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关于的天气预报博客之争论(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00:02
无法预报的梅雨?》之后 (2008-06-21 08:57:05)
标签:杂谈   

  我从来不运用博主的权力删除两类评论:一类是气象业外人士对天气预报的抱怨、嘲讽和责骂,因为它反映了天气预报的不满意度,反映了气象服务还有多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评论这项服务的权利。另一类是气象业内人士的评论,因为它基本能够折射出某些气象人对待批评和的心态。尤其是一些气象预报人员对于气象服务人员的那种不屑一顾的蔑视态度。这些都是活生生存在着的历史真实。

  在中国,有两种文体几乎几十年不变,一个讣告和悼词,另一个就是节目编导和主持人润色前的天气预报文稿。很多预报人员至今仍然认为人微言轻的主持人只是他们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平常只有预报者点评服务者的权利,而没有服务者以气象服务实践的视角评价或建议预报者的权利。(至少在做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近16年历程中,我没感受到)这显然不是气象预报和服务良性互动的创作环境。而良性互动的创作环境的最终目标是:天气预报的客观准确度和观众心中的主观满意度都能逐渐提高。

  今天(20日)下午刚刚出差回来,看到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非常中肯的超长篇留言(我不知道他是谁,但从他的态度和见地就可以感受到他不是那种怨天尤人的伪专家)。

他所讲述的,更全面地揭示了关于梅雨预报的历史沿革和专业人士的心境。早年的种种事例讲述得细致入微,点评高屋建瓴,这是我所敬重的科学风范。

  因此,我把他分段上传的留言完整地在此留存,非常感谢对网络并不熟悉的他花费很多精力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沉甸甸的专业智慧。气象预报与服务就需要在观点和见解的撞击与交融中不断升华。



昨天(18日),有人告诉我:宋先生发表了一篇《无法预报的梅雨?》博文,建议我看看。看后,我想发表点看法,与宋先生商讨,供宋先生参考。也想让更多的网友知道、理解并支持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的初衷。
    首先,宋先生博文中的“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始终保持着历年来的沉默习惯”和“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的一贯沉默”,尤其是“历年”、“一贯”有欠全面、客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只要“梅雨”未来几天有可能或已经出现,“梅雨”的预报是在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服务材料中高频率出现字、词。在高频率出现的同时,部分在中央气象台第一线值班的预报员(不是“专家”,但可称专门人士)已注意到这种向政府部门、用户和通过媒体向社会、向公众提供的“梅雨”预测预报带来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并试图通过努力来平衡、化解和解决这种影响、难点和困难,但收效甚微。
    是在1997年6月底中国气象局召集在京专家会商什么时候“人梅”,而事后总结发现,该年已于会商前的6月下旬初“入梅”这种令人尴尬事,和1998年6月12~22日江南地区西北部持续性暴雨的对外服务中没有使用“梅雨”两字(江西、湖南两省包括气象在内的相关部门不大使用“梅雨”。尽管当时鄱阳湖、洞庭湖已是洪水泛滥,但事后分析这一段时间的连续性暴雨也不够“梅雨”标准),却取得了非常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当时主管防汛抗旱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公众对这一时间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部分第一线预报值班人员认真分析了收集的材料、资料和总结亲身经历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后,在年终总结会上,代表部分预报值班人员意见的同志第一次提出:“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中逐渐淡化“梅雨” 概念”的建议。其后,越来越多的同志认同、支持,并在实践中实施这一建议,这才逐渐减少使用“梅雨”两字(有过反复,在后面例子中介绍)。
    请记住:中央气象台预报服务中,“梅雨”两字越来越少是1999年开始后的事,不是“历年”和“一贯”的。

