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太祖赵匡胤之雄才大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03:47
赵匡胤出身将门,其父赵弘殷最初是后晋的大将,至后周时,官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史,也是个5品的高级武官了。后汉乾佑元年(948年),赵匡胤投到枢密使郭威的帐下当一名普通士兵,后来他受到柴荣的赏识。显德(954年)元年,周世宗柴荣继位后不久,赵匡胤因战功卓著,两年以后就升至殿前都指挥使。后来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开创了两宋300多年的基业,在中国古代,立国时间仅次于汉代。

现代,有不少人说宋代以文制武,强干弱枝,不求上进,积贫积弱,宋太祖都要负这个责任。我认为这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以下我就来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 ,对内稳定政局,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极高的政治智慧统一了兵权,随后,通过实施三大政策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制度,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确保了中央权威和限制地方势力的作大。彻底切除了导致五代以来政权频繁变更的恶瘤。

    其次、大宋初建,领土不大,只有今天的河南、山东全部,陕西,江苏、湖北大部,山西、甘肃各一部,在河北以拒马河与辽国为界,南不过长江与南唐、吴越对峙。国土不可为不小。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夺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战略。通过南征北战,先后平定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从建隆元年到开宝九年,宋朝控制的州郡由118增加到260,户数由967000多户增加到2566000多户,南方已大体平定。要知道,宋初,宋代总兵力只有20来万,除去北方对付辽国和北汉外,能用于南征的部队不过一半,而南方诸国总兵力在70~80万之上,宋太祖能用外交、军事手段各个击破,可见其战略之高明。

    第三、对辽国的态度上,太祖也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苦于实力不足和鉴于现实的教训。高平之战后,周世宗进攻北汉,辽国派耶律挞烈率重兵驰援,大败后周大将苻彦卿,杀勇将史彦超,周世宗不得不遗弃太原城下的数十万石粮草,狼狈撤军。所以太祖一面设立封桩库,企图以和平手段赎回燕云十六州,一面加紧统一南方,准备靠实力来夺回燕云十六州。可见宋太祖外交和军事手段运用之熟练。不幸的是,宋太祖早逝,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以上是宋太祖得功绩,以下我再来评一下有些所谓得历史评价。

    关于以文制武的说法:在宋初根本不是这回事。宋初,各路征讨大军的主帅即都部署都是武官。征讨荆湖,都部署是慕容延钊,是武将;征讨后蜀,以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是武将;征讨南汉,以潘美为贺州道行营都部署,是武官;征讨南唐,以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也是武官。就是后来太宗时代,北伐辽国也是以曹彬、田重进、潘美等武将为某路都部署,作为一路的统帅。就是到真宗时代,还是以武将为主帅,例如以傅潜、王超先后为镇、定、高阳关路都部署等。直到檀渊之盟后,国家处于和平年代之后,撤销了各路行营,才没有了都部署之职,各路人马归帅司(安抚使司)统辖,而安抚使有文有武。可见在战争年代,主帅全是武将,不存在以文制武的事情,宋辽战事也根本不存在文臣指挥的问题。后来一直到和平年代才开始使用文臣领一路军马,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正常的事,如历史上狄仁杰也做过河北道行军大元帅。 至于说以枢密使文官来调度军队,更是无视历史的偏见。枢密使一职从唐代就以设立,五代也是常制,宋代不过是沿革前代的制度,后来一直到元代也保持下来,前后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可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明清两代,废除宰相制度,兵部直属皇帝,其实就是履行枢密院的职责,而且多以文官任尚书,可见文人任最高军事行政首长是历史的趋势。何况枢密院只负责大政方针及发兵事宜,不负责具体作战。

    关于强干弱枝的事情:宋代建立,即要克服唐代以来藩镇专权、中央软弱的现状,又要完成统一的大业,就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军力。史称太祖时,有禁军19万3千,是京城10万余,诸道10万余。这就成了宋太祖强干弱枝,积主力于京城,搞内外相制的最好“罪证”。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宋代初建时,四面都是敌国,而东京地处平原,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的地方。除了要派出精兵守卫边关要隘,还要留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易备不时之需。所以宋代这样战略布局既是避免军事上处处防守、处处薄弱的弊端,又是防止自唐代以来,地方势力作大的教训。可见这样的方略,是既从军事上,又从内政上的成熟考虑。反观北宋时期,东京周围的禁军精锐始终保持在宋初的10多万的规模(这是军事防御的必须),即使禁军最多达82万时,也就是这个规模,并一直保持到靖康末年。所以,说宋代强干弱枝,虚外守内,集大量禁军于京城的说法是经不起验证的。
   
