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飞机利益背后的刘大响与中航一集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27:05
2003年底,国务院委托科技部启动了大飞机项目论证。据科技部相关人士介绍,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共20余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观点在论证组内激烈碰撞,分歧存在于多个层面。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包括支、干之争,是直接上干线大飞机项目,还是从支线开始做起,再过渡到大飞机;军、民之争,即先上军用飞机还是先上民用飞机;中、外之争,技术来源是自主研发,还是中外合作;东、西之争,即项目将来放在上海还是陕西、四川以及项目是给中航一集团来做还是中航二集团,抑或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多方参股但直属国务院的新公司。这不仅是观点分歧,更重要的是利益之争。一位论证组专家说,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5]
早在新支线项目ARJ21上马之前,中航一集团极力主张“先支后干”,声称干线飞机市场已被波音、空客所垄断,“没有能力”的中国人上干线去跟这两个“巨无霸”争夺干线飞机市场犹如鸡蛋碰石头,而支线飞机还没有形成垄断格局,赶快上支线尚可分得一杯羹。在支线飞机项目ARJ21启动之后,中航一集团认为已经扼住了干线飞机的咽喉,可以放心大胆地高唱国家急需大型军运的调子了,并且由一集团出钱在西安启动了大型军运方案研究。及至2003年底国家启动大飞机项目论证时,专家组内直接启动大型民用飞机并在项目运作上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性的呼声颇高 [6] 。而以刘大响(中航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为代表的中航一集团专家则极力主张“先军后民”,声称:要制造干线客机,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而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5]。如果中国从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入手,则可以避开民机研制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国际适航审定、市场准入,以及压力巨大的经营问题。[7]
刘大响将大型飞机制造上的难点全部记到了大型民机的账上,闭口不谈大型军机也“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至于说“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刘大响是搞航空发动机的专家,竟不知BoeingAirbusBombardierEmbraerFairchild Dornier等世界著名民用飞机制造商本身也没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他们研产的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几乎是清一色的GE(包括CFM系列)、RRIAEPW。而对于大型军运,发动机到是真的成了瓶颈了,刘大响不要说“大响”,“小响”恐怕也“响”不起来。再说中国航空工业预研了几个五年计划的“超临界机翼”除了大把大把地花钱外,没有任何可供应用的成果,而ARJ21项目通过与乌克兰合作,一举打破了长期以来被中航一集团某些专家编造的神话,直接将超临界机翼应用于型号,通过风洞试验验证,达到了设计目标。
专家组对要不要启动大飞机项目并无分歧,分歧的关键是“先军后民”还是“先民后军”或者是“军民一起上”。与此同时,某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了大飞机项目论证,例如上海组织了由上海财经大学为主体的课题组并于20046月出了中期研究报告《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初步研究》、200412月出了最终研究报告《中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和科技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都呼吁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立即启动大型民用飞机并在运作上突破现有体制。
这种尖锐的对立对中航一集团来讲是致命的威胁。如果“先军后民”被国家采纳,这意味着国家几百亿投资就象倾盆大雨一样全部或大部落到中航一集团的水池里,甚至连现挖水库都来不及!中国航空工业曾不止一次地尝到过这样的甜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高兴得想跳楼!”这是因为军机项目历来是被中航集团所垄断的,尽情地花钱、尽情地享受过程的欢娱,走着“三点式”研制军机的老路,航空工业五十五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先民后军”,则意味着要采用投资多元化的新机制,而且中航一集团在民机上向来就有恐惧症,没有任何优势,构不成垄断。因为民机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和系统国内没有任何配套能力,完全可以也不得不从国外采购(约占单机成本50%以上)。中航一集团只能搞搞机壳子,而民机的机体材料国内也没有配套能力,几乎全部要从国外进口。即使是搞搞机壳子,中航一集团也没有优势,依然构不成垄断态势。现成的例子是巴西和道尼尔,机体的详细设计和制造也是承包给供应商的,波音、空客也早已大规模采用转包生产方式。说得更白一点,如果上大型民机,中航一集团不光彩的历史充其量只能当当“小三子”,甚至极有可能被彻底淘汰出局;这对中航一集团来讲,无疑是“性命交关”的事。
而新支线飞机项目ARJ21,虽然大权全都握在中航一集团手中,但外界并不知情,只知道ARJ21正在上海研制。既然上海也主张甚至争夺大型民机,国内很多专家充分考虑到二十五年前上海已经搞出了110吨级的大型涡扇民用飞机Y10这一事实,目前更有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行热身,因此极力主张将大型民机也放在上海。而中航一集团最不愿看到的是先启大型民机,因为先启大型民机等于将大飞机项目拱手让给上海。中航一集团使尽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才铲除了Y10的研制力量、几乎销毁了一切Y10的研制痕迹,如果让大型民机再在上海死灰复燃,这无疑又是一件“性命交关”的事。2003年底,国务院委托科技部启动了大飞机项目论证。据科技部相关人士介绍,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共20余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观点在论证组内激烈碰撞,分歧存在于多个层面。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包括支、干之争,是直接上干线大飞机项目,还是从支线开始做起,再过渡到大飞机;军、民之争,即先上军用飞机还是先上民用飞机;中、外之争,技术来源是自主研发,还是中外合作;东、西之争,即项目将来放在上海还是陕西、四川以及项目是给中航一集团来做还是中航二集团,抑或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多方参股但直属国务院的新公司。这不仅是观点分歧,更重要的是利益之争。一位论证组专家说,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5]