其次,中央气象台不提或少提“梅雨”二字,并不是不报或者担心报不准6、7月间长江中下游、江淮持续性降雨,尤其是引发洪涝灾害的持续性强降雨。在中央气象台首先提出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中逐渐淡化“梅雨” 概念的同志根本不是担心“按照这个标准,从事预报工作的人很难主动承担预报梅雨的风险”。说实在的,在目前技术、手段和对持续性降雨的认知度,我认为: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人员根据这个标准预报梅雨,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根本不要承担什么风险。而是因为:中央气象台和长江中下游、江准地区各省市所定“梅雨”标准不同;使用“梅雨”概念的区域和社会公众对“梅雨”定义理解差异太大;根据长江中下游沿岸五站降雨量确定的“梅雨”,与社会认知和理解差异大;梅雨本身的复杂性,发生的区域、范围,出现的时间,强度差异很大;……,导致中央气象台发布“梅雨”预报后,可能会消耗大量社会成本(包括人力、物资、资金、资源和准备时间),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比如:1999年,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苏、皖、沪、浙北认同和使用“梅雨”概念)发生了罕见洪水,把“入梅”日定在了当年5月上旬中、后期,持续达2个半月以上。而认同和使用“梅雨”概念的湖北在此段时间降雨并不多,部分地方缺水抗旱。如果中央气象台也在5月上旬中发布“入梅”,且其后每隔5-10天发布“梅雨”持续,行吗!如果发布梅雨区东段5月上旬中“入梅”、西段等着瞧,且其后每隔5-10天发布东段“梅雨”持续、加强抗洪抢险,西段晴天为主,抓紧抗旱,行吗!还举一个例子:2001今年6月16日开始的长江中下游出现暴雨和6月28日首先在黄淮地区开始出现的暴雨,其后南压至长江中下游的过程,预报得很准确,可能都符合梅雨标准,也用“梅雨”二字“炒作”了一番。某些相关部门开始应对,组织防汛物资……,个别水库开闸放水。忙乎了一阵,花了钱,累了人,浪费了水。结果这年“梅雨”不多,是所谓“枯梅雨”,或称“旱黄梅”,降雨结束不久,就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有的地方无水抗旱,损失和影响较大。此事加上其它的引发了时任国务院领导的愤怒。

类似的例子我们曾经收集、整理过,可以举出很多。举出二个较为典型的个例,只是希望记住:中央气象台发布“梅雨”预报,可能会消耗社会成本,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提出中央气象台在预报服务中减少使用“梅雨”二字,决不是从事预报工作的人很难承担预报梅雨的风险。更不是“只是坚守梅雨标准并畏惧梅雨标准而放弃了对于梅雨的预报”。因为目前中央气象台中短期预报人员预报这个标准的“梅雨”,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简直是小菜一碟(说明:我过去是,但几年前已经不是中央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了)。
    我想问宋先生:目前专业,也就是你博文中所提的梅雨标准,用你的电视语言表达,也不就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6天有小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吗。这个40多年前定的梅雨标准,对目前中央气象台中短期预报,其要求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容易,还是困难?是风险很大,还是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风险?即使有一、二天,甚至是三天是阴天,一滴雨没下,按标准是报错了,大一点对国民经济,防灾减灾有什么影响!小一点对才子佳人呤诗作画,谈情说爱有什么损害!有多大的风险要承担?
    第三,宋先生此篇博文提出了我认为很有意义,也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专家眼中的梅雨和公众眼中的梅雨有了不同的衡量标准,而专业的标准未必完全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宽泛的自然现象与狭窄的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改成“专业的梅雨标准和公众认知、或眼中的梅雨标准是不同的,专业的标准未必完全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宽泛的自然现象与狭窄的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可能更为明了些。这种现象、或称状况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需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化解。

解决的办法,宋先生认为不应“削足适履,就是坚守鞋的尺码标准而放弃自己的脚趾”,也就是希望放弃狭窄的人为(专业)标准,使用宽泛的社会通义(标准)。但是这种希望和想法很难在不太长的时间行得通。还以“梅雨”为例,它的社会通义(标准)是什么。不讲我们曾经调查的,也不讲降雨时间长度、强度、空间范围和其它形象表征。仅梅雨发生的区域,其社会通义,从这篇博文网友的留言中,就有长江中下游的、江淮的、江南和包括华南在内的整个南方的。如果接照这个社会通义,中央气象台发“入梅”的预报,早的时候可能2月份,一般4月份我国就“入梅”了。这是“梅雨”吗?会有更多的要问。要知道,宽泛的社会通义不是标准,是很难讲清,也不易道明的一种认识、一种思维,或者是一种表征和描述,用这种梅雨的社会通义制作梅雨预报是无法操作的,是会洋相百出,最后是违背真正的社会通义的。
    广泛收集、认真分析梅雨社会通义和专业的梅雨标准(宋先生博文中给的专业梅雨标准是1956年前后徐群确定的,基本上是梅雨气候标准。还有从天气角度出发,以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和预报服务及社会重点需求定出的梅雨天气学标准,有兴趣的可看看周曾奎的《江淮梅雨》一书),制定出与社会通义接轨,反映社会需求,体现民生,有利防洪减灾的可操作的专业性梅雨标准,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这是要花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做好的。但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梅雨的专业标准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化解、或者是缩小宽泛的自然现象与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

