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风波中的刘少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16:48
“包产到户”风波中的刘少奇  


青岛新闻网  2006-03-03 14:22:01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围绕着“包产到户”问题引发的风波中,刘少奇处在了既想解决人民生活困难、又要维护毛泽东威信的矛盾困惑中。以下是他的夫人王光美女士在接受访谈时披露的相关内容,本报略有删节。

    包产到户是农民自发搞起来的

    包产到户
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渡过难关,自发地搞起来的。出现包产到户比较早、比较多的是安徽。1961年3月广州会议的时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了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情况和做法。当时毛主席表示可以试验。

    对包产到户,在领导干部中认识是不一致的。我想少奇同志内心是赞成包产到户的。他一直有一个心情,觉得这几年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群众生活这么困难,应该想出一个办法,让困难尽快过去。1961年在湖南农村调查的时候,他对农民说,有些零星生产可以包产到户,如田塍、荒地。但在正式场合他没有讲这个问题。默认也是一种支持,至少是不反对。各地农民见上面没有人来制止,包产到户便愈演愈烈。

    毛泽东严厉批评“单干风”

    大约1962年的六七月份,田家英同志从农村调查回来了。他向少奇同志汇报调查情况,其中讲到建议实行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到户。这时毛主席在外地,好像是在河北邯郸。少奇同志要他赶紧去向毛主席汇报,还要田家英转告,请主席快点回北京。田家英同志打电话同主席联系,说要去汇报农村调查的情况,可能讲了一下包产到户的好处等意见。主席说:“你不用来了,我过几天就回北京,等回北京再谈。”田家英和主席通完电话,马上给少奇同志这里打电话,是我接的,说他已经向毛主席汇报过了,看来主席同意了。我忙追问他,主席是怎么同意的?怎么讲的?田家英说不清楚。我跑去向少奇同志报告,同时提醒说,我感到田家英的话可能不准,还是要先听听主席的意见。

    过了几天,主席回来了,住在中南海游泳池。不多会儿,毛主席那里来电话,要少奇同志马上到游泳池去。少奇同志立即赶到游泳池。一见面,毛主席就严厉地批评少奇:“你急什么?为什么不顶住?叫我回来,你压不住阵脚了?我死了以后怎么办?”少奇同志这才明白,毛主席是坚决反对包产到户的。

    后来听说,陈云同志曾就包产到户和用重新分田的办法刺激农业生产的问题,同一些领导同志交换过意见,少奇、小平同志同意,林彪也同意,恩来同志表示还是先听取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回北京的当天,陈云当面向毛主席陈述意见,主席不表态,实际上是反对的。毛主席和陈云同志谈完话后,即找周恩来同志谈话,接着又找少奇同志谈话。

    刘少奇被迫变“调子”

    处在少奇同志的地位,他只能按毛主席的意见办,不再支持包产到户。当时,从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抽调了一批司局长以上干部,下放到主要产粮区帮助工作。7月18日,中央召集这批下放干部在怀仁堂开会,要少奇同志给他们作一个报告。其中有不少同志是主张包产到户的。这时他们还不知道毛主席已经表了态。后来一听,少奇同志在会上讲要巩固集体经济,调子已经变了,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少奇同志在会上讲巩固集体经济而没有讲包产到户,但还是强调要在农村实行责任制。他说:“我看实行责任制,一户包一块,或者一个组包一片,那是完全可以的。问题是如何使责任制跟产量联系起来……这是要研究的。”

    没过多久,1962年的七八月间,中央在北戴河开工作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多次讲话,批评“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毛主席说:现在有一部分同志把形势看成一片黑暗了,没有好多光明了,引得一些同志思想混乱,丧失前途、丧失信心了。农村集体化还要不要?是搞分田到户,还是集体化?主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从此,包产到户被当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受到长期批判。“包产到户”风波中的刘少奇  


