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等集资建房的危害:引发新的社会不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36:02
自1998年开始,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止实物分房,推行住房货币化改革。然而,由于当时许多地方既无足够的存量房源来清算历史遗留问题,又无充足财力解决货币化补贴,因此许多地方通过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举措集资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弥补住房消费不足。集资建房一度成为财力困难的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解决和改善职工住房问题的“良方”。然而,如今很多地方的集资建房却“变了味”,引起群众极大不满,社会上议论纷纷。
  危害一: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

  据群众反映,当前一些地方集资建房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面积越建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已脱离其住房解困的本质。一些政府实权部门的集资房小则90平方米,大的在150平方米以上,甚至还有200平方米以上的豪华住房。

  销售对象把关不严,中低收入无房户或缺房户可买,高收入有房  
户也可买。不少地方都规定已购公有住房的职工不得再参加集资建房,但很多单位“暗渡陈仓”,通过“定向开发”、“委托代建”、“团购”等形式,变相搞集资建房,既享受了经济适用房的种种优惠政策,又披着“市场化运作”的外衣,名正言顺地将多占房、占大房行为合法化。

  挤占政策优势,对面向中低收入人群销售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构成一定程度的挤压。以陕西西安为例,在1998~2004年间,建成经济适用房近650万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单位集资房占整个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越高,意味着普通百姓购买面向社会销售的经济适用房的机会越少。

  在湖南长沙,有一个名叫“金色比华利”的小区,名为商品房,实际上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为解决职工住房而修建的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占地约34万平方米,共1700套住房,其中1200套对内销售,500套对外销售。这个通过“非市场化运作”的高档住宅小区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通过其下属的湖南省高速公路广告投资公司,以建办公楼“新时代广告文化园”的名义立项,获取“省重点工程”的头衔和优惠,实际上却偷梁换柱,盖起了住宅楼,以致在湖南省地产界破天荒地出现了“省重点工程”的住宅小区。此外,“金色比华利”还利用“合法的商业运作”实现了“内亏外补”。记者采访得知,这个住宅小区一期开发对内销售均价是每平方米1720元,比实际成本价低200元,而二期对外销售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3500多元。

  当前,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一些普通购房者往往要为一套房子奋斗数十年。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光云认为,一些特权部门利用集资建房大肆谋取私利,造成了体制内外居民住房条件的“两重天”,没有获得购“福利房”权利的居民则会产生某种权利被剥夺的感觉,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现象带有极大的不公平性,暴露了政府在住房管理上的漏洞。

  危害二:造成房地产市场“畸形”

  近几年,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而有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湖南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却持续低迷。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看好这个市场,但真正投资的却是少数。长沙市副市长徐湘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非市场化运作的集资建房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他告诉记者,近几年,为了经济发展,湖南省、长沙市两级政府办公地点向新的开发区搬迁,部分直属机关也实施了搬迁。为了工作便利,许多单位都在新区规划建设了集资房。目前已有14家单位开始规划建设集资房。同时,一些效益好的单位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也以定向开发、委托代建、团购等非市场化运作形式购建住房。

  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认为,集资建房面积过大,势必冲击房地产市场。以陕西西安市为例,集资房土地多为划拨,前期费用减半,平均每平方米房价1500元左右,而商品房开发成本在2000元以上。集资建房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开发成本,挤占了按市场行为经营的企业的市场空间。

  部分开发商认为,由于集资建房通常只能在不成规模的地块和旧城区的边角之地开发,同时受建房成本的影响,建筑质量和建筑美学都无从考虑。过不了几年,很多集资房都会成为“建筑垃圾”。

  危害三:国有资产流失,铸成集体腐败

  2001年7月,西安市粮食局以其下属某公司干部住房紧缺为名进行集资建房,2002年10月建成并分配给了职工。据西安市粮食局部分离退休干部反映,高标准建设的整个住宅工程总造价达1800万元,而粮食局70多名在职职工的集资款不足400万元。为了补足资金缺口,粮食局领导不惜动用国有资金补缺,分别从下属单位军供站和大兴路粮仓借了500万元和200万元,同时卖掉了原下属公司的家属楼,获款480万元,从中拿出400万元用于家属楼建设。

  记者在西安市粮食局大院看到,这个被称为“红楼”的家属院与机关办公楼紧密相连,十分抢眼,周边的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照此价格计算,粮食局的集资房价值要提升几倍,局长们住房价值80多万元,处长住房价值50多万元,一般干部职工住房也在30万元以上。部分离退休干部认为,“粮食局在违反政策的情况下,超标准、占用国有资金建设家属楼,搞二次福利分房,实际上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