本还想写第四、从标准、天气预报准确率和误差分析看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的理解、运用;第五、从气象服务工作性质,流程和从业人员要求看优秀的气象服务人员必定是出类拔萃的气象预报员等方面的内容。但时间不允许了。
    最后,我想再说二点作为我第一次在网络留言的结束。
    1、作为一个曾在中央气象台工作过的人,现在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向中央气象台提出什么希望。但是,我相信中央气象台知道目前的梅雨标准与社会需求,与防灾减灾要求确有很大距离;也会认识宋先生所提的梅雨社会通义既有才子诗画中的梅雨,也有低洼地区和组织防汛抗洪人眼中的暴雨洪涝、泽国汪洋的梅雨。会坚守:首先尽一切努力、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性、关健性、转折性天气、当然包括梅雨期间在内的所有致洪、致灾的持续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不会去炒“梅雨”。有关“入梅”,“出梅”等让省、地、县气象部门发布吧。因为十多年发生的正反方面的事例已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社会和民生。
    2、想将宋先生关于梅雨的“再缜密的事后评估,也不如挑战风险的事前预报。”后加一句:但是是做好下一次风险事前预报的条件(基础)。



除了感动和感谢之外,我需要回应这位前辈的,有三点:

(一)关于风险与标准

  他指出,随着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提高,预报梅雨的风险客观上逐渐降低,但中央气象台主动“淡化”梅雨的初衷,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其区域的梅雨标准与各个地方的梅雨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并与梅雨的社会通义(即公众的一般性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现代汉语中的同一个词汇在各级专家的心里,在各位观众的心里都具有不同含义的时候,同词异义,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会显得多么苍白啊!而引起“不必要误会”的风险制造和累积过程与结果,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梅雨之外,暴雨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标准,而再严谨,再看似严谨的标准只要超越了语言的通用语义,都是象牙塔里的文字游戏。我们都不是语言学者,我们不能让《现代汉语辞典》的编纂者来深入学习我们同词异级异义,同词异地异义的标准进而告诉公众如何正确理解我们所制订的繁复而严谨的梅雨和暴雨等等标准吧,告诉他们:你们的梅雨和我们的梅雨是多么的不同,你们可千万不要误会啊。黑格尔最早提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萨特又把它发扬光大,但是从前的存在,并不等于今后的合理!

  除了气象名词之外,我们的预报文字中还创造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时空概念啊!例如下周前中期的后半段,例如某省中南部偏东的局部地区,经常拿到预报文稿之后,我们要先于观众去认真地象猜谜语一样学习领会。当然这一点要感谢电视画面,是它使晦涩的东西变得清晰。预报的准确度与预报语言的清晰度之间如果放在一个比较长的进程中进行衡量,应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所以,预报的准确、标准的统一、表述的清晰这三者都是对社会的贡献。深入深出,是老师;深入浅出是大师。

(二)关于预报与服务

  正如他所指出,我在博客中所使用的“历来”和“一贯”,对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是有失公允的。记得在十多年前,当中央气象台在决策服务材料中提前120小时明确提及梅雨有望结束,经请示数级领导,我们将这个结论在节目中进行了公众服务(预报结果与实况非常吻合)。在节目中我们也曾经数次从气候或从天气趋势角度提及梅雨,有过失败和非失败的个例。这些个例我都有详细的总结。

在节目信息的酝酿过程,我也从不是预报者,而是按照信息重要性和通用性两个方面作为采集和采信者,如果觉得某些重要信息在措辞上按照媒体传播角度需要修改和增删时,一定征询资深专业人士的见解,包括1999年12月的“道歉”,包括2005年8月关于麦莎对于地方气象台细化预报分析材料的采信。

  但他所提及一些个例是决策服务,而非通过电视节目传播的公众服务。我在博文中所提及的现象完全针对公众服务。

(三)关于中央气象台与地方气象台

  在那篇博文的后记中,我提及,现在的电视《天气预报》的预报信息来源已经不仅仅是中央气象台,我们常常拿出篇幅聚焦某个地方的实况和预报。在复杂天气形势下,我们手中会有十多页的来自于各个业务单位的信息材料,按照重要性和通用性删减、编串成100秒的解说。这和十多年前的节目完全参照中央气象台短期预报主班预报员文稿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异(中央气象台的中期预报在我们的节目解说中也体现了相当的权重,这个变化体现了预报准确率提高对于节目的支撑作用)。

  同时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也充分参考地方气象台的预报结论,我把这项工作称为“针灸与按摩相结合”。并且逐渐体会着各地预报员的习惯和性格。所以现在的《天气预报》节目是中央气象台、各地气象台的预报信息集成。

  所以我的观点是,当地方气象台明确宣布“入梅”的情况下,国家级的《天气预报》节目是不是可以报道这些地方的“入梅”消息。(除非中央气象台高度置疑地方气象台宣布入梅是否准确。)这可以体现全国气象预报体系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的联动性。就如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采用地方电视台所制作的某些地方新闻报道一样。

