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太宗改史”以及唐史料的使用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25:19
关于“唐太宗改史”以及唐史料的使用方法
本贴首发沉醉唐风:http://www.tanghistory.com/bbs/v ... &extra=page%3D1

另外在个人博客有一版备份:http://mirkwood.blog.com.cn/archives/2007/2500442.shtml#1357259


关于传奇的历史第一的“唐太宗改史”问题,广泛流行的说法大概是这样: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皇位以后,做贼心虚,于是坚持要看史官记载,于是房玄龄许敬宗等史官大大删改史料交给他看,但是李世民仍然不满意,对玄武门之变那段历史应该怎么写作出了具体的领导指示,然后史官按指示行事乱写一气,通过。所以“初唐无信史”,都是御用文人胡编出来吹捧唐太宗的。更有甚者,李世民也成了“干涉改史第一人”,从他以后,中国历史都不可信了。

       俺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现有初唐史料是否对史实有所歪曲;

第二,歪曲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这些(以及其它)史料。

首先,必须要承认,留传下来的史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特别是从《册府元龟》和《通鉴考异》等材料里找出来的唐高祖、太宗实录片断,都不同程度地对初唐史实有歪曲记载。

        这些史实歪曲比较集中的部分有:在太原起兵建唐初期的过程中,夸大李世民的作用,有意模糊李 渊的行动;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忽略李建成李元吉的功绩;在玄武门事变前,丑化李建成李元吉、洗白李世民,等等。

第二,出现这些歪曲的原因,至少有三个因素:

         甲,受客观条件限制,当时人们对于信息掌握的片面性。也就是说,记载历史的史官,在采访了解史实时,必然更多地接触胜利者一方的说法,接触失败者一方相对困难.这样记下来的“史实”,大多表现出“成王败寇”的倾向,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但这个因素不是主要的。

         乙,史官自身的立场和政治倾向性,这个因素非常重要。

        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应该说,绝大部分还是尽量坚持操守,尽量去做到“立场公正客观”的。但史官也是人,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倾向性和政治意图,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其它人也不可能)”。

       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来自上面的指示和强行干预,完全保有史官的言论独立自由,史官记下来的东西,一样会有倾向性。略举几例:孔夫子的“为尊者讳”“春秋笔法”,史家老大司马迁人为抬高李广而暗抑卫霍,北齐魏收写史时公然扬言“以我之好恶为准”,著名的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溢美李渊的文字肉麻到恶心……

        具体到初唐的三本史书来说:《旧唐书》修成于五代后晋时期,时局动荡,史官们照抄唐代留下来的国史、实录很多,史料详细,观点也基本上是因袭唐代的“官方论点”;《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修成于北宋中期,对唐代留传下来的原始史料进行了较多的搜集、整理、分析、剖删,所以新书和通鉴的倾向性,应该看做是宋代史官的观点——以上说法来自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应该说也是目前中国唐史研究界的主流意见。

        如果说,唐代的“官方史论”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干涉,李家皇帝不许史官说自己祖宗坏话,所以《旧唐书》的立场不够公正客观的话,那么进入北宋中期之后,《新唐书》和《通鉴》的修撰者欧阳修、司马光显然都不必再受制于已经灭亡了百年左右的前朝皇室。宋代的赵家皇帝和唐代李家皇帝也没啥亲戚关系,没理由回护他们,所以新书通鉴在初唐历史记载上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无疑是史官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一个非常好玩的事实是,很多“溢美李世民打压李渊(及建成元吉)”的伪史,恰恰不是来自于《旧唐书》的官方定调,而是由这些独立思考的宋代史官们一手炮制的。

        俺来举例:那个著名的“太原起兵时李渊不知情、没有造反的心思、全被蒙在鼓里,一直都是李世民在自己行动逼老爹就范,所以太原起兵的发起人是李世民而不是李渊”伪史论调,仔细对比三本书的记载就能发现,这是宋史官的YY,而根本不是唐国史的原意。

               1.《旧唐书本纪一》: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某个拍马屁的算命者预言李渊要当皇帝,李渊听了还很得意。然后他到太原镇守以后,又拼命收买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两条都是很明显的想造反起兵的迹象,也跟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说法一致。

             到了新书的高祖本纪和通鉴太原起兵的部分里,这些史料就全都不翼而飞被欧阳司马们拿去下酒了。

           2.关于李渊是早有造反意向,还是原来不知情后来被儿子设计逼反,《旧唐书本纪一》里只有一句很含糊的“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但是在《刘文静传》里却明确地说“及高祖镇太原,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托。”。“四方之志”是没有歧意的要造反的说法,旧书写明了这一点。