   关于宋代不求上进的说法:宋代建立,国力薄弱。宋太祖雄才大略,平定南方,获得了用于战争的物质基础,并为未来宋太宗平定北汉打好了基础。宋太宗平定北汉后,两次北伐,无奈在时机上,战略战术上都不对头,打了败仗,但并不能否定他们的进取意识。宋神宗时代,锐意改革,从吐蕃拓地2000余里,设立熙和路,是宋代中期以来开拓的最大地域,在西夏侧背后开拓了战场。哲宗、徽宗时代,从正面侧面进攻西夏,尽取横山地带,极大压缩西夏的生存空间,达到到宋夏和战以来,宋代最大的领土面积。就是宋徽宗这样不称职的皇帝,都知道恢复燕云十六州,最终竟然用赎买的手段获得,开创开国以来的最大国土面积。纵观北宋历史,国土面积始终在增加这个事实不容否定,不论怎么说,决不能用不求上进来形容北宋。再说上进不仅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和文化上的。所以综合各方面的表现方面,宋代要比其他朝代做的好。

    宋代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好的历史遗产,也留给我们很多遗憾和耻辱,特别是宋高宗放弃中原,偏安一方,最终把自己放在不利的战略地位(北宋的不利战略地位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之辽国空前强大,不是王朝自身可以克服的),这是一种放弃,最终导致以后的皇帝恢复无望。所以,我们看宋代历史要全面,特别是对宋太祖采取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看当时的环境和历史的教训,要看到正面的成果,当然很多东西都有负面性。所以历史要细看,不要人云亦云、感情用事或者是做事后诸葛,我不多说其他的,就说宋太祖不杀功臣和不滥杀大臣,中国历史上很多明君就做不到,何况宋代的祖训也执行得很好,对后世产生了较强的影响。赵匡胤出身将门,其父赵弘殷最初是后晋的大将,至后周时,官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史,也是个5品的高级武官了。后汉乾佑元年(948年),赵匡胤投到枢密使郭威的帐下当一名普通士兵,后来他受到柴荣的赏识。显德(954年)元年,周世宗柴荣继位后不久,赵匡胤因战功卓著,两年以后就升至殿前都指挥使。后来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开创了两宋300多年的基业,在中国古代,立国时间仅次于汉代。

现代,有不少人说宋代以文制武,强干弱枝,不求上进,积贫积弱,宋太祖都要负这个责任。我认为这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以下我就来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 ,对内稳定政局,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极高的政治智慧统一了兵权,随后,通过实施三大政策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制度,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确保了中央权威和限制地方势力的作大。彻底切除了导致五代以来政权频繁变更的恶瘤。

    其次、大宋初建,领土不大,只有今天的河南、山东全部,陕西,江苏、湖北大部,山西、甘肃各一部,在河北以拒马河与辽国为界,南不过长江与南唐、吴越对峙。国土不可为不小。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夺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战略。通过南征北战,先后平定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从建隆元年到开宝九年,宋朝控制的州郡由118增加到260,户数由967000多户增加到2566000多户,南方已大体平定。要知道,宋初,宋代总兵力只有20来万,除去北方对付辽国和北汉外,能用于南征的部队不过一半,而南方诸国总兵力在70~80万之上,宋太祖能用外交、军事手段各个击破,可见其战略之高明。

    第三、对辽国的态度上,太祖也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苦于实力不足和鉴于现实的教训。高平之战后,周世宗进攻北汉,辽国派耶律挞烈率重兵驰援,大败后周大将苻彦卿,杀勇将史彦超,周世宗不得不遗弃太原城下的数十万石粮草,狼狈撤军。所以太祖一面设立封桩库,企图以和平手段赎回燕云十六州,一面加紧统一南方,准备靠实力来夺回燕云十六州。可见宋太祖外交和军事手段运用之熟练。不幸的是,宋太祖早逝,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以上是宋太祖得功绩,以下我再来评一下有些所谓得历史评价。

