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田家英向毛泽东进言“包产到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0:21
曾自      
   摘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3期  http://www.txssw.com/newswrmzd/MaoZeDongXingJiuLunWenKu/14130.htm
  
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指责这是分田单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随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包产到户”成为提出这一方针的导火索。我的父亲田家英也因在这年7月湖南农村调查后,以主席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直言包产到户的主张,从此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1961、1962年,在全国农村,群众创造并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一种比较符合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的出现实际是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经营方式的自发否定,也是为克服农村遇到的严重困难应运而生的自救方法。它一问世,就受到农民欢迎,全国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起来。搞得比较好的是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在1961年3月的广州中央会议期间曾向毛泽东汇报过,毛当时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但到了这年12月,毛泽东的思想起了变化,认为农村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已经是政策的下限,绝不能再退了。他对曾希圣用商量的口气说:生产恢复了,是否把“责任田”办法改变过来。曾希圣则提出:群众刚刚尝到甜头,是否让群众再搞一段时间。

1962年七千人大会之后,毛泽东把父亲叫到杭州,要他再组织一个调查组,到湖南韶山等地,了解积极贯彻执行《六十条》的情况,实质是想让父亲找到如何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恢复生产的典型办法。

深悉毛泽东思想的父亲原本同毛泽东一样,是反对包产到户倾向的。他曾在1961年3月看到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材料,其中讲到一些缺乏劳动力的社员特别是孤儿寡妇在生产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父亲含着泪给毛泽东写信:“工作是我们做坏的,在困难的时候,又要实行包产到户,把一些生活没有依靠的群众丢开不管,作为共产党人来说,我认为,良心上是问不过去的。”他还说,为了总结经验,包产到户作为一种试验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普遍推广,“依靠集体经济克服困难,发展生产,是我们不能动摇的方向。”父亲正是抱着这样的思想认识带队来到湖南农村的。他准备再为中央起草一个《恢复农村经济的十大政策》的文件。

调查组一进村,遇到一个没有料到的情况:社员普遍要求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而且呼声很高,尤以韶山大队和大坪大队为甚,少奇同志的家乡炭子冲好一些。对这一情况父亲没有精神准备,调查组其他人也没有精神准备。农民列举事实,讲了包产到户的许多好处,群众的情绪已如箭在弦上,用农民的话来说,叫“政府一松口,就会一声喊”。只要允许这样做,就会精耕细作,两三年内恢复生产,粮食可以增产,家庭副业也能很快发展,社员吃得饱,征购完成好。父亲认真听取和思考农民的意见,觉得有道理,他的思想起了变化。调查组内也有人主张包产到户。父亲组织全体组员讨论,鼓励畅所欲言。从实际看,包产到户明显对恢复生产有利,但事关重大,不能轻举妄动,特别是在毛泽东家乡更应慎重,此地一动,影响全省、全国。因此,尽管父亲已萌生赞成包产到户的想法,但在公开场合,对农民和地方干部丝毫没有松口。

父亲带着矛盾的心情,到上海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当时,陈云也在上海,他将反映韶山、大坪、炭子冲三个点农民真实要求的调查报告,同时送给了毛、陈二人,并将炭子冲的报告寄给了在京的刘少奇,得到的反映迥然不同。陈云读后很称赞,说“观点鲜明”。刘少奇认真看了炭子冲的报告,也认为很好。毛泽东对此却很冷淡,稍后听了父亲的口头报告,说:“我们是要走群众路线的,但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听群众的,比如要搞包产到户就不能听。”这是毛泽东对包产到户问题的又一次明确表态。

父亲从上海回到韶山,没有向调查组传达毛泽东的意见。此时,包产到户在全国呈现迅速发展之势,推行包产到户的呼声日益高涨,成了党内议论的重要话题。父亲完全了解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他可以就此止步,但他没有这样做,这关系到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啊!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他从湖南调查组选出三位多年从事农村政策研究、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赶往安徽无为县,了解那里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反馈的结论非常明确:包产到户对于解救遭到破坏的集体经济的危机,肯定是有利的和有必要的。经过反复的调查比较,父亲的认识明确起来,形成了为中央起草文件的指导思想。

此时毛泽东不在北京,父亲回京后便向刘少奇汇报起草《恢复农村生产十大政策》的设想。刘少奇态度很鲜明:“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还向父亲介绍了其他地方反映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主张。当父亲问刘少奇同志这些意见可不可以报告主席时,刘答:“可以。”并吩咐父亲把他的意见在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间酝酿一下,听听反应。为慎重起见,希望能听到真实的意见,嘱咐父亲不要说是他的意见。父亲随后分头向陈云、邓小平、周恩来陈述了包产到户的观点和主张,得到一致赞许。
中央常委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包产到户,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统一的意见。中央是否确定推行包产到户,关键看毛泽东的态度了。父亲决心冒险以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进言。

7月8日,父亲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系统地陈述了调查的情况和自己的意见。他说:现在全国各地实行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农民,约占30%,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与其让农民自发地搞,不如有领导地搞。将来实行的结果,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可能达到40%,另外60%是集体和半集体的。这是临时性的措施,是权宜之计,等到生产恢复了,再把农民引导到集体经济上来。

毛泽东静静地听,一言不发,显现出不悦的神情。他听完后第一句话就问父亲:“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见他一时没有作答,接着又问:“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有其他人的意见?”

