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太宗授受之谜:烛影斧声及金匮之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08:56
感恩的心发表于 2008-7-15 08:54  
一、烛影斧声之谜及其形成的原因

“烛影斧声”,即传闻宋太宗杀害宋太祖的唯一证据是出自宋神宗朝和尚文莹的笔记《续湘山野录》中的一段记载,由于这一段时期我在外度假,网上找不到原文,只能凭记忆复述一下这段记载的大概,应该没有什么差错。

太祖太宗还没做皇帝时,曾经认识一个异人,这个人预言他们哥俩将在某年分别当皇帝,后来果然太祖是这一年当了皇帝。太祖称帝后,多年没见到这个异人,一直很想念他,后来在去洛阳的途中意外遇见,非常高兴,就将他带回宫中居住。这个异人果然不凡,居然只住在树上,不住宫中居室。太祖问他自己还能活多久,异人说,如果某年某月某日天不下雪,太祖还可以活十年,否则就到那天为止。到了那一天,太祖登太清阁望气,见星光灿烂,大喜,认为自己还可以活十年。谁知道到了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雪,太祖知道今晚自己要死了,于是急召晋王即太宗入宫。兄弟俩在屋内喝酒,叫待从在门外等候。待从们见到屋内烛光下太宗做“逊避”状。后来太祖太宗走到门外,此时雪已数寸,太祖手持“柱斧”(一种镇纸文具,玉或水晶制)戳雪,并对太宗说“好做好做”(好好干)。随后太祖去睡觉,因天太晚,太宗也“留宿禁中”(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认为这是决无可能的事)。待从听到太祖“鼻息如雷”,到五更时候却停止了,进去一看,已经驾崩。

以上就是这段记载的全部内容,我自信没有记错,不过还是希望某位网友能找到原文全文,出处有二,一是《续湘山野录》,一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在附注中录有全文。


这段记载完全是一段神话和鬼话,当然相信特异功能的人可能会相信。可即使你相信这段记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其中哪里有太宗谋杀太祖的情节?这明明是文莹和尚弘扬主旋律,颂扬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交班顺天应人,明代程姓的弱智文人见到这段记载居然认为这是太宗谋杀太祖的记录,此人肯定是特异功能的信仰者无疑。文莹和尚在地下也会大呼其冤,痛骂此人弱智。其实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早就指出此系“后人误会其辞,致生疑窦”。后来相信“烛影斧声”者我相信绝大多数并没有读过这段原文,否则我对他们的智商还是有一点信心的,这是三人成虎的效应作用罢了。至于少数读过原文仍然相信者,一是成见太深,先入为主;二是,原因不说也罢,免得伤人。

另外,由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引入这段记载部分内容,也是某些研究者相信的重要原因。可他们仍然没有仔细阅读李焘引入这段记载的仅是部分内容,而且也做了编辑修改。由于太祖是突然死亡,死前并未召见太宗顾命,因此李焘在解释自己引入这一部分内容时说:“顾命,大事也,而《正史》、《实录》无载,岂不惜哉?”,因此他才引入了太祖雪夜召太宗顾命的事,内容仅包括“急召晋王即太宗入宫。兄弟俩在屋内喝酒,叫待从在门外等候。待从们见到屋内烛光下太宗做“逊避”状。后来太祖太宗走到门外,此时雪已数寸,太祖手持‘柱斧’ (一种镇纸文具,玉或水晶制)戳雪,并对太宗说‘好做好做’(好好干)”。李焘认为《续湘山野录》非常荒谬,因此对这个异人预言太祖即位、死亡时间,以及他居住树上等情节一概删除,只保留了太祖太宗雪夜顾命一段,理由是“太祖达观知命,太宗顺天应人”,或许会发生这种事,也是弘扬主旋律,哪里有李焘相信这段鬼话之说?李焘认为太宗留宿禁中是决无可能的事,因此他接着引述了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称太祖过世后,宋皇后派遣宦官王承恩去召太祖子德芳(注意,不是德昭),而王承恩知道太祖传位晋王之志,因此直接去了晋王府召见了太宗。宋皇后一见太宗,立即明白了,就说了句“吾母子之命尽托官家”,于是太宗即位。大多数人读这段记载没有注意《长编》的附注,在其中李焘详细说明了他引用史料的取舍原因,也根本不是完全照引《续湘山野录》,即使引用的部分又何见太宗弑兄的记载?


