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大飞机决策始末:“运十”飞机曾创造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1:54
<p>中国造大飞机决策始末:“运十”飞机曾创造突破&nbsp; </p><p>--------------------------------------------------------------------------------<br/>2006年03月29日 10:06 <br/>&nbsp;<br/>  中新网3月29日电 《瞭望》周刊载文称,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年初举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上说,“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适时启动大飞机的研制。</p><p>  曾参与国务院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超平透露,“研制大飞机项目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应当说是本届政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的决断。”</p><p>  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p><p>  “其实,大飞机项目曾得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早在30多年前,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对发展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制造业有所考虑。‘运十’就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民用喷气式客机。”王超平介绍道。</p><p>  “运十”项目于1970年8月启动(又称“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1978年完成飞机设计,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此后,又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曾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成都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飞西藏时“一周飞行5次,连续出勤无事故”。</p><p>  到1985年,“运十”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从性能上看,“运十”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标准。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价其为“填补了中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p><p>  “1988年,原三机部民机司副司长郑作棣曾撰文指出,‘运十’飞机的研制在技术上有10项突破。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中国走上自主研发道路的项目,最终却遭遇下马。80年代中期,‘708工程’在没有经过正式程序的情况下不了了之”。王超平十分惋惜道,“运十”的下马,使中国痛失了一个发展大型飞机的机遇。对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p><p>  王超平认为,研发“运十”的这段历史表明:搞大飞机是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有的愿望,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法;在上世纪70年代那种特殊环境下都能成功研制出“运十”,今天我们也完全有能力研制出性能更好的大飞机。历史经验说明,自主研发大飞机的障碍主要来自体制,因为这里面牵涉了太多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p><p>  2003年5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了著名科学家王大珩。温家宝说:“王老最近就加快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给我写了一份建议,今天我专门来听取您的意见。”</p><p>  据权威人士透露,2003年春天,王大珩亲笔上书温家宝总理。在这份建议中,王老恳切陈词,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大飞机。</p><p>  早在1986年3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三位科学家一起,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即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863计划”。这份建议书由王大珩起草,定稿后又由王大珩给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仅仅两天后,邓小平就对这份建议作出了回应:“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p><p>  近几年,王大珩先生一直在关心中国的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问题。2001年4月中旬,20多位院士向中央上书,希望国家重视对大型飞机的研制,王大珩就是这20多位院士的领军人物。</p><p>  2003年6月,国家正式启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同年11月陆续成立了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专项论证组。“大飞机专项”是第一个也是论证最为艰苦的一个“重大专项”。</p><p>  “大飞机专项”的论证,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和怎么做”。</p><p>  王超平说,大飞机及其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一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是干不成的。同时这个产业对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中国要不要自己造大飞机的问题,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br/>&nbsp;</p><p>中国造大飞机决策始末:“运十”飞机曾创造突破&nbsp; </p><p>--------------------------------------------------------------------------------<br/>2006年03月29日 10:06 <br/>&nbsp;<br/>  中新网3月29日电 《瞭望》周刊载文称,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年初举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上说,“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适时启动大飞机的研制。</p><p>  曾参与国务院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超平透露,“研制大飞机项目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应当说是本届政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的决断。”</p><p>  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p><p>  “其实,大飞机项目曾得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早在30多年前,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对发展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制造业有所考虑。‘运十’就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民用喷气式客机。”王超平介绍道。</p><p>  “运十”项目于1970年8月启动(又称“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1978年完成飞机设计,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此后,又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曾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成都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飞西藏时“一周飞行5次,连续出勤无事故”。</p><p>  到1985年,“运十”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从性能上看,“运十”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标准。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价其为“填补了中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p><p>  “1988年,原三机部民机司副司长郑作棣曾撰文指出,‘运十’飞机的研制在技术上有10项突破。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中国走上自主研发道路的项目,最终却遭遇下马。80年代中期,‘708工程’在没有经过正式程序的情况下不了了之”。王超平十分惋惜道,“运十”的下马,使中国痛失了一个发展大型飞机的机遇。对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p><p>  王超平认为,研发“运十”的这段历史表明:搞大飞机是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有的愿望,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法;在上世纪70年代那种特殊环境下都能成功研制出“运十”,今天我们也完全有能力研制出性能更好的大飞机。历史经验说明,自主研发大飞机的障碍主要来自体制,因为这里面牵涉了太多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p><p>  2003年5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了著名科学家王大珩。温家宝说:“王老最近就加快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给我写了一份建议,今天我专门来听取您的意见。”</p><p>  据权威人士透露,2003年春天,王大珩亲笔上书温家宝总理。在这份建议中,王老恳切陈词,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大飞机。</p><p>  早在1986年3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三位科学家一起,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即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863计划”。这份建议书由王大珩起草,定稿后又由王大珩给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仅仅两天后,邓小平就对这份建议作出了回应:“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p><p>  近几年,王大珩先生一直在关心中国的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问题。2001年4月中旬,20多位院士向中央上书,希望国家重视对大型飞机的研制,王大珩就是这20多位院士的领军人物。</p><p>  2003年6月,国家正式启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同年11月陆续成立了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专项论证组。“大飞机专项”是第一个也是论证最为艰苦的一个“重大专项”。</p><p>  “大飞机专项”的论证,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和怎么做”。</p><p>  王超平说,大飞机及其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一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是干不成的。同时这个产业对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中国要不要自己造大飞机的问题,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br/>&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