  并不是上海宣布入梅,中央气象台也需要宣布区域入梅,点的入梅和面的入梅并不相同。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的淡化态度,到了节目创作环境中已经被解读成了在任何气象节目中都不能说出梅雨这个词汇。

  6月7日,我值班,当时的直觉告诉我在一些相关地方,我们的同行一定在宣布入梅的准备过程中,我很想以报道或提示的方式在节目中进行相关介绍,尽管有资深专家的认可,但当时创作空气中弥漫着对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态度的惧怕,尽管我们所要做的完全并不是区域入梅,但出于惧怕“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缠不清的误会,我们放弃了。尽管直觉告诉我们,报道或提示会惠及许多观众,但出于对中央气象台各种态度的习惯性尊重,我们轻拿轻放地放弃了。

  经过近10天的思考,我以6月7日的体会写就了那篇博文。我相信,留言的这位前辈同行能够读懂我所针对的是什么。淡化梅雨(而非禁止梅雨),可以是中央气象台慎重的坚守,如果这份坚守源于对过往成败得失的总结并以社会利益作为准则,这完全体现着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但梅雨不应当成为气象服务进行报道的禁区(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报道,比说预报更接近准确)。也正因为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的态度,已经被逐步强化地解读成了“任何气象节目中不能出现梅雨二字,不得违犯”,于是淡化演变成了禁止。所以才有了那篇博文。从淡化到禁止的这个演化过程或许发生在中央气象台之外,但是节目创作空气中对于中央气象台的那种老鼠怕猫般的本能惧怕,或许并不是从事气象节目的人与生俱来的。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地方的气象台与节目创作机构同样存在。很多人是怕并忍着,而我是怕并说了。原本是工作体系中的上下游关系,希望不是一如既往的怕与被怕的关系。

  另外,我还非常认同这位前辈未加展开说明的一个观点:“优秀的气象服务人员必定是出类拔萃的气象预报员”。从这个标准看,我知道我自己非常不优秀。

  反之亦然,请允许我做出一个延伸:一个优秀的气象预报员必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气象服务人员。在目前的中国,符合他的观点和我的推论的专业人员不知道是否存在?!看来我们气象预报人员和气象服务人员各自需要努力空间都还非常广阔!

  我经常听到专业人士评价主持人或其他气象节目创作人员说:他不懂气象!

  但还没有人敢于评价一些气象预报人员说:他不懂传播(或不懂服务)。

  那就让我们都在各自不懂或不擅长的预报和传播领域减少单向要求,加强双向学习。

  这位前辈同行的诚恳指正令我感动,我也很希望诚恳的同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或真实的生活空间指正我。相信我为了共同促进服务的本意;也相信一个乐于不断总结气象服务的人,神经不会非常脆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博论坛 圈子 评论(141)| 阅读 (103998) | 收藏 (1) | 分享 | 举报
前一篇:带着阳光去灾区      LP撰文


评论立刻加入动感音乐加油团,奥运门票轻松拿! 发表评论

福娃深入深出,是老师;深入浅出是大师。

(2008-06-22 00:50:34)
博主回复:
()
新浪网友   今天(星期一)上班不久,有人告诉我宋先生发表了《《无法预报的梅雨?》之后》的博文,并教我看到这篇博文的方法。
   感谢宋先生把我的留言存放在它的博文中。看了此博文中存放的我的留言,有二处与我写的原始word文档不一致:开头一小段,是我们心中宋先生的形象,这可能是宋先生有意没有存留在此博文中的。在“化解、或者是缩小宽泛的自然现象与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和“本还想写第四、从标准、天气预报准确率和误差分析看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的理解、运用;”之间还有一小段,是我分段上载留言(上载留言有字数限制)时,操作不小心,忘了拷贝、没有上载上去的。现补充如下。另在“2001今年6月16日开始的……”一句中,多了一个“今”字。在此向网友表示歉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小范围的会议上,第一次听到一局领导的“社会需求是牵引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的讲话。我觉得很有深度,很有见地,也一直记住着这句话。试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工厂(比如造汽车的工厂),它的产品(汽车)没有人欣尝,没人买,那么它必须分析其原因,是质量问题就必须提高质量,是外观问题就必须改进,是营销问题就必须……。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重要的产品,现在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的还遭到质疑,对气象部门来说,应把这些看作是动力,是好事。宋先生的博文从社会需求分析梅雨专业标准和社会通义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并试图引起共鸣,逐渐解决。我想这是他这篇博文的真正意义所在,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也只有长期工作在气象服务岗位上、并具有多思、多想,有事业心的人才能提得出来的。”
   讨论可引发更多思维。宋先生此篇博文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想法。但电脑作文的繁琐、时间的不足、潜规则以及脑子的退化,使我望而生畏了。
(2008-06-23 10:46:39)无法预报的梅雨?》之后 (2008-06-21 08:57:05)
标签:杂谈   

