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山竹简《善者》与《孙武兵法》82篇《四五》之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41:58
银雀山竹简《善者》与《孙武兵法》82篇《四五》之比较


王洪武      2009年7月15日


        一、文字纵向对比
        银雀山汉简《善者》篇共存九简,篇题写在第一简简背,末简后有文字统计(字迹不清),查全文为283字。
        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的《四五》篇为独立的篇目,全文为365字。

        273号简: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
        《四五》:古之善用兵者,敌之军怙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能使受击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而不得以为固者,车坚

        274号简: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信,敌人众能使
        《四五》:兵利而不得以为强者,兵不知四五也。故善知四五者,制险而量阻,敦三军而和诎信。敌之人众能使

        275号简: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故兵有四路、五
        《四五》: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故兵有四路五

        276号简: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
        《四五》:动。何以为四路?曰进路也;曰退路也;曰左路也;曰右路也。何以为五动?曰进动也;曰退动也;曰左动也;曰右动也;曰墨践而处,迂动也。故善

        277号简: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
        《四五》:知四五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进而不可迎于前,退而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墨践迂处而荒

        278号简: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
        《四五》:于敌之人。故善知四五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搏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墨践直

        279号简:处,军不免于患。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
        《四五》:处而军不免于患。故善用兵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而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故敌以此而薄

        280号简: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
        《四五》:战,战必不胜矣。我饱而待其饥也,安处而待其劳也,正静而待其动也。故卒见进而不

        281号简: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二百□十□
        《四五》:见退,蹈有白刃而不还踵,身居绝境而不还生。故知四五者,王霸之兵也,善者也。

        二、内容优劣对比
273简
        该善第一句“善者”与张藏本“古之善用兵者”相较,释义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但张藏本的叙述更符合“孙子学派”的整体著述风格。
        该简中“敌人军□人众”中因第四字字迹不清无法辨认,致使不能准确释义。而张藏本《四五》中,该字为“怙”,指依仗、凭恃,其字义如此精准、与整段文字完全相匹配,而且可以使该段文字得到准确的释义。
        该简“受敌而不相知也”与张藏本的“能使受击而不相知也”相比,一是少“能使”二字,从该段文字前面的“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来看,此句应当与前句成排比句式,缺少“能使”二字在修辞中显得不规范。二是,“受敌”与“受击”相较,虽意义相近,但张藏本中的“受击”更为准确。

274简
        该简“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与张藏本“兵利而不得以为强者,兵不知四五也”相比,简本的内容较张藏本的内容多“士有勇力”,但张藏本中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军之所以分离不相救、受击不相知、兵得不为威、士勇力不为强的根本原因是“不知四五”的原因,直接点题。两者在文字产生的差别,疑为版本的不同造成的。
        该简用“故善者”与张藏本“故善知四五者”相较,张藏本则是又一次点题,重申了“四五”的重要性。
该简“敦三军,利屈信”和张藏本的“敦三军而和诎信”相较,意义基本相同。“利”和“和”的差别,可能是抄写过程中出现的笔误。
        该简最后一段“敌人众”与张藏本的“敌之人众”相较,意义相同。

275简
        该简中“得天下能使离”与张藏本中的“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相较,意义截然不同。“得天下能使离”的普通释义为: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而“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释应当为:使敌人在尽得天时之利的情况下变得战机丧失殆尽,使敌人在尽得地利的情况下变得离开这个有利的位置。
        该简中“三军和能使柴”与张藏本中的“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相较,意义虽有相近之处,但简本中该句与其前句“得天下能使离”有意近的地方,该句讲能使全军同心协力的敌军不和,与前句所讲的“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在逻辑中是前句包含后句的内容,所以说该句为多余之言。而张藏本中的“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其释义为:使敌人的三军在和睦同心的情况下这种珍贵的精神被彻底拔除。此句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有专门的一篇《和同》,从《孙武兵法》的整体结构来看,孙武的某一重要观点势必要其他篇目中引用或者另行辅助说明,以表述此观点的重要性。“和同”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孙武兵法》82篇亦提倡此观点,并在《四五》篇中进行强调。二是,用一个“宝”字言明了军队内容和同的珍贵,并用了一个“尋+立刀”字言明了军队知“四五”可使敌军“彻底”失去“和同”。
        该简中的“柴”字,一般解为“柴,释读为訾,训叹恨”,似与全文不符。如按张震泽先生解:“柴当为猜字之借,音近相通也。《左传•昭公三年》:‘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注:‘猜,疑也。’《后汉书•张衡传》:‘于心有猜。’注:‘猜,疑也。’《说文》:‘猜,恨也、贼也。’猜与和相反。”而能观张藏本“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三军和能使柴”论义的深度,远不如“和同”,而且仅凭“柴”、“猜”音近来判断,似有不妥。