父亲跟随毛泽东多年,对他的脾气秉性很清楚。毛不轻易发表否定他人的意见,若同意时,他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深化问题揭示主题;但若是不同意时,往往不做声,显示出一种思考的神情。此时,再做怎样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了。很显然,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问题早已在头脑中考虑过了,他直截了当地问是谁的主张,明白地说明他在猜疑这是其他领导人的意见。父亲为了中央领导同志之间的团结,把责任承担下来。他回答毛:“是我个人的意见。”

后来父亲才知道,在他到游泳池见毛泽东的前一天,陈云已找毛谈了话,陈述了在我国农村个体经营与合作经营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并存的看法。陈云走后,毛泽东发了大脾气。他斥责分田单干是瓦解农村集体经济;解散人民公社是中国式的修正主义。

接下来的北戴河会议,主张包产到户的邓子恢、陈云、田家英都被点名批评。

自此,父亲很少再参加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再也没有被委托搞调查研究。八届十中全会后,他被迫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查,检讨自己思想右倾,跟不上形势。但只字未提受刘少奇委托进言之事。

胡绳同志追忆父亲时说:家英从1955年帮助毛泽东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又起草过一系列中央农村工作文件,他多次到全国各地农村,看了许多情况,对当时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产生怀疑。家英曾说,如果重新从头搞社会主义,我将用另一种方法搞。

但失去毛泽东的信任后,父亲不可能再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是他最后几年思想苦闷的原因。“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1962年,父亲将这首写于庐山会议后的诗作,请好友梅行镌刻在一方图章的边款上。父亲再一次体味着一片赤诚的报国心不能施展和不被理解的苦闷。诗言志,诗载情,可以说,这首诗作正是父亲最后岁月复杂心境的真实表露。
曾自      
   摘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3期  http://www.txssw.com/newswrmzd/MaoZeDongXingJiuLunWenKu/14130.htm
  
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指责这是分田单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随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包产到户”成为提出这一方针的导火索。我的父亲田家英也因在这年7月湖南农村调查后,以主席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直言包产到户的主张,从此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1961、1962年,在全国农村,群众创造并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一种比较符合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它的出现实际是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经营方式的自发否定,也是为克服农村遇到的严重困难应运而生的自救方法。它一问世,就受到农民欢迎,全国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起来。搞得比较好的是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在1961年3月的广州中央会议期间曾向毛泽东汇报过,毛当时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但到了这年12月,毛泽东的思想起了变化,认为农村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已经是政策的下限,绝不能再退了。他对曾希圣用商量的口气说:生产恢复了,是否把“责任田”办法改变过来。曾希圣则提出:群众刚刚尝到甜头,是否让群众再搞一段时间。

1962年七千人大会之后,毛泽东把父亲叫到杭州,要他再组织一个调查组,到湖南韶山等地,了解积极贯彻执行《六十条》的情况,实质是想让父亲找到如何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恢复生产的典型办法。

深悉毛泽东思想的父亲原本同毛泽东一样,是反对包产到户倾向的。他曾在1961年3月看到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材料,其中讲到一些缺乏劳动力的社员特别是孤儿寡妇在生产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父亲含着泪给毛泽东写信:“工作是我们做坏的,在困难的时候,又要实行包产到户,把一些生活没有依靠的群众丢开不管,作为共产党人来说,我认为,良心上是问不过去的。”他还说,为了总结经验,包产到户作为一种试验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普遍推广,“依靠集体经济克服困难,发展生产,是我们不能动摇的方向。”父亲正是抱着这样的思想认识带队来到湖南农村的。他准备再为中央起草一个《恢复农村经济的十大政策》的文件。