            到了《新唐书本纪一》里,这段历史就成了“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把起兵造反的主角换成了“高祖子世民”。新书的刘文静传则说“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大志”是比“四方之志”低调含糊得多的用词。

          《通鉴》对这一段的描述基本和《新唐书》类似:“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同样以李世民为主语来叙述太原起兵的缘起。

            而在《旧唐书》里,即使是完全以李世民为主角来叙事的《太宗本纪》中,也根本没有“李渊不想造反全靠李世民推动”的说法。

           3.关于那个著名的“李世民和裴寂连手给李渊下套,让李渊睡了晋阳宫女,从而不得不造反”的故事,在三本史书里都有记。然而因为个别关键词关键句子的细微差别,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差异巨大的。  

          《旧唐书裴寂传》: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寂又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从寂饮,酒酣,寂白状曰:“二郎密缵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义兵,必得天位。众情已协,公意如何?”高祖曰:“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

            刘文静传:太宗……部署宾客,潜图起义。候机当发,恐高祖不从,沉吟者久之。文静见高祖厚于裴寂,欲因寂开说,于是引寂交于太宗,得通谋议。

           从上面这两段记载来看,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李世民背着父亲做了一些事,但是因为不确定父亲的态度,不敢当面陈说。于是他央求裴寂代他向父亲转达,裴寂就以晋阳宫人私侍为借口向李渊挑明了李世民的所作所为。”而李渊对儿子的作为是什么反应呢?是毫不惊讶的、坦然的、很爽快的同意了李世民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意外不知情的表现。

            熟悉初唐史的人都知道,近现代学者用以批判“太原起兵李世民为主论”的最主要史料,就是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起居注》将太原起兵的一切功劳都归于李渊,说是“(李渊)仍命皇太子(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旧唐书》虽然没有原样照抄《起居注》的说法(《起居注》里的很多文字虚假溢美李渊的倾向太过明显,甚至达不到基本的史料水准),而且也相对来说有夸大李世民功劳的倾向,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旧唐书》的记载和《起居注》并无根本性矛盾。

            比如上面举的例子,就完全可以理解为“李世民虽然是受父命结交豪友的,但是因为他毛头小子一个正在青春叛逆期,李渊所谋的事又太过重大,所以并没有把终极目标——造反跟儿子点明。李世民在密招豪友的过程中,自己(或者被刘文静引诱)产生了造反的念头,而且还做了一些过激举动,父子之间又有些沟通不畅,他不知道父亲的态度是什么,所以才有委托裴寂挑明的举动。而挑明的结果是——李渊这老狐狸早就知道儿子在干啥,而且是持默许态度的。”

            总之,从《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很难得出“李渊根本无意造反”的结论。

            来看新唐书和通鉴,事还是那件事,味道就全变了。

          《新唐书本纪一》: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通鉴》:世民乘间屏人说渊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因取纸笔,欲为表。世民徐曰:“世民观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渊曰:“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明日,世民复说渊曰:“……”渊乃叹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先是,裴寂私以晋阳宫人侍渊,渊从寂饮,酒酣,寂从容言曰:“……”渊曰:“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柰何,正须从之耳。”

            正是通过这些宋代史官添油加醋的生动描写,李渊“大惊”“欲执送官”“取纸笔欲为表”“不忍告”“一夕思”“事已如此当复奈何”,种种表演之下,一位忠诚无辜、委屈被逼、万般无奈的大隋忠臣形象才跃然纸上。同理,既然一提造反李渊如此惊恐、如此惧怕,甚至差点出卖了亲生儿子,那么显然他事先是不知情的,是没有造反意愿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反映唐人官方论点的《旧唐书》,虽然也有突出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的倾向,但是根本没有否认李渊“自愿造反”的史实,更没有对他进行后世人熟悉的种种“无能丑化”的描写。之所以后世人会有“李渊庸碌被逼起兵”的印象,主要是得归功于宋代史官笔下的两本巨著。

       这只是一个例子,在其它方面例如“丑化李建成”的努力上,新唐书做得至少不比旧唐书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欧阳修司马光并没有受到酷爱改史的李世民的直接压力(小李:俺放出他们家门上贴的叔宝敬德,夜夜入梦汪汪去……),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自觉自愿地跟(前朝)党中央保持一致,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呢?

