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夜走冰盖:一次成功的国际护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6:17
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在南极越冬充满着惊险和未知的困难,这里有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有每秒50米的大风、有漆黑的极夜。在这样的环境下,第24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队成功完成了一次400公里的国际护送任务。

24次越冬队中山站站长徐霞兴回忆了这趟极夜环境下在冰盖上行走的全过程,让我们听听越冬期间发生在中山站的事情。

7 月1日,正值南极的极夜时期,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队员一行10人乘坐2辆雪地车抵达中山站,执行每年一次走访中山站的任务。按照计划,戴维斯站一行人员将在中山站停留2天,完成南极纳拉湾海冰调查以及与中山站的合作科考项目。徐霞兴说:“他们往年都是10月份过来,但本次走访戴维斯站要进行阿曼达企鹅岛的科学考察,根据企鹅的习性,7月份是阿曼达企鹅岛企鹅聚集的时间,所以他们提前到7月份赶到这里。”

作业任务很顺利的在2天内完成了。 3日晚,中山站还专门为戴维斯站一行人员举行了欢送晚宴,大家聚在一起回忆2天来共事的快乐。第2天,就在戴维斯站队员出发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其中的1 辆雪地车发生故障,无法启动。“在南极这个特殊环境里,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车辆就突然‘停工’,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徐霞兴说:“经过检查,是一个配件损坏,中山站没有这种车的备件,送到俄罗斯进步站也无法修理,这一下又过去了8天。”

站长、机械师、医生、厨师,戴维斯站所有重要职位的人员都停留在中山站上,站上的一切事务无法开展,澳大利亚人焦急万分。雪地车没有备用配件无法修理,极夜条件下直升机也无法起飞,徐霞兴看出了澳大利亚人的焦急,提出了驾驶中山站雪地车护送澳大利亚人返回戴维斯站的计划,随即发送传真回国,在得到了国内南极主管部门的同意后,迅速部署护送人员与车辆装备。在这个环节上又出现了问题,徐霞兴说:“当时,中山站能够启用的只有1辆PB300雪地车,无法满足运送坏掉的澳大利亚雪地车和必备的油料,找来了俄罗斯进步站站长我们3方共同商量护送方案。为了确保护送期间不再出现任何问题,最后敲定中山站出动1辆PB300雪地车和4名人员,进步站出动2辆小坦克和4名人员组成护送队。”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11日上午9时,护送队沿原路向戴维斯站出发。南极的冬天,特别是7、8月份,中山站就会刮起每秒50米的大风,那时候根本不敢出去乱走,怕被风刮走,在日本的昭和站曾经就发生过这样不幸的意外。极夜的时候更是可怕,漆黑的冰盖上面加上风雪的作用,坐在车里也只能看到前方5米左右的距离。徐霞兴说:“我6次进入内陆冰盖,但还从未在这样的条件下走过。能见度又这么低,我只能紧盯着前车的尾灯以防走失,但车与车之间还不敢跟的很近,一不小心就看不到前车了,要赶快用对讲机喊话,再次汇合后继续前进。”

这一行,更危险的是澳大利亚的雪地车出现了4次侧翻事故,但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由于澳大利亚的雪地车履带比较窄,行驶期间驾驶员根本看不清隐藏在地上高低起伏的雪垅,当车辆重心开始偏移的时候,在风的作用下侧翻事故就发生了。”徐霞兴说:“出现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就要开始进行舱外作业,将侧翻的雪地车捆绑后再拉起来。”

“我们的队员是好样的!零下30度的低温,风雪顺着队员的袖口、脖领子直往里钻,化了立刻又冻住,摘手套的时候都要先敲打一下才能摘下来,脸上、脖子、手腕都出现了冻伤,可我没听到过一句怨言。”徐霞兴说的时候难抑激动。

53个小时,400多公里的路程,将澳大利亚越冬队员安全送回了戴维斯站,随后澳大利亚南极主管部门向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发出了传真,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休整了几日后护送队又踏上了回去的路程,一样的低温、一样的风雪、一样的漆黑。赶回中山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中山站上留守的15名越冬队员并未入眠,而是打开站上所有的灯,欢迎英雄的归来。负责护送通讯任务的于秋杰回忆说:“老远看见中山站亮着灯心里就很激动,当看到队友们举着的方便面箱子上写着欢迎回来4个字的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跟他们拥抱了!”