调查组一进村,遇到一个没有料到的情况:社员普遍要求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而且呼声很高,尤以韶山大队和大坪大队为甚,少奇同志的家乡炭子冲好一些。对这一情况父亲没有精神准备,调查组其他人也没有精神准备。农民列举事实,讲了包产到户的许多好处,群众的情绪已如箭在弦上,用农民的话来说,叫“政府一松口,就会一声喊”。只要允许这样做,就会精耕细作,两三年内恢复生产,粮食可以增产,家庭副业也能很快发展,社员吃得饱,征购完成好。父亲认真听取和思考农民的意见,觉得有道理,他的思想起了变化。调查组内也有人主张包产到户。父亲组织全体组员讨论,鼓励畅所欲言。从实际看,包产到户明显对恢复生产有利,但事关重大,不能轻举妄动,特别是在毛泽东家乡更应慎重,此地一动,影响全省、全国。因此,尽管父亲已萌生赞成包产到户的想法,但在公开场合,对农民和地方干部丝毫没有松口。

父亲带着矛盾的心情,到上海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当时,陈云也在上海,他将反映韶山、大坪、炭子冲三个点农民真实要求的调查报告,同时送给了毛、陈二人,并将炭子冲的报告寄给了在京的刘少奇,得到的反映迥然不同。陈云读后很称赞,说“观点鲜明”。刘少奇认真看了炭子冲的报告,也认为很好。毛泽东对此却很冷淡,稍后听了父亲的口头报告,说:“我们是要走群众路线的,但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听群众的,比如要搞包产到户就不能听。”这是毛泽东对包产到户问题的又一次明确表态。

父亲从上海回到韶山,没有向调查组传达毛泽东的意见。此时,包产到户在全国呈现迅速发展之势,推行包产到户的呼声日益高涨,成了党内议论的重要话题。父亲完全了解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他可以就此止步,但他没有这样做,这关系到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啊!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他从湖南调查组选出三位多年从事农村政策研究、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赶往安徽无为县,了解那里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反馈的结论非常明确:包产到户对于解救遭到破坏的集体经济的危机,肯定是有利的和有必要的。经过反复的调查比较,父亲的认识明确起来,形成了为中央起草文件的指导思想。

此时毛泽东不在北京,父亲回京后便向刘少奇汇报起草《恢复农村生产十大政策》的设想。刘少奇态度很鲜明:“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还向父亲介绍了其他地方反映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主张。当父亲问刘少奇同志这些意见可不可以报告主席时,刘答:“可以。”并吩咐父亲把他的意见在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间酝酿一下,听听反应。为慎重起见,希望能听到真实的意见,嘱咐父亲不要说是他的意见。父亲随后分头向陈云、邓小平、周恩来陈述了包产到户的观点和主张,得到一致赞许。
中央常委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包产到户,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统一的意见。中央是否确定推行包产到户,关键看毛泽东的态度了。父亲决心冒险以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进言。

7月8日,父亲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系统地陈述了调查的情况和自己的意见。他说:现在全国各地实行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农民,约占30%,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与其让农民自发地搞,不如有领导地搞。将来实行的结果,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可能达到40%,另外60%是集体和半集体的。这是临时性的措施,是权宜之计,等到生产恢复了,再把农民引导到集体经济上来。

毛泽东静静地听,一言不发,显现出不悦的神情。他听完后第一句话就问父亲:“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见他一时没有作答,接着又问:“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有其他人的意见?”

父亲跟随毛泽东多年,对他的脾气秉性很清楚。毛不轻易发表否定他人的意见,若同意时,他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深化问题揭示主题;但若是不同意时,往往不做声,显示出一种思考的神情。此时,再做怎样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了。很显然,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问题早已在头脑中考虑过了,他直截了当地问是谁的主张,明白地说明他在猜疑这是其他领导人的意见。父亲为了中央领导同志之间的团结,把责任承担下来。他回答毛:“是我个人的意见。”

后来父亲才知道,在他到游泳池见毛泽东的前一天,陈云已找毛谈了话,陈述了在我国农村个体经营与合作经营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并存的看法。陈云走后,毛泽东发了大脾气。他斥责分田单干是瓦解农村集体经济;解散人民公社是中国式的修正主义。

接下来的北戴河会议,主张包产到户的邓子恢、陈云、田家英都被点名批评。

自此,父亲很少再参加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再也没有被委托搞调查研究。八届十中全会后,他被迫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查,检讨自己思想右倾,跟不上形势。但只字未提受刘少奇委托进言之事。

胡绳同志追忆父亲时说:家英从1955年帮助毛泽东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又起草过一系列中央农村工作文件,他多次到全国各地农村,看了许多情况,对当时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产生怀疑。家英曾说,如果重新从头搞社会主义,我将用另一种方法搞。

但失去毛泽东的信任后,父亲不可能再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是他最后几年思想苦闷的原因。“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1962年,父亲将这首写于庐山会议后的诗作,请好友梅行镌刻在一方图章的边款上。父亲再一次体味着一片赤诚的报国心不能施展和不被理解的苦闷。诗言志,诗载情,可以说,这首诗作正是父亲最后岁月复杂心境的真实表露。
现在都在猛鼓吹要搞土地流转,要实现农业工业化,

