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房产、电力、化工、水泥、啤酒、食品、医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6:38:46
今年住宅市场调整继续


(建筑房地产业要参)2009/4-5期



    中国住宅市场,经历了自1998 年以来持续增长繁荣之后,2008年起全面步入调整期。由于全球经济衰退态势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由此带来对国内经济的实质性负面影响将持续,这些影响将对诸多行业产生作用,进而直接抑制房地产投资及消费需求和信心,这是住宅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因此,2009年住宅市场调整将继续。


市场供应继续下降
    中原地产的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全年,北京住宅市场上市面积约1155.5万平方米,上市套数9.8万套,延续了自2004年的下降势头,较2007年供应面积减少11.6%,供应套数减少18.6%。同时,2008年下半年市场新增供应量较上半年下降了12.7%,显示了经济转冷、成交量下降的市场格局已开始向供应端传导。2008年开发商开盘入市的力度也明显下降,尤其是奥运会后的8、9、10三个月,开盘项目个数同比下降了近五成。供应减少、销售下降,市场的供需双方处于僵持局面,不仅仅是购房人,包括开发企业也对后市的预期较为悲观,市场的艰涩、资金链的紧绷令开发企业放缓了新盘供应的节奏,2009年上半年,如果市场仍未出现回暖,新盘上市量将进一步减少。数据显示,2009年1月北京仅13个项目计划推出新盘,仅相当于2008年1月开盘项目数量的三成,2009年1月不仅楼市供应量大幅缩减,纯新盘项目上市量更是出现明显萎缩。


楼市整体回暖缓慢
    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仍将持续。数据显示,2008年住宅市场成交量仅有665.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仅为5.8万套,较2007年巨幅下挫。与2007年相比,成交面积下降了60%,成交套数下降了59%。2007年上半年购房者狂热的非理性购房的火爆场面已经一去不返了。在政府调控、开发商大幅降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与日俱增。尽管开发商挖不断降价促销,但是也不能让购房者心动。购房者对楼市的预期发生了改变,楼市也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2009年,楼市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交易量回暖的节奏会比较缓慢。从市场规律来看,在楼市预期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只有价格降低到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的时候,楼市的消费才会真正地调动起来,而这就需要开发商大幅降低产品的价格。然而,2009年入市的项目多是2006、2007年高价拿地的项目,如果市场销量仍未复苏,一旦部分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可能出现大面积低价抛售的现象,加重市场悲观预期,市场仍会处于相持阶段,整体的交易量自然也难迅速回升。


房价下降趋势仍大
    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普通住宅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单价较2007年下降了7.53%,部分楼盘降幅达20%以上。从月度走势看,8、9两月是全年的价格高点,同时也是成交的低点。由于受到政策刺激,自10月开始,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成交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由于2008年的房屋存量巨大,加之2009年还将有相当数量的供量,这也使得房价下行的压力增大。高库存对价格的压力在不断累积,如果需求进一步萎缩,全国房屋销售均价可能进一步回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日前指出,目前各地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仍高于普通居民支付能力。随着“价格和支付能力”这一市场的核心矛盾逐渐浮现,要刺激市场需求回升,最好的方法仍然是降价促销。而国办去年底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建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企业应该主动顺应市场,以合理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促进商品房的销售。


房企面临生存挑战
    2009年的房企无法回避的最大问题就是调整中的生存问题,核心是企业的资金链是否安全。销售市场的低迷,大量库存的积压,使开发商的现金流捉襟见肘。虽然2008年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替开发商“松绑”,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尤其是地方政府采取了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扶持行动,但鉴于低迷的市场和恶化的外部融资环境,资金短缺这一当前开发商最大的问题在2009年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整体来看,一线品牌发展商虽然销售也受到冲击,但其行业领导地位和上市公司背景,使得他们在融资方面仍有一定优势。2008年中海、保利、万科、龙湖等品牌企业依然取得了与 2007年持平的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同时市场份额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及放宽对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限制这两项方案正在审议之中,这些政策的最终出台,可能使2009年整个商业地产投资市场的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引入,不仅将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能使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此同时,目前保险公司成为房地产市场主要投资商的势头已初露端倪,它们将对房地产市场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撑。今年住宅市场调整继续


(建筑房地产业要参)2009/4-5期



    中国住宅市场,经历了自1998 年以来持续增长繁荣之后,2008年起全面步入调整期。由于全球经济衰退态势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由此带来对国内经济的实质性负面影响将持续,这些影响将对诸多行业产生作用,进而直接抑制房地产投资及消费需求和信心,这是住宅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因此,2009年住宅市场调整将继续。


市场供应继续下降
    中原地产的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全年,北京住宅市场上市面积约1155.5万平方米,上市套数9.8万套,延续了自2004年的下降势头,较2007年供应面积减少11.6%,供应套数减少18.6%。同时,2008年下半年市场新增供应量较上半年下降了12.7%,显示了经济转冷、成交量下降的市场格局已开始向供应端传导。2008年开发商开盘入市的力度也明显下降,尤其是奥运会后的8、9、10三个月,开盘项目个数同比下降了近五成。供应减少、销售下降,市场的供需双方处于僵持局面,不仅仅是购房人,包括开发企业也对后市的预期较为悲观,市场的艰涩、资金链的紧绷令开发企业放缓了新盘供应的节奏,2009年上半年,如果市场仍未出现回暖,新盘上市量将进一步减少。数据显示,2009年1月北京仅13个项目计划推出新盘,仅相当于2008年1月开盘项目数量的三成,2009年1月不仅楼市供应量大幅缩减,纯新盘项目上市量更是出现明显萎缩。


