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6:24:4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此文纪念)

    “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真正的好文笔,从来不屑于营造什么巧妙的构思、什么出人意料的开头,它总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跃马扬鞭,一下子就把你冲的热血沸腾,做奴隶还是斗争?就算是死亡,也不要让侵略者指着你的尸骨说:这是个胆小鬼。这曲1935年诞生的歌曲,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尽管现在唱的次数太多、唱的场合太杂、唱的很多时候毫无感情。但想想几十年前,多少好儿郎,就是唱着这首歌别妻离子、义无返顾的踏上征途,还是不禁动容。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1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做出上述表示,其后,在八年抗战中,该言论被反复引用,成为战争期间的经典语言,其悲壮之态溢于言表。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日军已占据台儿庄之大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去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答复曰“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 。
   孙连仲悲壮地说:“绝对服从命令,直到整个兵团打完止!” 随后,孙对师长池峰城下达反攻命令,并做出上述表示。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3年夏季,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厉兵秣马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大后方的千万青年皆被感动,短短数月就有近10万大中学生投笔从戎、舍家为国。
   由知识青年为主体的中国远征军1943年冬反攻入缅,展开第二次缅战。在人迹罕绝的异域丛莽中,中国健儿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将竭其智,兵尽其勇,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经战径七百余次,杀伤日军十万余,至一九四五年打通中印公路凯旋返国。可惜如此铁军,下场悲戚,在随后的内战中,几乎全部覆灭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唉,怎一声叹息了得。
  
 

 
      “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活埋。今后都这样办。”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当日军俘虏被带到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面前时,他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向参谋下达上述命令。


  
  
      “我是中国人哪,不能作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1940年2月,经过多日只身苦战后,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遇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有村民劝杨投降,杨做出上述回答。后因汉奸出卖,杨靖宇被日军发现,经激烈战斗后战死沙场。
    杨靖宇生前死后都是让日本人异常敬畏的人物。他死后好久,日军才敢向他靠近,这时敌人再次犹豫起来,不敢相信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据事后伪《协和》杂志记者报道,等日军确认真的杀了杨靖宇后,“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的哭了起来”。
   为了给杨靖宇报仇,其嫡系一路军各部在杨靖宇牺牲后向日军发起近乎疯狂的报复,一时间,长白山区各个据点的伪边防站,警察署,频遭袭击,经过连绵血战,一路军最后只剩下几十人,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第57师师长余程万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那时侯,我已经死了。”

   抗战时期,第74军58师师长張灵甫对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最后的胜利是有确信的,记者问:“那抗战胜利后,你打算做什么?”張灵甫回答道:“那时侯,我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中坚……”
   以上是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的开头,其时,抗日战争已然胜利。其文在欣喜之中,尤带沧桑。军人用剑、文人用笔,在漫长的苦难中,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转贴自天涯社区 『煮酒论史』 [近代风云]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豪言壮语)(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此文纪念)

    “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真正的好文笔,从来不屑于营造什么巧妙的构思、什么出人意料的开头,它总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跃马扬鞭,一下子就把你冲的热血沸腾,做奴隶还是斗争?就算是死亡,也不要让侵略者指着你的尸骨说:这是个胆小鬼。这曲1935年诞生的歌曲,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尽管现在唱的次数太多、唱的场合太杂、唱的很多时候毫无感情。但想想几十年前,多少好儿郎,就是唱着这首歌别妻离子、义无返顾的踏上征途,还是不禁动容。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1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做出上述表示,其后,在八年抗战中,该言论被反复引用,成为战争期间的经典语言,其悲壮之态溢于言表。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日军已占据台儿庄之大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去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答复曰“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 。
   孙连仲悲壮地说:“绝对服从命令,直到整个兵团打完止!” 随后,孙对师长池峰城下达反攻命令,并做出上述表示。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3年夏季,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厉兵秣马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大后方的千万青年皆被感动,短短数月就有近10万大中学生投笔从戎、舍家为国。
   由知识青年为主体的中国远征军1943年冬反攻入缅,展开第二次缅战。在人迹罕绝的异域丛莽中,中国健儿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将竭其智,兵尽其勇,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经战径七百余次,杀伤日军十万余,至一九四五年打通中印公路凯旋返国。可惜如此铁军,下场悲戚,在随后的内战中,几乎全部覆灭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唉,怎一声叹息了得。
  