276简
        此简与张藏本相比,在文字的主体结构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中张藏本在言“路”和“动”的分类时前面均有“曰”字。另外,张藏本比该简多出“何以为四路”和“何以为五动”两句,这种写法与“孙氏兵学”的论述习惯相一致。而简本的叙述似乎与其他简在论述概念方面亦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在论述“四五”的不同概念时,因简本与张藏本在叙述方式上不一致,造成了释文的不同。简本言“进路也”,断句为“进,路也”,其余类同。而张藏本言“曰进路也”,无需断句。按简本的断句,一般释义成:前进是一条路,后退是一条路,向左是一条路,向右也是一条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笔者以为,按照这样的释义,似乎将孙子的学说看得过于简单化了。
        该简与张藏本的最大区别是“默然而处,亦动也”与“墨践而处,迂动也”在意义上完全不同。“默然而处,亦动也”的释义为: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而“墨践而处,迂动也”的释义是:根据军机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迂动”。今本《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墨践”与“践墨”词义相同。因此可以看出:一是,张藏本中讲述“五动”的概念,其中进动、退动、左动、右动为“直”、为“正”,而迂动为“迂”、为“奇”,与今本《孙子兵法》中“奇正”思想相合。二是,从张藏本的下文中我军要“墨践迂处而荒于敌之人”、让敌军“墨践直处而军不免于患”两处内容来分析,张藏本中对“四五”概念的解释更为准确,其思想含义更加深厚。
        由以上分析可知:简本中对“四路五动”的解释过于简单化。如果按照简本的理解,那么四路中应该加一个“没路也是有路”,与“五动”中的第五动“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相类,属于同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或者是同一个军事哲学观念。从张藏本该段行文的后面内容来看,强调了我军要“墨践迂处”,敌军则“墨践直处”,这一“迂”一“直”同是在“墨践”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解开“四五”真正含义之谜团。“四路”讲的是:两军进入面对面的实际交战状态时,军阵四个方向(进攻为向前,退却为向后,进攻和退却均存在着两翼安全问题,即左向和右向)要开阔以利于展开作战行动。“五动”讲的是:军队的机动路线的选择。亦即,“四路”为“正”,“五动”为“奇”。

277简
        该简与张藏本相较,在“者”字前缺少“知四五”三字,在“进不可迎于前”前多一个“故字”,区别不大。
        该简最下方五个字字迹不清,无从辨认。如果按照简本“第五动”是“默然而处,亦动也”的话,参照278简和279简中的相对对仗的文字,不易将这五年字填补出来。而用张藏本中的“践迂处而荒”这五个字将简本进行填补,则理通义顺。由此可见,上一简对“第五动”的解释为“默然而处,亦动也”,是不正确的,疑为竹简的抄者之误写。

278简
        该简与张藏本相较,第二句前少了“善知四五者”五字,释义上的区别不大。
        该简与张藏本的最大区别依然在“默然”与“墨践”上。

279简
        该简第三句为“善者”,而张藏本则为“故善用兵者”,两者释义无大区别,但张藏本的叙述更适合兵书的规范。
        该简最后一句为“以此薄”(加下一简的“敌”字,成一句),而张藏本则为“故敌以此而薄”(加后面的“战”字),两者释义无大的区别。

280简
        该简第三句较张藏本多一个“食”字,不影响两者释义的相同。
        该简最后一句为“故民见进而不”,而张藏本为“故卒见进而不”。“民”字在典籍中很少指军队、士卒,而此所言的内容为真实的交战,应该是身着军服的士卒“不还踵”(见下一简),所以张藏本中的“卒见进”更为准确。

