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49:16
<P>闪击波兰   二战爆发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德国城市格列维兹。在“占领”该城电台后,用波兰语广播了向德国挑战的声明,还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的尸体。紧接着,德全国各电台都宣布“德国遭到波兰的突然袭击”,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波战争。
9月1日拂晓,德军出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面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同时,停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的德“第五纵队”纷纷破门而出四下活动,配合德军作战。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戒备的波军全部42个师中只动员了不过30个师,而这些部队也未完成战略部署。实际上只有20个师和12个旅的兵力投入战斗。500架第一线飞机均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部队间失去联系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30多个城镇发生大火,交通通讯枢纽、电站、行政中心遭到破坏,群众潮水般东撤,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德军乘势以坦克为先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波军防线,在北面冲进但泽走廊,在南面突入西南工业区。不到两天,波军第一线部队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德军随即向波兰腹地推进,波兰处于危急之中。
德国侵入波兰后,意大利还想居中调停,再召开一次慕尼黑式的会议,以满足德国的要求。但希特勒根本不予理睬,而英法两国政府虽在国内人民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下,于9月3日匆忙对德宣战,但他们并不想履行对波兰的义务。尽管德军主力投入东线波兰战场,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齐格菲防线,而英法拥有100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两国实际上仍是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写到:“当波兰正在被消灭之时,西线也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英法的军队躲在钢筋水泥工事里静坐,从不出击。号称最强大的法国陆军一直龟缩在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国政府每天发布“西线无战事”的战报。新闻机构不断渲染希特勒垂涎乌克兰,说德国将进攻苏联。
英法的“静坐”使德国得以集中全力对付波兰,从而加速了波兰的崩溃。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9月6日攻克波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9月8日坦克部队进抵华沙郊区。9月14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波中部地区,9月15日其“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布列斯特。16日两个集团军群在符沃达瓦地区会师,合围了撤退到布格河、桑河、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限令华沙当局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已于9月6日就离开华沙,16日越过边境逃亡罗马尼亚。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在武器弹药匮乏、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顽强抵抗,使德军付出巨大代价。在德军的轰炸和炮击下孤立无援的华沙于9月28日陷落。以后数日,所有被围的波军陆续被歼,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波兰沦亡。在波德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德军亡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人。
正当波兰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指出鉴于既成局面,苏联政府已向部队下达了越过边境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广播演说,说明苏联政府不能对波兰出现的局面袖手旁观。就在这一天凌晨,苏军分6路开进波兰,未遇重大抵抗就占领了波东部地区。俘获波军20余万人,缴获飞机300多架和大量武器。被俘波军中有数万名军官,其中1万5千余人不久被杀于斯摩棱斯棵附近的卡廷森林,这就是著名的卡廷事件。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P>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P>闪击波兰   二战爆发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德国城市格列维兹。在“占领”该城电台后,用波兰语广播了向德国挑战的声明,还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的尸体。紧接着,德全国各电台都宣布“德国遭到波兰的突然袭击”,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波战争。