 

 
      “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活埋。今后都这样办。”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当日军俘虏被带到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面前时,他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向参谋下达上述命令。


  
  
      “我是中国人哪,不能作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1940年2月,经过多日只身苦战后,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遇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有村民劝杨投降,杨做出上述回答。后因汉奸出卖,杨靖宇被日军发现,经激烈战斗后战死沙场。
    杨靖宇生前死后都是让日本人异常敬畏的人物。他死后好久,日军才敢向他靠近,这时敌人再次犹豫起来,不敢相信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据事后伪《协和》杂志记者报道,等日军确认真的杀了杨靖宇后,“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的哭了起来”。
   为了给杨靖宇报仇,其嫡系一路军各部在杨靖宇牺牲后向日军发起近乎疯狂的报复,一时间,长白山区各个据点的伪边防站,警察署,频遭袭击,经过连绵血战,一路军最后只剩下几十人,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第57师师长余程万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那时侯,我已经死了。”

   抗战时期,第74军58师师长張灵甫对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最后的胜利是有确信的,记者问:“那抗战胜利后,你打算做什么?”張灵甫回答道:“那时侯,我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中坚……”
   以上是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的开头,其时,抗日战争已然胜利。其文在欣喜之中,尤带沧桑。军人用剑、文人用笔,在漫长的苦难中,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转贴自天涯社区 『煮酒论史』 [近代风云]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豪言壮语)
:victory: 顶民族英烈
里面除了杨其他都是国军的事迹,可能多想了
向英烈致敬
老蒋的名言啊
也来顶一下抗日的民族英烈们!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
抗日战士千古!
 01.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
      
         “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02.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背景: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户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03.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背景: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04.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24师少将高参)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我军死亡惨重。后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机狂轰滥炸时,陈文杞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不幸壮烈殉国,终年仅37岁。
      
      
      
  
  
  
  
  
  05.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12师师长)
      
         “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鬼子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临终前的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06.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07.邓锡侯(1889~1964,四川营山人,时任川军第一纵队司令,第45军军长)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讲话。邓锡侯

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赴后继,一定能战胜敌人!”后邓参加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战功卓著。
      
      
      
  
  
  
  
  
  
  08.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
后终于以身殉国。
      
      
  
  
  
  
  
  9.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时任第5军军长)
      
         “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小日本钢军,夺回昆仑关,打出第5军的威风来!”
      
         背景:1939年11月,日军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杜聿明向所属各师下达如此作战命令。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日军被击毙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打死。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10.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时任山东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范筑先率部南撤,范向全国发出如此通电。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11.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时任河北省主席、29军代军长)
      
         “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我驻军第219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后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12.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时任绥远省主席、晋绥军第35军军长)
      
         “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军指挥下,分三路大举进犯绥远。傅作义召集所部进行军事部署。傅作义通告全军:“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并表示了上述抗日决心。后指挥百灵庙大捷,击毙日军千余人,俘敌200余人,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13.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时任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
      
         “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背景:凇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航委会当时命令不抵抗,而高志航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他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14.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我军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5.黄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时任第68军第143师)
      
         背景:“南阳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
      
         1945年3月18日,日军三路大军进攻南阳。黄樵松受命死守,横下一条心,誓与南阳共存亡。与好友握别时他发出如此悲壮言辞。黄还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搁置在师部门口,亲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 后日军猛攻,黄亲临前线指挥,随身卫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阵地督战,阵地最终力保不失。
      
      
  
  
  
  
  
  
  16.黄启东(1891~1938,湖南平江人,时任第23师少将参谋长)
      
         “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徐州会战爆发后,23师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猛攻菏泽,该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敌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说出上述话,最后壮烈牺牲。
      
      
  
  
  
  
  
  
  17.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时任国民党总裁、委员长)
      
         “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背景: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前夕,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这极其悲壮的讲话。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造成日军10多万人伤亡,中国军民付出40万人伤亡的代价,但粉碎了日军一战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
      