徐霞兴说,南极的特殊环境形成了这样一个国际惯例:各国考察站在其他国家考察站发生困难时,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过去,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戴维斯站及周边很多站都曾伸出援助之手,这次护送行动是南极国际协作精神的最好诠释。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在南极越冬充满着惊险和未知的困难,这里有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有每秒50米的大风、有漆黑的极夜。在这样的环境下,第24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队成功完成了一次400公里的国际护送任务。

24次越冬队中山站站长徐霞兴回忆了这趟极夜环境下在冰盖上行走的全过程,让我们听听越冬期间发生在中山站的事情。

7 月1日,正值南极的极夜时期,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队员一行10人乘坐2辆雪地车抵达中山站,执行每年一次走访中山站的任务。按照计划,戴维斯站一行人员将在中山站停留2天,完成南极纳拉湾海冰调查以及与中山站的合作科考项目。徐霞兴说:“他们往年都是10月份过来,但本次走访戴维斯站要进行阿曼达企鹅岛的科学考察,根据企鹅的习性,7月份是阿曼达企鹅岛企鹅聚集的时间,所以他们提前到7月份赶到这里。”

作业任务很顺利的在2天内完成了。 3日晚,中山站还专门为戴维斯站一行人员举行了欢送晚宴,大家聚在一起回忆2天来共事的快乐。第2天,就在戴维斯站队员出发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其中的1 辆雪地车发生故障,无法启动。“在南极这个特殊环境里,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车辆就突然‘停工’,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徐霞兴说:“经过检查,是一个配件损坏,中山站没有这种车的备件,送到俄罗斯进步站也无法修理,这一下又过去了8天。”

站长、机械师、医生、厨师,戴维斯站所有重要职位的人员都停留在中山站上,站上的一切事务无法开展,澳大利亚人焦急万分。雪地车没有备用配件无法修理,极夜条件下直升机也无法起飞,徐霞兴看出了澳大利亚人的焦急,提出了驾驶中山站雪地车护送澳大利亚人返回戴维斯站的计划,随即发送传真回国,在得到了国内南极主管部门的同意后,迅速部署护送人员与车辆装备。在这个环节上又出现了问题,徐霞兴说:“当时,中山站能够启用的只有1辆PB300雪地车,无法满足运送坏掉的澳大利亚雪地车和必备的油料,找来了俄罗斯进步站站长我们3方共同商量护送方案。为了确保护送期间不再出现任何问题,最后敲定中山站出动1辆PB300雪地车和4名人员,进步站出动2辆小坦克和4名人员组成护送队。”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11日上午9时,护送队沿原路向戴维斯站出发。南极的冬天,特别是7、8月份,中山站就会刮起每秒50米的大风,那时候根本不敢出去乱走,怕被风刮走,在日本的昭和站曾经就发生过这样不幸的意外。极夜的时候更是可怕,漆黑的冰盖上面加上风雪的作用,坐在车里也只能看到前方5米左右的距离。徐霞兴说:“我6次进入内陆冰盖,但还从未在这样的条件下走过。能见度又这么低,我只能紧盯着前车的尾灯以防走失,但车与车之间还不敢跟的很近,一不小心就看不到前车了,要赶快用对讲机喊话,再次汇合后继续前进。”

这一行,更危险的是澳大利亚的雪地车出现了4次侧翻事故,但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由于澳大利亚的雪地车履带比较窄,行驶期间驾驶员根本看不清隐藏在地上高低起伏的雪垅,当车辆重心开始偏移的时候,在风的作用下侧翻事故就发生了。”徐霞兴说:“出现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就要开始进行舱外作业,将侧翻的雪地车捆绑后再拉起来。”

“我们的队员是好样的!零下30度的低温,风雪顺着队员的袖口、脖领子直往里钻,化了立刻又冻住,摘手套的时候都要先敲打一下才能摘下来,脸上、脖子、手腕都出现了冻伤,可我没听到过一句怨言。”徐霞兴说的时候难抑激动。

53个小时,400多公里的路程,将澳大利亚越冬队员安全送回了戴维斯站,随后澳大利亚南极主管部门向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发出了传真,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休整了几日后护送队又踏上了回去的路程,一样的低温、一样的风雪、一样的漆黑。赶回中山站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中山站上留守的15名越冬队员并未入眠,而是打开站上所有的灯,欢迎英雄的归来。负责护送通讯任务的于秋杰回忆说:“老远看见中山站亮着灯心里就很激动,当看到队友们举着的方便面箱子上写着欢迎回来4个字的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跟他们拥抱了!”

