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披露自产导弹辛酸史:费力搞研发不敌美国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13:35
  9日,台湾《中国时报》披露了有关本岛研发导弹的内幕,涉及台军今后最为倚重的三款新式导弹(“新三弹”)。 报道显示,“新三弹”的研制过程可谓险象环生,如今虽大体结案,但后面的服役之路仍然迷雾重重。

  多年来,台湾诸多媒体总是充斥着“国军英勇”、“军威雄壮”等陈词滥调,绝少提及军队及相关单位的困难与弊端,一副“报喜不报忧”的派头。而《中国时报》在12月初却一改“戏路”,报道了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发“新三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有悲天悯人之意。

  《中国时报》的文章提到,台湾“国防部”在10年前委托“中研院”研制以“雄风”-2E攻陆巡航导弹(LCAM)、“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SSM)和“天弓”-3型反导拦截弹(SAM)为代表的“新三弹”,以抗衡大陆军力。但工作进行到2004年6月时却有两个项目因屡试屡败而面临“现况结案”。所谓“现况结案”,就是不管研发到什么阶段都就地停止,换句话说,就是宣告研发失败。“新三弹”中最关键的“雄风”-2E已是5次试射全失败,刚刚上任的“国防部长”李杰毫不客气地向新任“中研院”院长龚家政中将下最后通牒,“再给半年时间进行一次试射,第六次如果不行,就意味着‘中研院’没有研发巡航导弹的技术,立即现况结案”。

  面临绝路的龚家政找上有“雄风导弹之父”之称的韩光渭,经他指点,起用“中研院”下属“飞弹所”前所长王德胜为“雄风”-2E研发总顾问。 王德胜早年曾在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IAI)长期实习,熟悉导弹研发的关节点。他带领研发团队从8月起花两个月时间仔细为已造好的导弹“体检”,终于发现关键的零件焊接点“位置不对”,没有按照标准程序安装,于是重新再造出一枚新弹。2004年10月底,这枚新弹在九鹏基地进行第六次试射,取得成功,当天包括龚家政在内的“中研院”官员竟跪地祈祷。

  第二个面临“现况结案”压力的是“雄风”-3导弹。“雄风”-3以往每次试射时飞不到百余公里,导弹未到达目标便落海。研发团队也是费尽周折,解决了其不耐高温的问题,使导弹首度完成150公里的试射,并具有将导弹射程延伸至300公里的潜力。如今,“雄风”-3已经定型投产,现已在一艘成功级护卫舰部署,未来还将部署在基德级驱逐舰上。

  至于“天弓”-3型导弹,关键技术在微波器。“天弓”-3型导弹在空中要寻找来袭导弹,微波器好比手电筒帮助照明,找出来袭导弹位置。“中研院”再次发挥“克难精神”,终于开发出高功率微波器。

  由于“新三弹”开发渐上正轨,“中研院”终于又得到“国防部”关爱的眼神,但这并不能改变台湾当局“以进口为尊”的军火采购政策。2000年至今,台湾每年的“国防总预算”为300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左右,外购武器金额占到武器采购支出的82.2%,而内购仅占17.8%!事实上,正如当年“中研院”搞出“天弓”-2型防空导弹,换来美国售台“爱国者”-2导弹的结果一样,它在“新三弹”方面的成功,也逃不过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宿命”,正所谓“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9日,台湾《中国时报》披露了有关本岛研发导弹的内幕,涉及台军今后最为倚重的三款新式导弹(“新三弹”)。 报道显示,“新三弹”的研制过程可谓险象环生,如今虽大体结案,但后面的服役之路仍然迷雾重重。

  多年来,台湾诸多媒体总是充斥着“国军英勇”、“军威雄壮”等陈词滥调,绝少提及军队及相关单位的困难与弊端,一副“报喜不报忧”的派头。而《中国时报》在12月初却一改“戏路”,报道了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发“新三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有悲天悯人之意。

