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中国计算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6:56
一年前,本人搜集了一些资料,以《科学的春天——毛泽东时代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为题张贴在互联网上。这些资料证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受当时所掌握材料的限制,文章存在着不少缺陷,例如,没有注意和国外同时代的计算机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对比,特别是,文章没有分析在毛主席去世后,中国计算机事业衰落的原因。从网上的一些回复看,确实有些人钻了这个空子,把这个责任归罪于毛主席,继续造谣诬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或“信息技术革命”,其影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中国恰好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于是有很多诬蔑毛泽东时代的文章说:中国正处于内乱,耽误了宝贵的机遇。例如,在那本被吹捧为科技史权威,由老自由化分子许良英主编的《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文献1]中,对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研制计算机的历史,除了嘲讽之外没有一句正面描述。除此之外,我也看到很多不错的专著和文章,由于对历史不了解,加上受一些错误宣传的长期影响,在介绍和分析中国研制计算机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不够全面和客观。

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对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澄清那些强加给毛泽东时代的不实之词,还事实本来面目。



    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取得了巨大发展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们知道,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外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但至今尚未成熟,本文不涉及。)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1956-1958,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103机),并生产了50台左右[文献2]。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1946-1954,标志:贝尔实验室的TRADIC),中国用了7年(1958-1964,标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国防科技大学前身的441B机),生产了约200台[文献2]。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1954-1964,标志:IBM公司的IBM360),中国用了7年时间(1964-1970,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1机”[文献3])。我国研制的第三代计算机品种非常多。例如,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50机于1973年完成;借鉴美国IBM公司16位小型机技术的DJS-100机也于该年(1973)研制成功,它的硬件为自行设计,软件兼容;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013机”;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这一时期的1973年1月,四机部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即7301会议),总结了60年代我国在计算机研制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文献4]。从此,中国计算机工业开始有了政策性指导,重点研究开发国际先进机型的兼容机、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发展微机[文献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今天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个过程美国用了9年(1964-1972,标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与伊利诺斯大学联合研制的ILLIAC-IV),中国用了8年(1970-1977,标志:航天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的77型机)。77型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文献6]。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该年(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文献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比美国晚了13年,但是经过毛泽东时代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是某些人所歪曲的“被拉大了”,而是缩小了,从12年缩小到10年,再缩小到6年。到毛泽东离开我们之后不久,中国的计算机水平仅比美国落后5年。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计算机奔跑的时代!



    二.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制造第四代计算机的基础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人认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不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成为导致计算机事业后来出现停滞的主要原因。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文献7]。

    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这以1972年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现电子工业部24所)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而美国用了8年。也就是说,到文革中期,我们在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与国外的差距缩短到4年。

    这一时期,由于受国内外微电子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加上集成电路的利润丰厚,国内出现一股电子热潮,全国建设了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为以后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工业基础。

    通过对比会发现,美、日等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实验阶段到定型,再到批量工业生产,通常用4、5年时间。到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的时候,这些国家已先后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规模生产阶段。参照这个速度,可以预计,我国到70年代中期就可以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批量生产,即使考虑到国外封锁和工业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也不会晚于70年代末,这已经被历史所证实。某些人说什么“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业生产”,是站不住脚的。

    在此之后,我国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方面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加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生产工作。1975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又成功开发出当时属国内最高水平的1024位移位存储器,集成度达8820个元器件[文献8],达到国外同期水平。另一方面,在那个据说是“闭关锁国”的时期,我国通过购买国外单台设备,自己组建了三条生产线,以缓解国内制造计算机的迫切需要。

    当然,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科研与生产联系得不够紧密,一些科研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商品。二是生产线过多,国家投资分散,没有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一些地方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效应。[文献9]

    即便如此,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又陆续研制出256和1024位ECL高速随机存储器,后者达到国际同期的先进水平;可以生产NMOS256位和4096位、PMOS1024位随机存储器;掌握了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起着重要作用的无显影光刻技术,可用于制造分子束外延设备[文献10];中科院上海冶金所还独立发展了制造集成电路所需要的离子注入机,并出口到日本[文献7]。

毛泽东时代给我们的微电子业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家底。一年前,本人搜集了一些资料,以《科学的春天——毛泽东时代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为题张贴在互联网上。这些资料证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曾经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受当时所掌握材料的限制,文章存在着不少缺陷,例如,没有注意和国外同时代的计算机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对比,特别是,文章没有分析在毛主席去世后,中国计算机事业衰落的原因。从网上的一些回复看,确实有些人钻了这个空子,把这个责任归罪于毛主席,继续造谣诬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或“信息技术革命”,其影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中国恰好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于是有很多诬蔑毛泽东时代的文章说:中国正处于内乱,耽误了宝贵的机遇。例如,在那本被吹捧为科技史权威,由老自由化分子许良英主编的《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文献1]中,对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研制计算机的历史,除了嘲讽之外没有一句正面描述。除此之外,我也看到很多不错的专著和文章,由于对历史不了解,加上受一些错误宣传的长期影响,在介绍和分析中国研制计算机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不够全面和客观。

