了解「世界的温度」或是传递其「温度变化」。然而,如果只靠亚洲分社与欧洲分社来测量温度,其真实状况便无法传递至美国总社。因此,由国际化观点出发所形成的牵制与煞车,在美国总社内部也将失灵。我认为这些现象已经对美国新闻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由于美国媒体倾向「单边主义」的态势已经成形,掌握主导权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对美国歌功颂德,却以尖锐口吻批判世界的态度,不时会出现许多让世界各国看了光火的报导。不仅对日本、中国、韩国、ASEAN(东盟)各国如此,事涉中东国家时,美国的记者更是肆无忌惮的写出一篇篇不值一哂的偏颇报导。
这全是因为美国的记者把「国际问题」当作「国内问题」来处理的缘故。而所谓的国内问题,就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代理战争」。美国的新闻界与金融、学术或法律界的犹太人比例极高,而且,美国几家大型媒体的总社都在纽约。纽约的人口结构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美国新闻界的世界观,自然就形成「支持以色列」与「不支持以色列」这种两极化的现象。
这种结构在九○年代末期越发明显,甚至加速了新闻界在评论外交政策时丧失世界性观点,而以美国国内的观点取而代之,尤其容易以纽约人口结构的狭隘观点为基准。
更进一步来说,即使在经济方面,美国新闻界也没有充分追究安能或世界通讯因装饰财务报表(window dressing)被发现而倒闭的问题,而只是让整件事交由司法处理。也未提出任何防止再发生的对策、有效建议或是相关分析报导。尤其近年来,经济报纸的龙头《华尔街日报》已经变成了「专门报导股市行情,却自称经济专业」的报纸,在这接二连三的丑闻事件中,完全没有发挥媒体的功能。 经济记者的主要消息来源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的分析师。问题的本质在于,这些分析师或是会计审计事务所本身就从事不法。他们不但操作市场股价、不让信息透明化,比一般股东更早得到信息,然后中饱私囊美国经济记者的能力足以写出与分析师水平相当的文章,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消息来源从事不法的问题,却无法有效的批判及报导。换句话说,记者没有成为抑制不法的力量,因为跻身「富人」行列的记者与分析师间,已形成水乳交融且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记者完全变成局内人(Insider)。无论在国际问题或国内问题都无法发挥作用,这就是美国新闻界悲惨的现状。
在美国,与报界平行的电视媒体,也以九一一为界,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则是一九八○年,由实业家泰德.透纳(Ted Turner)创设的新闻专门频道CNN。从八○年代开始兴盛,九○年代达到最高峰,二○○○年之后,却失去了它的世界地位。
CNN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时发挥了莫大的影响力。然而,CNN也染上了和《新闻周刊》、《时代》杂志一样的毛病。那就是根据国家不同,分别设立了如以日本为对象的CNNj等的各国版CNN,因此CNN也被分成「CNN美国」与「CNN其余各国」。而且,CNN存在着一种偏颇的「CNN世界观」,足以与日本的「朝日新闻的战后民主主义」相抗衡。「CNN世界观」就是以美国为中心,完全把亚洲当成陌生人来对待的世界观,让人觉得CNN没资格报导亚洲的新闻。总之,CNN关于亚洲的报导,就像是陆续播放的幻灯片一样简短,首先是中国、其次是日本、再接下来是韩国,关于亚洲的新闻根本微不足道。而且除了美国之外,其余国家或地区的报导也都大同小异。换句话说,在报导美国之外的相关新闻时,「CNN的世界观」仅止于万花筒般的,接二连三播报出各种奇闻趣事,看在当事国的人民眼里,还不如不报。我在家里工作时,习惯「一心二用」,会把电视机开着,并固定在CNN或是英国BBC的频道。持续二十年的结果,就是发现CNN的报导中,有九成都是垃圾,真正派上用场的也只有美国国内问题与中东问题。
