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鹰计划>>一个野战玩家写的观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1:36:16
1、 美军参战部队

并非象外界所传言的,影片中描述的发生在摩加迪沙的战斗,并不仅仅只有游骑兵和三角洲参与。
当时部署在摩加迪沙并参与抓捕行动的美军部队有——

执行地面警戒和火力支援的游骑兵;进入目标建筑,执行抓捕行动的三角洲;辅助三角洲进行地面运送的海豹6;提供直升机运载、火力支援和空中指挥平台的160航空团;担任空降救援任务的空降搜索救援队;在行动最后阶段提供援救的第10山地师;执行战场监视的OH-58(具体型号不详,隶属单位不详);提供信息传输,准备电子干扰的P-3(具体型号不详,可能是EP-3,因为普通的P-3是反潜机,没什么电子战能力;隶属单位不详)。

游骑兵——正式番号为美陆军第75别动团,即“Ranger”,俗称“游骑兵”。实质上是经过强化步兵分队战术和特种作战技巧训练的轻装步兵,因此在着装上与普通陆军区别不大。在片中身着三色沙漠迷彩、标准头盔、RBA防弹衣、ALICE单兵携行具。使用武器为M16A2、M16A2/M203、M249、M60E3。是当时行动的主体。

三角洲——正式名称为美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第1分遣队,即“Deita”,但是不出现在官方公开的部队编制表里,也就是说官方不承认这支部队的存在。在知情人中,被匿称为“D-Boys”,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擅长CQB战斗。在片中身着三色沙漠迷彩、黑色轻型垂降头盔、黑色TAC-V-1战术背心。使用武器为M4A1、M21等。

160航空团——美陆军第160航空团,即“160 COAR”,旅级编制,美陆军唯一的特种作战空中输送单位,绰号“暗夜猎手”,装备MH-60L、MH-60K、MH-47E、AH-6、MH-6等特种作战直升机,是执行中近距离特种部队空中渗透的主力。在片中被击落的“超级61”、“超级64”,以及执行火力压制的AH-6都是该团的装备。

空降搜索救援队——隶属美国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即“CSAR”主要执行快速的空降医疗与救援。是美空军执行被击落飞行员搜救的主要力量。在片中没有出现。
海豹6——正式名称为美海军“海 空 陆”部队第6队,即“NAVY SEAL 6”。由于前任队长在其回忆录、自传体小说中暴露了相当多的内幕,为混淆视听以保护队员和任务安全,海军被迫否认这只队伍的存在,并将其更名为“海军战术发展群”。和三角洲一样是最精锐的特种力量,同样是近战、室内战的高手。在片中没有出现。




2、 火力支援

美军的行动,完全是自己的秘密计划,以抓捕艾迪德及其亲信为目的。为减少泄密的可能,达成行动的突然性,没有向联合国维和部队通报,当然也不可能得到维和部队总部的行动授权,因此当行动受阻,人员伤亡过大的时候,无法及时得到其他国家维和部队的协助。

当行动指挥向第10山地师提出增援要求以后,由于美军当时为避免被国内政治家指责为介入太深,已经将重装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撤离,第10山地师严重缺乏重装备,以仅有的卡车和“悍马”贸然进入敌控城区进行巷战,肯定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为此,美军向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维和部队提出支援请求。两国不愿介入太深,仅提供了4辆坦克(巴基斯坦)和28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马来西亚)。经过反复协调磋商,这样一只拼凑起来的救援部队才蹒跚上路,其混乱可以想象。带队执行救援任务的美军指挥官无奈的称之为“鹅队”。




运载游骑兵的MH-60L和运载三角洲的MH-6,在执行人员运载任务时,不能加装太多的支援武器,只有由随机机械师或副驾驶(MH-60L)手动操作的M134 7.62毫米转管机枪。为求准确,直升机必须相当缓慢的移动,或者干脆悬停,这样就给了地面的敌对武装对空射击的机会。尤其在房屋错落的街巷地形,可供对空隐蔽的地形太多,轻武器射击特征又不明显,直升机很难及时躲避和反击。当地武装早就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恨之入骨,据说“基地”组织向其提供了大量经过改装、适合反直升机使用的RPG-7火箭筒和操作培训,于是进行伴随火力压制的“超级61”和“超级64”中箭落马,3名驾驶员、2名机械师、1名三角洲狙击手因此殉职。




