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深潜救生艇 我国潜水器发展状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36:36
]]
美海军世界领先水平的深潜救生艇(DSRV)——


美海军对援潜救生能力的新思考

  俄罗斯海军潜艇“库尔斯克”号的艇毁人亡事故,在美海军就援潜救生问题激起了一番争论,并反思其实际援潜救生能力。
  在潜艇艇员单人脱险方面,美海军潜艇虽装备了斯坦福头罩(Steinke Hood),但因该单人脱险装具性能差,脱险深度浅(现场脱险97 m、实验室深度137 m曾获成功),故其实用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对此不足,美海军已决定引进和采用英国海军的Mark10潜艇脱险抗浸装具。该脱险装具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使用简单,实艇脱险已达183 m,最大脱险深度可望达260 m,而且每套脱险服上还配有救生筏,充气后,多只救生筏可系连在一起。现在,美海军正从英国购买1.5万套该型脱险装具,但需对潜艇脱险舱进行相应的改装。目前,美海军的“Toledo”号潜艇已完成改装并可使用英海军的Mark 10脱险装具。
  在潜艇救生方面,美海军的潜艇救生能力公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两艘深潜救生艇(“Avalon”和“Mystic”号)的援潜救生深度可达1 500 m,一次可从未受高压暴露的失事艇内救出24名艇员,且自持力较强,明显优于其他国家的潜艇援救装备。这种深潜救生艇(DSRV)可由母潜艇载带至失事现场实施救生作业,从而可解决水面支援船在实施救生作业时受海况条件严重制约而无法作业的问题。俄海军救生船在援救“库尔斯克”潜艇时正是由于海况差而束手无策。现在,美海军有7艘可载带DSRV的母潜艇,英法两国分别有4艘和2艘战略导弹潜艇,经改装后,也可用于携载DSRV,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北约国家海军的援潜救生能力。
  此外,现在美海军正积极研制一种称为潜艇救生与潜水加压多功能作业系统(the Submarine Rescue Diving Recompression System, SRDR)。该系统由一潜艇救生模块、Hardsuit 2000常压潜水系统和两只大型甲板减压舱组成,最大援潜深度可达610 m,且可对受高压暴露的失事艇员实施高压援救。
  美海军认为,潜艇的脱险与救生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在潜艇失事情况下有效开展脱险和救生,以免重蹈“库尔斯克”号悲剧之复辙。
好东西就两艘:
]]
俄罗斯 Mikhail Rudnitsky  打捞救生船         

型号 05360/05361 同型舰数量 4
全长(米) 130.3   型宽(米) 17.3   吃水(米) 7.3
满载排水量(吨) 10700
编制(人) 72 编制说明 40名救捞队员

动力组合类型 全柴动力
动力 S5DKRN62/140-3×1 功率(马力) 6100
推进装置 螺旋桨×1
航速(节) 16 续航力(海里/节) 12000/15.5

导航雷达 Palm Frond,Nayada 声呐 MG89

备注 原运木船改为潜艇救生船,保留了两个货舱装备起重臂
单从数据看,中国的“7103”应该能算是“三巨头”之一
7103深潜救生艇动力定位和集中显示系统。深潜救生技术是海军潜艇作战中失事救援的主体技术。197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副总设计师单位参加了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7103救 生艇)的研制。该项成果,解决了我国7103救生艇在大海流和混浊海水中救生的问题,属国际首创,总体科技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对国防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人类海洋资源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军预研专家组潜艇总体组成员、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海洋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从1972年开始从事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究工作;1987年开始作为工程水下机器人专家组成员,是"探索者"号水下机器人主要研究成员。长期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完成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工程研究项目,在机器人系统仿真、载体设计优化、智能控制体系结构、试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潜器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研究浮游式智能水下机器人,负责总体规划和系统集成技术、智能体系结构技术;潜艇与潜器的操纵性能研究:主要研究运动稳定性和机动性、水动力系数的试验获取及分析、舵的主要在研项目: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条件改造项目,项目负责人;水下机器人技术,项目负责人;基础研究项目,水下多机器人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基础研究项目,微小型水下无人探测器基础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设计和特殊情况下的操纵性分析等。

科研获奖:"水下机器人技术",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水下机器人集成技术"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探索者号无缆水下自治式机器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光华科技基金贰等奖。曾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写了四本研究生教材。