  我从来不运用博主的权力删除两类评论:一类是气象业外人士对天气预报的抱怨、嘲讽和责骂,因为它反映了天气预报的不满意度,反映了气象服务还有多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评论这项服务的权利。另一类是气象业内人士的评论,因为它基本能够折射出某些气象人对待批评和的心态。尤其是一些气象预报人员对于气象服务人员的那种不屑一顾的蔑视态度。这些都是活生生存在着的历史真实。

  在中国,有两种文体几乎几十年不变,一个讣告和悼词,另一个就是节目编导和主持人润色前的天气预报文稿。很多预报人员至今仍然认为人微言轻的主持人只是他们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平常只有预报者点评服务者的权利,而没有服务者以气象服务实践的视角评价或建议预报者的权利。(至少在做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近16年历程中,我没感受到)这显然不是气象预报和服务良性互动的创作环境。而良性互动的创作环境的最终目标是:天气预报的客观准确度和观众心中的主观满意度都能逐渐提高。

  今天(20日)下午刚刚出差回来,看到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非常中肯的超长篇留言(我不知道他是谁,但从他的态度和见地就可以感受到他不是那种怨天尤人的伪专家)。

他所讲述的,更全面地揭示了关于梅雨预报的历史沿革和专业人士的心境。早年的种种事例讲述得细致入微,点评高屋建瓴,这是我所敬重的科学风范。

  因此,我把他分段上传的留言完整地在此留存,非常感谢对网络并不熟悉的他花费很多精力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沉甸甸的专业智慧。气象预报与服务就需要在观点和见解的撞击与交融中不断升华。



昨天(18日),有人告诉我:宋先生发表了一篇《无法预报的梅雨?》博文,建议我看看。看后,我想发表点看法,与宋先生商讨,供宋先生参考。也想让更多的网友知道、理解并支持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的初衷。
    首先,宋先生博文中的“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始终保持着历年来的沉默习惯”和“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的一贯沉默”,尤其是“历年”、“一贯”有欠全面、客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只要“梅雨”未来几天有可能或已经出现,“梅雨”的预报是在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服务材料中高频率出现字、词。在高频率出现的同时,部分在中央气象台第一线值班的预报员(不是“专家”,但可称专门人士)已注意到这种向政府部门、用户和通过媒体向社会、向公众提供的“梅雨”预测预报带来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并试图通过努力来平衡、化解和解决这种影响、难点和困难,但收效甚微。
    是在1997年6月底中国气象局召集在京专家会商什么时候“人梅”,而事后总结发现,该年已于会商前的6月下旬初“入梅”这种令人尴尬事,和1998年6月12~22日江南地区西北部持续性暴雨的对外服务中没有使用“梅雨”两字(江西、湖南两省包括气象在内的相关部门不大使用“梅雨”。尽管当时鄱阳湖、洞庭湖已是洪水泛滥,但事后分析这一段时间的连续性暴雨也不够“梅雨”标准),却取得了非常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当时主管防汛抗旱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公众对这一时间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部分第一线预报值班人员认真分析了收集的材料、资料和总结亲身经历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后,在年终总结会上,代表部分预报值班人员意见的同志第一次提出:“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中逐渐淡化“梅雨” 概念”的建议。其后,越来越多的同志认同、支持,并在实践中实施这一建议,这才逐渐减少使用“梅雨”两字(有过反复,在后面例子中介绍)。
    请记住:中央气象台预报服务中,“梅雨”两字越来越少是1999年开始后的事,不是“历年”和“一贯”的。

