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观察:“空中坦克”的作战性能与对地攻击战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27:04
  自从1967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了专用武装直升机(攻击直升机)之后,其在丛林、山地等复杂地理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此后,攻击直升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作战性能不断提高,并因其超强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而被誉为“空中坦克”,成为各国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并在战场上频繁使用。<br/><br/>  充分利用攻击直升机大幅度提高的作战性能,结合作战实践,世界各国军队先后创造、发展了一系列的攻击直升机对地攻击战术。<br/><br/>  <b> <div align="center">优越的作战性能</div></b><br/><br/>  攻击直升机不同于一般的武装直升机,它具有超强的对地火力和多种对地攻击手段。根据担负的任务需要,攻击直升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武器配备方案,可携带多种不同类型、执行不同任务的攻击武器,例如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航空火箭发射器、航炮、机关枪等。<br/><br/>  美军AH-64A/D型攻击直升机是美国陆军目前的主力武装直升机,可携带1200发30毫米炮弹以及16枚“地狱火”“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能穿透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重装甲)。俄罗斯的米-28型“浩劫”攻击直升机全机可挂16枚AT-6型“螺旋”反坦克导弹或AA-8型空空导弹4~8枚,另可携带300发炮弹。卡-52型攻击直升机能挂载12枚“旋风”-M型带激光制导和串联战斗部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或X-25MJI型半主动激光制导空对地导弹。<br/><br/>  此外,攻击直升机上还装有先进的电子系统。如“阿帕奇”机上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头盔瞄准器,瞄准器上装有红外控测装置、电视、光学测距仪以及激光瞄准器等,飞行员戴上后可同30毫米机炮连动,为其执行任务提供很多便利。而俄罗斯米-28N“夜空猎手”上的第五代机载电子系统,则包括导航、驾驶、瞄准、控制、指挥、夜视、识别等仪器设备以及多种传感器,可确保全天候和夜间遂行作战任务。同时,还可及时发现敌方地面防空雷达和导弹发射的信息,快速实施对抗措施。<br/><br/>  先进的武器和电子系统赋予了攻击直升机超强的火力和多能的攻击手段。根据美、英、德等国多次举行攻击直升机打坦克演练,结果证明,直升机采用低空攻击战术与坦克对抗,损失比例为1:20。海湾战争期间,在巴士拉以西的一次战斗中,美陆军的1个“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营曾一举摧毁了伊军84辆坦克和装甲车、38辆轮式车、4套防空系统和8门火炮。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参战的274架“阿帕奇”共摧毁坦克500余辆,装甲运兵车、卡车等数百辆。而在战争开始之前,美军还以8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从750公里外的基地起飞突袭,2分钟内便摧毁了伊西部的两个地面雷达站,为执行早期任务的几个空袭编队打开了通道,保证了空袭的成功。前苏联在侵略阿富汗战争中,面对阿富汗复杂的地形,武装直升机是其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曾在其机动作战、清剿作战等作战行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br/><br/>  攻击直升机具有优良的机动性。随着战场立体化,地面部队上空树梢空间的制空权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攻击直升机则以其特有的机动性能和超低空作战能力,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一任务。<br/><br/>  安装有2台高性能涡轮发动机俄罗斯米-28N“夜空猎手”,可在空中完成只有先进性能战斗机才能完成的“涅斯捷罗夫”、“殷筋斗”和横滚等特技动作。至于超低空飞行更不用提了,攻击直升机可在离地很低的高度(通常在10米以下),利用其导航系统和地形匹配系统,变速度、变高度地贴地飞行,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敌。这一任务,固定翼飞机无法完成,只有被称作“贴地飞行之王”的武装直升机方能胜任。因为贴地飞行要求飞机发动机必须具有很大的剩余马力;必须装有高能旋翼,以具有较大的惯性,存储较多的动力。不受地形、屏障及人工沟壑限制的贴地飞行的能力使武装直升机能在山岳丛林地、山地、石林地等复杂地带里,可以不受道路稀少,地形起伏剧烈,大部队指挥、通信、控制、作战困难等缺点的限制,而能迅速利用自然的屏障及林木等隐蔽近敌,迅速集中、快速分散,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地面各种目标,然后,迅速采取规避动作,防止敌人火力报复。