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的要害——宋明以来国民精神的坍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37:27
作者:鞠佳

 目录
  
  引言
  
  一 崇文抑武
  
  二 理学的蔓延
  
  三 朱元璋的病态人格
  
  四 科举制的僵化
  
  五 文官群体的价值丧失
  
  六 帝国的末路
  
  
  
  
   引言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充满了光明的憧憬,这个千年古老的国家,再也不只是以故宫、秦陵、长城这些古老的文物所为世界熟知,而是涌现了一系列的盛世之景:APEC会议,北京奥运,神州五号,世界工厂……这些辉煌的词语不断涌现,似乎让人们重新找到了昔日大国的感觉。然而,当人们在兴奋之后冷静地审视,当人们回头看看新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时,仍然感觉到,这个古老厚重的帝国,依旧填塞了太多的苛疾沉淀,在国民精神的底端散发出怪异的味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状态。
  
  是这样吗?今天的国人或许会不以为然,今天的青年习惯了表面浮华的物质主义,没有人看到,光明的背后,同样有着长长的影子:房价的高涨、政府的盲目、教育的失败、贫富差距的加大、失业的增长、青年一代精神的丧失……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18世纪英国的狄更斯如是说。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落的呈现。
  
  近代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艰辛坎坷,中国人一次次寻求改变自己国家的道路。变法维新失败了,洋务运动中断了,民主革命变异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他们一个接一个,把这个古老的帝国再次打造,到最后,新中国终于建立起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景似乎就在眼前,人民兴奋了,人民狂热了。然而,仅仅不到二十年,中国的进程再一次中断,这次中断,在古老文明的数千年中或许很短暂,然而,它发生在现代,就显得如此不同寻常。它的发生,再一次中断了一代人的精神提升,直到今天依旧产生着某些影响。当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时,人们已经缺失了信仰,卷入到物质金钱的浪潮中,中国人迷茫了,尤其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迷茫了。
  
  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无论如何枝繁叶茂,都来源于最基础的根部。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回头梳理那些历史的烙印,过去的一切经历,才是真正塑造今天的根源。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童年记忆,所有的行为和状态都能从曾经去寻找。作者:鞠佳

 目录
  
  引言
  
  一 崇文抑武
  
  二 理学的蔓延
  
  三 朱元璋的病态人格
  
  四 科举制的僵化
  
  五 文官群体的价值丧失
  
  六 帝国的末路
  
  
  
  
   引言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充满了光明的憧憬,这个千年古老的国家,再也不只是以故宫、秦陵、长城这些古老的文物所为世界熟知,而是涌现了一系列的盛世之景:APEC会议,北京奥运,神州五号,世界工厂……这些辉煌的词语不断涌现,似乎让人们重新找到了昔日大国的感觉。然而,当人们在兴奋之后冷静地审视,当人们回头看看新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时,仍然感觉到,这个古老厚重的帝国,依旧填塞了太多的苛疾沉淀,在国民精神的底端散发出怪异的味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状态。
  
  是这样吗?今天的国人或许会不以为然,今天的青年习惯了表面浮华的物质主义,没有人看到,光明的背后,同样有着长长的影子:房价的高涨、政府的盲目、教育的失败、贫富差距的加大、失业的增长、青年一代精神的丧失……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18世纪英国的狄更斯如是说。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落的呈现。
  
  近代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艰辛坎坷,中国人一次次寻求改变自己国家的道路。变法维新失败了,洋务运动中断了,民主革命变异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他们一个接一个,把这个古老的帝国再次打造,到最后,新中国终于建立起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景似乎就在眼前,人民兴奋了,人民狂热了。然而,仅仅不到二十年,中国的进程再一次中断,这次中断,在古老文明的数千年中或许很短暂,然而,它发生在现代,就显得如此不同寻常。它的发生,再一次中断了一代人的精神提升,直到今天依旧产生着某些影响。当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时,人们已经缺失了信仰,卷入到物质金钱的浪潮中,中国人迷茫了,尤其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迷茫了。
  
  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无论如何枝繁叶茂,都来源于最基础的根部。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回头梳理那些历史的烙印,过去的一切经历,才是真正塑造今天的根源。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童年记忆,所有的行为和状态都能从曾经去寻找。
 一 崇文抑武
  
  1、起源
  
  今天的国家振兴,莫不隐藏着群体潜意识恢复昔日大国的心理。以千年的历史观来看,中国在世界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领先地位。当今天我们为中国的外汇储量高升、GDP的飞速增长、廉价产品的远销欧美而感到充满希望时,我们无法感觉到,曾经的汉唐风气,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豪迈,那时的中国人,心态是那么开放,豁达。
  
  强汉盛唐,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梦。这两个王朝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是那么光辉笼罩,蓬勃向上,它们留下的厚重的财富精神,让今天的人们依旧憧憬不已。
  
  然而,从何时起,这个帝国的精神开始衰落了?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一个决定中国千年命运的事件在755年发生:安史之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风烟四起,山河破碎,大唐的繁华,从这时衰落,中华帝国的版图,也从这里开始分裂了!
  
  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大唐的衰落,丧失了对周遍少数民族的控制,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北方的契丹人也雄心勃勃,日益壮大,最终成为了日后与大宋分庭抗礼的大辽帝国。
  
  最终,唐不可避免地亡国,取而代之是混乱的五代十国。这期间,由于节度使权力巨大,藩镇割据严重,每个国家建国不到数年、十数年,就因为军队将领的权力太大,而常常导致皇帝被夺权,江山易主。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
  
  而在最后一个朝代后周,掌握着军权的是一位名为赵匡胤的节度使,对于当时的人们,或者对于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一场悄无声息般的政变即将进行。而这一次,绝对不仅仅是五代十国交替的翻版,而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变革。
  
  目光,聚集在公元960年正月,陈桥,北周最高军事长官赵匡胤从睡梦中醒来。初春的寒风料峭,遮挡不住一场温柔的演变……
 一、崇文抑武
   2.历史的必然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第二天,当赵匡胤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忽被一阵“万岁”声惊醒,大将高怀德捧着黄袍,不由分说就批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三军高呼万岁,响彻云霄。赵匡胤推辞再三,众人以死相胁,最后赵匡胤依刘邦故事约法三章,大军向东京进军。城内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已恭候多时,此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接下来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说的,赵匡胤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
  
  作为北周节度史的赵匡胤,以军事政变的手段取代北周,建立北宋,仅用十几年时间,就灭亡了除北汉外的其他汉族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大宋王朝的欣欣向荣昭示着一个盛世的到来,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华统一的希望。
  
  然而,作为“政变者”而登上帝位的赵匡胤对这个新兴的国家并不放心,他深谙“五代为国,兴亡以兵”之道理,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忧患:他赵匡胤能夺权立国,难保自己手下的大将们不效仿此法吗?
  
  自秦汉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过将领夺权的危机。军队,既是保护国家的重要力量,也可能是危害国家的武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无不为此费尽心机,在“集权”与“放权”中寻求平衡,然而,亡国、夺权的悲剧却依旧一次又一次重演:东汉的外戚篡政、西晋的七王之乱、南北朝时期的相互残杀、隋代的贵族叛乱以及唐代的藩镇割据……让坐在皇位上的帝王们忧虑忡忡。
  
  怎么办?这个问题像一个巨大的死结,横亘在新朝皇帝的面前。
  
  一个新的想法展现出来:文官控制武官。这个想法在当时整个世界,是超前的。
  
  自隋唐以来,随着科举制的普及,国民的文化素养随之增长。国家也愈来愈重视文士的培养,并予以重任。如果说当年强盛的汉王朝是以武力而强大的话,那么大唐帝国则已经趋向于文官执政了,整个帝国的重心处在文人的控制中,文治教化成为了国家维持稳定的最好手段。
  
  这是历史的必然。


 一、崇文抑武
   3、不一样的王朝
  
  相比于其他王朝的帝王,大宋的皇帝显得要仁慈很多。北宋建立之初,太祖赵匡胤便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温和变革,采取不流血的方式免除了诸多开国功勋的职位:首先免掉殿前都点检的慕容延之职,并从此不再设置此职;接着解除开国将帅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的兵权;然后又将节度使召回京师,赐予宅第,不让回任。与此相应的措施是:重用文臣,任命心腹文臣赵普为枢密使,主掌全国军政,凌驾武将之上。这样,既消除了中央兵变的可能性,又彻底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祸源。
  
  这个新兴王朝显得是如此与众不同,它崇尚文官,抑制武将。
  
  自古以来,政变、夺权的皆是武将,文人永远不会造反。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文人们单靠笔杆子,只能在纸上发表言论,而绝对不会扯起大旗推倒政府。尤其是,中国文人骨子里都孤傲清高,各自为阵,“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们几乎不可能团结在一起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所以,历来皇帝们对文臣是放心的,即使是治罪,也从未有过“造反”之罪名。
  
