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金源、下启朱明的元代宫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06:24
通过对元大都大内的复原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元宫上承金源、下启朱明情况。

中国宫殿制度在隋、唐、宋、金、元间不断变化,有因有革。隋统一中国,建大兴(唐称长安)、东都(唐称洛阳)两京,并创建宫殿。其两京宫殿的特点是都在中轴线上于宫城正门之内建前后两组宫院,各以其主殿之名名之。大兴城宫城正门大兴门(唐改承天门)内为大兴殿(唐改太极殿)和中华殿(唐改两仪殿)二组,东都宫城正门则天门(唐改应天门)内为乾阳殿(唐改乾元殿)和大业殿(唐改贞观殿)二组,都各以一门二殿为大朝、日朝、常朝。唐建大明宫时,原应为城楼的大朝恰位于龙首原前沿陡壁处,受地形限制,改为一殿,即含元殿,仍为大朝。其后面又建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遂出现三朝各为一组宫殿的布置。

北宋时,汴京大内宫殿是在唐汴州衙城基础上改建成的,在大内正门宣德门内中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其后为紫宸殿。又参考晚唐洛阳宫在中轴线西另辟一南北轴线,前建文德殿,后建垂拱殿。紫宸、文德二殿都曾朔望视朝,都具日朝的性质,垂拱殿则是日常视事的常朝。这样,在汴京大内又恢复了中轴线上前后两组宫殿相重的布局。其中宫寝殿在中轴线的西侧,垂拱殿之后。

金中都大内据(宋)楼钥《北行日录》和张棣《金虏图经》的记载,主要摹仿北宋汴京宫殿。它也是在宫城正门应天门内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上建两所宫院,前面的称“皇帝正位”,主殿名大安殿,后面的称“皇后正位”,主殿为仁政殿。后宫在中轴线之西,称“十六位”。在大的布局上,金宫和北宋汴京宫殿颇为相近,可以看出确实是继承了北宋的传统。但详考金中都大内,宫殿布局和形制利北宋也不尽相同。北宋汴宫大内前后二组宫院在主殿前的东西庑上只开有东西门,而在金宫的相同位置处都建有东西楼,就是明显的不同。金宫的东西楼是钟楼和鼓楼。中国古代在重要的宫殿前多设钟、鼓,到隋、唐时形成东西对称的布局。史载,隋东都大内乾阳殿、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宣政殿和松汴京大内的文德殿前都有钟鼓楼,但都设在庭中东南、西南部,而不在廊庑上。设在东西庑上的始见于金中都大内。此外,金重修的南京(汴梁)大内轴线上的大庆殿(隆德殿)的东西庑上也各有一楼,可知这种布局是金代宫殿的通制。

元大都大内在中轴线上于正门崇天门内一前一后建大明殿、延春阁二组宫院,和金中都大内的情况全同,尤其是首创自金宫的在主殿前东西庑上建楼的布局也在大明殿、延春阁前出现,这就证明元大都大内主要部分的布局确实是继承了金的传统。但元宫也和金宫有不同处,金宫前后二组宫院的主建筑的前部都是殿,即大安殿和仁政殿,而元宫的相应部分却是前为大明殿,后为延春合。《禁扁》中说延春合是“大内后宫正殿”,正殿用阁,是前所未有的.很可能是元宫的独创。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汴京大内大庆殿等都有后阁,是工字殿。金中都大内的大安、仁政二殿的形制虽无具体记载,但从现存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宫室壁画所示金宫殿与北宋宫殿的继承关系看,无疑也是工字殿。据此,元大都大内大明殿、延春阁二组都是工字殿也应是继承自北宋、金代宫殿的。但元宫在寝殿的左右各建东西寝殿(又称暖殿)则为宋、金宫室所无,而是元代独创的。这是否和元帝不止立一后的情况或某种习俗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据《明会典》记载,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已于吴元年(公元1367年)在南京建立宫殿,中轴线上建前后二组宫院。前一组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殿前后相重;后一组建乾清官、坤宁宫,二殿前后相重。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建宫殿,仍是这个规制。 《明会典》又载:“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营建北京,宫殿门阙,悉如洪武初旧制。”现存北京明、清紫禁城大内宫殿于午门内中轴线上建“前三殿”(明初名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朝改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两宫”(乾清宫,坤宁宫。现存的交泰殿是明中期增建的),和记载中的明南京宫殿相同,确实是按“洪武旧制”建造的。

