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有所不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9:24:48
最近新闻里面说政府不会对物价上涨采取人为调控手段,而会对低收入人群采取救济补助的方法应对。这应该说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一步的理性认识。这次的物价上涨应该是短期性的,说不上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重庆洗车行业结成联盟三次涨价均失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01:20 新京报

涨价3个月后,重庆一家洗车行就将招牌上“20”元的报价挖掉了。据《时代信报》


  本报讯  “洗车10元/次”—————这是渝中区某洗车行新挂出来的价目表。近日,重庆私家车主胡先生与往常一样准备交上20元的洗车费时,汽车美容店员工的回答“只要10元”,这令胡先生多少有些诧异。

  据车主称,从4月份起,重庆600多家洗车行结成“涨价联盟”,将原先的10元涨到20元,尽管引起车主的抗议,但洗车行仍未让步。三个月时间后,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同盟却悄然“瓦解”:先是20元,然后变相打折,现在干脆降到10元。

  据介绍,这不是重庆洗车行第一次“联手涨价”。早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庆汽车美容服务商联手将洗车价格从10元提升到了20元,均无疾而终。

  耐人寻味的是,重庆洗车行业三次联手涨价,当地物价部门均未直接出台政策进行打压,任凭市场“说话”。“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规范着掌心里的一切市场行为。经营者擅自提高价格后,若服务与价格不相符,市场也不会接受。”重庆市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副局长吴中明形象地说。

  有专家认为,重庆最终还是靠市场的力量瓦解了价格联盟。这与兰州直接介入“拉面涨价事件”并进行限价形成对比。

  三次集体涨价均告失败

  最近这次有600多家洗车行涨价,三个月后恢复原价

  4月1日,重庆多数洗车店涨价,涨幅基本相同,均由从10元/次涨到20元/次。

  涨价并非突如其来。早在3月中旬,就有报道称,在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的召集下,68家汽车美容店负责人汇聚一堂,联合签订了一份《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诚信公约》,约定将洗车价格从单次10元涨到20元。4月1日,主城区600多家正规洗车店同时涨价,声称10元钱洗车会“亏本”。

  这场事先约定的涨价行动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物价部分的重视。

  重庆市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副局长吴中明透露,“3月16日以后,我们及时派人前去了解情况,与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进行了沟通,他们表示配合,并立即停止了约定涨价的行为。”

  但出人意料的是,4月1日,这场声势浩大的洗车费涨价事件席卷整个主城,其规模已超过商会事先号称的600多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所有的涨价店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我们的自发行为!”争议仍在继续,车主纷纷提出抗议,市场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些未涨价的洗车店生意爆满。

  6月中旬,为了挽回客源,涨价洗车店相继将价格调整为15元,近日干脆均恢复到10元。

  这并不是重庆酝酿洗车涨价的首次失败。

  早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庆几大汽车美容服务商就曾因洗车成本增加而联手将重庆洗车价格从10元提升到了20元。两次涨价联盟分别在维持不足1月和不足半月后,宣告无疾而终。在那两次涨价中,物价局同样未对价格上涨直接作出干预。

  物价局未出台政策干预

  一副局长称,如果政府参与干预,洗车行业就难以提升

  “洗车费如此大规模集体涨价,难道政府袖手旁观?”4月份初,车主纷纷通过媒体热线、网络、市物价局“12358”热线发泄对“涨价联盟”的不满。

  4月2日,市物价局表态相当谨慎:目前尚不能确定这次大规模涨价是正常“市场定价行为”还是“价格联盟”。

  “物价局管理的不是价格标准,不是价格涨落,而是维持市场价格的有序竞争,防止价格垄断,让市场竞争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运行。”吴中明说,如果仅仅是市场调节价,政府就无权干预。“洗车这一行门槛不高,全市大大小小洗车店上千家,非常分散,店主们很难齐心。”吴中明预测。