      
      
  
  
  
  
  
  18.蒋光鼐(1887~1967,广东东莞人,时任第19路军总指挥)
      
         “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当时驻守上海的为第19路军,蒋光鼐担任最高指挥官。全体将士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日军兵分5路进攻闸北,19路军奋勇抵抗,当即予以迎头痛击。日军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四易主帅,死伤累万。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候,蒋光鼐这样表达他的抗战决心
      
      
  
  
  
  
  
  19.姜玉贞(1893~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66军65师196旅旅长)
      
         “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背景:1937年,日军7万人直扑太原,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决心,血战到底。与日军在此血战十日,反复进行拉锯战,姜玉贞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后阵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贞奉命突围,但在突围途中中弹牺牲。原平死守为忻口会战歼敌2万赢得了时间。
      
      
      
  
  
  
  
  
  
  20.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时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背景:1932年4月,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后被国民党亲日派杀害。
      
    
  
  
  
  
  21.阚维雍(1900~1944,广西柳州人,时任31军131师师长)
      
         “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背景: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八个师团十余万人猛攻桂林,阚维雍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使用了毒气,6000抗日将士被残害于岩洞中。在中正桥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阚维雍将军亲自指挥敢死队,奋勇逆袭夺回阵地。后桂林陷落,阚维雍自杀殉国。
      
      
  
  
  
  
  
  22.李宗仁(1890~1969,广西临桂人,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
      
         背景:台儿庄战役最惨烈时,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去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做出如上答复。孙连仲悲壮地说:“绝对服从命令,直到整个兵团打完为止!”
      
  
  
  23.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时任第23师师长)
      
         “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军十六师团进攻郓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该旅守城不力,郓城失陷。后日军重兵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获胜后兵分两翼作钳形追击。日援军赶到,进行疯狂反击,他率师直属部队与敌军肉搏,后菏泽沦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弹,临终前用军用地图反盖于胸,上有如上字样。
      
      
     
  
  
  
  
  
  
   24.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背景: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男儿持剑出乡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背景:1937年,李率第47军第104师,178师约一万八千兵力于9月初出发,先到成都集中。 李家钰及其所部出席了先后在成都,新都举行的“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日将士大会”,李家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演,并赋诗一首,以表决心。
      
      
      
  
  
  
  
  
  25.刘湘(1889~1938,四川大邑县人,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23集团军总司令)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背景:“七七事变”爆发次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刘湘准备带病出征,部下多劝他不必出川亲征,他说:“过去我打了几十年向老百姓报不出帐的仗,今天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日子,我要为抗日付出力气,将来历史上也好说明我刘湘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刘湘最终在前线吐血病发,死前留下遗嘱:“尤望我川中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求达我中华全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在他的遗物中,发现手抄杜甫咏武侯祠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6.刘茂恩(1898~1983,河南巩义人,时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
      
         “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背景:中条山战役,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却凛然作色如此答复。说罢拔出手枪要自杀,被侍从死死拉住。刘茂恩和残余官兵已弹尽粮绝,已做好以身许国的悲壮准备。所幸风雨狂作,山洪滚滚,刘终于趁机脱险。
      
      
      
  
  
  
  
  
  27.罗芳珪(1907~1938,湖南衡东人,时任第89师529团团长)
      
         “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后顾者必杀之!”
      
         背景:台儿庄血战打响后,双方反复拉锯战,汤恩伯军团快速驰援,89师罗芳珪团冲杀在前,以上述话号召官兵。全团上下土气大振,连克敌阵地三处,杀进台儿庄。在敌从台儿庄溃退的时候,罗芳珪头部和胸部中弹,临死前还以微弱的声音说: “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年仅3l岁。
      
      
      
      
  
  
  
  
  
  28.马占山(1885~1950,河北丰润人,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我马占山心意已决,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到中央领罪。”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轻易攻陷辽、吉,后又进犯黑龙江。日军在嫩江江桥制造事端,并马占山下达武力通谍。马召集军政绅商人士开会商讨对策,面对部分下属的软弱,他拍案说出上述话,并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为异族。”
  
  29.马本斋(1901~1944,河北献县人,时任回民支队司令)
      
         “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定继承母志,与日本人血战到底!”
      