  所以,宋初立国时,便大力推崇文官体系,将军们永远受文臣控制,不得擅自调兵,哪怕是前线作战,也不可自行决断,需受到文臣们的节制。传统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规则,在大宋王朝已经不复存在了。武官被有意地压制,使得军队的素质明显下降,士气减弱,将领们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来,整个帝国的民众们思想里也“重文轻武”,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样的俗语就是从宋朝出现的。
  
  不仅仅在制度上消弱武将,同时还大力提升文官的地位。宋独尊儒学,恢复“独尊儒术”的国教传统。不但重用文臣,还厚待文臣,褒扬尊礼有加。宋太祖甚至刻石立约,不杀文臣及言事官,藏之太庙,列为祖训,世代奉行不渝。终宋一朝,文臣士大夫们,可以贬斥,可以流放,但绝无杀身之祸,等于为文臣颁发了一道“人身保护状”。
  
  重视文治,古往今来,再没有比宋王朝更加优厚。这个制度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武将夺权,防止军事政变,对于维护整个国家内部稳定是最好的方法。然而,这种制度的缺陷同时也暴露了出来:外部的异族力量虎视耽耽,缺乏抵抗,整个国家处在一种军事劣势的地位。
 4、国民心理的大转变
  
  武官被刻意压制,使得军事方面成为大宋的一个弱势。武官遭受排挤打压的事件,宋史上层出不穷,甚至威镇边关的将帅也难逃此噩运。宋太宗时的名将杨业、仁宗时的名将狄青、王德田等,为国家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甚至以身殉国,都难免遭受文臣的诬陷、贬斥,最後都抑郁而终。
  
  与此同时,科举制度的普及兴盛,给予文官们极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于唐代,宋代登科名额大肆增加,唐代100多人,而宋太宗时即多达700多人。太祖亲自主持殿试,于是中举文人成了“天子门生”,这是寒门文士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耀;唐代殿试时皆有人落第,但宋代自仁宗起则“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士子无不欢欣鼓舞;最後是状元及第,到了宋真宗时备极尊荣,而且大半日后必为秉政枢臣。所以,进士成了天之骄子,科举成为读书人入仕的金光大道。
  
  崇文轻武的思想弥漫了整个大宋,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心理的巨大变化。
  
  汉唐时代歌颂边疆战士、赞扬军功的激情诗歌消失了,曾经向往“沙场报国”、“投笔从戎”的豪迈文人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绵绵的宋词弹唱,小资文人们故作的无病呻吟,还有文人们激昂愤青却又无济于事的“河山梦想”……
  
  更关键的是——宋王朝的先天不足:这个号称“大”宋的国家,其实并不大,开国疆土远远小于汉唐,控制不了西域,无法恢复北方幽云十六州,至于唐时代的附属国吐蕃、朝鲜、安南等更是自立门户,成为与宋王朝平起平坐的国家。游牧民族的心理在潜意识中逐渐上升,不再认为自己比汉人低等,甚至认为自己才是中华的主宰;而汉人们在一次次惨败的经历中,不得不屈辱地承认这些周边的“蛮夷”成为了自己的“兄弟国家”,甚至“叔侄国家”,这对中原(中国)民众的精神是一次巨大打击。
  
  契丹迅速强大,西夏雄心勃勃,女真族也悄然兴起,整个中国北方,都驰骋着这些彪悍勇猛的游牧民族,他们虎视耽耽,对中原宋朝的繁华充满向往。而宋朝面对如此多的强敌,却始终不能走出困境,宋初太宗两次征讨契丹,欲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被北方游牧击溃,从此再不能北进;而太宗力劝太祖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而不迁往据有河山天险、易守难攻的洛阳,则为日后金人南侵直破京城埋下了伏笔。
  
  总之,汉唐尚武之风不再,大宋立国之初的“崇文抑武”政策就注定了其先天不足,整个国民的心理也随之转变,愈发展到后来,愈增添这个民族的悲剧。

 一 崇文抑武
   5、国民精神的下降
  
  “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两宋三百年间积弱挨打的被动局面,甚至一再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大大摧毁了中国(中原)民众曾经自信的心理。
  
  汉时“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气魄,唐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磅礴诗句,宋时弥漫的则是“小阁闲窗,冷风淡月,望断西楼,欲说还休”。相比于汉唐帝王的磅礴大气,宋朝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却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一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但也在潜意识中消减了国民的尚武精神。由于南方的耕地大面积增加,江南经济发展,加之有大运河的疏通作用,宋代的经济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在宋朝,历史上的文豪、学者也在宋朝济济一堂;宋朝的经济繁荣更加迅猛,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
  
  然而,物质的丰富更加麻醉了整个大宋王朝。面对北方契丹和西夏,宋王朝一味地消极防御、议和苟安,这是典型的文人性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和为贵。武将们奋战沙场的精神被靡靡的宋词曲调所阉割了,面对强敌压境,宋王朝采取的政策是“以金钱换和平”,宋仁宗年间大臣富弼出使契丹,对契丹君主说:“本朝皇帝曾说,为祖宗守卫疆土,怎敢把土地胡乱送给他人。北朝想要得到的,无非就是租赋而已,朕不忍使两朝赤子丧命疆场,因此便委屈保全土地,增加岁币……”在增加“岁币”后,契丹最后竟然答应了;而到了南宋,整个汉民族的精神更加虚弱,为求得苟安,皇帝竟然屈辱地向金主称臣,把这个昔日的“蛮夷”供为主子一般。
  
  反观两宋历史,与虚弱的军事相反,这期间民间科技盛兴,造纸技术、印刷技术、火药技术、罗盘发明等等一系列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先后产生。从全球角度看,这些科技对西方的文艺复兴、工业化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纸张和印刷技术为欧洲人创造了绘画、文学的条件,罗盘成为欧洲人航海并殖民全球的重要工具,火药被欧洲人制成枪炮,改变了世界军事。——然而,我们看看这些宋人自己发明的技术,都用在了何处:罗盘被当作看风水的工具,火药被制成烟花爆竹。相比于强汉时期为了改良战马而从西域引进汗血宝马,盛唐时期广泛吸纳西域少数民族作为军事力量,宋朝的统治者显得是如此短视,妥协,柔弱。
  
  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如此,在潜移默化中便影响了群体性格。三百年间,宋朝政府每年为强敌赠送大量“岁币”,屈辱求和,已成为国民心中的常态,自金国南侵,铁蹄踏破汴京,大宋北方国民沦为奴隶,汉民族昔日自信的精神再一次遭受重创。岳飞的被杀,成为汉民族心中永远的痛,国民深刻了解到,岳飞这样的抗金大将都被妄杀,整个国家是没有收复的希望了。这种潜意识的精神打击最终蔓延到整个南宋朝廷,到宋孝宗时,尽管这位锐气的帝王希望重振河山,可是满朝上下皆已对金人噤若寒蝉,百官力劝皇帝不要北伐,只需划江而治,力图苟安。如果说当初南宋的妥协还要归罪于秦桧这样的汉奸,那么南宋后期,所有的官员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妥协政策”,甚至连孝宗时期最著名的主战派大臣虞允文——这位昔日以“采石大捷”挫败金海陵王的抗金名臣,最后也对北伐失去信心,一再拖延,不愿出兵,最终导致北伐大计流产,南宋失去了最后一次收复中原的机会。
  
  纵观两宋三百年的历史,汉民族自信豪迈的心理遭受了一次次严重的打击,尽管这期间有不少的仁人志士激昂奋起,但无力改变整个大环境,国民精神总体持续下降。
  
  宋初的杨家将尚能战死疆场,杨门妇女还可为国尽忠,军队仍然还受到嘉奖赞扬,到了南宋时期,主战派内部相互内耗,抗金大臣张浚竟然投靠秦桧,欲陷害韩世宗,又对岳飞被害一事置之不理,抗金大将张浚尚且如此,其他人则更不必多言。岳飞被杀害后,国民精神受到严重摧毁,而到宋孝宗时期,满朝文武已经习惯了苟安状态,主战派大臣之间互不信任,张浚为了自己私利而鲁莽北伐,导致失败,虞允文则更加对北伐失去斗志,整个朝廷死气沉沉,大宋亡国,指日可待了……
 一 崇文抑武
   5、国民精神的下降
  
  “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两宋三百年间积弱挨打的被动局面,甚至一再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大大摧毁了中国(中原)民众曾经自信的心理。
  
  汉时“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气魄,唐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磅礴诗句,宋时弥漫的则是“小阁闲窗,冷风淡月,望断西楼,欲说还休”。相比于汉唐帝王的磅礴大气,宋朝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却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一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但也在潜意识中消减了国民的尚武精神。由于南方的耕地大面积增加,江南经济发展,加之有大运河的疏通作用,宋代的经济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在宋朝,历史上的文豪、学者也在宋朝济济一堂;宋朝的经济繁荣更加迅猛,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发展,“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
  