主要贡献:从1972年开始从事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7103艇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利用平面运动机构在水平型循环水槽中测得了7103艇的重要水动力系数。

1985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7103艇的南海实艇试验,实时地获得了深潜艇空间运动全过程的数据,提出了我国实用的深潜救生艇运动数学模型及预报方法。

“七五”期间,领导了多学科的任务组,完成了松花江水域中的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的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八五”与“九五”期间,他领导了“水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在系统、水动力、设计、仿真等多学科上的优势,在总体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协调、系统集成等方面为上述项目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探索者”号水下机器人主要研究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潜器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研究浮游式智能水下机器人,负责总体规划和系统集成技术、智能体系结构技术;潜艇与潜器的操纵性能研究:主要研究运动稳定性和机动性、水动力系数的试验获取及分析、舵的设计和特殊情况下的操纵性分析等。

***************


1961年17岁的徐玉如走进了著名的“哈军工”,走进了新中国第一个潜艇专业。他的一生也由此和海平面之下的世界联系在了一起——那个神秘、深邃、变化莫测的蓝色世界。40多年来,徐玉如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使其在这些领域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谱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优秀事迹。

一、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潜心科学技术研究

徐玉如从1972年开始从事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制工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利用平面运动机构在水平型循环水槽中测得7103艇67个重要水动力系数,并作为主要参加者之一完成了深潜救生艇自航模的研究。

1985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南海海域的实艇试验。利用水声等外测系统和其它传感器,实时地获得了深潜艇空间运动全过程的数据,这是国内首次对深潜救生艇建摸、操纵性设计与预报、实艇试验全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实用的深潜救生艇运动数学模型及预报方法。

“七五”期间,为根本解决深潜救生艇与失事潜艇的对接问题,领导了包括系统、水动力、控制、水声等多学科的任务组,通过仿真手段并在船模试验水池、松花江水域中试验,成功实现在l节海流条件下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的研制,系统精度满足技术要求。获得1991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发展我国载人和无人潜器的运动控制、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7年起,徐玉如成为国家“863”无缆水下机器人选型论证组的主要成员,参与制定了我国无缆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规划,为专家组制定工程实施计划提供依据,受到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作为“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总体组成员参与了总体设计,并负责导航系统的研制,为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条自治式无缆水下机器人做出了贡献。

从1988年开始,作为总体组副组长承担了国防科工委跨部门预研项目“某型号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论证与研究任务。通过水池与湖中试验,圆满实现了自主导航等三项智能行为演示达到了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制成功我国在水下机器人智能化方面迈出了革命性一步。该课题组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预先研究先进集体,参加了1995年全军国防科技展览,受到中央领导重视。该项目获得了1996年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九五”期间,徐玉如又被国防科工委和船舶工业总公司确定为“某型号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项目负责人。经过努力,该项目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技术鉴定,一致认为该型号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在自主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有明显进展,总体性能与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并达到了九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为未来我国海军水下智能化兵器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负责主持装备部预研重点项目“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研制成功的某型机器人在多项技术上取得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水下机器人系统依靠上位机与下位机相结合的体系结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在2005年完成了超远距离自主航行、自主布水下目标和水下目标搜索与识别等功能的试验。

总之,在多年的项目研制中,徐玉如能够充分发挥在系统、水动力、设计、仿真等多学科上的优势,在总体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协调、系统集成等方面为上述项目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热爱高校教育事业,认真传道授业解惑

徐玉如尽管有繁重科研任务,但他依旧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并且精心备课,时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丰富的科研经历附之于自己的精心准备,他讲得课程往往新颖独特、趣味横生,听过他的课的人都赞不绝口。徐玉如1986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多年来,徐玉如主讲了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编写了《智能潜器技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两本博士生教材,以及《船舶操纵性与控制》、《潜艇操纵性理论与试验技术》两本硕士生教材。