之所以没有动用AC-130炮艇机进行火力支援,有三个原因。其一,美军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估计不足,过于迷信特种部队的实力,过于迷信所谓“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的计划。其二,目标地区是拥挤杂乱的集市和住宅区,大规模空对地火力很难避免误伤无辜平民。为避免政治上被动,没有制订相应计划。其三,行动受阻后,战场地形复杂,双方武装人员位置交错,往往只隔一道墙壁、天花板或街道,距离不过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强力的支援火力很难保证不误伤自己人。因此赫赫有名的喷火怪兽AC-130最终也没有捞到登场的机会。





3、 装备

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大装备是运载游骑兵的MH-60L和运载三角洲的MH-6,以及夜间进行近距火力压制的AH-6。

MH-60L,是UH-60“黑鹰”家族成员,加装了空中受油管、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任务计算机等等,改进了雷达、红外报警系统,是专门执行中距离特种部队投送、补给的特种作战直升机,只装备陆军160航空团。我国陆航在上世纪80年代和美国关系密切的时候,曾经引进过UH-60,其中的某些后来经过了加装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任务计算机的升级,具有一定的特战能力。




MH-6/AH-6,由原麦道公司的MD-500民用轻型直升机发展而来。使用5片螺旋桨降低噪音,机身强化,加装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由于机体小巧灵活,MH-6在机舱门两侧加装乘用板,以运载特种部队人员。而AH-6则是武装攻击改型,以机枪、机炮、火箭吊舱强化空对地火力,执行特种部队火力支援或者小规模的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美军上世纪80年代在海湾地区进行的维护航运安全的联合行动中,AH-6曾经在夜间击沉过伊朗的布雷艇。这两种直升机小巧而高效,只是航程受机体限制比较短,远距离部署必须借助大型运输机等手段,只装备陆军160航空团。




单兵装备

由于受部队类型的限制,片中游骑兵的武器为当时陆军标准的M16A2、M249班组支援武器(轻机枪)和M60E3(轻量化的中型机枪)。与普通的步兵部队的武器没什么区别,只是M16A2/M203、M249、M60E3等压制火力的配备比例高了一些。符合真实情况。

三角洲部队擅长室内战、近战,强调灵活快速,因此装备大多轻便、多用。片中主力武器是短小精干的M4A1卡宾枪。另外,由于部队内部文化宽松,且队员都是千挑万选的老手,因此允许根据个人对任务的理解选择武器。在片中就出现了三角洲队员在M4A1之外还携带短霰弹枪,以及继续使用老式的M21狙击枪而不是改进型M21或者新M24的情景。武器上使用消声器也突出了三角洲与配合作战的游骑兵的不同。

三角洲的头盔也相当独特,是适合垂降、近战时防止碰撞的轻型垂降盔。非常轻便,露出耳部方便对战场声音的判断。当然,这样的头盔基本上没有防弹能力。因为近战时被打中头部基本上只死无活,戴什么头盔都是白搭。

三角洲使用了“黑鹰”公司出品的TAC-V-1战术承载背心。该背心结构合理、承载量大,可以舒适方便的携带步枪弹匣、手枪弹匣、散装霰弹枪子弹、手榴弹、多功能工具、无线电步话机、地图等等,提高了作战效率。




4、 人员损失

160航空团:

超级61 2名驾驶员殉职
超级64 1名驾驶员、2名机械师殉职




游骑兵:6名游骑兵殉职




三角洲:5名三角洲殉职




第10山地师:2名士兵殉职




5、 失误

轻视敌对民众的反抗,妄图把敌对武装人员与怀有敌意的平民区分开。但是,在当地作战的民兵,本身有相当广泛的人际关系,一旦一人死亡,往往会推动众多亲友投入反击,尤其是在流行“血亲复仇”的部族国家。这种一相情愿的区分目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忘记了本国依靠民兵立国的历史。
政治上摇摆不定,投入军事力量之后,往往受更多政治考虑而无法使用。担心自己伤亡的同时,还刻意避免敌对势力民众的伤亡,以避免国内外反对和指责。

迷信“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妄想双手不沾血的进行对抗。妄图通过炫耀武力威慑敌对势力。强调物质保障的同时,忽视了对近距离血腥对抗的准备。

