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下论坛讨论帖,部分内容单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3:35:15
都是从吵架帖中提出来的,河内还是说了一些好东西的


舰射小型通用型反舰导弹作战过程
1、获取目标舰运动要素。这可以通过本舰雷达和其他平台的进行测量。通过其他平台进测量的,有两种情况:能使用其他平台广域测量要素进行火控的平台,一定要有指北系统和定位通信系统,并且有自动海图系统。没有的,只能进行关联前伸平台间瞄法。
2、计算射击诸元。过去用射击指挥仪,新系统是综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内嵌。测量的是目标舰现在点,航迹等参数,所以测量需要一段时间,大约几十秒到几分钟。然后计算诸元,包括前置点等。
3、装定。现在装定总线大约1-10兆,过去2.4k也能用。
4、检测。在战斗前已经自动检测完毕,可用弹有指示。装订主要对可用弹,故障弹不考虑
5、点火。助推发动机点火,出筒后,近端解锁,主发动机保险开启接电,弹速和高度达到指标,则主发动机点火,成功则起爆罗拴,助推脱落,主发动机工作
6、继续爬高,导弹速达标后,下降,高度达标后,高度表参与自控,同时转向射面。完成后,导弹保持射向和高度,直奔目标区,高度表和惯导INS参与控制,弹载接收机为在线侦听状态。定时器开始数步计数。
7、计数时间1到开启雷达电源,计数时间2到雷达高压接电,稳定后进入搜索自导
8、搜索截获目标,迅速凝视目标,转向目标,同时下降高度到20
9、测距到15-20公里,战斗降高到5,远端保险最后一道解锁
10、测距到6-5公里,调整开始俯冲,同时发动机开始增速,达音速以上
11、着舰。弹鼻锥触舰体,加速度超限,战斗部起爆点火机构点火,延时机构动作;弹前部仪器被挤碎,半穿甲战斗部爪钉连同穿甲锥抓住舰体钢板,不发生跳弹,然后穿透船板和船肋,进入舰体,延时机构限制脱落,战斗部起爆。

反舰导弹两个飞行阶段
在自控段完全靠高度表和INS控制飞行,所以对外界因素根本不会有反应。在自导雷达开机前,导弹基本是定高匀速直线飞行。依靠热像能在8-20公里间进行观测。如果有前出静默平台,则能在更远距离上截获预报。此时导弹飞行高度在50米,无干扰情况下,雷达截获距离可达50公里以上。如果舰上有处于进入战斗发射状态的区域防空武器,此时拦截与打靶毫无差异。这迫使进攻方尽量缩短发现距离,如采用022这样的平台,超低空突防,潜艇,等等
在自导段,导弹有转弯和降高动作,会造成在瞄准窗口上的水平摆动,但是幅度不大,不会像战斗机反指挥仪机动那样的剧烈摆动。所以对舰空导弹火控系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动态误差,但是贴近水面机动,常造成引信误差导致不能有效摧毁,采用激光近炸引信情况大为改观。
所以不要以为发射就能击沉,也不要认为拦截必定击落

中共设计8号弹半穿甲战斗部的故事
马岛战争后,中共派团去了法兰西宇航,介绍飞鱼导弹时,中共代表团提出为什么要安装防跳爪。法兰西人回答给了他们个深刻教训,大意是:导弹是很少能垂直击中舰体的,尤其是舰艇是机动的,命中角超大是常见的情况,发生跳弹的几率很高。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共自行设计的小型导弹半穿甲战斗部都有防跳角。近些年很多中共单位企图在此方面立项,采用新型的半穿甲战斗部,目前似乎都没有具体型号出现。

反舰导弹末导雷达干扰与反干扰措施
发射反舰弹时,指挥员战术上就考虑措施,如,缩短雷达开机时间,这对导弹也有影响,可能导致超差,导弹找不到目标。为此,现代新型反舰导弹指挥员可以增加导弹雷达开机初始搜索方位几个特定方位轴线,注意轴线这个词。目的就是缩短对方电子战系统截获和干扰时间,尤其是存储转发类型的干扰。
此外,限定搜索角,避免其他位置的信号诱导。对目标舰本舰距离和角度拖引,同样采取信息处理,限制速度和角度逻辑超差另外就是组织齐射,编队多轮齐射。这些办法仅仅是可用手段,有效程度要视具体情况

