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尴尬:在东亚无发言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02:59
日本的尴尬:在东亚无发言权

    ●通过此次朝核问题可以看出,日本不仅是信息不通,而且自己整个战略设计、政策意图和举措常常与东亚及朝鲜半岛的正常发展格格不入

  ●近十几年来,日本在自身国家基本利益及东亚地区局势的定位上,与美国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并急剧明朗化

    ●在日本被边缘化时,中美之间反而出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势。这也是此次朝核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背景
  10月31日,中朝美三方发表公告∶朝鲜重回六方会谈。朝核危机出现了转机。国际社会拍手称快,但唯独日本的态度不甚明朗。日本虽也勉为其难地表示“欢迎”,但马上提出了一系列“条件”:第一,不承认朝鲜以核拥有国身份重返六方会谈;第二,朝鲜如不在弃核及绑架日本人问题上有明确诚意表示,对朝制裁绝不停止。11月4日,朝鲜公开表示:日本如果不愿参加六方会谈也好,这样还可以提高效率。日本本来一直自认受朝核威胁最大,现在却似乎并不乐于看到形势的转变。透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在东亚及六方会谈框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

  日本被排出决策圈

  根据资料研究分析,正当中朝美三方在北京紧急会晤、交叉会谈长达七个小时,最终做出重回 六方会谈框架决策的同一时间,日首相安倍却正在日本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采访,将他上任后从未敢触碰的“修宪”话题首次公然摆在桌面上,并明确指出要修改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宪法第9条(和平条款)。第二天,各大媒体依然在谈论“核武论”,安倍则明确表示,他并未批评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的“核武论”。一向紧跟美国且算计精到的安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居然与美国的“核不扩散”努力背道而驰,显然可以看出,日本对中朝美三方的决策过程并不知情。

  果然,三方公告消息公布后,连日来大量披露所谓中朝美相互斡旋内幕的日本舆论上下惊愕万分,连一向消息灵通的专事朝鲜研究的“有识之士”也大呼“搞不懂”:一是不懂为何在此时?二是不懂朝美为何能谈成?三是不懂今后会向何处走?四是不懂谁会成为大赢家?总之是问题多于答案。

  一天之间,中美已经力挽狂澜,拨正了东亚这条大船的航向,但日本很明显是身处决策局外。尽管日本从7月针对朝鲜试射导弹在联合国推出决议开始,就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成为朝核乃至东亚问题的主角之一,核爆之后,日本自上而下,更是紧锣密鼓,从联合国多边洽商,到自行出手制裁,从日本的防御到“核武论”,出手又快又猛,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日本的战略设计运行。谁料“好景”不长,中美联手稳定大局,使日本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

  如果说,仅仅是被拒在门外,与美国未及时通气,信息不灵,还不值得日本过于懊恼。因为朝鲜问题本来就没有太多日本插手的空间。日本在朝鲜半岛积怨过重、偏见过深,日本如果什么都不做,反而会落个利人利己的结果。但值得日本以及关心日本的人们注意的是:日本不仅是信息不通,而且自己整个战略设计、政策意图和举措,常常与东亚及朝鲜半岛的正常发展格格不入,往往自外于正常的轨道。例如这次,朝美争执造成东亚核事态一时失控,日本却借机大肆炒作“核武论”,这就好像大杂院不小心失火,几乎所有人都在救火,日本却在向火里浇油,不但救不了火,反而会把人烧伤。对于美国而言,日本这次不仅未能成为解决麻烦的帮手,反而成了麻烦添加者。所以,不是别人刻意疏远日本,而是日本自己的作为使自己成了一个被边缘化、被疏离的对象,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在大局大势之外,而自己却还以为已经在掌控、影响大局,这可能是最值得日本反省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背离,好像是日本百年来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日美在朝核问题上同床异梦

  日本在东亚被边缘化,有三个层面的解读∶一是被自己边缘化;二是被东亚各国边缘化;三是被美国边缘化。这三者中,日本或外界感受最明显的可能是日美关系的层面。因为日本缺乏自我反省意识,也并不是十分在乎东亚近邻的感受。然而,如果美国的态度在变化,那对日本的意义就会有所不同。

  日美作为安保同盟,本来有很明确的共同利益。但近十几年来,日本在自身国家基本利益及东亚地区局势的定位上,与美国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尤其在最近朝核问题上,双方的差异急剧明朗化并暴露出来。