一句话:这段唯一的所谓“烛影斧声”的记录完全是一段弘扬宋朝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接班符合天意的主旋律的鬼话, “烛影斧声”可以休矣,大家再不要相信明代程姓弱智文人的观点。相信异常之事(包括谋杀、篡位等)和三人成虎似乎是人类的一种特点或弱点,“烛影斧声”的流传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另附烛影斧声的原文。

居然在网上找到了《续湘山野录》的原文,贴于此与网友共欣赏这一段奇文,红色字为李焘的批注。

祖宗潛躍日,嘗與一道士遊於關河,無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無。每有乏則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劇飲爛醉。生喜歌步虛為戲,能引其喉於杳冥間作清徵之聲。時或一二句,隨天風飄下,惟祖宗聞之,曰:「金猴虎頭四,真龍得真位。」至醒詰之,則曰:「醉夢間語,豈足憑耶?」至膺圖受禪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極不再見,下詔草澤訪之。人或見於轘轅道中,或嵩、洛間,乃開寶乙亥歲也。上已祓禊,駕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陰下,笑揖太祖曰:「別來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後掖,恐其遁去,急回蹕見之,一如平時,抵掌浩飲。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或數日不見。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翟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

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文瑩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豈即張守真耶?或復一道士也。恐文瑩得之傳聞,故不審,如云「於西沼木陰下笑揖太祖」,「止宿後苑鳥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則聖壽可延一紀」,疑皆好事者飾說,未必然也。又云「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太祖既不豫,寧復自登閣,且至殿庭翟雪乎?今略加刪潤,更俟考詳。顧命,大事也,而實錄、正史皆不能記,可不惜哉。


二、金匮之盟的形成及其内容的流变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
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
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
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
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
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
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史》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
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
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
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廷美始不自安。
已而柴禹锡等告廷美阴谋,上召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
奏:“臣忝旧臣,为权幸所沮。”因言昭宪太后顾命及先朝自朔之事。上于宫中访
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遂大感悟。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
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为司徒兼侍中。

赵普以廷美谪居西洛非便,复教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怨望,乞
徙远郡,以防他变。”诏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宋史》列传第三 宗室一

太平兴国初入朝,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颇为卢多逊所毁,奉朝请数年,
郁郁不得志。会柴禹锡、赵镕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召问,普言愿
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太
宗感悟,召见慰谕。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先是,秦王廷美班在宰相上,至
是,以普勋旧,再登元辅,表乞居其下,从之。及涪陵事败,多逊南迁,皆普之力
也。
《宋史》 列传第十五《赵普传》

宋史本传记载得很清楚,廷美为皇储的标志就是“尹开封” ,皇族京尹为皇储是宋史编者们很清楚的史实。不仅如此宋真宗被立皇太子之前,也是开封尹,“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宋史》本纪真宗纪)皇族京尹就是皇储,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规律一直保持到宋真宗成为中原百年来第一位皇太子为止。此一问题已是铁证如山,多辩无益。


“壬辰,制以開封尹壽王元侃為皇太子,改名恒。大赦天下。文武常參官子為父後,見任官賜勳一轉。詔皇太子兼判開封府。自唐天祐以來,中國多故,不遑立儲貳,斯禮之廢,將及百年,上始舉而行之,中外胥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八 宋真宗于此成为中原近百年来第一位皇太子。


这一段也记载了金匮之盟的始末。太宗篡改了原始的记录,将三传约改成了二传约记载于宋《正史》及《实录》,但宋史的编者根据其他没有被完全篡改的史料怀疑原来的盟约是三传约,而且史实也证明是三传约,即太宗一即位即以廷美为京尹,即皇储。宋史明载廷美获罪即赵普与太宗勾结所为,为太宗传子排除障碍,如果廷美不是皇储,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他日,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于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此条史料证明,赵普明确反对廷美继位,也反对太祖传太宗,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廷美遂得罪”,被废皇储,贬死房州。