281简
        该简第二句有“蹈白刃”,较张藏本“蹈有白刃”少一“有”字,但两者释义相同。
        该简为《善者》的最后一简,文字至“不还踵”全部结束。而张藏本中又多出“身居绝境而不还生”,此句与“蹈有白刃而不还踵”字数相同、语法结构相同,两者为对仗句,而且“白刃”是比喻,“绝境”为泛指战场中的一切最危险的情况,这样论述呈递进式,更为合理。张藏本中又多一个整句“故知四五者,王霸之兵也,善者也”,这种表述形式与今本《孙子兵法》13篇、张藏本《孙武兵法》各篇中的方式相同,此句虽然不影响对兵学观点的整体论述,但却为总结性的语言,在篇目的体例中不可缺少。

        三、总结
        1.银雀山简本《善者》与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的《四五》篇是同一篇。
        2.《四五》较《善者》在论述上更加深入和细致,其可信度更高,学术价值更高。
        3.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的母本,较银雀山简本《善者》的母本更为完整。韩信批注有“此篇三简名,齐安城简曰《善者》;秦宫郿邬简曰《六能》;景林简曰《四五》。观其旨,信以为《四五》益之。《孙子兵法》之《九地》篇有曰:‘四五者,一不知,不可也。’正相合也。故定名《四五》。用我之四路以必彻,发我之五动以必工;致敌之四路以必穷,击敌之五动以必忧。此四路五动之旨要也。实王霸之兵也。”银雀山汉简为齐安城简之说,以及韩信言“齐、秦二简名实不妥也,乃传之谬误也”,实为可信之语。
        4.银雀山简本《善者》在抄录过程中存在着误抄、误写的现象。
        5.一些学者认定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是“近人伪造的低劣赝品”,是在没有任何调查,不进行82篇的任何实质性学术研究的情况草率定论的,这是极不严肃的,其治学态度不应为学界所倡。银雀山竹简《善者》与《孙武兵法》82篇《四五》之比较

王洪武      2009年7月15日

        一、文字纵向对比
        银雀山汉简《善者》篇共存九简,篇题写在第一简简背,末简后有文字统计(字迹不清),查全文为283字。
        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的《四五》篇为独立的篇目,全文为365字。

        273号简: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车坚
        《四五》:古之善用兵者,敌之军怙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能使受击而不相知也。故沟深垒高而不得以为固者,车坚

        274号简: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信,敌人众能使
        《四五》:兵利而不得以为强者,兵不知四五也。故善知四五者,制险而量阻,敦三军而和诎信。敌之人众能使

        275号简: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故兵有四路、五
        《四五》: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故兵有四路五

        276号简:动: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进,动也;退,动也;左,动也;右,动也;默然而处,亦动也。善
        《四五》:动。何以为四路?曰进路也;曰退路也;曰左路也;曰右路也。何以为五动?曰进动也;曰退动也;曰左动也;曰右动也;曰墨践而处,迂动也。故善

        277号简: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故进不可迎于前,退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默□□□□□
        《四五》:知四五者,四路必彻,五动必工。进而不可迎于前,退而不可绝于后,左右不可陷于阻,墨践迂处而荒

        278号简:于敌之人。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傅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默然而
        《四五》:于敌之人。故善知四五者,使敌四路必穷,五动必忧。进则搏于前,退则绝于后,左右则陷于阻,墨践直

        279号简:处,军不免于患。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以此薄
        《四五》:处而军不免于患。故善用兵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而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故敌以此而薄

        280号简:敌,战必不胜矣。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故民见进而不
        《四五》:战,战必不胜矣。我饱而待其饥也,安处而待其劳也,正静而待其动也。故卒见进而不

        281号简: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二百□十□
        《四五》:见退,蹈有白刃而不还踵,身居绝境而不还生。故知四五者,王霸之兵也,善者也。

        二、内容优劣对比
273简
        该善第一句“善者”与张藏本“古之善用兵者”相较,释义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但张藏本的叙述更符合“孙子学派”的整体著述风格。
        该简中“敌人军□人众”中因第四字字迹不清无法辨认,致使不能准确释义。而张藏本《四五》中,该字为“怙”,指依仗、凭恃,其字义如此精准、与整段文字完全相匹配,而且可以使该段文字得到准确的释义。
        该简“受敌而不相知也”与张藏本的“能使受击而不相知也”相比,一是少“能使”二字,从该段文字前面的“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来看,此句应当与前句成排比句式,缺少“能使”二字在修辞中显得不规范。二是,“受敌”与“受击”相较,虽意义相近,但张藏本中的“受击”更为准确。