包产到户这种根本就是背离工业工业化的要求的东西

是属于非常狭隘的小农意识的产物
然后毛的铁杆同伙们在仙游搞了土地包产到户与自由市场经济? 你这是逼着别人揭露邓粉们的底呀,原来历史不是他们吹的那样呀
七月雨中 发表于 2015-10-17 20:22
现在都在猛鼓吹要搞土地流转,要实现农业工业化,

包产到户这种根本就是背离工业工业化的要求的东西
小孩子穿开裆裤,长大了不穿。

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搞什么农业工业化。
lipei138 发表于 2015-10-17 20:34
然后毛的铁杆同伙们在仙游搞了土地包产到户与自由市场经济? 你这是逼着别人揭露邓粉们的底呀,原来历史不 ...
此时毛泽东不在北京,父亲回京后便向刘少奇汇报起草《恢复农村生产十大政策》的设想。刘少奇态度很鲜明:“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还向父亲介绍了其他地方反映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明确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主张。当父亲问刘少奇同志这些意见可不可以报告主席时,刘答:“可以。”并吩咐父亲把他的意见在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间酝酿一下,听听反应。为慎重起见,希望能听到真实的意见,嘱咐父亲不要说是他的意见。父亲随后分头向陈云、邓小平、周恩来陈述了包产到户的观点和主张,得到一致赞许。
中央常委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包产到户,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统一的意见。
我觉得现在已经是农业搞集约化、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时机了,不能再推迟,孩子已经够大了,再穿开裆裤不像话了。
aq123 发表于 2015-10-17 21:30
我觉得现在已经是农业搞集约化、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时机了,不能再推迟,孩子已经够大了,再穿开裆裤不像话了 ...
搞不起来,去看下农村拆迁,剩余劳力出路在何方?建个集中营毒气杀掉?
邦妮和克莱德 发表于 2015-10-17 22:38
搞不起来,去看下农村拆迁,剩余劳力出路在何方?建个集中营毒气杀掉?

现在农村专职种田的越来越少了,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意种田。

不是农业院校真正种植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会从事农业生产职业。

是把土地集中起来,组织专业型、科技型的新型农民来搞农业工业化的时候了
aq123 发表于 2015-10-17 22:47
现在农村专职种田的越来越少了,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意种田。

不是农业院校真正种植 ...
化肥,水,种子,机械化费用又TM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邦妮和克莱德 发表于 2015-10-17 22:53
化肥,水,种子,机械化费用又TM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政府应该在低息贷款、支农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现任李总理对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工业化很热心,看本届政府未来在这方面有什么作为吧
aq123 发表于 2015-10-17 22:56
政府应该在低息贷款、支农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现任李总理对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工业化很热心,看本 ...
你就得了OK 中国银行系统地方政府执行效率什么德行你眼睛瞎了
政府敢放就一大片人敢跑路,这TM就是现状
以前的事,不多说啦!10年任期非常科学,不解释。
此时毛泽东不在北京,父亲回京后便向刘少奇汇报起草《恢复农村生产十大政策》的设想。刘少奇态度很鲜明:“ ...
这粉的,确定不是刘邓指示河南吴造假的段子改编的?
邦妮和克莱德 发表于 2015-10-17 22:38
搞不起来,去看下农村拆迁,剩余劳力出路在何方?建个集中营毒气杀掉?
我擦,这论调真是突破了人类的底线,要说以前希特勒和斯大林把人是当资源物尽其用,你这是直接把人当废物处理啊!
邦妮和克莱德 发表于 2015-10-17 22:58
你就得了OK 中国银行系统地方政府执行效率什么德行你眼睛瞎了
政府敢放就一大片人敢跑路,这TM就是现状
知道为啥这样不?那是因为在我国违法成本太低廉,我国是个讲道德的国家,不是讲秩序和法制的社会。所以到处都是伪君子从上到下,整个土壤里都是重金属怎么能种出好庄稼呢?
小孩子穿开裆裤,长大了不穿。

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搞什么农业工业化。
农业机械又不要多高科技,70年代末农业机械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很多县,乡镇都有农机厂了。一些平原地区都有东方红这种大东西了。