至于为何公布金匮之盟,这是牵涉到“三传约”和“二传约”的关键。考之后来太宗、廷美、德昭三个爵位官位的顺次依替,昭宪太后的本意是三传约,即传给太宗、廷美再传德昭,回归太祖一支。太宗没有参预昭宪顾命,只有太祖、赵普参预,因此太祖死后赵普是唯一的证人。太宗知道这一顾命的内容,因此即位后即以廷美为皇储,第二皇储为德昭(继承了廷美的爵位官位)。由于赵普是太宗政敌,反对立太宗为皇储,被太祖贬出京城。德昭死后,阻碍太宗传子的唯一障碍就是廷美,赵普为了再次复相,便与以前的政敌太宗勾结一起陷害廷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伪证廷美不是第一皇储,赵普以唯一证人的身份伪证昭宪顾命仅是“二传约”,即皇位只传太宗,因此也才有了事隔多年后重新发现盛有昭宪太后顾命文书的金匮的闹剧。太宗则公开伪称廷美不是昭宪太后的亲生子,这些全部是为了否认廷美具有皇位继承资格。金匮之盟实质是昭宪太后死时顾命是三传约,却被多年后赵普篡改为二传约。太宗是白痴吗?他聪明得很。
三、五代宋初皇族京尹即为皇储

五代的帝位继承中,皇帝属意某人为皇储,即为京尹,这是皇储的标志,五代共有朱友文、李从荣、李从厚、石重贵、刘承训、柴荣;宋朝有赵光义、赵廷美、赵恒,共九人。而成年人中,未做过京尹,和平继位为皇帝的(即不包括篡位、自立),只有刘承祐一人而已,这是因为他的兄长皇储开封尹刘承训死了才两个月,其父刘知远来不及建储就已驾崩。

请问京尹即为储君,是不是铁证如山?你能举出一个和平继位却没当过京尹的皇帝吗(千万别再提李存勖了,他的父亲李克用根本一天皇帝也没做过)?京尹即为皇储作为规律在五代和宋初(真宗前)竟然是100%的准确,无一例外,请问历史学中还有比这个更加铁证如山的规律吗?所以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不必再费词讨论了,赵光义在太祖生前为开封尹,是太祖指定的铁定的皇储。


四、《宋史》不载继位遗诏问题

宋太祖遗诏其实是有的,保存在《宋会要辑稿》和《宋大诏令》中,但这个不是关键。因为遗诏其实是一种官样的形式,究竟是否是太祖亲授,于史无征,但如果你说不是太祖亲授,也是于史无征。最关键的一点是,太祖死得突然,死前并无顾命可为定论,因此宋太宗是无太祖顾命,不是没有遗诏。


太宗虽无顾命继位,但确有太祖遗诏,且生前为亲王京尹,已是皇储,怎么可能说是不合法的呢?什么是法呢?你首先得给以明确定义,按照你的理解,似乎是没有遗诏就是不合法,可是太祖是有遗诏的,所以你的说法存在着问题。

《宋会要》和《宋大诏令》是比《宋史》更加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既然它们已经载了太祖遗诏全文,难道元末编的宋史本纪不提及遗诏能倒过来证明遗诏不存在吗?


遗诏具有时效性,如果太宗真的伪造遗诏,必在即位时,也必公布天下。伪造遗诏只是一件技术上的小事,帝位已经继承了,伪造一件遗诏还是难事吗?既然即位时伪造了,为何不公布?却等时过境迁再伪造?这是根本上情理不通的事。既然不公布,为何要载入政府文件?除非太宗是个白痴,否则无法理解他为何这样做。


有宋一朝除去太宗外,《宋史》本纪中不明载奉遗诏继位(不包括南宋诸末帝)共有四位:


神宗:四年正月丁巳,英庙崩,帝即皇帝位。


哲宗: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位。

徽宗:皇太后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
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宁宗:帝固辞曰:“恐负不孝名。”汝愚曰:“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变生,置太上皇何地!”众扶入素幄,披黄袍,方却立未坐,汝愚率同列再拜。

这四位皇帝即位时本纪均无明载奉遗诏,为何独以证明太宗继位是不合法的呢?更何况太宗遗诏全文明载于宋政府的原始文件《宋会要》和《宋大诏令》。难道编于元末的急就章《宋史》本纪的只字片语就可以断定此遗诏是伪造?用后出的二手史料来证明前出的一手史料为非,真不明白是何种逻辑。


“宋史之类史籍当然不会记录遗诏全文,但一定会记载有遗诏这件事情”,这句话是你老兄说的吧?你又如何证明神宗、哲宗即位一定没有遗诏?你必须证明他们确实没有遗诏,因此《宋史》才没有记载,这样才能证明你的观点:有遗诏就一定会载,是吧?五代宋初皇族京尹就是皇储(太宗后加亲王更加巩固了皇储地位),你对这一点还有疑问?你举的例子中不是都已经说明了吗?你怎么知道太祖的遗诏一定是后人伪造的?你必须给出证据是吧?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你的任何证据。你说太宗朝没见到这个遗诏,曾经举《太宗实录》为例,可惜《太宗实录》仅是残本,而且根本没有太宗初年的任何内容,你举这个例子不是很可笑吗?