此外,攻击直升机还可作悬停旋转和悬停大坡度向心盘旋,角速度可达每秒钟30°至60°,侧飞时速度可达80公里,可向前、后、左、右、上、下飞行。<br/><br/>  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攻击直升机的强点还在于其所具备的综合作战能力。主要包括:抗毁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和战场协同能力。<br/><br/>  抗毁能力(生存能力),即防探测性、机动规避、易损性和适坠性等性能的综合。随着抗弹伤、抗坠毁技术,复合操纵系统,雷达、红外警告装置和全天候导航系统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攻击直升机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例如,采用了各种先进防护技术的“阿帕奇”具有较好的防探测性;能贴地飞行,快速规避;能抵御23毫米的炮弹,主要部件受损后仍能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即使以12.6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也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油箱和燃油管道被击中或从高处坠地时,能自动封闭,不会因为漏油而酿成火灾。<br/><br/>  全天候作战能力。在机载电子系统的支持下,武装直升机目前都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夜空猎手”上安装的第五代机载电子系统,可确保其全天候和夜间遂行作战任务。“阿帕奇”的目标捕获指示瞄准具和飞行员夜视传感器可保证其在雨天、多雾、沙尘等任何气象条件下及夜暗中完成作战任务。<br/><br/>  战场协同能力。攻击直升机具有较强的战场协同能力,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例如,“阿帕奇”&nbsp;攻击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可有效地同美陆军现役的主战坦克及其他装甲车协同,实施精确的火力支援;可配合地面部队的机动和攻防,实施空中遮断;可与航空兵配合实施空中突击,夺取低空、超低空制空权;可与炮兵协同,攻击坦克、装甲车和炮兵不便射击的目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机动,这与其随时在地面部队上盘旋,招之即来的空中掩护是分不开的。每当地面部队遇到伊军抵抗,其便停止前进或后撤,然后由“阿帕奇”与A-10型攻击机实施攻击,等消灭抵抗后,地面部队再前进。自从1967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了专用武装直升机(攻击直升机)之后,其在丛林、山地等复杂地理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此后,攻击直升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作战性能不断提高,并因其超强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而被誉为“空中坦克”,成为各国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并在战场上频繁使用。<br/><br/>  充分利用攻击直升机大幅度提高的作战性能,结合作战实践,世界各国军队先后创造、发展了一系列的攻击直升机对地攻击战术。<br/><br/>  <b> <div align="center">优越的作战性能</div></b><br/><br/>  攻击直升机不同于一般的武装直升机,它具有超强的对地火力和多种对地攻击手段。根据担负的任务需要,攻击直升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武器配备方案,可携带多种不同类型、执行不同任务的攻击武器,例如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航空火箭发射器、航炮、机关枪等。<br/><br/>  美军AH-64A/D型攻击直升机是美国陆军目前的主力武装直升机,可携带1200发30毫米炮弹以及16枚“地狱火”“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能穿透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重装甲)。俄罗斯的米-28型“浩劫”攻击直升机全机可挂16枚AT-6型“螺旋”反坦克导弹或AA-8型空空导弹4~8枚,另可携带300发炮弹。卡-52型攻击直升机能挂载12枚“旋风”-M型带激光制导和串联战斗部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或X-25MJI型半主动激光制导空对地导弹。<br/><br/>  此外,攻击直升机上还装有先进的电子系统。如“阿帕奇”机上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头盔瞄准器,瞄准器上装有红外控测装置、电视、光学测距仪以及激光瞄准器等,飞行员戴上后可同30毫米机炮连动,为其执行任务提供很多便利。而俄罗斯米-28N“夜空猎手”上的第五代机载电子系统,则包括导航、驾驶、瞄准、控制、指挥、夜视、识别等仪器设备以及多种传感器,可确保全天候和夜间遂行作战任务。同时,还可及时发现敌方地面防空雷达和导弹发射的信息,快速实施对抗措施。<br/><br/>  先进的武器和电子系统赋予了攻击直升机超强的火力和多能的攻击手段。根据美、英、德等国多次举行攻击直升机打坦克演练,结果证明,直升机采用低空攻击战术与坦克对抗,损失比例为1:20。