三、坚韧执着、敬业奉献,具有科研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优秀品格

在测7103救生艇水动力系数期间,经过3年多努力,研究测试工作面临着工作进展不大,成功希望渺茫的困境,同组相当一批科研人员知难而退,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调走,但徐玉如认为这是一件有实际意义和发展的领域,只要方法正确还是可以成功的,正是这种执着,使他在承受了巨大压力,克服了设施简陋、经费不足的现实困难及忍受了大面积胃溃疡,胃切除二分之一的病痛之后,终于迎来了7103艇的67个重要水动力系数的测量值,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运动机构。
朱继懋,教授,深潜器专家,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4年毕业于全国第一届水动力研究班。朱继懋教授45年来始终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主要从事潜艇、潜水器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潜水器、水下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1.20世纪60年代初主持了上海交大承担的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部分性能试验研究工作,设计研制成功水下阻力仪、水下自航仪、双反转螺旋桨自航仪等关键设备,解决了在水池进行潜艇性能研究的难题。首次提出了根据兴波阻力理论,采用低Fr数波谷来确定潜艇形状阻力的实验方法,为在船池进行潜艇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深潜救生艇。自1971年起担任该艇 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提出了“深潜器设计的比重量分析法”,为深潜救生艇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用无线电遥控自航模型试验替代美国全尺度飞艇模拟的试验方法,缩短了试验周期,大大减少了费用。该艇在1986年实现了两艘潜艇水下对接,并从潜艇向深潜救生艇干转移7名艇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两艘潜艇在水下成功对接的国家,并打破了我国潜艇下潜深度的纪录。该成果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无人遥控潜水器,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制了我国第 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HR-0l试验样机,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我校排位第二)。在此基础上自主及与国内外合作完成了JH-0l、SJT-5、SJT-10、SJT-40等观察和作业型ROV系列的研制,并实际应用于生产,打破了外国在海上石油生产中对ROV的垄断。
        4.1994年自行研制成功MG-l型海缆埋设系统,同年完成中日海底光缆中方侧90公里海底光缆的埋设,1998年至今又连续完成了ML-01、ML-02、ML-03海底电缆埋设系统及MP-01电动挖沟敷设系统的研制,并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作业状态监控和海底管线、埋设机拖体与作业船配合的综合导航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些系统已先后完成上海一嵊泗120公里海底电缆埋设、崇明-长兴岛18公里海底动力缆埋设,海南东方市101项目167.4公里油气管道的敷设等3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5.1993年开始主持6000米深海拖曳观察系统的研制工作,该项目使用图像压缩实时显示和数字传输技术,解决了电视信号在10000米同轴电缆中传输的技术难题,并在图像上同时显示GPS、深度、高度以及拖体姿态等参数,性能优于同期引进的设备。1995~1998年三次随科学调查船赴太平洋夏威夷海域执行多金属结构物勘探调查,均取得成功,为我国 15万平方公里深底资源的勘探与矿址的取舍起了关键性作用。该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2003年与国家海洋局海洋三所共同承接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课题生物基因资源开发技术“深海高压、厌氧环境模拟设备的研制及利用”研制,
        研制一套深海高压厌氧环境生物基因连续培养,可实现智能温度控制并保持培养过程恒温的高温高压养护釜设备,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深海嗜高压、高温生物基因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制拟解决高压无菌、高压恒温、高压密封、恒压输送、高压阀件、精确温控、高压计量、培养过程自动扫描及监控等关键技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为研究和培养深海 生物基因,花费了上千万美元研制了一套设备,朱教授领导的研制组仅化了1000万元人民 币完成了全部有数字控制可以连续培养深海微生物的相应设备(温度0~3000)、压力(0~1000Kgf/cm2)超过日本(0~680Kgf/cm2)模拟控制的设备。2005年已完成并装备于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
        7.2000年以来完成两项“863”课题,与胜利石油管理局共同承担“820”主题“浅海重载装备智能控制技术”中“浅海海底管线电缆检测及维修装置”子项目,朱教授主持完成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及试验研究工作,该装置的总体设计采用两台首尾全回转推进器,解决了装置在水下的动力定位及跟踪管线操纵控制的难题。用缩尺1/8的自航模模型模拟实际装置的全部运动及操纵与控制,试验难度较大,项目组在海洋工程实验室风、浪、流模拟环境作用下,进行装置的海底管线跟踪、动力定位、智能操纵控制的运动试验,完成了维修装置智能控制研究及自航模跟踪试验研究,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819”主题“深海潜网设备和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潜网的设计参数,为国产深海潜网网架的制造、锚链系统设计和现场安装提供了方案并完成了配套装置上浮下潜系统设计制造,水下监视系统、自动投料机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在我国海域潜网养殖技术的装置及其抗风浪关键问题。该项目于2000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国家重点推广的“863”产业化项目,该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8.朱教授在潜水器和水下工程技术领域工作几十年,他的工作和贡献,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肯定。他早在1980年就被邀请在西德国际海洋技术会议作专题报告,1982年在德国国家研究中心工作期间被聘为所长教授,1993年开始连续三次被联合国IOI(国际海洋学院)聘为教员,作为联合国培训国际海底委员会专家为企业家讲课。他负责研制的潜水器1997年入选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赴港参加庆回归展出和现场表演,得到香港科技界和回归执委会的表彰。1998年赴台参加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交流,在两岸科技交流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9.朱继懋教授热爱祖国,全身心致力于我国深潜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培养了中外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30名。1992年出版的专著“潜水器设计”目前亦是国内外同行设计潜水器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在朱教授培养带领下,上海交大水下工程研究所已拥有一支年轻有为、有独立工作能力、高理论水平的学术团队(博士生占60%),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深潜器和水下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
        由于朱教授的成就和贡献,1984年被国务院特批为正教授,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特殊津贴。1977年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及个人嘉奖21次。
★前面文字与图表的数据有很多出入
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  
  
