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核算小组:部分省份GDP增长实际为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5:18
  针对两位数增长的各地GDP,绿色核算小组成员雷明日前透露,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的,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这方面成本的话,实际GDP实际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但他未具体透露到底是哪些省份。

绿色GDP存在区域差异

  《上海证券报》报道,绿色GDP,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现有国民核算体系基础上,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后的GDP核算体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经济福利水平,反映经济活动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据雷明介绍,目前,中国绿色GDP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往往存在着三种发展模式,即经济增长与环境绩效“双高”,比如北京、上海;或者“双差”,比如西北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差,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或者经济高增长,但环境问题严重,这种情形目前占了大多数。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绿色GDP研究项目技术组组长王金南表示,2005年绿色GDP报告没有公布,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环保总局、统计局本身在发布方式和发布内容上就有分歧;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有消息称,绿色GDP刺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的痛处。个别省市甚至公开发函给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求不要公布。

  王金南说:“未发布的报告包含了31个省(区、市)的绿色GDP,以及全国的绿色GDP,分别用的是各自公布的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而对于绿色GDP是否应纳入政绩考核浪潮,王金南告诉记者,这只能是长远的一个趋势和方向,而要近期真正实行则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

部分省份需倒扣GDP

  王金南表示,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其实去年年底就已完成并提交,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报告要更高。

  有据可查的信息显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曾于2006年9月联合公布了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已经完成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中,大约有2/3的省区市GDP扣减比重超过1.8%。其中,中部8省市的GDP污染扣减指数为2.14%,西部12省市GDP污染扣减指数为3.16%。

  各地半年GDP数据又一次亮丽出场,而加总起来的GDP总量,则让中国人看到了提前超过德国、跻身世界三甲的预期。可是,那些动辄就是千亿、万亿的GDP以及两位数的增长数字,在各种民生、环保问题面前,是否会显得格外刺眼呢?

  在今年GDP可达二十万亿的预期下,民生方面,部分群众仍然会在医院门前感到囊中羞涩;农民工子女仍然觉得城市学校的门槛那么遥远;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镇、农村居民收入上半年虽然分别增长14.2%与13.3%,但某些城市一个季度房价的涨幅就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GDP增长最终应带动全民福祉的期待仍然只是作为一个愿景而存在。在环境方面,多年环境破坏累积下来的结果,在这两年得到体现:去年连续高温的重庆,今年又遭遇115年来的大暴雨;除淮河沿线外,河南、山西、陕西、贵州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有学者说得好,惟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观,使地方政府间竞争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造就了“重基本建设、轻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扭曲成本。

  在绿色GDP遮遮掩掩的时候,北京、浙江湖州等地主动公布自己的绿色GDP,这种看似自揭家丑的行为,令GDP还原真实,令GDP不再刺眼,这种行为体现着对GDP的尊重与理解。针对两位数增长的各地GDP,绿色核算小组成员雷明日前透露,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的,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这方面成本的话,实际GDP实际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但他未具体透露到底是哪些省份。

绿色GDP存在区域差异

  《上海证券报》报道,绿色GDP,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现有国民核算体系基础上,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后的GDP核算体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经济福利水平,反映经济活动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据雷明介绍,目前,中国绿色GDP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往往存在着三种发展模式,即经济增长与环境绩效“双高”,比如北京、上海;或者“双差”,比如西北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差,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或者经济高增长,但环境问题严重,这种情形目前占了大多数。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绿色GDP研究项目技术组组长王金南表示,2005年绿色GDP报告没有公布,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环保总局、统计局本身在发布方式和发布内容上就有分歧;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有消息称,绿色GDP刺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的痛处。个别省市甚至公开发函给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求不要公布。

  王金南说:“未发布的报告包含了31个省(区、市)的绿色GDP,以及全国的绿色GDP,分别用的是各自公布的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而对于绿色GDP是否应纳入政绩考核浪潮,王金南告诉记者,这只能是长远的一个趋势和方向,而要近期真正实行则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

部分省份需倒扣GDP

  王金南表示,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其实去年年底就已完成并提交,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报告要更高。

  有据可查的信息显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曾于2006年9月联合公布了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已经完成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中,大约有2/3的省区市GDP扣减比重超过1.8%。其中,中部8省市的GDP污染扣减指数为2.14%,西部12省市GDP污染扣减指数为3.16%。

  各地半年GDP数据又一次亮丽出场,而加总起来的GDP总量,则让中国人看到了提前超过德国、跻身世界三甲的预期。可是,那些动辄就是千亿、万亿的GDP以及两位数的增长数字,在各种民生、环保问题面前,是否会显得格外刺眼呢?

  在今年GDP可达二十万亿的预期下,民生方面,部分群众仍然会在医院门前感到囊中羞涩;农民工子女仍然觉得城市学校的门槛那么遥远;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镇、农村居民收入上半年虽然分别增长14.2%与13.3%,但某些城市一个季度房价的涨幅就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GDP增长最终应带动全民福祉的期待仍然只是作为一个愿景而存在。在环境方面,多年环境破坏累积下来的结果,在这两年得到体现:去年连续高温的重庆,今年又遭遇115年来的大暴雨;除淮河沿线外,河南、山西、陕西、贵州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有学者说得好,惟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观,使地方政府间竞争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造就了“重基本建设、轻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扭曲成本。

  在绿色GDP遮遮掩掩的时候,北京、浙江湖州等地主动公布自己的绿色GDP,这种看似自揭家丑的行为,令GDP还原真实,令GDP不再刺眼,这种行为体现着对GDP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