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对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澄清那些强加给毛泽东时代的不实之词,还事实本来面目。



    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毛泽东时代取得了巨大发展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我们知道,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外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但至今尚未成熟,本文不涉及。)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1956-1958,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103机),并生产了50台左右[文献2]。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1946-1954,标志:贝尔实验室的TRADIC),中国用了7年(1958-1964,标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国防科技大学前身的441B机),生产了约200台[文献2]。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1954-1964,标志:IBM公司的IBM360),中国用了7年时间(1964-1970,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1机”[文献3])。我国研制的第三代计算机品种非常多。例如,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50机于1973年完成;借鉴美国IBM公司16位小型机技术的DJS-100机也于该年(1973)研制成功,它的硬件为自行设计,软件兼容;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013机”;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这一时期的1973年1月,四机部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即7301会议),总结了60年代我国在计算机研制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文献4]。从此,中国计算机工业开始有了政策性指导,重点研究开发国际先进机型的兼容机、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发展微机[文献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今天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个过程美国用了9年(1964-1972,标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与伊利诺斯大学联合研制的ILLIAC-IV),中国用了8年(1970-1977,标志:航天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的77型机)。77型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文献6]。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该年(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文献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比美国晚了13年,但是经过毛泽东时代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是某些人所歪曲的“被拉大了”,而是缩小了,从12年缩小到10年,再缩小到6年。到毛泽东离开我们之后不久,中国的计算机水平仅比美国落后5年。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计算机奔跑的时代!



    二.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制造第四代计算机的基础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人认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不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成为导致计算机事业后来出现停滞的主要原因。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文献7]。

    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这以1972年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现电子工业部24所)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而美国用了8年。也就是说,到文革中期,我们在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与国外的差距缩短到4年。

    这一时期,由于受国内外微电子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加上集成电路的利润丰厚,国内出现一股电子热潮,全国建设了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为以后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工业基础。

    通过对比会发现,美、日等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实验阶段到定型,再到批量工业生产,通常用4、5年时间。到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的时候,这些国家已先后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规模生产阶段。参照这个速度,可以预计,我国到70年代中期就可以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批量生产,即使考虑到国外封锁和工业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也不会晚于70年代末,这已经被历史所证实。某些人说什么“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业生产”,是站不住脚的。

    在此之后,我国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方面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加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生产工作。1975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又成功开发出当时属国内最高水平的1024位移位存储器,集成度达8820个元器件[文献8],达到国外同期水平。另一方面,在那个据说是“闭关锁国”的时期,我国通过购买国外单台设备,自己组建了三条生产线,以缓解国内制造计算机的迫切需要。

    当然,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科研与生产联系得不够紧密,一些科研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商品。二是生产线过多,国家投资分散,没有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一些地方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效应。[文献9]

    即便如此,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又陆续研制出256和1024位ECL高速随机存储器,后者达到国际同期的先进水平;可以生产NMOS256位和4096位、PMOS1024位随机存储器;掌握了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起着重要作用的无显影光刻技术,可用于制造分子束外延设备[文献10];中科院上海冶金所还独立发展了制造集成电路所需要的离子注入机,并出口到日本[文献7]。

毛泽东时代给我们的微电子业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家底。
按LZ的语气应该不是第一次发帖啊,干嘛用马甲呢?
说毛时代的好在超大是要冒风险和勇气的,所以LZ先用个马甲
要贴就贴全,把引用的文献贴出来啊
说这些  最喜欢用这样的比较“。。。。。美国用9年研制成功   苏联用了7年研制成功  英国用了。。。。。。中国仅用了2年就研制成功”