其次,中央气象台不提或少提“梅雨”二字,并不是不报或者担心报不准6、7月间长江中下游、江淮持续性降雨,尤其是引发洪涝灾害的持续性强降雨。在中央气象台首先提出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中逐渐淡化“梅雨” 概念的同志根本不是担心“按照这个标准,从事预报工作的人很难主动承担预报梅雨的风险”。说实在的,在目前技术、手段和对持续性降雨的认知度,我认为: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人员根据这个标准预报梅雨,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根本不要承担什么风险。而是因为:中央气象台和长江中下游、江准地区各省市所定“梅雨”标准不同;使用“梅雨”概念的区域和社会公众对“梅雨”定义理解差异太大;根据长江中下游沿岸五站降雨量确定的“梅雨”,与社会认知和理解差异大;梅雨本身的复杂性,发生的区域、范围,出现的时间,强度差异很大;……,导致中央气象台发布“梅雨”预报后,可能会消耗大量社会成本(包括人力、物资、资金、资源和准备时间),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比如:1999年,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苏、皖、沪、浙北认同和使用“梅雨”概念)发生了罕见洪水,把“入梅”日定在了当年5月上旬中、后期,持续达2个半月以上。而认同和使用“梅雨”概念的湖北在此段时间降雨并不多,部分地方缺水抗旱。如果中央气象台也在5月上旬中发布“入梅”,且其后每隔5-10天发布“梅雨”持续,行吗!如果发布梅雨区东段5月上旬中“入梅”、西段等着瞧,且其后每隔5-10天发布东段“梅雨”持续、加强抗洪抢险,西段晴天为主,抓紧抗旱,行吗!还举一个例子:2001今年6月16日开始的长江中下游出现暴雨和6月28日首先在黄淮地区开始出现的暴雨,其后南压至长江中下游的过程,预报得很准确,可能都符合梅雨标准,也用“梅雨”二字“炒作”了一番。某些相关部门开始应对,组织防汛物资……,个别水库开闸放水。忙乎了一阵,花了钱,累了人,浪费了水。结果这年“梅雨”不多,是所谓“枯梅雨”,或称“旱黄梅”,降雨结束不久,就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有的地方无水抗旱,损失和影响较大。此事加上其它的引发了时任国务院领导的愤怒。

类似的例子我们曾经收集、整理过,可以举出很多。举出二个较为典型的个例,只是希望记住:中央气象台发布“梅雨”预报,可能会消耗社会成本,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提出中央气象台在预报服务中减少使用“梅雨”二字,决不是从事预报工作的人很难承担预报梅雨的风险。更不是“只是坚守梅雨标准并畏惧梅雨标准而放弃了对于梅雨的预报”。因为目前中央气象台中短期预报人员预报这个标准的“梅雨”,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简直是小菜一碟(说明:我过去是,但几年前已经不是中央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了)。
    我想问宋先生:目前专业,也就是你博文中所提的梅雨标准,用你的电视语言表达,也不就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6天有小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吗。这个40多年前定的梅雨标准,对目前中央气象台中短期预报,其要求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容易,还是困难?是风险很大,还是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风险?即使有一、二天,甚至是三天是阴天,一滴雨没下,按标准是报错了,大一点对国民经济,防灾减灾有什么影响!小一点对才子佳人呤诗作画,谈情说爱有什么损害!有多大的风险要承担?
    第三,宋先生此篇博文提出了我认为很有意义,也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专家眼中的梅雨和公众眼中的梅雨有了不同的衡量标准,而专业的标准未必完全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宽泛的自然现象与狭窄的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改成“专业的梅雨标准和公众认知、或眼中的梅雨标准是不同的,专业的标准未必完全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宽泛的自然现象与狭窄的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可能更为明了些。这种现象、或称状况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需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化解。

解决的办法,宋先生认为不应“削足适履,就是坚守鞋的尺码标准而放弃自己的脚趾”,也就是希望放弃狭窄的人为(专业)标准,使用宽泛的社会通义(标准)。但是这种希望和想法很难在不太长的时间行得通。还以“梅雨”为例,它的社会通义(标准)是什么。不讲我们曾经调查的,也不讲降雨时间长度、强度、空间范围和其它形象表征。仅梅雨发生的区域,其社会通义,从这篇博文网友的留言中,就有长江中下游的、江淮的、江南和包括华南在内的整个南方的。如果接照这个社会通义,中央气象台发“入梅”的预报,早的时候可能2月份,一般4月份我国就“入梅”了。这是“梅雨”吗?会有更多的要问。要知道,宽泛的社会通义不是标准,是很难讲清,也不易道明的一种认识、一种思维,或者是一种表征和描述,用这种梅雨的社会通义制作梅雨预报是无法操作的,是会洋相百出,最后是违背真正的社会通义的。
    广泛收集、认真分析梅雨社会通义和专业的梅雨标准(宋先生博文中给的专业梅雨标准是1956年前后徐群确定的,基本上是梅雨气候标准。还有从天气角度出发,以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和预报服务及社会重点需求定出的梅雨天气学标准,有兴趣的可看看周曾奎的《江淮梅雨》一书),制定出与社会通义接轨,反映社会需求,体现民生,有利防洪减灾的可操作的专业性梅雨标准,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这是要花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做好的。但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梅雨的专业标准符合梅雨的社会通义,化解、或者是缩小宽泛的自然现象与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