    关于以文制武的说法:在宋初根本不是这回事。宋初,各路征讨大军的主帅即都部署都是武官。征讨荆湖,都部署是慕容延钊,是武将;征讨后蜀,以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是武将;征讨南汉,以潘美为贺州道行营都部署,是武官;征讨南唐,以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也是武官。就是后来太宗时代,北伐辽国也是以曹彬、田重进、潘美等武将为某路都部署,作为一路的统帅。就是到真宗时代,还是以武将为主帅,例如以傅潜、王超先后为镇、定、高阳关路都部署等。直到檀渊之盟后,国家处于和平年代之后,撤销了各路行营,才没有了都部署之职,各路人马归帅司(安抚使司)统辖,而安抚使有文有武。可见在战争年代,主帅全是武将,不存在以文制武的事情,宋辽战事也根本不存在文臣指挥的问题。后来一直到和平年代才开始使用文臣领一路军马,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正常的事,如历史上狄仁杰也做过河北道行军大元帅。 至于说以枢密使文官来调度军队,更是无视历史的偏见。枢密使一职从唐代就以设立,五代也是常制,宋代不过是沿革前代的制度,后来一直到元代也保持下来,前后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可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明清两代,废除宰相制度,兵部直属皇帝,其实就是履行枢密院的职责,而且多以文官任尚书,可见文人任最高军事行政首长是历史的趋势。何况枢密院只负责大政方针及发兵事宜,不负责具体作战。

    关于强干弱枝的事情:宋代建立,即要克服唐代以来藩镇专权、中央软弱的现状,又要完成统一的大业,就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军力。史称太祖时,有禁军19万3千,是京城10万余,诸道10万余。这就成了宋太祖强干弱枝,积主力于京城,搞内外相制的最好“罪证”。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宋代初建时,四面都是敌国,而东京地处平原,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的地方。除了要派出精兵守卫边关要隘,还要留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易备不时之需。所以宋代这样战略布局既是避免军事上处处防守、处处薄弱的弊端,又是防止自唐代以来,地方势力作大的教训。可见这样的方略,是既从军事上,又从内政上的成熟考虑。反观北宋时期,东京周围的禁军精锐始终保持在宋初的10多万的规模(这是军事防御的必须),即使禁军最多达82万时,也就是这个规模,并一直保持到靖康末年。所以,说宋代强干弱枝,虚外守内,集大量禁军于京城的说法是经不起验证的。
   
   关于宋代不求上进的说法:宋代建立,国力薄弱。宋太祖雄才大略,平定南方,获得了用于战争的物质基础,并为未来宋太宗平定北汉打好了基础。宋太宗平定北汉后,两次北伐,无奈在时机上,战略战术上都不对头,打了败仗,但并不能否定他们的进取意识。宋神宗时代,锐意改革,从吐蕃拓地2000余里,设立熙和路,是宋代中期以来开拓的最大地域,在西夏侧背后开拓了战场。哲宗、徽宗时代,从正面侧面进攻西夏,尽取横山地带,极大压缩西夏的生存空间,达到到宋夏和战以来,宋代最大的领土面积。就是宋徽宗这样不称职的皇帝,都知道恢复燕云十六州,最终竟然用赎买的手段获得,开创开国以来的最大国土面积。纵观北宋历史,国土面积始终在增加这个事实不容否定,不论怎么说,决不能用不求上进来形容北宋。再说上进不仅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和文化上的。所以综合各方面的表现方面,宋代要比其他朝代做的好。

    宋代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好的历史遗产,也留给我们很多遗憾和耻辱,特别是宋高宗放弃中原,偏安一方,最终把自己放在不利的战略地位(北宋的不利战略地位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之辽国空前强大,不是王朝自身可以克服的),这是一种放弃,最终导致以后的皇帝恢复无望。所以,我们看宋代历史要全面,特别是对宋太祖采取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看当时的环境和历史的教训,要看到正面的成果,当然很多东西都有负面性。所以历史要细看,不要人云亦云、感情用事或者是做事后诸葛,我不多说其他的,就说宋太祖不杀功臣和不滥杀大臣,中国历史上很多明君就做不到,何况宋代的祖训也执行得很好,对后世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这帖子真水。。。。。每一段足够开一片博士论文的:L
宋太祖还是很有能力的,不过“北宋的不利战略地位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之辽国空前强大,不是王朝自身可以克服的”这话我不能认同。宋太祖夺权时北宋的地盘不见的就比刘邦,李渊,朱元璋他们建立政权时差,要说有历史遗留问题,大家都有。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2 15:21 发表
宋太祖还是很有能力的,不过“北宋的不利战略地位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之辽国空前强大,不是王朝自身可以克服的”这话我不能认同。宋太祖夺权时北宋的地盘不见的就比刘邦,李渊,朱元璋他们建立政权时差,要说有历史遗 ...