我在前面的贴子中早就强调过,遗诏只是官样文章,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使是篡位,伪造遗诏仅是一件技术上的小事,如果太宗篡位,他也一定会伪造一道公布天下,他和他的子孙不会愚蠢到时过境迁再去伪造而且载入官方文件,更何况你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道遗诏真的是伪造的。

我找到了宋英宗和宋神宗的遗诏,都记载于《宋大诏令》中,却没有记载于《宋史》本纪中,由此可以证明,不能用《宋史》本纪有无遗诏的记录来否认宋太祖遗诏的存在,除非你能证明宋英宗神宗的遗诏也是伪造的。另外,在《宋史·礼志》中也录有宋太祖的遗诏,而且有宋太宗奉遗诏继位的过程,这更说明了不能用《宋史》本纪中有无遗诏来证明宋太宗继位是否合法。你的根本性的证据都不能成立。

五、为何后人怀疑宋太宗继位不正?背景的分析

哲宗被废的孟皇后逃避金兵到江西,传话给高宗,说梦中见太祖,有责难之意;宋使洪适归国后曾告诉高宗,见攻下开封的金太宗相貌酷似太祖。另有多位大臣上书高宗,说多年来宗室中独重濮王(太宗之子,真宗的兄弟,英宗的父亲)子孙,而对太祖子孙不公,太祖在天之灵不保佑,以致有靖康之难,在京师的太宗子孙尽被金人所掳。这一系列的鬼话连篇其实是反映了一种舆论,一种共识,靖康之难是宋太宗违背金匮之盟,不将皇位传给太祖子孙的报应。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独子夭折,自己被吓得终身阳萎的高宗(不是虚构,是事实)只得收养两个太祖的七世孙,即自己的侄辈于宫中,但并未立即立为太子,也许他还有幻想自己会回阳复春。随着回阳无望,高宗打算立其中一较胖者为子,并遣送较瘦者回家,但临行前还想再观察一下。两小孩立于高宗前,忽有一猫窜出,较胖者抬起一脚踢去,而瘦者肃立不动。高宗一念之间改变了主意,认为为帝者不应该如此轻佻,于是改立瘦者为子,是为孝宗。高宗立太祖后代并非太宗后尽为金人所掳,南宋宰相赵汝愚即为太宗后,而是为了平息这种不满的舆论,自己也相信冥冥中或有太祖在的缘故。但这一切于太宗继位是否合法(符合太祖本意)无关,而是对太宗不传位于太祖子孙违背盟约的不满。


后人其实也就是明朝一个文人可能是因为南宋初年不满太宗大爆发的背景,却又不了解五代宋初背景,文言文不及格,智商其低、想像力却丰富(这个似乎是一个规律,一笑),读到一个神宗朝和尚写的鬼话认为太宗是篡位,他连柱斧是什么东西都不明白,连这篇鬼话是颂扬太祖太宗传承得于天意的主旨都没有读懂;即使这篇鬼话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又哪里有太宗弑兄篡位的记载?以后的人有了先入为主之见,大多数连这篇鬼话的原文都没有读过(从善意的角度上讲,他们是粗心)、没有读通(这个就不太善意了),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更有人说这段鬼话中还有太宗持斧砍死太祖的记载,真是让人捧腹摇头,持什么斧?一个镇纸水晶柱斧?这就是所谓“烛影斧声”这一鬼话的流传过程,可能比较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三人成虎,于此更是一个明证。感恩的心发表于 2008-7-15 08:54  
一、烛影斧声之谜及其形成的原因

“烛影斧声”,即传闻宋太宗杀害宋太祖的唯一证据是出自宋神宗朝和尚文莹的笔记《续湘山野录》中的一段记载,由于这一段时期我在外度假,网上找不到原文,只能凭记忆复述一下这段记载的大概,应该没有什么差错。

