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是否已经获得F-16飞行控制与火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6:44:36
<p>在网友发表的"江西省教育厅2006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目录"一文中看到关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一教师南英主持的项目"F-16战机飞控与火控系统软件移植到我国战机研究",如果这条消息是真实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南昌航空已经十有八九获得了这套软件.至于获得这套软件的意义我想不必多说.下面是关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这名叫南英的教授的一些公开资料,大家可以参考.</p><p></p><p>南英: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飞行器设计工程系主任,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宇航飞行力学专业(师从陈士橹院士),1994-199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博士后出站,1996-2005年于美国名尼苏达大学宇航与机械工程系与其合作者Prof.Yiyuan Zhao继续做飞行力学方面的研究(此时可能转向航空方向)。2005年回国进入南昌航空工业学院。</p><p>以下是南英教授在1997年以前在国内的部分论文(主要是航天方向):</p><p>1.南英等,吸气式飞行器与火箭组合发射飞行器概念,《863航天技术通讯》(大概97年左右) <br/><br/>2.南英,空射航天武器系统与空射小卫星概念研究,《863航天技术通讯》,1997年9期 <br/><br/>3.同一平面气动力辅助变轨的近似解及分析&nbsp;南英&nbsp;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nbsp;1998/01&nbsp; <br/><br/>4.空天飞机最优轨迹/推进性能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7/02&nbsp; <br/><br/>5.基于数字仿真的再入飞行器滚转异常边界条件研究&nbsp;南英&nbsp;宇航学报&nbsp;1997/01&nbsp; <br/><br/>6.航天器轨迹优化的通用数值方法&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6/03&nbsp; <br/><br/>7.负升力返回时航天器的再入走廊与轨迹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6/02&nbsp; <br/><br/>8.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的选择分析&nbsp;南英&nbsp;宇航学报&nbsp;1996/04&nbsp; <br/><br/>9.载人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最优轨迹与制导研究&nbsp;王志刚&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6/01&nbsp; <br/><br/>10.再入头部慢旋稳定性判据&nbsp;严辉&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5/03&nbsp; <br/><br/>11.二级入轨航天运载器最优分离飞行状态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5/04&nbsp; <br/><br/>12.受多种约束时航天器再入走廊的计算分析&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5/01&nbsp; <br/><br/>13.航天运载器采用负升力返回再入研究&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5/04&nbsp; <br/><br/>14.航天飞机最优再入轨迹的近似解析解及分析&nbsp;南英&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4/04&nbsp; <br/><br/>15.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的近似解&nbsp;南英&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4/02&nbsp; <br/><br/>16.采用GPS或INS/运动方程确定气动力变轨段导航信息&nbsp;南英&nbsp;中国空间科学技术&nbsp;1994/06&nbsp; <br/><br/>17.采用Loh近似假设的最优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研究&nbsp;南英&nbsp;中国空间科学技术&nbsp;1994/04&nbsp; <br/><br/>18.航天器再入轨迹与控制进展&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4/05&nbsp; <br/><br/>19.再入弹头尾翼烧蚀时的容错控制&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4/04&nbsp; <br/></p><p>航天器的再入走廊及其计算方法&nbsp;863高技术计划资助&nbsp; <br/><br/>战术地地导弹弹道/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与仿真研究&nbs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 </p><p></p><p>此人在进入北美以后可能由航天方向转向了航空方向。在美9年的时间里可能直接地介入了美国空军的一些项目研究。因此本人推断中国获得美国F16战机飞控与火控软件有一定可信度。</p><p>在网友发表的"江西省教育厅2006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目录"一文中看到关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一教师南英主持的项目"F-16战机飞控与火控系统软件移植到我国战机研究",如果这条消息是真实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南昌航空已经十有八九获得了这套软件.至于获得这套软件的意义我想不必多说.下面是关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这名叫南英的教授的一些公开资料,大家可以参考.</p><p></p><p>南英: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飞行器设计工程系主任,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宇航飞行力学专业(师从陈士橹院士),1994-199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博士后出站,1996-2005年于美国名尼苏达大学宇航与机械工程系与其合作者Prof.Yiyuan Zhao继续做飞行力学方面的研究(此时可能转向航空方向)。2005年回国进入南昌航空工业学院。</p><p>以下是南英教授在1997年以前在国内的部分论文(主要是航天方向):</p><p>1.南英等,吸气式飞行器与火箭组合发射飞行器概念,《863航天技术通讯》(大概97年左右) <br/><br/>2.南英,空射航天武器系统与空射小卫星概念研究,《863航天技术通讯》,1997年9期 <br/><br/>3.同一平面气动力辅助变轨的近似解及分析&nbsp;南英&nbsp;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nbsp;1998/01&nbsp; <br/><br/>4.空天飞机最优轨迹/推进性能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7/02&nbsp; <br/><br/>5.基于数字仿真的再入飞行器滚转异常边界条件研究&nbsp;南英&nbsp;宇航学报&nbsp;1997/01&nbsp; <br/><br/>6.