明明是落后的  这么一说好象还是最强的  很有意思
LZ去找一本计算机专业的入门教材就全解惑了,何苦这么辛苦。还有就是问问计算机专业的老一辈教师也行。差距,不是简单的用一些数据、论文就能比较的出来,象计算机这类实用技术应用很关键,中国在这行落后太多,这些年开始慢慢赶上来了一些。
脑残帖
就我所知,当时这些计算机的零部件不全是自己制造的,不具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大学的时候听说当年计算机水平确实不错的.
算盘应该被西方先进上千年
happywar 发表于 2009-4-28 15:25
有理,还有最早的二进制呢。有2000年了吧。:victory:
又来一个左派挺毛党成员:(
又来一个左派挺毛党成员:(
和飞机的例子一样,五六十年代靠歼五、歼六还能牛一阵儿,再往后发展,到了七八十年代,基础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看到“曾经”2个字关于中国方面的,就心痛。没看本文
难道是文革招魂贴
ppkshock 发表于 2009-4-28 14:01
:handshake
  后发优势(late-mover advantage;Second-mover 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发优势、先动劣势)
  一、 什么是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 advantage;Second-mover 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指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例如:研发成本优势、行业风险把握优势等。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市场进入次序优势,包括先动优势和后发优势。
  先动优势是指企业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进入市场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或竞争优势。
  二、后发优势存在于三个方面
  1990 年Lieberman 和Montgomery 指出后发优势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后动者可能会在产品和工艺研究与开发、顾客教育、员工培训、政府审批、基础投资等很多方面比先动者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益。
  (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由于市场初期,技术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discontinuities)往往导致先动者的错误决策,而后动者可以从先动者的错误中吸取这些教训,不再犯先动者曾经犯过的错误。
  (3)在位者惯性: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组织僵化,企业不愿引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不愿改革,而后动者作为一个追赶者,时刻都想抓住机遇从而取代先动者的地位,因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产品等都进行大量的革新,从而在与先动者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计算机搞出来了。。。。就你一家用。。。。。无法普及。。。最后。。。
至今本人还存有一大堆70年代初生产的数字集成电路,当年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的研发上我国确实进步很快,与国际先进水平距离很近了。但是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尤其80年代世界微机业兴起,美国几大微机巨头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Intel 、AMD 、Cyrix(90年代末?退出市场)目前仅此两家争雄。还有Sun,IBM等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这一大系列产品的生产商,著名的Apple电脑(苹果)采用的就是IBM芯片,当然,现在Apple也使用Intel的CPU了。再看英、法、德、俄、日有哪个国家能够分一杯羹?其实我国在研发上不存在断档、有耽搁是在80年代社会转型期。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与微机不是一个概念,不能以办公桌上的电脑去评判一个国家的研发水平,如同不能以索尼ps2上的128位芯片去考量日本为甚么不生产微机。
国防科工委点名要他去参加会议,临走前系里反复向他交待只是去听会。可他到会参与讨论后,就提出要干这个任务。由于他既不能代表学院也不能代表六系,最后是在与他同行的学院代表曹佩文(哈尔滨工程学院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表态同意的情况下,才争取到任务。是年 12月6日,国防科委下达关于718工程中心计算机会议纪要的通知,由哈尔滨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系研制一套718中心计算机系统。参见国防科技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兼研究所史(1956~1993)》,内部印刷,1993年,第193页)。
一九6四年十月的长沙会议,是哈军工悲剧的起始点。一场军队院校大整风,哈军工是不合格的头一名。因为如此,后来林彪的一封电报,硬生生扒掉了哈军工的军装。

刘居英:那是6四年的十月。我知道的,是国防科工委路扬拿着当时林彪的电报。电报很简单,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系列。就这个,交地方,黑龙江省。就这个。什么也没说,怎么继承也不知道,没别的,就这个。

事先我不知道,没人告诉我。可能有人知道,因为有人要跑。我看长着腿都要走。别人都走,我走不了啊,所以最后的时候人都走了,就剩我了,哎,就剩我了。

文化革命那时候批的,什么“两老办院”啊,当然现在都宣传程优点了,那时候可都是罪状,都是我的罪状,现在说好的,就不是我的了。那个时候我就是总后台呀,修正主义总后台,哈军工,所有知识分子总保护伞就是我啊,所以不斗你斗谁啊,那是应该的。

陈晓楠:叫什么都行,就是别用军事两个字,是当年哈军工推出军队序列得到的唯一答复。文革中,北京大学贴出的“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打倒了刘居英的哥哥,当时的北大党委书记陆平。第二天,刘居英就被当街揪斗。

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后,***说,要准备打仗。在林彪发布“一号命令”,要求紧急战备,哈军工就得到了一纸南迁的通知。原来的学院被打散,主体迁往长沙。文革中,刘居英在牛棚中受尽苦难。而此时的哈军工,甚至有教学楼沦为马棚。只是为什么哈军工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刘居英:因为我们那地方是搞修正主义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张春桥讲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都是王八蛋。张春桥他们讲的。我是这帮人是保护伞,走资派。