刘邦,李渊和朱元璋起兵时有个共同的特点,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前朝都是大一统的帝国,且他们起兵时都是各路人马造反的时代,帝国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在这个时候起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这就注定,谁都有机会。谁都可能作大。而赵匡胤起兵时,国家只有那么点地方,周边政权南方的富足,北方的强悍,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宋初所处的地理位置很不理想,基本就是四面受敌。其实从五代时,最大的威胁就是契丹,自从石敬塘献出燕云十六州,契丹进入农耕地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了,而是进入封建化。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军队人数、战马等战略力量对比,都处在绝对优势。宋代实际上是和处在上升状态的另一个帝国在抗衡,而其他几个皇帝基本都是继承前朝的家当,和游牧民族或是衰颓的帝国抗衡,这其中谁优谁劣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你也说帝国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刘邦他们刚起兵时哪个不是四面受敌?论发家的条件,赵匡胤比他们强多了,刘邦统一全国时人口2000万,李渊大概是200万户,大概也就是1000万出头,赵光义有4400万。很显然是宋朝继承的更多。

契丹最多一次出动过多少万人?我没有统计过,记得大概是20万左右,不比匈奴,突厥强多少。

契丹不是一个完全的农耕政权,游牧民族政权存在的问题和农耕民族存在的问题,它同时存在,比如政权结构不稳定,比如游牧民族的侵扰等等。它自己的麻烦很多的,但是北宋好像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
其实,赵匡胤和柴荣相比,相差不多,只不过他有黄袍加身的阴影,限制了他能力的发展,把心思用到怎么防范武将造反上去了,加之死得也早,所以重文轻武这个弊病就这么烙下了。
]]
刘邦憋屈在汉中时,周围还不都是敌人?当然不是绝对的四面了,北宋也不是啊,新生政权又如何呢?其他政权,本来有威胁的几个,北汉,后蜀,南唐都被柴荣打残了。

刘邦和李渊的地盘人口难道不是他们打下来的?也没有人送。

你说契丹的实力不是匈奴,突厥可比,总要有个数据比较吧,空口说不算数。

辽国御帐亲军5万,宫卫骑军在萧太后那会只有5万,这就是直属部队,其他的部族军不好统计,五京乡丁就算了吧。耶律德光那次是5万,号称30万。

北宋有30多万军队,那是刚开国时的数量,开宝年间就有57万了,步兵和骑兵不存在必然的强弱关系,关键还是要看怎么用。

雍熙是太宗的年号,在这之前其他的还有
964年 乌古及黄室韦部反辽
965年 室韦寅尼吉反辽
970年 敌烈反辽
973年 辽攻党项
976年 女真攻辽贵德州等地

之后就更多了,我也就不一一贴了
步兵和骑兵不存在必然的强弱关系,关键还是要看怎么用。


错了,骑兵和步兵相比,优势极大,在骑兵的冲击下,步兵不结阵不能自保,敌走而不能追
原帖由 ami197699 于 2008-4-23 16:42 发表
步兵和骑兵不存在必然的强弱关系,关键还是要看怎么用。


错了,骑兵和步兵相比,优势极大,在骑兵的冲击下,步兵不结阵不能自保,敌走而不能追

骑兵有骑兵的优势,步兵有步兵的优势,用自己的优势去攻击敌人的弱势这就是用法的问题。
记得岳元帅对付骑兵就很有一套,打破了交战不砍马的规矩
周世宗,姓柴名荣.故俗称“柴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卒于公元959年,于公元954年至公元959年在位.

当今的出版物中,关于帝王的书,从大传、评传到正说、戏说,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为什么还要挑一位人们不大熟悉的周世宗来研究评价一番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周世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帝王;二,研究周世宗可以让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我将在导言中着重阐述第一个问题,在结语中着重阐述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说周世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帝王?或者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的“五代”。短短的五十四年(907-960)中,换了五个朝代、十四个君王。这是一个战乱不息的时代,先后出过十六个政权;这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统治者残民以逞,各种压迫、剥削、酷刑骇人听闻。周世宗处于其中一个小小的国家后周,并以不稳定的养子身份即位,大臣轻慢,强敌来攻。他在位时间仅仅五年半,约为秦始皇在位时间的六分之一,汉武帝在位时间的十分之一,唐太宗在位时间的的四分之一.然而他却创造了一系列奇迹,成为一颗耀眼的星辰.但是,他的伟大决不仅在于此.