早在新支线项目ARJ21上马之前,中航一集团极力主张“先支后干”,声称干线飞机市场已被波音、空客所垄断,“没有能力”的中国人上干线去跟这两个“巨无霸”争夺干线飞机市场犹如鸡蛋碰石头,而支线飞机还没有形成垄断格局,赶快上支线尚可分得一杯羹。在支线飞机项目ARJ21启动之后,中航一集团认为已经扼住了干线飞机的咽喉,可以放心大胆地高唱国家急需大型军运的调子了,并且由一集团出钱在西安启动了大型军运方案研究。及至2003年底国家启动大飞机项目论证时,专家组内直接启动大型民用飞机并在项目运作上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性的呼声颇高 [6] 。而以刘大响(中航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为代表的中航一集团专家则极力主张“先军后民”,声称:要制造干线客机,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而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5]。如果中国从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入手,则可以避开民机研制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国际适航审定、市场准入,以及压力巨大的经营问题。[7]
刘大响将大型飞机制造上的难点全部记到了大型民机的账上,闭口不谈大型军机也“会涉及到大型锻件、大型桁架的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加工大飞机的大梁和大的框架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大飞机的蒙皮面积都很大,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至于说“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布局特别是超临界机翼、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也有待预研和突破”,刘大响是搞航空发动机的专家,竟不知BoeingAirbusBombardierEmbraerFairchild Dornier等世界著名民用飞机制造商本身也没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他们研产的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几乎是清一色的GE(包括CFM系列)、RRIAEPW。而对于大型军运,发动机到是真的成了瓶颈了,刘大响不要说“大响”,“小响”恐怕也“响”不起来。再说中国航空工业预研了几个五年计划的“超临界机翼”除了大把大把地花钱外,没有任何可供应用的成果,而ARJ21项目通过与乌克兰合作,一举打破了长期以来被中航一集团某些专家编造的神话,直接将超临界机翼应用于型号,通过风洞试验验证,达到了设计目标。
专家组对要不要启动大飞机项目并无分歧,分歧的关键是“先军后民”还是“先民后军”或者是“军民一起上”。与此同时,某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了大飞机项目论证,例如上海组织了由上海财经大学为主体的课题组并于20046月出了中期研究报告《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初步研究》、200412月出了最终研究报告《中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和科技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都呼吁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立即启动大型民用飞机并在运作上突破现有体制。
这种尖锐的对立对中航一集团来讲是致命的威胁。如果“先军后民”被国家采纳,这意味着国家几百亿投资就象倾盆大雨一样全部或大部落到中航一集团的水池里,甚至连现挖水库都来不及!中国航空工业曾不止一次地尝到过这样的甜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高兴得想跳楼!”这是因为军机项目历来是被中航集团所垄断的,尽情地花钱、尽情地享受过程的欢娱,走着“三点式”研制军机的老路,航空工业五十五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先民后军”,则意味着要采用投资多元化的新机制,而且中航一集团在民机上向来就有恐惧症,没有任何优势,构不成垄断。因为民机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和系统国内没有任何配套能力,完全可以也不得不从国外采购(约占单机成本50%以上)。中航一集团只能搞搞机壳子,而民机的机体材料国内也没有配套能力,几乎全部要从国外进口。即使是搞搞机壳子,中航一集团也没有优势,依然构不成垄断态势。现成的例子是巴西和道尼尔,机体的详细设计和制造也是承包给供应商的,波音、空客也早已大规模采用转包生产方式。说得更白一点,如果上大型民机,中航一集团不光彩的历史充其量只能当当“小三子”,甚至极有可能被彻底淘汰出局;这对中航一集团来讲,无疑是“性命交关”的事。
而新支线飞机项目ARJ21,虽然大权全都握在中航一集团手中,但外界并不知情,只知道ARJ21正在上海研制。既然上海也主张甚至争夺大型民机,国内很多专家充分考虑到二十五年前上海已经搞出了110吨级的大型涡扇民用飞机Y10这一事实,目前更有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行热身,因此极力主张将大型民机也放在上海。而中航一集团最不愿看到的是先启大型民机,因为先启大型民机等于将大飞机项目拱手让给上海。中航一集团使尽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才铲除了Y10的研制力量、几乎销毁了一切Y10的研制痕迹,如果让大型民机再在上海死灰复燃,这无疑又是一件“性命交关”的事。
而新支线飞机项目ARJ21,虽然大权全都握在中航一集团手中,但外界并不知情,只知道ARJ21正在上海研制。既然上海也主张甚至争夺大型民机,国内很多专家充分考虑到二十五年前上海已经搞出了110吨级的大型涡扇民用飞机Y10这一事实,目前更有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先行热身,因此极力主张将大型民机也放在上海。而中航一集团最不愿看到的是先启大型民机,因为先启大型民机等于将大飞机项目拱手让给上海。中航一集团使尽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才铲除了Y10的研制力量、几乎销毁了一切Y10的研制痕迹,如果让大型民机再在上海死灰复燃,这无疑又是一件“性命交关”的事。