9月1日拂晓,德军出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面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同时,停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的德“第五纵队”纷纷破门而出四下活动,配合德军作战。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戒备的波军全部42个师中只动员了不过30个师,而这些部队也未完成战略部署。实际上只有20个师和12个旅的兵力投入战斗。500架第一线飞机均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部队间失去联系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30多个城镇发生大火,交通通讯枢纽、电站、行政中心遭到破坏,群众潮水般东撤,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德军乘势以坦克为先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波军防线,在北面冲进但泽走廊,在南面突入西南工业区。不到两天,波军第一线部队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德军随即向波兰腹地推进,波兰处于危急之中。
德国侵入波兰后,意大利还想居中调停,再召开一次慕尼黑式的会议,以满足德国的要求。但希特勒根本不予理睬,而英法两国政府虽在国内人民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下,于9月3日匆忙对德宣战,但他们并不想履行对波兰的义务。尽管德军主力投入东线波兰战场,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齐格菲防线,而英法拥有100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两国实际上仍是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写到:“当波兰正在被消灭之时,西线也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英法的军队躲在钢筋水泥工事里静坐,从不出击。号称最强大的法国陆军一直龟缩在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国政府每天发布“西线无战事”的战报。新闻机构不断渲染希特勒垂涎乌克兰,说德国将进攻苏联。
英法的“静坐”使德国得以集中全力对付波兰,从而加速了波兰的崩溃。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9月6日攻克波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9月8日坦克部队进抵华沙郊区。9月14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波中部地区,9月15日其“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布列斯特。16日两个集团军群在符沃达瓦地区会师,合围了撤退到布格河、桑河、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限令华沙当局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已于9月6日就离开华沙,16日越过边境逃亡罗马尼亚。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在武器弹药匮乏、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顽强抵抗,使德军付出巨大代价。在德军的轰炸和炮击下孤立无援的华沙于9月28日陷落。以后数日,所有被围的波军陆续被歼,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波兰沦亡。在波德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德军亡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人。
正当波兰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指出鉴于既成局面,苏联政府已向部队下达了越过边境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广播演说,说明苏联政府不能对波兰出现的局面袖手旁观。就在这一天凌晨,苏军分6路开进波兰,未遇重大抵抗就占领了波东部地区。俘获波军20余万人,缴获飞机300多架和大量武器。被俘波军中有数万名军官,其中1万5千余人不久被杀于斯摩棱斯棵附近的卡廷森林,这就是著名的卡廷事件。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P>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P></P>
<P>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地面部队从三个方面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侵入波兰国土的第一辆军车上带有德国的“双头鹰”标志
</P>
<P></P>
<P>战争开始第一天,德军以大量航空兵和坦克部队实施猛烈突击
</P>
<P></P>
<P>在德波边界,德军步兵折断界杆,宣布“边界已经不复存在”
</P>
<P></P>
<P>德军出动大量飞机对波重要军事目标实施轰炸
</P>
<P></P>
<P>在空军的支援下,德军步兵迅速突破波军防线,越过边界
</P>
<P></P>
<P>德军入侵波兰,采取轰炸机与装甲部队一体化战术,大批飞机连续轰炸后,步兵乘势以坦克为先导,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波军防线,再向腹地推进
</P>
<P></P>
<P>德国将军海因兹.古德里安在指挥坦克作战
</P>
<P></P>
<P>德军舟桥部队保障机械化部队渡河
</P>
<P></P>
<P>德军舟桥部队保障机械化部队渡河
</P>
<P>
</P>
<P></P>
<P>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德军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P>
<P></P>
<P>由于进入战争状态,柏林市当局到处张贴标志,指示防空洞的位置。
</P>
<P></P>
<P>波兰军队思想保守,还停留在骑兵定胜负的时代,居然高举长矛和刀剑向坦克冲锋,结果蒙受重大损失。
</P>
<P></P>
<P>在华沙郊外的一节车厢里,波兰军官(右)宣布投降,将华沙交给德军。
</P>
<P></P>
<P>德军占领华沙后,大肆屠杀犹太人,这些手无寸铁的犹太人在党卫队的威逼下举手列队,等待“最后解决”。