航天器轨迹优化的通用数值方法&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6/03&nbsp; <br/><br/>7.负升力返回时航天器的再入走廊与轨迹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6/02&nbsp; <br/><br/>8.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的选择分析&nbsp;南英&nbsp;宇航学报&nbsp;1996/04&nbsp; <br/><br/>9.载人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最优轨迹与制导研究&nbsp;王志刚&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6/01&nbsp; <br/><br/>10.再入头部慢旋稳定性判据&nbsp;严辉&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5/03&nbsp; <br/><br/>11.二级入轨航天运载器最优分离飞行状态研究&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5/04&nbsp; <br/><br/>12.受多种约束时航天器再入走廊的计算分析&nbsp;南英&nbsp;飞行力学&nbsp;1995/01&nbsp; <br/><br/>13.航天运载器采用负升力返回再入研究&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5/04&nbsp; <br/><br/>14.航天飞机最优再入轨迹的近似解析解及分析&nbsp;南英&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4/04&nbsp; <br/><br/>15.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的近似解&nbsp;南英&nbsp;航天返回与遥感&nbsp;1994/02&nbsp; <br/><br/>16.采用GPS或INS/运动方程确定气动力变轨段导航信息&nbsp;南英&nbsp;中国空间科学技术&nbsp;1994/06&nbsp; <br/><br/>17.采用Loh近似假设的最优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研究&nbsp;南英&nbsp;中国空间科学技术&nbsp;1994/04&nbsp; <br/><br/>18.航天器再入轨迹与控制进展&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4/05&nbsp; <br/><br/>19.再入弹头尾翼烧蚀时的容错控制&nbsp;南英&nbsp;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nbsp;1994/04&nbsp; <br/></p><p>航天器的再入走廊及其计算方法&nbsp;863高技术计划资助&nbsp; <br/><br/>战术地地导弹弹道/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与仿真研究&nbs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 </p><p></p><p>此人在进入北美以后可能由航天方向转向了航空方向。在美9年的时间里可能直接地介入了美国空军的一些项目研究。因此本人推断中国获得美国F16战机飞控与火控软件有一定可信度。</p>
还准备用这个雷达改装歼8Ⅱ呢[em05]
没有可信度,一个搞飞行力学出身的老师怎么可能去搞飞控和火控,就算要搞也不会给南昌航院去搞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徐浪</i>在2006-6-5 19:35:00的发言:</b><br/>没有可信度,一个搞飞行力学出身的老师怎么可能去搞飞控和火控,就算要搞也不会给南昌航院去搞</div><p>你知道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的关系么?不懂就不要在这里装B,OK?</p>
<p>动不动就B阿什么的。真没教养。别告诉我你是大学毕业的,鄙视你的学校怎么教出这样的人。</p><p>f16的火控系统是建立在1553的总线的基础上的,你去商业网站查查一块民用的1553板卡要多少钱,军品就不用说了。</p><p>1。5万做跟电缆都不够用</p>
<p>解决两位大侠争端的最好方法,倒底是气动外型来服从操作系统还是操作系统服从气动外型??</p><p>所以说,设计操作系统必然会有设计气动外形的老师来提供参数,气动外形的老师可以是操作系统设计成员之一。这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p>
我想了一下,这个课题可能只是论证一下就目前我军战机的硬件情况,把F16的飞控和火控软件移植到我国战机的可行性,不会真的去把真正的软件加载。飞控我不了解,但是火控再了解不过了,我就是吃这口饭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8:50:27编辑过]
顶一个,南昌航院有这样的牛人!
同意徐浪的意见。
<p></p><p>&nbsp; 有点意思。但应该只是借鉴参考,移植没可能。</p>
呵呵,同意三楼的看法
<p>移植是不可能的。借鉴一下倒是有可能。</p><p>我们做过通信系统的移植工作,虽然协议规定的死死的,但是实现的时候各家都有不同的考虑和路数。更不要提咱们对F16的理解程度了。</p><p>要说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台湾其实和大陆不相上下,甚至在硬件上还高出一些,但是怎么不见台湾人能够稍微改点什么?</p>
<p><i>Ying Nan</i> received his Ph.D. in 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 from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bsp; Dr. Nan had completed research projects in optimal design of resistance-distribution trajectory and fault-tolerant navigation theory of space shuttle in atmosphere; the optimization of two stage reusable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ith airbreathing propulsion; the optimal trajectories and control of manned vehicle based on the parallel algorithm; as well as other similarily related research projects. </p>
<p>飞机的飞控不太了解,导弹的飞控倒是了解一些。气动、控制回路设计和飞控软件实现是三块内容,气动负责提供参数,控制系统设计人员根据气动参数和控制模型设计回路参数,通过飞控软件实现,三者关系如此。飞机的飞控应该差不多,只是控制模型和作动系统复杂一点。</p>
咳嗽.这个课题嘛,只要......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徐浪</i>在2006-6-5 19:35:00的发言:</b><br/>没有可信度,一个搞飞行力学出身的老师怎么可能去搞飞控和火控,就算要搞也不会给南昌航院去搞</div><p></p><p>可信不可信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你的理由太牵强,力学和软件不一定要分开搞,相反,恰恰有很多搞力学的精于软件,我身边就有搞力学的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去搞软件了,而且人数还不少</p><p>要是没有搞力学的提供参数和指标,软件岂不是要凭空瞎编了?</p><p>说明一下,我主要是指搞飞行力学的老师不一定搞不了飞控。火控我不了解,不过我想飞机火控里面也一定存在很多力学问题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7 9:26:57编辑过]
"基本属实,我听过他的报告。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有很多理工科专业在国内都是比较强的,比如无损检测,飞行器等"

