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运作模式,关系到生存问题,会不会有变局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8:28
]]
补充一个问题,大家千万不要拍砖,因这实在让我很困惑。[:a1:]

问题: 按照运-10下马的理由,大飞机项目是否应该被否定掉? [:a2:]
]]
]]
大客可以靠国外,大运必须自己研发呀。
现在不比过去,有钱两条腿走了。
大运是什么吨级的????
大飞机发动机用谁的,大家说说看啊
晕了,这帖没人回呀
周济生,这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大客你们慢慢等。。。。。某西安到北京养老的院士是机载设备论证组的。。。那个白呀。。。。不过主要是因为上面要求太高。。。。高的变态了;P
纵观世界几个航空市场,大客能买到哪里去?国际合作是骗钱,就算大客是来件组装,人家也不会给适航证,价格不会便宜,国内的航空公司会感冒么?
就这几年了,等着看结果吧......
;P ;P ;P ;P
按照运-10下马的理由,大飞机项目是否应该被否定掉?
没必要非要赚钱才上大飞吧。就算纯扔钱也会有丰厚回报的,不过我敢说这辈子看不见大飞商业化。
谁能给分析分析大客的商业化前途,做个SWOT分析什么的?
我的看法是大客可以和日本合作嘛,搞亚洲客机公司,不过小日本一般不喜欢把一些技术给中国。
希望我们的大客不要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面子工程。


支持大运,20年内不看好大客。
哎.还是要国家努力哟.,
原帖由 levins 于 2008-6-1 18:37 发表
按照运-10下马的理由,大飞机项目是否应该被否定掉?

当年的理由还是有牵强之处的。
大客必挂无疑,除非政府强制中国的航空公司必须采购。
1、没技术优势,30年前的DC-9再翻新也是破飞机。
2、没稳定的保障体系,核心部件都是求别人卖的,别人不卖岂非航空公司的飞机都得趴窝?损失谁负责?
3、没价格优势,采购别人的核心零件组装,肯定玩不过别人的价钱,组装工作量只占整机的5%都不到,就算组装不收钱估计整机架都比别人的贵。
4、维护量大,费用高。从来没搞过拿个旧飞机来翻版很多东西必然不如别人的成熟和稳定。
5、起码买架波音可以去10次西雅图旅游,买个ARJ-21难道去10次上海?

谁敢买这样的飞机?
原帖由 stephen123 于 2008-6-2 22:24 发表
大客必挂无疑,除非政府强制中国的航空公司必须采购。
1、没技术优势,30年前的DC-9再翻新也是破飞机。
2、没稳定的保障体系,核心部件都是求别人卖的,别人不卖岂非航空公司的飞机都得趴窝?损失谁负责?
3、没价 ...


我一直没想明白的是,目前人们是否有考虑过咱们国产大客的商业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否技术上实现全国产就必定能为市场所自动接受?

是否全国产就意味着在技术上,成本控制上,可靠性上能够优于或者至少不明显输于波音与空客的同时期产品?

就算国家强制航空公司采购一批的话,顾客又是否会用脚来投票,倾向于去仍然选坐波音与空客的飞机呢?

国产化是否就意味着上述这些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就自动迎刃而解了呢?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客就算能实现全国产又如何能够在开拓市场与商业化上取得成功呢?哪位能够给指点指点的?
卖不掉拉倒,有一条线有一队人国家管养着就行,发动机先用毛子的,自己的慢慢搞,有些机种还是大客来作载机比较合适。不久几百亿嘛。:)
第一,为什么用毛子的高涵?是毛子发国际通行的适航证吗?它自己能中早TMD发了,它就是啃老本。它的二级风扇在哪?1+3+1+1在哪?空客用了25年(70-95年盈利),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一架也买不出去。不要钱都没人要啊。美国的波音747,老子的发动机烂又怎么样,搞了十年啊!它死掉了吗?!拜托你们去砸了波音吧,它根本就不该存在吗。说句心里话吧!我们中国人是一定要把发动机搞出来的,实际也在搞。头头都说了,你还想怎么样,还要跟你汇报,请你视察重点型号吗?!
第二,土鳖的规划是2012-13年大运首飞,2016-17年大客首飞,2020年批量。用7到8年的时间在大运上成熟相关设备。
第三,土鳖实际造过所有的320,737级别飞机的全体部件,现在研究的是竞争力,领先是不要想了,至少得是个先进。损伤设计,耐用皮实,全寿命使用超级便宜。复合材料比例好于380,比350差,最多也就是40%,用ccf-4,ccf-5想都不用想,赶不上进度。不过下了军令状,未来的某个五年计划赶上。
先军后民是必然的,在现阶段我不看好大客,就是现在搞出来了大客,10年之内我都不会坐的。
还是看大运吧
楼主, 我建议你好好学习一下总理的那篇文章, 中国要研究的大飞机分两种大客和大运. 总理的那篇文章着重指的大客, 至于军方的大运根本不在那个范围...
原帖由 lionliu 于 2008-6-3 01:41 发表
先军后民是必然的,在现阶段我不看好大客,就是现在搞出来了大客,10年之内我都不会坐的。

相信商飞的人也没指望你买单来振兴事业吧,首先啊!拜托各位先去了解世界民用客机规则,好吗?