首先,他是一个关爱人民的好皇帝.他说:“吾闻佛志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他并不信佛,却要像佛一样舍身为民.这话并不是装点门面,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给以很高的评价:“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他在宫廷里安放了农夫织妇(一说为蚕女)的雕像.对劳动人民如此尊重,在古代的君王中,大概找不出第二个.封建礼法非常重视尊卑之分,他却不只一次为民而处罚官员,不许官员欺压人民.许州行军司马韩伦,依仗其子韩令坤(周世宗的主将之一)的势力,"干预郡政,掊敛之暴",被追夺官爵,发配流沙门岛.他亲自为民伸冤.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吏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周世宗亲自“临问”,“始得其实”.他不许官吏刻薄人民.修永福殿时,他视察工地,见民夫连吃饭的碗筷都没有,立斩内供奉官孙延希.他不许额外苛敛人民,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纵容吏卒掊敛"而“除名,流沙门岛”.左羽林卫大将军孟汉卿因"监纳厚取耗余"而“赐死”.他力求为民谋谋福,大力推行“均田制”,“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他的奋斗目标是:“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做三十年皇帝,用十年统一中国,用十年造福人民,用十年共乐太平.可谓毕生以民为念.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战略家.他所依据的疆土,是一小块历经八十年战乱的土地,大约是唐王朝的十分之一,他所拥有的人力约为唐朝末年的五分之一.要凭这么点力量统一天下,其难可知.在他之前,秦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许多强大的诸侯国,秦通过变法成为一个军事大国,长期远交近攻,逐步吞并。汉统一天下,面对的是群雄逐鹿,主要是打击项羽,而项羽的强大和弱点都了然在目。后来汉扩充疆土,面对的长于进行掠夺战争的匈奴,对此强敌,汉武帝一方面加强边防,一方面用霍去病的精锐部队进行旋风式的奇袭。曹魏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蜀、吴那样的对手,在强攻鲜效之后,便争取时间,先谋鼎立,再待其变。唐统一天下,面对的是许多新起的集团,必须用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扫荡。周世宗要统一天下,面临的是一种崭新的局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既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周世宗所面对的其他国家,经营的时间比她长,有的国势比后周稳定,有的文化经济比后周发达。但是,这些国家都肇始于唐末的割据僭窃,基础并不牢固。于是,他谨慎得选择打击对象,研究打击的力度,扩大打击的影响,不断转换打击目标,把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结合起来,使其影响和力量远远超出战斗本身的效果,短短几年就建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他作战时能力排众议,战争中能把握时机,战争后则释放俘虏,赈救人民,他甚至在战前为对方人民提供疏散的机会,战后鼓励对方加强城防建设,把作战造成的直接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作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扩大到最大限度,他的目标是到最后能“飞书而召之”,不战而取天下.他把每次战役都纳入总的战略目标中,短短几年就威震天下,决非幸致,对他的战略决策,欧阳修评价道:“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其北取(契丹)三关,兵不血刃”。“其料强弱,较彼我......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将其称之为"圣主",评价他战斗中表现是“御军号令,人不敢犯.攻城对敌,矢石雨落,略不能动”,“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可以说,他集名君、统帅、豪杰的品格于一身.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建设家.他大兴水利.公元954年动员六万人堵黄河决口,公元955年浚深州、冀州之胡卢河,公元957年疏汴水入五丈河,连接泽水,漕运可由齐鲁直达汴京(开封).公元959年在汴口力斗门控制黄河水势,发民夫数万疏浚汴水.当时,“议者皆以为难成。上(周世宗)曰:`数年之后,必获其利`”果然,几年内便让黄河、淮河、长江的水系全部沟通.他按照他的蓝图改造和建设了都城汴京,使之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后代的历史文化名城.他说:“近广京城,于存殁(死)者扰动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它日终为人利.”他为攻南唐,“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谴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周世宗)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百艘皆达于江.(南)唐人大惊,以为神".他不但有建设的决心,还有建设的才干,其气度和才具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经济家.首先反映在善用民力上.连年用兵、连年大规模的建设,不但没使经济凋敝,生产力反而有所发展.粮食生产足以支付军用,还可以赈济新占地区.手工业生产也有发展.盐的生产富余,可以支援南唐.瓷器尤享盛名.他亲自指导烧出的煤窑的瓷器碎片,在明代时已与黄金比价,其贵重可想而知.他发展农商,役民有度,使民以时,加强边贸,财权集于中央,委派干员理财,这类措施,皆卓有成效,可资取法.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当时朝代不断更迭,气节败坏,臣僚朝秦暮楚,投降变节,恬不知耻,祸国肥私,殃民渎职,视为当然.面对这种局面,周世宗严肃纲纪,整顿吏治,这不但是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是有利于民的好事.他让群臣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以尽献佳言,自我教育.他执行王朴的“进贤退不肖以清其实,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的一套施政纲领.驭下以严,很讲原则.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描述:“(周)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蜀将)以不降受赏,刘仁瞻(南唐将)以坚守蒙褒,严续(南唐官员)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复(先降周,后降南唐)受诛,冯道以失节(历事各朝,包括契丹)被弃,张美(周世宗在澶州时,张美曲意讨好)以私恩见疏.”他长于用人,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这样总结:“故帝(周世宗)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