陈晓楠:叶剑英元帅在一九七〇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庐山云雾弄阴晴。那时,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拉开大幕,政治的云雾阴晴未定。此时,远在哈尔滨的哈军工,已经在一纸南迁的命令之下,消失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为什么这所那么有名的军事工程学校,会突然被迫退出军队序列,继而在文革间遭遇搬迁,肢解这样不寻常的灭顶之灾?从而不复存在。原因究竟是什么?已经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是六十年代左倾思潮下的悲剧,还是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阴差阳错?当我们向刘居英将军,这位曾经与哈军工共命运的老校长追问事情的原因时,他回答我们的却是沉默和愤怒。对他而言,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痛心的事情。他只能选择沉默来表达他的愤怒与惋惜。
在微机出现之前,计算机是很神秘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单件或者很小批量制造的,连美国也不例外。IBM曾经说过,只要几台IBM的 大型计算机就足够满足全美国的需要。70年代以前,我们能够紧跟美国的计算机步伐,差距就5年左右,但是80年代就放弃了跟踪,满足于攒机,和美国的差距急剧拉大,幸亏美国在巨型计算机方面对中国禁运,才不得不自己研究,巨型计算机居然成为和美国差距最小的领域。感谢美国的禁运感谢CCTV感谢领导感谢观众。
柳依依 发表于 2009-4-28 18:42
一大堆?
发个照片上来,能拍出芯片型号的更好,别说你的手机不带拍照的。


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一


一.只会做加法的计算机


听父亲说起来,才澄清了我一个一直错误的观念 – 我以为中国计算机的研制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其实我国的计算机起步很早,1950年代,就已经生产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来了。

那个时候,生产出来的是大型机,功能。。。是绝对不敢跟今天的计算器相比的。

科学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大约是1958年研制成功的,父亲记得“是张修他们搞的”,是一台主要部件为电子管的计算机。那时科学院搞了一个大型及系列,编号大约是按照101,102,103。。。这样顺序来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等父亲他们后来上马微型机的时候,也就参考了这个编号,研制成的分别是 201,202,203。。。只是前面加了一个标号 – “长城”,这就是后来长城系列计算机的由来。

我后来查了一下,觉得父亲的说法有误,因为当时从事这台计算机研究的,主要是“老三室”—即计算数学研究室的成员,也得到了当时的苏联专家什梅格列夫斯基等人大力协助。后来在计算所担任所长的张修先生,1958年并不在这个室,甚至不在国内,而是在列宁格勒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60年才返回科学院工作。因此,他不大可能参加了这台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不过,张修先生的确长期是计算所的业务骨干,我想老爷子的意思是“张修所在的那个部门搞的”。

父亲到科学院以后在“老六室”,早期是研究纯数学问题的,和计算机开始打交道是后来的事情。然而,他接触计算机的研究,时间却早得多,这是因为,50年代后期,全国很多科研单位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大家都在研究计算机。

中国当时的平均教育水平和今天不能相比,因此,凡是理科较好的院校,几乎都被这股风波及,北大也不例外。父亲最早接触计算机研究,是五十年代在北大数学力学系学习的时候。

当时北大也决心研制计算机,他们是三个系联合搞,一个数学系,一个物理系,还有一个好像是无线电系。挑头的是物理系一个教授,这个人形象很特别,只有一条腿,但肌肉发达,身体很好。萨爹说他似乎有些军人气质,怀疑是从部队上下来的。这个人,相信如果找当时在北大物理系工作的前辈查,一定可以查出是谁来。

萨爹属于大学高年级学生,当时他们已经被作为国家级的准技术骨干使用了。今天几乎都在为毕业分配烦恼的大学生们,对此的感觉恐怕是哭笑不得。

当然,以他们的水平,设计还是轮不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焊接电路板 – 一块电路板上有一个浑似灯泡的电子管,还有一些电容,二极管等辅助器件,焊好后一块一块插起来,最后弄到一间房子那样大,就是当时的计算机。

不过,这种电子管的寿命,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到了时间无论好坏一律拔掉丢在筐里做报废处理。萨爹对当时系里到处废旧“电灯泡”的场面记忆犹新。

不过,他们最大的烦恼还不是电子管的寿命,而是经常出现假焊,萨爹耐心,检查假焊的工作经常由他来做。

这样,冬去春来,夏去秋来,一年的苦干,到1959年国庆节,这台机器终于可以运行了。

运行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 也许因为设计的问题,北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虽然能工作,却只会计算加法,不会减法 – 其实萨爹说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做乘法,因为乘法就是重复的加,这个它可以做。

面对这样一个成品,教授一筹莫展,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学校一面表扬一面挠头,不知道这样一个东西怎样报销。。。

正在这时,部队来人了,重金买下了这台“鸡肋”,也没提要改进。

如释重负的领导和教授们很高兴,又有点儿不理解 – 只会加法的机器,怎么用啊?