         背景: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日本人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日军对马母威逼利诱,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马母坚贞不屈,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光荣牺牲。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上面的话。
      
      
  
  
  
  
  30.马玉仁(1875~1940,江苏建湖人,时任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
      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玉仁拉部队抗日,他的幕僚劝他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为震怒,下令溺死他,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1940年1月,他的部队与日军血战,被其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马玉仁见状,热血上涌,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子弹不打有福的孩子!”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壮烈牺牲,终年65岁。
    
    
  
  
  
  
  
  31.彭士量(1904~1943,湖南浏阳人,时任73军暂五师师长)
      
      “余献身革命……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战,73军被四面包围,军长汪之斌命暂编第五师留下坚守石门阵地,军主力向西突围。彭士量率部从14日夜晚到15日黄昏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飞来,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永远地倒下了。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上述遗言。
      
      
  
  
  
  
  32.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背景: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他决心以一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两年以后,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前去劝降,他怒斥叶蓬等“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后伤重去世。
      
      
  
  
  
  
  33.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
      
            “我们是中国军人,宁可死,不可降,我们要为川军争省格。”

           背景:1937年11月,守卫泗安机场,晚间,日军令伪军喊话投降,饶国华严正向士兵发话:“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保民,今天我们报国的时候到了,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之分,为保国而四是重于泰山的,希望大家不要怕牺牲,要尽一切努力去争取川军为民族生存而献身的光荣。”


      “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沦入敌手,决定与城共存亡。”
      
      背景:1937年11月,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但孤军奋战,守城无望。遂挥泪写下绝命书,“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沦入敌手,决定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抚育之恩,甫公(刘湘字甫澄)知遇之德,暨川中父老之情。今后尚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还我河山,完我未竟志,余死无恨矣。”写毕,于30日凌晨两点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34.萨师俊(1895~1938,福建闽侯人,时任中山舰舰长)
      
      “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背景: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矣,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右腿不知所踪,化为一血人。然其继续指挥,不离岗位,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复,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35.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时任29军军长)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关,宋哲元率领军队奋勇投入长城战役。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轰动了全国。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36.孙连仲(1893~1990,河北雄县人,时任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河,杀无赦!”
      
      背景:在台儿庄进行最惨烈的拉锯战时,死守北门的第31师伤亡惨重,眼看抵挡不住,且援军迟迟不至。师长池峰城来电请示孙连仲准予撤退,孙做出了如此答复。池师长知军令不可违,乃以必死决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也死守不退……后迎来台儿庄大捷


      
      
      
  
  
  
  
  37.孙立人(1900~1990,安徽庐江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
      
      “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
      
      背景: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连续占领新平洋、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面前时,他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向参谋下达上述命令。之后他与美军联手,把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打得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孙被誉为“东方的隆美尔” 。
      
      
      
  
  
  
  
  38.孙明瑾(1905~1943,江苏宿迁人,时任第十军预第10师师长)
      
      “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背景:1943年常德血战,预备第十师伤亡惨重。孙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日寇冲锋。后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刺刀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后被日寇机枪击中多弹。卫士抬孙突围,他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上述那句话,临终前仍向部署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39.孙蔚如(1896~1979,陕西西安人,时任陕西省主席)
      
      “倘有闻警先逃,不事抵抗者,定以军法从事。”
        
      背景:1938年6月,当日军逼近黄河时,陕甘地区人心惶惶。孙蔚如在西安各界的集会上讲话,力主坚守黄河,阻敌西犯,并坚决表示,自己身为陕省主席,绝不生离西安。他主持的省政府也发出了“守土抗战”的通令。从而使主张撤退逃走者惭沮缄默,社会各界也渐趋安定。
      
      
      
  
  
  
  40.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背景: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41.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背景:18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42.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
      
      “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1939年3月20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43.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人,时任第98军军长)
      
      “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国民党20万军队面对日军的威胁,纷纷撤退到黄河以南,武士敏则率领98军将士浴血奋战。在中条山战役中,他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与敌人拼搏冲杀,阵地几易其手,伤亡极为惨重。武士敏将军宁死不屈,最终英勇为国捐躯。
      