  这些差异主要有两条:第一,在半岛问题上,日本存在双重利益:首先是历史性质的利益。就二战后的朝鲜半岛而言,美国是二战后国际及东亚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它的主要利益所在是维护现有格局不要出现大的变动,尤其要减少出现“颠覆性变动”的可能性,这是基本利益、战略利益格局决定的。日本是战后的输家,所有现在的秩序格局,几乎处处不顺日本的心。这种经战后60年积蓄的“悲情”,使日本各界有较强的改变现状的冲动。换句话说,二战后的东亚,美国是被“请”进来的,而日本是被“清”出去的。双方一进一出,利益当然大不一样,日本自然企图扭转这种局面。其次是现实性质的利益,日本希望借助朝鲜半岛危机,取得代替美国行使干预半岛的资格,并借此向美讨价还价,争取使美为其松绑,帮日本跻身于政治、军事大国。因此,朝鲜出事,对日本反而有利。但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是重点, 伊拉克以及伊朗等这几盏不省油的灯随时都会点着美国的选票箱;中南美也要耗费些许心血;“基地”组织不时制造紧张。所以维持东亚的稳定,避免在全球格局中“四处起火”、腹背受敌当然是美国的愿望。日美双方一乱一定,隐含着不同的利益。

  第二,在地区稳定机制上,美国对六方会谈期望很高。通过“六方框架”,美国既可以控制朝鲜,还有利于拉住韩国,并与中俄沟通,让日本见见世面,巩固自己在东北亚、朝鲜半岛的合法存在。而日本对六方会谈的热情不高。因为日本并不真心希望朝核乃至半岛问题以和平稳定的方式解决,那样的话,日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在美国那里换取政治军事复兴的机会,日本自己也没有向国内鼓吹修宪备战的借口或理由。再者,“六方”框架是以中国为主导,以中美为主轴运行的。而日本对地区局势的定位恰好就是与中国争雄。因此只要与中国有关,日本就会格外敏感。例如这次中国在复谈斡旋中作出了贡献,各国都有好评,11月1日,布什总统第一时间明确表达对中国努力斡旋的感谢;而一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却似乎没有在任何正式场合对中国表示过什么积极的态度,反而夹杂着中国与朝核关系密切等各类传闻。在日本看来,自己在这样的“六方”框架里始终是边缘化的角色,所以总要提出一些难题,使“六方”进程复杂化。去年,日本以“日本人绑架”作为主打题目,要求列入“六方”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那明显是不适宜的,也是缺乏和解精神、操作智慧的作法,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与会方的一致反对。此次,朝鲜重回六方会谈公告一出,日本政府依然故伎重演,千方百计要拖六方会谈的后腿。但经历了近来的反复,其他几个国家都变得成熟,懂得如何珍惜得来不易的成果,主要的当事方——美国当然不会例外。

  中美的成功恰好是日本的不足

  在日本被边缘化时,中美之间反而出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势。这也是此次朝核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背景。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尽管也曾有过并肩战斗的短暂经历,但近代以来主要的发展历程如同“两股道上跑的车”,共同点似乎不多。但是,进入后冷战以来的十几年,中国和美国如命运安排般地走到了一起,这两个大国同时成为全球意义上的 “红利获得者”。虽然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出现过争执,但却表现出过去美苏时代不曾有过的智慧与坦诚。双方都对现实充满热情而非悲情,都把对方视为重要的利益伙伴,都希望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局面,实现自己的发展并保护目前的战略机遇,这些都是中美最大的战略共识,因此,两国关系也在互惠合作中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中。

  在全球化的变局中,谁最有能力及素质适应这个变局,最懂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互惠共赢,谁就会取得新世纪的主导权。事实证明,在今天的世界上,无论过去有过什么矛盾、纠纷,只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溶入共同发展、合作互惠的全球化大格局之中,就会顺风顺水,一路畅通。如果总是逆向操作,总想回到当年战争或冷战的思维框架里,总想以一种零和游戏的方式来处理国际问题,最终只会落得背时背信的结果。

  从中美的积极合作中,可以看到后冷战时期正在形成中的新国际格局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即主要参与国际博弈的大国以顺应大势的合作姿态,不断引领潮流,营造共赢的局面,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分割甚至勾心斗角,这也代表了今后世界发展趋势。中美成功之处,可能恰好就是日本的不足之处。现在,各国都希望日本跟上形势,回到东亚地区发展的正常轨道上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摘自新浪-军事作者是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的尴尬:在东亚无发言权