又譬如说彭博电视等媒体,由于太专注于经济领域的细节,每日汲汲于说明股价的涨跌,却未能针对次贷危机之后的大趋势深入挖掘、解说。反倒是最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的「下一步」去了。美国媒体因为政治倾斜而失去了全世界的支持,结果造成媒体世界霸权真空的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霸权一旦真空,卡位者势必出现。而且这些填补位置的人,往往都标榜着激进的民族主义或地域主义。稍有不慎,或许会带领媒体世界进入更加混沌的时代。
这虽然是美国自己招致的后果,但若说到CNN是否能重回全球性媒体的行列,解决政治偏颇的问题,我认为「不能」。首先,如前所述,由于CNN之中「美国总社优越主义」横行猖獗,恐无法达成再次全球化的人员安排。
透纳原本的梦想是打造一个巨大的CNN帝国,让CNN成为全世界的新闻频道。但是,现在CNN已成为时代华纳(Time Warner)的一个部门,而透纳的梦想并不是时代华纳的梦想。时代华纳是个百分之百商业资本的娱乐公司,基本立场就是标榜「在商言商」与「不让人开心就不叫电视啦!」
因此,美国媒体不会再次统治全世界,但也没人能填补这个霸权真空的状态。若真空真能被填补,大概只有十家如半岛电视台般的媒体,共同组成联合供稿组织时才有可能实现。换句话说,无论是从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有线电视中脱颖而出的非主流电视台,要先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促使其它的电视台也播放自己的新闻。再透过这种方法,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供稿联合组织,以集锦的方式串联各国电视台的节目。唯有这么做,新闻的广度才足以涵盖全世界。或许这种多国籍且无国籍的媒体形态,才是今后世界的主流。
http://iread.businessweekly.com.tw/file.php?fid=773&p=4大前研一:《美国,再见!》
美国新闻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起了很大的转变。我与美国新闻工作者有着超过三十年的深厚交情,却在最近深切感受到,他们开始嫌恶起这个「世界」。尤其在九一一之后,「全球主义是负面的」、「全世界都不了解美国的伟大」之类的论调益发尖锐。
这样的变化始于九○年代后半,美国经济因为IT产业的发展,开始显著复苏。因此九○年代之后,美国新闻业自认「美国已无人能敌」、「美国是所有高科技与IT的代名词」、「世界经济的一半都由美国所支配」因而骄傲自满,而「日本太过狂妄」、「中国极端狡猾」之类的看法也渐渐成形。
.其实直至九○年代中期,美国新闻业一直都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也能够发挥抑制政策的作用。然而,从二○○三年开始,当我想要发表一些「对美国来说,论点算是忠言逆耳」的文章,或是论点在于替日本反驳的文章时,即使对方是私交甚笃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我遭拒的机率明显的提高。
譬如我曾向《华尔街日报》提议为文一篇「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因此美国应该更加感谢全世界」的文章。当时的总编辑却说:「我们家的报纸没法刊登这样的文章。比起这个,倒不如写一篇反省日本没落的文章给我吧!」由于我与当时的总编,以及前一任总编巴特利(Robert L. Bartley)都有二十几年的交情,更让我不禁沮丧道:「《华尔街日报》,连你们也沦落至此!」这也说明了《华尔街日报》,已经沦落为名副其实的华尔街宣传工具。
[于是我能明确断言,在经历次贷问题与雷曼兄弟倒闭的冲击后,美国新闻界已经完全变质。若美国的新闻业还能够坚守过去的精神与原则,相信在此时此刻,早已提出许多寻求路线修正的相关言论才是。
美国新闻风格的丕变,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的经济状况提升太多了(从他们进行采访时招待的餐厅,用餐时点的红酒,换句话说,从物理层面上就感受得到)。在克林顿政权的前半阶段(一九九三年到九六年),拜IT风潮的推波助澜,许多关于网络的新发明、新商机、新企业几乎都源自美国,形成了美国主导二十一世纪全球信息化的局面,美国经济也因此复苏。结果就是,由于记者们能够运用年金来进行资产管理与投资,跻身「富人」之列,导致他们只关心美国国内情势,而完全丧失了对世界兴趣,而且在个人意识上产生了「能让股票赚钱的都是好人」、「威胁美国的全是坏人」的想法。
