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飞行机器人”参加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中国人要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55:39
]]
  此次南极科考重要内容

  ●首次在南极进行天文台选址综合考察

  ●首次在南极冰盖之巅“撒下”监测冰雪的“智能尘埃”(即无线传感网络)

  ●首次绘制南极冰盖之巅的1:50000地形图

  ●为我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建站选址提供系统详实的决策依据

  ●长城站、中山站信息系统的改造,结束两站没有互联网服务的历史

  经过近8个月的整修,改造一新的红白相间“雪龙”号极地考察船,6日中午在上海船厂码头亮相,其安全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得到大幅提升。它将在下周一从专用码头出发,开始为期150多天的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

  新“雪龙”号的运输、吊装、直升机配备均有所提升,实验室面积也由200平方米增至687平方米。记者在一层船舱看到,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各项基本配备一应俱全,等专业仪器配齐后,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可以在此安心搞研究。防撞舱设计采用流线型,减少垂直受风面积;上层建筑整体适当后移,带来重心后移,提高了平衡性。驾驶台也改成了360度,视野大大扩大。

  科考队员的生活条件将大为改善。原先采用的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水里的重金属元素达不到饮用标准。此次改造后使用的是反渗透装置的全新水处理系统,并增加淡水舱,解决了饮用水问题。“雪龙”号的污水处理、油水分离处理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确保在南极地区污染“零排放”。

  新“雪龙”号此次赴南极,不仅要完成包括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PANDA计划”在内的多项科考任务,而且将为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改建工程运送大量物资;明年返航后不久,又将驶往北极,执行我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雪龙”号的出发地也是全新的专用码头。它位于浦东新区五号沟地区,与长兴岛隔江相望。一期已建成的考察船码头长250米,宽28米,可靠泊2.5万吨级船舶,将成为“雪龙”号等极地考察船只专用码头。今后这里还将陆续建设学术中心、科普博物馆等,成为极地考察的综合基地。
“雪龙”船改造雄姿初现   

    7月16日,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修船码头,鞭炮声、欢呼声不绝于耳。11时06分,在千吨浮吊的吊动下,“雪龙”船新建上层建筑主体缓缓移离地面,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13时18分,新建上层建筑主体与“雪龙”船船体成功合拢,改造中的“雪龙”船雄姿初现。   

    新建上层建筑共分7层,将原来的新、老区合为一体,新增多功能厅、商务中心、贵宾接待室,实验室面积也比原先增加一倍。整体外型较原先更具流线性、更符合极地航区的航行需要。此次,新建上层建筑主体工程的成功吊装标志着经过3个半月的艰苦努力,“雪龙”船改造工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将对新建上层建筑进行内部装潢,布置管系、铺设电缆,对全船进行油漆。按照计划,8月份“雪龙”船进行坞修工程,大部分设备也将在此阶段上船安装调试。

   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成功吊装为动力,全力以赴做好“雪龙”船改造工程,使改造后的“雪龙”船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雪龙”船进坞工程启动

     8月15日,一直停泊在上海船厂码头进行改造工程施工的“雪龙”船开始进坞,在3艘拖轮和6台绞缆机的牵引下,“雪龙”船缓缓进入坞中。进坞之后,“雪龙”船的改造工作将重点开展为期约十五天的坞修,同时喷漆、上层建筑内装、设备装配等一系列工程将开始启动。

    进坞同时,极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占海到上海船厂,慰问参与“雪龙”船改造工程实施的船厂人员、现场工作组以及“雪龙”船船员。

