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向美国兜售加巴拉雷达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59:25
俄罗斯将放弃自己的“国家之眼”,而美国可能乘虚而入。据报道,由于俄罗斯航天兵落成多座新式远程预警雷达站,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打算放弃位于阿塞拜疆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以节省有限的军费。而作为地主的阿塞拜疆自己不肯吃亏,阿总统阿里耶夫也表示,等到俄军撤离加巴拉雷达站后,可能将其转交给美国使用,他还表示“华盛顿出的价钱肯定比莫斯科公道”。
   
曾经承担重任
    曾几何时,加巴拉是前苏联乃至俄罗斯最重要的国家防空警戒设施。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空天打击武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效能导弹预警系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从那时起,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就开始研制用于监视导弹袭击和航天器飞行的早期预警雷达。1968年,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诞生出当时最先进的“达里亚尔”雷达,它拥有一个巨大的天线发射面,信号发射功率超强,前苏联甚至打算用核反应堆来为雷达站提供能源。1971年开始,以“达里亚尔”雷达为核心的新一代苏联国土预警网在工程师明涅茨和伊万佐夫的带领下开始建设。1975年4月14日,首部“达里亚尔”雷达在乌克兰穆卡切沃投入使用,用于保卫前苏联西南方向免遭远程导弹威胁。
    当时,前苏联国土防空军还计划在外高加索地区兴建“达里亚尔”雷达站,最终决定把雷达站安放在阿塞拜疆。1976年,阿塞拜疆通过一项决议,同意在加巴拉地区的库特卡申村兴建“达里亚尔”雷达站(代号RO-7或“754号设施”),而正式建设工作在1985年才全面展开,到1987年结束。
    前苏联解体后,这座雷达站长期在未确定归属地位的情况下被俄军占用,阿塞拜疆指责俄罗斯从1992年1月到1997年7月期间因租用加巴拉雷达站已拖欠阿方1亿卢布的债务,为此阿塞拜疆总统一度下令中止加巴拉雷达站的作战值班任务。当时,雷达站的三个机组仅能定期进行短时间启动,以检查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俄阿双方曾就雷达站问题举行过多次,阿塞拜疆为该雷达站开出的年租金要价是2.4亿美元,他们的理由是雷达站一个月的电费就达1000万美元。2002年1月25日,两国签署了《有关加巴拉雷达站地位及使用原则、条件的协议》。文件规定,加巴拉雷达站具有情报分析中心的地位,俄罗斯以每年700万美元的租金租借雷达站至2012年,在文件有效期结束前6个月,如果任何一方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宣布准备终止协议,协议将自动延期3年。根据协议,雷达站产权归阿塞拜疆,俄罗斯承诺仅将雷达站用于情报分析,并与阿塞拜疆共享雷达站获取的部分情报。这座雷达站内共有工作人员1100人,包括900名士兵和200名文职专家,他们都属于俄罗斯航天兵部队。
   
远眺6000公里
    加巴拉雷达站地处一片开阔的高原地带,海拔700米,常年处于万里无云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观测远距离目标。但这里却恰好在危险的地震带上,水源问题也不好解决,如果单从地理角度考虑,这里并不适合修建如此重要的设施。前苏联工程人员采取整体灌注的形式、在金属结构的基础上修建了雷达发射中心,即使遭到7级强震的袭击,也不会有损伤。为了保障设施的冷却用水,工程人员钻了几眼深达130米的水井。进入夏季之后,向雷达站输送的水将首先经过冷却处理,以使其温度控制在7摄氏度。
    站内核心是一部“达里亚尔”雷达,它无疑是个“巨无霸”,光该雷达的辅助设备就有16层楼高,由于它辐射能力强,所以天线面积巨大,还自备50兆瓦发电机。作为一种超大功率巨型雷达,“达里亚尔”的建筑设施庞大,其中信号传送中心建筑就高约60米,另一个信号接收中心高100多米。雷达的发射天线阵长40米,宽30米,数十个发射机由一个操作系统集中指挥。接收天线阵长宽均为80米,工作频段为米波。该雷达还使用了4070部技术设备。
    该雷达不仅对土耳其、伊朗的全部领空和土伊邻国的部分领空一览无余,还可以监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中程导弹及非洲北部和东北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岛屿及澳大利亚境内的洲际导弹的发射活动,同时还可为南半球轨道目标提供地面联络,探测半径超过6000公里。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加巴拉雷达成功跟踪了326枚美国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3710架次飞机航迹。加巴拉雷达站一旦发现危险情况,立即会将信息传递到莫斯科附近的“克瓦德拉特”和“什维尔特博特”分析中心进行处理,以便领导人做出是否使用战略核力量的决定。为了提高准确度,俄军还在“达里亚尔”米波雷达枢纽站之间建立“伏尔加河”分米波段雷达站,从而围绕领土形成双波段环行雷达网。
   