楼市整体回暖缓慢
    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仍将持续。数据显示,2008年住宅市场成交量仅有665.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仅为5.8万套,较2007年巨幅下挫。与2007年相比,成交面积下降了60%,成交套数下降了59%。2007年上半年购房者狂热的非理性购房的火爆场面已经一去不返了。在政府调控、开发商大幅降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与日俱增。尽管开发商挖不断降价促销,但是也不能让购房者心动。购房者对楼市的预期发生了改变,楼市也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2009年,楼市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交易量回暖的节奏会比较缓慢。从市场规律来看,在楼市预期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只有价格降低到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的时候,楼市的消费才会真正地调动起来,而这就需要开发商大幅降低产品的价格。然而,2009年入市的项目多是2006、2007年高价拿地的项目,如果市场销量仍未复苏,一旦部分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可能出现大面积低价抛售的现象,加重市场悲观预期,市场仍会处于相持阶段,整体的交易量自然也难迅速回升。


房价下降趋势仍大
    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普通住宅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单价较2007年下降了7.53%,部分楼盘降幅达20%以上。从月度走势看,8、9两月是全年的价格高点,同时也是成交的低点。由于受到政策刺激,自10月开始,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成交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由于2008年的房屋存量巨大,加之2009年还将有相当数量的供量,这也使得房价下行的压力增大。高库存对价格的压力在不断累积,如果需求进一步萎缩,全国房屋销售均价可能进一步回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日前指出,目前各地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仍高于普通居民支付能力。随着“价格和支付能力”这一市场的核心矛盾逐渐浮现,要刺激市场需求回升,最好的方法仍然是降价促销。而国办去年底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建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企业应该主动顺应市场,以合理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促进商品房的销售。


房企面临生存挑战
    2009年的房企无法回避的最大问题就是调整中的生存问题,核心是企业的资金链是否安全。销售市场的低迷,大量库存的积压,使开发商的现金流捉襟见肘。虽然2008年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替开发商“松绑”,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尤其是地方政府采取了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扶持行动,但鉴于低迷的市场和恶化的外部融资环境,资金短缺这一当前开发商最大的问题在2009年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整体来看,一线品牌发展商虽然销售也受到冲击,但其行业领导地位和上市公司背景,使得他们在融资方面仍有一定优势。2008年中海、保利、万科、龙湖等品牌企业依然取得了与 2007年持平的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同时市场份额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及放宽对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限制这两项方案正在审议之中,这些政策的最终出台,可能使2009年整个商业地产投资市场的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引入,不仅将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能使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此同时,目前保险公司成为房地产市场主要投资商的势头已初露端倪,它们将对房地产市场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撑。
(建筑房地产业要参)2009/4-5期



    住宅市场持续低迷之时,不少开发商紧抱着商业地产当作最后一张“底牌”。然而“底牌”揭开后,结局却并不精彩。包括仲量联行、第一太平戴维斯在内的知名国际物业机构近日都表示“对2009年商业地产的前景十分担忧”。


200万平方米商业延期开业
    按原计划,仅北京一地2008年新增商业物业面积大约为600万平方米。但是,包括西单大悦城、华贸购物中心、银泰购物中心、三里屯Village等在内,全年的新开商业面积不足300万平方米,而大钟寺国际广场、国瑞城购物中心、首地大峡谷等商业项目则集体推迟了开业时间。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表示,国瑞城购物中心最快要到2009年3月才能开业。据悉,这已经是第三次延期开业,此前一次的对外开业时间宣布是2009年1月。面积高达24万平方米的巨型商业中心——大钟寺国际广场又一次推迟了其开业时间。这一商业项目在2007年年底已经举行了开街仪式,但至今仍在施工。从2008年推迟至2009年开业的还有万贸购物中心、SOHO中国运作的前门商业项目、首地大峡谷等。据世邦魏理仕最新发布的数据指出,将有超过200万平方米原计划在2008开业的商业设施推迟到今年进入市场。


外资零售业也收缩战线
    据悉,除了地产商本身的资金压力以外,多家外资零售业收缩战线也让商业地产“雪上加霜”。原计划即将开设新店的沃尔玛由于投资计划变动,暂缓了开店的步伐,2008年沃尔玛在华新增门店不足15家,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一倍。 家乐福2008年在中国开设门店不足8家,远低于年初计划的21家。零售巨头麦德龙近期在中国市场一家门店都没有开,而在2008年初,麦德龙有关负责人曾定下“每年6至8家新店”的目标。我国大约有商业品牌250万个左右,由于零售业开始萎缩,大部分品牌都选择收缩战线,也不再发展新的门店,这也是商业中心招商难的原因之一。由于消费信心下降,整体零售业2008年下半年出现增长率同比下滑的现象。更有不少已经和商场签约的“准租户”拒绝“履约”。