徐霞兴说,南极的特殊环境形成了这样一个国际惯例:各国考察站在其他国家考察站发生困难时,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过去,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戴维斯站及周边很多站都曾伸出援助之手,这次护送行动是南极国际协作精神的最好诠释。
澳大利亚的车辆不如中俄两国车辆适应雪地条件啊!;P
南极的消息传出来很慢,半年前的消息当时只是只言片语,要等到船上的记者来到南极才能上报纸。
各国考察站在其他国家考察站发生困难时,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a15:]


2008年10月10日 17:39环球时报

  据俄罗斯《观点报》9日报道,俄罗斯"进步"南极考察站当地时间凌晨4点发生火灾,导致一人被烧死,2人被烧伤。在该站紧急同本国总部联系的过程中,中国"中山"考察站向其伸出了援手。

  据俄南极科考负责人瓦列里卢金表示,当时站内睡着25个人,起火后大家尝试着扑灭,但没有成功。建筑工程队的一名成员被烧死,另有两人被烧伤。被烧伤成员迅速被送到了医疗站进行治疗,其烧伤程度被认定为中度烧伤。火灾原因还没有查清楚,俄南极科考总部已经在组织调查工作。

  卢金表示,火灾发生后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取得与总部的联系,但由于通讯设备收到损毁联络无法马上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是中国中山站的朋友向我们提供了所有必须的帮助。"他表示,"进步"站内存有食品、衣物和雪橇等必需品,这些东西被烧掉之后,中国朋友们将自己的储备与我们分享了。

  现在,科考站已经恢复了同总部和另外两个科考站"东方"和"和平"的联络。"进步"站始建于1991年。
2008-10-14 16:1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9日报道,俄罗斯南极科考站“进步”站10月5日发生火灾,由于大火烧毁了所有通讯设备,所以直到9日俄罗斯记者才通过电话从俄南极科考负责人瓦列里·卢金那里得知这一消息。卢金还表示,火灾后科考队获得了中国同行的帮助。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据卢金透露,当地时间5日凌晨4点“进步”站的一处两层居住房突然起火,该站成员共有29人,当时有25人睡在这栋房子里,“大家尝试着扑灭大火,但是没有成功,最后有一人牺牲,另两人被烧伤。”卢金表示,伤者已被送医,烧伤级别均被评定为中度。

  这栋考察站建筑被完全烧毁,科考队的衣物和食品都面临短缺状况。卢金说,在这种情况下,距离“进步”站半公里的中国“中山”站的同行向他们提供了援助。他透露,房子被烧毁后,身上没有足够衣物御寒的队员们赶紧躲到了一个老旧的屋子里,“还好那是建站时的宿舍,虽然很长时间没用,不过还是很暖和。后来,中国‘中山’站的同行得知消息后,向我们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衣物和最重要的通讯设备,因为我们的通讯设备在火灾中被严重损毁。”

  在中国同行的帮助下,俄罗斯队员们首先恢复了与另外两个俄罗斯科考站“和平”和“东方”的联系,之后与俄罗斯极地科考基地的联络也被恢复。

  整个过程中最严峻的问题便是伤者的转移。还好当地的医疗条件可以保证对伤者的治疗,卢金说,中国“中山”站的医生们为其中一名伤者进行了治疗。据称,俄罗斯基地总部将派船将两名伤者尽快接走。

  大火并没有严重影响科考站的工作,原来的项目仍在有序地进行。据悉,俄相关部门将尽快组织对该站的补给和恢复工作,携带补给物资的直升机和破冰船将尽快赶来。
南极真湖蟹:D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 2008-10-17

