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印度媒体热衷于比较中日印发展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35:55
印度媒体热衷于比较中日印发展模式
--------------------------------------------------------------------------------

2004-04-07 22:44:50 点击:472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嘉子

  据印度《亚洲世纪报》报道,日本驻印度新任大使日前在新德里表示,中国—日本—印度三边“战略轴心”有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在他看来,加强印度的地位,使之成为亚洲三大主要力量之一至关重要。他的话引起了印度人的极大兴趣。近来印度媒体讨论最多的就是“印度是一个大国吗?”、“亚洲,谁是大国?”等话题。近年来,看着迅速崛起的“中国龙”,不少印度人感觉“印度象”步伐过于缓慢。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受国内种种“利好”消息的鼓舞,重新找回自信的印度开始横向和纵向比较印度在亚洲大国中的地位孰轻孰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布兰克认为,印度期望拥有与其他大国一样的地位和实力,成为“影响力涵盖印度洋、海湾地区和整个亚洲的一个世界大国”。

  西方战略家们认为,所谓大国,定义有三个方面:具备了比较充分的“硬国力”,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具备了比较充分的“软国力”———政治制度、国民素质、国家社会的团结程度、教育情况、国家的调控能力等;还有就是在国际社会发挥多大的影响力。此外,人口资源因素也尤为重要。在美国著名战略家、前中情局副局长克莱因看来,拥有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是享有大国资格的必备条件。综合各项指标,许多国际战略家认为,目前在亚洲,最具备大国条件当属中日印三国。

  印度全力向大国迈进

  国土面积亚洲第二,人口世界第二,扼守印度洋、联结东亚和中东的战略要冲、连续10年经济平均增长率6%,国内生产总值(GDP)49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千亿美元……这一系列指标让国际战略分析家看来,印度不仅被视为一个南亚大国,而且将被视为一个亚洲大国和未来世界又一大力量中心。

  按实际购买力折算,西方国家认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在亚洲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刚刚公布的印度2003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甚至超过中国,达到10.4%,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也被经济界视为与中国共同成为引领亚洲经济前进的“火车头”。美国高盛公司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印度在2050年将成为继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次,国际关系网的不断扩大,在大拓宽了印度的战略回旋空间。从不少国家政要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就不难看出,印度已越来越多地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过去一年里,印度在继续保持与俄罗斯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印度对华关系的历史性改善更是各界公认的最大“亮点”。此外,印巴关系重新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都让印度人憧憬着将迎来一个多年少见的和平安全环境。

  此外,印度国防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自1998年进行核试验以来,印度不仅投入巨资加紧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而且连续多年提高国防预算,完善常规武器库建设,印度军事总体实力已在亚洲名列前茅,其军事战略跳出南亚、面向亚洲的态势愈发明显。

  日本经济实力最强

  对于“经济巨人”日本而言,庞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为世界大国的重要筹码。十多年来,虽然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振,但它依然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其经济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4.3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相当于亚洲东盟、中国、印度在内的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GDP总和的1.6倍。其人均GDP居主要发达国家之首,而且在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方面,日本仍居绝对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日本对外收支顺差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尽管日本国内经济萧条,但其对外纯资产额却以年均13.4%的速度增长,继续保持着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国际经济界认为,如果日本能够将强大的资金力量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起来,日本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中国在亚洲实力仅次于日本

  从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看,中国是亚洲大陆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相邻,与日本、印尼隔海相望,中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它在国际上的分量。

  虽然与日本相比,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还是“中等身材”。但从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全球第六经济大国。据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大关;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全球第二;过去25年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全球第一……所以,在日前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会议上,“中国成为不与会的影子成员,‘中国’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

  此外,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

  中日印模式各有特点,美国影响无处不在

  虽然中日印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条件,分析人士认为,三国在具体的前进道路中,都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

  对印度来说,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在多党政府体制下,由于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印度任何重大改革措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阻碍和反对。在中央政府缺乏权威的环境下,其政府的效率,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乃至社会的发展,无疑都将大打折扣。其次,国内社会矛盾不少,传统负担众多。此外,还在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印度经济改革的成果,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再者,印度地区安全环境尚未真正改观,尤其是克什米尔等问题,将可能限制印度发挥作用。

  日本除面临国内经济结构如何因势转变的问题外,妨碍日本发挥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是“历史包袱”问题。当前,日本保守势力主导政坛,政治倾向偏右,言语“出轨”,行动“越界”,屡屡发生伤害亚洲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件。日本历史包袱越背越重,不仅加剧了邻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不信任感,也制约了日本政治上融入亚洲,积极参与国际地区事务的能力。

  前几年,美国《华盛顿季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由于缺乏对己有利的安全优势,因此中国想成为世界大国,可能会受到众多邻国强大制约力量的牵制。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在人才制度、社会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中国一些学者也担心,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将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土地缺乏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尤其中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能引起一些国家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目前不仅在亚洲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而且也对亚洲未来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走向影响巨大。一些战略家担心,在“一超”与几大力量并存的情况下,美国的亚洲政策越来越像昔日英国的欧洲政策,即用均势手段“以亚制亚”,让亚洲大国互相竞争、互相制衡。其中,最核心的是借日本与印度之力制约中国,使得任何一个亚洲大国都不能成为世界大国。▲

