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香港优势和不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22:55
清醒认识香港优势和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4   


香港与上海,谁的脚步更快?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讯/香港《文汇报》今天登载资深评论员周八骏的文章“清醒认识香港优势和不足”,文章说,现在,是香港社会全面深刻反思的时候了!我们对香港的现状满意吗?香港的种种优势为什么没有表现为一系列创造性行动?香港有哪些不足?是否存在着优势正转化为不足的现象?全文如下:

  回归快12年了,香港是进步了抑或大体停滞不前?再过12年,当上海于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时,香港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特区政府必须为回答这一系列关乎香港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承担引导香港社会思考的责任,承担谋划、决策并实施决策的责任。香港必须把“远虑”与“近忧”紧密相结合,一起思考,一并应对。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香港经济跌宕起伏,关于香港优势和不足的讨论持续不断。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社会再次掀起关于香港优势和不足的讨论。本文提出下列4点意见,希望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全面检视优势与不足  

 (一)香港的优势和不足固然是在与其他经济体相比较中显现的,但是,不能一对一地比较,而是必须置于更大的环境和背景之中来综合比较。  

  以香港与上海比较为例。首先,必须将二者都置于国家大环境和背景中来比较,就会清楚地看到:上海容易取得国家巨大经济规模的支撑,尤其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融为一体并以上海为龙头已无疑问;而香港,受制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不容易与珠江三角洲融为一体,也就不容易成为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换言之,一对一地比较香港相对于上海的优势,容易被置于全国大环境中来比较上海相对于香港的优势所抵消。
清醒认识香港优势和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4   

香港与上海,谁的脚步更快?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讯/香港《文汇报》今天登载资深评论员周八骏的文章“清醒认识香港优势和不足”,文章说,现在,是香港社会全面深刻反思的时候了!我们对香港的现状满意吗?香港的种种优势为什么没有表现为一系列创造性行动?香港有哪些不足?是否存在着优势正转化为不足的现象?全文如下:

  回归快12年了,香港是进步了抑或大体停滞不前?再过12年,当上海于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时,香港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特区政府必须为回答这一系列关乎香港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承担引导香港社会思考的责任,承担谋划、决策并实施决策的责任。香港必须把“远虑”与“近忧”紧密相结合,一起思考,一并应对。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香港经济跌宕起伏,关于香港优势和不足的讨论持续不断。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社会再次掀起关于香港优势和不足的讨论。本文提出下列4点意见,希望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全面检视优势与不足  

 (一)香港的优势和不足固然是在与其他经济体相比较中显现的,但是,不能一对一地比较,而是必须置于更大的环境和背景之中来综合比较。  

  以香港与上海比较为例。首先,必须将二者都置于国家大环境和背景中来比较,就会清楚地看到:上海容易取得国家巨大经济规模的支撑,尤其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融为一体并以上海为龙头已无疑问;而香港,受制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不容易与珠江三角洲融为一体,也就不容易成为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换言之,一对一地比较香港相对于上海的优势,容易被置于全国大环境中来比较上海相对于香港的优势所抵消。
(二)香港的优势和不足也是随时间推移、历史条件变迁而调整的,不能把昔日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优势和不足视为“一成不变”。  

  至今,我们津津乐道的香港的优势几乎都是在二次大战以后至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迅速发展也大体顺利发展时期形成的,其中,若干因素固然可以追溯更早,但令人深省的是,它们是在二次大战后与其他客观因素和主观条件相结合才形成香港的优势。换言之,香港的优势固然可以概括为若干因素或原则,但只有这些因素或原则综合起来构成活生生的实践和故事,才能展现为香港的优势。  

  不足与优势往往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转移。譬如,香港一直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体表现为“船小易掉头”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灵活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缺乏应对国际市场急风暴雨式危机的能力之不足。后者要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亚洲金融危机之中及嗣后才充分显现并超过前者。如今,香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基本上应视为香港不足之一。  

 (三)香港的优势和不足不能由香港人自己说了就算,还必须聆听国际社会的不同观点。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历史形成的香港种种优势而自豪。但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种种条件不如香港的内地沿海大城市如上海近10多年的发展明显快过香港?  

  再以深圳港口为例,起点低于香港港口,但发展速度惊人,很快就将超过香港港口。是香港既有的优势消失了或不足增多了?不是。是内地其他大城市的优势提升了、不足减弱了;是国际社会全面评估后对香港与内地大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的判断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变化。  

 (四)以上第三点又带出新的一点:优势和不足不仅是动态的,而且必须以行动来体现。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我得以目睹浦东从一大片工地崛起而成为一个现代经济区。同样,因为工作,近10年来,我几乎日日目睹西九龙杂草丛生,一块宝地长年遭风吹雨打。20年间,上海与香港差距尽管缩小,却依然存在。但是,一个新浦东已然建成,而一个西九龙依旧荒废。  

思考应对“远虑”与“近忧”  

  香港有过辉煌的成就。香港追求继续辉煌。香港希望更加辉煌。但是,理想的实现取决于行动。  

  现在,是香港社会全面深刻反思的时候了!我们对香港的现状满意吗?香港的种种优势为什么没有表现为一系列创造性行动?香港有哪些不足?是否存在着优势正转化为不足的现象?回归快12年了,这12年间比较香港与周边类似的经济体,香港是进步了抑或大体停滞不前?再过12年,当上海于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时,香港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为回答这一系列关乎香港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承担引导香港社会思考的责任,承担谋划、决策并实施决策的责任。即使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不断在全球扩散,香港必须把“远虑”与“近忧”紧密相结合,一起思考,一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