多重困局导致商业萎缩
    资金的压力是最主要的问题。与住宅项目的开发不同,商业地产如果自持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大部分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银行开始“下雨收伞”。导致不少商业地产的开发商自有资金不足,难以应付日常招商费用。令人担忧的是,与撤店危机同时袭来的还有商业面积的巨大供应。比如,2008年上半年北京商业总供应量达180万平方米,三季度又新增76.2万平方米,预计未来3年内,计划开业的商业项目面积合计将高达630万平方米。除了以上的原因外,北京地税局2008年10月15日发布的237号文件,将商业物业的出租税重新调回到25%以上,上调幅度较原来提高5倍,这个文件的实施对商业地产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2009年上半年商业地产可能较为困难,下半年才有望回暖。
(中国证券网)2009/02/02



       金地集团今日公告,公司拟受让中房置业持有的上海金地经久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15%股权。

    公告称,金地集团目前与上海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5街坊90-2宗、90-3宗、90-4宗地块”,且双方已经成立了“上海金地经久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该公司注册本金1000万元,其中金地集团出资850万元,中房公司出资150万元,持有项目公司股权分别为85%、15%股权。目前90-3宗地块和90-4宗地块已经转入项目公司名下,为更有效地推进项目开发,金地集团将受让中房公司持有经久公司15%股权,股权转让价格150万元。

    同时,经久公司还将受让中房公司转让的上述“90-2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其中土地使用权价格为30601万元,在建工程(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价格以截至签署90-2宗地块在建工程转让合同时实际投入额计算。
(大公报)2009/02/03



       中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为促进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北京市建委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在北京拥有大量储备的上市公司,例如远洋地产(03377)和首创置地(02868)将从中受益。

    报告表示,新政策重申对改善性第二套购房者贷款优惠条件比照第一套房执行,并允许银行自行决定对其他情况的拥有两套以上住房者的贷款条件。新政策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临时取消了限制境外个人购房的规定,包括居住时间和购房套数的限制。此外,个人房屋租赁综合税率也将有所调整。

    报告表示,这两项明确刺激投资性需求的举措在一线大城市中首开先河。但是,该行认为,鉴于高房价下较低的租金回报率,短期内该政策对提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效果有限。

    报告表示,北京市政府还将调整所得税征收标准(例如所得税预征政策和税前抵扣项目等),以降低开发商的所得税和现金流负担。另外由于实际困难暂时无法支付补地价的开发商可以推迟支付(最长推迟六个月,利息根据银行相关贷款利率决定)。大型开发商还可以采取滚动方式进行一级土地开发,而不用一次性全部开发完毕后再上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本地开发商的现金流状况。
(香港经济日报)2009/02/03



       证券商里昂指该行在农历新年期间到内地电企位于北方的厂房考察,电厂普遍表示自去年第四季起已恢复盈利。该行又相信内地传出中央将向内地电企注资的消息,有可能是中央对煤电价格谈判胶着而采取的调停措施之一,该行预期合同煤价今年能按年提升5%。


传京注资 助接受合同煤涨价
  电企大部分均向该行表示,电煤价格谈判胶着,令电厂1月均使用现货煤,电煤存货量下跌。该行认为,这有可能促使中央落实向电企注资,并有助令电企接受合同煤的加价。

  另部分电企的电厂经理均向该行表示,今年与去年的农历新年比较,今年用电需求比去年明显减弱约7%至10%,对2009年第一季的业务表现感到悲观,并认为电企的业绩在第二季前无法有大幅度的增长。

  虽然用电需求下降和上半年盈利未必有大幅增长,但大部分电厂指,内地去年上调电价,以及煤价有所下跌后,公司自2008年第四季开始已能恢复盈利,故里昂指出将重申内地电力股在2009年能扭亏为盈的预测。

  该行认为在2009年度,华能(00902)和大唐(00991)对煤价成本下跌最为敏感,相信盈利将有较大改善。
(中国能源网)2009/02/02



       华电江苏连云港9.9万千瓦风电工程启动,这标志江苏连云港百万风电基地全面铺开,将逐步打造江苏沿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华电集团2月1日消息,华电日前在连云港灌云沿海启动9.9万千瓦风电工程,这标志着江苏连云港百万风电基地全面铺开。

    连云港是国家规划的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电新能源着力打造的江苏沿海风电基地之一。江苏灌云9.9万千瓦风电项目为华电集团实施立足连云港,大力发展江苏沿海陆上、潮间带和海上风电的“三步走”战略提供了广阔平台,华电新能源将以该项目为基础,陆续开展潮间带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逐步打造华电新能源公司的江苏沿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河北日报)2009/02/02



       从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获悉,今年,该市将实现长输管线天然气入市,从而结束通过槽车长途运输天然气的历史。与之相关的投资2亿多元的城区燃气建设工程也将全面铺开。

    为实现长输管线天然气入市,今年,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将建设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包括建设城市天然气接收门站1座,海港区高中压调压站及加气母站1座,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及配套附属设施,实现长输管线天然气接收和供气,工程总投资20960万元。二期工程包括随同城市快速路建设工程同步建设规划的北戴河方向城市高压燃气管线,远期管道继续延伸可达黄金海岸新区,为新城区提供管道天然气。二期工程管道到达北戴河区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管道长1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
(苹果日报)2009/02/03



       郑州燃气(3928)公布,本月1日接获郑州市物价局发出调整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该公司将调高对住宅、商业用户的天然气售价,由3月1日起抄表所得的用气量开始计算。住宅天然气售价每月用量在50立方米或以下,由每立方米1.6元(人民币.下同)加至1.9元,50立方米以上者,多出部份加至每立方米2.2元。商业用户天然气售价则由每立方米2.4元,调升至2.8元。
(太阳报)2009/02/03



