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崔克系统,美军转型的失败之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4:18
昨天买了一本国内版的《军事家》杂志,上面有一篇关于斯崔克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主要论点如下:

设计拙劣
基本型的遥控武器站没有稳定系统和热像仪观瞄系统,不具备行进中射击的能力,作用不大。
引以为豪的车际网络系统,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网络中的信息由谁来输入?如果由中型旅编制外的单位来发现目标,那就用不着斯崔克,别的作战武器早在斯崔克赶到前就解决掉目标了。斯崔克要对付的目标大部分要靠自己区发现,但由于观瞄系统差,斯崔克发现目标的能力很差,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对方开火后才能发现对方。在2002年的“千年挑战”演习中,参演的14辆斯崔克被摧毁了13辆,却没有一个战果。

劣币驱逐良币
在研的装甲火炮系统是以当年轻型装甲火炮系统败北者“打击者”为核心的,防护、载弹量均不如已研制成功却被放弃的M8,重量却超过了。

无用武之地
当初搞斯崔克的基本设想是能在96小时内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部署一个旅级单位,而目前来看,世界上的热点地区美军基本都有驻军,而非热点地区比如利比里亚,美国又不愿过快插手。96小时部署一个旅级单位实无必要,反倒是美国少了一个推脱维和使命的借口。

削足适履
为了能用C-130空运1000海里,斯崔克的重量被要求在18300公斤以下,防护性能必定受限,追加的防护组件不能随车第一时间到达,作战不对到达后的最初时间往往是最关键的,而斯崔克在这段时间内要“裸体”作战。
为了迁就C-130,浪费了C-17能直接在前线机场起降的能力,而且斯崔克太宽,不能并排装进C-17,单排装又太长,结果一架C-17只能装两辆斯崔克,而如果换成装M113,则可以装6辆。
斯崔克车族10种车型中又8种超重,达不到美军的用C-130空运1000海里的标准。

地形适应能力差
在韩国的部署实验表明,斯崔克这种轮式装甲车适应不了朝鲜半岛的地形,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路路况也是很差的,斯崔克的地形适应能力和美国的“全球部署”的要求背道而驰。

过于昂贵
单价达187万美圆,而如果对M113进行升级改进,每辆只须50万美圆,而且周期短的多。

综合来看,斯崔克在美军中的“过渡”角色实在是扮演得不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5 11:29:14编辑过]
昨天买了一本国内版的《军事家》杂志,上面有一篇关于斯崔克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主要论点如下:

设计拙劣
基本型的遥控武器站没有稳定系统和热像仪观瞄系统,不具备行进中射击的能力,作用不大。
引以为豪的车际网络系统,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网络中的信息由谁来输入?如果由中型旅编制外的单位来发现目标,那就用不着斯崔克,别的作战武器早在斯崔克赶到前就解决掉目标了。斯崔克要对付的目标大部分要靠自己区发现,但由于观瞄系统差,斯崔克发现目标的能力很差,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对方开火后才能发现对方。在2002年的“千年挑战”演习中,参演的14辆斯崔克被摧毁了13辆,却没有一个战果。

劣币驱逐良币
在研的装甲火炮系统是以当年轻型装甲火炮系统败北者“打击者”为核心的,防护、载弹量均不如已研制成功却被放弃的M8,重量却超过了。

无用武之地
当初搞斯崔克的基本设想是能在96小时内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部署一个旅级单位,而目前来看,世界上的热点地区美军基本都有驻军,而非热点地区比如利比里亚,美国又不愿过快插手。96小时部署一个旅级单位实无必要,反倒是美国少了一个推脱维和使命的借口。

削足适履
为了能用C-130空运1000海里,斯崔克的重量被要求在18300公斤以下,防护性能必定受限,追加的防护组件不能随车第一时间到达,作战不对到达后的最初时间往往是最关键的,而斯崔克在这段时间内要“裸体”作战。
为了迁就C-130,浪费了C-17能直接在前线机场起降的能力,而且斯崔克太宽,不能并排装进C-17,单排装又太长,结果一架C-17只能装两辆斯崔克,而如果换成装M113,则可以装6辆。
斯崔克车族10种车型中又8种超重,达不到美军的用C-130空运1000海里的标准。

地形适应能力差
在韩国的部署实验表明,斯崔克这种轮式装甲车适应不了朝鲜半岛的地形,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路路况也是很差的,斯崔克的地形适应能力和美国的“全球部署”的要求背道而驰。