后来,交货的回来,忍俊不禁的说了原委 – 原来,部队同时买下了北大和清华(据说时,但没有确认,也许是另一家同样水平的高校)两家的试制产品 – 清华的那一台阿,跟北大的正相反,光会做减法不会做加法,也是找不到毛病。

于是,部队说,干脆都买了,不就什么都能算了?

因为这件事,北大和清华做计算机研究的这批人,相互碰上都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可能都觉得有点儿丢人吧。

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一


一.只会做加法的计算机


听父亲说起来,才澄清了我一个一直错误的观念 – 我以为中国计算机的研制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其实我国的计算机起步很早,1950年代,就已经生产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来了。

那个时候,生产出来的是大型机,功能。。。是绝对不敢跟今天的计算器相比的。

科学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大约是1958年研制成功的,父亲记得“是张修他们搞的”,是一台主要部件为电子管的计算机。那时科学院搞了一个大型及系列,编号大约是按照101,102,103。。。这样顺序来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等父亲他们后来上马微型机的时候,也就参考了这个编号,研制成的分别是 201,202,203。。。只是前面加了一个标号 – “长城”,这就是后来长城系列计算机的由来。

我后来查了一下,觉得父亲的说法有误,因为当时从事这台计算机研究的,主要是“老三室”—即计算数学研究室的成员,也得到了当时的苏联专家什梅格列夫斯基等人大力协助。后来在计算所担任所长的张修先生,1958年并不在这个室,甚至不在国内,而是在列宁格勒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60年才返回科学院工作。因此,他不大可能参加了这台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不过,张修先生的确长期是计算所的业务骨干,我想老爷子的意思是“张修所在的那个部门搞的”。

父亲到科学院以后在“老六室”,早期是研究纯数学问题的,和计算机开始打交道是后来的事情。然而,他接触计算机的研究,时间却早得多,这是因为,50年代后期,全国很多科研单位掀起了一股“计算机热”,大家都在研究计算机。

中国当时的平均教育水平和今天不能相比,因此,凡是理科较好的院校,几乎都被这股风波及,北大也不例外。父亲最早接触计算机研究,是五十年代在北大数学力学系学习的时候。

当时北大也决心研制计算机,他们是三个系联合搞,一个数学系,一个物理系,还有一个好像是无线电系。挑头的是物理系一个教授,这个人形象很特别,只有一条腿,但肌肉发达,身体很好。萨爹说他似乎有些军人气质,怀疑是从部队上下来的。这个人,相信如果找当时在北大物理系工作的前辈查,一定可以查出是谁来。

萨爹属于大学高年级学生,当时他们已经被作为国家级的准技术骨干使用了。今天几乎都在为毕业分配烦恼的大学生们,对此的感觉恐怕是哭笑不得。

当然,以他们的水平,设计还是轮不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焊接电路板 – 一块电路板上有一个浑似灯泡的电子管,还有一些电容,二极管等辅助器件,焊好后一块一块插起来,最后弄到一间房子那样大,就是当时的计算机。

不过,这种电子管的寿命,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到了时间无论好坏一律拔掉丢在筐里做报废处理。萨爹对当时系里到处废旧“电灯泡”的场面记忆犹新。

不过,他们最大的烦恼还不是电子管的寿命,而是经常出现假焊,萨爹耐心,检查假焊的工作经常由他来做。

这样,冬去春来,夏去秋来,一年的苦干,到1959年国庆节,这台机器终于可以运行了。

运行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 也许因为设计的问题,北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虽然能工作,却只会计算加法,不会减法 – 其实萨爹说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做乘法,因为乘法就是重复的加,这个它可以做。

面对这样一个成品,教授一筹莫展,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学校一面表扬一面挠头,不知道这样一个东西怎样报销。。。

正在这时,部队来人了,重金买下了这台“鸡肋”,也没提要改进。

如释重负的领导和教授们很高兴,又有点儿不理解 – 只会加法的机器,怎么用啊?

后来,交货的回来,忍俊不禁的说了原委 – 原来,部队同时买下了北大和清华(据说时,但没有确认,也许是另一家同样水平的高校)两家的试制产品 – 清华的那一台阿,跟北大的正相反,光会做减法不会做加法,也是找不到毛病。

于是,部队说,干脆都买了,不就什么都能算了?