但如从宫殿布局和规制上看,尽管明人讳莫如深,实际上明宫在很大程度上受元宫的影响。从历史条件看,由于中国古代有一种很坏的传统,即兴朝必须把胜国的宫殿毁去。这种行为始于秦始皇毁六国宫殿和项羽焚咸阳秦宫。最初这可能是出于泄愤,以后出现“销王气”的说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销前朝的王气,使其永无复辟之望。这种行为和迷信结合,在封建社会遂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坏传统。在内心深处总认为前朝宫殿、都城的存在,对其政权有潜在的威胁,必欲去之而后心安。自汉以后,大都如此。历史上只有唐继隋宫、清继明宫二个例外,其余一律在亡国后被毁。在明代建宫时,前朝的宫室,如北宋和金的汴梁宫、南宋的临安宫及金的中都宫都已被毁,他们所能看到作为参考的只有元宫,所以受元宫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明的南北两京大内在午门内中轴线上都建前后两组宫院,前面的“前三殿”实相当于元大内的大明殿一组,后面的“后两宫”实相当于元大内的延春阁一组。再从各宫院内布局看,“前三殿”的三殿建在一个工字形的大台基上,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由一所工字殿分解而成的。奉天殿相当于大明殿,谨身殿相当于大明殿后寝殿,华盖殿相当于大明殿殿后的柱廊。工字殿的柱廊俗称穿堂,而在《明宫史》中正说华盖殿是“南北连属堂”,可证它是由工字殿的柱廊演变来的。此外,在“前三殿”的东西庑上建有文昭阁、武成阁,《明宫史》中称之为“文楼”、“武楼”。它的位置、形制、名称都和元大内大明殿东西庑上的楼阁全同。据此两点,可以确认明大内前三殿的基本形制、布局是从元大内大明殿演变来的。但明宫也有某些改变,如相当于寝殿的谨身殿因用途改变,左右即不再有东西夹室和香阁。

明宫虽也建前后两组宫院,但元宫的延春阁一组只比大明殿稍小,可是明宫的前三殿面积却恰为后两宫的四倍,二者体量上的差别加大了。这是性质改变所致。元代称大明殿、延春阁二组为“大内前位”、“大内后位”,元代帝后并尊,同御大明殿并坐受朝贺,故前位、后位间差异不大。到明时,虽保存前后二组宫院的布置,但“前三殿”为外朝、象征国家政权,“后两宫”是皇帝的家,象征家族皇权。古人称一姓为皇帝谓之“化家为国”,故代表“国”的建筑群与代表“家”的建筑群在体量上是有差异的。通过对元大都大内的复原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元宫上承金源、下启朱明情况。

中国宫殿制度在隋、唐、宋、金、元间不断变化,有因有革。隋统一中国,建大兴(唐称长安)、东都(唐称洛阳)两京,并创建宫殿。其两京宫殿的特点是都在中轴线上于宫城正门之内建前后两组宫院,各以其主殿之名名之。大兴城宫城正门大兴门(唐改承天门)内为大兴殿(唐改太极殿)和中华殿(唐改两仪殿)二组,东都宫城正门则天门(唐改应天门)内为乾阳殿(唐改乾元殿)和大业殿(唐改贞观殿)二组,都各以一门二殿为大朝、日朝、常朝。唐建大明宫时,原应为城楼的大朝恰位于龙首原前沿陡壁处,受地形限制,改为一殿,即含元殿,仍为大朝。其后面又建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遂出现三朝各为一组宫殿的布置。

北宋时,汴京大内宫殿是在唐汴州衙城基础上改建成的,在大内正门宣德门内中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其后为紫宸殿。又参考晚唐洛阳宫在中轴线西另辟一南北轴线,前建文德殿,后建垂拱殿。紫宸、文德二殿都曾朔望视朝,都具日朝的性质,垂拱殿则是日常视事的常朝。这样,在汴京大内又恢复了中轴线上前后两组宫殿相重的布局。其中宫寝殿在中轴线的西侧,垂拱殿之后。

金中都大内据(宋)楼钥《北行日录》和张棣《金虏图经》的记载,主要摹仿北宋汴京宫殿。它也是在宫城正门应天门内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上建两所宫院,前面的称“皇帝正位”,主殿名大安殿,后面的称“皇后正位”,主殿为仁政殿。后宫在中轴线之西,称“十六位”。在大的布局上,金宫和北宋汴京宫殿颇为相近,可以看出确实是继承了北宋的传统。但详考金中都大内,宫殿布局和形制利北宋也不尽相同。北宋汴宫大内前后二组宫院在主殿前的东西庑上只开有东西门,而在金宫的相同位置处都建有东西楼,就是明显的不同。金宫的东西楼是钟楼和鼓楼。中国古代在重要的宫殿前多设钟、鼓,到隋、唐时形成东西对称的布局。史载,隋东都大内乾阳殿、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宣政殿和松汴京大内的文德殿前都有钟鼓楼,但都设在庭中东南、西南部,而不在廊庑上。设在东西庑上的始见于金中都大内。此外,金重修的南京(汴梁)大内轴线上的大庆殿(隆德殿)的东西庑上也各有一楼,可知这种布局是金代宫殿的通制。