来源:半月谈  作者:徐旭忠 徐寿松 储国强自1998年开始,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止实物分房,推行住房货币化改革。然而,由于当时许多地方既无足够的存量房源来清算历史遗留问题,又无充足财力解决货币化补贴,因此许多地方通过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举措集资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弥补住房消费不足。集资建房一度成为财力困难的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解决和改善职工住房问题的“良方”。然而,如今很多地方的集资建房却“变了味”,引起群众极大不满,社会上议论纷纷。
  危害一: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

  据群众反映,当前一些地方集资建房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面积越建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已脱离其住房解困的本质。一些政府实权部门的集资房小则90平方米,大的在150平方米以上,甚至还有200平方米以上的豪华住房。

  销售对象把关不严,中低收入无房户或缺房户可买,高收入有房  
户也可买。不少地方都规定已购公有住房的职工不得再参加集资建房,但很多单位“暗渡陈仓”,通过“定向开发”、“委托代建”、“团购”等形式,变相搞集资建房,既享受了经济适用房的种种优惠政策,又披着“市场化运作”的外衣,名正言顺地将多占房、占大房行为合法化。

  挤占政策优势,对面向中低收入人群销售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构成一定程度的挤压。以陕西西安为例,在1998~2004年间,建成经济适用房近650万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单位集资房占整个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越高,意味着普通百姓购买面向社会销售的经济适用房的机会越少。

  在湖南长沙,有一个名叫“金色比华利”的小区,名为商品房,实际上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为解决职工住房而修建的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占地约34万平方米,共1700套住房,其中1200套对内销售,500套对外销售。这个通过“非市场化运作”的高档住宅小区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通过其下属的湖南省高速公路广告投资公司,以建办公楼“新时代广告文化园”的名义立项,获取“省重点工程”的头衔和优惠,实际上却偷梁换柱,盖起了住宅楼,以致在湖南省地产界破天荒地出现了“省重点工程”的住宅小区。此外,“金色比华利”还利用“合法的商业运作”实现了“内亏外补”。记者采访得知,这个住宅小区一期开发对内销售均价是每平方米1720元,比实际成本价低200元,而二期对外销售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3500多元。

  当前,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一些普通购房者往往要为一套房子奋斗数十年。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光云认为,一些特权部门利用集资建房大肆谋取私利,造成了体制内外居民住房条件的“两重天”,没有获得购“福利房”权利的居民则会产生某种权利被剥夺的感觉,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现象带有极大的不公平性,暴露了政府在住房管理上的漏洞。

  危害二:造成房地产市场“畸形”

  近几年,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而有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湖南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却持续低迷。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看好这个市场,但真正投资的却是少数。长沙市副市长徐湘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非市场化运作的集资建房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他告诉记者,近几年,为了经济发展,湖南省、长沙市两级政府办公地点向新的开发区搬迁,部分直属机关也实施了搬迁。为了工作便利,许多单位都在新区规划建设了集资房。目前已有14家单位开始规划建设集资房。同时,一些效益好的单位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也以定向开发、委托代建、团购等非市场化运作形式购建住房。

  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认为,集资建房面积过大,势必冲击房地产市场。以陕西西安市为例,集资房土地多为划拨,前期费用减半,平均每平方米房价1500元左右,而商品房开发成本在2000元以上。集资建房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开发成本,挤占了按市场行为经营的企业的市场空间。

  部分开发商认为,由于集资建房通常只能在不成规模的地块和旧城区的边角之地开发,同时受建房成本的影响,建筑质量和建筑美学都无从考虑。过不了几年,很多集资房都会成为“建筑垃圾”。

  危害三:国有资产流失,铸成集体腐败

  2001年7月,西安市粮食局以其下属某公司干部住房紧缺为名进行集资建房,2002年10月建成并分配给了职工。据西安市粮食局部分离退休干部反映,高标准建设的整个住宅工程总造价达1800万元,而粮食局70多名在职职工的集资款不足400万元。为了补足资金缺口,粮食局领导不惜动用国有资金补缺,分别从下属单位军供站和大兴路粮仓借了500万元和200万元,同时卖掉了原下属公司的家属楼,获款480万元,从中拿出400万元用于家属楼建设。

  记者在西安市粮食局大院看到,这个被称为“红楼”的家属院与机关办公楼紧密相连,十分抢眼,周边的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照此价格计算,粮食局的集资房价值要提升几倍,局长们住房价值80多万元,处长住房价值50多万元,一般干部职工住房也在30万元以上。部分离退休干部认为,“粮食局在违反政策的情况下,超标准、占用国有资金建设家属楼,搞二次福利分房,实际上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

来源:半月谈  作者:徐旭忠 徐寿松 储国强
沙发!没有办法~~大炮怎么轰都不穿,糖衣炮弹一打就穿!
集资建房我们这很普遍,也没腐败到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