      
      
  
  
  
  44.吴奇伟(1891~1953,广东大埔,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小鬼子,你干不死我,我就干死你!”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身为战役总指挥的吴奇伟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四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他毫不理会,敌机机枪扫射竟电话机打碎,惹得吴将军破口大骂。另一次,他和参谋长策划作战事宜,猛遭敌机轰炸,指挥部房子被炸飞半头,另半头塌下来,将他和参谋人员埋在下面。
      
      
      
  
  
  
  45.仵德厚(1910~ ,陕西三原人,时任台儿庄大捷敢死队队长)
      
      “兄弟们!上刺刀!跟我上!”
      
      背景:仵德厚当时任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于1938年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儿庄。当时日寇已从西北城角窜进城内,团长命令他率领全营从西门冲进去援助友军。这位中校军官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一马当先冲进台儿庄西门与日军血战一夜,后40人只幸存3人。
      
      
  
  
  
  
  46.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时任第524团团长)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47.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43军26师152团团长)
      
      “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背景: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挥枪大喝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48.肖山令(1892~1937,湖南益阳人,时任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
      
      “誓死捍卫南京,与中山陵同在!”
      
      背景:上海沦陷之后,日军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记革命军人守土卫民之责,临危不惧,组织南京军民与日寇血战了26个昼夜。后数千日军水陆夹击,肖山令带领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烈牺牲。肖山令也大义凛然,
举枪殉国,时年仅45岁。
      
      
      
  
  
  
  49.薛岳(1896~1998,广东乐昌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背景:日军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23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这个手令。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取得长沙大捷,歼灭日军5万余人,薛岳被日本人誉为
“长沙之虎”。
      
      
      
  
  
  
  
  50.许国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时任第150师师长)
      
      “这里是祖国的土地,我们决不能再退一步让给敌人。是有志气的中国军人,就跟着我冲吧!”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激战陬市,率部冲锋誓言

            
              “我是军人,应该死在沙场上,你们把我抬过对岸,是害了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与敌激战陬市,许师长重伤昏迷,部下以为其阵亡,恰好两位渔民要驾船渡河,因敬佩将军忠义,自愿将“遗体”运至对岸。许师长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抬过沅江,斥左右误己,于身边卫士疲劳过度熟睡之际,拔卫士佩带的手枪自尽。
    
      
  
  
  
  
  51.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时任东北抗联司令)
      
      “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指抗日到底)不会动摇。”
      
      背景:1938年下半年,日军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重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杨靖宇做出了上述表态,不久后壮烈牺牲。
      
      
      
  
  
  
  52.杨虎城(1892~1949,陕西蒲城人,时任17路军总指挥)
      
      “拿出铁和血的牺牲精神,领导我们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背景:西安事变爆发之后,杨虎城在西安广播电台发表讲话,称就是剩了一兵一卒,必用在抗日的疆场上,虎城就是这个决心,只要民族能够争得生存,为功为罪,虎城是不计较的。希望全国同胞们以后不时指导,使虎城在抗日的战线上,不致有什么错误,虎城是十二分的感谢。
      
  
    
  
  
  
  53.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57师师长)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54.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背景: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55.张学良(1901~2001,辽宁海城人,曾任东北军总司令)
      
      “能使我之血,得染敌襟,死得其愿矣。如蒙钧座之允诺,良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背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并同共产党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但张不久后即被蒋介石软禁,不能亲自带兵参加抗战。张学良多次通过探望他的宋子文、张治中向蒋介石表达抗日的决心。
      
      
  
  
  
  56.张灵甫(1903~1947,陕西长安人,时任74军5l师305团团长)
      
      “兄弟们,不怕死的给我冲,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
      
      背景:淞沪会战恶战嘉定,日军自持装备先进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之后的武汉会战,张灵甫率敢死队血战五天五夜,夺取张古山,为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
      
   
    
  
  
  
  57.张发奎(1896~1980,广东始兴人,时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
      
      “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背景:“七.七”事变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

海,张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指挥所部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撤出上海后,张发奎向部署作此

宣誓。
      
      
      
  
  
  
  58.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背景:“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署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月经贴,