设计单位:七0八所  制造单位:江南造船厂
制造国家(地区):中国  出处:远洋打捞救生船史料集第3
建造年代:  纪年:
总长:长156.20米,宽20.60米,深11.50米  
航速: 20kn
排水量: 9005.30t~10231.08吨
型宽:20.60m  型深:11.50m
特点: 除一般常规设备外,还设有大型舰载直升机系统,深、潜、救生艇及常规潜水系统等。
   
  简介  
    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是我国为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而组建的测量船队(代号七一八工程)中的1型船。也是我国海军首次研制并拥有的大型综合性船舶,它的使命是:
  1.对洲际导弹及弹头残骸实施水面打捞并担任遥测任务;
  2.对宇宙飞船实施水面打捞及救援航天员;
  3.完成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并为测量船测漂进行声纳布阵;
  4.对失事潜艇实施三级援潜和深水救生并兼顾援救遇难水面舰艇。
钢质远洋船舶,球鼻船艏,有短艏楼、纵通上甲板及较长的甲板室。采用2台低速柴油机驱动,设双桨双舵。
该船多次参加中国运载火箭和通讯卫星的发射试验,并多次完成打捞救生任务,并完成南极长城站建站任务,实际证明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远洋打捞救生船是成功的,质量是可靠的,该船的建造为国争光、为民造福、为军振威、为海军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顶rrray大大,奥运会后cd最有营养的大贴
又见老大~~~科普辛苦~~~辛苦辛苦~~
]]
862右侧尾部开口是干嘛的?
原帖由 qianjizhao 于 2008-9-18 19:33 发表
862右侧尾部开口是干嘛的?

定位锚吧
]]
USA - DSRV
USA - DSRV
可是感觉我们的实际应用太少了,而且是不是就一艘呀?
USA - DSRV
]]
USA - DSRV
]]
]]
“一夜成名”的英国LR-5
LR-5在韩国
那次国际大营救
当个潜艇兵不容易
回过来看韩国的 清海津(Cheong Hae Jin) 打捞救生船         

同型舰数量 1
全长(米) 102.8   型宽(米) 16.4   吃水(米) 4.6
标准排水量(吨) 3200    满载排水量(吨) 4300
编制(人) 130     

动力组合类型 柴电
动力 曼恩-韦恩16V28/32×4    功率(马力) 11800
动力 电机×2   功率(马力) 5440
推进装置 螺旋桨×2
航速(节) 18 续航力(海里/节) 9500/15

副炮/CIWS 20mm×1 副炮/CIWS 12.7mm MG×6

导航雷达 I波段 声呐 舰壳高频

军运能力 300米救援索,LCVP车辆人员登陆艇×2,潜水钟
韩国清海津(Cheong Hae Jin)打捞救生船
棒子的救生舰要登陆艇干嘛?
原帖由 qianjizhao 于 2008-9-18 20:28 发表
棒子的救生舰要登陆艇干嘛?

装卸方便吧
澳大利亚的“罗摩洛”REMORA援救生潜水器也不错,但载人少了

The Australian Submarine Rescue Vehicle (ASRV) REMORA is a 16.5 tonne machine built about a diving bell. It can rescue six people at once, as well as holding the operator or attendant. It is capable of operations in excess of 500m in a current of 3 knots and of mating to a sunken submarine lying at angles of up to 60° from the vertical.