       外围经济不稳,为刺激内地经济,中央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救市方案,相关行业可望受惠。随着能源成本下降及大型基建即将全力开动,预料内地水泥业已度过最坏时刻。

    不过,早前由于能源成本高企,以及水泥价格控制政策所影响,安徽海螺(00914)第三季纯利升幅放缓,但随着内地煤价于去年底回落,公司边际利润有望提升。在地域分布上,海螺水泥有近八成产品为内销,中国东部占营业额45%,中部及西部各占两成左右,而海螺水泥早前向巿场集资,于四川及甘肃兴建生产设施,未来业务发展重点亦移向西部,抵销中国东南部需求放缓的影响。

    虽然内地房地产市场动工量大减,但资料显示,海螺水泥产销有八成是来自基建业务,房屋建设只占业务不足两成,而集团乃内地最大的熟料及水泥生产商,料可在庞大的基建工程中获取较大份额,公司○九年营业额及盈利可望增长。

    在估值上,以现价计算,集团巿盈率约二十倍,巿场估计海螺水泥○九及一○年纯利增长可维持于20%以上,届时巿盈率可降至十五倍以下。在内地高速增长的建材行业中,上述估值不算昂贵,加上内地水泥价格已于去年十一月开始回稳,令公司边际利润扩阔,纯利增长或高于预期。
(数字水泥网)2009/02/01



       1月15日,华新水泥与湖南邵阳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暨邵阳长城水泥集团项目合作协议在长沙正式签署,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周家明分别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雄、邵阳长城水泥集团董事长谭志雄在战略合作及项目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公司董事长陈木森、副总裁冯东光;邵阳市市委书记童名谦、市长郭光文、市长助理秦立军及邵阳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邵阳市现有人口750多万,是湖南省第一人口大市和第二地域大市,有着丰富的石灰石、煤炭、石膏、混合材资源,在建及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铁路、大型电厂等国家重点工程较多,水泥需求大,公司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并与政府多次洽谈后,决定与邵阳长城公司合作,分期建设2×4500d/t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国信证券)2009/02/02



       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或者ABI)1月23日公告将青岛啤酒19.9%的股权转让给朝日啤酒,作价6.67亿美元,并用以偿还收购AB所承担的借款。本次股权转让全部为H股,作价每股19.78港元,约合17.4元人民币,比宣布日港股溢价38%,比A股折价5.4%。剩余的约7%无投票权的股份,百威英博尚未有计划出售。本次转让之后,百威英博将撤出在青啤的两名非执行董事,改由朝日派驻。市场之前对百威英博出售青啤股权以获得融资已有一定的预期。

    由于全球新增啤酒消费量中,有一半都来自中国。我们认为百威英博此举主要是融资和中国的战术调整,不是也不可能是不看好销量最大、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但是由于受到青啤坚持中国品牌的经营战略,无论是股权层面上还是经营层面的合作上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时,百威和青啤的高端定位有直接的冲突,中低端的地方品牌在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地也有正面的竞争。我们认为,分手后百威英博将会走到台前,进入中国啤酒市场的寡头竞争之中。而青啤也可以独立的规划自己的全球战略,而不再是英博在中国的影子。

    从经营风格上看,InBev旗下有200多个品牌,而AB则主要经营百威品牌,而合并后的百威英博的管理层以InBev为主,经营的模式也可能会偏向欧洲旧世界的多品牌差异化营销模式。但是,其大中华区的总裁由原来AB大中国区总裁程业仁担任,程先生在任期间成功主导了对哈啤的收购,并大幅增持了青啤的股权。我们认为百威英博在中国未来仍会持续多品牌发展的战略,用哈啤或者雪津来作为全国性的中低档品牌进行推广的可能性偏低,而继续收购其他品牌可能更符合管理层的一贯思路。


青啤与朝日更有互补优势
    朝日啤酒是日本最大的啤酒公司,07年销售啤酒超过236万千升,其中在中国境内投资企业产量达到64万千升,主要是西湖啤酒和烟台啤酒有20多万吨的产量。目前朝日除了生产当地中低档品牌之外,还生产“Asahi Super Dry”等高端品牌。

    我们判断朝日啤酒最终入围的主要原因在于:1、朝日啤酒与青啤和百威英博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朝日与青啤在深圳和烟台都有合资啤酒厂,而与百威英博在德国、英格兰和捷克都有合作;2、朝日啤酒在中国的资源有限,除上述合资厂之外,仅有西湖啤酒、北京啤酒两个地方品牌,他们的合作不会对百威英博构成威胁。

    由于朝日在中国啤酒行业投资的规模过小,缺乏规模效应,因此一直在亏损。我们认为朝日未来将旗下企业卖给青啤可以实现双赢。青啤和朝日在中国市场上规模的巨大差距,使得双方利益冲突更少互补性更多,但是总体对青啤的帮助也会比较有限。


交易价格偏低
    按照公布的交易金额,吨产能的交易价格不过才3700元左右,显著低于当年百威英博收购哈啤、雪津和苏纽收购重啤股权4000-6000元/吨的估值,而且青啤作为行业龙头估值本应该更高一些。除了金融危机和美元贬值的原因,不含控股权溢价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认为这也显示出国外巨头已经调低了对中国啤酒市场的预期。