274简
        该简“兵利不得以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为强”与张藏本“兵利而不得以为强者,兵不知四五也”相比,简本的内容较张藏本的内容多“士有勇力”,但张藏本中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军之所以分离不相救、受击不相知、兵得不为威、士勇力不为强的根本原因是“不知四五”的原因,直接点题。两者在文字产生的差别,疑为版本的不同造成的。
        该简用“故善者”与张藏本“故善知四五者”相较,张藏本则是又一次点题,重申了“四五”的重要性。
该简“敦三军,利屈信”和张藏本的“敦三军而和诎信”相较,意义基本相同。“利”和“和”的差别,可能是抄写过程中出现的笔误。
        该简最后一段“敌人众”与张藏本的“敌之人众”相较,意义相同。

275简
        该简中“得天下能使离”与张藏本中的“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相较,意义截然不同。“得天下能使离”的普通释义为: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而“得天之时能使怠,得地之力能使离”释应当为:使敌人在尽得天时之利的情况下变得战机丧失殆尽,使敌人在尽得地利的情况下变得离开这个有利的位置。
        该简中“三军和能使柴”与张藏本中的“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相较,意义虽有相近之处,但简本中该句与其前句“得天下能使离”有意近的地方,该句讲能使全军同心协力的敌军不和,与前句所讲的“能让得全国民心的敌军离心离德”,在逻辑中是前句包含后句的内容,所以说该句为多余之言。而张藏本中的“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其释义为:使敌人的三军在和睦同心的情况下这种珍贵的精神被彻底拔除。此句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有专门的一篇《和同》,从《孙武兵法》的整体结构来看,孙武的某一重要观点势必要其他篇目中引用或者另行辅助说明,以表述此观点的重要性。“和同”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孙武兵法》82篇亦提倡此观点,并在《四五》篇中进行强调。二是,用一个“宝”字言明了军队内容和同的珍贵,并用了一个“尋+立刀”字言明了军队知“四五”可使敌军“彻底”失去“和同”。
        该简中的“柴”字,一般解为“柴,释读为訾,训叹恨”,似与全文不符。如按张震泽先生解:“柴当为猜字之借,音近相通也。《左传•昭公三年》:‘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注:‘猜,疑也。’《后汉书•张衡传》:‘于心有猜。’注:‘猜,疑也。’《说文》:‘猜,恨也、贼也。’猜与和相反。”而能观张藏本“三军和同能使宝(尋+立刀)”,“三军和能使柴”论义的深度,远不如“和同”,而且仅凭“柴”、“猜”音近来判断,似有不妥。

276简
        此简与张藏本相比,在文字的主体结构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中张藏本在言“路”和“动”的分类时前面均有“曰”字。另外,张藏本比该简多出“何以为四路”和“何以为五动”两句,这种写法与“孙氏兵学”的论述习惯相一致。而简本的叙述似乎与其他简在论述概念方面亦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在论述“四五”的不同概念时,因简本与张藏本在叙述方式上不一致,造成了释文的不同。简本言“进路也”,断句为“进,路也”,其余类同。而张藏本言“曰进路也”,无需断句。按简本的断句,一般释义成:前进是一条路,后退是一条路,向左是一条路,向右也是一条路;前进是动,后退是动,向左是动,向右是动,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笔者以为,按照这样的释义,似乎将孙子的学说看得过于简单化了。
        该简与张藏本的最大区别是“默然而处,亦动也”与“墨践而处,迂动也”在意义上完全不同。“默然而处,亦动也”的释义为: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而“墨践而处,迂动也”的释义是:根据军机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迂动”。今本《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墨践”与“践墨”词义相同。因此可以看出:一是,张藏本中讲述“五动”的概念,其中进动、退动、左动、右动为“直”、为“正”,而迂动为“迂”、为“奇”,与今本《孙子兵法》中“奇正”思想相合。二是,从张藏本的下文中我军要“墨践迂处而荒于敌之人”、让敌军“墨践直处而军不免于患”两处内容来分析,张藏本中对“四五”概念的解释更为准确,其思想含义更加深厚。
        由以上分析可知:简本中对“四路五动”的解释过于简单化。如果按照简本的理解,那么四路中应该加一个“没路也是有路”,与“五动”中的第五动“按兵不动同样也是动”相类,属于同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或者是同一个军事哲学观念。从张藏本该段行文的后面内容来看,强调了我军要“墨践迂处”,敌军则“墨践直处”,这一“迂”一“直”同是在“墨践”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解开“四五”真正含义之谜团。“四路”讲的是:两军进入面对面的实际交战状态时,军阵四个方向(进攻为向前,退却为向后,进攻和退却均存在着两翼安全问题,即左向和右向)要开阔以利于展开作战行动。“五动”讲的是:军队的机动路线的选择。亦即,“四路”为“正”,“五动”为“奇”。