放弃也非易事
    由于俄罗斯新近在北高加索新建了“沃罗涅日-DM”雷达站,该雷达的多数部件可以搬运,能够机动部署,而且它处于俄领土范围内,无须看他国眼色行事。因此,俄国防部向总统提议,与其继续使用加巴拉雷达站,不如集中精力管好“沃罗涅日-DM”雷达站。但放弃如此重要的国家安全设施,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
    首先,如果放弃租用阿塞拜疆雷达站,阿塞拜疆可能会倒向美国,美军一旦恢复该雷达站的功能,能对俄南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
    其次,“达里亚尔”雷达尽管已是30多年前的技术,但至今仍表现良好,而“沃罗涅日-DM”雷达站才刚刚服役,许多性能尚未发挥出来。特别是大量精密元器件在环境恶劣的北高加索地区“水土不服”,因此,不少俄军官希望同时保留加巴拉雷达站。前俄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强调:“我们不能因省几个租金,而丧失更长远的战略利益。”但这些观点能否获得支持,还有待观察。俄罗斯将放弃自己的“国家之眼”,而美国可能乘虚而入。据报道,由于俄罗斯航天兵落成多座新式远程预警雷达站,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打算放弃位于阿塞拜疆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以节省有限的军费。而作为地主的阿塞拜疆自己不肯吃亏,阿总统阿里耶夫也表示,等到俄军撤离加巴拉雷达站后,可能将其转交给美国使用,他还表示“华盛顿出的价钱肯定比莫斯科公道”。
   
曾经承担重任
    曾几何时,加巴拉是前苏联乃至俄罗斯最重要的国家防空警戒设施。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空天打击武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效能导弹预警系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从那时起,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就开始研制用于监视导弹袭击和航天器飞行的早期预警雷达。1968年,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诞生出当时最先进的“达里亚尔”雷达,它拥有一个巨大的天线发射面,信号发射功率超强,前苏联甚至打算用核反应堆来为雷达站提供能源。1971年开始,以“达里亚尔”雷达为核心的新一代苏联国土预警网在工程师明涅茨和伊万佐夫的带领下开始建设。1975年4月14日,首部“达里亚尔”雷达在乌克兰穆卡切沃投入使用,用于保卫前苏联西南方向免遭远程导弹威胁。
    当时,前苏联国土防空军还计划在外高加索地区兴建“达里亚尔”雷达站,最终决定把雷达站安放在阿塞拜疆。1976年,阿塞拜疆通过一项决议,同意在加巴拉地区的库特卡申村兴建“达里亚尔”雷达站(代号RO-7或“754号设施”),而正式建设工作在1985年才全面展开,到1987年结束。
    前苏联解体后,这座雷达站长期在未确定归属地位的情况下被俄军占用,阿塞拜疆指责俄罗斯从1992年1月到1997年7月期间因租用加巴拉雷达站已拖欠阿方1亿卢布的债务,为此阿塞拜疆总统一度下令中止加巴拉雷达站的作战值班任务。当时,雷达站的三个机组仅能定期进行短时间启动,以检查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俄阿双方曾就雷达站问题举行过多次,阿塞拜疆为该雷达站开出的年租金要价是2.4亿美元,他们的理由是雷达站一个月的电费就达1000万美元。2002年1月25日,两国签署了《有关加巴拉雷达站地位及使用原则、条件的协议》。文件规定,加巴拉雷达站具有情报分析中心的地位,俄罗斯以每年700万美元的租金租借雷达站至2012年,在文件有效期结束前6个月,如果任何一方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宣布准备终止协议,协议将自动延期3年。根据协议,雷达站产权归阿塞拜疆,俄罗斯承诺仅将雷达站用于情报分析,并与阿塞拜疆共享雷达站获取的部分情报。这座雷达站内共有工作人员1100人,包括900名士兵和200名文职专家,他们都属于俄罗斯航天兵部队。
   