       目前来看,原因或许有两个:

              1.唐人无论怎么尊崇李世民,毕竟都得承认开国皇帝是李渊,源头老大是李渊。所以就算官方论点很想贬低李渊的作用,也有一层顾虑在这里,他们不能把李渊刻划的太过软弱无能。

              而到了宋代,这层顾虑已经不存在了。或许在当时文人学者士大夫中间,“李世民万能李渊无能”的论调已经非常流行,而且大部分人相信这才是“真相”。所以当欧阳修司马光大肆修整史料时,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在阿谀吹捧李世民,而是认为自己在“摒弃前朝政治因素,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

             2.唐国史(初唐高祖、太宗实录)修撰的时代,和北宋中期新书通鉴修撰的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处于三百年大乱世末尾的初唐时代,人们更看重个人能力,“忠孝节义”的理念相对淡薄的话,到北宋时,儒家开始复兴,人们对上下规矩正名礼义这些东西的重视已经比初唐时期提高多了(当然比起后世来还远远不如)。所以初唐人修史时,认为写明李渊想造反并无不妥,宋人修史,就得努力塑造李渊的“忠臣”和李世民的“孝子”形象。

       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之下,写出的史书与史实产生偏差,自然得归因于“史官自身的立场和政治倾向性”,而不能简单认为是“皇帝改史”的结果。
丙,来自于当权者(唐太宗)的指示和压力,这是历来的争论重点。

       我们先来看看原始史料对“李世民干涉改史”的具体记载:

      通鉴:(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这一次李世民干涉未遂,被两个大臣联手拍了回来。

      (贞观十七年)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这一次终于得逞所望……我们看这个材料,是说李世民主要就是看了玄武门之变那一段记载,发现史官们对这一段写得吞吞吐吐十分暧昧,因此不满,下达指示要求史官按照“周公诛管蔡”的定性来“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注意,后来的学者们由此判定“唐太宗指使史官编谎”,认为直书其事是表面的漂亮话,实质是要求曲笔讳饰,这是后人意见——学者们当然有发表观点见解的权利,但是原始史料的记载却是“唐太宗要求史官直书事实”,请不要把“观点”和“史料”这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混淆,谢谢。

       然后,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来,经李世民同志定性并且亲自审阅过的“玄武门之变经过”这一段记载,有很多是非常不符合“美化领袖”的要求的。比如,写明了李世民主动发难(旧书隐太子传:太宗然其计……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亲手杀兄(同上: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同时派遣手下去武力逼迫父皇(旧书尉迟敬德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的史实,这些“大逆行径”本来都应该曲笔涂饰掉,可是被领导亲切关怀过以后,反倒留了下来。所以说,至少这一部分的史料,更象“直书其事”而不象“改史”的成果。

        另外《唐会要》里还有一个史料,是关于“究竟是谁更卖力地丑化李建成”的问题的:

      《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下》:隐。隐拂不成曰隐。明不治国曰隐。怀情不尽曰隐。赠太子建成。贞观二年三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杜淹奏改为灵。又不许。乃谥曰隐。

       很多人都知道李建成这个“隐太子”的谥号,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了拟定这个谥号,李世民和他和大臣们还发生过两次争执。“有司”先后想给李建成安放的谥号“戾”“灵”,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查谥法,都是比“隐”丑恶得多的字眼。

      当然,这一个简单的例子,远远不能证明李世民“无辜”,也不能因此把责任都推到大臣史官身上。充其量,它只能证明,李世民也“曾经有过”维护李建成身后名誉、阻止臣下泼脏水泼得太过分的举动。

       说了这么多,好象俺一直在为李世民“改史”这件事辩白?

        就算是吧,但是噜嗦了这么多以后,俺对这个问题的结论却是:李世民自己观看、干涉、指定大臣修改史书的做法,从根本上就是严重错误的;对于初唐那段历史的虚伪不实之处,他个人要负最主要责任。      

        道理也很简单,无论他自己“改史”是出于什么主观目的、达到了什么样的客观效果,他这种行为,都是对史官工作独立性、公正性的一次威胁和践踏。而由于他在后世被皇帝们作为“学习榜样”,所以他犯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就特别恶劣。而且这小子根本是“明知故犯”,那个姓朱的谏臣,已经把后果说得很清楚了:“即使你这次看史的直接效果,是绝对正面的,不会对史学产生一点危害,但是你开了这个恶例以后,别的后世皇帝都会跟着有样学样。你既然不能保证后世皇帝个个都象你这样谦虚谨慎光明伟大,那么也就不能杜绝皇帝们恃势威胁史官隐恶扬善,甚至不用皇帝威胁,史官们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描写对象生前就看到,也自然而然不敢写坏事,从而丧失了对皇权的一道制约和监督。”