土鳖的标准是有国际竞争力,不光是造出来,还要过FAA取得TC,这是美帝的信用啊!你难道认为它还会给土鳖放水吗?!
过FAA取得TC,你以为10年能拿到么?
大运什么级别,IL-76还是C-17啊,哪位大大泄点?:')
感觉应该先造大运,然后造中客,发动机通用,大运四发,中客双发(当然需要改进),这样的方案比较适合国情,上来就想大客,不现实
原帖由 lionliu 于 2008-6-3 09:37 发表
过FAA取得TC,你以为10年能拿到么?


大飞机我们5000年也没有,不是也搞出来了吗,为什么过了30年没弄就搞不出来了哪?

按照你的想法,空客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土鳖这样干是有实践经验的,造船业的总结。到底多久取得tc我不知,但是罗荣怀一定知道,他和西飞的高大成都是搞转包出来的,对国际民用市场那是门精。
原帖由 红色劲旅 于 2008-6-2 23:11 发表


我一直没想明白的是,目前人们是否有考虑过咱们国产大客的商业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否技术上实现全国产就必定能为市场所自动接受?

是否全国产就意味着在技术上,成本控制上,可靠性上能够优于或者至少不明显 ...


个人觉得现在搞大客是必死无疑的,
如果真想进入商用市场的话建议发展螺旋桨的货运飞机,由于速度较低的螺旋桨飞机在技术方面更成熟,油耗更低,
在目前油价高昂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目前货运飞机的主力是二手的客运飞机改装的,在油耗和维护方面都压力不小,突出优点是采购成本较低而已.

如果我国能引进AN-22并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以低于二手喷气客机的价格推向市场,估计还是能占据一定份额的.
当然前提是新的AN-22维护要比二手的757简单,维护量更少.

虽说新企业的信誉不如原有的大航空企业但考虑到货运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低于客运而对运输成本更敏感,所以还是可以拥有一些不对称优势的.
原帖由 stephen123 于 2008-6-3 11:50 发表


个人觉得现在搞大客是必死无疑的,
如果真想进入商用市场的话建议发展螺旋桨的货运飞机,由于速度较低的螺旋桨飞机在技术方面更成熟,油耗更低,
在目前油价高昂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目前货运飞机的主力是二 ...

大客必然成功!
大客必然要经过长久的等待。。。。补贴到2030年以后,这不知道算不算乐观的估计呀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6-1 19:28 发表
我的看法是大客可以和日本合作嘛,搞亚洲客机公司,不过小日本一般不喜欢把一些技术给中国。

小日本有多少大客的技术?在飞机上崇洋也应该崇小日本呀?
原帖由 mpzgr1 于 2008-6-3 10:53 发表


大飞机我们5000年也没有,不是也搞出来了吗,为什么过了30年没弄就搞不出来了哪?

按照你的想法,空客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土鳖这样干是有实践经验的,造船业的总结。到底多久取得tc我不知,但是罗荣怀一定知 ...

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想法是等大客搞出来投入运营10年以上不出大事,才能建立良好的口碑,我这样怕死的才敢坐。我可从来没说大客搞不出来
原帖由 草原猛禽 于 2008-6-3 12:54 发表

小日本有多少大客的技术?在飞机上崇洋也应该崇小日本呀?



兄弟,你没有听说过东丽吗?小日本得到了波音787上面35%的份额,以前它提供复合材料半成品给波音,现在它直接提供制成品:飞机的复合材料部件。

在飞机项目上日本的最大优势是它的复合材料霸主地位,中国的优势是巨大的国内市场(要想商业成功,这个更加重要)。

日本现在有T1000,T800用于787。俺们搞出了T300,700,十一五搞CCF-4,预研CCF-5。这个差距是最明显,最令人担心的。
原帖由 lionliu 于 2008-6-3 12:55 发表

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想法是等大客搞出来投入运营10年以上不出大事,才能建立良好的口碑,我这样怕死的才敢坐。我可从来没说大客搞不出来


运营10年以上,对,而且这时间还少了,你很乐观啊。:D
为什么不能接受人家的帮助呢? MD90是有失败,但是学习到了大量的管理、标准、工艺。 比搞个手工版的运10 的收获大了去了。 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都是这么来的。 没有桑塔纳、夏利、捷达, 哪里有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 我们可能还在玩上海760,老红旗什么的古董呢。
原帖由 红色劲旅 于 2008-6-2 23:11 发表


我一直没想明白的是,目前人们是否有考虑过咱们国产大客的商业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否技术上实现全国产就必定能为市场所自动接受?

是否全国产就意味着在技术上,成本控制上,可靠性上能够优于或者至少不明显 ...

这点说得很对。大客跟大运不一样。出于成本考虑而进行国际采购是惯例。总不能自己造啤酒却要同时搞瓶子和瓶盖吧?那样生产成本降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