为了恪守“决不抛弃同袍”的信条,撤离时间大大延迟,并由此带来新的伤亡损失。精神令人感动和尊敬,做法值得商榷。




6、 后记

此次行动的目标——艾迪德,数年后被刺身亡。据说这是强悍的三角洲在为殉职的战友报仇。次日,本次行动的指挥官——盖瑞森少将退役。




“只有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结束......”1、 美军参战部队

并非象外界所传言的,影片中描述的发生在摩加迪沙的战斗,并不仅仅只有游骑兵和三角洲参与。
当时部署在摩加迪沙并参与抓捕行动的美军部队有——

执行地面警戒和火力支援的游骑兵;进入目标建筑,执行抓捕行动的三角洲;辅助三角洲进行地面运送的海豹6;提供直升机运载、火力支援和空中指挥平台的160航空团;担任空降救援任务的空降搜索救援队;在行动最后阶段提供援救的第10山地师;执行战场监视的OH-58(具体型号不详,隶属单位不详);提供信息传输,准备电子干扰的P-3(具体型号不详,可能是EP-3,因为普通的P-3是反潜机,没什么电子战能力;隶属单位不详)。

游骑兵——正式番号为美陆军第75别动团,即“Ranger”,俗称“游骑兵”。实质上是经过强化步兵分队战术和特种作战技巧训练的轻装步兵,因此在着装上与普通陆军区别不大。在片中身着三色沙漠迷彩、标准头盔、RBA防弹衣、ALICE单兵携行具。使用武器为M16A2、M16A2/M203、M249、M60E3。是当时行动的主体。

三角洲——正式名称为美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第1分遣队,即“Deita”,但是不出现在官方公开的部队编制表里,也就是说官方不承认这支部队的存在。在知情人中,被匿称为“D-Boys”,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擅长CQB战斗。在片中身着三色沙漠迷彩、黑色轻型垂降头盔、黑色TAC-V-1战术背心。使用武器为M4A1、M21等。

160航空团——美陆军第160航空团,即“160 COAR”,旅级编制,美陆军唯一的特种作战空中输送单位,绰号“暗夜猎手”,装备MH-60L、MH-60K、MH-47E、AH-6、MH-6等特种作战直升机,是执行中近距离特种部队空中渗透的主力。在片中被击落的“超级61”、“超级64”,以及执行火力压制的AH-6都是该团的装备。

空降搜索救援队——隶属美国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即“CSAR”主要执行快速的空降医疗与救援。是美空军执行被击落飞行员搜救的主要力量。在片中没有出现。
海豹6——正式名称为美海军“海 空 陆”部队第6队,即“NAVY SEAL 6”。由于前任队长在其回忆录、自传体小说中暴露了相当多的内幕,为混淆视听以保护队员和任务安全,海军被迫否认这只队伍的存在,并将其更名为“海军战术发展群”。和三角洲一样是最精锐的特种力量,同样是近战、室内战的高手。在片中没有出现。




2、 火力支援

美军的行动,完全是自己的秘密计划,以抓捕艾迪德及其亲信为目的。为减少泄密的可能,达成行动的突然性,没有向联合国维和部队通报,当然也不可能得到维和部队总部的行动授权,因此当行动受阻,人员伤亡过大的时候,无法及时得到其他国家维和部队的协助。

当行动指挥向第10山地师提出增援要求以后,由于美军当时为避免被国内政治家指责为介入太深,已经将重装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撤离,第10山地师严重缺乏重装备,以仅有的卡车和“悍马”贸然进入敌控城区进行巷战,肯定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为此,美军向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维和部队提出支援请求。两国不愿介入太深,仅提供了4辆坦克(巴基斯坦)和28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马来西亚)。经过反复协调磋商,这样一只拼凑起来的救援部队才蹒跚上路,其混乱可以想象。带队执行救援任务的美军指挥官无奈的称之为“鹅队”。




运载游骑兵的MH-60L和运载三角洲的MH-6,在执行人员运载任务时,不能加装太多的支援武器,只有由随机机械师或副驾驶(MH-60L)手动操作的M134 7.62毫米转管机枪。为求准确,直升机必须相当缓慢的移动,或者干脆悬停,这样就给了地面的敌对武装对空射击的机会。尤其在房屋错落的街巷地形,可供对空隐蔽的地形太多,轻武器射击特征又不明显,直升机很难及时躲避和反击。当地武装早就对美军的空中优势恨之入骨,据说“基地”组织向其提供了大量经过改装、适合反直升机使用的RPG-7火箭筒和操作培训,于是进行伴随火力压制的“超级61”和“超级64”中箭落马,3名驾驶员、2名机械师、1名三角洲狙击手因此殉职。




