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现代化研究(1)农奴制的废除与政治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25:24
因为历史都是前人做的,今人很难原创,别的版块太嘈杂了些,所以贴到这里。兹将到处搜集到的一些相关资料予以介绍,不讲究时间顺序,否则一些朋友真的以为斯大林是神了。

首先用列宁的话来开个头:

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全集》第17卷,第104页)。

--------------------------------------------------------------------------------------
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工业革命进程加快,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出现了大机器逐渐排挤手工领导的现象。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在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机器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工业,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俄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后俄国工业的发展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西欧,但对其落后的基础来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般认为,俄国在19世纪8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90年代工业高涨,生产大幅度增长,许多部门的产量出现几倍、几十倍的增加。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发展最为迅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中心的形成,除老的工业中心圣彼得堡、莫斯科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区,顿巴斯是煤炭业、冶金工业区,巴库是石油工业区等。

(1)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史实。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近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的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政治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经济上: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19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国家迈入近代化行列,这些国家可分为两类。一类如德、意、日等国,这些国家都有浓重的封建专制传统,起步晚而发展快,最需要海外殖民地,同时,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所以在急剧膨胀的近代经济发展中,走了一条向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俄国属于另一类型,它虽然也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相对落后,但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这促使俄国的近代化更多取决于内部发展和建设。

(2)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
(1)政治体制的变革
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凡年满25岁的纳税公民都有权参加城市自治,这就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设立城市杜马(议会),城市杜马代表的选举按财产资格进行,保证大资产阶级在城市杜马的优势。城市杜马由参政院直接管辖,且要受省长监督。城市杜马的权限仅限于纯经济问题,主要管理市政建设、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济、福利保险、交通财政、报刊印刷等方面。

(2)司法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废除农奴制使原来的等级法院无法再存在了,必须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1864年11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了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的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保证法官的独立性等。

(3)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俄帝国军队的许多弊病, 如军事机构重叠、庞杂;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军官指挥无能,士兵地位低下,没有能动性,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军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士兵的地位,废除对士兵的体罚,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在全国成立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炮兵、近卫军、工程兵、作战军和军事院校转归陆军部管辖,结束政出多门的现象;加强对军官的培训,高等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士官学校培养军事工程专门人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男性居民不分财产多少,均应服兵役,陆军现役6年,预备役9年,海军现役7年,预备役3年,现役和预备役期满人员编入人民军,直到40岁;军官仍尽量选用贵族。

1863年6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系主任由教授选举产生,经教育部批准任用。教授委员会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和人员聘用等重大问题。一年多以后,又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类。古典中学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实科中学着重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学习。

(4)政治改革的成果。政治改革使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虽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政权,但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因为历史都是前人做的,今人很难原创,别的版块太嘈杂了些,所以贴到这里。兹将到处搜集到的一些相关资料予以介绍,不讲究时间顺序,否则一些朋友真的以为斯大林是神了。

首先用列宁的话来开个头:

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全集》第17卷,第104页)。

--------------------------------------------------------------------------------------
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工业革命进程加快,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出现了大机器逐渐排挤手工领导的现象。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在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机器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工业,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俄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后俄国工业的发展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西欧,但对其落后的基础来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般认为,俄国在19世纪8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90年代工业高涨,生产大幅度增长,许多部门的产量出现几倍、几十倍的增加。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发展最为迅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中心的形成,除老的工业中心圣彼得堡、莫斯科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区,顿巴斯是煤炭业、冶金工业区,巴库是石油工业区等。

(1)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史实。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近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的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政治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经济上: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19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国家迈入近代化行列,这些国家可分为两类。一类如德、意、日等国,这些国家都有浓重的封建专制传统,起步晚而发展快,最需要海外殖民地,同时,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所以在急剧膨胀的近代经济发展中,走了一条向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俄国属于另一类型,它虽然也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相对落后,但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这促使俄国的近代化更多取决于内部发展和建设。