因为这件事,北大和清华做计算机研究的这批人,相互碰上都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可能都觉得有点儿丢人吧。


早期计算机研制小故事 三。
萨苏
法国舅姥爷胎死腹中(2009-03-10 20:42:18)
前面提到我国早期台式计算机有个意大利舅老爷。

所谓“意大利舅老爷”指的是一台意大利台式计算机,这台机器本来是为了作一个项目买进来的,属于一锤子买卖,与技术引进无关,而且买的时候就不算先进。

其实,我国“自力更生”时代研制的各型计算机,大多带有国外成功机型的影子,利用了很多现成技术,早期10X系列大型机主要是苏联技术,中苏交恶以后,这就不要想了。长城20X系列台式机的核心技术,则参考了这台意大利计算机的设计,这台不算先进的机器,对长城20X系列的开发却产生了不能更重要的影响。把这台意大利计算机称作长城机的“舅老爷”可说恰如其分。

记得龙芯出来的时候,颇有人质疑其中用了国外的一些专利技术。这件事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指责研究中用国外的专利技术,感觉是有点儿没道理。参考和使用前人的科研成果并不丢人,确切地说,这才是科研的正常做法。如牛顿所说的那样 –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

想不往人家肩膀上站就比牛顿还高,那八成不是尼采就是疯子。我国“自力更生”时代的科研多依靠自己从零开始,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单单要争这口气,而是人家对我们搞封锁。想要老大哥的技术援助?人家不给,想买美帝国主义的专利?人家不卖,没办法我们才只好自力更生呢。这样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问题是,从未听说过意大利在计算机技术上有过什么“世界领先”的时候,更没听说意大利和我们有过什么这方面的交流(同为老牌法西斯的德国倒帮过我们的忙,不过是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干吗弄一台意大利计算机来作参考呢?

这纯属迫不得已。

本来这个舅老爷可能来自法国,文革改变了这种可能。

大家都晓得,和苏联翻脸之后,我们的科研事业受到重创。这是正常和无奈的事情,建国的时候底子太薄,基本没有工业基础,高小毕业就算知识分子,以当时科研人员的总量和人口比例而言,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并基本满足国防和工业方面的需要,做到这样的成就中国人已经足以骄傲。科技是要投入的,也要有积累和交流,这是客观规律。在那种情况下“赶英超美”暂时只能是一个口号,若是真做到了,那我们中国人就不是了不起,而是八成不属于地球生物。

从三年困难时期缓过来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中科院一面继续大型机的开发,一面开始了台式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可以在较为严酷的环境中工作,并机动灵活的台式机无论军用民用都有重大价值。当时科学院也经历了老大哥“背信弃义”的重大影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此时,再利用五十年代从苏联获得的技术已经不大现实,那样造出的台式机只怕尺寸不会小于大象,从国外获得相关的急需先进技术,就成了一件重要课题。

为什么当时不考虑全由我们自己“自力更生”呢?

没有问过,我推测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很早以前老爷子和我提到过的,我国科技界在80年代以前确实有不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但这些科研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得明白一点,国外出成果,过程是金字塔型的,底盘大,逐步积累,几个甚至几十个发展方向齐头并进,相互受益,出成果是个时间问题。我们不行,没有这样多的财力,也没有这样多的科研力量,所以我们的成果通常是一个继承一个,在前一个成果基础上“逼”出下一个成果,看起来跟竹竿一样,虽然可以竖得和人家一样高,但没有人家稳当。

这个类似竹竿的结构对科研来说真是要命的事情,因为如果中间走错一步,就不可能得到“世界先进”这个结果了。好在当时中国科技界上层有几位眼光极为锐利的人物把关,研究方向总是把握得很准,所以才能不时出现“奇迹”。这造成我们在某个领域的先进成果,只代表在这个点上先进,但无法说在这个领域整体都先进,其它部分可能差得很远。于是,我们的科研成果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也限制了我们全盘“自力更生”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感觉的,似乎陈景润先生之前我国科技界一直不太重视基础研究,因此高科技发展缺乏基础研究的有力支撑。

这仅仅是推测,无论如何,华罗庚华老肯定比我聪明,他都认为必须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台式机才能上马,一定有他的硬道理。

当时的合作方向是法国。

大约这是因为世界的两大阵营,无论苏美当时与中国都是敌对的关系,只有戴高乐的法国桀骜不驯,即不买苏联的帐,也不买美国的帐,1964年“悍然”和中国建交。此时,法国在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上不甚积极,在政治上有合作的可能。

一度被我当成希特勒的夏尔.戴高乐,也是一个有大国梦的人物,他对于战后法国的意义,不亚于战中丘吉尔对英国的意义。

只要有合作的可能,下面就好办了 – 华老何许人也?冯诺伊曼的老朋友,在世界计算机界他可以横着走的,还怕找不到关系?