反舰导弹射击前提
反舰导弹射击前提,就是要获取目标舰的信息。如,方位距离,航速航向,来源主要是雷达,因为距离远,超过了光学系统作用距离。所以,针对目标指示雷达的电子战措施,主要是破坏其测量,使其延长开机时间,便于己方系统测定和组织反击。
导弹射击的诸元中,需要确定前置点,而不是现在点。所谓前置点就是按照航速航向预测的,导弹抵达末导开机位置时的目标舰可能位置。当然有偏差,偏差不能超过导弹方位限制角,超过了,末导开机后,就无法再找到目标。
小型高速艇的优势,就是机动灵活,配合电子战系统,形成虚假的航速航向,结合机动能力,引诱导弹诸元装订超差,造成末导误差越限,以及造成大超差情况下,动态跟踪过程中精度恶化,大大降低命中率,或者失的

战斗轰炸机的空射反舰作战过程
航空兵作战飞机不仅挂载武器有限,在战区执勤也很有限,而且是容易被观察的目标。所以航空兵的出动,必须要准确,隐蔽,和快速,才能达成进攻目的和降低自己战损。
所以除在己方值勤空域内执行防空巡逻的战斗机外,主力攻击战斗轰炸机通常都是在机场出发场高等级战斗准备状态。随便放出飞机,就如同珊瑚海和中途岛的教训。而且导弹挂载执勤需要保障维护才能保持长时间的战斗状态,挂载时间和次数有限,而且通常不能带弹着陆。为延长执勤状态,除少数一级战斗准备的飞机外,机群多数导弹是处于挂载检测状态,随时准备战斗。所以说要求战斗机带弹在战区游弋,那是梦话。

空射反舰导弹:
战斗机携带的反舰导弹作战,首先要确定目标。但是通常提供的是目标区大致位置,传输时延和平台基准误差,信息融合误差等等,足以导致末导脱靶。情报信息交换,仅在平台之间,由发射飞机转换为诸元转发导弹。但是转发是有条件的。必须是载机射后还有转发条件。往往载机需要急剧规避,导致丧失条件。
确定目标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甄别。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甄别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机载雷达,需要其他侦察系统和手段协助,或者通过征候判断,以及多平台信息融合。这导致载机在射前,需要花费时间,和接近目标到其他传感器范围内。通常采取多机协同解决。情况之一,就是战术侦察机,或者担任战术侦察的僚机,在高空实施最大限度地抵近,争取抵达能够获得甄别的距离内,载机超低空静默跟随,一旦确定,在战术僚机失去甄别阵位之前的极短时间内,完成上升、瞄准和射弹过程。然后脱离
为什么要上升呢?因为发射空舰导弹时,在发动机使导弹增速到自主飞行之前,导弹是一直下落的,因此要防止其触水解体,和低于最低限制高度。所以载机射前跃起到发射限制高度以上。此外,载机射前必须稳定飞行十数秒左右,以便完成瞄准和装订,同时使导弹超前。

信号特征不稳定性对反舰导弹的影响
反舰导弹在载机取得确认目标后发射出去,并不等于导弹本身取得了确认。但是载机可以限制缩小导弹诸元界限,使导弹只针对目标附近狭小的区域,这样可减少受周边杂乱信号的影响。
这就开始体现022小吨位,机动性,和特征小而不稳定的优势了。吨位小使得导弹装订时,必须限制在很小范围;速度快导致限制范围不得不放大,形成矛盾。小而快且灵活机动,使得航迹变化快,装订诸元难以准确判断航迹前置点。再就是信号特征不稳定,使得目标基准重心不确定,更难以判断航迹。
加上干扰战术,使得真假目标即使在载机甄别后,还会对导弹导引头发生非常有效的干扰作用(如不稳定的信号特征,很容易用发射干扰弹形成的假航迹引诱),而且在截获雷达幅瓣信号时,还能进行距离拖引和角度拖引,导致导弹命中水面假目标信号,大量使用干扰弹药,能形成比艇长大得多的信号,遮蔽真信号和图像,配合艇实施机动,导致前置点完全偏离,这也是目前反舰导弹遭到的最大问题。
至于说什么从空中能透过烟幕,那是毫无战术技术常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看法。实施干扰手段,世界上还没有人会不对准来袭方位。此外反舰导弹通常采取10-20米高的跟踪弹道,稳定后在5000米距离上,开始俯冲以便突防和增强打击的致命性,采取干扰遮蔽会怎么样,大家自己思考。