        再有,就算李世民只看了玄武门之变那一段历史,而且还确实要求把“真相”写了出来,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既然这整本史书都挂上了“御览钦定”的头衔,那么其他段落、其他记载中那些虚假不实的内容,也得归为他的责任。毕竟史官是揣测着他的心思,写给他看的东西,无论他究竟看了没有,只要签字通过,那么……出了事当然就得找你小子负责!  

P.S.李世民是“著名的改史人”,但是谈不上是“第一”或者“唯一”的改史人。在他之前,改史的文人至少有孔丘爷爷,改史的皇帝至少有前秦的符坚大帝(具体内容请查询《洛阳伽蓝记》)。在他之后,咳嗽,从宋朝开始,起居注都是要经皇帝本人每月御览钦定的了……

第三,在明知史料有真有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初唐(以及其它时代)的史料?

        俺个人遵循的原则如下:

        通常一本完整的史书里,会有叙事、描写、汇录、评判等多种性质的史料共存。

             叙事,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地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这种史料的可信性比较强,如果没有相反的记载或者明显不符合科学常识之处,这样的史料应该采信。

             描写,是指史官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一些文学化的手法,比如说某人对敌时“怒发冲冠,目眦欲裂”等,这样会增强史书的可读性,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描写往往带有史官的个人情绪和主观色彩,所以也容易误导、灌输读者。总的来说,这部分东西的史料价值不如简洁叙事。

             汇录,就是指史书里那些志、表之类的干巴巴的资料。如果没有反证,一般应默认这些东西是真实可信的。

             评判,是史官记下来别人说过的、或者自己原创的议论性文字。这些文字有些比较明显,比如各人传记后面的“史臣赞曰”,通鉴里的“臣光曰”等等,有些则不太好找,是跟叙事、描写的文字掺杂在一起的,需要仔细查辩。

            对于偶们现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史书里的评判性文字,只具有参考价值。它们反映的是当时那个时代、那一群文人、甚至写这段文字的史官本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在不断变迁,我们和古人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所以很多史论评判我们都应该是抱着“能理解,不赞同”的态度来看。直接搬古代史官的评判性文字(比如啥“位亲望高,中外所向”)来当论据,没有具体事例的支持,说服力是很薄弱的。

       上面说的是对一般性史料的使用方法,再说一下对于初唐三本基础性资料新旧唐书、通鉴的使用方法。

        三本史书的成书过程和性质,第二节里俺已经简单介绍过了,不再重复。使用查找参考的时候,先看你是需要了解一个人,还是想知道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查找个人事迹,先去翻两唐书;了解完整事件,直接去看通鉴比较省力。

        然后,在两唐书里面,如果该人该事两本都有记载,或者记载有矛盾之处,根据其他史料难以判断谁是谁非的话,推荐取信旧书的说法。一般来说,旧书的叙事比新书详明、仔细,可信度稍稍高一些,被后代史官乱删削的内容少。

       新书的优点是资料来源广泛,有一些人物和事迹,是旧书没有收进去的。所以如果旧书查找不到而新书有……似乎就没啥别的选择了。

        当然,如果时间允许,态度稍微认真一点,那么研究唐史,三本书的相关内容都必须查找到,对照分析才好。如果再深入一些,《唐会要》《册府元龟》《唐六典》《通典》《全唐文》这些原始史料,甚至有关的笔记小说、出土文书,以及今人的研究著作里的相关内容,也都应该尽量搜集得全一些……好吧,俺自己已经抓狂了……


最后结论:“唐太宗改史”这个事,要问有没有改过?答案是“有”。

再问“改史的责任在谁”,答案是“李世民负主要责任,史官负重要责任”。

三问“改过的史书还可信吗?能用吗?”答案是“唐史远没有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史书是可信的,能用的。”关于“唐太宗改史”以及唐史料的使用方法
本贴首发沉醉唐风:http://www.tanghistory.com/bbs/v ... &extra=page%3D1