他重视教育、文化、法制建设.他能作诗,也爱护文士.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刑统》,更新历法,征集图书,复试进士.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他“内延儒学文章之士,靠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说:“周世宗是个好皇帝.”“周世宗是个英武的皇帝.”“周世宗改革了不少五代的积弊,开辟了统一全国的道路,他的功绩应该得到尊重.”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周世宗的一生很值得研究。但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靠阴谋政变趁周世宗突然去世而夺取政权,所以宋代对他大肆污蔑。赵匡胤自己带头说:“帝王之兴,自由天命。周世宗见大臣诸将方面有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饰侧不能害也。”这类厚颜无耻的凭空捏造,自然难圆其谎,所以宋朝要修“国史”,几易名家,始终修不出来。薛居正修的《五代史》,也因为暧昧于陈桥兵变一事,当时就被讥为“二等文字”。比照这些,让我们来具体了解周世宗这个杰出人物吧。他非凡的才具、卓越的认识、正确的决策、远大的目光、果断的性格、任贤的作风、重民的思想,不仅为结束五代时期、统一分裂割据的中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便纵观中国古代史,像他那样杰出的人物也是不多。何况他的成就和遗憾,都有好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辽国顶峰人口数的时候也就900万.

作为一个延续300年王朝的创始人,说赵匡胤如何无能也的确太没意思了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3 17:00 发表

骑兵有骑兵的优势,步兵有步兵的优势,用自己的优势去攻击敌人的弱势这就是用法的问题。

在华北平原和塞外,你用步兵去和骑兵谈优势,有什么意义吗?历史上有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过步兵的优势。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3 11:37 发表
刘邦憋屈在汉中时,周围还不都是敌人?当然不是绝对的四面了,北宋也不是啊,新生政权又如何呢?其他政权,本来有威胁的几个,北汉,后蜀,南唐都被柴荣打残了。

刘邦和李渊的地盘人口难道不是他们打下来的?也没 ...

宋代开宝年间有50几万军队,笑话?宋太宗至道年间禁军和厢军总数才55万,而且这是个慢慢增长的过程。
说了半天,你还是不明白几个时代的不同点,刘邦他们的前朝都是大一统的国家,宋代的前身呢,只不过占据中原,根本不能比。
刘邦和朱元璋还能和宋太祖比,都是卸磨就杀驴的主,布衣出身的皇帝往往都嗜杀,历朝历代如此。
原帖由 police高 于 2008-4-24 10:20 发表

在华北平原和塞外,你用步兵去和骑兵谈优势,有什么意义吗?历史上有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过步兵的优势。

汉朝唐朝明朝海了去了,李陵用5千步兵可以和10万左右的匈奴骑兵抗衡,李靖打突厥也是步兵占多数,骑兵占少数,徐达北伐也是如此。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4 11:20 发表

汉朝唐朝明朝海了去了,李陵用5千步兵可以和10万左右的匈奴骑兵抗衡,李靖打突厥也是步兵占多数,骑兵占少数,徐达北伐也是如此。

汉武帝的时候
中原步兵在兵器和体格上的优势使得一个士兵可以对抗三个游牧士兵
这是史书记载,貌似是某个大将的推断
而当马蹬出现以及中原的冶铁技术传播到了草原之后
一切就改变了
原帖由 police高 于 2008-4-24 10:28 发表

宋代开宝年间有50几万军队,笑话?宋太宗至道年间禁军和厢军总数才55万,而且这是个慢慢增长的过程。
说了半天,你还是不明白几个时代的不同点,刘邦他们的前朝都是大一统的国家,宋代的前身呢,只不过占据中原, ...