只不过是后来的包产到户打破了这一发展进程。
种地不赚钱才是根本原因,根本干不过MD,MD的优势太大了,补贴又不到位
农业机械又不要多高科技,70年代末农业机械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很多县,乡镇都有农机厂了。一些平 ...
扯犊子没边了。
当年的农机厂啥玩意儿你见过吗?
农业机械又不要多高科技,70年代末农业机械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当时很多县,乡镇都有农机厂了。一些平 ...
比农机比的过苏联?比化肥产量,苏联第一。然后呢,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
比农机比的过苏联?比化肥产量,苏联第一。然后呢,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
苏俄只有1%的耕地处于降雨量在700毫米以上的地区,而60%以上的耕地则处于年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下的地区。苏俄的粮食不但要自己吃,貌似还要廉价供应给卫星国吧…此表中1970年,1980年和1990年的数字仅代表当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的粮食产量
重复,编辑掉

lipei138 发表于 2015-10-18 16:39
苏俄只有1%的耕地处于降雨量在700毫米以上的地区,而60%以上的耕地则处于年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下的地区。苏 ...


可是然并卵,俄罗斯现在又成了粮食出口国

难道苏联解体导致降雨量大增?
-------------------------------------------------------------------------------------------------------------------------------------

北京时间25日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农业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表示,俄罗斯食品出口额已超过武器出口额。

特卡乔夫周四在农业问题大会上指出:"粮食出口额比武器出口额高1/3。"此前负责国防工业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格津曾表示,俄罗斯出口武器的收入为每年150亿美元(2014年为157.4亿美元)。

特卡乔夫还表示:"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俄罗斯工农综合体10年前的出口额从未超过30亿美元。也就是说近年来其出口额已增长了5倍。"

特卡乔夫称,目前俄罗斯肉类出口量增加的趋势正在形成。"禽肉出口一年内增长了11倍,达7万吨。猪肉出口量也在增加,目前总量为1.5万吨,但明显已增长6倍。"俄罗斯谷物出口量在最近15年内增长了14倍。

特卡乔夫称,俄罗斯出口不仅需要农业部的支持,还需获得经济发展部、外交部的支持,此外俄罗斯商界也应积极活动,包括向亚太地区推出俄罗斯本国产品。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50925/163123352925.shtml
lipei138 发表于 2015-10-18 16:39
苏俄只有1%的耕地处于降雨量在700毫米以上的地区,而60%以上的耕地则处于年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下的地区。苏 ...


可是然并卵,俄罗斯现在又成了粮食出口国

难道苏联解体导致降雨量大增?
-------------------------------------------------------------------------------------------------------------------------------------

北京时间25日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农业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表示,俄罗斯食品出口额已超过武器出口额。

特卡乔夫周四在农业问题大会上指出:"粮食出口额比武器出口额高1/3。"此前负责国防工业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格津曾表示,俄罗斯出口武器的收入为每年150亿美元(2014年为157.4亿美元)。

特卡乔夫还表示:"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俄罗斯工农综合体10年前的出口额从未超过30亿美元。也就是说近年来其出口额已增长了5倍。"

特卡乔夫称,目前俄罗斯肉类出口量增加的趋势正在形成。"禽肉出口一年内增长了11倍,达7万吨。猪肉出口量也在增加,目前总量为1.5万吨,但明显已增长6倍。"俄罗斯谷物出口量在最近15年内增长了14倍。

特卡乔夫称,俄罗斯出口不仅需要农业部的支持,还需获得经济发展部、外交部的支持,此外俄罗斯商界也应积极活动,包括向亚太地区推出俄罗斯本国产品。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50925/163123352925.shtml
可是然并卵,俄罗斯现在又成了粮食出口国

难道苏联解体导致降雨量大增?

你还是把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拿出来吧,你这个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抛开前苏俄供给加盟和卫星国的粮食不谈,那就是耍流氓