另外在个人博客有一版备份:http://mirkwood.blog.com.cn/archives/2007/2500442.shtml#1357259


关于传奇的历史第一的“唐太宗改史”问题,广泛流行的说法大概是这样: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皇位以后,做贼心虚,于是坚持要看史官记载,于是房玄龄许敬宗等史官大大删改史料交给他看,但是李世民仍然不满意,对玄武门之变那段历史应该怎么写作出了具体的领导指示,然后史官按指示行事乱写一气,通过。所以“初唐无信史”,都是御用文人胡编出来吹捧唐太宗的。更有甚者,李世民也成了“干涉改史第一人”,从他以后,中国历史都不可信了。

       俺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现有初唐史料是否对史实有所歪曲;

第二,歪曲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这些(以及其它)史料。

首先,必须要承认,留传下来的史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特别是从《册府元龟》和《通鉴考异》等材料里找出来的唐高祖、太宗实录片断,都不同程度地对初唐史实有歪曲记载。

        这些史实歪曲比较集中的部分有:在太原起兵建唐初期的过程中,夸大李世民的作用,有意模糊李 渊的行动;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忽略李建成李元吉的功绩;在玄武门事变前,丑化李建成李元吉、洗白李世民,等等。

第二,出现这些歪曲的原因,至少有三个因素:

         甲,受客观条件限制,当时人们对于信息掌握的片面性。也就是说,记载历史的史官,在采访了解史实时,必然更多地接触胜利者一方的说法,接触失败者一方相对困难.这样记下来的“史实”,大多表现出“成王败寇”的倾向,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但这个因素不是主要的。

         乙,史官自身的立场和政治倾向性,这个因素非常重要。

        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应该说,绝大部分还是尽量坚持操守,尽量去做到“立场公正客观”的。但史官也是人,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倾向性和政治意图,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其它人也不可能)”。

       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来自上面的指示和强行干预,完全保有史官的言论独立自由,史官记下来的东西,一样会有倾向性。略举几例:孔夫子的“为尊者讳”“春秋笔法”,史家老大司马迁人为抬高李广而暗抑卫霍,北齐魏收写史时公然扬言“以我之好恶为准”,著名的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溢美李渊的文字肉麻到恶心……

        具体到初唐的三本史书来说:《旧唐书》修成于五代后晋时期,时局动荡,史官们照抄唐代留下来的国史、实录很多,史料详细,观点也基本上是因袭唐代的“官方论点”;《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修成于北宋中期,对唐代留传下来的原始史料进行了较多的搜集、整理、分析、剖删,所以新书和通鉴的倾向性,应该看做是宋代史官的观点——以上说法来自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应该说也是目前中国唐史研究界的主流意见。

        如果说,唐代的“官方史论”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干涉,李家皇帝不许史官说自己祖宗坏话,所以《旧唐书》的立场不够公正客观的话,那么进入北宋中期之后,《新唐书》和《通鉴》的修撰者欧阳修、司马光显然都不必再受制于已经灭亡了百年左右的前朝皇室。宋代的赵家皇帝和唐代李家皇帝也没啥亲戚关系,没理由回护他们,所以新书通鉴在初唐历史记载上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无疑是史官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一个非常好玩的事实是,很多“溢美李世民打压李渊(及建成元吉)”的伪史,恰恰不是来自于《旧唐书》的官方定调,而是由这些独立思考的宋代史官们一手炮制的。

        俺来举例:那个著名的“太原起兵时李渊不知情、没有造反的心思、全被蒙在鼓里,一直都是李世民在自己行动逼老爹就范,所以太原起兵的发起人是李世民而不是李渊”伪史论调,仔细对比三本书的记载就能发现,这是宋史官的YY,而根本不是唐国史的原意。

               1.《旧唐书本纪一》: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谓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高祖颇以自负。……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某个拍马屁的算命者预言李渊要当皇帝,李渊听了还很得意。然后他到太原镇守以后,又拼命收买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两条都是很明显的想造反起兵的迹象,也跟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说法一致。

             到了新书的高祖本纪和通鉴太原起兵的部分里,这些史料就全都不翼而飞被欧阳司马们拿去下酒了。

           2.关于李渊是早有造反意向,还是原来不知情后来被儿子设计逼反,《旧唐书本纪一》里只有一句很含糊的“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但是在《刘文静传》里却明确地说“及高祖镇太原,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托。”。“四方之志”是没有歧意的要造反的说法,旧书写明了这一点。

            到了《新唐书本纪一》里,这段历史就成了“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把起兵造反的主角换成了“高祖子世民”。新书的刘文静传则说“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大志”是比“四方之志”低调含糊得多的用词。