本还想写第四、从标准、天气预报准确率和误差分析看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的理解、运用;第五、从气象服务工作性质,流程和从业人员要求看优秀的气象服务人员必定是出类拔萃的气象预报员等方面的内容。但时间不允许了。
    最后,我想再说二点作为我第一次在网络留言的结束。
    1、作为一个曾在中央气象台工作过的人,现在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向中央气象台提出什么希望。但是,我相信中央气象台知道目前的梅雨标准与社会需求,与防灾减灾要求确有很大距离;也会认识宋先生所提的梅雨社会通义既有才子诗画中的梅雨,也有低洼地区和组织防汛抗洪人眼中的暴雨洪涝、泽国汪洋的梅雨。会坚守:首先尽一切努力、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性、关健性、转折性天气、当然包括梅雨期间在内的所有致洪、致灾的持续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不会去炒“梅雨”。有关“入梅”,“出梅”等让省、地、县气象部门发布吧。因为十多年发生的正反方面的事例已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社会和民生。
    2、想将宋先生关于梅雨的“再缜密的事后评估,也不如挑战风险的事前预报。”后加一句:但是是做好下一次风险事前预报的条件(基础)。



除了感动和感谢之外,我需要回应这位前辈的,有三点:

(一)关于风险与标准

  他指出,随着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提高,预报梅雨的风险客观上逐渐降低,但中央气象台主动“淡化”梅雨的初衷,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其区域的梅雨标准与各个地方的梅雨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并与梅雨的社会通义(即公众的一般性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现代汉语中的同一个词汇在各级专家的心里,在各位观众的心里都具有不同含义的时候,同词异义,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会显得多么苍白啊!而引起“不必要误会”的风险制造和累积过程与结果,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梅雨之外,暴雨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标准,而再严谨,再看似严谨的标准只要超越了语言的通用语义,都是象牙塔里的文字游戏。我们都不是语言学者,我们不能让《现代汉语辞典》的编纂者来深入学习我们同词异级异义,同词异地异义的标准进而告诉公众如何正确理解我们所制订的繁复而严谨的梅雨和暴雨等等标准吧,告诉他们:你们的梅雨和我们的梅雨是多么的不同,你们可千万不要误会啊。黑格尔最早提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萨特又把它发扬光大,但是从前的存在,并不等于今后的合理!

  除了气象名词之外,我们的预报文字中还创造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时空概念啊!例如下周前中期的后半段,例如某省中南部偏东的局部地区,经常拿到预报文稿之后,我们要先于观众去认真地象猜谜语一样学习领会。当然这一点要感谢电视画面,是它使晦涩的东西变得清晰。预报的准确度与预报语言的清晰度之间如果放在一个比较长的进程中进行衡量,应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所以,预报的准确、标准的统一、表述的清晰这三者都是对社会的贡献。深入深出,是老师;深入浅出是大师。

(二)关于预报与服务

  正如他所指出,我在博客中所使用的“历来”和“一贯”,对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是有失公允的。记得在十多年前,当中央气象台在决策服务材料中提前120小时明确提及梅雨有望结束,经请示数级领导,我们将这个结论在节目中进行了公众服务(预报结果与实况非常吻合)。在节目中我们也曾经数次从气候或从天气趋势角度提及梅雨,有过失败和非失败的个例。这些个例我都有详细的总结。

在节目信息的酝酿过程,我也从不是预报者,而是按照信息重要性和通用性两个方面作为采集和采信者,如果觉得某些重要信息在措辞上按照媒体传播角度需要修改和增删时,一定征询资深专业人士的见解,包括1999年12月的“道歉”,包括2005年8月关于麦莎对于地方气象台细化预报分析材料的采信。

  但他所提及一些个例是决策服务,而非通过电视节目传播的公众服务。我在博文中所提及的现象完全针对公众服务。

(三)关于中央气象台与地方气象台

  在那篇博文的后记中,我提及,现在的电视《天气预报》的预报信息来源已经不仅仅是中央气象台,我们常常拿出篇幅聚焦某个地方的实况和预报。在复杂天气形势下,我们手中会有十多页的来自于各个业务单位的信息材料,按照重要性和通用性删减、编串成100秒的解说。这和十多年前的节目完全参照中央气象台短期预报主班预报员文稿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异(中央气象台的中期预报在我们的节目解说中也体现了相当的权重,这个变化体现了预报准确率提高对于节目的支撑作用)。

  同时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也充分参考地方气象台的预报结论,我把这项工作称为“针灸与按摩相结合”。并且逐渐体会着各地预报员的习惯和性格。所以现在的《天气预报》节目是中央气象台、各地气象台的预报信息集成。

  所以我的观点是,当地方气象台明确宣布“入梅”的情况下,国家级的《天气预报》节目是不是可以报道这些地方的“入梅”消息。(除非中央气象台高度置疑地方气象台宣布入梅是否准确。)这可以体现全国气象预报体系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的联动性。就如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采用地方电视台所制作的某些地方新闻报道一样。

  并不是上海宣布入梅,中央气象台也需要宣布区域入梅,点的入梅和面的入梅并不相同。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中央气象台对于“梅雨”的淡化态度,到了节目创作环境中已经被解读成了在任何气象节目中都不能说出梅雨这个词汇。