记得以前有个兄弟的经典回复:

一寸山河一寸血忘记东北:')
十万青年十万军躲在四川:@
牛B的国军是不是现在还想还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呐!想搞台湾独立不是?别当了民进党的走狗啊!
向英雄致敬!!!!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
]]
原帖由 风卷云 于 2007-8-15 23:31 发表
我爷爷姥爷都是国民党抗日官兵,但他们都对GMD及其憎恶,虽然经历了三年灾害和文革,但他们反到对GCD很认同,LZ说的这些国内媒体刊物教育早就有了,继承了这些抗日英雄衣钵的是GCD大陆,现在的台湾在夸奖日本占 ...

能活过三年灾害和文革真不容易.
新华网成都2007年8月15日电(记者陈燮)8月15日,迁址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大门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正式亮相。

    从15日上午开始,新亮相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不断有市民前来敬献鲜花,纪念在8年抗战中牺牲的四川儿女。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作为祖国的大后方,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8年抗战,共有300万川军出川抵抗日寇,60多万人阵亡。

    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造像筹委会”,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了朴实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于同年7月7日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1965年,纪念碑因交通建设而拆毁;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该市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建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今天,这座纪念碑再次迁址,立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前。

    数十年来,不管这座纪念碑立于何处,背着斗笠大刀、手握长枪、胸挂手榴弹的川军抗日英雄形象,永远都面向出川抗日的方向——东方。





(转贴)今日,四川高高耸立350万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http://www.qi10.com/bbs/dispbbs.asp?boardid=53&id=52692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无名英雄”铜像),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市第一批修建与恢复的城市雕像。它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老先生的力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44年,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在下东大街东门城门落成,老百姓称其为“无名英雄像”。铜像造型是一位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景仰。1989年8月15日,市政府重塑该像于万年场。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整个8年抗战中,先后有350万川军将士走上战场,为全国各省之首。伤亡人数高达65万,占了中国军队伤亡总数的五分之一!

      川军1937年初夏步行出川北上抗日(从秦岭出川)很多军人只有两件单衣,一双草鞋。一路上无有任何补给,但经历了北方严寒的考验。不得以还抢了阎锡山的军库,以补充补给。步行到1938年才到徐州附近。这时南京已经失守。川军就近参加徐州会战。当时国军主力都不愿意接纳军纪涣散,素有双枪将(土枪+烟枪)之称的川军。最后李宗仁收留了川军。川军未及休整就投入了台儿庄战役。承担了正面阻击日寇的重大任务。其作战英勇另各部正规军刮目相看。

  川军也承受了巨大损失。有一个师,几乎拼光。当时师长打电话给李宗仁,说给我们川军留一点种子吧。李宗仁当时知道对日军的包围已经快合陇,因而不同意。师长也坚决服从命令,最后全体官兵阵亡。李总仁将军也说过,没有王铭章和张自忠,就没有台儿庄的胜利!

      川军的吃苦耐劳精神可以说是独步华夏,没有其他的省份的人的吃苦精神可以比得上川军.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砸锅卖铁,以一个省份,承担了全国百分之三十的供应,和十分之一兵源,不知数字是否有误,请见识广博者考证一下。那个报道里面有个细节让我挺感动的,讲的是抗战期间四川一而再再而三的捐款,有很多要饭的都把家底翻空的投钱.抗战口号也响亮:“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返乡”,“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惊人数字: 300 万川军出川抗战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   1937年 7 月 8 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只在两小时前,成都  《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 40 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师跑二十里,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 40 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 8 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 300 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 1405 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必须认识到:老百姓反对的,只是各级恶势力国难当头,却趁机乱搞抓壮丁的“买卖”吃黑钱。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当时也制订有《出征军人家属优抚条例》,有安家费、免征免税、保护军婚等内容。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共产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3 年 11 月 21 日第 3 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 72 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 4 个儿子中的 3 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又如曾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见《绵阳文史资料选刊》第1辑)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万五千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惨烈牺牲:川军伤亡64万余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世界”。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 10 月 15 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 11 月 28 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 岁。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 年 9 月 19 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也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被认为是川军勇于临危受命,誓死卫国的突出代表……

  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我查阅繁多史料,川军中广大川军“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动人事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这又居全国之冠!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方”来负担了。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 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 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八幡霎时变成火海……这是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是日本人做梦也没预料到的!到这一年底止,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三干六百二十三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15 23:52 发表

能活过三年灾害和文革真不容易.