lipei138发表于7小时前你还是把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拿出来吧,你这个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你还是了解下苏联时期的粮食统计水分有多大吧,不是按入库量来算的,很多麦粒是中空不能入库的,大概乘以0.7才是他的真实收成,这种掺水数据拿出来才是耍流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现在是世界十大粮食出口国,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并列第三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lipei138发表于7小时前你还是把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拿出来吧,你这个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你还是了解下苏联时期的粮食统计水分有多大吧,不是按入库量来算的,很多麦粒是中空不能入库的,大概乘以0.7才是他的真实收成,这种掺水数据拿出来才是耍流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现在是世界十大粮食出口国,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并列第三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活着的时候不说,或者不敢说,不是小人,就是懦夫……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父亲系列的段子继续开演中。
你还是了解下苏联时期的粮食统计水分有多大吧,不是按入库量来算的,很多麦粒是中空不能入库的,大概乘以0. ...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只要不符合我信仰的数据都是假的
父亲系列的段子继续开演中。
河南吴的后代…
河南吴的后代…
  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人物。
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人物。
祸国殃民的东西
aq123 发表于 2015-10-17 21:30
我觉得现在已经是农业搞集约化、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时机了,不能再推迟,孩子已经够大了,再穿开裆裤不像话了 ...
赞成
lipei138 发表于 2015-10-19 09:05
祸国殃民的东西
四人帮、林彪、康生,一个都跑不了。
四人帮、林彪、康生,一个都跑不了。
恐怕刘和邓更跑不了,还有不择手段打击对手的事
活着的时候不说,或者不敢说,不是小人,就是懦夫……
我想看看 几个红卫兵 站你家门口时 你是什么夫
然后毛的铁杆同伙们在仙游搞了土地包产到户与自由市场经济? 你这是逼着别人揭露邓粉们的底呀,原来历史不 ...
太祖的错误政策让自耕农自然消亡推迟了至少30年!
扯犊子没边了。
当年的农机厂啥玩意儿你见过吗?
我们西南一小乡,是乡不是镇,七十年代一乡办生铁厂,到了八十年代,可以造四轮农用车,手扶拖拉机,变压器,销路还很好,当时工人工资就能拿到三四百元一个月,到了九十年代,一通乱改,现在早已灰飞烟灭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5402
反思杜润生改革:中国发展首先要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难题
从1953年到1983年,中国的合作化、集体化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不仅仅是在一般的“生产力”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中国的理论界会一直追踪研究、讨论这段历史。这是因为,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学术意义太丰富。 赞美它,需要面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的重重挫折。诋毁它,需要面对“治山治水”等重大的历史成果。而要吹散意识形态的烟雾,以客观、清晰的理论去解构它,舶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工具显然远远不够。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社会科学的分析手段和进路。中国的一切制度变迁,都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长期看,任何社会形态及“生产关系”一定就是生产力的函数。这一点,马克思没有错。他洞察了历史与社会的本质。中国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很多西方主流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是其中的主要的内容。但是,对于中国历史、社会与经济的诠释,一直有削足适履之嫌。难以自圆其说。这首先是因为“理性人”的假设有问题。“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石。它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学的整个分析体系及其逻辑力量。所以,国际上一直有学者在质疑经济学是否是科学?
