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36:44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李斌 吴晶晶)日前在此间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在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庆、内蒙古、宁夏、广东等11个地区全国排名上升,湖北、湖南、山东、陕西等9个地区全国排名下降。

2005年,中国34个省级地区中,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北京等7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90%,福建等14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0%至89%。

北京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天津和浙江有8个指标达标,江苏、辽宁和黑龙江有7个指标达标,广东、福建、山东、吉林和山西有6个指标达标。

如果京津沪港澳台地区不参加排名,2005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福建、重庆、山东、黑龙江、吉林和山西。

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如果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2004年有10个地区从2003年的欠发达地区升级为初等发达地区,它们分别是:内蒙古、宁夏、湖南、新疆、安徽、甘肃、青海、江西、河南和海南。2004年北京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85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底线。

如果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分组,2004年与2003年相比,河北和安徽从欠发达地区升级到初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分组没有变化。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李斌 吴晶晶)日前在此间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在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庆、内蒙古、宁夏、广东等11个地区全国排名上升,湖北、湖南、山东、陕西等9个地区全国排名下降。

2005年,中国34个省级地区中,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北京等7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90%,福建等14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0%至89%。

北京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天津和浙江有8个指标达标,江苏、辽宁和黑龙江有7个指标达标,广东、福建、山东、吉林和山西有6个指标达标。

如果京津沪港澳台地区不参加排名,2005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福建、重庆、山东、黑龙江、吉林和山西。

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如果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2004年有10个地区从2003年的欠发达地区升级为初等发达地区,它们分别是:内蒙古、宁夏、湖南、新疆、安徽、甘肃、青海、江西、河南和海南。2004年北京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85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底线。

如果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分组,2004年与2003年相比,河北和安徽从欠发达地区升级到初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分组没有变化。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李斌 崔清新)日前在此间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预计,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

“也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说。

2005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7%,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5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9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1位;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5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9位。

报告指出,2004年,在体现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10个指标中,医疗服务、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和农业增加值比重等6个指标已经达标,而人均GNP、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城市人口比例等4个指标没有达标。

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多年前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新闻背景:现代化,靠哪些指标来“评价”?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李斌 杨文婷) 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根据二次现代化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包括一次现代化、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其评价指标共10个,包括人均GNP、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城市人口比例、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

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4大类指标、16个具体指标,还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等4个信号指标。16个具体指标包括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中学普及率、大学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费等。

主要反映评价对象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对差距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则包括了人均GN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人口比例等12项指标。

新闻背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现代化研究在我国结出了创新之果。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何传启说,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二次现代化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个文明发展理论。

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在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社会发展具有工业化趋同的倾向。

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第二次现代化的特点就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实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多样化。为此,专家构建了一个包括知识生产经费投入、专利产出、中学和大学普及率、电视和因特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医疗服务、人均能源消耗等在内的指标体系。

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继承和发展,也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现代化。
]]
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民主、法制、人权。

洋务运动式的现代化早就被历史判了死刑!
不过安徽河北的提升值得高兴 两省还是有很潜力的  尤其是安徽 底子薄一些  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对安徽人表示尊敬
原帖由 古德里安将军 于 2007-1-28 17:13 发表
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民主、法制、人权。

洋务运动式的现代化早就被历史判了死刑!



出门没车坐 晚上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去法院时候连衣服都没得穿 这时候人权又体现在哪里呢?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28 17:16 发表



出门没车坐 晚上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去法院时候连衣服没得穿 这时候人权又体现在哪里呢?


“出门没车坐 晚上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连衣服没得穿”正是没有民主法制国家的标志。

例如东边某国。
原帖由 古德里安将军 于 2007-1-28 17:20 发表


“出门没车坐 晚上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连衣服没得穿”正是没有民主法制国家的标志。

例如东边某国。

就是嘛 所以我们还是得起码保证我投票时候不会饿肚子 我去法院的时候有衣服穿 不是么 呵呵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28 17:25 发表

就是嘛 所以我们还是得起码保证我投票时候不会饿肚子 我去法院的时候有衣服穿 不是么 呵呵

是的,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国民仅仅“不会饿肚子有衣服穿”,也能叫现代化?
原帖由 古德里安将军 于 2007-1-28 17:30 发表

是的,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国民仅仅“不会饿肚子有衣服穿”,也能叫现代化?


一步一步来吧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28 17:42 发表


一步一步来吧

但愿能一步一步来。
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些非洲国家倒是有不少民主的,可是他们选总统都不知道候选人的名字,看哪个长得好看就在旁边画个圈圈,这样的民主有什么意思?
先要给我吃饱饭穿的暖,一张“选克里还是选布什”的选票能填饱我的肚子吗?

对于政治,老百姓不感兴趣,老百姓首先关心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