  然而,物质的丰富更加麻醉了整个大宋王朝。面对北方契丹和西夏,宋王朝一味地消极防御、议和苟安,这是典型的文人性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和为贵。武将们奋战沙场的精神被靡靡的宋词曲调所阉割了,面对强敌压境,宋王朝采取的政策是“以金钱换和平”,宋仁宗年间大臣富弼出使契丹,对契丹君主说:“本朝皇帝曾说,为祖宗守卫疆土,怎敢把土地胡乱送给他人。北朝想要得到的,无非就是租赋而已,朕不忍使两朝赤子丧命疆场,因此便委屈保全土地,增加岁币……”在增加“岁币”后,契丹最后竟然答应了;而到了南宋,整个汉民族的精神更加虚弱,为求得苟安,皇帝竟然屈辱地向金主称臣,把这个昔日的“蛮夷”供为主子一般。
  
  反观两宋历史,与虚弱的军事相反,这期间民间科技盛兴,造纸技术、印刷技术、火药技术、罗盘发明等等一系列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先后产生。从全球角度看,这些科技对西方的文艺复兴、工业化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纸张和印刷技术为欧洲人创造了绘画、文学的条件,罗盘成为欧洲人航海并殖民全球的重要工具,火药被欧洲人制成枪炮,改变了世界军事。——然而,我们看看这些宋人自己发明的技术,都用在了何处:罗盘被当作看风水的工具,火药被制成烟花爆竹。相比于强汉时期为了改良战马而从西域引进汗血宝马,盛唐时期广泛吸纳西域少数民族作为军事力量,宋朝的统治者显得是如此短视,妥协,柔弱。
  
  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如此,在潜移默化中便影响了群体性格。三百年间,宋朝政府每年为强敌赠送大量“岁币”,屈辱求和,已成为国民心中的常态,自金国南侵,铁蹄踏破汴京,大宋北方国民沦为奴隶,汉民族昔日自信的精神再一次遭受重创。岳飞的被杀,成为汉民族心中永远的痛,国民深刻了解到,岳飞这样的抗金大将都被妄杀,整个国家是没有收复的希望了。这种潜意识的精神打击最终蔓延到整个南宋朝廷,到宋孝宗时,尽管这位锐气的帝王希望重振河山,可是满朝上下皆已对金人噤若寒蝉,百官力劝皇帝不要北伐,只需划江而治,力图苟安。如果说当初南宋的妥协还要归罪于秦桧这样的汉奸,那么南宋后期,所有的官员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妥协政策”,甚至连孝宗时期最著名的主战派大臣虞允文——这位昔日以“采石大捷”挫败金海陵王的抗金名臣,最后也对北伐失去信心,一再拖延,不愿出兵,最终导致北伐大计流产,南宋失去了最后一次收复中原的机会。
  
  纵观两宋三百年的历史,汉民族自信豪迈的心理遭受了一次次严重的打击,尽管这期间有不少的仁人志士激昂奋起,但无力改变整个大环境,国民精神总体持续下降。宋初的杨家将尚能战死疆场,杨门妇女还可为国尽忠,军队仍然还受到嘉奖赞扬,到了南宋时期,主战派内部相互内耗,抗金大臣张浚竟然投靠秦桧,欲陷害韩世宗,又对岳飞被害一事置之不理,抗金大将张浚尚且如此,其他人则更不必多言。岳飞被杀害后,国民精神受到严重摧毁,而到宋孝宗时期,满朝文武已经习惯了苟安状态,主战派大臣之间互不信任,张浚为了自己私利而鲁莽北伐,导致失败,虞允文则更加对北伐失去斗志,整个朝廷死气沉沉,大宋亡国,指日可待了……
 一 崇文抑武
   6、宋代屈辱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的窝囊懦弱,给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的汉民族以沉重打击。辽、金轮番对宋的打击,甚至连小小的西夏也充满挑衅,宋人的精神愈发展到后来,愈显得苍白乏力,最后,蒙古人驰骋欧亚大陆,长驱直入中原,用野蛮方式征服整个中原乃至南方,建立的大元帝国,从本质上讲,这是一次对中国整体甚至是整个欧亚的一次重大精神摧残。元取代宋,是中国的一次整体意义上的消亡,汉民族被蒙古人完全征服,成为“第三、四等人”,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地位降低到最下等,自信心也低落到了极点。
  
  华夏中原,自宋以后,便进入一个逐渐走下坡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次次外力野蛮的摧毁下渐进的,当然,两宋三百年间,同时出现了大批的爱国英雄,仁人志士,文有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朱熹这样一群先天下之忧的文学巨匠,武有杨业、狄青、岳飞、韩世宗等一批忠肝义胆的大将,他们成为宋朝的精神脊梁,支撑起这个民族的挺立。然而,同时也出现了大批的昏君、国贼、汉奸,宋徽宗的贪图软弱,蔡京高球的奸邪腐败,宋高宗的胆怯妥协,赵构的卖国可耻,汤思退的胆小放弃……无不从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正面。
  
  终宋一朝,最关键的要害在于:文人治国,失误颇多;武人征战,毫无建树。
  
  神宗年间的两大名相: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本是为了变革国家制度,谋求富强,却相互间猜忌、内斗,最终由好友变成了敌人,各自为阵,成为“新党”与“旧党”两大政治阵营,自后四十年间不断发生冲突,最后在反复折腾中,导致北宋灭亡;孝宗期间本有欣欣向荣收复河山之景象,然而朝中大臣却已习惯妥协政策,抗金名臣张浚为私利名誉而鲁莽北伐,大败而归,主战派大臣虞允文却顾虑重重,不思进取,武将们或是志大才疏,或是失去斗志,在与外敌交战中不仅毫无建树,反而劳民伤财,使脆弱的宋国更加虚弱,也加速了民族的灭亡。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过于强大,辽、金已不是昔日奴隶社会体制的匈奴,而是发展成半封建的国家。但是,昔日汉国尚能“求和”六十年,尔后武帝北击匈奴,成就汉民族伟业,而宋朝则毫无原则地延续了三百年“求和”,并且习惯了这种妥协政策,从此不思进取,妄求苟安,两者在精神层面上孰优孰劣,可见一斑。宋朝的经济如此发达,高度的手工业、冶炼技术的发展,火药、罗盘等重大器具的发明,南方财富的极大积累,成为全世界最富裕先进的国家,却在国防建设上毫无建树,积弱挨打,恐怕,这更多的原因在于自身制度的缺陷、国民精神的下降,而不该归于敌人太强大了吧?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自身强大了,便不惧怕任何外敌;如果自身虚弱,缺陷众多,那么本就不堪一击,脆弱挨打。总之,事实胜于雄辩,在十一至十三世纪这三百年历史中,中国(中原)在新一轮的国际争霸中丧失主动权,汉民族一度沦为契丹、女真、蒙古人的手下败将,民族自信心下降,国民精神衰落。
  
  宋亡之后,中国被蒙古完全征服,一个世纪后,汉人政权再次奋起反抗,赶走异族。然而,这个新兴的大明帝国,本身面临着本民族的思想僵化、制度缺乏创新,而其故步自封、甘于自守的思想发展到了极至。明朝的科技、文化相比于宋朝,大打折扣,发展速度也缓慢下来,尤其是宋朝的理学思想,在明朝真正“开花结果”,使得明人的思维进一步受到束缚压抑,国民创新、进取的活力匮乏。直至满清,也终于是无力回天,逝水东流了。
  
  纵观宋朝,虽不能说其为国民精神沦丧的罪魁祸首,但至少是始作俑者。宋的“崇文抑武”政策、之后理学的思想桎梏,直接影响到了明朝三百年,也成为中国前进过程中的一个要害。
二 理学的蔓延
   1.书院的兴起
  
   接上一篇章,由宋说起。
   由于宋的国策“崇文”,科举制大兴发展,远远超越了唐代。唐时的贵族门第依然存在,而到了宋朝,门第贵族之风基本上消失了,天下百姓,无论贵贱,皆通过平等的科举考试进行人才筛选,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天子门生,达官显贵,应进士试者遍及全国。加之宋朝尤其优待文士,文士享有相当大的言论自由,可以在朝廷之上公开地针砭时弊,相互间做意见交流(这一点明显强于明朝),整个大宋沉浸在文人雅士的言之凿凿当中,人们以“学问”为尊贵。
  
  这种风气有弊有利。弊的一面是国人崇文而弃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为日后屈辱挨打、亡国沦丧埋下伏笔;利的一面是文化兴盛,新思潮的诞生,人们言论大大自由,超越历朝历代。
  