既然“性命交关”,就必须铤而走险。拿ARJ21做赌注,你不让我活,我就先叫你死!2004年开始,这一阴谋加速实施。首先是将总设计师系统靠边,将中航商飞工程部打成残废,再将对执行中航一集团指令不力、对民机情有独钟的汤小平赶走,进而借“流程再造”将ARJ21原创设计者中航商飞工程部彻底消灭,同时借“后墙不倒”以进度压质量,威逼中航一飞院在技术问题成堆的情况下发出一堆“9050”的烂图纸,让四大生产厂实质性停工成为事实,紧急着加2个框将飞机搞成一堆烂狗屎,让它彻底丧失市场……所有这一切必须赶在国家对“先军后民”还是“先民后军”作出最终决策之前搞定,让ARJ21死在上海!同时大造“上海人根本不会搞飞机”、“他们连支线飞机都搞不出来,还妄想搞什么大型民机”的舆论,并且恶意夸大民用飞机的研制难度,以及什么“不可能取得国际适航证”呀,什么“市场准入”呀,什么“压力巨大的经营问题”等等,再高唱“永不言败”的高调,以此来要挟和骗取国家决策“先军后民”。

看官,这不是耸人听闻,不是编故事,而是已经悄悄地实施了一年多、目前正在加速实施的事实!要不然,怎么能解释本文所揭露的在ARJ21项目上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罪恶阴谋的实施是不会昭示天下的,昭示天下的都得冠冕堂皇。在玩弄政治手腕上,中航一集团是老手,多少善良的人们曾不止一次地受骗上当,仁人志士航空报国的赤胆忠心没有一次不被他们愚弄和摧残。可以预言,ARJ21项目在国家作出“先军后民”还是“先民后军”的最终决策前将加速死亡,而追讨ARJ21性命的正是中航一集团!还可以预言,中航一集团下了这么大的赌注,赢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无论是专家组内还是组外,都将目光投向了新支线飞机ARJ21:如果ARJ21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大飞机项目就不可能决策。如果ARJ21项目提前夭折,大飞机项目在今后若干年内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因此,中航一集团的赌命行为起码将毁掉中国民机未来20年!

ARJ21项目所走过的路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中航一集团是中国民机工业屡战屡败的祸根!中航一集团犹如粘在中国民机工业身上的SARS病毒,甚至比SARS病毒更毒!无论什么民机项目,只要被中航一集团粘上,死亡率百分之一百!不彻底突破现行航空工业体制,中国就不会有民机工业的未来!

与SARS同行,ARJ21在劫难逃!

