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误解的历史——近代欧洲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52:11
<strong>现代欧洲几种政体并存</strong>,两个阵营对欧洲走向民主的道路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b>仅仅用革命或者自由解释是难以让人信服的</b>,这次俺就试图用“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观点来解释这个过程,文中大量引用了《基督教会史》和CNN基督教考古记录,也有《俄国东正教会改革》、《基督教义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等著作的一些观点,也直接引用了一些网上文章的段落,就不再专门指出了,请原作者见谅,呵呵~~但自信的认为<b>本文还有大量独到的或独立表白的观点</b>,相信可以转变很多人的宗教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所以<b>务必请认真的看完,也许你会发现俺们对这段历史误解了太久</b>。 <br/><br/>  1.<b>基督教改革前简史</b> <br/><br/>  中国人习惯用无神论看世界,俺也并非想传教布道,只是给大伙作一最扼要的介绍: <br/><br/>  <b>基督教原是犹太教的分支</b>,当时犹太人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盼望着先知预言的“<b>弥撒亚</b>”来拯救。<b>耶稣(生于公元前6年)自称是弥撒亚,并按照先知预言的方式带门徒进入圣城</b>。 <br/><br/>  <b>耶稣在犹太圣殿前痛斥犹太教会的腐败</b>,并推翻了圣殿前兑换货币的小贩(各地犹太人需把各地的货币兑换成当地货币才能向圣殿“奉献”)的摊位,给当时的犹太教会极大恐慌。入夜,犹太教会逮捕了耶稣,<b>以渎神的罪名起诉他,耶稣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b>。 <br/><br/>  <b>耶稣的门徒走出圣城开始传教,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编撰《新约》。</b>当时罗马是西方世界的中心,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b>基督教就选择以罗马为中心向世界各地传播</b>。<b>罗马统治者担心基督教成为民众信仰后造反,不断对基督教进行镇压。而犹太教会并不认为耶稣是弥撒亚,也排斥基督教的传播</b>。同时,罗马帝国本身的“拜皇帝教”也对基督教进行镇压。 <br/><br/>  <b>312年,君士坦丁</b>在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声称梦见十字架,而后取得胜利,<b>尊基督教为国教</b>。<b>330年,君士坦丁建新都于“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b>”(1930年,改称“伊斯坦布尔”),<b>从此开始东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也分为东西两个教廷,在罗马的教廷这时一般称为天主教,在君士坦丁堡的教廷称为东正教</b>。 <br/><br/>  东西两个教廷开始分庭抗礼,关于祭祀制度等等的争论也连绵不绝。但最重要的区别是,<b>罗马教廷一直具有“反政权”特征,最终凌驾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各封建君主之上,成为“教皇”,而东正教具有服从政权的特征,最终成为政权的工具</b>。 <br/><br/>  <b>988年,罗斯定东正教为国教</b>,在君士坦丁堡陷入“异教徒”后,俄罗斯则认为自己是东正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正宗嫡传。俄罗斯的政权统治者——“沙皇”——的宗教地位也在东正教教会之上。 <br/><br/>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b>欧洲君主们能成为皇的,和中国一般所说的皇帝有一定区别</b>。皇,天上的王,能称得上“皇”的必须是宗教承认的最高领袖,他的神权也将高于教会,如教皇、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其他国家的王能称“皇”也得是民族教会授予,其神权也高于民族教会的,如英国女皇,并非所有君主都能称为“皇”。