   “雪龙”船自1993年建造以来,已经分别承担10次南极考察、2次北极考察工作,是极地科考工作的后勤支撑和科研保障平台。此次改造是“雪龙”船投入运行以来的首次全面改造工程,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实施已近五个月。“雪龙”船的进坞是继上层建筑整体吊装以来船改工程中的标志性节点,将掀起船改工作的新高潮。
南极长城站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张建松8月7日报道: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上海宝钢产业轻型房屋有限公司6日就南极长城站项目举行了签字仪式,这标志着我国南极长城站自建站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南极长城站的改造是我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为稼介绍,位于西南极乔治王岛的长城站,建于1985年,是当年施工、当年完成、当年投入使用,许多设施的功能不全,耐腐能力偏低。由于长城站的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结构均具有中等腐蚀性,许多站内设施已经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经常会出现一脚踩穿地板的情况,亟待进行更新改造。

    根据设计规划,长城站将新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科研综合楼,将一部分科研与办公的场所迁入综合楼内;此外,还将改造站内的实验条件和通讯、交通系统,新建一个综合活动中心、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980平方米。在今年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的建设项目公开招标过程中,宝钢产业轻房公司成功中标,赢得了长城站建设项目。

    宝钢与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1996年,宝钢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生产的聚脂彩涂板,就用于南极长城站食品栋、生活栋和科研栋的建设。2001年,宝钢又无偿为长城站设计、制作和建造了一座发电楼--"宝钢楼",采用了宝钢当时最新研发的氟碳彩钢聚氨酯夹芯板和高性能耐火耐候钢。多年来,"宝钢楼"经受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已成为长城站标志性的建筑。

    据悉,我国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建于1989年的中山站也将进行改造。我国对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改造,在充分保证"环保、安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将特别强调"人性化"和"节能"。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没有人顶?[:a4:]
小样,以为穿个机器人的马甲劳资就不认识你了?

不就是遥控飞机跟遥控汽车吗?;P ;P
这船的建筑规模真够大的

开发南极,开发月球

胡总的眼光看得远啊
星球大战EP5:帝国反击战
雪地星球那一集,应该很多人有看过的哦.....
]]
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了
别忘了还有个北极呢,,,,
原帖由 转管炮 于 2007-11-7 13:49 发表
别忘了还有个北极呢,,,,

注意看2楼内容;P
原帖由 hmsh 于 2007-11-7 13:56 发表

注意看2楼内容;P


看到了:D
2009年我国第三座科考站登南极之巅
2009年,我国将在冰穹A建成度夏站,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后第三个南极科考站,也是世界上首个建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上的科考站。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在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召开的“南极冰穹A考察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的。
  位于南极内陆的冰穹A是南极冰盖最高区域,也被国际公认为南极科学研究的至高点。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负责人、科学家和技术保障专家共6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据悉,冰穹A是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期间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中国的PANDA计划等多个国际计划被国际极地年联合委员会确定为核心计划,这是围绕这些科学计划的实施召开的首次协调会。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海博士介绍,冰穹A区域具有独特的穹状顶部地形特征,被认为是研究南极冰盖形成与演化最理想的场所,也是最具潜力获取超过150万年冰芯的钻取地点。冰穹A区域覆盖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是最有可能发现造山运动新机制和形成大陆构造新理论的地方。天文学认为,冰穹A可能具备理想的大气视宁度条件,是开展深空观测的最佳地点。
  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副主任吴军透露,国务院已批准了在冰穹A地区建立科考站的计划,预计到2009年,一个度夏站将在那里诞生。“这是我国首个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的科考站,对我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吴军说。
  据了解,该科考站建成后,将和中山站构成一条“科研通道”,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理想场所。这表明,我国将在冰穹A区域继续发挥科研的主导作用。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即将于本月中旬启动。本次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
  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月中旬及下旬,科考队员将分乘雪龙号科考船及飞机奔赴南极。其中,由国家测绘局派出的来自黑龙江测绘局和武汉大学的8名测绘队员,将在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长城站及周边地区以及中山站地区开展相关基础测绘。