277简
        该简与张藏本相较,在“者”字前缺少“知四五”三字,在“进不可迎于前”前多一个“故字”,区别不大。
        该简最下方五个字字迹不清,无从辨认。如果按照简本“第五动”是“默然而处,亦动也”的话,参照278简和279简中的相对对仗的文字,不易将这五年字填补出来。而用张藏本中的“践迂处而荒”这五个字将简本进行填补,则理通义顺。由此可见,上一简对“第五动”的解释为“默然而处,亦动也”,是不正确的,疑为竹简的抄者之误写。

278简
        该简与张藏本相较,第二句前少了“善知四五者”五字,释义上的区别不大。
        该简与张藏本的最大区别依然在“默然”与“墨践”上。

279简
        该简第三句为“善者”,而张藏本则为“故善用兵者”,两者释义无大区别,但张藏本的叙述更适合兵书的规范。
        该简最后一句为“以此薄”(加下一简的“敌”字,成一句),而张藏本则为“故敌以此而薄”(加后面的“战”字),两者释义无大的区别。

280简
        该简第三句较张藏本多一个“食”字,不影响两者释义的相同。
        该简最后一句为“故民见进而不”,而张藏本为“故卒见进而不”。“民”字在典籍中很少指军队、士卒,而此所言的内容为真实的交战,应该是身着军服的士卒“不还踵”(见下一简),所以张藏本中的“卒见进”更为准确。

281简
        该简第二句有“蹈白刃”,较张藏本“蹈有白刃”少一“有”字,但两者释义相同。
        该简为《善者》的最后一简,文字至“不还踵”全部结束。而张藏本中又多出“身居绝境而不还生”,此句与“蹈有白刃而不还踵”字数相同、语法结构相同,两者为对仗句,而且“白刃”是比喻,“绝境”为泛指战场中的一切最危险的情况,这样论述呈递进式,更为合理。张藏本中又多一个整句“故知四五者,王霸之兵也,善者也”,这种表述形式与今本《孙子兵法》13篇、张藏本《孙武兵法》各篇中的方式相同,此句虽然不影响对兵学观点的整体论述,但却为总结性的语言,在篇目的体例中不可缺少。

        三、总结
        1.银雀山简本《善者》与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中的《四五》篇是同一篇。
        2.《四五》较《善者》在论述上更加深入和细致,其可信度更高,学术价值更高。
        3.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的母本,较银雀山简本《善者》的母本更为完整。韩信批注有“此篇三简名,齐安城简曰《善者》;秦宫郿邬简曰《六能》;景林简曰《四五》。观其旨,信以为《四五》益之。《孙子兵法》之《九地》篇有曰:‘四五者,一不知,不可也。’正相合也。故定名《四五》。用我之四路以必彻,发我之五动以必工;致敌之四路以必穷,击敌之五动以必忧。此四路五动之旨要也。实王霸之兵也。”银雀山汉简为齐安城简之说,以及韩信言“齐、秦二简名实不妥也,乃传之谬误也”,实为可信之语。
        4.银雀山简本《善者》在抄录过程中存在着误抄、误写的现象。
        5.一些学者认定张氏藏《孙武兵法》82篇手抄本是“近人伪造的低劣赝品”,是在没有任何调查,不进行82篇的任何实质性学术研究的情况草率定论的,这是极不严肃的,其治学态度不应为学界所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