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和李白的武功说起 为何后世文而不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08:36
2008年06月19日 10:47光明网
有个香港电视剧中,把李白演成一个武林高手,我看到有较真的人提出批评说:“香港电视剧太胡闹了,太戏说了,居然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把个李白故事演成了武侠片。”

香港电视剧固然戏说比较多,但是,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却和历史事实应该相差不远。历史上的真实李白,武功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他15岁就学习剑术

,向当时的高手学习过,长期经历游侠的生活,而且按照他自己诗中的暗示,似乎还做过刺客,想来不可能武功低微。他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并没有飞机可乘也没有哪怕是一辆自行车,而且毫不害怕遇到强盗,显然必定身强体壮。如果我们把李白刻画成一个神经质的诗人,身体弱不禁风而手无缚鸡之力,才真的是戏说李白呢。

更大的误会是对孔子,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都应该类似我们电影中的老教师,瘦弱而微微驼背,和武林高手的形象更是毫不沾边。

孔子的武功如何,我们并不确知,他一生以超人的智慧,从容地应对种种困难,并没有遇到必须自己出手和比武的情况。更何况学生中有子路,子路确定是当时武林高手,也用不着让他老师出手。但是,至少我有相当的根据猜测,孔子绝非瘦弱,武功也应当不错。首先从遗传上看,孔子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力能托举千斤闸门,孔子有此遗传,想来也不会太差。当然,只看遗传还不足以作为充分的证据,比如功夫影帝成龙的儿子房祖名也并不能拍武打片。也许孔子更像母亲?但是,孔子身材高大异常,在鲁国是出名的“长人”,估计还是像父亲多些。另外,孔子教授的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射和御,这不折不扣是当时的武术。射就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射击技术和赛车技术。而且孔子也明确表达了对自己射御技术的高度自信。如果他不是武林高手,以他的谦虚性格,怎么会在包括子路这样的武林高手的众学生面前自诩高手!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之前的古代中国,文人有武功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因此文人中有些武功高强的人物也并非异类。班超能投笔从戎,也正是因为他身体好。祖逖闻鸡起舞,也并非是起来跳交际舞,而是舞剑,是练习武功。

追溯到先秦,实际上对“士”的要求都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后来,文士和武士逐渐开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为武士。汉晋隋唐各代文人习武也都并非奇特。中国的文人逐渐形成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实际是在宋代才开始的。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但是当国之后,却对武人深怀戒心。他认为武人往往是战乱的祸首,而要天下太平,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因此高调重文轻武,文人考中状元,可以披红戴花到街市上夸耀,而武将的地位却远远低于文官,甚至接近罪犯。即使一代名将狄青,也照样会被文官所轻视。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弃疾就是一个,他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二十几万人的大营,而刺杀营中的叛徒。但是,他的命运也是被削去兵权。在这之后,文人“文”而不“武”的倾向逐步加强,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像京剧小生那样文弱,娘娘腔而又胆小。遇到事情没有主张也没有胆魄,往往反倒需要美人去救他们。他们唯一的长处,就是“读书好”,能考上状元。


士人做不做武林高手,对中国民族性格有影响吗?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而且还不小,我们设想如果李白不习剑术,身体虚弱无力,我们还能想象他会有那种大鹏一般雄浑的气概吗?虽然心理上的勇气并不完全依赖于身体的强壮,但是,身体上的虚弱往往会减弱一个人精神上的气魄,减弱一个人的勇气和心理力量,这却是一个确定的倾向。京剧小生那样柔美的男性,可能会心细如发,但是在决断力上,一般的确是比较差的。读书本身,也许并不需要强壮的体魄,但是一个人要从事实务,却不能没有一个至少比较强健的身体。因此,文士们身体的虚弱化,总体上也必定导致了文士决策上越来越偏于怯懦化,导致了文士经略实务上越来越能力弱,或者说文士的行动力越来越弱。中华民族之积弱难振,也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好在明代出了个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性,使之没有更衰弱下去。王阳明自己善于射箭,在和军人比赛时,曾经以三箭都命中红心的成绩令士兵惊叹,虽外表瘦弱但实际强壮。王阳明的遗风,影响了曾国藩以及后来许多士人,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心灵并非受限于身体,所以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但是身体毕竟是心灵的所寓,沃土必定适合培育良种,所以强健的身体必定对强大的精神有辅助作用。当今之世,才能卓异之士,应该力排宋代之后文士的颓风,恢复从孔子到李白诸多古士人的武勇精神。士人的身体强,则利于强其精神,士人的精神强,则利于强我种族,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朱建军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2008年06月19日 10:47光明网
有个香港电视剧中,把李白演成一个武林高手,我看到有较真的人提出批评说:“香港电视剧太胡闹了,太戏说了,居然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把个李白故事演成了武侠片。”