  所以,在这种风气下,兴办学校书院、提倡私人讲学兴起,成为宋时文人士大夫们最热衷的事件;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术的繁荣和印刷术的进步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宋代的书院,是民间儒学主要的讲授传播之所。书院最初不过是历代皇家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到了五代才出现具有教育职能的书院,成为民间私人讲学场所。这种具有私人讲学性质的书院结合了孔子儒家私学、皇家图书馆、汉代经学家的讲堂、精舍、精庐、道家的丛林制度(寺庙)和佛教的禅林精舍而成的一种私立的高等综合教育机构。
  
  宋代书院具有现代大学的雏形,它追求对某种事物(尤其是抽象事物)的思考、研究,倡导学生们相互辩论、自由思考,以儒家经典为准则,追求“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最终能够修炼气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之前朝的官学,宋代以民间私学为主要形式,并且在政府的宽容下获得极大发展。民间的书院犹如今天欧美许多私立的非赢利性的大学,它以培养平民子弟为办学宗旨,向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子弟敞开了大门,打破了学生的身份性限制,打破了官学地域性的限制,儒家“有教无类”的主张得到了实现。
  
  在这种文治盛世的大趋势下,一种新兴的儒家学说开始出现了:它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天下人必须都“存在理,灭人欲”,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天下大同”。
  
  这门学问,后世的人们称之为——“理学”。
 二 理学的蔓延
   2.理学的要义
  
  南宋时期,书院的发展更加兴盛。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便是出现在这一时代的。朱熹以先秦时孔孟思想为主干,融合了佛、道的禁欲克己主义,特别是禅宗、华严宗的学说,再加之以周敦颐、程颢、程颐等唯心主义先行者的材料,构成一个三教归一、中印合流、唯物唯心兼而有之的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
  
  朱熹认为,“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他自觉意识到宇宙间每个事物(包括人)都处在种种矛盾关系中,而他的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於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便人生在各种对立面中得到统一。
  
  在理学看来,达到仁者精神境界的人,亦得到了一种最高的幸福,这种幸福理学家称为“至乐”。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最关键的六个字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儒家大同的世界是能够达成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人人都成为圣贤;而世间人人都能成为圣贤,只要他们能够坚持真理,克制欲望,把“小我”消灭,不断地完善提升“大我”,那么这个美好的盛世就必将到来。
  
  理学的要义,与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承接着前者,或许,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承接吧。两者思想追求的都是一种“大同社会”,为了这个目标,要求人人都为了“大家”而抛开“小家”,要牺牲“自我”成就“集体”,要舍弃“私”而一心为公。所有人都必须努力奋斗,为真理而不惜一切代价;个人的私欲是可耻的,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驱除人性中所有的“欲望”,完善内心的完美境界。
  
  然而,这种思想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是很好的,但是要求人人都如此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与西方人承认“欲望”,并且赞扬欲望促进社会发展,东方人强调的是“禁欲”,无论是理学、还是印度哲学、还是中国化了的共产主义思想,都有着这个本质的相同。
  
  朱熹本人是一代大儒,追求完美境界。可是,天下人都能如他一样吗?不能。这种学说,从根本上说,只能成为个人修养的“补丁”,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对于宋明时期物质极大丰富的中国来说,是与这种禁欲思想所悖的。
  
  然而,它却不可避免地在大明帝国生根发芽了……
唉......今天碰到一个白人,他去中国传过好几次教.他都说宋朝的诗和唐朝比起来低迷多了:(
没有比满清替明带来的奴化统治对国民精神伤害更大的了。
]]
看看现代历史吧,只要是农民起义没有不光荣的,只是为了说明自己是伟大的!
好文,楼主继续:P
  二 理学的蔓延
   3.儒之大者
  
  由于宋代重视文治,书院盛行,所以理学在南宋兴起。
  作为一门思辩的学科,它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儒学上是一大进步。朱熹本人也十分优秀,他自幼受到家庭熏陶良好的教育,对道家、佛家颇有研究。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他父亲的诸多好友皆是醉心于佛道之人,这种“禁欲”主义思想在童年的朱熹身上就已打下深深的烙印。十八岁时,朱熹就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而立之年后的朱熹开始钻研儒学,而他早年时期的佛、道思想也很自然地融入进自己的体系当中。
  
  综观朱熹一生,实乃大宋当之无愧的仁人志士。他为抗金大业奔走呼告,几次力谏朝廷抗金,坚决反对议和,慷慨激昂地向孝宗呈奏,力劝北伐,又向主战派大将张浚提出自己的北伐计划,无奈这些义举最终都无果而终。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福建故乡修起“寒泉精舍”,埋首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与先秦的孔子、孟子一样,朱熹本人一生致力于救国危难,讲学授业。他担任地方官期间,不顾官务缠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宣扬自己的思想;尔后,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当时场景可谓门庭若市,学生数千,人们纷纷前来聆听、学习朱熹的思想,整个南宋民间学风活跃,莫不与朱熹有极大关联。
  
  然而,后世对朱子理学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朱子的原意,或者说,把朱子理学变异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这或许是理学发扬光大的动力,但也是理学成为害人工具的原因。纵观历史,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繁多,马克思主义被引进到苏联,列宁按照政党的需要加工改造了其思想,尔后到斯大林时期,更加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进行篡改,而在中国,政党同样根据国情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为“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样中国式的理想,而其原本的意味,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改变了。
  
  理学,同样如此。朱熹被宣称成儒家圣人,又成为扼杀华夏精神的“凶手”——这不怪罪于他,而在于政府,在于统治者对其思想的利用。
  朱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二 理学的蔓延
   4.扭曲的人性
  
  综观朱熹的学术思想,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美学思想等一系列思想组成理学。然而,当历史发展到明朝时,官方以理学为正统学科,对其进行了极大的取舍,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维护中央集权思想的观点被放大了:
  (1)强调正统,尊王攘夷 (2)遏制欲望,束缚人性
  
  这两个观点被从理学中提取出来,重点强调。作为一门学科的理学,当它被当作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时,就变得异常可怕。终明一朝,理学强化了儒家的“三纲五常”,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欲望,这与朱元璋的“农业大家族”思想不谋而和。明朝的制度,将人们控制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得随意流动,又在思想上独尊理学,更加强化了皇权的正统性,也强化了民众对权威的顶礼膜拜。
  
  从一个侧面,可以观察到中国社会对于人性的束缚越来越紧:妇女。
  
  理学强调的是“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强调人必须“克己守礼”。在宋明之前的朝代,汉唐之时,风气开化,人们生活相对自由,对女子的贞操要求并不严格,女子再嫁,社会上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汉时的卓文君、蔡文姬等才女,都属再嫁,甚至三嫁,其故事尚能流传千古;唐时的妇女可以成群结队出游,女子着装大胆艳丽,坦胸露背,主动追求男子,甚至政府里设有“女官”,女子从政也风行一时;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影响渐深,社会对妇女的禁锢越来越紧,缠足、守节之风日趋盛行,未嫁之女不能随便出门,像李清照这样再嫁便已被文人们不屑了;而到了明代,整个中国社会已经根深蒂固笼罩在儒家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中,这其中,“女子守节”成了最突出的现象——政府开始以法定形式鼓励和表彰妇女们守节,“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立贞节牌坊、烈女祠,甚至以“诰命”褒奖“立节完孤”的女子,随之而来的《列女传》、《训女宝箴》等桎梏思想的书籍也普及民间。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烈女”和“节妇”越来越多。“以身殉夫” 、“守节终身”的事层出不穷,女子必须严格遵守三从四德,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据《古令图书集成》记载,“烈女”、“节妇”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达36000人,而到了清代,仅安徽省休宁县这一个县,就有2200多人!
  