作者:墨家行人
MS胡说八道!BS!:@
:lol这帖子估计是部门纷争的产物。
ARJ-21实在是我们民用飞机的希望啊!:loveliness:
傻得可以,除了AVIC1还有谁有实力搞大飞机?乌克兰人帮忙的机翼有什么好吹的
呵呵,早就说过大飞机三个字后面涉及了数以百亿计的利益,这些利益的分配问题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楼主偷换一个概念;刘大响先生话意是俺国现在还没有大推,这厮偷换成了研制单位.觉得跟俺国搞发动机的老先生这么搞,实在有点无耻的感觉
实际上按照万恶的学霸的说法;莫提西安ARJ已经搞不下去列
]]
原帖由 cookship 于 2006-8-26 09:43 发表
此文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让上海搞大民机,而且只有上海才搞的成大民机,不会有技术风险,不会有市场风险,整个航空工业都在给上海穿小鞋,所以上海搞不成大民机就是其他地区的责任?

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更是让人哭笑 ...

我觉得问题在于就是我们的一些行业只喜欢独家生产,不喜欢竞争,而且又不用自己出钱,要的全部是国家投资,这种赚钱算自己,亏损算国家的好事当然人人抢着做.我觉得在民机这一块上,国家应该放开手脚让什么一航,二航之类的集团自己搞,国家不插手决定某个具体项目的生死.国家只制定大方向,
原帖由 cookship 于 2006-8-26 09:43 发表
此文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让上海搞大民机,而且只有上海才搞的成大民机,不会有技术风险,不会有市场风险,整个航空工业都在给上海穿小鞋,所以上海搞不成大民机就是其他地区的责任?

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更是让人哭笑 ...

上飞所,上飞厂不还是AVIC1的……
窝里斗呀,内耗呀:(
都是瞎忽悠,体制不变,利益集团的控制不变,哪怕出现第三集团又当如何?实际是有没有超脱一点的,从国家及航空工业发展着眼的。
所以一直认为论坛里拼命鼓吹运十神教绝对是别有用心的。
垄断惹的祸啊!
那么大的欧洲只有几家航空制造厂家,但是中国有N家的飞机制造厂(集团),而且都叫集团,最大的就是1航、2航,难道舢板就能拼成航母么?
楼主或者这个原作者敢贬低刘大响?首先我就蔑视你们一千次。
一些个愤青为航空、为祖国做出过什么?就恬着个脸贬低刘大响这样有突出贡献的老前辈。这些愤青是什么爱国青年,对中国的建设能起什么好作用?纯粹是成事一个不足、败事千次有余的货色。
刘大响说的有错吗?我就费点时间给你们这帮人讲讲:
军用大飞机和干线民航机区别在哪?
——军用大飞机是给部队使用的,假如技术上不完全成熟、使用成本高些、维护麻烦些,只要解决了有没有、被别人卡脖子问题,部队是会接受的。而不会太计较。
——而干线民航机必须一步就达到技术成熟,且使用成本必须能经得起与国际上强手的竞争,民航公司是讲成本、要效益、怕出事的。你达不到上述要求就没人想用。
——而且军用大飞机和干线民航机的立项拨款途径也是不一样的。军用大飞机可以走国家立项,部队买单。干线民航机民航公司是不会先给你付研制费的,如果研制出来性价比超不过波音空客,也不会有哪个民航公司为你买单的。如果想让民航公司下定单,必须保证在什么时间交出已经取得了适航证的飞机来,完不成就等着人家撤单索赔吧。而军机在一直以来的体制下则会宽容一些。
在你自己技术不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先上哪个是明摆的事。

其他就不说了。我说到这么透彻,要是哪个愤青还看不懂,他也不够让我跟他再废话。完事。
支持楼上对FQ的科普教育![em17]
干线民航飞机不靠国家投资根本别想搞——至少靠企业内在动力根本别想搞——哪个企业在没有国家保证的情况下和波音空客竞争,纯粹是自杀行为。

所以要搞民航大机,就别老念叨什么经济效益企业竞争——中国现在搞民航大飞机本来就是出于经济以外的原因。
同意楼上几位的意见,建议由FQ们集资,现在就和波音空客死磕。

晕,楼主的文章居然会认为应该面对市场+技术双重风险,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放开市场的话,我们的航空企业存活的概率有多高?国内的市场在一段时间后,也会慢慢合并起来的,这是航空企业的发展规律。
原帖由 兰色之伤 于 2006-8-29 09:22 发表
放开市场的话,我们的航空企业存活的概率有多高?国内的市场在一段时间后,也会慢慢合并起来的,这是航空企业的发展规律。