很快,法国科技界就接住了橄榄枝,愿意与中国科学院进行技术方面的共同研究,同意为中国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并提供新式晶体管计算机的样机。

实际上,萨爹就是当时准备派赴法国进修的五名中科院技术骨干之一。直到他去世后,整理他留下的旧书,还有当时法语学习的教材。科学院同时根据经费情况,分两批向法国购买计算机样机,第一批是一台新式大型机,第二批是数台新式微型台式计算机,作为研究参考。

法国方面对这笔交易基本是够意思的,到1966年,那台大型机已经运送到中国。

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文革爆发了。中科院受到政治风波的严重冲击,几乎所有涉外的技术交流都被中止。萨爹一行的留法计划和第二批从法国购买台式计算机的项目也在其中。“法国舅老爷”胎死腹中,运到中国的那台法国大型机命运更加悲惨,1967年竟在长春被某派造反组织焚毁
科学院的大型机为何会在长春被毁呢?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 –长春光机所,一直到文革都是行政上隶属于科学院的,中科院计算机研制的重要单位,他们的研究重点在基础元件制造。当时,中科院物理所的胡佩生等科研骨干都在那里工作,并取得了我国第一代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等科研成果。直到1968年,这个所才从科学院划出去。

这台法国计算机运到长春,本来有对其部件进行研究仿制的任务。不幸长春是文革开始后武斗最激烈的城市之一,这台计算机也在混乱中被毁,没有来得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与法国的合作就此搁浅,看来,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早期计算机研制小故事 三。
萨苏
法国舅姥爷胎死腹中(2009-03-10 20:42:18)
前面提到我国早期台式计算机有个意大利舅老爷。

所谓“意大利舅老爷”指的是一台意大利台式计算机,这台机器本来是为了作一个项目买进来的,属于一锤子买卖,与技术引进无关,而且买的时候就不算先进。

其实,我国“自力更生”时代研制的各型计算机,大多带有国外成功机型的影子,利用了很多现成技术,早期10X系列大型机主要是苏联技术,中苏交恶以后,这就不要想了。长城20X系列台式机的核心技术,则参考了这台意大利计算机的设计,这台不算先进的机器,对长城20X系列的开发却产生了不能更重要的影响。把这台意大利计算机称作长城机的“舅老爷”可说恰如其分。

记得龙芯出来的时候,颇有人质疑其中用了国外的一些专利技术。这件事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指责研究中用国外的专利技术,感觉是有点儿没道理。参考和使用前人的科研成果并不丢人,确切地说,这才是科研的正常做法。如牛顿所说的那样 –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

想不往人家肩膀上站就比牛顿还高,那八成不是尼采就是疯子。我国“自力更生”时代的科研多依靠自己从零开始,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单单要争这口气,而是人家对我们搞封锁。想要老大哥的技术援助?人家不给,想买美帝国主义的专利?人家不卖,没办法我们才只好自力更生呢。这样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问题是,从未听说过意大利在计算机技术上有过什么“世界领先”的时候,更没听说意大利和我们有过什么这方面的交流(同为老牌法西斯的德国倒帮过我们的忙,不过是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干吗弄一台意大利计算机来作参考呢?

这纯属迫不得已。

本来这个舅老爷可能来自法国,文革改变了这种可能。

大家都晓得,和苏联翻脸之后,我们的科研事业受到重创。这是正常和无奈的事情,建国的时候底子太薄,基本没有工业基础,高小毕业就算知识分子,以当时科研人员的总量和人口比例而言,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并基本满足国防和工业方面的需要,做到这样的成就中国人已经足以骄傲。科技是要投入的,也要有积累和交流,这是客观规律。在那种情况下“赶英超美”暂时只能是一个口号,若是真做到了,那我们中国人就不是了不起,而是八成不属于地球生物。

从三年困难时期缓过来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中科院一面继续大型机的开发,一面开始了台式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可以在较为严酷的环境中工作,并机动灵活的台式机无论军用民用都有重大价值。当时科学院也经历了老大哥“背信弃义”的重大影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此时,再利用五十年代从苏联获得的技术已经不大现实,那样造出的台式机只怕尺寸不会小于大象,从国外获得相关的急需先进技术,就成了一件重要课题。

为什么当时不考虑全由我们自己“自力更生”呢?