          《通鉴》对这一段的描述基本和《新唐书》类似:“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同样以李世民为主语来叙述太原起兵的缘起。

            而在《旧唐书》里,即使是完全以李世民为主角来叙事的《太宗本纪》中,也根本没有“李渊不想造反全靠李世民推动”的说法。

           3.关于那个著名的“李世民和裴寂连手给李渊下套,让李渊睡了晋阳宫女,从而不得不造反”的故事,在三本史书里都有记。然而因为个别关键词关键句子的细微差别,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差异巨大的。  

          《旧唐书裴寂传》: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寂又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从寂饮,酒酣,寂白状曰:“二郎密缵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义兵,必得天位。众情已协,公意如何?”高祖曰:“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

            刘文静传:太宗……部署宾客,潜图起义。候机当发,恐高祖不从,沉吟者久之。文静见高祖厚于裴寂,欲因寂开说,于是引寂交于太宗,得通谋议。

           从上面这两段记载来看,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李世民背着父亲做了一些事,但是因为不确定父亲的态度,不敢当面陈说。于是他央求裴寂代他向父亲转达,裴寂就以晋阳宫人私侍为借口向李渊挑明了李世民的所作所为。”而李渊对儿子的作为是什么反应呢?是毫不惊讶的、坦然的、很爽快的同意了李世民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意外不知情的表现。

            熟悉初唐史的人都知道,近现代学者用以批判“太原起兵李世民为主论”的最主要史料,就是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起居注》将太原起兵的一切功劳都归于李渊,说是“(李渊)仍命皇太子(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旧唐书》虽然没有原样照抄《起居注》的说法(《起居注》里的很多文字虚假溢美李渊的倾向太过明显,甚至达不到基本的史料水准),而且也相对来说有夸大李世民功劳的倾向,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旧唐书》的记载和《起居注》并无根本性矛盾。

            比如上面举的例子,就完全可以理解为“李世民虽然是受父命结交豪友的,但是因为他毛头小子一个正在青春叛逆期,李渊所谋的事又太过重大,所以并没有把终极目标——造反跟儿子点明。李世民在密招豪友的过程中,自己(或者被刘文静引诱)产生了造反的念头,而且还做了一些过激举动,父子之间又有些沟通不畅,他不知道父亲的态度是什么,所以才有委托裴寂挑明的举动。而挑明的结果是——李渊这老狐狸早就知道儿子在干啥,而且是持默许态度的。”

            总之,从《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很难得出“李渊根本无意造反”的结论。

            来看新唐书和通鉴,事还是那件事,味道就全变了。

          《新唐书本纪一》: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通鉴》:世民乘间屏人说渊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因取纸笔,欲为表。世民徐曰:“世民观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渊曰:“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明日,世民复说渊曰:“……”渊乃叹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先是,裴寂私以晋阳宫人侍渊,渊从寂饮,酒酣,寂从容言曰:“……”渊曰:“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柰何,正须从之耳。”

            正是通过这些宋代史官添油加醋的生动描写,李渊“大惊”“欲执送官”“取纸笔欲为表”“不忍告”“一夕思”“事已如此当复奈何”,种种表演之下,一位忠诚无辜、委屈被逼、万般无奈的大隋忠臣形象才跃然纸上。同理,既然一提造反李渊如此惊恐、如此惧怕,甚至差点出卖了亲生儿子,那么显然他事先是不知情的,是没有造反意愿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反映唐人官方论点的《旧唐书》,虽然也有突出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的倾向,但是根本没有否认李渊“自愿造反”的史实,更没有对他进行后世人熟悉的种种“无能丑化”的描写。之所以后世人会有“李渊庸碌被逼起兵”的印象,主要是得归功于宋代史官笔下的两本巨著。

       这只是一个例子,在其它方面例如“丑化李建成”的努力上,新唐书做得至少不比旧唐书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欧阳修司马光并没有受到酷爱改史的李世民的直接压力(小李:俺放出他们家门上贴的叔宝敬德,夜夜入梦汪汪去……),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自觉自愿地跟(前朝)党中央保持一致,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呢?