  《中国时报》的文章提到,台湾“国防部”在10年前委托“中研院”研制以“雄风”-2E攻陆巡航导弹(LCAM)、“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SSM)和“天弓”-3型反导拦截弹(SAM)为代表的“新三弹”,以抗衡大陆军力。但工作进行到2004年6月时却有两个项目因屡试屡败而面临“现况结案”。所谓“现况结案”,就是不管研发到什么阶段都就地停止,换句话说,就是宣告研发失败。“新三弹”中最关键的“雄风”-2E已是5次试射全失败,刚刚上任的“国防部长”李杰毫不客气地向新任“中研院”院长龚家政中将下最后通牒,“再给半年时间进行一次试射,第六次如果不行,就意味着‘中研院’没有研发巡航导弹的技术,立即现况结案”。

  面临绝路的龚家政找上有“雄风导弹之父”之称的韩光渭,经他指点,起用“中研院”下属“飞弹所”前所长王德胜为“雄风”-2E研发总顾问。 王德胜早年曾在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IAI)长期实习,熟悉导弹研发的关节点。他带领研发团队从8月起花两个月时间仔细为已造好的导弹“体检”,终于发现关键的零件焊接点“位置不对”,没有按照标准程序安装,于是重新再造出一枚新弹。2004年10月底,这枚新弹在九鹏基地进行第六次试射,取得成功,当天包括龚家政在内的“中研院”官员竟跪地祈祷。

  第二个面临“现况结案”压力的是“雄风”-3导弹。“雄风”-3以往每次试射时飞不到百余公里,导弹未到达目标便落海。研发团队也是费尽周折,解决了其不耐高温的问题,使导弹首度完成150公里的试射,并具有将导弹射程延伸至300公里的潜力。如今,“雄风”-3已经定型投产,现已在一艘成功级护卫舰部署,未来还将部署在基德级驱逐舰上。

  至于“天弓”-3型导弹,关键技术在微波器。“天弓”-3型导弹在空中要寻找来袭导弹,微波器好比手电筒帮助照明,找出来袭导弹位置。“中研院”再次发挥“克难精神”,终于开发出高功率微波器。

  由于“新三弹”开发渐上正轨,“中研院”终于又得到“国防部”关爱的眼神,但这并不能改变台湾当局“以进口为尊”的军火采购政策。2000年至今,台湾每年的“国防总预算”为300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左右,外购武器金额占到武器采购支出的82.2%,而内购仅占17.8%!事实上,正如当年“中研院”搞出“天弓”-2型防空导弹,换来美国售台“爱国者”-2导弹的结果一样,它在“新三弹”方面的成功,也逃不过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宿命”,正所谓“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台媒的八股文~~~~~~~~~~~~
换个角度看,同样是中国人,台湾中科院很多人还是有骨气的,如果这些人在大陆肯定大有作为。
都买算了,何必那么累呢??!!;P :D
原帖由 matrix2388 于 2007-12-12 12:28 发表
换个角度看,同样是中国人,台湾中科院很多人还是有骨气的,如果这些人在大陆肯定大有作为。

那天看央视的采访关于台湾眷村的节目
真的觉得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
只是各自的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却要兵戈相见  太让人遗憾了
我的一贯观点,不看好ww的自研项目,毕竟军工行业靠的是全面的工业基础,芯片做的好未必能造坦克、大炮。
不要说炮管与造芯片比没有技术含量,可就是没有几个国家能造出合格的东西。
:L 只能說個屁字了得....好好查查臺灣軍火老史,有幾件東西能完全自行生產?還怪老美人家不厚道....要是人真不厚道,嘿嘿,我看連個模型臺灣都很難拿出手吧....沒有老美的技術支撐,別的我不說,就拿臺灣挺自豪的IDF來說,它上得了天?:D 更別扯天弓熊蜂.....說到底,老美有些方面對臺灣是睜只眼閉只眼而已....要是土 共有這麼好的條件....嘿嘿嘿,哪家的航母編附敢來試試看...
原帖由 facailiou 于 2007-12-12 13:38 发表

那天看央视的采访关于台湾眷村的节目
真的觉得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
只是各自的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却要兵戈相见  太让人遗憾了

所以搞得现在这个局面
台独势力是中国千古罪人,都不是汉奸的问题了
直接就该排除在中国人范畴之内
到时候只要广大心向祖国的台胞不动手,彻底铲了狗日的台独
大家还是一家人
继续为伟大的中国复兴而奋斗: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