过于昂贵
单价达187万美圆,而如果对M113进行升级改进,每辆只须50万美圆,而且周期短的多。

综合来看,斯崔克在美军中的“过渡”角色实在是扮演得不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5 11:29:14编辑过]
看了,早在斯崔克系统概念提出之初,偶就觉得优点问题
试验性质
楼主,不知你知不知道美国陆军确立“传统部队”“过渡部队”“目标部队”的三位5
一体发展架构,即全力打造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部队”,同时同步实施“传统部队”
和“过渡部队”的建设,以应对近期随时可能发生的针对美国的现实威胁,保证理想和
现实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其他细节太多,没空说。你对美军的发展看得太片面,“斯崔克”只是未来美军信
息化“网络中心部队”的一部分。
  给你比喻一下未来“目标部队”与“传统部队”的区别,似乎应当这样表诉:今天
的“M-1”坦克乘员在作战中使用的是坦克主炮;而“未来战斗体系”的成员在作战
中使用的将是整个体系!也许,未来的美国陆军,真的成为它所希望的具有“战略反应
能力”的“战略陆军”。另,有空来论一论从“传统”到“目标”。
樓上的說得好呀
以下是引用保罗.豪塞尔SS上将在2004-1-3 0:08:00的发言:
楼主,不知你知不知道美国陆军确立“传统部队”“过渡部队”“目标部队”的三位5
一体发展架构,即全力打造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部队”,同时同步实施“传统部队”
和“过渡部队”的建设,以应对近期随时可能发生的针对美国的现实威胁,保证理想和
现实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其他细节太多,没空说。你对美军的发展看得太片面,“斯崔克”只是未来美军信
息化“网络中心部队”的一部分。
  给你比喻一下未来“目标部队”与“传统部队”的区别,似乎应当这样表诉:今天
的“M-1”坦克乘员在作战中使用的是坦克主炮;而“未来战斗体系”的成员在作战
中使用的将是整个体系!也许,未来的美国陆军,真的成为它所希望的具有“战略反应
能力”的“战略陆军”。另,有空来论一论从“传统”到“目标”。

[em09][em09]
现在的是过渡部队!
斯崔克仅仅是作为一种过渡装备存在!
但是基于其基础上进行实验的未来部队理念却不容小窥![em11]
为了给未来的数字化和目标部队做铺垫的.
对于信息的输入问题,因为有诸多的传感器和可靠的网络支持霉菌才敢这样大搞地面部队的转型的。
老美有钱有闲,才能这么大玩概念转换,中国只好拼命发展争取时间......[em11][em11][em12][em12]
"  给你比喻一下未来“目标部队”与“传统部队”的区别,似乎应当这样表诉:今天
的“m-1”坦克乘员在作战中使用的是坦克主炮;而“未来战斗体系”的成员在作战
中使用的将是整个体系!也许,未来的美国陆军,真的成为它所希望的具有“战略反应
能力”的“战略陆军”。另,有空来论一论从“传统”到“目标”。"

你说得太玄了,《军事家》那篇文章是从具体事例出发,分析论证了缺点。 未来战斗体系是干嘛的大家都知道。 可是光靠你说的这话还远远不足以证明 STRYCKER 有什么战斗力。 因为按照 “ “未来战斗体系”的成员在作战中使用的将是整个体系! ” 这句话,一群记者扛着实时传输图像的摄像机上战场也成了“未来战斗体系”的成员了!可是他们既不能保护自己,又不能先敌发现,跑得还慢!!

我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像《直升机的八大谜思》 其实论坛就应该是这样的,本来舰船知识可以,可是后来变成没文化的人的阵地了
2楼的,我真佩服你的远见
为什么我们在最近美军的历次行动前,对于它所实施的军事行动及所采用的战术屡屡
误判,甚至嗤之以鼻。等到老美达到目的时,个个张大着嘴满脑的问好???等稍缓过神,
又开始恨批狠斗。为什么?
  还有,就是拿新闻工作的图象传输系统和“未来战斗体系”对比,不是有意偷换概念,
就是幼稚。
  人类战争史表明,武器装备的优劣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物质的因素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真正可怕的障碍往往存在于观念之中。技术革命的结果历来伴随着思想观念的革命。技术进步推动战法革新,往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谁的思想观念更适应技术革命的新趋势,谁就有可能在战法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一旦思想观念落伍,它便成为创新的绊脚石。显然,不在思想观念上战胜自我,战胜敌人则只能是愿望而已。
美国人有钱无所谓啊!
美国每次研制新装备,可以叫几个公司来,一人设计一个方案,然后从中挑选一个最佳设计,别的国家可以这样搞吗?
我看不破产才怪.
斯崔克系统应该是步兵作战思想的移殖
它作为重火力、重装甲部队的触角 在缺乏空中掩护下  谨靠卫星就能让庞大的装甲群动起来
现在大国的防空能力都很强 就算能通过空中缠斗的损耗 也未必逃得过地对空封锁
相反 谁拥有一支能快速、指挥有效的装甲能力 谁就能赢!海空军力都源自陆基补给!
以下是引用PIGPENCHIO在2004-1-14 12:58:00的发言:
美国人有钱无所谓啊!
美国每次研制新装备,可以叫几个公司来,一人设计一个方案,然后从中挑选一个最佳设计,别的国家可以这样搞吗?
我看不破产才怪.

这个思想是科学的,是正确的,我们也应该这样搞!这样才能知道优劣。
美国的思想是:现在各国都在加强海空军建设,要想应付未来的战争,需要在继续加强海空军的基础上,利用在信息化上的优势,打造一支精干快速的机动陆军,斯特赖克系统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实验,只要这方面的技术一旦成熟就会推广,在未来的战场上,这支高度机动的部队就会成为一个有力的拳头,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并有力地支持其他军种的作战,所以说不能小看美国在这方面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