  与此同时,该市物价部门对洗车行业进行了明查暗访,未查实“联手涨价”的确实证据。吴中明说,尽管并未搜集到“价格联盟”的证据,但明查暗访绝非人们想象中的一样是“走过场”。“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了对洗车费涨价事件的高度关注和高压态势,才让洗车店经营者感到紧张,导致整个价格垄断不能成功。”

  “洗车费上涨虽然影响了市民的个人利益,但同时也有部分洗车店并未上涨,这就是市场竞争的体现,并不违背市场规律。”吴中明认为,如果政府参与干预,那么洗车行业就难以在竞争中得到提升,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专家观点:政府有所不为尊重市场规律

  “既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就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重庆市委党校教授罗德纲认为,相比“兰州拉面事件”,重庆市物价局在此次洗车费涨价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尊重了市场规律。

  “如果政府在涨价伊始就以行政手段强行介入,硬性规定洗车费不得上涨,很有可能导致洗车店以偷工减料、减少服务项目等方式进行对抗,从而导致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破坏。”

  提及不久前的“兰州拉面事件”,罗德纲坚持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他表示,“越干预越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罗德纲表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清楚哪些该“为”而哪些则应该“不为”,方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甘强一直对涨价联盟的瓦解表示乐观,“即使洗车费涨价形成了价格联盟,这个联盟也并不统一,市场肯定会自然而然地向更具价格吸引力的洗车企业靠近。”他认为,“政府不需要干预也能形成价格均衡点。”  《时代信报》供稿最近新闻里面说政府不会对物价上涨采取人为调控手段,而会对低收入人群采取救济补助的方法应对。这应该说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一步的理性认识。这次的物价上涨应该是短期性的,说不上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重庆洗车行业结成联盟三次涨价均失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01:20 新京报

涨价3个月后,重庆一家洗车行就将招牌上“20”元的报价挖掉了。据《时代信报》


  本报讯  “洗车10元/次”—————这是渝中区某洗车行新挂出来的价目表。近日,重庆私家车主胡先生与往常一样准备交上20元的洗车费时,汽车美容店员工的回答“只要10元”,这令胡先生多少有些诧异。

  据车主称,从4月份起,重庆600多家洗车行结成“涨价联盟”,将原先的10元涨到20元,尽管引起车主的抗议,但洗车行仍未让步。三个月时间后,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同盟却悄然“瓦解”:先是20元,然后变相打折,现在干脆降到10元。

  据介绍,这不是重庆洗车行第一次“联手涨价”。早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庆汽车美容服务商联手将洗车价格从10元提升到了20元,均无疾而终。

  耐人寻味的是,重庆洗车行业三次联手涨价,当地物价部门均未直接出台政策进行打压,任凭市场“说话”。“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规范着掌心里的一切市场行为。经营者擅自提高价格后,若服务与价格不相符,市场也不会接受。”重庆市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副局长吴中明形象地说。

  有专家认为,重庆最终还是靠市场的力量瓦解了价格联盟。这与兰州直接介入“拉面涨价事件”并进行限价形成对比。

  三次集体涨价均告失败

  最近这次有600多家洗车行涨价,三个月后恢复原价

  4月1日,重庆多数洗车店涨价,涨幅基本相同,均由从10元/次涨到20元/次。

  涨价并非突如其来。早在3月中旬,就有报道称,在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的召集下,68家汽车美容店负责人汇聚一堂,联合签订了一份《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诚信公约》,约定将洗车价格从单次10元涨到20元。4月1日,主城区600多家正规洗车店同时涨价,声称10元钱洗车会“亏本”。

  这场事先约定的涨价行动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物价部分的重视。

  重庆市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副局长吴中明透露,“3月16日以后,我们及时派人前去了解情况,与重庆汽车服务业商会进行了沟通,他们表示配合,并立即停止了约定涨价的行为。”

  但出人意料的是,4月1日,这场声势浩大的洗车费涨价事件席卷整个主城,其规模已超过商会事先号称的600多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所有的涨价店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我们的自发行为!”争议仍在继续,车主纷纷提出抗议,市场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些未涨价的洗车店生意爆满。