      本报讯   记者田小明报道   当地时间10月5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10月5日凌晨4时)许,距我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约1公里的俄罗斯考察站进步二站宿舍楼突发火灾,1名考察队员死亡,2名考察队员重伤,部分队员轻伤。当时室外风速为17.4米/秒,相当于8级风力,短短几分钟时间,火势迅速蔓延,整栋建筑被烧毁,设在该楼内的考察站站长室、通讯室、气象室、海冰研究室、考察队员活动室、仓库等一同被焚毁。

      据介绍,俄进步二站在站执行越冬考察任务的人员共29人,此次火灾事故中,除了1名医生和3名发电人员外,其余25名考察队员都居住在被焚毁的宿舍楼中。火灾的起因初步判定为二层活动室顶棚上方的电线短路起火造成。当居住在活动室隔壁的队员被浓烟呛醒并发现墙角上方火苗,呼叫人员逃生时,火势已经无法控制。由于当时室外风力达到17.4米/秒,火势蔓延非常迅速,致使整栋建筑被烧毁,许多队员在逃生时摔伤或被玻璃划伤。

      火灾发生4小时后,俄进步二站派人驾车到我国南极中山站告知发生火灾情况,并随车运来1名重伤员,请求救治。此后不久,俄进步二站站长瑟尔盖到中山站,通过该站通讯系统向俄罗斯国内报告了火灾情况,并请求中山站解决10名队员的临时食宿问题。中山站根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指示,给予了俄方住宿、生活日用品方面的援助。另经中山站医生初步诊断治疗,俄方重伤员情况稳定,无生命危险。

      俄进步二站火灾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高度重视与警觉。极地办在指示中山站积极援助俄方的同时,要求中山站认真组织人员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严格的排查,进一步落实值班巡查制度,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此外,还向南极长城站、北极黄河站发出传真,通报了俄罗斯进步二站火灾事故情况,要求在站考察队员狠抓安全措施的落实,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考察站和人员安全。目前,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极地考察队员情绪稳定,工作正常。

      极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各国在南极地区考察工作的深入,发生的意外事故也不断增加,包括直升机坠毁、雪地摩托车陷入冰裂隙、船只触礁沉没、考察站发生火灾等。作为我国组织开展极地考察工作的主管部门,极地办对此高度重视,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对极地考察的安全工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制订并不断完善安全措施,努力搞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以保持我国20多年来极地考察工作安全运行的优良传统,确保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民网记者   余建斌

2008年12月25日08:54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没有人类定居的南极大陆地处地球最南端,被南大洋包围,孤独无外援。南极考察站是各个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支点,也是各国开展科学合作甚至是互相救援的支撑。尤其是今年东南极大陆不太平,许多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大事鲜为人知。

  记者数日前跟随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来到中国南极中山站时,正好遇到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新任站长比尔带领着7人的队伍,从100公里外乘坐直升机来到中山站访问。比尔等人一行有两个目的,新站长上任和中山站来打个招呼,同时来采集一下中澳合作科研项目的常规测量数据。在戴维斯站负责地磁观测项目的队员马克显然对中山站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四次来中山站。除了夸奖中山站附近东南极大陆最漂亮的冰山,他还表达对中山站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给予的巨大帮助。

  今年7月上旬,中山站和戴维斯站,还有俄罗斯的进步站,共同组成了一支中俄澳国际救援队,在极夜期间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一个极其艰难的护送行动。

  中俄澳国际援助,极夜穿越内陆冰盖

  7月1日的南极大陆正处于隆冬季节的极夜期。中山站一天24小时几乎全被黑夜笼罩。这一天,以澳大利亚戴维斯站站长皮特为首的10人考察队要比往年早了3个月来到中山站,他们计划去做纳拉湾海冰调查和阿曼达湾企鹅调查,希望中山站能够提供向导,并暂时解决两天的吃住。第二天晚上,中山站给他们开了欢送会。没想到翌日早晨,澳大利亚考察队的车辆出现了故障,没法出发。这一呆在中山站就是10天。