红外制导远程反舰的局限
红外传感器原理形式上分为两类:热源类,影像类。传感器热像为多
同等辐射强度时,相对空中干净背景作用距离大,对海和地面作用距离短,最多与制导雷达也有差距,探测距离一般在10多公里,很难超过15,而且在干扰条件下处理难。
反舰通常用成像类,因为舰体辐射呈不规则片状特征,一旦遭到干扰,根本无法区分辐射和舰体,通常就按干扰引起的影像突变前的原质心推算,依托是估算。所以在强烈干扰环境下,对于大型舰,有少许效果,快速常规小艇,效果差,对于本身特征就不稳定的艇,几乎无用。

视距包括雷达,光学系统,以及肉眼等等。广义的来说,交战平台相互之间都在视距范围内。肉眼视距,海上通常在20公里左右,再远除大型舰只外,都是很难发现的,不仅是肉眼问题,也是海上能见度所致。因此海上直瞄武器的交战观察,借助光学器材都在30公里以内这是针对大型目标。雷达则在45公里左右,这是海平面雷达地平线的大致距离。
早期反舰导弹将射程定位在38-40公里,就是针对光学器材可靠探测距离,以及舰炮散布规律等确定的。因此小型艇在30-45公里距离上,正处于普通光学器材的不可靠观测距离范围,加上海上能见度很少大于20公里,因此,采取低可见度涂装措施,对光学器材影响,可想而知。

都是从吵架帖中提出来的,河内还是说了一些好东西的


舰射小型通用型反舰导弹作战过程
1、获取目标舰运动要素。这可以通过本舰雷达和其他平台的进行测量。通过其他平台进测量的,有两种情况:能使用其他平台广域测量要素进行火控的平台,一定要有指北系统和定位通信系统,并且有自动海图系统。没有的,只能进行关联前伸平台间瞄法。
2、计算射击诸元。过去用射击指挥仪,新系统是综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内嵌。测量的是目标舰现在点,航迹等参数,所以测量需要一段时间,大约几十秒到几分钟。然后计算诸元,包括前置点等。
3、装定。现在装定总线大约1-10兆,过去2.4k也能用。
4、检测。在战斗前已经自动检测完毕,可用弹有指示。装订主要对可用弹,故障弹不考虑
5、点火。助推发动机点火,出筒后,近端解锁,主发动机保险开启接电,弹速和高度达到指标,则主发动机点火,成功则起爆罗拴,助推脱落,主发动机工作
6、继续爬高,导弹速达标后,下降,高度达标后,高度表参与自控,同时转向射面。完成后,导弹保持射向和高度,直奔目标区,高度表和惯导INS参与控制,弹载接收机为在线侦听状态。定时器开始数步计数。
7、计数时间1到开启雷达电源,计数时间2到雷达高压接电,稳定后进入搜索自导
8、搜索截获目标,迅速凝视目标,转向目标,同时下降高度到20
9、测距到15-20公里,战斗降高到5,远端保险最后一道解锁
10、测距到6-5公里,调整开始俯冲,同时发动机开始增速,达音速以上
11、着舰。弹鼻锥触舰体,加速度超限,战斗部起爆点火机构点火,延时机构动作;弹前部仪器被挤碎,半穿甲战斗部爪钉连同穿甲锥抓住舰体钢板,不发生跳弹,然后穿透船板和船肋,进入舰体,延时机构限制脱落,战斗部起爆。