海湾战争期间,在巴士拉以西的一次战斗中,美陆军的1个“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营曾一举摧毁了伊军84辆坦克和装甲车、38辆轮式车、4套防空系统和8门火炮。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参战的274架“阿帕奇”共摧毁坦克500余辆,装甲运兵车、卡车等数百辆。而在战争开始之前,美军还以8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从750公里外的基地起飞突袭,2分钟内便摧毁了伊西部的两个地面雷达站,为执行早期任务的几个空袭编队打开了通道,保证了空袭的成功。前苏联在侵略阿富汗战争中,面对阿富汗复杂的地形,武装直升机是其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曾在其机动作战、清剿作战等作战行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br/><br/>  攻击直升机具有优良的机动性。随着战场立体化,地面部队上空树梢空间的制空权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攻击直升机则以其特有的机动性能和超低空作战能力,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一任务。<br/><br/>  安装有2台高性能涡轮发动机俄罗斯米-28N“夜空猎手”,可在空中完成只有先进性能战斗机才能完成的“涅斯捷罗夫”、“殷筋斗”和横滚等特技动作。至于超低空飞行更不用提了,攻击直升机可在离地很低的高度(通常在10米以下),利用其导航系统和地形匹配系统,变速度、变高度地贴地飞行,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敌。这一任务,固定翼飞机无法完成,只有被称作“贴地飞行之王”的武装直升机方能胜任。因为贴地飞行要求飞机发动机必须具有很大的剩余马力;必须装有高能旋翼,以具有较大的惯性,存储较多的动力。不受地形、屏障及人工沟壑限制的贴地飞行的能力使武装直升机能在山岳丛林地、山地、石林地等复杂地带里,可以不受道路稀少,地形起伏剧烈,大部队指挥、通信、控制、作战困难等缺点的限制,而能迅速利用自然的屏障及林木等隐蔽近敌,迅速集中、快速分散,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地面各种目标,然后,迅速采取规避动作,防止敌人火力报复。此外,攻击直升机还可作悬停旋转和悬停大坡度向心盘旋,角速度可达每秒钟30°至60°,侧飞时速度可达80公里,可向前、后、左、右、上、下飞行。<br/><br/>  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攻击直升机的强点还在于其所具备的综合作战能力。主要包括:抗毁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和战场协同能力。<br/><br/>  抗毁能力(生存能力),即防探测性、机动规避、易损性和适坠性等性能的综合。随着抗弹伤、抗坠毁技术,复合操纵系统,雷达、红外警告装置和全天候导航系统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攻击直升机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例如,采用了各种先进防护技术的“阿帕奇”具有较好的防探测性;能贴地飞行,快速规避;能抵御23毫米的炮弹,主要部件受损后仍能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即使以12.6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也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油箱和燃油管道被击中或从高处坠地时,能自动封闭,不会因为漏油而酿成火灾。<br/><br/>  全天候作战能力。在机载电子系统的支持下,武装直升机目前都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夜空猎手”上安装的第五代机载电子系统,可确保其全天候和夜间遂行作战任务。“阿帕奇”的目标捕获指示瞄准具和飞行员夜视传感器可保证其在雨天、多雾、沙尘等任何气象条件下及夜暗中完成作战任务。<br/><br/>  战场协同能力。攻击直升机具有较强的战场协同能力,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例如,“阿帕奇”&nbsp;攻击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可有效地同美陆军现役的主战坦克及其他装甲车协同,实施精确的火力支援;可配合地面部队的机动和攻防,实施空中遮断;可与航空兵配合实施空中突击,夺取低空、超低空制空权;可与炮兵协同,攻击坦克、装甲车和炮兵不便射击的目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机动,这与其随时在地面部队上盘旋,招之即来的空中掩护是分不开的。每当地面部队遇到伊军抵抗,其便停止前进或后撤,然后由“阿帕奇”与A-10型攻击机实施攻击,等消灭抵抗后,地面部队再前进。