  为在“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站选址测图
  要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必须先进行选址测量。据介绍,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冰厚达3000米,制高点海拔4093米,终年积雪,气候寒冷,气候环境变化无常,最低气温达零下80摄氏度,最高气温也仅为零下3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8.4摄氏度,且空气稀薄,被国际科考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根据计划,测绘队将负责第24次考察队前往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的导航工作,并对沿途的GPS点进行选测。在冰穹A地区,测绘队员将围绕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的最高点,在东西方向30千米、南北方向200千米的矩形区域内,进行约2平方千米范围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图测绘。
  为研究冰盖的升降和移动规律,科考人员还将在冰穹A区域建立一个6000平方千米的冰盖运动控制网,并进行首次观测。其中,对冰穹A最高点进行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图测绘,冰面测绘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地扫描,冰下测绘采用穿透力超过3500米的冰雷达,获取的数据再以GPS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进行改正,最后通过数字化成图软件成图。

  对长城站及周边进行航空摄影测量
  根据计划,在长城站及周边地区,测绘队将进行200平方公里的航空摄影测量,并对已有的7个控制点铺设标志。
  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测区平均海拔70米,气候终年寒冷、干燥,有中国长城站站址及附属科学设备,以及智利费雷站、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阿蒂加斯站和韩国世宗王站等站址及附属设备。地面为山地碎石质,行走困难,只有一条贯通各国考察站的简易道路。测绘队员将采用人工布设地面像控点标志,以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直九”直升飞机为载体进行航空摄影,并对影像进行室内外综合判读。
  此外,测绘队还将开展一年一度的GPS国际会战观测,这是由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SCAR)组织的全南极GPS会战观测,长城站已连续参加12年。

  为中山站地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根据计划,在中山站地区,测绘队将以南极协和半岛团结湖以北的中山站站区为核心,测绘约2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
  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测区气候条件极差,平均气温零下2.8摄氏度,地面为石质,沿海边有常年积雪地及不融冰区,给野外作业带来极大危险。测绘队员将采用极坐标法,对所有的地物、地貌要素点进行三维坐标采集。
  测绘队还将开展GPS常年跟踪站设备改造和新观测墩建设,并为冰穹A考察队提供GPS实时差分定位导航服务。

  极地基础测绘列入我国基础测绘计划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极地基础测绘科考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将为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和平利用南极活动提供有效的基础和保障。在过去的20多年内,国家测绘局先后派出了科考队员70多人次,参加了历次的南极科考工作,为南极科考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并在南极测绘科考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目前,国家测绘局已经把极地基础测绘列入国家基础测绘计划。在近两年内,国家测绘局将为南极第三个科考站建站提供测绘保障,建立西南极高分辨率影像动态监测区,进行南极地图的整合和编制。
  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南极基础测绘任务顺利完成,国家测绘局已委托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对中国24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穹A区域测绘、长城站周边地区航空摄影测量、南极中山站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等专业技术设计书进行了评审,对测绘设备和软件进行了调试,并对测绘队员进行了培训和训练。
这些工作对志在高远的TG来说是必须作的:victory:
 昨天,188名科考队员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启程,乘雪龙号踏上了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征途。船已离岸人已远,亲人依旧岸边送。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南极考察中任务最重的一次,也是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后队员最多的一次。昨日上午,经现代化改装后焕然一新的雪龙号,从全新启用的浦东五号沟码头徐徐出发……   



“成功回来时给你们带瓶南极的水”!
——雪龙号昨肩负历史最重任务出发

2007-11-13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南极考察中任务最重的一次,也是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后队员最多的一次。昨日上午,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188名队员,乘坐现代化改装后焕然一新的雪龙号,从全新启用的浦东五号沟码头徐徐出发……

  壮行特写

  遥祝生日上冰穹

  来送爸爸的朝朝和夕夕挺快乐。这对6周岁的双胞胎男孩蹦来蹦去,觉得眼前这艘大船“很神气”。6年前,也是雪龙号,妈妈送别工程师爸爸出征南极一周多后,他们就出生了。取名朝夕,就是意谓朝夕相伴。记者问他俩:“想去南极吗?”回答很雀跃:“想,想去看企鹅。”记者又问:“上海动物园不是也有企鹅吗?”答:“可是上海没有爸爸。”