(2)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
(1)政治体制的变革
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凡年满25岁的纳税公民都有权参加城市自治,这就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设立城市杜马(议会),城市杜马代表的选举按财产资格进行,保证大资产阶级在城市杜马的优势。城市杜马由参政院直接管辖,且要受省长监督。城市杜马的权限仅限于纯经济问题,主要管理市政建设、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济、福利保险、交通财政、报刊印刷等方面。

(2)司法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废除农奴制使原来的等级法院无法再存在了,必须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1864年11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了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的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保证法官的独立性等。

(3)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俄帝国军队的许多弊病, 如军事机构重叠、庞杂;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军官指挥无能,士兵地位低下,没有能动性,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军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士兵的地位,废除对士兵的体罚,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在全国成立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炮兵、近卫军、工程兵、作战军和军事院校转归陆军部管辖,结束政出多门的现象;加强对军官的培训,高等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士官学校培养军事工程专门人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男性居民不分财产多少,均应服兵役,陆军现役6年,预备役9年,海军现役7年,预备役3年,现役和预备役期满人员编入人民军,直到40岁;军官仍尽量选用贵族。

1863年6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系主任由教授选举产生,经教育部批准任用。教授委员会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和人员聘用等重大问题。一年多以后,又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类。古典中学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实科中学着重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学习。

(4)政治改革的成果。政治改革使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虽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政权,但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做得不错。这是我看到楼主的第二个专题,此前的一个是日本研究。
资料的搜集是史学的基础,静下心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两个有限专题专心致志的进行研究是进步的基本功课。
不少朋友喜欢什么都看,什么都说上几句,广种自然薄收。
恳切期待楼主坚持下去,把这个专题做好。
好的,谢谢版主。
因为后来苏联的历史过于辉煌,而苏联以前俄罗斯人追求现代化的很多努力往往被忽视。本人粗粗计划象以前的日本帖一样尽量找通常注意不多的视点来发掘一下。敬请各们关注。
他们有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素质不低的民族文化。只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发展肯定很快
个人认为俄国的工业基础、部分精英阶层的素质,也都为苏联后来的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当然也要承认就是苏联在后来的工业化中采取的高度集中国家资源搞工业化带来的迅速发展。

个人认为讨论落日圆上次那个话题之前有个命题我很好奇,就是基础。
如果没记错,那个时间是27-38年这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吧。我比较关心的是,苏联在开始实行这个十年计划的时候。国内的设备、技术、知识技术人员的水平、人数这些关键性指标。

比如能否这样理解,就是苏联从基本平息了战乱之后到两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这段时间,再恢复生产、工业、科技上面的准备已经进行的怎么样了,在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苏联的工业能力怎么样了。这些我个人认为是讨论斯大林的工业奇迹必不可缺的材料,要不然很难估计评判斯大林的工业化成果。

再没弄清楚这些之前,个人还是比较倾向苏联政府采取的计划体制对于恢复国家工业实力和有重点的强化部分产业确实有独到的优势,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假定物质基础具备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集中重点发展的国家干预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不能因为有物质基础或者技术存在就低估了国家干预作用。所以现在很想要弄清楚几个时间点的苏联的一些数据。

苏联国内基本战乱结束时期的数据、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数据、这么两个对于研究讨论斯大林成就个人认为非常重要。
原帖由 myrainy 于 2008-5-19 18:15 发表
个苏联在开始实行这个十年计划的时候。国内的设备、技术、知识技术人员的水平、人数这些关键性指标。

按历史的情况来看,苏联当时自已也搞不清楚。
当代经常用来做研究的指标放在八十年前是不可能弄的很清楚的。我们只有通过个别一些数据来评估。比如主帖中就有部分。
个人认为,一战和内战对苏俄经济的破坏程度,不在抗战和内战对中国经济的破坏程度之下。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6-2 12:32 发表
个人认为,一战和内战对苏俄经济的破坏程度,不在抗战和内战对中国经济的破坏程度之下。

应该比中国遭到的破坏更大。从人口的损失(绝对下降)、产值下降(记得降到13%)、恢复所用时间上,似乎都比中国严重。
不过俄国的底子也比中国厚实得多。
但是很多人才却是有若珍宝的啊!苏联建立后,那么多技术工业的建立和人才有莫大的关系!和远见卓识也有莫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