       目前来看,原因或许有两个:

              1.唐人无论怎么尊崇李世民,毕竟都得承认开国皇帝是李渊,源头老大是李渊。所以就算官方论点很想贬低李渊的作用,也有一层顾虑在这里,他们不能把李渊刻划的太过软弱无能。

              而到了宋代,这层顾虑已经不存在了。或许在当时文人学者士大夫中间,“李世民万能李渊无能”的论调已经非常流行,而且大部分人相信这才是“真相”。所以当欧阳修司马光大肆修整史料时,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在阿谀吹捧李世民,而是认为自己在“摒弃前朝政治因素,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

             2.唐国史(初唐高祖、太宗实录)修撰的时代,和北宋中期新书通鉴修撰的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处于三百年大乱世末尾的初唐时代,人们更看重个人能力,“忠孝节义”的理念相对淡薄的话,到北宋时,儒家开始复兴,人们对上下规矩正名礼义这些东西的重视已经比初唐时期提高多了(当然比起后世来还远远不如)。所以初唐人修史时,认为写明李渊想造反并无不妥,宋人修史,就得努力塑造李渊的“忠臣”和李世民的“孝子”形象。

       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之下,写出的史书与史实产生偏差,自然得归因于“史官自身的立场和政治倾向性”,而不能简单认为是“皇帝改史”的结果。
丙,来自于当权者(唐太宗)的指示和压力,这是历来的争论重点。

       我们先来看看原始史料对“李世民干涉改史”的具体记载:

      通鉴:(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这一次李世民干涉未遂,被两个大臣联手拍了回来。

      (贞观十七年)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这一次终于得逞所望……我们看这个材料,是说李世民主要就是看了玄武门之变那一段记载,发现史官们对这一段写得吞吞吐吐十分暧昧,因此不满,下达指示要求史官按照“周公诛管蔡”的定性来“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注意,后来的学者们由此判定“唐太宗指使史官编谎”,认为直书其事是表面的漂亮话,实质是要求曲笔讳饰,这是后人意见——学者们当然有发表观点见解的权利,但是原始史料的记载却是“唐太宗要求史官直书事实”,请不要把“观点”和“史料”这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混淆,谢谢。

       然后,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来,经李世民同志定性并且亲自审阅过的“玄武门之变经过”这一段记载,有很多是非常不符合“美化领袖”的要求的。比如,写明了李世民主动发难(旧书隐太子传:太宗然其计……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亲手杀兄(同上: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同时派遣手下去武力逼迫父皇(旧书尉迟敬德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的史实,这些“大逆行径”本来都应该曲笔涂饰掉,可是被领导亲切关怀过以后,反倒留了下来。所以说,至少这一部分的史料,更象“直书其事”而不象“改史”的成果。

        另外《唐会要》里还有一个史料,是关于“究竟是谁更卖力地丑化李建成”的问题的:

      《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下》:隐。隐拂不成曰隐。明不治国曰隐。怀情不尽曰隐。赠太子建成。贞观二年三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杜淹奏改为灵。又不许。乃谥曰隐。

       很多人都知道李建成这个“隐太子”的谥号,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了拟定这个谥号,李世民和他和大臣们还发生过两次争执。“有司”先后想给李建成安放的谥号“戾”“灵”,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查谥法,都是比“隐”丑恶得多的字眼。

      当然,这一个简单的例子,远远不能证明李世民“无辜”,也不能因此把责任都推到大臣史官身上。充其量,它只能证明,李世民也“曾经有过”维护李建成身后名誉、阻止臣下泼脏水泼得太过分的举动。

       说了这么多,好象俺一直在为李世民“改史”这件事辩白?

        就算是吧,但是噜嗦了这么多以后,俺对这个问题的结论却是:李世民自己观看、干涉、指定大臣修改史书的做法,从根本上就是严重错误的;对于初唐那段历史的虚伪不实之处,他个人要负最主要责任。      

        道理也很简单,无论他自己“改史”是出于什么主观目的、达到了什么样的客观效果,他这种行为,都是对史官工作独立性、公正性的一次威胁和践踏。而由于他在后世被皇帝们作为“学习榜样”,所以他犯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就特别恶劣。而且这小子根本是“明知故犯”,那个姓朱的谏臣,已经把后果说得很清楚了:“即使你这次看史的直接效果,是绝对正面的,不会对史学产生一点危害,但是你开了这个恶例以后,别的后世皇帝都会跟着有样学样。你既然不能保证后世皇帝个个都象你这样谦虚谨慎光明伟大,那么也就不能杜绝皇帝们恃势威胁史官隐恶扬善,甚至不用皇帝威胁,史官们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描写对象生前就看到,也自然而然不敢写坏事,从而丧失了对皇权的一道制约和监督。”

        再有,就算李世民只看了玄武门之变那一段历史,而且还确实要求把“真相”写了出来,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既然这整本史书都挂上了“御览钦定”的头衔,那么其他段落、其他记载中那些虚假不实的内容,也得归为他的责任。毕竟史官是揣测着他的心思,写给他看的东西,无论他究竟看了没有,只要签字通过,那么……出了事当然就得找你小子负责!  