  两岁半的陈欣宜可能是送行家属团年纪最小的了。小家伙被妈妈糜女士抱在怀里,小手指着船上的外公糜文明,嘴里咿咿呀呀。糜女士说,她父亲是去过三次南极的老科考队员,她和母亲送过三次,这次不同的是多了自己的女儿。“等明年父亲归来,估计都认不出外孙女长啥样了。”

  10点45分,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中,雪龙号缓缓启航。岸边,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陈璐和同学们举高了手中的小纸板,上面写着———“我们长大了也要当科考队员”。

  科考队机械师徐霞兴微笑挥手。船下来送别的,是他“心理素质已锻炼得很好”的妻子。老徐说:“85岁的母亲就不让她来送了,凯旋时再让她来接,给老人留个念想,她也高兴。”还记得2005年1月,冲刺人类从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时,记者曾采访徐霞兴在沪家人。当时,他的父亲病卧在床,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问儿媳:“儿子到哪了?”

  这一次,老徐将任中山站站长,要在南极待两年,到2009年4月才能回沪。这一次,老徐也是冰穹A考察队副队长,这是他六赴南极了,他说,应该也是最后一次。出征前记者去他办公室,迎面五六个大袋子。这么多,是行李?老徐笑着打开。原来全都仅仅是发的衣服,度夏服、越冬服、内陆服,一套又一套。内陆服最厚,光内胆就占了一个袋子,外罩又占一个。老徐说:“是件连体衣,像严严实实裹层棉被。往返冰穹A的70天里,不可能洗澡,得一直裹着它。”

  再过一个多月,12月25日,是徐霞兴57岁生日。他说,估计那时就要冲到冰穹A了。

  核心聚焦

  到冰穹A建内陆站

  再冲冰穹A,难上加难。十赴南极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领队魏文良说,这将是他所经历的最难一次。一是货运量为中国队有史最大———“建筑材料就有3600多吨,冰上卸货时,1.2米厚的冰下是几千米深的水,一旦跌入冰裂隙,不堪设想”,二是穿越著名的“魔鬼西风带”为中国队有史最多,“要穿越8次,那里浪高20米,船倾三十七八度,一旦倾斜45度就极易翻船”,而重中之重最难的,就是考察冰穹A。

  要到达冰穹A,需从中山站开拔1250公里,预计行程25天。队员们介绍:“这25天对机械师是极大考验。颠簸厉害,雪橇容易断裂,要趴在雪地上仰面焊,焊完一个接头就得靠队友拉出,关节冻得几乎不能动。”

  困难还在到达后。此次考察冰穹A,计划将用20天的时间,由17名队员分小组同步开展科考,完成冰芯钻探、绘制核心区域冰盖表面和冰下山脉、低氧高寒环境医学研究、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天文学观测等多项任务。然而,前年冲刺冰穹A,只坚持呆了13天。“高度缺氧,太难。”冰穹A考察队队长、冰川学家孙波说,“即使能够克服不适反应,我们也只有20天。因为必须在明年2月最恶劣气候来临前撤离。只要气温低于零下50度,燃油就会冻住。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工作13小时。”

  如此坚忍,背后是怎样的支持力量?是家人的嘱托,更是祖国的信任。孙波说,此次考察冰穹A,是为明年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站选址。“我们前年考察发现,冰穹A确实是个理想的科考位置,因为那里冰厚3000多米,能找到年代最久远的冰晶样品。此外,目前全球2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南极科考基地,包括中山站和长城站,大多建在海岸线附近,只有美、俄、日等少数几个国家深入南极腹地,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的东方站最为著名。可以说,一旦中国在内陆建站,就意味着我们的南极科考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任务解读

  这次中国做“最牛的方案”

  这次中国人要做“最牛的方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此次考察副领队秦为稼这样说。

  任务一:绘冰穹A1:50000地形图

  世界首份冰穹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1:50000地形图的绘制,正是“最牛的方案”之一。