之所以没有动用AC-130炮艇机进行火力支援,有三个原因。其一,美军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估计不足,过于迷信特种部队的实力,过于迷信所谓“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的计划。其二,目标地区是拥挤杂乱的集市和住宅区,大规模空对地火力很难避免误伤无辜平民。为避免政治上被动,没有制订相应计划。其三,行动受阻后,战场地形复杂,双方武装人员位置交错,往往只隔一道墙壁、天花板或街道,距离不过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强力的支援火力很难保证不误伤自己人。因此赫赫有名的喷火怪兽AC-130最终也没有捞到登场的机会。





3、 装备

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大装备是运载游骑兵的MH-60L和运载三角洲的MH-6,以及夜间进行近距火力压制的AH-6。

MH-60L,是UH-60“黑鹰”家族成员,加装了空中受油管、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任务计算机等等,改进了雷达、红外报警系统,是专门执行中距离特种部队投送、补给的特种作战直升机,只装备陆军160航空团。我国陆航在上世纪80年代和美国关系密切的时候,曾经引进过UH-60,其中的某些后来经过了加装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任务计算机的升级,具有一定的特战能力。




MH-6/AH-6,由原麦道公司的MD-500民用轻型直升机发展而来。使用5片螺旋桨降低噪音,机身强化,加装地形回避雷达、夜视系统。由于机体小巧灵活,MH-6在机舱门两侧加装乘用板,以运载特种部队人员。而AH-6则是武装攻击改型,以机枪、机炮、火箭吊舱强化空对地火力,执行特种部队火力支援或者小规模的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美军上世纪80年代在海湾地区进行的维护航运安全的联合行动中,AH-6曾经在夜间击沉过伊朗的布雷艇。这两种直升机小巧而高效,只是航程受机体限制比较短,远距离部署必须借助大型运输机等手段,只装备陆军160航空团。




单兵装备

由于受部队类型的限制,片中游骑兵的武器为当时陆军标准的M16A2、M249班组支援武器(轻机枪)和M60E3(轻量化的中型机枪)。与普通的步兵部队的武器没什么区别,只是M16A2/M203、M249、M60E3等压制火力的配备比例高了一些。符合真实情况。

三角洲部队擅长室内战、近战,强调灵活快速,因此装备大多轻便、多用。片中主力武器是短小精干的M4A1卡宾枪。另外,由于部队内部文化宽松,且队员都是千挑万选的老手,因此允许根据个人对任务的理解选择武器。在片中就出现了三角洲队员在M4A1之外还携带短霰弹枪,以及继续使用老式的M21狙击枪而不是改进型M21或者新M24的情景。武器上使用消声器也突出了三角洲与配合作战的游骑兵的不同。

三角洲的头盔也相当独特,是适合垂降、近战时防止碰撞的轻型垂降盔。非常轻便,露出耳部方便对战场声音的判断。当然,这样的头盔基本上没有防弹能力。因为近战时被打中头部基本上只死无活,戴什么头盔都是白搭。

三角洲使用了“黑鹰”公司出品的TAC-V-1战术承载背心。该背心结构合理、承载量大,可以舒适方便的携带步枪弹匣、手枪弹匣、散装霰弹枪子弹、手榴弹、多功能工具、无线电步话机、地图等等,提高了作战效率。




4、 人员损失

160航空团:

超级61 2名驾驶员殉职
超级64 1名驾驶员、2名机械师殉职




游骑兵:6名游骑兵殉职




三角洲:5名三角洲殉职




第10山地师:2名士兵殉职




5、 失误

轻视敌对民众的反抗,妄图把敌对武装人员与怀有敌意的平民区分开。但是,在当地作战的民兵,本身有相当广泛的人际关系,一旦一人死亡,往往会推动众多亲友投入反击,尤其是在流行“血亲复仇”的部族国家。这种一相情愿的区分目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忘记了本国依靠民兵立国的历史。
政治上摇摆不定,投入军事力量之后,往往受更多政治考虑而无法使用。担心自己伤亡的同时,还刻意避免敌对势力民众的伤亡,以避免国内外反对和指责。