没有问过,我推测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很早以前老爷子和我提到过的,我国科技界在80年代以前确实有不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但这些科研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得明白一点,国外出成果,过程是金字塔型的,底盘大,逐步积累,几个甚至几十个发展方向齐头并进,相互受益,出成果是个时间问题。我们不行,没有这样多的财力,也没有这样多的科研力量,所以我们的成果通常是一个继承一个,在前一个成果基础上“逼”出下一个成果,看起来跟竹竿一样,虽然可以竖得和人家一样高,但没有人家稳当。

这个类似竹竿的结构对科研来说真是要命的事情,因为如果中间走错一步,就不可能得到“世界先进”这个结果了。好在当时中国科技界上层有几位眼光极为锐利的人物把关,研究方向总是把握得很准,所以才能不时出现“奇迹”。这造成我们在某个领域的先进成果,只代表在这个点上先进,但无法说在这个领域整体都先进,其它部分可能差得很远。于是,我们的科研成果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也限制了我们全盘“自力更生”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感觉的,似乎陈景润先生之前我国科技界一直不太重视基础研究,因此高科技发展缺乏基础研究的有力支撑。

这仅仅是推测,无论如何,华罗庚华老肯定比我聪明,他都认为必须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台式机才能上马,一定有他的硬道理。

当时的合作方向是法国。

大约这是因为世界的两大阵营,无论苏美当时与中国都是敌对的关系,只有戴高乐的法国桀骜不驯,即不买苏联的帐,也不买美国的帐,1964年“悍然”和中国建交。此时,法国在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上不甚积极,在政治上有合作的可能。

一度被我当成希特勒的夏尔.戴高乐,也是一个有大国梦的人物,他对于战后法国的意义,不亚于战中丘吉尔对英国的意义。

只要有合作的可能,下面就好办了 – 华老何许人也?冯诺伊曼的老朋友,在世界计算机界他可以横着走的,还怕找不到关系?

很快,法国科技界就接住了橄榄枝,愿意与中国科学院进行技术方面的共同研究,同意为中国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并提供新式晶体管计算机的样机。

实际上,萨爹就是当时准备派赴法国进修的五名中科院技术骨干之一。直到他去世后,整理他留下的旧书,还有当时法语学习的教材。科学院同时根据经费情况,分两批向法国购买计算机样机,第一批是一台新式大型机,第二批是数台新式微型台式计算机,作为研究参考。

法国方面对这笔交易基本是够意思的,到1966年,那台大型机已经运送到中国。

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文革爆发了。中科院受到政治风波的严重冲击,几乎所有涉外的技术交流都被中止。萨爹一行的留法计划和第二批从法国购买台式计算机的项目也在其中。“法国舅老爷”胎死腹中,运到中国的那台法国大型机命运更加悲惨,1967年竟在长春被某派造反组织焚毁
科学院的大型机为何会在长春被毁呢?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 –长春光机所,一直到文革都是行政上隶属于科学院的,中科院计算机研制的重要单位,他们的研究重点在基础元件制造。当时,中科院物理所的胡佩生等科研骨干都在那里工作,并取得了我国第一代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等科研成果。直到1968年,这个所才从科学院划出去。

这台法国计算机运到长春,本来有对其部件进行研究仿制的任务。不幸长春是文革开始后武斗最激烈的城市之一,这台计算机也在混乱中被毁,没有来得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与法国的合作就此搁浅,看来,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回25楼:
在回帖时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如能上几个图,让大家开开眼还是很好的。遗憾的是我的富士s5000坏掉了,想买台新的,还在犹豫卖甚么牌子的呢。我的阿尔卡特不带拍照功能。
友人拿来时其实已经是过时的了,当时74系列数字电路已经很普遍了。当年的集成电路很简单,大多是一些门电路,类似中功率三极管,“铁草帽”下六个到八个引脚。也有瓷质双排八至十脚(类似74系列)。
其实看标题,我还以为说的是算盘......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 ... amp;TopicID=2078684

往最后看
是这样啊!
桃树:流传的这个文章并不完全是当年的文章,它已经被后面的人改的面目全非,被夹带了大多私货,我原来写的大概是:70年代末北京国营建中机器厂(现七星华创)曾经向日本某科研机构出口过一批扩散炉,并不是因为水平有多高,仅仅是因为便宜,不代表当时设备水平比日本高,在说一个扩散炉的技术含量能有多高?实际上80年代初我们就全套引进了东芝的一个半导体器件生产线这一段被后来的人“润色”替换掉了,廖廖数句,意思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这是典型的篡改和以讹传讹
现在贴的这个版本其实没有任何看的价值,因为和最早的原文相去甚远了
有本事就自己造,没有本事就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