  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主任吴文会特地赶来上海,为负责这项光荣工作的同事送行。已参加两次南极科考的老吴介绍,测绘是为明年建站做准备。他说,目前科学家获得的南极洲全图是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绘制的,其比例尺为1:5500000,只能描绘概貌与面积、极点等几大特征;而此次科考,我国测绘人员将围绕冰穹A最高点东西方向30公里、南北方向15公里的矩形区域测绘,绘制出无论经纬度还是冰面高层等均有精确数字的高精度地图。“测绘工作将由我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远程指导;等内陆队基本确定建站区域后,还将绘制更精确的1:2000甚至1:1000的高清晰度局部地图。”

  吴主任说,在南极,再细致的准备都不过分。10台GPS全球定位系统检测仪器、一台直升机外挂数码航拍相机……“细致如铅笔、打印纸,我们也全部带齐,整整带了几百公斤的仪器。”

  任务二:首建中国极地天文台

  在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首个中国极地天文台,是此次具体任务之二。

  “冰穹A的观测条件,尤其是大气宁静度,要比现有世界最好的光学天文观测站好一倍以上。”科考队员、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旭说,到冰穹A进行天文观测,是全世界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事。

  冬季全是黑夜,没有太阳光干扰,大气中尘埃很少,水汽含量很低,几乎没有人工光源干扰……这些极佳天文观测条件,也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旁证。队员手中一份天文学家拟的架设步骤书上,不少步骤后都附着一个括号,里面写着“如果这是可能的”类似字样。单是在冰穹A架一座30米高的自动气象记录仪,就“可以想象,要立起30米高的铁塔,而且没有任何起重设备”!

  此次寻址完成后,下一步就要建天文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将使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这对我国天文研究来说,无疑堪称划时代意义。”

  任务三:极地科考首用机器人

  同样堪称划时代意义的,是科考队将第一次在南极考察事业中运用智能机器人。

  先看“冰雪面移动机器人”,看似坦克,重约200公斤,可搭载40公斤,拖曳100公斤的重物,能自行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最大作业半径为25公里,并可搭载一个高精度的定位DGPS和一套气象观测站设备。

  再看“低空飞行机器人”,看似小飞机,重约20公斤,可搭载5公斤重量,飞行速度达每小时50-100公里,能持续飞行1小时,抗6级风,此次考察也携带了一台观测海冰的红外辐射计和一架航拍照相机。

  项目负责人秦为稼说,机器人此次出征主要是实地检测。“我估计,这次机器人得准备历险。说个最简单的困难,机器人‘走路’时发热,粘在‘脚下’的冰雪会化为水,它一停,水又结成冰,很容易把它冻住。这就得靠实战检验了。”

  一旦检测过关,“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可用来探察海冰卸货运输路线、极端恶劣条件下科学考察等,“低空飞行机器人”则可用来开展海冰厚度观测、雪龙船破冰侦察等工作。已三赴南极的秦为稼笑道:“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人暖暖和和呆在观测室里,让机器人自个儿完成任务。”

  就此,开创中国机器人极地科考的新局面,为后续形成系列化、多功能化科考机器人奠定基础。

  任务四:节能的史上规模最大建设

  “游乐场里的我都敢玩。”1985年出生的方巍,是全体188名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要和其余20多名建筑工人一道担负的,是中国极地考察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设施建设———长城站新建建筑包括综合活动中心、科研办公楼、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和锅炉房,总建筑面积约1780平方米;中山站新建建筑包括综合楼、车库、综合库、空间物理观测栋、连廊、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锅炉房和高频雷达机房,总建筑面积约3880平方米。

  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领队刘笃斌说,这次建设对节能环保要求格外高。“比如要把单层玻璃窗改为双层的,保暖效能好。可这项简单工作在南极挺难,必须确保外面那层窗严丝合缝,稍有不严,对面的窗都能吹垮。”

  结束中山站、长城站没有互联网的历史,也在此次建设范围之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朱建钢说,这次要建立覆盖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中山站、长城站、雪龙号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信息网络,还要建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就能在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看到我国中央四套的节目了!”