  可见,礼教对于明清时期的中国,具有多么强的束缚。自宋到明,再从明至清,中国人越来越缺少宽容的心态,而是越来越多的限制、控制,汉唐时代豪迈大气的风格消失了。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将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极端稳定、又极端僵化的状态。
 二 理学的蔓延
   5.明朝皇帝的悲哀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妇女是受害者,其实,大明一朝,无论男女老幼,无论高低贵贱,人人都束缚在理学(准确地说是“统治者所设定的理学”)框架中,不能创新,不能改变,必须死死遵守古制,遏制人天生的本能欲望。
  
  甚至连大明的皇帝们,也是这种文化下的牺牲品。
  
  大明朝的皇子、太子们,从小就领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他们尊贵无比,娇宠溺爱,比前朝历代皇子们得到更多的娇惯,明朝的太监、宫女是史上最多的,千百个奴仆在他们面前百依百顺,造成了这些少年性格中极端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忌他人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学习诸多繁重的课程,四书五经,繁文缛节,被垂垂老矣的帝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因为他们是未来的皇帝,相比于唐代皇子们宽松娱乐的教育(唐代皇子们都擅长歌舞),宋代皇子们自由的学习氛围(宋代重文士,言论自由,不以言治罪),甚至清朝的皇子们还被鼓励“骑射”这种强健体魄的运动,明代的皇子们接受的是“一根经”式的教条主义,填鸭式的教育,必须“端居深拱,垂裳而治”,像个木头牌位似的坐在大殿之内,神情庄严地阅读经史、披阅奏章,把全部精力贡献给政治事业,三纲五常的观念强烈注入他们脑中,不允许随意做“调皮”的事情,要乖乖听话,以长辈、古制为一切准则。
  
  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使得大明的皇帝们在成年后几乎都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有的皇帝喜欢自己的奶娘,有的皇帝想当训兽师,有的皇帝死活要为自己的父母搞个“名正言顺”,有的皇帝只想当木匠,有的皇帝只顾自己修道长生,有的干脆几十年不上朝什么都不管……
  
  最为典型的,是明武宗朱厚照,和明神宗朱翊钧。
  
  朱厚照的一生都是在被束缚的不快乐和叛逆的快感中矛盾度过的。史载他从小“性聪颖,善骑射”,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孩子。然而,由于弘治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他期望很大,小小年纪的朱厚照,要学习诸多繁重的功课,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历代皇帝圣训、历代通鉴纂要、天下地理形势等内容……这些内容,一个成年人也不见得能感兴趣,更何况一个七岁的孩子。
  
  童年时期的朱厚照是受压抑的,到了少年时期,父亲对他管教不再严格,他开始叛逆地寻找突破口。到弘治皇帝死后,这位年仅15岁的少年皇帝,终于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反叛,他斗鸡走狗,骑马射箭,甚至训练野兽以寻求刺激,经常溜出宫去体验平民世界,他与太监们打成一片,对整个文官群体充满不屑……这个传奇般的皇帝做了许多不可思议、跌宕起伏的事情,让整个大明朝瞠目结舌,自不必一一细说。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却是在努力地反抗传统、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他成功了吗?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令帝国开始走下坡路,他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也是反叛者,也是大明王朝衰落的始作俑者。
  
  继武宗之后,嘉靖、万历、天启等诸多皇帝,莫不荒废朝政,误民误国。万历皇帝原本也是一个聪明的少年,可是,道统严厉的张居正给予他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在此举一个事例:十二岁的小皇帝万历下了学之后,因为老师夸奖了他的字写得好,就高兴地挥笔写了一个条幅,赐给当朝宰相张居正,希望能得到老丞相的夸奖。孰料第二天张居正专门上了一个长长的奏折,批评皇帝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在书法上。张居正说,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长于文艺,往往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陈后主、宋徽宗都是诗画大家,然而又都是著名的亡国之君。皇帝应把全部时间都用于研究治国之道上,学习那些圣帝明王。至于写字一事,不过借此消闲放松一下,即使写得好过王羲之,对一个帝王来说也没有意义。此后,小皇帝再也不敢向大臣们炫耀他的书法了。成年后的万历,完全摈弃了当初锐意进取的精神,龟缩后宫,贪图享乐,判若两人,不能不说,童年的心理压抑、乃至对张居正其人“假道学”的大为失望是其怠政的重要原因。或许,万历已经对这个帝国失去信心了。
  
  理学再次强调了孔孟哲学的观念:皇帝应该是全国人民伦理道德的表率。“神圣者王,仁智者君。”在十分重视礼法之治的传统社会,皇帝需要对全国人民起道德榜样作用。皇帝们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连书法绘画这样的高雅艺术都应该严格限制,至于嬉戏、走马等游戏就更是大逆不道了。
  
  大明的皇子们,从小到大,一次次被不厌其烦地告诫:君王必须克己守礼,则天下百官万民都会翕然响应,父慈子孝,奉公守法,天下大治,所谓“一人正而天下正”也。否则就名分混乱,人心失散,王纲解纽,大乱将至。
  
  然而,理学的教条,最终也没有为大明培养出多少明君来,反而更加逆反了原本聪颖的小皇帝们,逼迫他们走向相反的道路。这种巨大的人性扭曲,导致皇帝们强烈的叛逆,他们对国家丧失了责任心,也使得整个中华帝国在一种混乱、折腾的状态中继续走下坡路。
  
  皇帝们是悲哀的,国民也是悲哀的。倘若朱熹在世,看到自己的学术如此摧残、扭曲人性,他又该做如何感想?
二 理学的蔓延
   6.农业文明+理学=僵化保守
  
  由于元代异族人的征服,汉族人心里极强的“华夷之辩”被激发了出来。大明建国伊始,朱元璋便制定下了文化高压政策,其强调皇权正统、三纲五常的力度大大超过以往历朝历代,对于国民的束缚也超过以往的王朝,而同时,大明帝国的农业习性超过以往历朝历代,整个国家在一种极其稳定而又保守的农业文明中运转得越来越慢。在这种情况下,理学成为了农业文明走向僵化的催化剂。
  
  纵观历史千年。汉唐时期,中国的重心在关陇地区,黄河周边,这里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接触频繁,周边西域诸国的奇风异俗也不断刺激着中原。因为有了这些源源不断的外界交流,使得汉唐民族保持新鲜的活力,不断开拓,不断进取,诸多游牧的血液时不时会融入进中原,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中国的主体是“半农业半游牧”般的社会状态——所以,汉唐时期,国家既能拥有稳定的财富积累,又能产生开拓性的进取心态。
  
  而到了宋明期间,随着中原人向南方不断迁移,经济中心随之转向南方,昔日北方的中心却已凋零、黯淡。按照我本人的理解,宋明时期的中华与汉唐的中华是两码事,它们并不属于同一个“中华”范畴——宋明帝国是以长江为主体的文明,区别于汉唐的黄河文明。因为宋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浙、湖广一代繁荣发展,耕地开垦大面积增长,农业粮食获得空前规模的增长。这时的中华帝国缺乏与西域、北方外界的交流,主体局限在了南方的田地水稻当中,小农意识、保守观念有了开花结果蔓延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理学当中的一些消极、保守的观念促进了中华继续向僵化的方向发展。
  
  每当提到理学对于中国的束缚,便会有人提出相反的例证来反驳:日本同样继承了中国的理学,为何数百年后日本却成为亚洲的强大帝国?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本人有兴趣做些解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造成的,并不单单取决于某一个特定的因素。如果单独来看待理学,它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来阐述人类社会的观点,对于儒学是一次重大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理学观念强调的因素有如下几个:1.追求人心的完美 2.牺牲自我,成就大我 3.极强的正统观念 4.遵循祖宗,遵循古制
  
  这些观念中,有些有积极的因素,有些有消极的因素。当消极的因素与某个民族的某种特性结合时,比如“理学+农业思想”,于是大明这个农业帝国便汲取了理学中“保守、崇古、追求稳定、缺乏进取”的思想,从何衍生出一种消极的帝国观念;而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同时并存,加上日本一脉相承的“危机感、自卑感”,日本人便从理学思想中汲取了“爱国、牺牲自我成就大我”的观念,遂衍生成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最终成为日本走向国际列强之路的重要原因。
  
  所以可见,中华帝国衰落的原因在于理学与农业习性的结合。理学生于中国,没有给中国带来前进的动力,却在日本最终发扬光大,这对中华民族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嘲笑;同样,佛学生于印度,最终在印度整体灭亡,却在邻居中国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难道不也是上天的巨大玩笑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起与毁灭的原因有多方面,某种思想与某种生活环境相结合,会衍生出新的状态来,这是自然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规律,如同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炭原子结合,可以生成自然界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而一个氧原子与一个炭原子结合,却衍生出能够毁灭生命的剧毒气体一氧化碳。这样的道理,在人类社会,也是广泛存在的。
  
  中国衰落的要害,起源于宋朝的“崇文抑武”,发展于理学的变异乃至束缚国人的思想。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非常巨大——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将他人格的缺陷放大到整个帝国,更加速了整个华夏精神坍塌的速度。没有他,或许没有了汉族的复兴;可是,有了他,汉民族的恢复也已经显得有些变味了。他所遗留下来的制度、专制、文化政策,在整个明王朝留下了深刻烙印,甚至成为清朝效仿的模板,所以,他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三 朱元璋的病态人格
   1.一个老人的记忆
  
  中国的衰落从宋起,至明初反弹上升,中叶后又急剧衰落,到清虽有回光返照之景,却也回天乏力,最后毁灭。总体来看,大趋势是一直下降的,期间虽有小段的反弹回升,但无济于事,犹如股市行情曲折下降,人们在短暂的兴奋后,却更加失望了。
  