迷信“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妄想双手不沾血的进行对抗。妄图通过炫耀武力威慑敌对势力。强调物质保障的同时,忽视了对近距离血腥对抗的准备。

为了恪守“决不抛弃同袍”的信条,撤离时间大大延迟,并由此带来新的伤亡损失。精神令人感动和尊敬,做法值得商榷。




6、 后记

此次行动的目标——艾迪德,数年后被刺身亡。据说这是强悍的三角洲在为殉职的战友报仇。次日,本次行动的指挥官——盖瑞森少将退役。




“只有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结束......”
我从前有个老师的哥哥就参加了那天的战斗.
应该说这次老美算是倒霉,谁又能想到直升机会给RPG干下来呢。在这之前行动都是很顺利的。

而且当地地形有个很不利的情况,目标饭店与周边建筑间隔太小,黑鹰降不下去。否则全体部队和俘虏就可以直接开溜了。

假如带些炸药,用定向爆破把几栋房子放倒,不知道可不可以开辟个机降场。
原帖由 哈萨克雄鹰 于 2007-6-22 14:00 发表
我从前有个老师的哥哥就参加了那天的战斗.

是哪一方的?
一整座灰扑扑哪里都是垃圾和障碍的城市,敌人像打地鼠一样到处涌出,玩了delta的那个同名游戏就知道这一切有多混乱了............-。-
原帖由 深谷白云 于 2007-6-22 14:21 发表

是哪一方的?


RANGERS. 升了将军以后退役了.
那两个自愿下来搜救坠毁直升机后来双双阵亡的海豹狙击手怎么没提到啊?据说后来追授了很高级别的勋章
准确来说是DELTA的人,之后追授了国会荣誉勋章
……这个看起来不太像是观后感!需要说的是,电影和真实的黑鹰有些区别。
事实上,空中指挥和地面的失误才造成两名三角洲队员长时间没人来解救。两人死得冤枉
美军用MK-19扫射平民开路,绑架平民作人质的光荣纪录都怎么不提,没有这个美军能坚持那么长时间.
原帖由 ppkshock 于 2007-6-22 15:47 发表
……这个看起来不太像是观后感!需要说的是,电影和真实的黑鹰有些区别。
事实上,空中指挥和地面的失误才造成两名三角洲队员长时间没人来解救。两人死得冤枉


当时悍马车队已经自身难保连方向都没了,而当时空中有架黑鹰还是给那两名士兵提供火力支援用机枪扫射周围的民兵只是挨了一枚RPG飞回去修理了,困在房内的美军当时亦绑了人质,当然这段是电影里是不可能出现的。
M4A1卡宾枪。 ...


介个,那时候好像还没有M4A1吧:L
黑鹰坠落中反映了很多问题,比如上边有兄弟已经说了的, 当时索马里的形式已经是很严重的军事对抗的形式, 而华盛顿的政客们仍然把这当成一个人道救援的同时抓几个恐怖分子的小事情,整天考虑的还是国内外舆论反映,   原先海军陆战队的大部队撤个精光不说,连装甲车都不留一辆, 当地指挥官要求的AC-130等装备也给,就让弟兄们开着纸糊的一样的悍马在枪林弹雨里闯啊?

再一个,美军当时处在冷战後的急剧收缩和转型中,原先整天琢磨着与苏联红军在中欧大打出手的美军从上到下对这种需要一边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一边要打击当地军阀,还要区分平民与民兵,团结各种部落这样的低烈度高复杂度的作战行动缺乏准备,估计现在的美军回首当初也要摇头叹息的,很多不必要的失误。

第三个,美军的装备当时也不完全适应这种作战, 原先悍马不加装甲是可以的, 因为美军在高烈度战争中依靠的是空地一体战,以及依靠技术优势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再加上悍马车不在一线, 这个问题不大。  但对于特种行动, 双方犬牙交错,短兵相接,缺乏防护就太危险了。 当然,这也反映了第四个问题,美军可以说非常英勇自信,也可以说有点轻敌, 开着这就冲进了几千军阀武装集聚的中心集市地区。