青岛新闻网  2006-03-03 14:22:01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围绕着“包产到户”问题引发的风波中,刘少奇处在了既想解决人民生活困难、又要维护毛泽东威信的矛盾困惑中。以下是他的夫人王光美女士在接受访谈时披露的相关内容,本报略有删节。

    包产到户是农民自发搞起来的

    包产到户
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渡过难关,自发地搞起来的。出现包产到户比较早、比较多的是安徽。1961年3月广州会议的时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了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情况和做法。当时毛主席表示可以试验。

    对包产到户,在领导干部中认识是不一致的。我想少奇同志内心是赞成包产到户的。他一直有一个心情,觉得这几年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群众生活这么困难,应该想出一个办法,让困难尽快过去。1961年在湖南农村调查的时候,他对农民说,有些零星生产可以包产到户,如田塍、荒地。但在正式场合他没有讲这个问题。默认也是一种支持,至少是不反对。各地农民见上面没有人来制止,包产到户便愈演愈烈。

    毛泽东严厉批评“单干风”

    大约1962年的六七月份,田家英同志从农村调查回来了。他向少奇同志汇报调查情况,其中讲到建议实行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到户。这时毛主席在外地,好像是在河北邯郸。少奇同志要他赶紧去向毛主席汇报,还要田家英转告,请主席快点回北京。田家英同志打电话同主席联系,说要去汇报农村调查的情况,可能讲了一下包产到户的好处等意见。主席说:“你不用来了,我过几天就回北京,等回北京再谈。”田家英和主席通完电话,马上给少奇同志这里打电话,是我接的,说他已经向毛主席汇报过了,看来主席同意了。我忙追问他,主席是怎么同意的?怎么讲的?田家英说不清楚。我跑去向少奇同志报告,同时提醒说,我感到田家英的话可能不准,还是要先听听主席的意见。

    过了几天,主席回来了,住在中南海游泳池。不多会儿,毛主席那里来电话,要少奇同志马上到游泳池去。少奇同志立即赶到游泳池。一见面,毛主席就严厉地批评少奇:“你急什么?为什么不顶住?叫我回来,你压不住阵脚了?我死了以后怎么办?”少奇同志这才明白,毛主席是坚决反对包产到户的。

    后来听说,陈云同志曾就包产到户和用重新分田的办法刺激农业生产的问题,同一些领导同志交换过意见,少奇、小平同志同意,林彪也同意,恩来同志表示还是先听取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回北京的当天,陈云当面向毛主席陈述意见,主席不表态,实际上是反对的。毛主席和陈云同志谈完话后,即找周恩来同志谈话,接着又找少奇同志谈话。

    刘少奇被迫变“调子”

    处在少奇同志的地位,他只能按毛主席的意见办,不再支持包产到户。当时,从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抽调了一批司局长以上干部,下放到主要产粮区帮助工作。7月18日,中央召集这批下放干部在怀仁堂开会,要少奇同志给他们作一个报告。其中有不少同志是主张包产到户的。这时他们还不知道毛主席已经表了态。后来一听,少奇同志在会上讲要巩固集体经济,调子已经变了,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少奇同志在会上讲巩固集体经济而没有讲包产到户,但还是强调要在农村实行责任制。他说:“我看实行责任制,一户包一块,或者一个组包一片,那是完全可以的。问题是如何使责任制跟产量联系起来……这是要研究的。”

    没过多久,1962年的七八月间,中央在北戴河开工作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多次讲话,批评“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毛主席说:现在有一部分同志把形势看成一片黑暗了,没有好多光明了,引得一些同志思想混乱,丧失前途、丧失信心了。农村集体化还要不要?是搞分田到户,还是集体化?主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从此,包产到户被当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受到长期批判。
左左不说话了,我自己顶
刘也是个大左派,不是路线之争,是权力斗争.
就事论事,刘在包产到户这事上是站在真理这一边的,毛泽东在这事上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