  始作俑者乃大宋的“崇文抑武”,在国防上毫无建树,最终亡于蒙古铁骑,导致中原(中国)第一次被游牧民族整体上征服,被盛极一时的大元帝国取代。然而,胡人无百运,游牧民族的不稳定性,使元帝国经历了九十七年的中原(中国)统治,回到了它的故乡漠北。中原在短暂时间内又一次兴盛起来,反弹回升,这对于当时的中原(中国)主体汉民族来说,是一场振奋人心的盛事,因为,一个新兴的汉人政权起来了,“我们的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了”。
  
  十四世纪的中国,名为“明”。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前半身极富传奇色彩,比之秦皇的世袭、唐宗的背景、宋祖的运气,朱元璋是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他是踏踏实实从社会最低层爬上来的。白手起家,出身贫寒——他超强的人格控制力,使他成为时代的赢者,也成为后世诸多平民百姓心中的偶像。
  
  然而,这个复兴的中华帝国,却在其缔造者的病态心理下显得有些异味。与唐初的君臣同心、宋初的社会和谐相比,大明王朝却似乎有些怪异、阴郁。天下平定,鸟尽弓藏,朱元璋的心理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他看周围的臣子、家人,眼神似乎越来越混沌了。
  
  一股阴风扫过,明帝国上空笼罩着不祥的疑云。“年纪越大,朕就越睡不踏实,天天晚上做噩梦……”55岁的朱元璋对着镜子喃喃自语。这个进入暮年的帝王,显得与他实际年龄并不相称,看上去似乎更老十年,两鬓皆以斑白,眸子也显得浑浊——那是他经常性的焦虑症所导致失眠引起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童年是人的纯真时代,老年是心灵反璞归真的时代。人越接近老年,内心的欲望、想法就越真实了许多,童年的记忆会涌上心头,昔日的场景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加强了现实的影响。老人们常会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感叹人事沧桑,那些美好的、痛苦的经历浮现在眼前,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审视。
  
  55岁的朱元璋开始习惯性地回想他的过去、他的童年。然而,对于这个皇帝来说,他的童年没有快乐,只有痛苦:幼时的他仅读过两个月私塾,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最终辍学,所遭受的邻人白眼至今让他不能忘记,至今对才华横溢的文士充满嫉妒;长年靠为地主放牛为生,被人呵来斥去,任凭打骂,寄人篱下的生活倍感艰辛,也使他极端痛恨那些达官显贵、富裕子弟;尔后迫于生计,无奈出家做和尚,却因社会崩乱、天灾人祸而依旧挨饿,那种饥饿、绝望的心态,牢牢地刻在他的心里,尽管今天他已是帝国的君王,却节俭成性,甚至愈富有愈小气,显得吝啬且斤斤计较。
  
  成年后的朱元璋经历了一系列传奇故事,使他几乎忘却了昔日的心理阴影。开国初的大气磅礴,让他体验到人生超越的自信,是的,他是天下的主宰,他应该是最自信、最大度的才对。然而,当暮年到来,夕阳的余辉照亮他的面庞时,他感到了自己强健肌肉的松弛,看到了昔日光泽的皮肤黯淡了,那些逝去的、久远的痛苦记忆竟却不可抑止地涌上心头,一幕幕过去的场景常常在夜里浮现,让他半夜惊醒,失眠……
  
  这个老人,征服了天下,却征服不了自己的内心。
  
  朝臣们愈来愈感觉到,老皇帝变得阴郁、暴躁了许多,他越来越不能听取臣下们的意见,甚至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哪怕是面对昔日最信任的功臣名将,他也越来越充满敌意,质疑的眼神,狐疑的目光,扫视着所有人。
  
  而在朱元璋的眼里,那些昔日与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如今愈发风光。这些功臣们似乎有些忘乎所以,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他们富裕起来了,由当初的穷哥们变成现在穿金戴银的老爷,拥有豪华的府第,大批恭顺的仆人,他们走在京城大街上,就如当年朱重八眼中的地主恶霸一样。在朱元璋看来,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自己每天殚精竭虑地为了帝国而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地像一个大管家一样操持着这个已经足够富裕了的帝国,他对自己的本职兢兢业业,事无巨细,他不允许手下的人炫耀、富裕、张扬,否则他嫉妒的、创伤的心理会被极大地刺激。他开始怀疑起手下的臣子们,不再相信他们,他悲伤而无助地想:为什么他们都变了?为什么他们都不再像当年那样任劳任怨、忠心为主了?难道他们已经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难道他们想自立门户了?难道……他们想造反?难道……人心难测啊……他们每个人都那么工于心计、智慧超群、能言善变、文才横溢,比我优秀很多,他们不会起反心吗?……
  
  老年的朱元璋独自坐在深宫里,面对铜镜,幻想着种种可怕的期望。童年时期被欺辱、欺骗、打骂的场景再次浮现在他眼前,他的心灵被深深刺痛!他开始无法控制地乱想,猜测,疑惑,恐惧……
  
  一场秋风拂面,瑟瑟寒意,大明皇宫的上空掠过一群不祥的鸦群。
  
  从血火中刚刚复苏的华夏精神,将再一次遭受猛烈的摧残。
2.疯狂杀戮
  
  老年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充满恐惧和怀疑,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从心底萌生。他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疯狂杀戮,而他的屠刀所指向的人群,就是当年与他同甘共苦、一同打天下的好兄弟、好臣子们。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胡惟庸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曾任左丞相。由于他在任期间结党营私,坑害异己,且贪污受财,图谋不轨,被朱元璋诛杀累及三族。如果说胡惟庸一人犯罪理当诛杀,尚情有可原,但朱元璋却借此行上下左右株连法,造成胡党大狱连续十年,诛杀三万多人,其中包括二十多个功臣宿将全家人,也累及李善长全家被杀,宋濂全家被贬。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因有人密报大将蓝玉功居自傲,图谋造反而不失时机地将蓝玉下狱审讯,不及诛杀,并又连累一万五千多人被诛。
  这两桩大案涉及明初诸多开国功臣,牵连数万人性命,如此之多的无辜生命受到牵连,极大地反应了朱元璋内心的恐惧与病态。
  
  除了这两起重大规模的屠杀案,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都在进行不断的小规模屠杀,逐一清除功臣,到他临终前,几乎把所有有功的大臣都杀光了:
  
  开国大将徐达患疽疮病,皆传言被朱元璋赐食鹅肉,病发而死;(“达在北平病背疽,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被赐死;(“因请田触怒太祖,召还,次年赐死”)
  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惨死在钢鞭之下;(“被召入京,鞭死”)
  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辞职,被朱元璋当即命武士将其摔下殿堂,脑浆崩裂而死;(“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廖永忠被诬偷穿龙袍而死于狱中;(“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被无辜牵连,朱元璋欲诛杀他,最后全家流放,死于贬谪地;(“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十四年卒于夔,年七十二”);
  征虏大将军冯胜被处死;(“宋国公冯胜坐事诛”)
  李文忠被毒死……
  
  对于洪武年间的官员,实在是不寒而栗,许多官员早晨上朝时与家人泣而告别,不知今天生死如何,整个官场弥漫着恐怖氛围,全然不是一个开国新朝的欣欣向荣之景象。
  
  相比于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是最狠毒、最刻薄、最缺乏心胸的一个皇帝,也是心理素质、人格精神最糟糕的皇帝。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我们可以明显做出比较:唐太宗心胸最为宽广,不仅没有诛杀大臣,还能善用自己的政敌魏征以及许多曾经反对过他的人;宋太祖稍逊风骚,却也是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温和地解除诸多功臣职务;秦始皇虽对外残忍,却对自己的手下大将蒙恬等毕生信任,毫无诛杀功臣的历史记录;汉高祖是与朱元璋背景最为相似的一个,但他也只是对个别功臣除之,从未牵连族人,尚厚待萧何、曹参等诸多大臣。而明太祖朱元璋,在他有生之年几乎清洗了所有的功臣,且累计族人、亲戚、朋友等达数万人,这种血腥赤裸裸的杀戮,无不映衬出朱元璋人格的病态,几乎近于疯狂。
  
  朱元璋童年的心理阴影无法抹去,在他成为君王之后被无限放大,他内心深处藏有极大的报复感、猜忌情绪、虐待冲动、惩罚快感,甚至一点小小的细节,对他来说都是精神上的打击,令他恼怒不已,欲毁之而后快。比如,一次,朱元璋在京城微服私访,有一老媪指着他称“老头儿”,朱元璋大怒,召来士卒,一声令下,籍没民家甚众。还有一次朱元璋于上元夜微服观灯,见一灯上画一妇怀瓜,猜出谜底是“淮西”,忿恨不已,因为朱元璋是淮西人,江南人对淮西人的粗野无文颇为鄙视,一怒之下,朱元璋命大肆屠杀观灯百姓。一次,朱元璋赐傅友德宴,命叶国珍陪饮,宴间,叶国珍命歌妓穿华丽衣服混坐,朱元璋于是大怒,下令将叶国珍与歌妓捆绑入狱,并残忍地削去鼻尖,毁坏她们的容颜。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秃僧,“作则”是喻自己做贼,下令将两人残忍处死……
  