  6月中旬,为了挽回客源,涨价洗车店相继将价格调整为15元,近日干脆均恢复到10元。

  这并不是重庆酝酿洗车涨价的首次失败。

  早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庆几大汽车美容服务商就曾因洗车成本增加而联手将重庆洗车价格从10元提升到了20元。两次涨价联盟分别在维持不足1月和不足半月后,宣告无疾而终。在那两次涨价中,物价局同样未对价格上涨直接作出干预。

  物价局未出台政策干预

  一副局长称,如果政府参与干预,洗车行业就难以提升

  “洗车费如此大规模集体涨价,难道政府袖手旁观?”4月份初,车主纷纷通过媒体热线、网络、市物价局“12358”热线发泄对“涨价联盟”的不满。

  4月2日,市物价局表态相当谨慎:目前尚不能确定这次大规模涨价是正常“市场定价行为”还是“价格联盟”。

  “物价局管理的不是价格标准,不是价格涨落,而是维持市场价格的有序竞争,防止价格垄断,让市场竞争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运行。”吴中明说,如果仅仅是市场调节价,政府就无权干预。“洗车这一行门槛不高,全市大大小小洗车店上千家,非常分散,店主们很难齐心。”吴中明预测。

  与此同时,该市物价部门对洗车行业进行了明查暗访,未查实“联手涨价”的确实证据。吴中明说,尽管并未搜集到“价格联盟”的证据,但明查暗访绝非人们想象中的一样是“走过场”。“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了对洗车费涨价事件的高度关注和高压态势,才让洗车店经营者感到紧张,导致整个价格垄断不能成功。”

  “洗车费上涨虽然影响了市民的个人利益,但同时也有部分洗车店并未上涨,这就是市场竞争的体现,并不违背市场规律。”吴中明认为,如果政府参与干预,那么洗车行业就难以在竞争中得到提升,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专家观点:政府有所不为尊重市场规律

  “既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就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重庆市委党校教授罗德纲认为,相比“兰州拉面事件”,重庆市物价局在此次洗车费涨价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尊重了市场规律。

  “如果政府在涨价伊始就以行政手段强行介入,硬性规定洗车费不得上涨,很有可能导致洗车店以偷工减料、减少服务项目等方式进行对抗,从而导致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破坏。”

  提及不久前的“兰州拉面事件”,罗德纲坚持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他表示,“越干预越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罗德纲表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清楚哪些该“为”而哪些则应该“不为”,方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甘强一直对涨价联盟的瓦解表示乐观,“即使洗车费涨价形成了价格联盟,这个联盟也并不统一,市场肯定会自然而然地向更具价格吸引力的洗车企业靠近。”他认为,“政府不需要干预也能形成价格均衡点。”  《时代信报》供稿
洗车不是民生必备的服务
政府的定价措施显得不那么重要
但是能源和食品页页这么搞,社会会出现问题。
政府的为,应该是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上,而不是与民争利。
垄断行业一边是内部员工的高收入,一边是不断的叫嚣涨价和亏损
这就是我们ZF的调控!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8-1 09:38 发表
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的为,应该是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上,而不是与民争利。



这话长期来看是对的,目前现实之中,恐怕一些地方还是做不到,原因大家都知道,只能希望早日熬过去吧。
我觉得中国内需不够旺盛,和贫富差距大是有一定关系的。富人的消费比较依赖于进口物资或是服务类消费,基本生活物资的消耗还是要按人头来算的,因此内需的拉动是要靠全体老百姓的。所以说财富越集中,中产越少,贫困人口越多,内需就越低靡。在内需低糜的情况下,企业普遍过分依赖出口,在目前出口受打压的的情况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职工工资提上不去,内需只会更加低糜。
政府先别说别的了,把该为的为了就好了,别上班打牌浪费纳税人金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