最后,美军的作战精神还是很可钦佩一下的, 这不是保家卫国,这只是一次离家万里的政客们的一次任务,  而美军就是以完全职业化的态度来对待它,连续15个小时的激战,除了那两个孤身被大批民兵围攻的DBOY以外,  每一只美军小分队,不管伤亡比例有多高,形势多恶劣,都能始终冷静顽强的接战, 民兵吃不掉聊聊可数的美军,并非只是因为民兵们素质低。   而且在那么危急的状况下,其仍然尽可能救助每一个人,美军中弥漫着这种兄弟连般的情意,也是很客可怕的一个战斗力的源泉。
最后,美军的作战精神还是很可钦佩一下的, 这不是保家卫国,这只是一次离家万里的政客们的一次任务,  而美军就是以完全职业化的态度来对待它,连续15个小时的激战,除了那两个孤身被大批民兵围攻的DBOY以外,  每一只美军小分队,不管伤亡比例有多高,形势多恶劣,都能始终冷静顽强的接战, 民兵吃不掉聊聊可数的美军,并非只是因为民兵们素质低。   而且在那么危急的状况下,其仍然尽可能救助每一个人,美军中弥漫着这种兄弟连般的情意,也是很客可怕的一个战斗力的源泉。
----------------------------------------------------------------------------------------------------------------------------------------------------------------
不过今年5月12日那天美军的表现可是相当差劲,两支美国部队去援助一支离他们只有几百米的美军巡逻队居然整整用了近一个小时。
被焚尸的镜头 触动了美国人民的神经
美国人打输了,理由是很充分的,大爱都说是可理解的

如果是中国,就不行了

有人说中国人有劣根性,我看很对
和人民打仗,怎么可能会赢。
美国真要打赢这场战争只能大规模空袭,但是那样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那样的即使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利益……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7-6-22 20:02 发表
最后,美军的作战精神还是很可钦佩一下的, 这不是保家卫国,这只是一次离家万里的政客们的一次任务,  而美军就是以完全职业化的态度来对待它,连续15个小时的激战,除了那两个孤身被大批民兵围攻的DBOY以外,  每一只美军小分队,不管伤亡比例有多高,形势多恶劣,都能始终冷静顽强的接战, 民兵吃不掉聊聊可数的美军,并非只是因为民兵们素质低。   而且在那么危急的状况下,其仍然尽可能救助每一个人,美军中弥漫着这种兄弟连般的情意,也是很客可怕的一个战斗力的源泉。

居士兄弟,这个我就要小小的反对一下了。这个战例恐怕只能说明霉菌的战斗意志还算是合格而已。

1、美军并没有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只是支援受阻。每个士兵都很清楚,只要坚持住,天上地下的支援早晚会来。而且也确实陆续来了。不过美军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机制也让官兵们有这个信心。

2、面对那群疯子一样的野人民兵,我想美军大兵很清楚,要么就坚持到增援,要么就被分尸,当然拼死也要打。


3、坚持救助每个人,的确值得称道。在面临恶劣形式下基层指挥官的反应也很合格。

4、个人认为美军的情况并没有后来渲染的那么糟糕。美军建制始终完整,伤亡比率也没有到高到严重动摇战斗力不的地步,火力上也还能顶得住。换句话说,二战中欧洲战场上50%以上的作战部队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况。
据说一个队员从直升飞机上滑降时因为紧张竟然自己掉下来摔成重伤,电影里似乎没有表现出来啊
怎么没有? 第一架BLACKHAWK到的时候,那个演LORD OF RINGS 那个射箭的人不就掉下来了吗?他好象是第一个伤亡.
原帖由 840206 于 2007-6-23 00:29 发表

居士兄弟,这个我就要小小的反对一下了。这个战例恐怕只能说明霉菌的战斗意志还算是合格而已。

1、美军并没有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只是支援受阻。每个士兵都很清楚,只要坚持住,天上地下的支援早晚会 ...