  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朱元璋具有强烈的施虐倾向,报复心理,他还发明了许多残酷、羞辱的刑法,如凌迟、梃杖、抽肠、剥皮。梃杖通俗白话就是“打屁股”,这种方式被朱元璋普遍用于朝廷之上,大臣们被脱光裤子,毫无脸面,羞辱不堪,这极大满足了朱元璋辱没他人的报复心理;而为了激发太子朱标的“坚强心理”,朱元璋命人用车装满尸骨陈列于太子面前,此种行为种种,最终导致太子朱标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抑郁而死。不仅如此,朱元璋对自己残忍的作为还极为欣赏,他将人皮完整剥下,悬挂示众,以致连国子监这样的育才之地也总是“悬尸连比”;他更加喜欢折磨人致死,观察其痛苦之惨状,有一次,朱元璋强迫医官王允坚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观看其毒发难忍,又大粪混入水中让他喝,第二天则将他枭首示众——朱元璋将此事写入《大诰三编》,描述得非常细致,可见此事曾使朱元璋获得极大心理满足,回味无穷。如果朱元璋不是一个开国皇帝,而是像唐朝来俊臣那样的一个握有重权的官员,我想他必定比来俊臣还更加恐怖,其手段也超级毒辣,在历史上以“超级酷吏”的名声盖过来俊臣、周兴等人,其心理变态的程度已经达到丧心病狂,堪比石勒石虎。
  
  作为一个影响整个帝国的帝王,尤其是作为一个影响整个朝代的开国帝王,朱元璋立下了太多负面消极的榜样,给后世以效仿的模板。我们可以推测,朱元璋本人的生理基因就是不完善的,整个大明帝国的继承人们也都遗传了这种缺陷基因:明成祖极大地继承了其父嗜杀、猜忌的心理,再一次对整个文官群体、文人精神进行一场摧毁;明武宗、明世宗遗传了其偏执、执拗的心理;明神宗则极其自私、吝啬、斤斤计较;而亡国皇帝崇祯最像其祖朱元璋,一样的疑心,一样的暴躁,一样的盲目狂热却又毫无章法,一样的嗜杀大臣,一样的吝啬小气。
  
  所以说,朱元璋本身的心理不健全,导致他开创的大明国先天不足,缺陷甚多,为整个华夏精神复苏后再次遭受摧残开了先锋。他是汉民族复苏的缔造者,也是汉民族心理扭曲的施虐者。相比之下,宋朝开创者太祖、太宗的人格还是比较健全的,其制定的“崇文抑武”政策尽管有负面效应,也依然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正面效应;而明太祖朱元璋的诸多弊端,则是完全地扭曲了整个帝国心理,打击了文士的精神。
  
  尔后的继任者朱棣,极大地继承了朱元璋的心理性格、行事作风,在“嗜杀”方面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太祖灭胡惟庸尚只有“三族”,成祖灭方孝儒竟却是“十族”!这种大规模的屠杀,无疑对明朝文士的心理产生巨大打击,宋时文士畅所欲言、不以言治罪的宽容氛围消失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开创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先河:嗜杀、文字狱、八股文、特务政治、相权的消灭……这些消极负面的因素被后世帝王们继承、学习,并成为固定的制度延续下来。这种制度被后来的清朝完全继承,并且更加专制、集权,再加上满清本身浓厚的“主子、奴才”思想,最终导致整个帝国衰落、崩溃。
  
  由此,我们须从明朝的制度上进一步挖掘其弊端,这其中,诸多政策、制度都重重打下了朱元璋的心理烙印,也波及到了整个华夏文明。
这谁写的呀,开篇就来个青少年精神缺失,立刻让我失去读下去的耐心:L
刘邦背了一个诛杀功臣的名,其实是很冤的,刘邦本人对沛县小集团还是充分信任的,韩信是吕后杀的,刘邦本人原意只是监禁(当然不排除后来杀他的可能),况且韩信在封齐王时已让刘邦警觉了,英布和彭越只是合作伙伴,根本不是刘氏集团的人。
从人事安排上刘邦也是喜欢沛县集团的人,张良和韩信严格上讲还不是刘邦的嫡系。
老朱对淮西小集团的都不信任,在开国君主中也算少见了。
《朱元璋的病态人格之3——农业文明+专制政治》
  
  3.农业文明+专制政治
  
  农业文明,决定了“各家管各家”的习性。与西方商业文明不同,农业所重视的只是埋头生产,相互之间不需要商品的交流,因此,这种社会缺乏相互间紧密的联系,如同马克思所说的“表面上是一个大袋子,实际上里面的土豆相互松散,不能组成一个整体”。所以,历朝历代中国所重视的必定是——集权,只有通过中央的强化集权,才能把一个广袤的松散农村集体组合在一起,而集权的结果,常常就是“专制”。
  
  从一定程度上看,农业帝国与专制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
  
  明初的统治者,自然看到这个国家的要害所在,他们无法改变整个国民的农业精神,更不可能像今天中国这样走向工商业的道路,所以唯有通过专制集权,来加强整体国家的强大。这就是“强干弱枝”,“牺牲个人成全集体”。对于皇帝们来说,这或许不该怪罪于他们,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千百年来一脉传承农业思想,本身无可厚非。而中国两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当时全天下的“中心之国”,其延续历朝历代的政治体制、文化思想是不容置疑、天经地义的,如果没有西方外界的异种文化入侵,或许中国将一直在“分裂-统一”的循环中永久下去——而这,本身就符合农业社会的“天地四季”无穷无尽循环的思想。
  
  然而,相比于两百年后西方兴起的“人权思想”、“文艺复兴”乃至于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对民主共和的奋斗,中华天朝上国的体制就显得落败了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选取了参照物时,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有了对比,才能定位。
  
  明初自胡惟庸案后,取消了丞相,皇权进一步加强,并撤销中书省,相应地加强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一来,丞相的职权实际上是由皇帝来行使,天下所有事情由皇帝一人说了算,大大强化了皇权力量。然而同时,这也极大地增加了皇帝本人的工作量,在废除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听或看200份奏章,处理近400件政事,虽“日勤不怠”,也已“忧危积心”,力不能支。无疑,在历朝历代皇帝中,朱元璋是最为勤政的一个君王,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人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之中,天下各衙门所上奏章达一千一百六十件,所言之事有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以每件奏章一千字计,也要有一百一十六万字,这样算下来,他平均每天要批阅二十余万字,处理四百二十三件事。不仅如此,他还要每天上朝接受面奏,接见各地来京上告的耆民,处理百姓击登闻鼓直接告状的事,定期接见朝觐的官员,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曾说,我自即位以来,经常以勤奋努力勉励自己,天没亮即临朝,太阳偏西才回宫;夜里想着天下大事,睡不安稳,就披衣起床,观看天象,看到一颗星星位置不对,就会想可能有哪一件百姓的事应当马上办,立刻一条一条记下来,等天亮了再安排下去,惟恐各项事情的处理有一丝一毫的不当。
  
  朱元璋是具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之人,与历史上的诸葛亮性格一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大到国家的礼仪法典,小到百姓们的吃穿住行,他无一不亲自设立,他的言行举止、思想性格,影响到了大明帝国的各个角落。朱元璋所写的《大诰》,规定全国的村子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在土地庙集会,还规定每个乡都要有专人敲打木铎,高声叫喊,宣传普及和谐教育:“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而五更时,又派专人在城门谯楼上吹起画角,高声唱道:“创业难,守成又难,难也难!”所有的乡村都要选派有声望的老人每月宣讲道德规范,每到农忙季节,人们还必须在乡中老人的监督下黎明即起忙碌农活。朱元璋对人民的控制力,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制度上,都大大超过以往皇帝,他制定了许多规章,限制人民自由流动,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有离乡证明,不然就作为罪犯关押起来。
  
  这种农民式保守的思想,成了维护专制政治的最好催化剂。在朱元璋的一手打造下,大明王朝兴起了“特务政治”,设立了巡检司和锦衣卫,分别对百姓和官员进行严密监视:巡检司遍设于各府县的关口要道,盘查行人,抓捕盗贼;锦衣卫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被用来严密监视朝廷文武百官,特务们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官吏们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明朝的酷刑繁多,诸如杖刑、夹棍、刷洗、油煎、灌毒药等等,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制造大量冤案错案,人心惶惶,人民的生活、思想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显得枯竭、萎缩。
  