群雄并起 啤酒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按照2007年的统计数据,雪花、百威英博、青岛、燕京4家啤酒集团的合计销量为2234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57%。如果加上金星、重啤、嘉士伯和金威这四个第二阵营的企业,则市场占有率将会超过70%。由于目前第一阵营内部的差距尚不大,争做行业龙头的冲动强烈,百威英博的加入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第一阵营内的争斗。对于青啤而言,百威可能会在中高档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总的来说,百威英博与青啤的分手必然会降低市场集中度,加剧市场竞争。

    但是百威英博的强势崛起,也可能会刺激国内企业的相互整合,采取“抱团取暖”的策略,反而会加快行业内的整合速度。尤其是燕啤和第二阵营内的企业。
(糖酒快讯)2009/02/02



       据澳大利亚ABB粮食公司发布的报告称,澳大利亚啤酒大麦收获工作刚刚结束,供应高于预期水平,在满足国内需求后,剩余的大麦供应将出口到海外。  

    该公司称,2号联营池的优质啤酒大麦销售返还在每吨210澳元—225澳元,FOB价,远远低于1号联营池的销售返还335—345澳元。  

    2号联营池的传统啤酒大麦销售返还预估为每吨200澳元—210澳元,低于1号联营池的销售返还325澳元—335华夏酒报中国酒业风向标澳元。  

    ABB称,近几个月国际啤酒大麦价格已经出现大跌,所以澳大利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欧洲啤酒大麦供应过剩,加拿大大麦丰产,这一直给国际啤酒大麦价格构成压力。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啤酒大麦需求可能减少,这也对价格构成了压力。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ABARE)预计今年南澳洲大麦产量将达到150万吨,而全国大麦产量可能达到640万吨。
(糖酒快讯)2009/02/02



      饮料和食品集团生力集团已同意在日本啤酒厂商麒麟控股进入其国内啤酒部门生力啤酒公司之前,将其啤酒品牌和其它知识产权及相关房地产出售给生力啤酒公司,金额为388亿比索。

   分析师说,对生力集团来说,向生力啤酒出售资产很有必要,这可以使其向麒麟出售的43.25%的生力啤酒股份获得更优价格。

   麒麟啤酒公司(Kirin Brewery Co)和菲律宾最大的啤酒公司生力啤酒公司在组成更强大的资金联盟之后,这两家公司可以把啤酒生产互相外包。麒麟控股在生力啤酒公司的母公司生力集团中拥有约20%的权益,但他们之间的联盟仅限于联合采购麦芽。麒麟现在正在商谈收购生力啤酒43%股份的事宜。

    "在我们目前的资金关系下,我们的合作受到制约。"麒麟控股的一名常务董事说,"通过向生力啤酒直接投资,我们将能够在马尼拉生产目前在中国生产、然后出口到菲律宾的产品。"
(食品商务网)2009/02/02



       肉类食品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权威肉食品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周光宏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营养、卫生和风味是我国肉类产业的研究方向。在此研究方向的指导下,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冷却肉逐渐代替热鲜肉;传统肉制品的生产将日趋现代化;低温肉制品的比例将提高。

    据周光宏教授介绍,冷却肉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将提高、逐渐代替热鲜肉,是我国肉类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一大趋势。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藏在0~4℃范围内的鲜肉。发达国家冷却肉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冷却肉之所以将代替热鲜肉,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1.冷却肉的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均在冷链条件下进行,能科学控制温度,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障鲜肉食品的卫生质量。2.采用冷却生产和销售模式,可有效保留肉食品中的营养和风味成分。3.冷却肉实行工厂化生产,并采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在热鲜肉的产销过程中,要对动物活体(活猪、活牛等)进行运输,但活体运输会带来动物疫病传播、环境污染、动物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而冷却肉采用的是宰后的畜禽胴体的冷链运输,可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和环境污染,并可提高动物福利。

    “十五”期间,由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周光宏教授任主任的教育部肉类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在大型肉类企业的参与下,完成了《冷却肉加工全程质量控制规程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当时冷却肉生产工艺难于达到国际HACCP控制指标的要求,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运用多栅栏减菌技术原理,创造了乳酸复重淋技术以及二阶段快速冷却技术,有效控制了微生物污染,提高了冷却肉的品质。

    据统计,我国冷却肉在大城市已占到生鲜猪肉市场份额的25%左右。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和风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冷却肉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周光宏教授认为,传统肉制品的生产方式将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这是我国肉类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二大趋势。我国的传统肉制品包括腌腊和酱卤类肉制品等产品,如腌火腿、板鸭、风鹅、盐水鸭。传统肉制品的风味独特,国人十分爱吃这类食品,但目前,我国的很多传统肉制品仍以作坊方式生产,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商品属性,不能规模化生产,卫生安全性低。为此,科技人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研发力度:1.研究传统肉制品的风味形成机理。2.研究影响传统肉制品品质的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例如,将风鹅的自然风干工艺改为人工风干,可将风干时间缩短50~70%,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3.研发新型生产设备。将传统肉制品的生产方式从手工转变为机械化,将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的开展、提高肉制品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的周光宏教授等专家,根据传统肉制品的风味形成机理,研发成功了多项传统肉制品的新型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有效促进了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随着现代工艺和设备的应用,中式传统肉制品的保存和流通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周光宏教授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式传统肉制品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为30%;如今,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50%。