反舰导弹两个飞行阶段
在自控段完全靠高度表和INS控制飞行,所以对外界因素根本不会有反应。在自导雷达开机前,导弹基本是定高匀速直线飞行。依靠热像能在8-20公里间进行观测。如果有前出静默平台,则能在更远距离上截获预报。此时导弹飞行高度在50米,无干扰情况下,雷达截获距离可达50公里以上。如果舰上有处于进入战斗发射状态的区域防空武器,此时拦截与打靶毫无差异。这迫使进攻方尽量缩短发现距离,如采用022这样的平台,超低空突防,潜艇,等等
在自导段,导弹有转弯和降高动作,会造成在瞄准窗口上的水平摆动,但是幅度不大,不会像战斗机反指挥仪机动那样的剧烈摆动。所以对舰空导弹火控系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动态误差,但是贴近水面机动,常造成引信误差导致不能有效摧毁,采用激光近炸引信情况大为改观。
所以不要以为发射就能击沉,也不要认为拦截必定击落

中共设计8号弹半穿甲战斗部的故事
马岛战争后,中共派团去了法兰西宇航,介绍飞鱼导弹时,中共代表团提出为什么要安装防跳爪。法兰西人回答给了他们个深刻教训,大意是:导弹是很少能垂直击中舰体的,尤其是舰艇是机动的,命中角超大是常见的情况,发生跳弹的几率很高。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共自行设计的小型导弹半穿甲战斗部都有防跳角。近些年很多中共单位企图在此方面立项,采用新型的半穿甲战斗部,目前似乎都没有具体型号出现。

反舰导弹末导雷达干扰与反干扰措施
发射反舰弹时,指挥员战术上就考虑措施,如,缩短雷达开机时间,这对导弹也有影响,可能导致超差,导弹找不到目标。为此,现代新型反舰导弹指挥员可以增加导弹雷达开机初始搜索方位几个特定方位轴线,注意轴线这个词。目的就是缩短对方电子战系统截获和干扰时间,尤其是存储转发类型的干扰。
此外,限定搜索角,避免其他位置的信号诱导。对目标舰本舰距离和角度拖引,同样采取信息处理,限制速度和角度逻辑超差另外就是组织齐射,编队多轮齐射。这些办法仅仅是可用手段,有效程度要视具体情况

反舰导弹射击前提
反舰导弹射击前提,就是要获取目标舰的信息。如,方位距离,航速航向,来源主要是雷达,因为距离远,超过了光学系统作用距离。所以,针对目标指示雷达的电子战措施,主要是破坏其测量,使其延长开机时间,便于己方系统测定和组织反击。
导弹射击的诸元中,需要确定前置点,而不是现在点。所谓前置点就是按照航速航向预测的,导弹抵达末导开机位置时的目标舰可能位置。当然有偏差,偏差不能超过导弹方位限制角,超过了,末导开机后,就无法再找到目标。
小型高速艇的优势,就是机动灵活,配合电子战系统,形成虚假的航速航向,结合机动能力,引诱导弹诸元装订超差,造成末导误差越限,以及造成大超差情况下,动态跟踪过程中精度恶化,大大降低命中率,或者失的

战斗轰炸机的空射反舰作战过程
航空兵作战飞机不仅挂载武器有限,在战区执勤也很有限,而且是容易被观察的目标。所以航空兵的出动,必须要准确,隐蔽,和快速,才能达成进攻目的和降低自己战损。
所以除在己方值勤空域内执行防空巡逻的战斗机外,主力攻击战斗轰炸机通常都是在机场出发场高等级战斗准备状态。随便放出飞机,就如同珊瑚海和中途岛的教训。而且导弹挂载执勤需要保障维护才能保持长时间的战斗状态,挂载时间和次数有限,而且通常不能带弹着陆。为延长执勤状态,除少数一级战斗准备的飞机外,机群多数导弹是处于挂载检测状态,随时准备战斗。所以说要求战斗机带弹在战区游弋,那是梦话。

