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8轻弹的改进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6:47:45
前几天我已经发了几个新帖探讨了5.8子弹和通用机枪。这里暂时不谈通机,我的想法是改进轻弹以提高5.8轻弹的穿甲性能。
思路来源于俄式9毫米新型穿甲手枪弹和5.56的SS109弹,基本原则是让铅芯不再挡在钢芯的前面;把钢芯变尖点;而轻弹相对于重弹的较高初速,近距离内对穿甲终究是有利的。
我示意的原图来自D总的地盘。对5.8轻弹的改动上,钢芯粗细只能画个大概,说不出来尺寸(能说出来的是真正的设计师)。最明显的不同是钢芯变尖而且前移到弹头壳顶端,貌似5.8重弹但又不是,因为弹头总长度没重弹那么长,而且钢芯后面的铅垫更长,以便撞击装甲瞬间,铅垫能发挥惯性冲击作用,给钢芯推力。由于钢芯被铅套包裹得较少且薄,还更加靠前,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改动后的5.8轻弹更容易在人体发生破裂。
但是,这个轻弹的缺点是钢芯变尖,跳弹的可能增加了。可是话说回来,5.8重弹早就如此了,况且想减少穿甲阻力,尖的肯定有优势。
实际上这么改动,如果弹头长度不变,那么轻弹的重量多少会上升一点。我希望这个轻弹的初速还能高些,弹头仍然在轻弹范畴内。前几天我已经发了几个新帖探讨了5.8子弹和通用机枪。这里暂时不谈通机,我的想法是改进轻弹以提高5.8轻弹的穿甲性能。
思路来源于俄式9毫米新型穿甲手枪弹和5.56的SS109弹,基本原则是让铅芯不再挡在钢芯的前面;把钢芯变尖点;而轻弹相对于重弹的较高初速,近距离内对穿甲终究是有利的。
我示意的原图来自D总的地盘。对5.8轻弹的改动上,钢芯粗细只能画个大概,说不出来尺寸(能说出来的是真正的设计师)。最明显的不同是钢芯变尖而且前移到弹头壳顶端,貌似5.8重弹但又不是,因为弹头总长度没重弹那么长,而且钢芯后面的铅垫更长,以便撞击装甲瞬间,铅垫能发挥惯性冲击作用,给钢芯推力。由于钢芯被铅套包裹得较少且薄,还更加靠前,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改动后的5.8轻弹更容易在人体发生破裂。
但是,这个轻弹的缺点是钢芯变尖,跳弹的可能增加了。可是话说回来,5.8重弹早就如此了,况且想减少穿甲阻力,尖的肯定有优势。
实际上这么改动,如果弹头长度不变,那么轻弹的重量多少会上升一点。我希望这个轻弹的初速还能高些,弹头仍然在轻弹范畴内。
]]
:handshake 嘿嘿!找到臭味相投的了:D
轻弹的尾锥应该不算小,据说尾锥太明显,存速能力更好,但精度变差。
钢芯尾巴倒角,好久没注意这个工艺了。
重弹:“在85米处可穿透16mm厚中碳钢板,”轻弹:“在100m射击距离上对普通钢板的侵彻深度为8~10mm”。看来目前很难准确评价5.8弹的穿甲能力差异,姑且认为试验用的是同样的钢板,那么重弹的能力要比轻弹强6毫米左右(15—9=6)。如果以后改进轻弹,那么100米处能接近15毫米的可能还是有的。
同样是钢板:含碳量差异多大(中碳钢Vs普通钢板【低碳】)?是热轧的还是冷轧的?有没有做热处理?

都是射击钢板,“穿透”和“侵彻”的工作状态能一样吗?
即便都是侵彻,面对不同材质和热处理的钢板表现能有可比性吗?
当合金钢板的硬度与弹头钢芯硬度相近的时候,还能再现惊人的穿甲能力吗?

搞不明白那么专业的人士为何非要搞些不规范的数字游戏出来哗众取宠。
这些人不是不懂技术和标准,而是太明白了,都能玩出花来了。

还是《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那句俗话最经典,最符合中国国情。
觉得轻弹发展应该是这么个思路,追求200米距离上的侵彻力。在这个前提下,选取枪口速度和弹头重量的平衡点。考虑到子弹的消耗量,可能5.8重弹那种钢芯已经是成本限制的极限,需要在弹头结构上下功夫。

在PRSOV的设想上再发挥下:在保持现有弹径( 即不使用次口径弹头)情况下,拉长弹头;为了保持弹头重量不增加,减小钢芯直径。钢芯后面连接“增推”的铅芯,以加大碰撞时弹尖的压力。在钢芯、铅芯加铝套,这也是为了保证弹头重量不过分增加。
加铝套未必可行和经济,精度保障比较困难。
有装铝尖的,没听说装铝套的。
对于大批量冲压和切削加工来说,铝材是非常讨厌的。

大体上增强轻弹的可能方式,俺估计有以下几点:
1、加大钢芯质量。
2、优化钢芯头部曲线。
3、提高弹头初速。
4、提高弹头的存速能力。
5、降低钢芯前端的铅套阻碍。
6、提高钢芯头部硬度(未必是整体)。
7、提高弹头质量,提升膛口动能。
8、保障短枪管(相对重弹枪管)的发射性能。

    提高性能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性良好和统一轻弹和重弹的需要。新弹药的成本将高于轻弹而低于重弹,其经济性指标是针对轻弹+重弹的双轨制体系的经济性而言的。
    综上所述,新5.8mm弹药能玩出什么花样和怎么玩花就很明显了。
马上就要停产了,有必要改进吗?老95直接换枪管枪机就可以了,轻弹全用来做训练弹逐步淘汰轻弹。
感觉重弹有改成全钢弹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