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下的冷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9:33:17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引发的关于“经济过热”的讨论尚未结束,上市公司半年报经营统计数据又已新鲜出炉,净利润的合计增幅更为抢眼:超过70%。用“多收了三五斗”显然已无法形容上半年的盈利状况,并且根据业绩预告的情况,前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几无悬念。

  高处不胜寒,值得庆幸的是,在海拔5000点的雪线以上,我们还能抱着“业绩增长70%”这个暖炉来取暖。在以净利润及市盈率为核心的估值体系下,上市公司股价对利润的变动极为敏感,尽管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脱离地球引力,但我们仍能依靠业绩的高速增长来给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构建新形势下的估值体系。

  有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故事历来围绕着两个命题展开,一是真实性,二是持续性。金融企业依靠息差增加和佣金增加获得利润增长、房价高涨促成房地产企业利润猛增、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令有色类上市公司业绩上升,这些显而易见的理由使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合乎推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的业绩增长有着十足的含金量,上半年投资收益的增长幅度过高,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上半年已经是去年全年总数的两倍有余,这都增加了业绩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大量持有金融类上市公司股权的状况十分多见,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价上涨,股价上涨令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增加又拉动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在这一系列循环中,难免有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惑,是为市场所称“以牛养牛”的状况。

  如果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增长能一直以此速率进行下去,5000点上方的估值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在宏观经济“防止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背景下,细观各行业下半年可能面临的经营难度,则高增长的信心或许会有所降低。

  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令升息在下半年仍有可能再度上演。有色行业正面临着出口退税、资源税等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电力企业、石化企业已在绞尽脑汁化解高企的原料成本。面对着日渐高涨的煤、电、油价,更多的企业只能在节能降耗的夹缝中寻找利润。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引发的关于“经济过热”的讨论尚未结束,上市公司半年报经营统计数据又已新鲜出炉,净利润的合计增幅更为抢眼:超过70%。用“多收了三五斗”显然已无法形容上半年的盈利状况,并且根据业绩预告的情况,前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几无悬念。

  高处不胜寒,值得庆幸的是,在海拔5000点的雪线以上,我们还能抱着“业绩增长70%”这个暖炉来取暖。在以净利润及市盈率为核心的估值体系下,上市公司股价对利润的变动极为敏感,尽管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已脱离地球引力,但我们仍能依靠业绩的高速增长来给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构建新形势下的估值体系。

  有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故事历来围绕着两个命题展开,一是真实性,二是持续性。金融企业依靠息差增加和佣金增加获得利润增长、房价高涨促成房地产企业利润猛增、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令有色类上市公司业绩上升,这些显而易见的理由使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合乎推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的业绩增长有着十足的含金量,上半年投资收益的增长幅度过高,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收益上半年已经是去年全年总数的两倍有余,这都增加了业绩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大量持有金融类上市公司股权的状况十分多见,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价上涨,股价上涨令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增加又拉动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在这一系列循环中,难免有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惑,是为市场所称“以牛养牛”的状况。

  如果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增长能一直以此速率进行下去,5000点上方的估值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在宏观经济“防止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背景下,细观各行业下半年可能面临的经营难度,则高增长的信心或许会有所降低。

  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令升息在下半年仍有可能再度上演。有色行业正面临着出口退税、资源税等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电力企业、石化企业已在绞尽脑汁化解高企的原料成本。面对着日渐高涨的煤、电、油价,更多的企业只能在节能降耗的夹缝中寻找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