</P>
<P></P>
<P>将犹太人赶进“犹太人生活区”。
</P>
<P></P>
<P>1939年12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左三)视察驻扎在法国东部的英国远征军阵地,他登上木梯,看到了死气沉沉的防线……
</P>
<P></P>
<P>法军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P>
<P>(待续)
</P>[em01][em01][em01]
<B>德国侵占丹麦和挪威</B><B><p></p></B></P>
德国占领波兰后,并没象英法所希望的那样,立刻进攻苏联,而是加紧准备进攻西欧。希特勒利用英法不愿同德国打仗的心理,展开和平攻势。希特勒一面高喊和平,一面加紧扩军备战,制造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潜艇从战争初期的60艘增加到100艘,陆军扩展到156个师超过英法两国兵力的总和,并暗中大军从波兰和德国中部调往西线。为了保障进攻西线时北翼的安全,希特勒决定先侵占北方的丹麦和挪威。</P>
丹麦、挪威和瑞典对于英法和德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德国一旦占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限制英国舰队在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行动,德军舰艇可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和北海。1940年4月9日凌晨,丹麦人还在睡梦之中,德国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哥本哈根上空。同时集中在德丹边境的德军突然向丹麦发起进攻,德国的登陆部队也从丹麦沿海的战略要地登陆。德国公使当天清晨向丹麦国王提出最后通牒,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接受了德国的最后通牒。当天上午8时,丹麦人在广播中听到“丹麦已经接受德国的保护”的惊人消息时,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就这样,德国只用了4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P>
在进攻丹麦的同时,德军空降兵和登陆兵在挪威沿海空降和登陆。当德国舰队侵入首都奥斯陆附近的海湾时,驻守在奥斯卡斯炮台的挪军猛烈开火,并从岸上发射鱼雷,击沉击伤德舰数艘,特别是击沉了德国舰队的旗舰——崭新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使1600名德军官兵葬身鱼腹。并活捉了泅水逃命的德国舰队司令。迫使该舰队的残部暂时撤退。在同一天,德军空降兵占领了奥斯陆,挪威王室、政府人员和议员匆匆撤离首都,转移到西海岸的翁达斯内尔,继续组织抵抗。此时,希特勒扶植挪威前国防部长吉斯林上台,组成傀儡政权。</P>
由于英法联军行动迟缓,直到4月14日和19日才开始在挪威登陆,早已败局已定。在整个挪威战役中,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巡洋舰3艘,潜艇4艘;英法和挪威军队共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P>[em01][em01][em01]
<P></P>
<P>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的支援下,侵入丹麦。
</P>
<P></P>
<P>哥本哈根市民聚集码头,好奇地观看伪装成商船的德国军舰驶入港口。
</P>
<P></P>
<P>一德国军官手持便携式扩音器向公众宣布,德国已占领哥本哈根。
</P>
<P></P>
<P>哥本哈根被占后,德军加强警戒,以防丹麦人民的抵抗。在市区一个公园中,德军设哨卡观察动静。</P>
<P></P>
<P>德军设在哥本哈根的战地通讯站。
</P>
<P></P>
<P>德军入侵丹麦后,迅速占领战略要地,控制交通设施。车辆过往连接日德兰半岛与费恩岛的大桥必须停车接受检查和盘问。
</P>
<P></P>
<P>德国军人在观赏哥本哈根的象征——美人鱼雕象。
</P>
<P></P>
<P>丹麦沦陷后,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在骑马巡视的路上受到爱国的丹麦人的问候。
</P>
<P></P>
<P>战败国的军官失去了尊严——一名丹麦海军军官被蒙上双眼,押去受审。
</P>
<P></P>
<P>1940年4月6日,德军在威塞尔河口集结,准备开赴挪威。
</P>
<P></P>
<P>德国轰炸机飞临挪威海湾。
</P>
<P></P>
<P>德国登陆部队准备在纳尔维克登陆。
</P>
<P></P>
<P>德军伞兵在纳尔维克空降登陆,这是德军第一次使用敌后空降战术。
</P>
<P></P>
<P>被击沉的“布吕歇尔”巡洋舰,舰上1600余名官兵葬身鱼鳆。
</P>
<P></P>
<P>德国占领挪威后,在海边竖起一座碑,纪念“为元首和祖国”而死去的军人。
</P>
<P></P>
<P>德军炮兵部队进入挪威一城市。
</P>
<P></P>
<P>德军士兵在奥斯陆通往卑尔根的铁路线上巡逻。
</P>
<P></P>
<P>挪威傀儡政权头目吉斯林。
</P>
<P></P>
<P>挪威人民对德军的占领表示极大的愤慨,一对爱国的挪威姐妹用口红在后背写上“纳粹滚出去”的口号,画上哈康七世国王的徽章。
</P>
<P></P>
<P>在奥斯陆的一家公寓的地下室里,妇女们正在为挪威的地下报刊校对。
</P>
<P></P>
<P>年轻的英国士兵抱着新发的羊皮大衣,准备去挪威参战。英国人在生活上面面俱到,在战略上却行动迟缓,直至4月14日才开始在挪威登陆,此时败局已定。
</P>
<P></P>
<P>英法联军的法国士兵在挪威纳尔维克山区作战。
</P>
<P></P>
<P>德军炮兵部队沿巴伦支海设防,以阻止英法联军的登陆。
</P>
<P></P>
<P>在北冰洋的新地岛,一艘德国潜艇正在给侦察机加油。这种潜艇主要用来跟踪敌方舰只,并引导轰炸机或舰艇消灭它们。
</P>
<P></P>
<P>德国利用中立国的工厂为自己生产物资,这是瑞典的一家汽车厂,被德国人改建成制造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的工厂。战争期间共生产了790辆。</P>
<P>(待续)
</P>
<P></P>
<P>战败国的军官失去尊严——一名丹麦海军军官被蒙上双眼,押去受审。
</P>[em01][em01][em01]
辛苦半日,没人喜欢吗!!!5555555555!!![em06][em06][em06]
不!不!我正沉浸在里面呢!不好中断这么好的帖子啊!!想到最后再来感谢你的劳动哦!!