你就扯吧。现在能上网的人的上辈不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8-16 08:24 发表


你就扯吧。现在能上网的人的上辈不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说的是,他就没想明白中国人怎么没断子绝孙反还增加了呢
有意思的是,现在大陆倒是承认了GMD的抗日业绩,台湾那边掌权的绿毛党却一心讨好日匪,百般否定。。。:b
原帖由 曼谷 于 2007-8-15 22:33 发表
月经贴,

记得以前有个兄弟的经典回复:

一寸山河一寸血忘记东北:')
十万青年十万军躲在四川:@


书生意气,妄谈国事~~~
当年要真是逞匹夫之勇,出川和小日本争东北,可能还真得亡了国了~~~
原帖由 xcxy 于 2007-8-15 22:47 发表
牛B的国军是不是现在还想还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呐!想搞台湾独立不是?别当了民进党的走狗啊!


8.15周年之际,记念一下众多当年的抗日英烈有何不妥?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那都只是政谏不同,用不着上岗上线~~~呵呵
我的外公浙江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人推荐上了黄浦军校(两年),曾经在云南参加了对日作战,在一场胜仗中腿部受伤退役。
]]
就事论事   上面的都是英雄    BS某些人:@
前方吃紧
后方紧吃
歌曲:在太行山上
词:佳涛声
曲:冼星海

歌词: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审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旧社壑
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小鬼子贼坏呀小鬼子贼狂
小鬼子到中国来奸淫烧杀抢
母亲叫儿上太行去打打小东洋
打得鬼子屁股尿流只喊爹和娘
小嘎子空手也缴了鬼子的三八枪
二小放牛郎让鬼子也受骗上当
地道战呐地雷战还有游击战
抗日烽火燃烧在那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

=============================================
这首歌算是共军的写照吧。:D
咋的啦,你Y祖上给GCD整过了?还是被分了田阿 ?靠,阴阳怪气的,鳖三一般
]]
原帖由 西北望射天狼 于 2007-8-16 16:08 发表



咋的啦,你Y祖上给GCD整过了?还是被分了田阿 ?靠,阴阳怪气的,鳖三一般  

嘴巴好臭.我还真不愿问候你祖上.不跟你一般见识.
偶说的不是事实吗,哪里阴阳怪气了.这里是你家开的?不让别人发言啊.嘴上插棵葱就冒充大象,就冲你这一张口,当你垃圾愤青.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8-16 08:24 发表


你就扯吧。现在能上网的人的上辈不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扯什么,
九种人你知不知道.
我不是对他的祖上不敬,但国军军官能活过文革和三年灾害的多吗
现在能上网的人都是国军军官的后代?
看清楚别人说话的起承再说话.

更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扮裤.
什么内容到掉毛这都变味了
没有变味,他就这个味:千方百计为行将就木的国民党涂脂抹粉。:D
青年军没一支上抗日战场的!倒是投入了内战战场!
原帖由 asdrem 于 2007-8-16 09:43 发表


书生意气,妄谈国事~~~
当年要真是逞匹夫之勇,出川和小日本争东北,可能还真得亡了国了~~~


书生意气,也谈国事
当年真是逞匹夫之勇,出国和小美国争朝鲜,居然还打到三八线~~~
原帖由 西北望射天狼 于 2007-8-16 16:08 发表



咋的啦,你Y祖上给GCD整过了?还是被分了田阿 ?靠,阴阳怪气的,鳖三一般  


可能是分了田:Q
说你祖上被整过了,就是问候你祖上了?? 老兄对“祖上”二字很敏感阿?


这里不是我家开的,也不是你家开的,所以你可以喷我,我也可以喷你,至于我是不是FF,你是不是右右,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我不是大象, 你也不必自插  OK, 你可以继续喷,我也可以继续说你阴阳怪气OK 哈哈,不满意可以去站务投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