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社论----中国大陆外交的理性与感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09:57
中国大陆外交的理性与感性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1-16 07:24:42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杜平专文:当代中国大陆外交似乎有念旧的传统,凡是和中国大陆有较多往来的外国政要,无论他们是否把中国人当朋友,北京领导人通常都把他们称为“老朋友”。在尔虞我诈和冷酷无情的国际关系中,如此重义、有时甚至轻利的外交风格实属罕见。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但在现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却是不合时宜的一大缺陷。

 今年1月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中国政府为此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甚至邀请美国前政要专程赴华参加纪念活动,包括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等人。这些曾经的风云人物,虽然在美国已被视为旧时代的符号,但在中国却受到圣贤般的尊崇。中国大陆国家主席胡 锦 涛在会见他们时,用“喝水不忘掘井人”这句俗语来表达敬意,足见中国人的有情有义。

 中国热情,美国冷淡

 可是,与北京的热烈气氛相比,华盛顿方面的表现却是极其冷淡。布希总统为纪念活动发了贺词,除此之外,美国再也没有其他相应的动作。国务卿赖斯原本要去北京出席纪念活动,但在加沙地带发生武力冲突后宣布取消,可见中美两国对纪念活动的重视程度是有落差的。当然,金融危机和即将到来的改朝换代,也使华盛顿提不起兴趣。

 除了上述几个原因,还有两个更深刻的原因。其一,美国毕竟是个追求实效和急功近利的国家,不大会在此类事情上做无用之功,把大量行政和财政资源投到得不偿失的事情上。再加上建国的历史短暂,美国似乎还没有重温历史的耐心。

 其二,美国毕竟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其高人一等的姿态和作风已经成为习惯,当其他国家自认为是美国的朋友并以此为荣时,美国说不定根本就没有做如是想。在中美之间,这种情况显然也是存在的。按道理,建交和纪念建交都是双方的事情,若一方热心,一方无动于衷,那就是不对等和不平等的。

 就在北京高调举办纪念活动的同时,美国参议院外委会对候任国务卿希拉莉的提名事宜举行了听证会。在回答有关对华政策的提问时,希拉莉提及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说美国将来对中国如何,要看中国大陆在国内和国外做出何种选择。从外交角度来看,这当然是理性和专业的表述,但与中国大陆官方热情洋溢的景象相比,未免显得傲慢和冷漠。

 这种冷冰冰的态度,就是中国大陆外交所一直面对的国际现实;而中美两国态度的强烈反差,也正是中国外交需要自我调整的必要性所在。不只是与美国之间,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包括与欧洲国家的交往方式也有必要调整。就如希拉莉所说,中国大陆采取的任何外交动作,也必须看对方作出的选择而定。

 利益需求驱使两国建交

中美三十年前的建交举动,乃至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972年尼克松(尼逊)访华,都使中美双方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使世界安全形势和大国实力均势为之一变。以基辛格当年的话来说,中美两国打破相互隔绝的状态,其意义可以与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成立相提并论。而就当前的国际格局和日益重要的中美关系而言,我们也许还可以对其意义给予更高的评价。
 
 但是,中美两国当初走到一起,是因为受到各自利益需求的驱使,是两相情愿的选择,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借助尼克松的访华以及中美建交,中国大陆逐步摆脱了国际孤立处境,其大国地位也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同样,借助于中国大陆的合作,美国得以早日脱离越南战争的陷阱,并在冷战中对苏联构成了更大的优势。因此,假若美国也有饮水思源的传统,那么,尼克松和卡特之后的历任政府,包括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在内,都应该常常想到那一段历史及其延续至今的现实意义。

 可是,事实非如此。美国的党派政治、两党轮流执政和利益集团的相互牵制,加上白宫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态度因人而异,导致美国对华政策一直不够连贯和稳定。其结果是,每隔四年或八年,中美两国都不得不重新认识对方,从头再折腾和磨合一次。从美国的角度看,这种磨合过程的起点,不是追溯和缅怀历史,更不是着眼于友谊、义气和温情,而是为赤裸裸的现实利益进行寡情寡义的斗智斗勇。这既是美国文化和政治体制使然,更是其利益至上主义所决定。

 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在过去三十年对美外交中,中国大陆不仅获得了很多利益,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汲取了一些教训,使得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变得比过去更加冷静、理性、务实和有效。在向世界大国地位持续攀升的过程中,这是中国在外交上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

 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中国大陆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交往时,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还有分寸拿捏不当的缺陷。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或者在双边交往中发生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态时,感性的反应依然容易多于理性的应对。例如最近这些年,当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发生纠纷时,政府思考的角度不是强调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而是指责对方“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经常认为感情受到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决策过程中掺入了情感或情绪的杂质,对某个国家或某位“老朋友”存有一厢情愿的看法和期待。一旦事态的发展不如所愿,政府和民众就容易变得沮丧、错愕和愤怒。假若决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务实、理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那么,结果即便令人失望,也不至于引发群情激愤,官民都变得情绪化。