<P>荷、比、卢陷落和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占领丹麦和挪威之后,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国已经在西线集中了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4500架飞机。1940年5月10日凌晨,按照“黄色方案”作战计划,纳粹德国打破了西线的“平静”,对三个中立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在进攻的当天晚上,英国张伯伦政府迫于形势宣告倒台,由主张对德采取强硬立场的丘吉尔出任首相。
德国首先出动3000多架飞机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在几个小时之内摧毁了数百架飞机,夺取了制空权。接着,德军空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抢占荷、比的后方机场、渡口、桥梁及防御支撑点。德军地面部队在空军掩护下大举进攻。其庞大的坦克部队避实就虚,从比利时和卢森堡南部的阿登山区分三路纵队前进。纵深达160公里。英、法、比的空军在开战几小时就遭到了严重损失,陆军也处于非常狼狈的局面。英法联军虽开进荷兰、比利时支援,但无法阻挡德军的进攻。缺乏战争准备的荷、比、卢三国在德军强大的攻势下和国内“第五纵队”的破坏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德国出兵当天,仅30万人口的卢森堡就不战而降。5月14日荷兰鹿特丹港失陷,荷兰女王及政府成员乘英舰逃亡伦敦,短短五天荷兰即全部被德军占领。5月17日德军开进“不设防城市”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正式向德国投降,下令比军放下武器停止战斗,25万比利时军队成了俘虏。
德军依靠强大的空军和空降部队,迅速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的战略要地后,5月11日英法联军企图驰援荷兰,因受德军阻击,未能实现,只好从安特卫普经鲁汶、那慕尔沿马斯河往南建立一道防线,企图用重兵阻止德军前进。盟军在不到100公里的防线上就部署了36个师,而德军进攻部队只有20个师,这正中德军调虎离山之计。5月14日根据希特勒的第11号指令,德军首先夺取了迪南到色当之间马斯河沿岸的4个重要桥头堡,继而占领了色当。德军坦克部队突破法国第九、第二集团军的防线,向西挺进。5月19日占领圣康坦,20日攻克亚眠、阿布维尔,25日占领布伦,26日夺取加来,直逼英吉利海峡。加一路部队南下迫近巴黎。5月24日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近40万英、法、比部队,被迫退到法国北端濒临英吉利海峡的一块狭小的地带敦刻尔克。他们的面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穷凶极恶的追兵,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无力组织背水一战。避免覆没的唯一希望,只有由敦刻尔克渡海撤往英国。
此时,德军装甲部队已经进至可以望见敦刻尔克的地方,摆好阵势准备投入最后厮杀。正当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希特勒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坦克部队停在运河一线,不再向前推进。这就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意外的、难得的喘息机会。联军士兵抢修工事,掩护退却。英国海军部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开始执行名为“发动机计划”的大撤退。英国早有撤退准备,海军部迅速征集了850余艘各种类型的船只,从巡洋舰、驱逐舰到普通游艇、木帆船,其中许多是由英国海滨城市居民志愿驾驶的。法国海军和商船也参加了这次行动。从5月27日到6月4日,英法水兵和船员冒着德国施图卡式轰炸机的猛烈轰炸和炮火的轰击,经过9个昼夜的苦战,把33.8万余军队从德国虎口下撤到英伦三岛。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8万多人。这些部队后来成为反攻的骨干力量。在撤退的过程中,英法联军有数万人死亡,4万多人被俘,243艘大小船只被击沉。英国远征军10个师的武器装备及车辆全部成了德军的战利品。这就是被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P>