太祖太宗还没做皇帝时,曾经认识一个异人,这个人预言他们哥俩将在某年分别当皇帝,后来果然太祖是这一年当了皇帝。太祖称帝后,多年没见到这个异人,一直很想念他,后来在去洛阳的途中意外遇见,非常高兴,就将他带回宫中居住。这个异人果然不凡,居然只住在树上,不住宫中居室。太祖问他自己还能活多久,异人说,如果某年某月某日天不下雪,太祖还可以活十年,否则就到那天为止。到了那一天,太祖登太清阁望气,见星光灿烂,大喜,认为自己还可以活十年。谁知道到了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雪,太祖知道今晚自己要死了,于是急召晋王即太宗入宫。兄弟俩在屋内喝酒,叫待从在门外等候。待从们见到屋内烛光下太宗做“逊避”状。后来太祖太宗走到门外,此时雪已数寸,太祖手持“柱斧”(一种镇纸文具,玉或水晶制)戳雪,并对太宗说“好做好做”(好好干)。随后太祖去睡觉,因天太晚,太宗也“留宿禁中”(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认为这是决无可能的事)。待从听到太祖“鼻息如雷”,到五更时候却停止了,进去一看,已经驾崩。

以上就是这段记载的全部内容,我自信没有记错,不过还是希望某位网友能找到原文全文,出处有二,一是《续湘山野录》,一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在附注中录有全文。


这段记载完全是一段神话和鬼话,当然相信特异功能的人可能会相信。可即使你相信这段记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其中哪里有太宗谋杀太祖的情节?这明明是文莹和尚弘扬主旋律,颂扬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交班顺天应人,明代程姓的弱智文人见到这段记载居然认为这是太宗谋杀太祖的记录,此人肯定是特异功能的信仰者无疑。文莹和尚在地下也会大呼其冤,痛骂此人弱智。其实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早就指出此系“后人误会其辞,致生疑窦”。后来相信“烛影斧声”者我相信绝大多数并没有读过这段原文,否则我对他们的智商还是有一点信心的,这是三人成虎的效应作用罢了。至于少数读过原文仍然相信者,一是成见太深,先入为主;二是,原因不说也罢,免得伤人。

另外,由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引入这段记载部分内容,也是某些研究者相信的重要原因。可他们仍然没有仔细阅读李焘引入这段记载的仅是部分内容,而且也做了编辑修改。由于太祖是突然死亡,死前并未召见太宗顾命,因此李焘在解释自己引入这一部分内容时说:“顾命,大事也,而《正史》、《实录》无载,岂不惜哉?”,因此他才引入了太祖雪夜召太宗顾命的事,内容仅包括“急召晋王即太宗入宫。兄弟俩在屋内喝酒,叫待从在门外等候。待从们见到屋内烛光下太宗做“逊避”状。后来太祖太宗走到门外,此时雪已数寸,太祖手持‘柱斧’ (一种镇纸文具,玉或水晶制)戳雪,并对太宗说‘好做好做’(好好干)”。李焘认为《续湘山野录》非常荒谬,因此对这个异人预言太祖即位、死亡时间,以及他居住树上等情节一概删除,只保留了太祖太宗雪夜顾命一段,理由是“太祖达观知命,太宗顺天应人”,或许会发生这种事,也是弘扬主旋律,哪里有李焘相信这段鬼话之说?李焘认为太宗留宿禁中是决无可能的事,因此他接着引述了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称太祖过世后,宋皇后派遣宦官王承恩去召太祖子德芳(注意,不是德昭),而王承恩知道太祖传位晋王之志,因此直接去了晋王府召见了太宗。宋皇后一见太宗,立即明白了,就说了句“吾母子之命尽托官家”,于是太宗即位。大多数人读这段记载没有注意《长编》的附注,在其中李焘详细说明了他引用史料的取舍原因,也根本不是完全照引《续湘山野录》,即使引用的部分又何见太宗弑兄的记载?