香港电视剧固然戏说比较多,但是,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却和历史事实应该相差不远。历史上的真实李白,武功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他15岁就学习剑术

,向当时的高手学习过,长期经历游侠的生活,而且按照他自己诗中的暗示,似乎还做过刺客,想来不可能武功低微。他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并没有飞机可乘也没有哪怕是一辆自行车,而且毫不害怕遇到强盗,显然必定身强体壮。如果我们把李白刻画成一个神经质的诗人,身体弱不禁风而手无缚鸡之力,才真的是戏说李白呢。

更大的误会是对孔子,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都应该类似我们电影中的老教师,瘦弱而微微驼背,和武林高手的形象更是毫不沾边。

孔子的武功如何,我们并不确知,他一生以超人的智慧,从容地应对种种困难,并没有遇到必须自己出手和比武的情况。更何况学生中有子路,子路确定是当时武林高手,也用不着让他老师出手。但是,至少我有相当的根据猜测,孔子绝非瘦弱,武功也应当不错。首先从遗传上看,孔子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力能托举千斤闸门,孔子有此遗传,想来也不会太差。当然,只看遗传还不足以作为充分的证据,比如功夫影帝成龙的儿子房祖名也并不能拍武打片。也许孔子更像母亲?但是,孔子身材高大异常,在鲁国是出名的“长人”,估计还是像父亲多些。另外,孔子教授的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射和御,这不折不扣是当时的武术。射就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射击技术和赛车技术。而且孔子也明确表达了对自己射御技术的高度自信。如果他不是武林高手,以他的谦虚性格,怎么会在包括子路这样的武林高手的众学生面前自诩高手!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之前的古代中国,文人有武功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因此文人中有些武功高强的人物也并非异类。班超能投笔从戎,也正是因为他身体好。祖逖闻鸡起舞,也并非是起来跳交际舞,而是舞剑,是练习武功。

追溯到先秦,实际上对“士”的要求都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后来,文士和武士逐渐开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为武士。汉晋隋唐各代文人习武也都并非奇特。中国的文人逐渐形成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实际是在宋代才开始的。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但是当国之后,却对武人深怀戒心。他认为武人往往是战乱的祸首,而要天下太平,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因此高调重文轻武,文人考中状元,可以披红戴花到街市上夸耀,而武将的地位却远远低于文官,甚至接近罪犯。即使一代名将狄青,也照样会被文官所轻视。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弃疾就是一个,他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二十几万人的大营,而刺杀营中的叛徒。但是,他的命运也是被削去兵权。在这之后,文人“文”而不“武”的倾向逐步加强,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像京剧小生那样文弱,娘娘腔而又胆小。遇到事情没有主张也没有胆魄,往往反倒需要美人去救他们。他们唯一的长处,就是“读书好”,能考上状元。