空射反舰导弹:
战斗机携带的反舰导弹作战,首先要确定目标。但是通常提供的是目标区大致位置,传输时延和平台基准误差,信息融合误差等等,足以导致末导脱靶。情报信息交换,仅在平台之间,由发射飞机转换为诸元转发导弹。但是转发是有条件的。必须是载机射后还有转发条件。往往载机需要急剧规避,导致丧失条件。
确定目标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甄别。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甄别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机载雷达,需要其他侦察系统和手段协助,或者通过征候判断,以及多平台信息融合。这导致载机在射前,需要花费时间,和接近目标到其他传感器范围内。通常采取多机协同解决。情况之一,就是战术侦察机,或者担任战术侦察的僚机,在高空实施最大限度地抵近,争取抵达能够获得甄别的距离内,载机超低空静默跟随,一旦确定,在战术僚机失去甄别阵位之前的极短时间内,完成上升、瞄准和射弹过程。然后脱离
为什么要上升呢?因为发射空舰导弹时,在发动机使导弹增速到自主飞行之前,导弹是一直下落的,因此要防止其触水解体,和低于最低限制高度。所以载机射前跃起到发射限制高度以上。此外,载机射前必须稳定飞行十数秒左右,以便完成瞄准和装订,同时使导弹超前。

信号特征不稳定性对反舰导弹的影响
反舰导弹在载机取得确认目标后发射出去,并不等于导弹本身取得了确认。但是载机可以限制缩小导弹诸元界限,使导弹只针对目标附近狭小的区域,这样可减少受周边杂乱信号的影响。
这就开始体现022小吨位,机动性,和特征小而不稳定的优势了。吨位小使得导弹装订时,必须限制在很小范围;速度快导致限制范围不得不放大,形成矛盾。小而快且灵活机动,使得航迹变化快,装订诸元难以准确判断航迹前置点。再就是信号特征不稳定,使得目标基准重心不确定,更难以判断航迹。
加上干扰战术,使得真假目标即使在载机甄别后,还会对导弹导引头发生非常有效的干扰作用(如不稳定的信号特征,很容易用发射干扰弹形成的假航迹引诱),而且在截获雷达幅瓣信号时,还能进行距离拖引和角度拖引,导致导弹命中水面假目标信号,大量使用干扰弹药,能形成比艇长大得多的信号,遮蔽真信号和图像,配合艇实施机动,导致前置点完全偏离,这也是目前反舰导弹遭到的最大问题。
至于说什么从空中能透过烟幕,那是毫无战术技术常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看法。实施干扰手段,世界上还没有人会不对准来袭方位。此外反舰导弹通常采取10-20米高的跟踪弹道,稳定后在5000米距离上,开始俯冲以便突防和增强打击的致命性,采取干扰遮蔽会怎么样,大家自己思考。

红外制导远程反舰的局限
红外传感器原理形式上分为两类:热源类,影像类。传感器热像为多
同等辐射强度时,相对空中干净背景作用距离大,对海和地面作用距离短,最多与制导雷达也有差距,探测距离一般在10多公里,很难超过15,而且在干扰条件下处理难。
反舰通常用成像类,因为舰体辐射呈不规则片状特征,一旦遭到干扰,根本无法区分辐射和舰体,通常就按干扰引起的影像突变前的原质心推算,依托是估算。所以在强烈干扰环境下,对于大型舰,有少许效果,快速常规小艇,效果差,对于本身特征就不稳定的艇,几乎无用。

视距包括雷达,光学系统,以及肉眼等等。广义的来说,交战平台相互之间都在视距范围内。肉眼视距,海上通常在20公里左右,再远除大型舰只外,都是很难发现的,不仅是肉眼问题,也是海上能见度所致。因此海上直瞄武器的交战观察,借助光学器材都在30公里以内这是针对大型目标。雷达则在45公里左右,这是海平面雷达地平线的大致距离。
早期反舰导弹将射程定位在38-40公里,就是针对光学器材可靠探测距离,以及舰炮散布规律等确定的。因此小型艇在30-45公里距离上,正处于普通光学器材的不可靠观测距离范围,加上海上能见度很少大于20公里,因此,采取低可见度涂装措施,对光学器材影响,可想而知。

年之间,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目前中共通用台不仅可以作为武器控制台,指挥台,还能作为舰队综合指挥控制台使用。接口部分可以全部在军标机柜上,而不像过去那样,一个设备一个机柜和专用台,现在可以一个机柜安装武器,传感器和电子战等等接口机箱,某小型高速作战艇两个机柜分布于间隔的左右两舷舱室,相互冗余备份。
很强大 要顶。。。
应该置顶的~
很不错的资料,应该置顶
:lol 谢谢游民GXB整理……标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