一句话:这段唯一的所谓“烛影斧声”的记录完全是一段弘扬宋朝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接班符合天意的主旋律的鬼话, “烛影斧声”可以休矣,大家再不要相信明代程姓弱智文人的观点。相信异常之事(包括谋杀、篡位等)和三人成虎似乎是人类的一种特点或弱点,“烛影斧声”的流传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另附烛影斧声的原文。

居然在网上找到了《续湘山野录》的原文,贴于此与网友共欣赏这一段奇文,红色字为李焘的批注。

祖宗潛躍日,嘗與一道士遊於關河,無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無。每有乏則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劇飲爛醉。生喜歌步虛為戲,能引其喉於杳冥間作清徵之聲。時或一二句,隨天風飄下,惟祖宗聞之,曰:「金猴虎頭四,真龍得真位。」至醒詰之,則曰:「醉夢間語,豈足憑耶?」至膺圖受禪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極不再見,下詔草澤訪之。人或見於轘轅道中,或嵩、洛間,乃開寶乙亥歲也。上已祓禊,駕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陰下,笑揖太祖曰:「別來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後掖,恐其遁去,急回蹕見之,一如平時,抵掌浩飲。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後苑。苑吏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或數日不見。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翟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

太祖英武,其達生知命,蓋有如此者。文瑩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豈即張守真耶?或復一道士也。恐文瑩得之傳聞,故不審,如云「於西沼木陰下笑揖太祖」,「止宿後苑鳥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則聖壽可延一紀」,疑皆好事者飾說,未必然也。又云「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太祖既不豫,寧復自登閣,且至殿庭翟雪乎?今略加刪潤,更俟考詳。顧命,大事也,而實錄、正史皆不能記,可不惜哉。


二、金匮之盟的形成及其内容的流变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
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
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
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
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
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
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史》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
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
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
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廷美始不自安。
已而柴禹锡等告廷美阴谋,上召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
奏:“臣忝旧臣,为权幸所沮。”因言昭宪太后顾命及先朝自朔之事。上于宫中访
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遂大感悟。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
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为司徒兼侍中。

赵普以廷美谪居西洛非便,复教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怨望,乞
徙远郡,以防他变。”诏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宋史》列传第三 宗室一

太平兴国初入朝,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颇为卢多逊所毁,奉朝请数年,
郁郁不得志。会柴禹锡、赵镕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召问,普言愿
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太
宗感悟,召见慰谕。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先是,秦王廷美班在宰相上,至
是,以普勋旧,再登元辅,表乞居其下,从之。及涪陵事败,多逊南迁,皆普之力
也。
《宋史》 列传第十五《赵普传》

宋史本传记载得很清楚,廷美为皇储的标志就是“尹开封” ,皇族京尹为皇储是宋史编者们很清楚的史实。不仅如此宋真宗被立皇太子之前,也是开封尹,“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宋史》本纪真宗纪)皇族京尹就是皇储,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规律一直保持到宋真宗成为中原百年来第一位皇太子为止。此一问题已是铁证如山,多辩无益。


“壬辰,制以開封尹壽王元侃為皇太子,改名恒。大赦天下。文武常參官子為父後,見任官賜勳一轉。詔皇太子兼判開封府。自唐天祐以來,中國多故,不遑立儲貳,斯禮之廢,將及百年,上始舉而行之,中外胥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八 宋真宗于此成为中原近百年来第一位皇太子。


这一段也记载了金匮之盟的始末。太宗篡改了原始的记录,将三传约改成了二传约记载于宋《正史》及《实录》,但宋史的编者根据其他没有被完全篡改的史料怀疑原来的盟约是三传约,而且史实也证明是三传约,即太宗一即位即以廷美为京尹,即皇储。宋史明载廷美获罪即赵普与太宗勾结所为,为太宗传子排除障碍,如果廷美不是皇储,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他日,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于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此条史料证明,赵普明确反对廷美继位,也反对太祖传太宗,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廷美遂得罪”,被废皇储,贬死房州。