    低温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将提高,是我国肉类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三大趋势。低温肉制品是指在温和的加热环境下生产的肉制品,例如,采用巴氏消毒的温度(70~80℃)对肉进行加热处理,这种加热条件就比较温和。采用温和的条件对肉加热,对肉制品加工所用的原料肉中的营养和风味成分破坏较少,可有效保留肉类食品中的营养和风味物质。据周光宏教授介绍,在发达国家,肉制品主要是低温肉制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生产低温肉制品;但要保障低温肉制品的卫生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原料肉(生肉)的微生物数量。在正常条件下,刚屠宰的动物深层组织通常是无菌的,但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肉的表面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动物体的清洁状况和屠宰车间的卫生状况,与原料肉受微生物影响的程度密切相关,肉的初始载菌量越小,以其为原料加工的肉制品的卫生状况则越容易控制。在卫生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屠宰出来的动物的肉,其初始菌落总数可控制在100cfu/平方厘米。

    在很多时候,由于畜禽体表和屠宰车间的卫生状况较差,导致原料肉(生肉)受到较多的污染、使其微生物含量偏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加工后的成品的卫生质量,在加工肉制品的过程中,我国很多肉食品企业还是采用高温杀菌工艺,从而失去了肉的原有的良好风味和营养价值。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周光宏教授认为,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的肉类产业,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应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建立肉食品生产的追踪溯源技术体系;建立肉品分级制度;加大肉类发酵剂的国产化程度;自主研发和生产肉类加工设备,改变过分依赖国外进口设备的现状;加强对肉类副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中国证券报)2009/02/02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日表示,今年二季度以后生猪供给可能进一步增加,生猪价格可能再次大幅度下跌,各级政府有必要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适当调控,在长期扶持的基础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1月13日,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预案》规定,对生猪价格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原则,必要时采取增加储备、适当补贴及进出口调节等手段,防止猪价过快下跌。这位负责人称,生猪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市场、疫病双重风险,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波动特点。因此不能完全放任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控。
(中国医药报)2009/02/01



  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和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医药行业将保持增长,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2009年药品盈利增速或有可能放缓,制药企业战略和营销模式调整带来盈利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可谓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依然有未知的劲流在涌动。

  当房产、汽车等行业因全球金融危机挣扎于下滑通道时,国内医药行业在很多人眼里却是一个“避风港”,理由无外乎两个——内需型市场、刚性需求的特性和医改大背景下国家投入在加大。

  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医药行业销售和盈利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中药饮片和生物制药2个子行业销售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受全球经济影响,化学原料药子行业销售增长则逐步回落。

  新年伊始,各大证券公司纷纷发布“2009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师们比较集中的观点是,预计2009年医药行业将保持增长,有诸多的政策利好,同时面临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另外,不确定性因素也将左右行业增长。



金融海啸中的安全岛
  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我国很多出口型行业都感到了阵阵寒流。外需减弱、订单减少、价格下滑也影响了医药子行业——化学原料药业的增长,导致行业出口下滑。但总体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是以内需消费为主,化学原料药的出口下滑,虽然会波及医药行业2009年整体增长率,但因其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较小,对整个行业不会构成大的影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09年策略报告表明,在2001年“9?11”事件和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经济调整导致股市标普指数大幅下滑,而标普医疗健康指数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下行过程中,医疗健康产业成为了投资者的“避风港”。

  长城证券分析师王茜认为,医药行业关系民生,其特殊属性使之具有刚性需求。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医药行业总产值增速波动,与GDP增速无明显相关性,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

    2000年以前,国内医药行业发展水平落后,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多、小、散、乱,行业增长态势低迷。2000年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行业进入较快的成长期。2006年前后,受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行业增长再次受到较大挑战。2007年,受相关利好政策的影响,进入低谷的医药行业,出现回暖的拐点。

  当然,作为经济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发展也不能完全脱离经济环境的变化。王茜认为,我国人口众多,公众的医疗需求缺口巨大,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将支撑行业快速发展。而卫生总费用由政府卫生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三大块组成,这三大块变动与GDP有一定的相关性。

  2008年国内医药市场的旺盛需求,让我们展望2009年市场前景时增添了一些信心。IMS公司(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内医院市场规模达到908亿元,同比增长27.7%,增幅较大。其中,医院采购国产药品的规模增速最快,达到30.3%,超过了进口和合资药品的增速,带动了整个医院用药市场的增长。除了医院市场较快增长外,农村和社区第三终端药品市场规模也将急剧扩容,将带动国内整个医药市场的强劲增长。

  200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将加大刺激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国1990~2008年18年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了18.8%,利润复合增长了21.7%。分析师认为,历史数据表明,在2009年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仍将有明确的成长性,但增速下降或成趋势。



医改背景下的市场扩容
  新医改所带来的助推效应,是医药市场前景被分析师集体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公布新医改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家确定的2009年经济工作5项任务中,特别提到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具体而言,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同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投证券分析师周锐表示,近两年,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有明显加大的迹象。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974亿元,同比增长50.7%,2008年1~9月的增长也达到35.8%。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表示,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并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周锐认为,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对医药消费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药品消费、计划内疫苗采购、医疗设备购置等方面。其中,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医改各项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条,被列在医改首位,因此,医疗保障支出规模增长情况是药品消费多少的晴雨表。在目前几类医疗保障中,公费医疗支出将逐步萎缩,城镇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支出都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救助保险带来的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中,医保总体规模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在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推动下,医疗保障支出的整体增速在20%以上,超过了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