    ●通过此次朝核问题可以看出,日本不仅是信息不通,而且自己整个战略设计、政策意图和举措常常与东亚及朝鲜半岛的正常发展格格不入

  ●近十几年来,日本在自身国家基本利益及东亚地区局势的定位上,与美国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并急剧明朗化

    ●在日本被边缘化时,中美之间反而出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势。这也是此次朝核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背景
  10月31日,中朝美三方发表公告∶朝鲜重回六方会谈。朝核危机出现了转机。国际社会拍手称快,但唯独日本的态度不甚明朗。日本虽也勉为其难地表示“欢迎”,但马上提出了一系列“条件”:第一,不承认朝鲜以核拥有国身份重返六方会谈;第二,朝鲜如不在弃核及绑架日本人问题上有明确诚意表示,对朝制裁绝不停止。11月4日,朝鲜公开表示:日本如果不愿参加六方会谈也好,这样还可以提高效率。日本本来一直自认受朝核威胁最大,现在却似乎并不乐于看到形势的转变。透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在东亚及六方会谈框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

  日本被排出决策圈

  根据资料研究分析,正当中朝美三方在北京紧急会晤、交叉会谈长达七个小时,最终做出重回 六方会谈框架决策的同一时间,日首相安倍却正在日本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采访,将他上任后从未敢触碰的“修宪”话题首次公然摆在桌面上,并明确指出要修改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宪法第9条(和平条款)。第二天,各大媒体依然在谈论“核武论”,安倍则明确表示,他并未批评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的“核武论”。一向紧跟美国且算计精到的安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居然与美国的“核不扩散”努力背道而驰,显然可以看出,日本对中朝美三方的决策过程并不知情。

  果然,三方公告消息公布后,连日来大量披露所谓中朝美相互斡旋内幕的日本舆论上下惊愕万分,连一向消息灵通的专事朝鲜研究的“有识之士”也大呼“搞不懂”:一是不懂为何在此时?二是不懂朝美为何能谈成?三是不懂今后会向何处走?四是不懂谁会成为大赢家?总之是问题多于答案。

  一天之间,中美已经力挽狂澜,拨正了东亚这条大船的航向,但日本很明显是身处决策局外。尽管日本从7月针对朝鲜试射导弹在联合国推出决议开始,就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成为朝核乃至东亚问题的主角之一,核爆之后,日本自上而下,更是紧锣密鼓,从联合国多边洽商,到自行出手制裁,从日本的防御到“核武论”,出手又快又猛,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日本的战略设计运行。谁料“好景”不长,中美联手稳定大局,使日本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

  如果说,仅仅是被拒在门外,与美国未及时通气,信息不灵,还不值得日本过于懊恼。因为朝鲜问题本来就没有太多日本插手的空间。日本在朝鲜半岛积怨过重、偏见过深,日本如果什么都不做,反而会落个利人利己的结果。但值得日本以及关心日本的人们注意的是:日本不仅是信息不通,而且自己整个战略设计、政策意图和举措,常常与东亚及朝鲜半岛的正常发展格格不入,往往自外于正常的轨道。例如这次,朝美争执造成东亚核事态一时失控,日本却借机大肆炒作“核武论”,这就好像大杂院不小心失火,几乎所有人都在救火,日本却在向火里浇油,不但救不了火,反而会把人烧伤。对于美国而言,日本这次不仅未能成为解决麻烦的帮手,反而成了麻烦添加者。所以,不是别人刻意疏远日本,而是日本自己的作为使自己成了一个被边缘化、被疏离的对象,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在大局大势之外,而自己却还以为已经在掌控、影响大局,这可能是最值得日本反省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背离,好像是日本百年来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日美在朝核问题上同床异梦

  日本在东亚被边缘化,有三个层面的解读∶一是被自己边缘化;二是被东亚各国边缘化;三是被美国边缘化。这三者中,日本或外界感受最明显的可能是日美关系的层面。因为日本缺乏自我反省意识,也并不是十分在乎东亚近邻的感受。然而,如果美国的态度在变化,那对日本的意义就会有所不同。

  日美作为安保同盟,本来有很明确的共同利益。但近十几年来,日本在自身国家基本利益及东亚地区局势的定位上,与美国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尤其在最近朝核问题上,双方的差异急剧明朗化并暴露出来。