开宝数量是我看错了。那又如何呢,反正兵力上北宋并不吃亏。
前身是大一统又怎么样呢?都打烂了,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体都是比唐末还上升不少,论基础北宋继承的远比其他朝代强。

嗜杀又怎么样?他们针对的大多是诸侯权臣,有利国家稳定,对老百姓而言又不是什么坏事。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8-4-24 11:26 发表

汉武帝的时候
中原步兵在兵器和体格上的优势使得一个士兵可以对抗三个游牧士兵
这是史书记载,貌似是某个大将的推断
而当马蹬出现以及中原的冶铁技术传播到了草原之后
一切就改变了

就算能一个抗三,匈奴兵是李陵的多少倍?20倍都有了。

马镫的出现最多改善了骑兵的冲击能力,也就是加强了骑兵的攻击力,骑兵的攻击力本来就差,再加强也不如步兵。
]]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4 11:31 发表

就算能一个抗三,匈奴兵是李陵的多少倍?20倍都有了。

马镫的出现最多改善了骑兵的冲击能力,也就是加强了骑兵的攻击力,骑兵的攻击力本来就差,再加强也不如步兵。

李陵赢了吗?
[quote]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4 11:20 发表

汉朝唐朝明朝海了去了,李陵用5千步兵可以和10万左右的匈奴骑兵抗衡,李靖打突厥也是步兵占多数,骑兵占少数,徐达北伐也是如此。 [

/quote]
1.二年,突利遣使奏言与颉利有隙,奏请击之,诏秦武通以并州兵马随便应接。三年,薛延陀自称可汗于漠北,遣使来贡方物。颉利始称臣,尚公主,请修婿礼。颉利每委任诸胡,疏远族类,胡人贪冒,性多翻覆,以故法令滋彰,兵革岁动,国人患之,诸部携贰。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多叛之。上以其请和,后复援梁师都,诏兵部尚书李靖、代州都督张公谨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勣、右武卫将军丘行恭出通汉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卫孝节出恆安道,薛万彻出暢武道,并受靖节度以讨之。十二月,突利可汗及郁射设、廕奈特勒等,并帅所部来奔。
以上是旧唐书的记载,此时正是突厥分裂之时,在内外交困的时候,当然可以轻易攻破,且明确说明,是突利可汗自己来投。“李靖打突厥也是步兵占多数,骑兵占少数”这句话很含糊,总兵力是多少呢?


2. 五年复大发兵征扩廓。达以征虏大将军出中道,左副将军李文忠出东道,征西将军冯胜出西道,各将五万骑出塞。达遣都督蓝玉击败扩廓于土刺河。扩廓与贺宗哲合兵力拒,达战不利,死者数万人。帝以达功大,弗问也。时文忠军亦不利,引还。独胜至西凉获全胜,坐匿驼马,赏不行,事具《文忠》、《胜传》。明年,达复帅诸将行边,破敌于答剌海,还军北平,留三年而归。十四年,复帅汤和等讨乃儿不花。已,复还镇。
以上就是《明史》中徐达北征大漠的记录,也是以骑兵出征。没有以步制骑的记录。就是这样,徐达还是没有你所说的大胜。

可见你的所谓在塞外步兵能够打败骑兵的说法是自编自导、没有历史依据的胡话。建议你还是多学学历史,不要做人云亦云的事情,历史要正说,不要胡说。
原帖由 police高 于 2008-4-25 00:16 发表

李陵赢了吗?

输是因为出了叛徒,和步兵骑兵没什么关系
原帖由 police高 于 2008-4-25 01:09 发表
[quote]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4 11:20 发表

汉朝唐朝明朝海了去了,李陵用5千步兵可以和10万左右的匈奴骑兵抗衡,李靖打突厥也是步兵占多数,骑兵占少数,徐达北 ...

突利可汗只不过是突厥小可汗,像他这样档次的突厥有好几个,就算突厥分裂了,颉利可汗手下还有十几万兵。

李靖总兵力十几万。

我说的徐达北伐是北上灭元,不是出塞。而且就算是出塞,洪武三年也有出塞啊,你怎么看不到呢?