“理性人”是以个体作为行为的主体和核心。上升到理论与政策层面,全社会就是一个密密麻麻的蚂蚁世界。只有个体,没有整体。所谓的“集体行动”也是通过自由契约的方式来完成的。经济学只认同这种个体存在的意义。也只尊重这种个体的存在。而没有看到,集体与整体性,同样是人的本能的需求和人类进步的需求。这首先表现在很多公共领域。公共福利、公共资源,一定需要整体性才能保障。而要保障这种整体性,最关键的是需要避免产权安排对其进行产权分割。这是因为分割的产权,尤其是所有权,完全可能导致自然整体性被瓦解。因此,产权上的公有特征有其“生产力”的必然性。不能一概而论都是没有效率。其次,分工是现代市场经济效率的源泉。而分工产生的基础是产业组织。这种产业组织其实就是一种公共产权。或至少是公共使用权、公共处置权。企业、公司内部的这种公共特征,保障了其内部分工的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公司才能实现发展并获得利润。试想,如果在企业内部,每一次合作都要通过谈判、契约来完成,则企业一定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科斯定理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社会主义的存在意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并不在于产业组织的这种公共特征。而是形成产业组织的进路不同。自然,效果也不同。资本主义往往是通过私有产权的“交易”的方式形成契约,进而形成产业组织。这是其成功之处。也是其失败之处。有很多重要的公共领域,恰恰是因为“交易”失败、或“交易”盲区而成为公共损失或公共灾难。而社会主义,则更多的是通过所有权的公有制直接跨越“交易”的鸿沟、形成产业组织。这是一种几乎没有“交易成本”的更有效率、覆盖面也更广的组织形成方式。它在范围上,超越了一般的产业组织。能够把合作覆盖到很多非价格、非市场领域。以获得最佳的、最持续的资源配置效率。人民公社即使如此。但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特殊困难常常会限制社会主义效率的发挥。以致各种挫折常常成为经济学诟病的证据。但不管怎样,套用邓小平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能够形成有效的产业组织,则分工就能顺利进行下去。效率就会自然产生。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就存在。反之,没有产业组织,一切“生产力”的进步就是乌有。如果组织被瓦解、分工消失,则一定就是生产力意义停滞、大倒退。
以此观察中国的农地改革。就可以发现,中国在1953年以后的合作化,其实是一种通过土地公有制产生的农民的组织化,或农业的组织化。它符合现代产业的亚当斯密意义的分工的要求。在生产力的方向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包括1956年以后的集体化、人民公社。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正是通过土地公共产权的一定的“强制”,而非自由契约完成了农地集体化。进一步形成了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民组织。有了这种组织平台,在人民公社时期,分工与效率是必然发生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惊人的。人民公社的组织化成果,主要表现为各个村庄对“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就是水利化。当然也包括田地平整、道路修建、荒山绿化等。这些重要的农业基础性工程只有通过农民组织化才能完成。是中国农业增长的前提。可见,没有组织化,就没有水利化这种基础性的成果,就没有建国以后粮食总产量的持续的提高。在育种等领域的任何进步都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看不到跃升的机会。可能就和印度一个档次。大概只有每年250公斤/人的水平。 所以,中国的农民的集体化,正是破解了历史上农民的“善分不善合”的难题。在这个意义看,这的确是历史的伟大进步。
“强制”作为集体化的一种形成特征,备受主流经济学抨击、诟病。甚至被认为是“剥夺”农民的“自由”和“权利”。这不一定是集体化本身的问题。而是经济学这面“哈哈镜”的问题。这是因为,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人”这种对人性的部分扭曲的基础之上的。“理性人”并非整体。企业、公司作为一种“整体性”,是以个体的自由契约为基础的。在市场经济下,理性人的确可以通过自由契约形成公司这样的产业组织。并且,进一步还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分工。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尤其如此。但是,企业、公司,远远不能成为整体性、组织化的唯一形式。也不能认为,迥异与企业、公司的其它经济组织,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就应该被一棍子打死。 一些不能通过自由契约实现组织化的关键性的公共领域,必须允许公有制制度存在。美国、英国等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的各级政府,往往是通过“法律”的方式、而不是“交易”的方式来完成一些公共组织的“强制性”建构。这是这些国家的弹性所在。是其民主制度对私有产权的“强制”和对公共产权的保护。国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有效弥补了市场和企业、公司的缺陷。使得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维系一个整体性的底线。