你这个观点完全不赞同。中国的航空工业实际主业是民用非航空产品和军用航空产品。民用非航空产品早就放开市场了,也没见到对航空工业构成什么存活的危机。至于军用航空产品,放不放开市场对我们航空企业存活的概率有实质影响吗?
上海人又怎么样?空客还不是让门外汉把项目拿走了
呵呵!
说到底,机制问题不解决!
我们航空工业是不会出现突破性发展的!
军机也罢!民机也好!
原帖由 peterhuang 于 2006-8-29 13:56 发表
呵呵!
说到底,机制问题不解决!
我们航空工业是不会出现突破性发展的!
军机也罢!民机也好!


说什么体制,你知道体制是什么?不会出现突破性发展?只评价你一句就是不要扯淡!
你就不能长点智力好歹看懂点别人的回帖吗?象FQ们一样浮躁和肤浅实在不可取!
有很多的错误,所以觉得这个帖子不值一驳了。
ARJ在各个航空肠进展的还可以,因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厂里都很重视的。而且质量要求又比军机高。
]]
ARJ估计没有前途[em04]
中航1、2集团的划分本来就不合理……
大家可能不知道波音空客一年拿多少补贴!

还真以为这种行业要自负盈亏啊?
你知道各个厂里都是什么进展吗?
误了24个月的进度后,现在林座名急眼了,搞强行发图,强行组装-------
好戏在后头!!![em04]
一集团怎么收场,我们倒要看看!
你个日本猪[em15] ,在超大搞乱子,剁了你个日本猪头!
[em02]
大响不响
原帖由 火车隆隆 于 2006-8-28 13:25 发表
楼主或者这个原作者敢贬低刘大响?首先我就蔑视你们一千次。
一些个愤青为航空、为祖国做出过什么?就恬着个脸贬低刘大响这样有突出贡献的老前辈。这些愤青是什么爱国青年,对中国的建设能起什么好作用?纯粹是成 ...


就你说这三言两语的屁话,还想给楼主搞科普宣传吗?
你算个什么东西,在这里对军机、民机说三道四?
你知道二者的起降可靠性有多大差距吗?你给我报个数据听听。
你知道二者的发动机可靠性有多大差距吗?你给我报个数据听听。
你知道二者的安全性有多大差距吗?你给我报个数据听听。

你知道运十的各种指标是当时世界的什么水平吗?
运十从乌鲁木齐转场上海,用了3小时42分钟,这是当时的最高纪录。
运十最大起飞重量110吨,现在中国还有别的型号有这个能力吗?!
上海航空发动机厂给运十配套的发动机“涡扇8”挂在707上,成功试飞,总比目前那个什么型号的空中停车要好吧。
刘大响怎么不谈“涡扇8”的冤案,同样是运十的结局,他今天还在这里扯淡!帮着你们这些西非的小鬼骗国家的预研费!!
以前一家搞得时候,受到国家影响多,现在两家搞,当初的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不过感觉了两家搞起来还是不好管理。
自己内部吵来吵去不累啊!
耸人听闻了[em04]
原帖由 niuniu 于 2006-9-1 16:25 发表
大家可能不知道波音空客一年拿多少补贴!

还真以为这种行业要自负盈亏啊?


那你就说说他们一年拿多少补贴嘛。至少人家的飞机有人买!
你说的这几句也叫透彻,哄小孩呢???
我同意楼主的说法,那些批判的人可能完全是个爱好者,不了解实际情况,可以理解 但不要胡说.
大家知道不ARJ21超重2.5吨!寿命只有60000飞行小时,国外的一般都超过十万了!
搞大飞机不是在哪个地方能行,哪个地方不行的问题,而是要综合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还有就是军机和民机的问题,军机牵扯到国防战略问题,不能依靠国外为我们提供武器,民机虽不利于本国经济利益,但在这个军民都无的情况下可以先买,我们可以在研制军机的同时搞一定的预研.况且军机的可靠度为99.99%,民机为99.9999%,经济性是一个很大的指标,比如材料工业跟不上,飞机就会超重,超一公斤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民机经济性不好,航空公司未必会买,国务院也不会给航空公司下指标,航空公司可能会照顾民族航空工业而买一点,但这点钱难以维持生产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