你说的是地域是“华北平原和塞外”,讨论的问题是步兵和骑兵的优势问题,怎么变成了“塞外步兵能够打败骑兵”,我前面早说了,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谁一定能打赢谁的。
原帖由 hkg36 于 2008-4-25 08:43 发表

突利可汗只不过是突厥小可汗,像他这样档次的突厥有好几个,就算突厥分裂了,颉利可汗手下还有十几万兵。

李靖总兵力十几万。

我说的徐达北伐是北上灭元,不是出塞。而且就算是出塞,洪武三年也有出塞啊,你 ...

你既然谈洪武3年的事,我就来摘一段明史的记录:
    三年春帝复以达为大将军,平章李文忠为副将军,分道出兵。达自潼关出西道,捣定西,取扩廓。文忠自居庸出东道,绝大漠,追元嗣主。达至定西,扩廓退屯沈儿峪,进军薄之。隔沟而垒,日数交。扩廓遣精兵从间道劫东南垒,左丞胡德济仓卒失措,军惊扰,达帅兵击却之。德济,大海子也,达以其功臣子,械送之京师,而斩其下指挥等数人以徇。明日,整兵夺沟,殊死战,大破扩廓兵。擒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扩廓仅挟妻子数人奔和林。德济至京,帝释之,而以书谕达:“将军效卫青不斩苏建耳,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将军诛之,则已。今下廷议,吾且念其信州、诸暨功,不忍加诛。继自今,将军毋事姑息。”达既破扩廓,即帅师自徽州南一百八渡至略阳,克沔州,入连云栈,攻兴元,取之。而副将军文忠亦克应昌,获元嫡孙妃主将相。先后露布闻,诏振旅还京师。帝迎劳于龙江。乃下诏大封功臣,授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予世券。明年帅盛熙等赴北平练军马,修城池,徙山后军民实诸卫府,置二百五十四屯,垦田一千三百余顷。其冬,召还。
可见徐达也是在宁夏方向作战,就是在蒙古草原方向有胜利,也和徐达没什么事。联系后来5年,徐达大败,说明,中原农耕民族对草原马背上的民族在塞外作战是没有优势可言的。我对明史不太了解,主要比较喜欢看看宋史。但是你就是要追捧明朝,也要拿事实说话,不要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至于骑兵和步兵的战斗力的问题,骑兵绝对胜过步兵。纵然有步兵胜骑兵的战例,也是在特定的战术背景下形成的,就像作战飞机F4和歼5来比,全世界都知道是F4性能远胜于歼5,但是有些人非要钻牛角尖,非要说F4和歼5各有千秋,就是因为歼5参经击落过F4。在世界军事史上,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绝对比步兵强,这是事实,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再自说自话了。
我就不明白了,什么人规定出塞一定是要到蒙古草原上才算呢出塞呢?

我说过骑兵的机动力和冲击力比步兵差吗?三大要素:机动,防御,攻击。骑兵只有机动力占优势,防御远不如步兵,冲击力不等于攻击力,同样宽度的正面,步兵可以比骑兵多排N倍,使用相同的兵器必然是步兵的攻击力更强,步兵还可以使用投石机和床弩这样的重型装备,骑兵可用不了。
宋太祖不早死,必然会采取一定措施修正制度的弊病。但其弟弟却远不如哥哥,才使局势逐渐恶化
太祖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容。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22 14:55 发表
这帖子真水。。。。。每一段足够开一片博士论文的:L

胡琏在台湾的博士论文正是《宋太祖雄略之面面观与今昔观》:D
最关键的是地理因素,
那时候辽国是占据了燕云十六州的也就是说长城的燕山段的所有关口都在契丹人的掌握之中,
这使得契丹骑兵可以直接进入辽阔平坦的华北大平原使得在作战中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取胜的难度扩大。
:D 总结一下某些人的特点:



骂明朝宋朝天经地义   
骂元朝清朝就是破坏团结   

歌颂多尔衮天经地义   
歌颂岳飞就是破坏团结   

说汉族是绵羊没什么问题   
说满族是狼就是大逆不道   

满族人穿旗袍是天经地义   
汉族人要恢复汉服就是大汉族主义   

汉武帝用兵是穷兵黩武   
康熙爷用兵就是雄才大略   

汉人屠杀胡人是十恶不赦   
胡人屠杀汉人就是促进融合   

秦始皇焚书坑儒得骂名千载   
康熙帝搞文字狱获圣君美名   

明永乐下西洋要外国朝贡是好大喜功   
清乾隆下江南要美女进宫是体恤黎庶   


总而言之   

污蔑汉族不犯法   
污蔑满族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