远眺6000公里
    加巴拉雷达站地处一片开阔的高原地带,海拔700米,常年处于万里无云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观测远距离目标。但这里却恰好在危险的地震带上,水源问题也不好解决,如果单从地理角度考虑,这里并不适合修建如此重要的设施。前苏联工程人员采取整体灌注的形式、在金属结构的基础上修建了雷达发射中心,即使遭到7级强震的袭击,也不会有损伤。为了保障设施的冷却用水,工程人员钻了几眼深达130米的水井。进入夏季之后,向雷达站输送的水将首先经过冷却处理,以使其温度控制在7摄氏度。
    站内核心是一部“达里亚尔”雷达,它无疑是个“巨无霸”,光该雷达的辅助设备就有16层楼高,由于它辐射能力强,所以天线面积巨大,还自备50兆瓦发电机。作为一种超大功率巨型雷达,“达里亚尔”的建筑设施庞大,其中信号传送中心建筑就高约60米,另一个信号接收中心高100多米。雷达的发射天线阵长40米,宽30米,数十个发射机由一个操作系统集中指挥。接收天线阵长宽均为80米,工作频段为米波。该雷达还使用了4070部技术设备。
    该雷达不仅对土耳其、伊朗的全部领空和土伊邻国的部分领空一览无余,还可以监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中程导弹及非洲北部和东北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岛屿及澳大利亚境内的洲际导弹的发射活动,同时还可为南半球轨道目标提供地面联络,探测半径超过6000公里。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加巴拉雷达成功跟踪了326枚美国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3710架次飞机航迹。加巴拉雷达站一旦发现危险情况,立即会将信息传递到莫斯科附近的“克瓦德拉特”和“什维尔特博特”分析中心进行处理,以便领导人做出是否使用战略核力量的决定。为了提高准确度,俄军还在“达里亚尔”米波雷达枢纽站之间建立“伏尔加河”分米波段雷达站,从而围绕领土形成双波段环行雷达网。
   
放弃也非易事
    由于俄罗斯新近在北高加索新建了“沃罗涅日-DM”雷达站,该雷达的多数部件可以搬运,能够机动部署,而且它处于俄领土范围内,无须看他国眼色行事。因此,俄国防部向总统提议,与其继续使用加巴拉雷达站,不如集中精力管好“沃罗涅日-DM”雷达站。但放弃如此重要的国家安全设施,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
    首先,如果放弃租用阿塞拜疆雷达站,阿塞拜疆可能会倒向美国,美军一旦恢复该雷达站的功能,能对俄南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
    其次,“达里亚尔”雷达尽管已是30多年前的技术,但至今仍表现良好,而“沃罗涅日-DM”雷达站才刚刚服役,许多性能尚未发挥出来。特别是大量精密元器件在环境恶劣的北高加索地区“水土不服”,因此,不少俄军官希望同时保留加巴拉雷达站。前俄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强调:“我们不能因省几个租金,而丧失更长远的战略利益。”但这些观点能否获得支持,还有待观察。
毛子的雷达最有毛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