<div align="center">灵活多样的对地攻击战术</div><br/><br/>  攻击直升机的对地攻击战术是随着机载武器装备的性能和武装直升机自身的机动、防护性能的不断提高,并在作战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当然这实践主要来自于美国、原苏联、俄罗斯等军事强国。<br/><br/>  <b>低空轮番俯冲攻击战术。</b>即多架直升机成纵队依次进入攻击区,对同一目标或同一区域内多目标实施火力攻击。这主要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况:进入方向受限,直升机编队难以多方向展开时,如对狭长山谷、山沟中目标的攻击;在进攻中对阻挡我地面部队前进的敌目标的攻击时。此时,我不可能直接飞到敌占区域展开,而只能在我方向依次进入实施攻击;此外,对需多次打击才能有效摧毁的坚固目标攻击时,也采用此种战术轮番重复打击。<br/><br/>  在前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中,在对深藏在山谷内的游击队实施打击时,其便常用这种战术。具体实施时,其通常由若干个米-24型武装直升机双机组成的防空火力压制小组和米-24双机组成的攻击小组混合编队。攻击时,防空火力压制组在攻击小组攻击前5~7分钟,对敌防空力量实施压制;而后,攻击小组在防空火力压制小组的掩护下,以距离1500~2500米,间距100~300米的直升机纵队队形,从掩蔽方向或阳光方向发射火箭或投送带延期引信的炸弹。长机攻击时由僚机掩护,长机退出攻击后僚机再进行攻击,第二组的长机掩护第一组僚机攻击。苏军在清剿作战中,对于不在山谷中作战的游击队,还经常首先使用地面部队将游击队赶到狭窄的山谷中,而后由武装直升机运用这种攻击战术对其实施火力突击,达到彻底消灭游击队有生力量的目的。<br/><br/>  <b>封闭环形攻击战术。</b>这种战术是前苏军在围剿阿富汗抵抗组织在山区和荒漠纵深的营地、指挥机构和补给点时创造的。在实施时,通常由2~3个武装直升机双机组在1200~1500米的高度组成半径2000~3000米的圆形队形,将目标置于圆心。空中始终保持一个机组负责掩护和指挥,其余机组各自从不同方向,用火箭、机炮、集束炸弹或导弹实施攻击,在攻击航路末端以跟踪地形飞行退出攻击,然后急跃升转弯上升到原高度,尔后再次进入,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完成任务。攻击中攻击小组的间距通常为2000~2500米,机与机之间距离通常为1000~1500米。当时前苏军应用此战术有效对付了装备“毒刺”近距防空导弹的阿富汗游击队。在今天的具体运用中,则需根据对手的防空能力和自己武器的有效攻击距离,灵活确定攻击的高度、发起攻击的距离等,从而使战术运用符合实际,以求发挥最大的攻击威力并有效保存自己。<br/><br/>  <b>设伏攻击战术。</b>此种战术主要运用于攻击敌机动中的目标,即武装直升机利用地形以悬停或小速度机动的方式隐蔽在可能机动的地域,当目标进入直升机攻击射程时,武装直升机急跃升拉起到武器发射高度悬停,以火箭、机炮实施攻击,或在导弹有效攻击距离内发射导弹实施攻击,攻击结束立即脱离交战区。这种战术是美军的AH-1G型攻击直升机在老挝时创造的,以用来攻击敌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的反坦克战术。前苏军在对阿富汗游击队运输车队攻击时,也采用了这种攻击战术。当然,随着战场侦察技术的发展,战场变得透明,攻击直升机设伏攻击前也可配置在离预定伏击区域适当距离的地域,待敌即将进入伏击区时再出动伏击,这样在信息化战场上更有利于隐蔽伏击企图,达成突袭效果。此外,在需要时,还可以侦察直升机或无人侦察机预先在设伏区域实施侦察监控,实时指挥攻击直升机出击。<br/><br/>  <b>混合编组战术。</b>即以侦察直升机与攻击直升机混合编组,侦察直升机低空侦察飞行,攻击直升机在敌地面防空武器射程之外飞行待机。当敌方防空火力射击侦察直升机而暴露目标后,攻击直升机则立即实施攻击。这是美军在越战中常用的战术,应用这一战术,其曾使越军的防空高炮遭受了较大的损失。<br/><br/>  <b>远程、超视距攻击战术。</b>为有效对抗日益增加的地面防空武器的威胁,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携带的导弹所拥有的远程自主攻击能力,和与空军战斗机的联合攻击能力,目前攻击直升机攻击时,通常采取类似于固定翼攻击机“防区外打击”的战术,实施远程、超视距攻击。即或以自己的力量,或与固定翼攻击机配合,首先在敌防空火力有效打击区域之外,摧毁敌防空武器、侦察预警设施,为以后的近距离攻击创造有利条件。<br/><br/>  具体实施时,攻击直升机可采取直接攻击或联合攻击的方式。直接攻击,即在攻击编队中以一部分直升机主要挂载反辐射导弹,另一部分混合挂载火箭和反坦克导弹,根据地形和目标情况可以采取发射前锁定或发射后销定的方式,稳定截获目标后,在最大射程内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防空系统的雷达,然后以机载反坦克导弹依次攻击敌方防空兵器和重装甲目标,对轻型装甲车辆、工事和武器发射阵地主要以导弹、火箭实施混合攻击。联合攻击,即攻击直升机与空军作战飞机协同突击地面目标。攻击直升机发现目标后隐蔽地用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目标或向配合的固定翼攻击机通报目标位置、性质等信息,然后固定翼攻击机则用激光制导炸弹或导弹突击目标,或用常规炸弹根据提供的目标位置进行目视轰炸。<br/><br/>  随着未来隐形攻击直升机及各种新概念武装直升机的出现,攻击直升机的对地攻击战术将会不断发展、丰富。但就攻击直升机对地攻击战术运用而言,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即必须根据实际的作战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战术手段,甚至变化、修改业已形成定势的战术手段,只要把握最主要的原则——在有效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发挥攻击的最大效能,夺取最大的胜利。<font color="#ff0000">★</font><br/>
武装战斗直升机不适用于大规模高强度战争,效费比太差(战损率我认为美国也承受不起),局部高强度战斗是其大显身手的好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