  这些差异主要有两条:第一,在半岛问题上,日本存在双重利益:首先是历史性质的利益。就二战后的朝鲜半岛而言,美国是二战后国际及东亚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它的主要利益所在是维护现有格局不要出现大的变动,尤其要减少出现“颠覆性变动”的可能性,这是基本利益、战略利益格局决定的。日本是战后的输家,所有现在的秩序格局,几乎处处不顺日本的心。这种经战后60年积蓄的“悲情”,使日本各界有较强的改变现状的冲动。换句话说,二战后的东亚,美国是被“请”进来的,而日本是被“清”出去的。双方一进一出,利益当然大不一样,日本自然企图扭转这种局面。其次是现实性质的利益,日本希望借助朝鲜半岛危机,取得代替美国行使干预半岛的资格,并借此向美讨价还价,争取使美为其松绑,帮日本跻身于政治、军事大国。因此,朝鲜出事,对日本反而有利。但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是重点, 伊拉克以及伊朗等这几盏不省油的灯随时都会点着美国的选票箱;中南美也要耗费些许心血;“基地”组织不时制造紧张。所以维持东亚的稳定,避免在全球格局中“四处起火”、腹背受敌当然是美国的愿望。日美双方一乱一定,隐含着不同的利益。

  第二,在地区稳定机制上,美国对六方会谈期望很高。通过“六方框架”,美国既可以控制朝鲜,还有利于拉住韩国,并与中俄沟通,让日本见见世面,巩固自己在东北亚、朝鲜半岛的合法存在。而日本对六方会谈的热情不高。因为日本并不真心希望朝核乃至半岛问题以和平稳定的方式解决,那样的话,日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在美国那里换取政治军事复兴的机会,日本自己也没有向国内鼓吹修宪备战的借口或理由。再者,“六方”框架是以中国为主导,以中美为主轴运行的。而日本对地区局势的定位恰好就是与中国争雄。因此只要与中国有关,日本就会格外敏感。例如这次中国在复谈斡旋中作出了贡献,各国都有好评,11月1日,布什总统第一时间明确表达对中国努力斡旋的感谢;而一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却似乎没有在任何正式场合对中国表示过什么积极的态度,反而夹杂着中国与朝核关系密切等各类传闻。在日本看来,自己在这样的“六方”框架里始终是边缘化的角色,所以总要提出一些难题,使“六方”进程复杂化。去年,日本以“日本人绑架”作为主打题目,要求列入“六方”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那明显是不适宜的,也是缺乏和解精神、操作智慧的作法,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与会方的一致反对。此次,朝鲜重回六方会谈公告一出,日本政府依然故伎重演,千方百计要拖六方会谈的后腿。但经历了近来的反复,其他几个国家都变得成熟,懂得如何珍惜得来不易的成果,主要的当事方——美国当然不会例外。

  中美的成功恰好是日本的不足

  在日本被边缘化时,中美之间反而出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势。这也是此次朝核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背景。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尽管也曾有过并肩战斗的短暂经历,但近代以来主要的发展历程如同“两股道上跑的车”,共同点似乎不多。但是,进入后冷战以来的十几年,中国和美国如命运安排般地走到了一起,这两个大国同时成为全球意义上的 “红利获得者”。虽然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出现过争执,但却表现出过去美苏时代不曾有过的智慧与坦诚。双方都对现实充满热情而非悲情,都把对方视为重要的利益伙伴,都希望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局面,实现自己的发展并保护目前的战略机遇,这些都是中美最大的战略共识,因此,两国关系也在互惠合作中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中。

  在全球化的变局中,谁最有能力及素质适应这个变局,最懂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互惠共赢,谁就会取得新世纪的主导权。事实证明,在今天的世界上,无论过去有过什么矛盾、纠纷,只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溶入共同发展、合作互惠的全球化大格局之中,就会顺风顺水,一路畅通。如果总是逆向操作,总想回到当年战争或冷战的思维框架里,总想以一种零和游戏的方式来处理国际问题,最终只会落得背时背信的结果。

  从中美的积极合作中,可以看到后冷战时期正在形成中的新国际格局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即主要参与国际博弈的大国以顺应大势的合作姿态,不断引领潮流,营造共赢的局面,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分割甚至勾心斗角,这也代表了今后世界发展趋势。中美成功之处,可能恰好就是日本的不足之处。现在,各国都希望日本跟上形势,回到东亚地区发展的正常轨道上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摘自新浪-军事作者是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