  戴维站上的人非常焦急,不断打电话来催,因为出来的考察队里包括了站长、大厨和机械师,在站上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皮特站长也非常着急。为了解决澳大利亚人的麻烦,中山站站长徐霞兴将1公里外俄罗斯进步站的站长瑟尔盖请来合议如何安全护送澳大利亚人返回。

  走海冰返回,距离最近,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但这个建议被澳大利亚考察队坚决否决。因为海冰越靠近内陆冰盖边缘,裂隙越多,越容易坠海。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事情。但走内陆冰盖,加上为避免陷入冰盖上的冰裂隙,要绕行300公里,总的行程加起来有400公里。极夜穿越极度寒冷和飓风呼啸的南极内陆冰盖,中山站此前没有过先例。距离长,时间久,而且这是一条陌生的路线。

  在护送方案获得中俄澳三国各自主管南极事务的政府部门同意后,中山站派出站上仅有的一辆PB300大型雪地车,拖上两个雪橇,一个装油,一个装载了戴维斯站的故障车。俄罗斯站则派出两辆坦克车。整个“国际纵队”由中山站站长徐霞兴负责。

  在南极,什么危险都有可能发生。在护送方案出来同时,徐霞兴拟定了一个应急方案:如果一旦中途出事,地点如在中山站到戴维斯站一半路程内,俄罗斯进步站出动PB300来营救。超过这个距离,就由戴维斯站来救援。由于中山站的医生跟随护送负责医疗保障,这段时间的中山站医疗保障由进步站来负责。

  极夜的内陆冰盖气温极低,一路上几乎都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风速超过30米每秒,相当于12级飓风的33米每秒。由于刮起暴风雪,能见度极低,行进中只能看到前车红色尾灯,好几次遇到雪深处,车队跑散,只能重新编组。打开车灯,光束中全是雪花,雪面高低无法辨别。途中徐霞兴就眼睁睁看着戴维斯站一辆车骑上一个高的雪隆后发生侧翻,根本没有时间提醒,所幸人员和车辆都无碍。俄罗斯的坦克车也发生多次陷入了雪坑。

  参加护送行动的中山站队员于秋杰是当时的GPS导航兼翻译,他向记者回忆说,当时途中下车加油时,风镜被雪花马上粘住,只能摘下风镜看着脚底下挪动脚步。不开车的三国队员最后都挤到徐霞兴开的PB300雪地车上去取暖。

  整整53个小时后,戴维斯站人最终被安全护送到站。于秋杰对记者说,当晚戴维斯站站长皮特乐坏了,在站里的酒吧一杯接一杯的喝到了凌晨4点。

  但中山站队员的故事还没结束,而且更为艰苦。俄罗斯站的坦克需要大修,中山站因为站长、医生、翻译都出来护送,虽然戴维斯站一再挽留,但还是打算先行返回。返回途中他们先去戴维斯站机场附近挖出来时放置的两个雪橇,由于被暴雪深埋,挖起来十分艰难。用于秋杰的话来说,这个过程痛苦的“像死过一次”。当时暴风雪又起来,在飓风中,队员的帽子、风雪衣一吹就透,棉帽摘下来冻得像钢盔一样。

  徐霞兴说,当时衣领、袖口里全是雪,化了以后又冻成了冰。脱卸手套要拿铁锤砸掉外面一圈冰。队员们因此发生冻伤事故。手腕、脸部、脖子都遭被冻坏,徐霞兴的脸颊至今还能看得出来冻伤痕迹。

  去的时候坏天气,回来时候天气更坏。风速已经变大到40米每秒以上,但队员们赶回心切,40多个小时跋涉后终于在7月20日凌晨2点安全返回中山站。

  澳大利亚南极局为此事专门发函向中山站的国际援助表示了感谢。南极极夜走内陆冰盖的这次行动,在中山站历史上甚至是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也是首次。

  徐霞兴对记者说,在南极各个国家之间就是应该要有这样的国际性援助。2005年中国人由地面登顶“人类不可到达”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时,一名队员发生意外,当时就是美国考察队派直升机以最快的速度赶来营救,同样让人感动。同时中山站这次之所以能够护送,也是因为有了这个能力:有自己的大型雪地车,也有具备丰富内陆冰盖经历的队员。作为首席机械师,徐霞兴已经连续两次由地面到达冰穹A,内陆冰盖经验十分丰富。
人民网记者   余建斌