士人做不做武林高手,对中国民族性格有影响吗?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而且还不小,我们设想如果李白不习剑术,身体虚弱无力,我们还能想象他会有那种大鹏一般雄浑的气概吗?虽然心理上的勇气并不完全依赖于身体的强壮,但是,身体上的虚弱往往会减弱一个人精神上的气魄,减弱一个人的勇气和心理力量,这却是一个确定的倾向。京剧小生那样柔美的男性,可能会心细如发,但是在决断力上,一般的确是比较差的。读书本身,也许并不需要强壮的体魄,但是一个人要从事实务,却不能没有一个至少比较强健的身体。因此,文士们身体的虚弱化,总体上也必定导致了文士决策上越来越偏于怯懦化,导致了文士经略实务上越来越能力弱,或者说文士的行动力越来越弱。中华民族之积弱难振,也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好在明代出了个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性,使之没有更衰弱下去。王阳明自己善于射箭,在和军人比赛时,曾经以三箭都命中红心的成绩令士兵惊叹,虽外表瘦弱但实际强壮。王阳明的遗风,影响了曾国藩以及后来许多士人,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心灵并非受限于身体,所以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但是身体毕竟是心灵的所寓,沃土必定适合培育良种,所以强健的身体必定对强大的精神有辅助作用。当今之世,才能卓异之士,应该力排宋代之后文士的颓风,恢复从孔子到李白诸多古士人的武勇精神。士人的身体强,则利于强其精神,士人的精神强,则利于强我种族,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朱建军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
王阳明好像葱白他的人很多的说
[:a3:] 不要低估古代读书人的体力。
[:a4:] 人家出一次小差就比驴友厉害十倍。个个都是翻山豹。
[:a13:]
好文,顶一下。
原帖由 max2006 于 2008-6-22 12:05 发表
[:a3:] 不要低估古代读书人的体力。
[:a4:] 人家出一次小差就比驴友厉害十倍。个个都是翻山豹。
[:a13:]

路上还要不时打发掉蹦出来的土匪
统一的帝国貌似都喜欢文官

像鳌拜那样的有几个皇帝喜欢
书法好的人好象腕力都很强,据说王羲之可以可以连续做近百个类似于双杠上的那种引体向上
这东西其实很难说,倘若当年习武之风没有凋敝,没准儿中国更乱
不过也就是猜想而已啦!
书法好的人都是“铁腕”,腕力大执笔才稳。
感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是在八股盛行之后才流行的。。。
据说李白还杀过人,够猛
古代进京赶考可是要考验铁脚板,,一般中层收入家庭及其以下家庭出身的士子可是靠铁脚板,走上多则半年少则个把月的路才到得了两京(南、北)的。即使是富贵人家子弟也骑马或骑驴,骑术佳不佳不管,走上一个月屁股磨破烂裆势所难免的。然后剪径强盗不时地需要应付的!呵呵。
李白也喜欢吹牛,他练剑术强身健体倒是不假,至于有多厉害,那全靠YY了:D
陆游的武功也不错,曾经靠剑术杀死了老虎。
李白曾经靠当杀手维持过生活。
比如辛弃疾就是一个,他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二十几万人的大营,而刺杀营中的叛徒。


崇拜啊。
为什么国内的电视剧整天就是JJYY,50年内的不敢拍。
岳飞,辛弃疾等也拍不出~!
李连杰现在在美国拍的片子走反面路线,依然乐意看到他以前的电影,飒爽的动作。

小孩子从小接触的文化产品很重要。可惜现在没什么好看的。
都是 还珠格格,NC类。
书法的发力需要从脚根一直透到手腕、手指
特别是转笔时还需要无名指的力量
想象一下,将笔力入木三分需要多大的劲?
另外...貌似真正的儒者是要学射和御滴~
清代一个书法篆刻大家邓石如在茶馆喝茶,用手腕轻松压开核桃,引起旁边一个武林人士的注意,过来要与他切磋。
:D  即使在古代,功夫这种东西也是非常有限的,恃强高手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被“乱兵所杀,剁为肉酱”。
不过也就是猜想而已啦!
至宋以前书法好的大多是马上将军
原帖由 大侠随风飘 于 2008-8-6 00:08 发表
书法好的人好象腕力都很强,据说王羲之可以可以连续做近百个类似于双杠上的那种引体向上



不是说东晋时期的南方大族成员大抵身体娇贵,平时耻于运动,听见马鸣竟然以为是猛兽。呵呵:lol

估计王羲之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