在农民合作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土地制度的生产领域。 张新燕 澎湃资料 图
农业的情况完全不同制造业、服务业。由于农业的产业缺陷原因,在中国历史上,数千年中国农民根本无法通过自由契约的方式形成产业组织。进而无法通过斯密分工完成对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农业无法实现有效的增长。这种产权制度与农业增长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所以,私有产权制度下的无整体性的“小农”经济,这种看似“自由”的权利,对应的一定是农民的贫穷、落后和朝不保夕。一定就是农民的流离失所。中国历史上频繁的饥荒证明了农业生产力的这种低劣状态。
顺着生产力进步的脉络,可以发现,中国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是农民的组织化难题。而不是妄想、延续“小农”的“小仁政”方式。这才是一种超越书斋、超越本本的实践的态度、发展的态度。任何“逆组织化”的改革都是农业生产力的倒退,都是对真正的农民的根本利益的戕害。这是一个评判改革的“生产力”标准。是评判真“改革”和假“改革”的标准。中国的发展必须努力探索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多种方法、多种路径。这需要长期的磨合、包容和耐心。因此,从组织化的视角看,1953年以后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就是一个重要的探索和突破。当然中国农民的组织化,还可以上溯到更早的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历史终究会折射毛泽东的睿智和勇气。而1983年以后对集体经济的诋毁,基本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刻舟求剑。它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反思经济学“哈哈镜”在逻辑上的假设、漏洞和局限性,不清楚农业的产业缺陷特征,也不知道农民的真正述求是什么?而反过来以极端的改革全面否定集体化这种农村产业组织的形成过程和方式。自然就只能是持续地扭曲、屏蔽人民公社时期通过组织和分工取得的各种显著成果。自然就不可能为“三农”难题的破解带来希望。而且,在制度与政策上,这种扭曲的“路径依赖”在利益集团的控制下,还会顽固地延续下去。2015年后的承包地“确权”即是如此。但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一种孤注一掷的态度。
集体化发生的逻辑和维系的逻辑其实是一致的。在农民合作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土地制度的生产领域。农地的“退出权”一旦成立,则合作基本上就不可能发生。而且即使成立了合作社,也随时可能土崩瓦解。所以,人民公社对“退出权”的限制有其合理性。这就是农民合作组织和企业、公司的根本性区别。为什么农民合作社不能称之为公司、企业呢?经济学不能混淆这种概念的区别。更不能混淆这种概念形成的区别。由于资本的标准性、可替代性,企业、公司不会因为某个股东的退出而立即解体。其他股东会填补空白。所以,对于企业和公司,“退出权”的确存在通过“试错”不断完善资本结构的动态机制。但是农业不同。若“尊重”农户的农地的“退出权”,则中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领域的合作几乎不可能发生。几千年农业的“家庭经营”状态证明了这一点。其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农地的要素不可替代性特征。这种不可替代性常常是不能用数量计算的。因此,任何一个农户的农地“股份”的退出都可能瓦解农业合作的自然整体性。从而导致合作崩溃。进一步就意味着,斯密分工不可能出现。再进一步,必然就是农村的衰败、农民的贫困。所以,自由契约,这种“高大上”的口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在理论上对于农民组织的形成和运转基本上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但杜润生等把这种“自由契约”视为农民的“权利”,视为农民的“定心丸”。一直抢占了舆论与道德的制高点。确实是对历史的屏蔽和无知。30年的信誓旦旦的“逆组织化”改革的后果证明,保护农民的这种“自由”,就是实实在在地破坏农民的组织化,就是在默认、“保护”大多数农民的“贫困”。加剧城乡的贫富悬殊。道理很简单,“逆组织化”的改革,不可能产生斯密分工。自然,就不可能为农民带来任何有希望的前景。
集体经济组织只有限制土地的“退出权”,才能保障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才能保证生产领域的产业组织能够顺利实现各种斯密意义的分工。1956年以后,中国农村土地的性质已经改变,土地是集体所有。因此,并不存在“退出权”的问题。这其实中国农民实现组织化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历史条件。而劳动的“退出权”可以成为农民的“自由”。由于替代性原因,劳动的“退出”一般不会对合作产生致命性影响。相反,在中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还可以获得规模经济。这可能才是农村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才是农民实现“自由”的一个方向。当然,要实现有效分工,还需要具备其它条件。这个道理和企业一样。这些条件不具备,则集体经济组织,也很难获得分工的效果。也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最后也会崩溃掉。这正是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面对的严峻的风险与难题。
这一风险与难题,是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所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是无法回避的。回避、逃避,不等于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方向。
中国在1983年以后的改革,悄悄改变了农村社会主义的方向。它针对的并非是合作过程中的这种风险与难题。而是合作的前提性问题。其逻辑是,既然判断人民公社是“失败”,那就返回起点,寻求其它的发展路径。这就是号称“农村改革之父”的杜润生及其门生们推动“包产到户”、“大包干”、“家庭承包经营”等渐进农地私有化改革的由来。对村庄整体性和农民组织化的破坏,直接导致了今天全国数十万个村庄的普遍的失序、污染、凋敝和数亿农民的流离失所。农业的不可持续将危及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梦”。这种选择的错误日益明显。而且其历史逻辑有很大的漏洞。经不起推敲。内涵胆怯、仇恨、非理性等复杂元素。其实还有一种面对风险与挫折的冷静、智慧、包容的选择。它就是“正反馈”,汲取教训、纠正错误,在集体经济的组织化、整体化的路径上继续试验、调整和攀登。最终翻越“小农”陷阱。在全国大多数村庄实现特殊的、长期的、有效率的农民组织化。这才是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个有希望的前景。可惜,1983年以后,在胡耀邦、万里、杜润生等的主导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对路径的选择是打碎集体经济、回到完全没有组织化、没有整体性的“小农”状态。细碎分散的、私有产权色彩浓厚的农地产权改革,导致农民合作的基础被“釜底抽薪”,合作成本由此高不可攀。农户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村庄的凋敝、污染、荒凉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常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继续深化农地私有化方向的改革,通过遮遮掩掩的、有一定策略考量的“确权”,能够催生稳定、长期的农村产业组织,进而让农民走上斯密分工的康庄大道吗?不可能。过去不可能,以后也更不可能。这是因为,技术的改变,不能改变农业和农地的基本属性和整体性特征。也不可能改变农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对于农民,没有“退出权”、或限制“退出权”的稳定的土地合作,仍然是任何有意义、有前景的农民合作的基础。
这就是说,改革30年,在转了一个大圈,在支付了30多年的“去整体化”、“逆组织化”的沉重代价以后,需要老老实实地回归《宪法》的第八条、第十条的精神。瞎折腾是没有意义的。这可能才是对杜润生这样的“老革命”、“优秀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的真诚的纪念。
澎湃新闻的文章是给楼主唱反调啊。
澎湃新闻,大家知道是586上来后搞新媒体,体现586的意志。创建之初被删文章多如牛毛。也幸亏是新媒体,如果传统报纸,非破产了。但是随着近1年的磕磕碰碰,现在澎湃新闻貌似已经掌握了586心态,近年来删除的文章已经大大减少,风向标作用越来越强了。只得关注。
我们西南一小乡,是乡不是镇,七十年代一乡办生铁厂,到了八十年代,可以造四轮农用车,手扶拖拉机,变压 ...
你知道市场经济每年要死多少企业?
完全没有竞争力的东西不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