  

  雪龙号驶离了码头。

  记者收到刘笃斌的短消息———“等我们成功回来给你们带瓶南极的水”。

  想起出征前采访老刘时他的笑容满面:“这么重要的一次任务,这么有民族自豪感的一次出征。”

  再看,短消息下一句是:“要知道,南极的冰都是甜的。”
长城站也有党委?:o
我一个同学也去
好船  可惜不是自己造的
机器人咧 上图呀~~~
据说要先去韩国借一架直升机?型号未知,我们没有合适的机型吗?
好贴啊!:D
以下转自XF

这台低空飞行机器人翼展3.2米,机长2.2米,自重20公斤,能搭载5公斤的科研仪器,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至110公里,自动驾驶时最低高度为150米。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是在南极内陆冰盖边缘进行现场实验的低空飞行机器人  新华社王挺 摄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是2008年1月1日,低空飞行机器人在自动飞行过程中从400米高空拍摄的中山站鸟瞰照片: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自重300公斤,最大作业半径为25公里,可搭载40公斤的重量,拖曳100公斤的重量。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是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员、来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韩建达(右)、赵忆文(左)在进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的现场实验准备工作:
2008年1月26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区成功安装了一套天文自动观测站。1个多月的检验表明,这个天文自动观测站运转良好,每天都能传回近10兆的天文数据。    新华社朱镇熹摄
南极“冰盖之巅”的天文自动观测站太阳能电池板。在南极夏季,这些太阳能电池板最大的输出功率为1000瓦,可用于天文自动观测站的补充能源:
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周旭(左)在安装“CSTAR中国小望远镜阵”:
图为位于南极“冰盖之巅”尚未戴“面罩”的声雷达。这一天文观测设备主要是监测冰穹A地区上空5米至300米的大气湍动情况,最高分辨率可达1米:
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天文学家朱镇熹在安装天文自动观测站的发电舱(周旭 摄)。放置在雪橇之上的发电舱,是“冰盖之巅”天文自动观测站的“心脏”。内有6个台1000瓦的直流发电机,一般只需开1至2台,一旦出现故障,可自行切换,并可从澳大利亚通过铱星电话远程遥控。为保证发电机的一年工作,我国科考队员在油舱里预留了4000升航空煤油:
嗯,这个不错:D
很不错`谢谢楼主
沈阳小伙自学成才造机器人
2007年11月18日

  一个靠自学成才的沈阳青年参与研制的飞行机器人将为“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做空中导航。11月17日,记者采访了传奇的小伙子。

  今年30岁的刘宾研究机器人缘自一架飞机航模。1996年他偶然买了架航模,不过他没把这个航模当摆设,而是琢磨怎么能让这架“飞机”飞起来。从学习空气动力学、机械原理等理论,到向内行人请教,经过无数次组装,鼓捣了一年多,燃油的飞机模型还真的飞上了天!

  经过不断摸索,2004年,刘宾研制的油动控制直升机获得了国家专利。同年5月25日,他被聘为中科院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直升机平台研制”项目研究员,成为正规军——开始直升机机器人的专业研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照相机、救生器材、灭火器陆续地装到了“小飞机”上。“你可别小看这个飞行机器人,它的用途可大了。”刘宾介绍,空中飞行机器人现已应用于军事、公安、武警、消防、环保等多个领域。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极地科考低空飞行机器人,刘宾负责其机身部分的研制。该机器人机长2.2米,可载重5至10千克,连续飞行时间可达1小时,飞行速度能达到50 ~ 100公里/小时,将于明年为“雪龙号”导航——在低空飞行,对附近冰面进行探测,并将探测数据回传到“雪龙”船上,帮助“雪龙”船寻找最薄的冰层“破冰而行”。


——看样子没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