 在中美建交三十年之际,笔者且把上述感想作为一种另类的纪念。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中国大陆外交的理性与感性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1-16 07:24:42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杜平专文:当代中国大陆外交似乎有念旧的传统,凡是和中国大陆有较多往来的外国政要,无论他们是否把中国人当朋友,北京领导人通常都把他们称为“老朋友”。在尔虞我诈和冷酷无情的国际关系中,如此重义、有时甚至轻利的外交风格实属罕见。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但在现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却是不合时宜的一大缺陷。

 今年1月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中国政府为此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甚至邀请美国前政要专程赴华参加纪念活动,包括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等人。这些曾经的风云人物,虽然在美国已被视为旧时代的符号,但在中国却受到圣贤般的尊崇。中国大陆国家主席胡 锦 涛在会见他们时,用“喝水不忘掘井人”这句俗语来表达敬意,足见中国人的有情有义。

 中国热情,美国冷淡

 可是,与北京的热烈气氛相比,华盛顿方面的表现却是极其冷淡。布希总统为纪念活动发了贺词,除此之外,美国再也没有其他相应的动作。国务卿赖斯原本要去北京出席纪念活动,但在加沙地带发生武力冲突后宣布取消,可见中美两国对纪念活动的重视程度是有落差的。当然,金融危机和即将到来的改朝换代,也使华盛顿提不起兴趣。

 除了上述几个原因,还有两个更深刻的原因。其一,美国毕竟是个追求实效和急功近利的国家,不大会在此类事情上做无用之功,把大量行政和财政资源投到得不偿失的事情上。再加上建国的历史短暂,美国似乎还没有重温历史的耐心。

 其二,美国毕竟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其高人一等的姿态和作风已经成为习惯,当其他国家自认为是美国的朋友并以此为荣时,美国说不定根本就没有做如是想。在中美之间,这种情况显然也是存在的。按道理,建交和纪念建交都是双方的事情,若一方热心,一方无动于衷,那就是不对等和不平等的。

 就在北京高调举办纪念活动的同时,美国参议院外委会对候任国务卿希拉莉的提名事宜举行了听证会。在回答有关对华政策的提问时,希拉莉提及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说美国将来对中国如何,要看中国大陆在国内和国外做出何种选择。从外交角度来看,这当然是理性和专业的表述,但与中国大陆官方热情洋溢的景象相比,未免显得傲慢和冷漠。

 这种冷冰冰的态度,就是中国大陆外交所一直面对的国际现实;而中美两国态度的强烈反差,也正是中国外交需要自我调整的必要性所在。不只是与美国之间,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包括与欧洲国家的交往方式也有必要调整。就如希拉莉所说,中国大陆采取的任何外交动作,也必须看对方作出的选择而定。

 利益需求驱使两国建交

中美三十年前的建交举动,乃至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972年尼克松(尼逊)访华,都使中美双方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使世界安全形势和大国实力均势为之一变。以基辛格当年的话来说,中美两国打破相互隔绝的状态,其意义可以与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成立相提并论。而就当前的国际格局和日益重要的中美关系而言,我们也许还可以对其意义给予更高的评价。
 
 但是,中美两国当初走到一起,是因为受到各自利益需求的驱使,是两相情愿的选择,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借助尼克松的访华以及中美建交,中国大陆逐步摆脱了国际孤立处境,其大国地位也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同样,借助于中国大陆的合作,美国得以早日脱离越南战争的陷阱,并在冷战中对苏联构成了更大的优势。因此,假若美国也有饮水思源的传统,那么,尼克松和卡特之后的历任政府,包括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在内,都应该常常想到那一段历史及其延续至今的现实意义。

 可是,事实非如此。美国的党派政治、两党轮流执政和利益集团的相互牵制,加上白宫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态度因人而异,导致美国对华政策一直不够连贯和稳定。其结果是,每隔四年或八年,中美两国都不得不重新认识对方,从头再折腾和磨合一次。从美国的角度看,这种磨合过程的起点,不是追溯和缅怀历史,更不是着眼于友谊、义气和温情,而是为赤裸裸的现实利益进行寡情寡义的斗智斗勇。这既是美国文化和政治体制使然,更是其利益至上主义所决定。

 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在过去三十年对美外交中,中国大陆不仅获得了很多利益,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汲取了一些教训,使得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变得比过去更加冷静、理性、务实和有效。在向世界大国地位持续攀升的过程中,这是中国在外交上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

 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中国大陆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交往时,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还有分寸拿捏不当的缺陷。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或者在双边交往中发生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态时,感性的反应依然容易多于理性的应对。例如最近这些年,当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发生纠纷时,政府思考的角度不是强调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而是指责对方“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经常认为感情受到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决策过程中掺入了情感或情绪的杂质,对某个国家或某位“老朋友”存有一厢情愿的看法和期待。一旦事态的发展不如所愿,政府和民众就容易变得沮丧、错愕和愤怒。假若决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务实、理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那么,结果即便令人失望,也不至于引发群情激愤,官民都变得情绪化。

 在中美建交三十年之际,笔者且把上述感想作为一种另类的纪念。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