另外浮现的问题,就是在美国新闻报导中出现「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的差别。美国《新闻周刊》、《时代》杂志、《华尔街日报》等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除了原有的全球版之外,又另外发行亚洲版与欧洲版。这导致总社的中枢人士从此不再关心亚洲与欧洲事务,一本杂志开始出现两个阶层。这三家报章杂志的美国总社,都抱持一种「亚洲版是屈于全球版之下」的态度。如果美国记者直接到世界各地采访,应该就能了解「世界的温度」或是传递其「温度变化」。然而,如果只靠亚洲分社与欧洲分社来测量温度,其真实状况便无法传递至美国总社。因此,由国际化观点出发所形成的牵制与煞车,在美国总社内部也将失灵。我认为这些现象已经对美国新闻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由于美国媒体倾向「单边主义」的态势已经成形,掌握主导权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对美国歌功颂德,却以尖锐口吻批判世界的态度,不时会出现许多让世界各国看了光火的报导。不仅对日本、中国、韩国、ASEAN(东盟)各国如此,事涉中东国家时,美国的记者更是肆无忌惮的写出一篇篇不值一哂的偏颇报导。
这全是因为美国的记者把「国际问题」当作「国内问题」来处理的缘故。而所谓的国内问题,就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代理战争」。美国的新闻界与金融、学术或法律界的犹太人比例极高,而且,美国几家大型媒体的总社都在纽约。纽约的人口结构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美国新闻界的世界观,自然就形成「支持以色列」与「不支持以色列」这种两极化的现象。
这种结构在九○年代末期越发明显,甚至加速了新闻界在评论外交政策时丧失世界性观点,而以美国国内的观点取而代之,尤其容易以纽约人口结构的狭隘观点为基准。
更进一步来说,即使在经济方面,美国新闻界也没有充分追究安能或世界通讯因装饰财务报表(window dressing)被发现而倒闭的问题,而只是让整件事交由司法处理。也未提出任何防止再发生的对策、有效建议或是相关分析报导。尤其近年来,经济报纸的龙头《华尔街日报》已经变成了「专门报导股市行情,却自称经济专业」的报纸,在这接二连三的丑闻事件中,完全没有发挥媒体的功能。 经济记者的主要消息来源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的分析师。问题的本质在于,这些分析师或是会计审计事务所本身就从事不法。他们不但操作市场股价、不让信息透明化,比一般股东更早得到信息,然后中饱私囊美国经济记者的能力足以写出与分析师水平相当的文章,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消息来源从事不法的问题,却无法有效的批判及报导。换句话说,记者没有成为抑制不法的力量,因为跻身「富人」行列的记者与分析师间,已形成水乳交融且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记者完全变成局内人(Insider)。无论在国际问题或国内问题都无法发挥作用,这就是美国新闻界悲惨的现状。
在美国,与报界平行的电视媒体,也以九一一为界,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则是一九八○年,由实业家泰德.透纳(Ted Turner)创设的新闻专门频道CNN。从八○年代开始兴盛,九○年代达到最高峰,二○○○年之后,却失去了它的世界地位。
CNN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时发挥了莫大的影响力。然而,CNN也染上了和《新闻周刊》、《时代》杂志一样的毛病。那就是根据国家不同,分别设立了如以日本为对象的CNNj等的各国版CNN,因此CNN也被分成「CNN美国」与「CNN其余各国」。而且,CNN存在着一种偏颇的「CNN世界观」,足以与日本的「朝日新闻的战后民主主义」相抗衡。「CNN世界观」就是以美国为中心,完全把亚洲当成陌生人来对待的世界观,让人觉得CNN没资格报导亚洲的新闻。总之,CNN关于亚洲的报导,就像是陆续播放的幻灯片一样简短,首先是中国、其次是日本、再接下来是韩国,关于亚洲的新闻根本微不足道。而且除了美国之外,其余国家或地区的报导也都大同小异。换句话说,在报导美国之外的相关新闻时,「CNN的世界观」仅止于万花筒般的,接二连三播报出各种奇闻趣事,看在当事国的人民眼里,还不如不报。我在家里工作时,习惯「一心二用」,会把电视机开着,并固定在CNN或是英国BBC的频道。持续二十年的结果,就是发现CNN的报导中,有九成都是垃圾,真正派上用场的也只有美国国内问题与中东问题。