P.S.李世民是“著名的改史人”,但是谈不上是“第一”或者“唯一”的改史人。在他之前,改史的文人至少有孔丘爷爷,改史的皇帝至少有前秦的符坚大帝(具体内容请查询《洛阳伽蓝记》)。在他之后,咳嗽,从宋朝开始,起居注都是要经皇帝本人每月御览钦定的了……

第三,在明知史料有真有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初唐(以及其它时代)的史料?

        俺个人遵循的原则如下:

        通常一本完整的史书里,会有叙事、描写、汇录、评判等多种性质的史料共存。

             叙事,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地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这种史料的可信性比较强,如果没有相反的记载或者明显不符合科学常识之处,这样的史料应该采信。

             描写,是指史官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一些文学化的手法,比如说某人对敌时“怒发冲冠,目眦欲裂”等,这样会增强史书的可读性,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描写往往带有史官的个人情绪和主观色彩,所以也容易误导、灌输读者。总的来说,这部分东西的史料价值不如简洁叙事。

             汇录,就是指史书里那些志、表之类的干巴巴的资料。如果没有反证,一般应默认这些东西是真实可信的。

             评判,是史官记下来别人说过的、或者自己原创的议论性文字。这些文字有些比较明显,比如各人传记后面的“史臣赞曰”,通鉴里的“臣光曰”等等,有些则不太好找,是跟叙事、描写的文字掺杂在一起的,需要仔细查辩。

            对于偶们现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史书里的评判性文字,只具有参考价值。它们反映的是当时那个时代、那一群文人、甚至写这段文字的史官本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在不断变迁,我们和古人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所以很多史论评判我们都应该是抱着“能理解,不赞同”的态度来看。直接搬古代史官的评判性文字(比如啥“位亲望高,中外所向”)来当论据,没有具体事例的支持,说服力是很薄弱的。

       上面说的是对一般性史料的使用方法,再说一下对于初唐三本基础性资料新旧唐书、通鉴的使用方法。

        三本史书的成书过程和性质,第二节里俺已经简单介绍过了,不再重复。使用查找参考的时候,先看你是需要了解一个人,还是想知道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查找个人事迹,先去翻两唐书;了解完整事件,直接去看通鉴比较省力。

        然后,在两唐书里面,如果该人该事两本都有记载,或者记载有矛盾之处,根据其他史料难以判断谁是谁非的话,推荐取信旧书的说法。一般来说,旧书的叙事比新书详明、仔细,可信度稍稍高一些,被后代史官乱删削的内容少。

       新书的优点是资料来源广泛,有一些人物和事迹,是旧书没有收进去的。所以如果旧书查找不到而新书有……似乎就没啥别的选择了。

        当然,如果时间允许,态度稍微认真一点,那么研究唐史,三本书的相关内容都必须查找到,对照分析才好。如果再深入一些,《唐会要》《册府元龟》《唐六典》《通典》《全唐文》这些原始史料,甚至有关的笔记小说、出土文书,以及今人的研究著作里的相关内容,也都应该尽量搜集得全一些……好吧,俺自己已经抓狂了……


最后结论:“唐太宗改史”这个事,要问有没有改过?答案是“有”。

再问“改史的责任在谁”,答案是“李世民负主要责任,史官负重要责任”。

三问“改过的史书还可信吗?能用吗?”答案是“唐史远没有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史书是可信的,能用的。”
坐沙发
赞一个~~~~~~~~~~~~
有没有改史,现在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有一点,之所以发生玄武门之变,根子上还是在李渊.既然当初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就应该授他以有权力,维护他的权威;可偏偏李渊又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还给他设置官吏的权力,这就等于是让李世民合法的建立小朝庭.让他有了挑战李建成地步的强大资本,这对李建成太子的地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不出现斗争是根本不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斗争的程度越来越深,彼此都欲除掉对方而后快,谁先准备的充分一些,谁就会先动手,玄武门之变就是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只不过最终胜利的一方是李世民而已.
:$ 按迷信说法,李世民虽然是天奉雄主,但对自己兄弟实在太过份,所以天降武帝等太宗逝后即对其子孙开始大屠杀……功不会忘记,过也别想赖掉,因果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