  有了朱元璋的榜样,明朝的皇帝们都跟着纷纷效仿,成祖朱棣似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明一代,锦衣卫、东厂、西厂等诸多特务机关活跃,在官场、民间各个角落充当皇帝的耳目,钳制人们的思想,这种专制政治深入到国家的各个角落里,无疑压制了自由思想,比之宋朝时期宽松的言论环境已是大大的退步了。
 4.保守稳定的农业社会
  
  上一章《理学的蔓延》末节已经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不仅仅是由某个单一元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正如前文所说的,如果单独看待朱熹的理学,不失为儒学思想的一次革新,尤其对于人性本身有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但是,理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三纲五常”、“存理遏欲”等观念,与农业文明追求“保守,稳定”的习性相结合,则会使华夏精神走向下坡路,而理学中“牺牲自我,追求大我”等一些观念与日本的海洋文明、危机感相结合,则产生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走向帝国列强的重要因素。
  
  中华帝国的衰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第一章所阐述的“崇文抑武”,不过是这场大衰落的序幕而已,真正发展却是从明朝文化的变异开始,这其中,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的一些消极人格对整个大明留下了深刻烙印,但并非决定性作用,而是相当于“催化剂”——所谓催化剂,是不参与真实的物质融合,但却在某些方面能够改变物质的变化方向,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可以类比。朱元璋的病态心理,加速了中华帝国的专制集权,而这种统治方式,恰恰又很好地适应了农业文明追求“稳定、保守、拒绝扩张”的习性,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朱元璋出身农民,与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农民心理一样,只要能够有饭吃,维持生存,就不会产生改变的思想,除非穷困到了极点,无法生存,才豁出去干一场,造反。然而,当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当生活富裕起来后,当一切重新走向正规时,这种农民的保守心理就再次重现,成为决定性力量。朱元璋本人的“重农”思想极为浓厚,相比于汉、唐、宋时的帝王们,他的一些思想行为显得非常小器、封闭、保守:洪武时期的皇宫大院里,只要有空地便都栽上了菜,宫中菜蔬自给自足,还将“御花园”改名为“御菜园”,朱元璋本人更是以蔬食为主,省吃俭用,闲暇之余便组织宫人种菜——这种农民朴素而封闭的思想,无疑强化了皇帝自身心理的保守。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只需要按照上天的规律,定时播种、收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在农民的思想里,只要遵循上天的意思,就能定期得到物质的回馈。一切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最稳定的环境,不要变化,这是最好的选择。老祖宗传下来的种植方式,已经足够让农民生产出粮食来,不需要再为某种额外的需要而去改良、变化。这种农业思想,相比于西方的海洋文明、商业思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那是一片贫瘠的、只能生产橄榄和葡萄的土地,人们没有粮食,所以必须把葡萄和橄榄与外界交换,进行贸易,才能获得生存的必需品,这种不断与外界交流、吸收外界文化的思想,奠定了西方人进取的精神,这是东方人所欠缺的。
  
  纵观中华两千年,汉唐时代的大气,源自于与西域、北方民族的不断融合,奇风异俗的交流。奠定强汉的诸多战争物器如弩、良马等都来自于外族的传入,展现盛唐辉煌的诸多艺术如唐三彩、胡琴、琵琶、乐曲等都归功于胡汉风俗的融合,而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由于有了汉文化的输入、汉族先进生产力的传入,则衍生成了强大的半奴隶半封建的侵略国家——可以说,生物界中的“杂交优势”是完全适应于人类社会的。今天的诸多新型农产品,超大的苹果、艳丽的葡萄、多产的水稻、保质期稳定的蔬菜……这些优势农作物莫不来源于“杂交”,而非“纯种”。极端地说,在生物学上,“纯种”的物种是生命力不能长期延续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近亲结婚,导致生命的缺陷越发众多,乃至毁灭,或是严重缺陷。
  
  而宋明以降,中国(中原)就逐步走入一个“缺乏交流,自我繁殖”的怪圈,在保守僵化的思想中衰落下去。尽管宋明以来南方一些城市的商业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无法代表更广大的农村社会,也一直受制于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人民普遍还是鄙视商业的,“无商不奸”、“富不过三代”成为中国商业经济的典型,而商人们在获取利润后也购买大量土地,当上“地主”,逐渐被强大的农业思想同化。所以,如果没有外界的力量,中国将继续保持超稳定的农业状态,而绝对不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更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国家。
  
  而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这个典型农民心理的帝王,他以及他身后的子孙们,极大地加速整个国家向保守方向发展:排斥外人(诛杀功臣)、集中自己朱姓一家(分封子孙)、对外人的极大不信任(设置特务机关、强调皇权正统、猜忌、文字狱、中央集权)、保守稳定(倡导八股文)、低贱者一旦富贵的报复发泄心理(嗜杀、各种酷刑的兴起)……
  
  从一定程度上,明成祖朱棣极大地继承了其父朱元璋的性格心理,或者可以说,明朝三百年的烙印是他们父子二人深刻印下的。如果当初朱元璋不滥杀功臣,那么法定的接班人,建文帝朱允文初登帝位,在面对政变时就不会“无将可派,无兵可用”——朝廷首先派出的耿炳文虽是幸存下来的老将,但缺乏总制大军的经验;继尔派出代替耿炳文的李景隆,更是缺乏军事才能的纨袴子弟,以致南京方面在军力上虽占据优势,却节节败退,最终战败。比较朱棣与朱允文,无疑朱允文更具有宽仁的胸怀,如果他继任皇位的话,或许能给大明带来一次新兴的文化革新。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事实无法改变,如果一切都能有“如果”,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大秦王朝的合法继承人理当是皇子扶苏,他性格仁厚,有慈爱之心,再加上能臣蒙毅、大将蒙恬兄弟的辅佐,定能改善始皇的暴政,收取天下人心,国富安定。
  
  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在不可琢磨的偶然性中,产生变化的必然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穷无尽,最初的一个小小变化,或许会改变最终的历史走向。就像一次蝴蝶翅膀的振动,能衍生成一场急剧破坏力的恐怖飓风——对于漫漫千年的历史长河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渺小,无法左右历史发展的趋势,甚至,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也不过是宏大场景中的某个片断而已;而相对于整个大自然、宇宙天地来说,人类出现以来的数百万年,更加是那样的渺小微弱,相对于亿年的太阳系、千万亿年的银河系,以及那些遥远而不可知的天外世界来说,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实在微不足道,我们所创造的这些历史事件、社会变革,更加如沧海一粟,白驹过隙,就像那短暂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
  
  我们感叹,我们怀念,我们争论,我们创造,我们激情,我们悔恨……可是,这些终究都会很快消失。当年的叱诧风云,激情豪迈,转瞬间,就已烟消云散,灰飞烟灭。赵匡胤建立的大宋帝国,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还有那些曾经涌动的大辽、大金、西夏、大元,他们来了,又走了,空留下今天人们的争议,讲述,猜想,重演……甚至直到今天,现在,我们这些人在这个论坛里煮酒论史,如此热烈激昂,如此争执不休,却也不过是沧海瞬间,转眼就消失而去,空留下似有似无的余音回荡……
  (未完待续,请看下一章)
  秦始皇烧了多少本书?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毁了多少本书?
  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朱元章也叫文化高压政策?
  那清康雍乾150多年的文字狱开玩笑的?
  "清风不识字"都能杀头
  那时知识份子有哪个敢说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莫谈国是,全体愚民
  这才是清统治者的最高理想
  对满清绵延一百多年的文字狱视而不见,扯什么明太祖的文化高压,知道“四库出,古书无”这句话么?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为改变以前那种华而不实的文风而创立,本质还是科举制,而且到明末已经快退出历史舞台了,是谁又把这种快被淘汰的东西拣回来?满清!
  限制中国人的思想?王阳明,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这些大思想家摆在这里,说话经过了脑子没有?明朝可不像满清,只有一大帮故纸堆里考据学者。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为改变以前那种华而不实的文风而创立,本质还是科举制,而且到明末已经快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是后人的评价还是当时的趋势:o
原帖由 历史研究者 于 2007-10-7 11:41 发表
  对满清绵延一百多年的文字狱视而不见,扯什么明太祖的文化高压,知道“四库出,古书无”这句话么?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为改变以前那种华而不实的文风而创立,本质还是科举制,而且到明末已经快退出历史舞 ...


  扯哦扯哦,明朝的确不乏思想家,但是除了王阳明之外,别的称不上“大思想家”这几个字,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对当前体制的离经叛道,而不是体制内萌发的新思想,这正是对明体制的反抗与失望。

  明清对思想的限制和禁锢,一般一般,彼此彼此,办斤和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论明的文字狱,说实话还真不输给清朝,清朝有清风不识字而杀人,明太祖因"殊"为"歹朱"分拆讽刺皇帝而杀人;P
秦始皇烧的书  是民间藏书  项羽火烧秦宫时才焚烧待尽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