2008年12月25日08:54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俄罗斯站不幸遭受大火,中国中山站“把仓库钥匙交给你们”

  俄罗斯进步站距离中山站只有1公里,属于近邻,这是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协和半岛上仅有的两个南极考察站。在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新站长来前不久,进步站站长给刚刚卸任中山站站长、准备回国的徐霞兴送来一盆向日葵:这盆向日葵在南极培育生长了115天。

  这盆向日葵是对徐霞兴驾驶雪地车落入冰海死里逃生的慰问。徐霞兴11月27日晚在协助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在海冰上测试雪地车时遭遇海冰塌陷人、车沉海事故,幸好他机智逃脱,并且自己爬出来冰面。随站长一同来看望徐霞兴的进步站机械师巴莎对他竖起大拇指,“掉海出来的,就你一个。”

   2008年东南极不太平,戴维斯站人员发生车祸,导致一个厨师瘫痪。俄罗斯和平站发生坦克沉海事件,驾驶员不幸落水丧生。10月份俄罗斯进步站又经历一场大火,将整个二层生活楼烧毁,导致1死2重伤,损失十分惨重。进步站队员弗拉迪米尔12月5日在进步站指给记者看烧毁建筑的残址,让人无法想象曾经存在过一幢建筑。

  事故发生于10月5日凌晨2点,进步站生活楼2楼活动室电器总开关着火,当时风力很大,达到17.4米每秒。火借风势越来越猛。烟和火惊醒隔壁房间队员,后来烟雾笼罩全楼,队员们纷纷跳楼逃生,有的不幸摔成重伤。站上25名队员的被褥和生活用品全部烧毁,通讯设备及相机、电脑也几乎全部烧掉。

  中山站越冬队员王勃回忆说,大概早上4点50左右,他听到外面坦克声音,一辆进步站的坦克车停了中山站生活楼外面,原来是伤员太多,进步站的医生忙不过来,运送部分伤员到中山站求救,并希望当晚安排部分队员住宿。

  中山站的医生立刻“扑上去”救治伤员,其余队员在徐霞兴带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腾出床铺、整理被褥。中山站向进步站表示,要什么给什么,“可以把我们的仓库钥匙交给你们”。当天,中山站就给进步站送去25套被褥、洗漱用品。感动得进步站队员掉眼泪,不断喊着“中国中山”表达感激之情。之后中山站向进步站无偿提供了与国内联系的一切通讯器材,提供部分的食品甚至洗衣粉、肥皂。

  “南极独孤无外援,协和半岛上就这两个站。这种帮助毫无疑问是应该的。”徐霞兴说,中山站需要协助的时候,比如帮着修理车辆,进步站也没二话。

  科技合作,相互援助是南极的主题

  与国际援助相比,各国南极考察站之间的科学合作更为常规和频繁。中山站接近极区,在地磁与高空物理观测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山站又处于臭氧洞的边缘地带,经常可以观测到臭氧洞的进退和伸缩,对研究南极臭氧洞及相关过程十分有利。中山站在气象、地磁等科学观测方面合作项目不少。

  在中山站“科研山”上的空间物理观察栋里就有中澳地磁观测合作项目的仪器。马克为王勃在过去一个冬天里观测到1300多个小时的极光惊叹,他拷贝了中山站地磁观测的数据,反过来他在戴维斯的观测数据也将与中国科研人员共享。中澳还合作调查阿曼达湾企鹅种群。澳大利亚考察队员和中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观测,然后双方的数据合并起来进行分析,了解帝企鹅数量增减等问题。

  中澳还有三个合作的自动气象站安装在南极内陆冰盖地区。离开中山站171公里的第一台就是徐霞兴在1999年时进去安装。其后在800公里处和1300多公里处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也安装了一台。这同时也凸显了中山站作为南极内陆冰盖科研的重要支点作用。

  在南极最重要的节日仲冬节以及中国传统节日时,中山站会邀请进步站和戴维斯站等站的队员来过节,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机械师们,互相交流。中山站一些队员的生日卡上,站长签名处原本是徐霞兴来签的地方写上了戴维斯站站长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