又譬如说彭博电视等媒体,由于太专注于经济领域的细节,每日汲汲于说明股价的涨跌,却未能针对次贷危机之后的大趋势深入挖掘、解说。反倒是最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的「下一步」去了。美国媒体因为政治倾斜而失去了全世界的支持,结果造成媒体世界霸权真空的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霸权一旦真空,卡位者势必出现。而且这些填补位置的人,往往都标榜着激进的民族主义或地域主义。稍有不慎,或许会带领媒体世界进入更加混沌的时代。
这虽然是美国自己招致的后果,但若说到CNN是否能重回全球性媒体的行列,解决政治偏颇的问题,我认为「不能」。首先,如前所述,由于CNN之中「美国总社优越主义」横行猖獗,恐无法达成再次全球化的人员安排。
透纳原本的梦想是打造一个巨大的CNN帝国,让CNN成为全世界的新闻频道。但是,现在CNN已成为时代华纳(Time Warner)的一个部门,而透纳的梦想并不是时代华纳的梦想。时代华纳是个百分之百商业资本的娱乐公司,基本立场就是标榜「在商言商」与「不让人开心就不叫电视啦!」
因此,美国媒体不会再次统治全世界,但也没人能填补这个霸权真空的状态。若真空真能被填补,大概只有十家如半岛电视台般的媒体,共同组成联合供稿组织时才有可能实现。换句话说,无论是从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有线电视中脱颖而出的非主流电视台,要先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促使其它的电视台也播放自己的新闻。再透过这种方法,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供稿联合组织,以集锦的方式串联各国电视台的节目。唯有这么做,新闻的广度才足以涵盖全世界。或许这种多国籍且无国籍的媒体形态,才是今后世界的主流。
http://iread.businessweekly.com.tw/file.php?fid=773&p=4
这个日本大美粉也开始酸酸地看美国不顺眼. 大概是被美国丑辱了. 书里他说投稿到他以前经常投稿的美国华尔街日报, 内容是论美国的繁荣应感谢全世界各地都汇到美国的资金, 不但被人退回来, 还对他说他应多写点反省日本没落的文章. 日本的地位在美国人眼中没落, 连日本的经济评论家也被美国人看不起了. 被自己偶象丑辱很难过啊..;P
我觉得比美国之音好多了……
VOA。。。。
BBC。。。。
NHK。。。。
:D
戍卫部队 发表于 2009-8-22 10:45
本来就是两种性质的东西
cnn是媒体


美国之音是喇叭
都是垃圾
嗯,垃圾度比人民日报和CCAV还是低了不少,那是99.999%...
相比CNN 日本的NHK倒是客观不少。
f22 发表于 2009-8-22 15:09
F22你又不客观公正了,你要把轮子功,大妓院至于何地
诶,连人家的几个主流媒体各自的特点都没搞清楚,好象人家就一个CNN似的,从井底看出去的世界大概就是这样的
VOA完全没看头啊,完全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
库兹涅佐夫上将 发表于 2009-8-22 22:16
最搞笑的是,还动不动就来一句“以上观点是美国政府观点,不代表本电台观点”。真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想想20年前的那些学生真天真,居然把VOA的报道当作是一切事务的真相。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样一个几乎一点广告都没有的电台,经营经费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替谁说话的。
我觉得这个作者似乎觉得有点撒娇的意思...
VOA一个非常无聊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