至于为何公布金匮之盟,这是牵涉到“三传约”和“二传约”的关键。考之后来太宗、廷美、德昭三个爵位官位的顺次依替,昭宪太后的本意是三传约,即传给太宗、廷美再传德昭,回归太祖一支。太宗没有参预昭宪顾命,只有太祖、赵普参预,因此太祖死后赵普是唯一的证人。太宗知道这一顾命的内容,因此即位后即以廷美为皇储,第二皇储为德昭(继承了廷美的爵位官位)。由于赵普是太宗政敌,反对立太宗为皇储,被太祖贬出京城。德昭死后,阻碍太宗传子的唯一障碍就是廷美,赵普为了再次复相,便与以前的政敌太宗勾结一起陷害廷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伪证廷美不是第一皇储,赵普以唯一证人的身份伪证昭宪顾命仅是“二传约”,即皇位只传太宗,因此也才有了事隔多年后重新发现盛有昭宪太后顾命文书的金匮的闹剧。太宗则公开伪称廷美不是昭宪太后的亲生子,这些全部是为了否认廷美具有皇位继承资格。金匮之盟实质是昭宪太后死时顾命是三传约,却被多年后赵普篡改为二传约。太宗是白痴吗?他聪明得很。
三、五代宋初皇族京尹即为皇储

五代的帝位继承中,皇帝属意某人为皇储,即为京尹,这是皇储的标志,五代共有朱友文、李从荣、李从厚、石重贵、刘承训、柴荣;宋朝有赵光义、赵廷美、赵恒,共九人。而成年人中,未做过京尹,和平继位为皇帝的(即不包括篡位、自立),只有刘承祐一人而已,这是因为他的兄长皇储开封尹刘承训死了才两个月,其父刘知远来不及建储就已驾崩。

请问京尹即为储君,是不是铁证如山?你能举出一个和平继位却没当过京尹的皇帝吗(千万别再提李存勖了,他的父亲李克用根本一天皇帝也没做过)?京尹即为皇储作为规律在五代和宋初(真宗前)竟然是100%的准确,无一例外,请问历史学中还有比这个更加铁证如山的规律吗?所以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不必再费词讨论了,赵光义在太祖生前为开封尹,是太祖指定的铁定的皇储。


四、《宋史》不载继位遗诏问题

宋太祖遗诏其实是有的,保存在《宋会要辑稿》和《宋大诏令》中,但这个不是关键。因为遗诏其实是一种官样的形式,究竟是否是太祖亲授,于史无征,但如果你说不是太祖亲授,也是于史无征。最关键的一点是,太祖死得突然,死前并无顾命可为定论,因此宋太宗是无太祖顾命,不是没有遗诏。


太宗虽无顾命继位,但确有太祖遗诏,且生前为亲王京尹,已是皇储,怎么可能说是不合法的呢?什么是法呢?你首先得给以明确定义,按照你的理解,似乎是没有遗诏就是不合法,可是太祖是有遗诏的,所以你的说法存在着问题。

《宋会要》和《宋大诏令》是比《宋史》更加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既然它们已经载了太祖遗诏全文,难道元末编的宋史本纪不提及遗诏能倒过来证明遗诏不存在吗?


遗诏具有时效性,如果太宗真的伪造遗诏,必在即位时,也必公布天下。伪造遗诏只是一件技术上的小事,帝位已经继承了,伪造一件遗诏还是难事吗?既然即位时伪造了,为何不公布?却等时过境迁再伪造?这是根本上情理不通的事。既然不公布,为何要载入政府文件?除非太宗是个白痴,否则无法理解他为何这样做。


有宋一朝除去太宗外,《宋史》本纪中不明载奉遗诏继位(不包括南宋诸末帝)共有四位:


神宗:四年正月丁巳,英庙崩,帝即皇帝位。


哲宗: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位。

徽宗:皇太后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
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宁宗:帝固辞曰:“恐负不孝名。”汝愚曰:“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变生,置太上皇何地!”众扶入素幄,披黄袍,方却立未坐,汝愚率同列再拜。

这四位皇帝即位时本纪均无明载奉遗诏,为何独以证明太宗继位是不合法的呢?更何况太宗遗诏全文明载于宋政府的原始文件《宋会要》和《宋大诏令》。难道编于元末的急就章《宋史》本纪的只字片语就可以断定此遗诏是伪造?用后出的二手史料来证明前出的一手史料为非,真不明白是何种逻辑。


“宋史之类史籍当然不会记录遗诏全文,但一定会记载有遗诏这件事情”,这句话是你老兄说的吧?你又如何证明神宗、哲宗即位一定没有遗诏?你必须证明他们确实没有遗诏,因此《宋史》才没有记载,这样才能证明你的观点:有遗诏就一定会载,是吧?五代宋初皇族京尹就是皇储(太宗后加亲王更加巩固了皇储地位),你对这一点还有疑问?你举的例子中不是都已经说明了吗?你怎么知道太祖的遗诏一定是后人伪造的?你必须给出证据是吧?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你的任何证据。你说太宗朝没见到这个遗诏,曾经举《太宗实录》为例,可惜《太宗实录》仅是残本,而且根本没有太宗初年的任何内容,你举这个例子不是很可笑吗?