要是增援部队到晚到一会困在房中美军的弹药就要用完了.
原帖由 840206 于 2007-6-23 00:29 发表

居士兄弟,这个我就要小小的反对一下了。这个战例恐怕只能说明霉菌的战斗意志还算是合格而已。

1、美军并没有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只是支援受阻。每个士兵都很清楚,只要坚持住,天上地下的支援早晚会来。而且也确实陆续来了。不过美军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机制也让官兵们有这个信心。

2、面对那群疯子一样的野人民兵,我想美军大兵很清楚,要么就坚持到增援,要么就被分尸,当然拼死也要打。


3、坚持救助每个人,的确值得称道。在面临恶劣形式下基层指挥官的反应也很合格。

4、个人认为美军的情况并没有后来渲染的那么糟糕。美军建制始终完整,伤亡比率也没有到高到严重动摇战斗力不的地步,火力上也还能顶得住。换句话说,二战中欧洲战场上50%以上的作战部队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况

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要真的了解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才好做评论, 不然美军天下第一,那是不是做美军就是轻松自在,毫无危险的美差呢?
全球美军是很强大,但当时在这个离任何一个美军基地千里之遥的东非海滨城市里美军却远远算不上强大,美国主力撤走後,美军只剩下这点特种部队和第十山地师一个营了,山地师本来就不是重装甲部队,此时这只部队更是缺乏最基本的重装备。   地面部队只有吉普车和轻型卡车, 那空中部队呢,不要说战斗机,攻击机,连一架专用武装直升机都没有,靠的是运输直升机架上机枪提供火力支援,而当时火力最猛的竟然就是小鸟这样的直升机了, 在美国的武器库中,还能找的到比这更弱的组合吗? 甚至比比乍得的丰田大军那样的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这些美军官兵自己都很清楚。

天上地下的支援,天上当时有什么东西呢,开始行动时是8架小鸟,8架黑鹰,还有一架EP-3C,这大部分是起运输和通信指挥等后勤作用,其中4架小鸟负责火力支援,  而在超级61和超级64号直升机被击落,超级68被击伤後,美军指挥官连运送补给都已经不太敢把黑鹰送过去了。
那么地上呢,  美军这次出击总共是9辆悍马车,3辆5吨卡车,19架飞机,160名官兵,  在这只部队被困後,后方能提供什么支援呢,当时加里森将军在基地里组织的救援部队除了刚刚护送坠机受伤的笨小伙回来的那一小批三角洲和游骑兵外, 其它就是些军械员、厨师、弹药管理员、通信专业军士,空中管制员等志愿者,  事实上这只杂牌军在后来的救援行动中确实战斗力不足。   
救援的主力还是要依靠第十山地师的一个连的部队,  这只160人的部队所拥有的装备就是9辆轻卡车和12辆悍马。  他们与基地的杂牌军拼凑的部队无法穿透索马里人由路障和密集火力的拦截,只能退回,毕竟,人家几千号人呢,你这边凭什么? 有什么装备和部队可以力挽狂澜的?

战斗开始在1993年10月3日的下午,而最终拼凑好救援部队已经是差不多晚上11点半,这只部队包括第十山地师的轻步兵,基地里残存的三角洲和游骑兵,那些军械员、厨师、弹药管理员什么的志愿者,巴基斯坦人的部队,马来西亚人的部队等等,总共拼凑了500来号人,4辆M48古董坦克,28辆M113铝皮装甲输送车,这些所谓装甲车辆其实任何一辆也无法抗的住一枚RPG。
在远离美国的这个战场上,美军搜刮後所能拼凑的就是这些力量了。

至于伤亡,美军的这次行动的地面部队就是100多人,美军阵亡16人,受伤83人,总共99人, 半夜救援成功的大部队伤亡很小, 伤亡也主要是这第一波被困的部队。  麦克耐特从奥林匹克旅馆带出来的车队上一开始总共75人,在开往坠机地点的战斗中,在下午5点伤亡就已经过半,不得以又杀开血路冲回基地
]]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7-6-23 11:08 发表

是的,其实头一天情况就相当危急,在第一天的下午7点左右,被围官兵的补给品,弹药,水等就已经快没了,美军冒险派出超级66号黑鹰去空投补给品,在空投弹药、输液包、饮用水时,引擎变速箱等都被枪弹击中,所 ...

关于美军阵亡人数我看到了不同的版本,15人16人的都有,按楼主提供的以下资料则是18人,到底美国官方的说法是多少人?你有相关的资料吗?谢谢!
————————————————————————————————————————

超级61 2名驾驶员殉职
超级64 1名驾驶员、2名机械师殉职




游骑兵:6名游骑兵殉职




三角洲:5名三角洲殉职




第10山地师:2名士兵殉职
从这个战斗目的上讲,美国赢了,它达到了他的作战目的,赢得很难看~
但是从宏观大局来讲,美国输了,美国丢了很大的面子,而且撤出索马里~
第10山地师是有眼睛蛇武装直升机的,而且后来也参战了.
]]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6-23 12:21 发表
第10山地师是有眼睛蛇武装直升机的,而且后来也参战了.