元大都大内在中轴线上于正门崇天门内一前一后建大明殿、延春阁二组宫院,和金中都大内的情况全同,尤其是首创自金宫的在主殿前东西庑上建楼的布局也在大明殿、延春阁前出现,这就证明元大都大内主要部分的布局确实是继承了金的传统。但元宫也和金宫有不同处,金宫前后二组宫院的主建筑的前部都是殿,即大安殿和仁政殿,而元宫的相应部分却是前为大明殿,后为延春合。《禁扁》中说延春合是“大内后宫正殿”,正殿用阁,是前所未有的.很可能是元宫的独创。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汴京大内大庆殿等都有后阁,是工字殿。金中都大内的大安、仁政二殿的形制虽无具体记载,但从现存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宫室壁画所示金宫殿与北宋宫殿的继承关系看,无疑也是工字殿。据此,元大都大内大明殿、延春阁二组都是工字殿也应是继承自北宋、金代宫殿的。但元宫在寝殿的左右各建东西寝殿(又称暖殿)则为宋、金宫室所无,而是元代独创的。这是否和元帝不止立一后的情况或某种习俗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据《明会典》记载,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已于吴元年(公元1367年)在南京建立宫殿,中轴线上建前后二组宫院。前一组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殿前后相重;后一组建乾清官、坤宁宫,二殿前后相重。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建宫殿,仍是这个规制。 《明会典》又载:“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营建北京,宫殿门阙,悉如洪武初旧制。”现存北京明、清紫禁城大内宫殿于午门内中轴线上建“前三殿”(明初名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朝改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两宫”(乾清宫,坤宁宫。现存的交泰殿是明中期增建的),和记载中的明南京宫殿相同,确实是按“洪武旧制”建造的。

但如从宫殿布局和规制上看,尽管明人讳莫如深,实际上明宫在很大程度上受元宫的影响。从历史条件看,由于中国古代有一种很坏的传统,即兴朝必须把胜国的宫殿毁去。这种行为始于秦始皇毁六国宫殿和项羽焚咸阳秦宫。最初这可能是出于泄愤,以后出现“销王气”的说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销前朝的王气,使其永无复辟之望。这种行为和迷信结合,在封建社会遂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坏传统。在内心深处总认为前朝宫殿、都城的存在,对其政权有潜在的威胁,必欲去之而后心安。自汉以后,大都如此。历史上只有唐继隋宫、清继明宫二个例外,其余一律在亡国后被毁。在明代建宫时,前朝的宫室,如北宋和金的汴梁宫、南宋的临安宫及金的中都宫都已被毁,他们所能看到作为参考的只有元宫,所以受元宫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明的南北两京大内在午门内中轴线上都建前后两组宫院,前面的“前三殿”实相当于元大内的大明殿一组,后面的“后两宫”实相当于元大内的延春阁一组。再从各宫院内布局看,“前三殿”的三殿建在一个工字形的大台基上,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由一所工字殿分解而成的。奉天殿相当于大明殿,谨身殿相当于大明殿后寝殿,华盖殿相当于大明殿殿后的柱廊。工字殿的柱廊俗称穿堂,而在《明宫史》中正说华盖殿是“南北连属堂”,可证它是由工字殿的柱廊演变来的。此外,在“前三殿”的东西庑上建有文昭阁、武成阁,《明宫史》中称之为“文楼”、“武楼”。它的位置、形制、名称都和元大内大明殿东西庑上的楼阁全同。据此两点,可以确认明大内前三殿的基本形制、布局是从元大内大明殿演变来的。但明宫也有某些改变,如相当于寝殿的谨身殿因用途改变,左右即不再有东西夹室和香阁。

明宫虽也建前后两组宫院,但元宫的延春阁一组只比大明殿稍小,可是明宫的前三殿面积却恰为后两宫的四倍,二者体量上的差别加大了。这是性质改变所致。元代称大明殿、延春阁二组为“大内前位”、“大内后位”,元代帝后并尊,同御大明殿并坐受朝贺,故前位、后位间差异不大。到明时,虽保存前后二组宫院的布置,但“前三殿”为外朝、象征国家政权,“后两宫”是皇帝的家,象征家族皇权。古人称一姓为皇帝谓之“化家为国”,故代表“国”的建筑群与代表“家”的建筑群在体量上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