我在前面的贴子中早就强调过,遗诏只是官样文章,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使是篡位,伪造遗诏仅是一件技术上的小事,如果太宗篡位,他也一定会伪造一道公布天下,他和他的子孙不会愚蠢到时过境迁再去伪造而且载入官方文件,更何况你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道遗诏真的是伪造的。

我找到了宋英宗和宋神宗的遗诏,都记载于《宋大诏令》中,却没有记载于《宋史》本纪中,由此可以证明,不能用《宋史》本纪有无遗诏的记录来否认宋太祖遗诏的存在,除非你能证明宋英宗神宗的遗诏也是伪造的。另外,在《宋史·礼志》中也录有宋太祖的遗诏,而且有宋太宗奉遗诏继位的过程,这更说明了不能用《宋史》本纪中有无遗诏来证明宋太宗继位是否合法。你的根本性的证据都不能成立。

五、为何后人怀疑宋太宗继位不正?背景的分析

哲宗被废的孟皇后逃避金兵到江西,传话给高宗,说梦中见太祖,有责难之意;宋使洪适归国后曾告诉高宗,见攻下开封的金太宗相貌酷似太祖。另有多位大臣上书高宗,说多年来宗室中独重濮王(太宗之子,真宗的兄弟,英宗的父亲)子孙,而对太祖子孙不公,太祖在天之灵不保佑,以致有靖康之难,在京师的太宗子孙尽被金人所掳。这一系列的鬼话连篇其实是反映了一种舆论,一种共识,靖康之难是宋太宗违背金匮之盟,不将皇位传给太祖子孙的报应。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独子夭折,自己被吓得终身阳萎的高宗(不是虚构,是事实)只得收养两个太祖的七世孙,即自己的侄辈于宫中,但并未立即立为太子,也许他还有幻想自己会回阳复春。随着回阳无望,高宗打算立其中一较胖者为子,并遣送较瘦者回家,但临行前还想再观察一下。两小孩立于高宗前,忽有一猫窜出,较胖者抬起一脚踢去,而瘦者肃立不动。高宗一念之间改变了主意,认为为帝者不应该如此轻佻,于是改立瘦者为子,是为孝宗。高宗立太祖后代并非太宗后尽为金人所掳,南宋宰相赵汝愚即为太宗后,而是为了平息这种不满的舆论,自己也相信冥冥中或有太祖在的缘故。但这一切于太宗继位是否合法(符合太祖本意)无关,而是对太宗不传位于太祖子孙违背盟约的不满。


后人其实也就是明朝一个文人可能是因为南宋初年不满太宗大爆发的背景,却又不了解五代宋初背景,文言文不及格,智商其低、想像力却丰富(这个似乎是一个规律,一笑),读到一个神宗朝和尚写的鬼话认为太宗是篡位,他连柱斧是什么东西都不明白,连这篇鬼话是颂扬太祖太宗传承得于天意的主旨都没有读懂;即使这篇鬼话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又哪里有太宗弑兄篡位的记载?以后的人有了先入为主之见,大多数连这篇鬼话的原文都没有读过(从善意的角度上讲,他们是粗心)、没有读通(这个就不太善意了),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更有人说这段鬼话中还有太宗持斧砍死太祖的记载,真是让人捧腹摇头,持什么斧?一个镇纸水晶柱斧?这就是所谓“烛影斧声”这一鬼话的流传过程,可能比较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三人成虎,于此更是一个明证。
宋太宗的药剂师水平似乎很强啊:D
“炷影斧声”。。。。。。只能说古人用词太精炼了,给后人以无限遐想。
“这一规律一直保持到宋真宗成为中原百年来第一位皇太子为止”——就是说,这个规律只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太宗身上,第二次发生在太宗儿子身上?;funk ;funk ;funk

哈哈哈哈哈哈:D :D :D
这作者,研究水平是有的,可是缺乏政治敏感度。
可惜一个大宋王朝,给宋太宗这家伙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