第10山地师的眼睛蛇武装直升机曾参与了1993年7月2日的军事行动,但10月3日的这次行动我没找到其参战记录,如果10月份的时候它们还没撤离,那么应当是在得知情况後参战,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参与了夜晚的扫射,你哪里有记录吗?
原帖由 innerfire 于 2007-6-23 04:09 发表
据说一个队员从直升飞机上滑降时因为紧张竟然自己掉下来摔成重伤,电影里似乎没有表现出来啊


精灵王子从天而降~~;P
原帖由 cp251 于 2007-6-23 13:30 发表


精灵王子从天而降~~;P

可惜是大头冲下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7-6-23 13:16 发表

第10山地师的眼睛蛇武装直升机曾参与了1993年7月2日的军事行动,但10月3日的这次行动我没找到其参战记录,如果10月份的时候它们还没撤离,那么应当是在得知情况後参战,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参与了夜晚的扫射, ...


美国的一本军事杂志上曾经提到过此事,当时第10山地师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在晚上也参加了对地攻击.
原帖由 innerfire 于 2007-6-23 13:56 发表

可惜是大头冲下


电影里说是黑鹰为躲避RPG把他甩了下去,其实就是他没抓紧绳子结果把所有同僚都害惨了.
这个游戏做的也不错  跟电影里的一样
原帖由 深谷白云 于 2007-6-23 12:00 发表

关于美军阵亡人数我看到了不同的版本,15人16人的都有,按楼主提供的以下资料则是18人,到底美国官方的说法是多少人?你有相关的资料吗?谢谢!
————————————————————————————— ...

这个我在核对一下, 因为美军在这次作战之前,其它的作战行动中也有零星伤亡,所以有的地方写的是美军这次黑鹰坠落中的伤亡数,有的是给的美军在索马里的总共的伤亡数,两者上差别不大,但毕竟还是不同的。
有一个第10山地师的士兵是受伤后运送到德国医院不治身亡的.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6-23 14:27 发表


电影里说是黑鹰为躲避RPG把他甩了下去,其实就是他没抓紧绳子结果把所有同僚都害惨了.

电影中关于这个布莱克本的处理很耐人寻味, 战斗中造成过早分兵,导致连锁后果的就是他失手坠机, 但不管是事后美国的舆论还是电影和文学工作者都并没有指责什么,这和飞行员杜伦获释後所受到的热烈欢迎都反映了美国民众的这样的心理:你是为国家而战的,战斗失败也不是你的错,相反,从中你还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更应该予以补偿和安慰。 在影片一开始,影片就通过他与那个文员的对话交代了他的情况,18岁,还是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蛋子。  
有人说这是为了掩饰美军的低级错误,我看是有这个因素,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对于这样一个为祖国而战的孩子,让他去背负战友伤亡的责任还是太残酷了一点。

另外,布莱克本和文员戈姆的参与战斗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美军兵力的捉襟见肘,  戈姆是个老兵,但以前只是煮咖啡和打字,这次因为一个士兵打球受伤就把他拉出来顶上,  如果是基地里作战人员充裕是绝不会这样把新兵蛋子和文员都弄搞什么特种作战。所以之后部队一被困,基地里就只能是厨子,技师什么的都拿起枪去战斗了。
"片中主力武器是短小精干的M4A1卡宾枪。"


看到这里就知道这文章没看头
还不如去看黄夏留网站上的
LZ的文章写得确实不咋的,还是去看看叫兽的文章去吧。
LZ就是把黄教授的文章改头换面了一下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7-6-23 15:48 发表

电影中关于这个布莱克本的处理很耐人寻味, 战斗中造成过早分兵,导致连锁后果的就是他失手坠机, 但不管是事后美国的舆论还是电影和文学工作者都并没有指责什么,这和飞行员杜伦获释後所受到的热烈欢迎都反映 ...


车队和直升机一出基地就已经让艾迪德的民兵给盯上及时给城内的民兵打手机,该行动已经丧失了突然性,如果在晚上行动的话效果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