REMORA'S power
The vehicle is powered and controlled by use of a 914m armoured electro-fibre optic umbilical, which provides power to two 75hp hydraulic power units. It passes sonar, communications and video data to a containerised Control Van aboard the rescue ship. A team of three comprising a Pilot, Navigator and Dive Supervisor, mans the van. In a separate compartment at the rear of the van, the Naval Coordinator Rescue Forces communicates with the sunken submarine via underwater telephone, with the shore-based authorities via INMARSAT, and with local rescue assets via VHF radio. Accompanying the suite is a containerised workshop van.

Survivability
The suite also includes a large backup generator, LP and HP air compressors and bottled gases. Twelve ELSS pods with associated stores are held which would normally be deployed ahead of the main rescue package. By posting these pods using a ROV or Newtsuit, survivors in the submarine can be sustained almost indefinitely.

Fast response
The entire suite is either housed in ISO containers or is packed to permit carriage by C-130 Hercules aircraft, road, rail or sea. It is maintained ready to deploy within 12 hours of the alert being raised and can be anywhere in Australia within 36 hours. The suite can be deployed onboard a ship within a further 24 hours and the ship should be ready to sail 72 hours after callout.

Best rescue technology
REMORA and its associated suite not only represent the leading edge of submarine rescue technology, it also forms the only air-portable system capable of rescue and transfer under pressure from a sunken submarine at extreme angles and significant depths, and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survivors safely under pressure to decompression facilities.
The Australian Submarine Rescue Vehicle (ASRV) REMORA is a 16.5 tonne Remotely Operated Rescue Vehicle built about a diving bell. It has room for seven people, the operator/attendant and six survivors. It is capable of operations in excess of 500m in a current of 3 knots and of mating to a sunken submarine lying at angles of up to 60° from the vertical. Rescue and transfer under pressures of up to 5 Bar is achieved through mating to a Transfer Under Pressure chamber that is connected by spool pieces to the two 36-man recompression chambers.

The vehicle is powered and controlled by use of a 914m armoured electro-fibre optic umbilical which provides power to two 75hp hydraulic power units. It also passes sonar, communications and video data to a containerised Control Van aboard the rescue ship. A team of three comprising a Pilot, Navigator and Dive Supervisor mans the van. In a separate compartment at the rear of the van, the Naval Coordinator Rescue Forces communicates with the sunken submarine via underwater telephone, with the shore-based authorities via INMARSAT, and with local rescue assets via VHF radio. Accompanying the suite is a containerised workshop van.

The suite also includes a large backup generator, LP and HP air compressors and bottled gases. Twelve ELSS pods with associated stores are held which would normally be deployed ahead of the main rescue package. By posting these pods using a ROV or Newtsuit, survivors in the submarine can be sustained almost indefinitel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underwater telephone all items of the suite are commercially sourced. This ensures compatibility of the skills required for operation with those used in industry. Training in the specific skills necessary to operate REMORA is only necessary on two occasions a year and is conducted at HMAS Stirling, thus achieving further cost savings. This training exercises the transport aspects of the service as well as being convenient to the (Western Australia) home base of most of the ASRV pilots.

The entire suite is either housed in ISO containers or is packed to permit carriage by C-130 Hercules aircraft, road, rail or sea. It is maintained ready to deploy within 12 hours of the alert being raised and can be anywhere in Australia within 36 hours. The suite can be deployed onboard a ship within a further 24 hours and the ship should be ready to sail 72 hours after callout.

The inclusion of an air-portable "A" Frame completes the suite and an indicative deck layout is shown on this slide (right).

REMORA and its associated suite not only represent the leading edge of submarine rescue technology, it also forms the only air-portable system capable of rescue and transfer under pressure from a sunken submarine at extreme angles and significant depths, and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survivors safely under pressure to decompression facilities.

REMORA has not made submarine operation any safer but it does guarantee higher survival prospects for its crews if something does go wrong in future.
澳大利亚的“罗摩洛”REMORA援救生潜水器
澳大利亚的“罗摩洛”REMORA援救生潜水器
REMORA援救生潜水器是用民间承包商Caldive的船运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