  6月7日,我值班,当时的直觉告诉我在一些相关地方,我们的同行一定在宣布入梅的准备过程中,我很想以报道或提示的方式在节目中进行相关介绍,尽管有资深专家的认可,但当时创作空气中弥漫着对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态度的惧怕,尽管我们所要做的完全并不是区域入梅,但出于惧怕“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缠不清的误会,我们放弃了。尽管直觉告诉我们,报道或提示会惠及许多观众,但出于对中央气象台各种态度的习惯性尊重,我们轻拿轻放地放弃了。

  经过近10天的思考,我以6月7日的体会写就了那篇博文。我相信,留言的这位前辈同行能够读懂我所针对的是什么。淡化梅雨(而非禁止梅雨),可以是中央气象台慎重的坚守,如果这份坚守源于对过往成败得失的总结并以社会利益作为准则,这完全体现着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但梅雨不应当成为气象服务进行报道的禁区(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报道,比说预报更接近准确)。也正因为中央气象台淡化梅雨的态度,已经被逐步强化地解读成了“任何气象节目中不能出现梅雨二字,不得违犯”,于是淡化演变成了禁止。所以才有了那篇博文。从淡化到禁止的这个演化过程或许发生在中央气象台之外,但是节目创作空气中对于中央气象台的那种老鼠怕猫般的本能惧怕,或许并不是从事气象节目的人与生俱来的。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地方的气象台与节目创作机构同样存在。很多人是怕并忍着,而我是怕并说了。原本是工作体系中的上下游关系,希望不是一如既往的怕与被怕的关系。

  另外,我还非常认同这位前辈未加展开说明的一个观点:“优秀的气象服务人员必定是出类拔萃的气象预报员”。从这个标准看,我知道我自己非常不优秀。

  反之亦然,请允许我做出一个延伸:一个优秀的气象预报员必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气象服务人员。在目前的中国,符合他的观点和我的推论的专业人员不知道是否存在?!看来我们气象预报人员和气象服务人员各自需要努力空间都还非常广阔!

  我经常听到专业人士评价主持人或其他气象节目创作人员说:他不懂气象!

  但还没有人敢于评价一些气象预报人员说:他不懂传播(或不懂服务)。

  那就让我们都在各自不懂或不擅长的预报和传播领域减少单向要求,加强双向学习。

  这位前辈同行的诚恳指正令我感动,我也很希望诚恳的同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或真实的生活空间指正我。相信我为了共同促进服务的本意;也相信一个乐于不断总结气象服务的人,神经不会非常脆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博论坛 圈子 评论(141)| 阅读 (103998) | 收藏 (1) | 分享 | 举报
前一篇:带着阳光去灾区      LP撰文


评论立刻加入动感音乐加油团,奥运门票轻松拿! 发表评论

福娃深入深出,是老师;深入浅出是大师。

(2008-06-22 00:50:34)
博主回复:
()
新浪网友   今天(星期一)上班不久,有人告诉我宋先生发表了《《无法预报的梅雨?》之后》的博文,并教我看到这篇博文的方法。
   感谢宋先生把我的留言存放在它的博文中。看了此博文中存放的我的留言,有二处与我写的原始word文档不一致:开头一小段,是我们心中宋先生的形象,这可能是宋先生有意没有存留在此博文中的。在“化解、或者是缩小宽泛的自然现象与人为标准之间的矛盾。”和“本还想写第四、从标准、天气预报准确率和误差分析看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的理解、运用;”之间还有一小段,是我分段上载留言(上载留言有字数限制)时,操作不小心,忘了拷贝、没有上载上去的。现补充如下。另在“2001今年6月16日开始的……”一句中,多了一个“今”字。在此向网友表示歉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小范围的会议上,第一次听到一局领导的“社会需求是牵引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的讲话。我觉得很有深度,很有见地,也一直记住着这句话。试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工厂(比如造汽车的工厂),它的产品(汽车)没有人欣尝,没人买,那么它必须分析其原因,是质量问题就必须提高质量,是外观问题就必须改进,是营销问题就必须……。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重要的产品,现在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的还遭到质疑,对气象部门来说,应把这些看作是动力,是好事。宋先生的博文从社会需求分析梅雨专业标准和社会通义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并试图引起共鸣,逐渐解决。我想这是他这篇博文的真正意义所在,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也只有长期工作在气象服务岗位上、并具有多思、多想,有事业心的人才能提得出来的。”
   讨论可引发更多思维。宋先生此篇博文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想法。但电脑作文的繁琐、时间的不足、潜规则以及脑子的退化,使我望而生畏了。
(2008-06-23 1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