"我校的南英博士确实在新加坡搞过F16的飞控!!!!!!!"

"我们学校搞宇航器制造和飞机发动机制造都好强的

强五那里的人搞的,,南航的一位院长陆孝彭"



摘自教授的学生
技术不懂.....但是俺知道"装B"是下流的语言,说明楼主的人品有问题,连敌人同志都不分就乱喷,非常不应该........[em14]
大BOSS下一般会挂小BOSS
大BOSS不搞火控
小BOSS会搞啊
四、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1项,34万元))
1 赣教技字[2006]152号 基于多层安全代理的访问控制系统。 江泽涛 10 省科技厅、教育厅重大项目联合招标配套

2 赣教技字[2006]153号 镀金Ni片中镀层厚度对微电阻点焊的影响 周运鸿 2

3 赣教技字[2006]154号 环境友好催化剂壳聚糖负载钯催化芳醚合成研究 唐星华 1.5

4 赣教技字[2006]155号 电泳沉积制备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 张国光 1

5 赣教技字[2006]156号 小型拟人机器人机构设计 许 瑛 1.5

6 赣教技字[2006]157号 F-16战机火力控制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软件移植到我国战机研究 南 英 1.5

7 赣教技字[2006]158号 人工肌肉及基于人工肌肉的新概念直线电机的研究 贺红林 1

8 赣教技字[2006]159号 无线MIMO系统的自适应技术研究 宋高俊 1

9 赣教技字[2006]160号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节点定位技术的研究 舒 坚 1
10 赣教技字[2006]161号 基于网络的制造设备监控管理技术及标准管理协议的研究 舒远仲 0.5

11 赣教技字[2006]162号 三维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熊邦书 1

12 赣教技字[2006]163号 基于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新技术研究 万生鹏 1
13 赣教技字[2006]164号 发射流场实时体层析重建研究 万 雄 1

14 赣教技字[2006]165号 钛合金及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制备工艺研究 赵 晴 1.5

15 赣教技字[2006]166号 电子封装用Mo-Cu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研究 周贤良 1.5

16 赣教技字[2006]167号 SiCp/Al复合材料温度变化下尺寸稳定性研究 华小珍 1.5
17 赣教技字[2006]168号 汽车生产件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 张小海 1.5

18 赣教技字[2006]169号 外加磁场焊接电弧传热传质行为研究 江淑园 1

19 赣教技字[2006]170号 三维编织复材的细观结构建模与强度分析 洪 平 1
20 赣教技字[2006]171号 机器人高速CO2焊逆变电源的研究 陈焕明 1

21 赣教技字[2006]172号 基于扰动磁场的缺陷定量评定和反演研究 宋 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