<P>荷兰国防军在于莫登附近炸毁货轮,封锁航道,以阻止德国海军入侵。
</P>
<P></P>
<P>德国的入侵,招致荷兰人民的痛恨,人们放倒大树作为路障,德军机械化部队不得不走田野土路,行进速度大为减慢。
</P>
<P></P>
<P>德军横渡马斯垂克河。荷兰军队破坏了国内大多数运河上的桥梁等交通设施,以阻止德军入侵,但未能有效遏制德军的攻势。
</P>
<P></P>
<P>在阿姆斯特丹,德军经常受到袭击。图为德军坦克被自制燃烧瓶和土炸弹击中后起火。
</P>
<P></P>
<P>在阿姆斯特丹,高高的铁丝网把犹太人圈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
</P>
<P></P>
<P>一荷兰人裸体上街以抗议占领当局强制市民穿德式服装。
</P>
<P></P>
<P>5月10日凌晨,德军地面部队在空军掩护下大举进攻。庞大的坦克部队从比利时和卢森堡南部的阿登山区分三路纵队前进,纵身160多公里。图为德军装甲部队侵入比利时的佛兰德尔地区。
</P>
<P></P>
<P>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居民在街上堆放破损车辆,以阻止德军坦克。</P>
<P>比利时军队撤退时炸毁运河上的桥梁,以此延缓德军的攻势。
</P>
<P></P>
<P>成为俘虏的比利时军人在等待被押送到俘虏营去。
</P>
<P></P>
<P>德军沿比利时一条运河西进,难民的汽车向东涌向法国。
</P>
<P></P>
<P>比利时民众为躲避德军的子弹,不得不远离公路,在田野、树林间穿行。
</P>
<P></P>
<P>卢森堡大公国的军队由400名步兵和12名骑兵组成。1940年5月10日在强大的德军机械化部队发动进攻时不战而降。这是在德军进攻前不久,卢森堡军队总司令斯佩勒少校在检阅部队。
</P>
<P></P>
<P>1940年5月,隆美尔指挥的德军第七装甲师向英吉利海峡方向前进。
</P>
<P></P>
<P>英法调集各种船只赴敦刻尔克接运联军官兵。
</P>
<P></P>
<P>英军官兵在敦刻尔克海滩涉水登船。
</P>
<P></P>
<P>英法联军官兵渡海撤往英伦三岛。
</P>
<P></P>
<P>法国驱逐舰“暴风”号在执行撤退任务时遭德军飞机轰炸,中弹下沉,拥挤在甲板上的联军官兵跳海逃生。
</P>
<P></P>
<P>英法军队撤退后的敦刻尔克海滩,一片狼籍。
</P>
<P></P>
<P>英国一驱逐舰纵队满载英法联军官兵撤退到英格兰。
</P>
<P></P>
<P>各种船只连续9天穿梭航行于英国港口和敦刻尔克之间,将大批英法联军官兵和物资撤退到英国本土。
</P>
<P></P>
<P>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进攻西线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舆论大哗,张伯伦政府受到猛烈抨击,立即垮台。一贯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丘吉尔组成新政府。5月13日,他在下院发表演说,表明他对英国的忠诚和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P>
<P></P>
<P>一群英国士兵准备乘火车开往西部战线,他们轻松地弹琴唱歌说笑,似乎英国很快便能轻而一举地赢得战争的胜利。
</P>
<P></P>
<P>1940年,德国轰炸机飞临伦敦上空。
</P>
<P></P>
<P>1940年9月,白金汉宫遭轰炸后,英王乔治六世、首相丘吉尔等人赴现场视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