  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将拉动医药经济快速增长。“医药市场扩容基本已成定局。”于明德表示。

  于明德说,从目前情况看,政府投入将拉动普药市场剧增1600亿~1700亿元,有利于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在普药市场扩容后,要制定清晰的营销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多元视角产业观察)2009/02/01




       随着外需不断萎缩,08年中国纺织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预计09年生产、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行业利润将实现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3日发布《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对外依存度高的纺织行业首当其冲。虽然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纺织行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的冲击远远超过行业的承受能力,纺织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出现了象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等龙头企业停产、倒闭的情况,许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一、2008年纺织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2008年,纺织行业在困境中保持一定增长,内需拉动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但由于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外需不断萎缩,导致出口下滑、生产减速、投资减少、效益下降,行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

    (一)生产增速持续回落。受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8年,纺织生产增速持续下降,2008年9月份之后生产下滑趋势更为明显。2008年全年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幅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9月、10月、11月、12月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分别回落5.3、8.1、7.8、7.4个百分点;9月、10月、11月纺织业(不含化纤、服装)用电量同比也分别下降了2.1%、7%和9.9%。 2008年全年,化纤产量2,405万吨,同比增长2.3%,增速回落16.7个百分点;纱2,149万吨,同比增长8.1%,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布528亿米,同比增长5.3%,增速回落6.8个百分点;服装207亿件,同比增长4.8%,增速回落9.6个百分点。

    (二)投资继续下滑。1-11月,中国500万以上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2,472亿元,同比仅增长8.8%,增速同比大幅下滑了22.2个百分点;计划投资5,378亿元,仅增长2.2%,增速同比回落16.8个百分点;全行业新开工项目5,64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70个。
分行业看,1-11月,毛纺行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84亿元,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其他行业投资增速均呈现下滑态势,棉纺、丝绸行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分别下降了5.2%和0.8%,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7个百分点和38.2个百分点;服装行业投资同比增长了22.4%,增速回落18.2个百分点;针织行业投资增长1.1%,增速回落44.5个百分点;化纤行业同比增长11.4%,增速回落13.2个百分点;纺机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3.2%,增速大幅回落56.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步伐明显加快。1-11月,东部地区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而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达32%和32.6%。由于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东部地区占纺织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降低,所占比重由2007年1-11月的68%下降到2008年1-11月的61.1%,而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投资比重则提高了6.9个百分。

    (三)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受外部需求萎缩的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持续放缓。2008年8月和11月,国家先后两次提高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的困难,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出口增速下滑的态势。2008年全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85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下滑10.9个百分点。下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呈逐月递减趋势,若剔除价格因素,1-11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仅增长1.4%,增速同比回落9个百分点,若按出口企业实际换汇收入(以人民币计算),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5%。
从分产品结构看,纺织品出口保持相对稳定增长,服装出口增速则大幅下滑。2008年全年,中国纺织品出口6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197.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回落16.8个百分点。

    从出口市场结构看,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对欧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1-11月,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3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1%,增速大幅下滑17.4个百分点;受转口贸易需求明显减少的影响,对香港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48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增速同比回落13.4个百分点;由于中欧纺织品配额取消和2008年上半年欧元对人民币处于升值区间,使中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持续保持了高增长,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354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9.9个百分点。

    (四)内销市场基本平稳。2008年,内需拉动成为行业保持一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达21303.2亿元,占销售产值的76.5%,内销增长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2008年以来,衣着类消费品增幅除10月份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月均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幅;2008年11月,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

    (五)经济效益下滑明显。尽管纺织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但仍难以消化需求增长的放缓和要素成本上涨增加的成本,2008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8%,增速下滑了38.8个百分点;利润率为3.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3.7%。

    分行业看,除丝绸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外,其他行业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化纤、纺机、麻纺行业出现利润负增长。1-11月,受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化纤行业实现利润3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74.9%;受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影响,纺机行业实现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40.6%;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服装、制成品行业的利润分别增长13%和20.6%,但增速也明显放缓。



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外部需求萎缩成为纺织行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由此带来企业亏损迅速增加和行业就业持续减少。

    (一)需求萎缩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欧美日纺织品服装零售市场已经出现滞销现象,消费者大幅缩减了在纺织品服装等商品上的开支,导致国外客商不敢大量下单。

    2008年11月,美国的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跌落到37.3,其中商业活动指数更是跌落到33。国内消费市场状况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扩大内需难以平衡和弥补出口市场的衰退。

    (二)行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进一步扩大。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实现利润急速下滑,出现了2003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同时,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企业亏损额迅速增加。2008年1-11月,47,232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达9,654户,亏损面由上年同期的16.97%扩大达20.44%;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27.5亿元,由上年同期的14.3%大幅扩大到99.9%。另外,众多规模以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生产经营压力更加困难。

    (三)稳定就业任务面临严峻考验。纺织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民生产业。2002年到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7%左右,2008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就业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就业人数同比下降了0.4%,较上年同期的就业增速下滑了4个百分点;而到了1-11月,就业萎缩形势更加明显,规模以上企业用工同比下降了1.2%,增速较上年同期的就业增长下降了5.2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中国纺织行业发展形势在8月份之后进一步恶化,稳定就业任务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三、2009年展望行业情况
    2008年,纺织行业受国际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资金环境趋紧、成本压力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行业陷入严重困境。2009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采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将积极带动国内需求的稳步增长,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纺织行业保持基本稳定。