  《环球时报》 (2004年04月05日 第七版)印度媒体热衷于比较中日印发展模式
--------------------------------------------------------------------------------

2004-04-07 22:44:50 点击:472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嘉子

  据印度《亚洲世纪报》报道,日本驻印度新任大使日前在新德里表示,中国—日本—印度三边“战略轴心”有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在他看来,加强印度的地位,使之成为亚洲三大主要力量之一至关重要。他的话引起了印度人的极大兴趣。近来印度媒体讨论最多的就是“印度是一个大国吗?”、“亚洲,谁是大国?”等话题。近年来,看着迅速崛起的“中国龙”,不少印度人感觉“印度象”步伐过于缓慢。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受国内种种“利好”消息的鼓舞,重新找回自信的印度开始横向和纵向比较印度在亚洲大国中的地位孰轻孰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布兰克认为,印度期望拥有与其他大国一样的地位和实力,成为“影响力涵盖印度洋、海湾地区和整个亚洲的一个世界大国”。

  西方战略家们认为,所谓大国,定义有三个方面:具备了比较充分的“硬国力”,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具备了比较充分的“软国力”———政治制度、国民素质、国家社会的团结程度、教育情况、国家的调控能力等;还有就是在国际社会发挥多大的影响力。此外,人口资源因素也尤为重要。在美国著名战略家、前中情局副局长克莱因看来,拥有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是享有大国资格的必备条件。综合各项指标,许多国际战略家认为,目前在亚洲,最具备大国条件当属中日印三国。

  印度全力向大国迈进

  国土面积亚洲第二,人口世界第二,扼守印度洋、联结东亚和中东的战略要冲、连续10年经济平均增长率6%,国内生产总值(GDP)49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千亿美元……这一系列指标让国际战略分析家看来,印度不仅被视为一个南亚大国,而且将被视为一个亚洲大国和未来世界又一大力量中心。

  按实际购买力折算,西方国家认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在亚洲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刚刚公布的印度2003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甚至超过中国,达到10.4%,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也被经济界视为与中国共同成为引领亚洲经济前进的“火车头”。美国高盛公司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印度在2050年将成为继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次,国际关系网的不断扩大,在大拓宽了印度的战略回旋空间。从不少国家政要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就不难看出,印度已越来越多地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过去一年里,印度在继续保持与俄罗斯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印度对华关系的历史性改善更是各界公认的最大“亮点”。此外,印巴关系重新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都让印度人憧憬着将迎来一个多年少见的和平安全环境。

  此外,印度国防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自1998年进行核试验以来,印度不仅投入巨资加紧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而且连续多年提高国防预算,完善常规武器库建设,印度军事总体实力已在亚洲名列前茅,其军事战略跳出南亚、面向亚洲的态势愈发明显。

  日本经济实力最强

  对于“经济巨人”日本而言,庞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为世界大国的重要筹码。十多年来,虽然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振,但它依然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其经济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4.3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相当于亚洲东盟、中国、印度在内的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GDP总和的1.6倍。其人均GDP居主要发达国家之首,而且在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方面,日本仍居绝对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日本对外收支顺差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尽管日本国内经济萧条,但其对外纯资产额却以年均13.4%的速度增长,继续保持着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国际经济界认为,如果日本能够将强大的资金力量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起来,日本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中国在亚洲实力仅次于日本

  从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看,中国是亚洲大陆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相邻,与日本、印尼隔海相望,中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它在国际上的分量。

  虽然与日本相比,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还是“中等身材”。但从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全球第六经济大国。据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大关;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全球第二;过去25年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全球第一……所以,在日前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会议上,“中国成为不与会的影子成员,‘中国’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

  此外,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

  中日印模式各有特点,美国影响无处不在

  虽然中日印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条件,分析人士认为,三国在具体的前进道路中,都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

  对印度来说,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在多党政府体制下,由于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印度任何重大改革措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阻碍和反对。在中央政府缺乏权威的环境下,其政府的效率,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乃至社会的发展,无疑都将大打折扣。其次,国内社会矛盾不少,传统负担众多。此外,还在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印度经济改革的成果,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再者,印度地区安全环境尚未真正改观,尤其是克什米尔等问题,将可能限制印度发挥作用。

  日本除面临国内经济结构如何因势转变的问题外,妨碍日本发挥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是“历史包袱”问题。当前,日本保守势力主导政坛,政治倾向偏右,言语“出轨”,行动“越界”,屡屡发生伤害亚洲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件。日本历史包袱越背越重,不仅加剧了邻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不信任感,也制约了日本政治上融入亚洲,积极参与国际地区事务的能力。

  前几年,美国《华盛顿季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由于缺乏对己有利的安全优势,因此中国想成为世界大国,可能会受到众多邻国强大制约力量的牵制。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在人才制度、社会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中国一些学者也担心,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将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土地缺乏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尤其中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能引起一些国家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目前不仅在亚洲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而且也对亚洲未来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走向影响巨大。一些战略家担心,在“一超”与几大力量并存的情况下,美国的亚洲政策越来越像昔日英国的欧洲政策,即用均势手段“以亚制亚”,让亚洲大国互相竞争、互相制衡。其中,最核心的是借日本与印度之力制约中国,使得任何一个亚洲大国都不能成为世界大国。▲

  《环球时报》 (2004年04月05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