    (一)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2008年下半年,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在2009年逐渐显现。四万亿投资项目的相继实施,将有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与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品、家纺制品的需求前景将逐步好转;上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台帐实转等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困难局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08年9月开始连续降息以及取消各项不合理的收费,将缓解纺织企业资金周转上的压力,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纺织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

    (二)内需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和农民收入难以保持持续增长。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销市场,衣着的基本消费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仍较大,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也有利于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尽管人们在收入预期压力加大的时候,对服装等消费品的选择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看,2009年纺织品服装内需尚可保持增长,但是增速会有所下降。

    (三)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边缘,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世界银行、IMF等组织根据各国持续恶化的经济指标不断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IMF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最新预测为2.2%,世界银行的预测为1%。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将持续,2008年秋季广交会上纺织品服装出口交易定单大幅减少,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而言,形势不容乐观。另外,支撑中国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欧洲(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90%),但欧洲经济已出现   衰退迹象,2009年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也将明显回落。

    综合以上因素,2009年纺织工业生产、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行业利润预计实现负增长。
(信报)2009/02/03



  市场以「第二波」来形容金融海啸的持续性。任志刚相信,「第二波」将以多种形式出现,除了次按所引起的信心危机余波未了外,企业去年第四季业绩可能远逊市场预期;信贷紧缩及经济下滑将形成恶性循环,再渗入金融市场外,将带来大幅调整。

  但最令人担心的是,他认为是保护主义有可能由贸易领域,扩散至金融领域。例如拒绝购买外国金融工具或不再购买美国国债,令金融领域的保护主义抬头。他早前曾警告,第二波金融海啸正在形成。

  「例如有钱的完全不买外国金融工具,或多储备的不买美国国债。」任志刚认为,「如果保护主义真的抬头,有钱的经济体系应该没事;但没钱的经济体系,例如依靠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发展中地区,就将很麻烦。」  正在欧洲外访的国家总理温家宝日前,曾公开表示,稳定美国债市对战胜全球金融危机而言很重要。而是否进一步购入美债,将取决于中国保护海外投资价值的需要。

  任志刚相信,本港外在资产对生产总值属世界高水准,反映出有较高的自保能力。即便出现保护主义,对香港的影响相信亦将远较其他地方为小。

  他又说,目前仍很难评论第二波金融海啸是否已来临。但从新兴市场角度来看,第二波的传染性比起上一波无疑更高。原因是在金融海啸下,有关市场经济下滑情况严重,抵抗力削弱。若金融体系健全性较低,受冲击的可能性则较高。

  任志刚重申,已留意到有未经政府注资而「捱过第一波海啸」的金融机构,突然成为市场焦点。「是有人趁机会兴波作浪作炒卖活动」。他在报告中指出,配合业绩公布期的来临,投机买卖的活动亦不时出现,他呼吁投资者要保持警觉。
(中国证券报)2009/02/02




  国资委日前明确表态,积极探索直接持有整体上市的国有股股权。有消息称,第一家由国资委直接持股的央企即将出现。此举有助于从根本上改进国资国企管理。不过,从幕后到台前,进行市场化运作或是国资委推动直接持股的关键。

  今年《企业国资法》将实施,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地位和职能得以从法律上明确。分析人士就此指出,也只有直接持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资到位。

  国资委实现直接持股有其必要性。其一,实践中,部分央企整体上市后,还留有一个空壳母公司,这将人为增加上市公司管理的不透明性和管理链条和成本。其二,国资委实现直接持股后,有助强化控制权,统一各方利益,解决诸如“大非”这一对证券市场影响深远的问题。其三,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倒逼央企加快结构调整和并购重组,将优质的经营性资产进行集中,而进行这些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又取决于国资证券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国企资本运作能力,更需要国资管理部门作为大股东走到前台。

  不过,国资委若直接持股,还需解决诸多问题。比如,怎么处理好控股的各上市公司之间关系,既不能造成关联交易,也不能形成垄断。同时,作为持股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市场“大腕”,其一举一动会对证券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的特设监管机构,还保有多种行政性职能。一旦成为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国资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转变角色,进行市场化运作或许才是推动直接持股的关键。

  假如不想再通过代持母公司来持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那么首先国资委自身可能需要转型为一家国有股权投资公司,或者根据情况转型为几家投资公司,来共同管理这笔庞大的国有资产。同时,政府还需将部分非资产管理的监管职能赋予或剥离给其他行政部门,还国资委一个“干净的出资人”。这对于控股非上市国有企业也是适用的。

  具体到公司运营的市场化方面,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一些做法或可借鉴。简单来说,淡马锡并不是上市公司,而是一家享有豁免权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拥有并管理新加坡财政部原有的投资资产。这意味着其投资政策取向与政府角色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淡马锡有大约79%的投资是属于上市公司或流动资产。根据合理的商业原则进行管理,并非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是淡马锡作为资产管理人的一大特点。淡马锡自身也通过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和相关执行委员会,来进行持股和投资活动。

  淡马锡不参与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是由各自董事会引导并监管,但将确保每家公司董事会为公司的财务表现负责。淡马锡只是行使股东的权利,以保证其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