但称为“皇”并非意味着拥有实权,即政权和军权,比如教皇和日本天皇,“皇”并非就一定是“皇帝”,反之,并非“帝”就一定是“皇”。 <br/><br/>  另外一个需要说明的是,<b>欧洲的封建时期和中国大大不同</b>。欧洲封建各“国”实际是分封制国,各“国”内的封建领主独立性也很强,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宗教改革时期,各民族教会开始独立,和民族政权结合,这才成了各个“国家”,才相当于秦后中国的政体。 <br/><br/>  相信大家对“黑暗的中世纪”都有一定耳闻,教廷腐败、瘟疫流行、宗教战争、对女性的束缚等等,这就让民众对教廷的统治(教廷可以以“绝罚”,即停止臣民对君主的效忠来威胁各君主就范)产生了深深的不满,这就开始了宗教改革时期。 <br/><br/><strong>现代欧洲几种政体并存</strong>,两个阵营对欧洲走向民主的道路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b>仅仅用革命或者自由解释是难以让人信服的</b>,这次俺就试图用“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观点来解释这个过程,文中大量引用了《基督教会史》和CNN基督教考古记录,也有《俄国东正教会改革》、《基督教义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等著作的一些观点,也直接引用了一些网上文章的段落,就不再专门指出了,请原作者见谅,呵呵~~但自信的认为<b>本文还有大量独到的或独立表白的观点</b>,相信可以转变很多人的宗教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所以<b>务必请认真的看完,也许你会发现俺们对这段历史误解了太久</b>。 <br/><br/>  1.<b>基督教改革前简史</b> <br/><br/>  中国人习惯用无神论看世界,俺也并非想传教布道,只是给大伙作一最扼要的介绍: <br/><br/>  <b>基督教原是犹太教的分支</b>,当时犹太人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盼望着先知预言的“<b>弥撒亚</b>”来拯救。<b>耶稣(生于公元前6年)自称是弥撒亚,并按照先知预言的方式带门徒进入圣城</b>。 <br/><br/>  <b>耶稣在犹太圣殿前痛斥犹太教会的腐败</b>,并推翻了圣殿前兑换货币的小贩(各地犹太人需把各地的货币兑换成当地货币才能向圣殿“奉献”)的摊位,给当时的犹太教会极大恐慌。入夜,犹太教会逮捕了耶稣,<b>以渎神的罪名起诉他,耶稣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b>。 <br/><br/>  <b>耶稣的门徒走出圣城开始传教,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编撰《新约》。</b>当时罗马是西方世界的中心,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b>基督教就选择以罗马为中心向世界各地传播</b>。<b>罗马统治者担心基督教成为民众信仰后造反,不断对基督教进行镇压。而犹太教会并不认为耶稣是弥撒亚,也排斥基督教的传播</b>。同时,罗马帝国本身的“拜皇帝教”也对基督教进行镇压。 <br/><br/>  <b>312年,君士坦丁</b>在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声称梦见十字架,而后取得胜利,<b>尊基督教为国教</b>。<b>330年,君士坦丁建新都于“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b>”(1930年,改称“伊斯坦布尔”),<b>从此开始东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也分为东西两个教廷,在罗马的教廷这时一般称为天主教,在君士坦丁堡的教廷称为东正教</b>。 <br/><br/>  东西两个教廷开始分庭抗礼,关于祭祀制度等等的争论也连绵不绝。但最重要的区别是,<b>罗马教廷一直具有“反政权”特征,最终凌驾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各封建君主之上,成为“教皇”,而东正教具有服从政权的特征,最终成为政权的工具</b>。 <br/><br/>  <b>988年,罗斯定东正教为国教</b>,在君士坦丁堡陷入“异教徒”后,俄罗斯则认为自己是东正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正宗嫡传。俄罗斯的政权统治者——“沙皇”——的宗教地位也在东正教教会之上。 <br/><br/>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b>欧洲君主们能成为皇的,和中国一般所说的皇帝有一定区别</b>。皇,天上的王,能称得上“皇”的必须是宗教承认的最高领袖,他的神权也将高于教会,如教皇、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其他国家的王能称“皇”也得是民族教会授予,其神权也高于民族教会的,如英国女皇,并非所有君主都能称为“皇”。但称为“皇”并非意味着拥有实权,即政权和军权,比如教皇和日本天皇,“皇”并非就一定是“皇帝”,反之,并非“帝”就一定是“皇”。 <br/><br/>  另外一个需要说明的是,<b>欧洲的封建时期和中国大大不同</b>。欧洲封建各“国”实际是分封制国,各“国”内的封建领主独立性也很强,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宗教改革时期,各民族教会开始独立,和民族政权结合,这才成了各个“国家”,才相当于秦后中国的政体。 <br/><br/>  相信大家对“黑暗的中世纪”都有一定耳闻,教廷腐败、瘟疫流行、宗教战争、对女性的束缚等等,这就让民众对教廷的统治(教廷可以以“绝罚”,即停止臣民对君主的效忠来威胁各君主就范)产生了深深的不满,这就开始了宗教改革时期。 <br/><br/>
2.<b>宗教改革过程(1517~1648年)</b> <br/><br/>  <b>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在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中世纪教会还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6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b>。 <br/><br/>  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特权阶层,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提拔亲故。高级教士都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教皇英诺森八世就不遵守独身的教规,据说他有八个私生子。<b>教会的专横、腐败、对人民的搜刮,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b>,使广大农民、城市平民、部分贵族和个别国王都投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 <br/><br/>  神的权利大无边,神当然不用监督,神可以决定政权,神还把自己的统治体系“神圣化”。如果这个神能自律的很好,当然是凡人的福气,但可惜,凡人都不是神,所以凡人窃据神位后就会有凡人的品性。大家知道,不受监督的权利必将导致腐败。 <br/><br/>  与大家的一般想象不同,<b>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实际是从“民族教会的神学家”反教廷腐败开始,这些改革派的思想逐步演变,最终成为现代基督教的教义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和自由的信念开始兴起,和教廷在欧洲各国开始思想阵地的争夺</b>。 <br/><br/>  <b>基督教的各改革派别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在欧洲各国有着不同的势力,而理性和自由主义在各国的表现也不同,民主观念也不断从上到下深入,在这种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欧洲各种政体</b>。 <br/><br/>  <b>思想决定行动,信仰决定思想,经济、科技、文艺虽然有着各自的脉络,但他们在近代欧洲的跃进式发展绝非偶然,更绝非自身迸发的结果,应该可以看作宗教改革/思想解放的副产品罢了</b>。而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年间的强盛帝国,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br/><br/>  现代的中国,经济学成为“显学”,科技成为“神话”,结果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全都跟在欧美后面<b>匍匐前进</b>。很多人还以为基督教能拯救中国,也是不了解中国传统信仰观的短浅见识。<b>思想的爆发,来自多种思想碰撞的火花,基督教、基督教自身的改革和“反基督教”(理性、无神)的碰撞才是欧洲发展的思想源动力</b>。 <br/><br/>  下面以几位代表人物的观点来说这个过程,大家会听到多个“如雷贯耳”的名词出现: <br/><br/>  2.1<b>马丁.路德</b> <br/><br/>  <b>路德生于1483年,德国人。最重要德观点是:“由信称义</b>”。 <br/><br/>  他提出信仰上帝、信仰十字架即可得到拯救,<b>无需修士、弥撒、圣徒等等的玩意</b>,<b>强烈抨击教会的“赎罪卷</b>”(据说购买后能拯救灵魂)。<b>并提出信心和行为的标准是圣经,而不是教宗和公议会议。这些思想,后来逐步演变成“新教</b>”。 <br/><br/>  这无疑<b>极大的触动了罗马和当地教会的利益</b>,教廷宣布他为异端,通谕驱逐。 <br/><br/>  由于对教会腐败的痛恨和利益争夺的需要,德国王储们支持他,并在德国很多地方实施改革。但<b>路德为了获得王储们的支持,也放弃了一些东西</b>。德国农民受到这种自由思想的感念,要求废除农奴制减少劳役。这在开始得到了路德的支持。但当农民开始以暴力反抗时,路德向他们提出了抗议。 <br/><br/>  王储和贵族镇压了这次起义,但农民也不再回归天主教,并把路德当作“假先知”。但贵族们接受了路德的思想。<b>所以后世把路德的保守改革称为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倾向</b>。 <br/><br/>  <b>路德最大的贡献是否定教廷对神学、圣经、得救途径的垄断,并首次提出“在一切有用的职业中侍奉神,无神圣、世俗之分”,平等的工作观由此诞生,</b>西方人也开始把世俗的勤勉的工作当成对主的奉献。西方诗歌中所谓“工作是能看到的爱”“工作的人是美的”等等的信仰根源也在于此。 <br/><br/>  2.2<b>再洗礼派</b> <br/><br/>  <b>再洗礼派被称为改革激进分子</b>。“再洗礼派”认为婴儿时的受洗(入教仪式)无效,需要成年后认同信仰教义后的洗礼才真正有效。 <br/><br/>  这个派别的信仰是“<b>回归”基督教创建时期,不与政权等世俗干涉,包括不参军、不做官、不起誓等等。这个派别严格遵守着圣经的生活方式</b>。后来在英格兰,这种精神被称为“<b>清教主义</b>”。 <br/><br/>  再洗礼教成立了“兄弟会”,即一种基督教公社。再洗礼派被多次血腥镇压。 <br/><br/>  再洗礼派的主要信条如下: <br/><br/>  1.<b>门徒身份</b>。基督徒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必须是超越内在体验和接受教义,而不是婴儿入教那种无知的名义。 <br/><br/>  2.<b>爱的原则</b>。和平主义,不参加战争,不反击敌人。 <br/><br/>  3.<b>教会权威来自公众</b>。教会的决定权属于全体成员。解释圣经的权力不归个人而是需要全体同意。 <br/><br/>  4.<b>政教分离</b>。教会和政权会不干涉,防止教会再次腐败,就偏离了“神”。 <br/><br/>  2.3<b>约翰。加尔文</b> <br/><br/>  <b>加尔文,法国人</b>。宗教改革第三大阵营的创建者,演变出来的教派被现代称为“<b>改革宗”或“加尔文宗</b>”,包括所有的“<b>长老会</b>”、荷兰和德国的<b>改革宗教会</b>,以及许多“<b>浸礼”和“公理”宗教会</b>。 <br/><br/>  加尔文的核心教义是“<b>神的主权</b>”,路德强调“宽恕的奇迹”,加尔文则强调“<b>确信神的目的不会改变</b>”。加尔文给出的“得救途径”是:<b>参加洗礼和圣餐,过正直有道德的生活,公开表明信仰,他说这已经“足够”</b>。 <br/><br/>  加尔文信仰的结果是“<b>努力去宣扬神的国</b>”,人不因善功而称义,但称义的人必有善功;不渴望圣洁生活的人不会称为真正的基督徒等等。 <br/><br/>  与路德宗的“国家至上”倾向不同(应该看到日尔曼民族的传统情节和路德早于加尔文一段时间),<b>加尔文虽然不宣扬“革命权”,但鼓励共和议代政府制度,强调他们有权抵制君主专政</b>。 <br/><br/>  <b>加尔文的贡献之一是他非常正面地肯定了对大自然进行科学研究的价值</b>。正如圣经所说,“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大自然是上帝的永能和神性的普遍启示。加尔文肯定科学研究可以发现上帝创造的荣美,其成果可以坚固和提升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加尔文的另一个贡献是他指出圣经的解释不是完全都是纯粹按照字面的。圣经有不同的文体,有些经文不能生硬地完全按照字面来解释。 <br/><br/>  从上述3个主要的基督教改革派别的观点中,俺们发现,<b>这些实际就是后来所谓“民主自由”信仰的源泉。</b>教会<b>组织结构以“天上”的构想为模型,教会内部组织结构往往又为世俗政体的表率。这就是由上而下的示范效应</b>。 <br/><br/>  去推翻一种腐朽统治,是需要广大民众的联合的,而<b>想团结民众,必须用一种“信仰”</b>。<b>诉求可能来自民众,但由于文化掌握能力所限,新的改革的信仰往往产生于社会中层(儒教也是如此)。</b>如果高层或新的统治者能接受这种信仰并有效执行,就能避免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否则就需要一次“革命”,而信仰本身的保守、平和与激进特征,也将决定信众的表现。 <br/><br/>  <b>教义判断对错,道德判断善恶,不同信仰的人对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只有改革民众的信仰观念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进步</b>。 <br/><br/>  俺<b>并不认为欧洲近代的大跃进“完全”是宗教改革的结果,但宗教改革明显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改革者们都是基督教坚定的信仰者,同时也利用圣经作为反教廷腐败的信仰工具,就得到了民众的信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br/>
3.<b>理性和宗教信仰的争论</b> <br/><br/>  《基督教会史》把1648~1789年称为理性与复兴时代。 <br/><br/>  <b>在这个时代前,人们完全服从宗教的安排,今世不过是为后世准备</b>。理性时代拒绝这样的想法,是<b>要在这个世界获得快乐和成就</b>。代表事件就是“文艺复兴”。 <br/><br/>  文艺复兴是指复活古希腊和罗马在文学、政治和艺术领域的价值观。 <br/><br/>  牛顿是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甚至有人说,“神说,要有牛顿,一切尽都光明”(哈哈哈哈!)。<b>18世纪初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把圣经抛在一旁,斥为迷信和荒唐</b>。如约翰.洛克的观点,虽然也重视信仰的重要作用,但他的神已经是“理性证明的产物”。 <br/><br/>  而后<b>,“激进理性”兴起,基督教的“神迹和神父之类的鬼话”都被说成是假的</b>,在<b>巴黎</b>,一群启蒙哲学家决心改变世界。他们要<b>传播知识,解放人类的精神</b>。 <br/><br/>  <b>这些激烈的批判家并非是无神论,而是所谓“自然神论”者</b>。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就随它去了,而发生在这个世界的事情都与神无关了。他们试图通过哲学逻辑证明神的存在,而不是靠圣经的启示。这种思想批判的看似不是上帝,但却直接批判了圣经和教廷的根基。 <br/><br/>  基督教神学先是被冲击的目瞪口呆,但基督教自诞生之日就倍受置疑,其本身的宗教哲学家们也算人才辈出,最终,英格兰的主教<b>约瑟夫.巴特勒的《宗教类比》(</b>1736年)结束了这次辩论。以下是他的观点: <br/><br/>  巴特勒不试图去证明神的存在,他也不排斥理性,而且他认为<b>理性是人的自然之光</b>。他驳斥的是:<b>理性没有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理性仅仅提供了可能性</b>。自然充满了未知领域,我们处处会遇到难题,如果在自然中遇到了难题,在宗教中遇到也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了。 <br/><br/>  用俺常说话是: <br/><br/>  <b>唯物主义和理性是对无限唯心领域的挑战和探索,唯物主义和理性进攻的恰恰是唯心为指导的未知领域和旧有理性观念本身,一旦把某几条已经发现的自然知识和社会表现尊为“真理”和“神圣”,那就陷入了“极端唯物主义”或者称为“唯物主义神化论”,恰恰走向了理性的背离,背叛了理性的信仰</b>。 <br/><br/>  <b>理性来自对自然的发现,而这个发现可以看作是永无止境的</b>,一件小事的条件和联系也错综复杂,<b>仅仅用一条或几条唯物道理来解释,就陷入了另一种唯心,失去了前进的力量</b>。理性的作用在于<b>不断发现必要条件</b>,但必须认识到<b>充分条件可能永远不能完全获得</b>。甚至理性只能告诉俺们<b>不能做什么</b>,和<b>怎样做有更大的可能,而不能产生必然的结果</b>。 <br/><br/>  理性和唯物主义一旦陷入极端和神化,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灾难。 <br/><br/>  <b>一个“真正”信仰理性,信仰唯物主义的人,他信仰的是“发现的过程”,而非“已经发现的几条道理”。</b>但“新发现”的基础和工具,绝大多数又“来自”“已经发现”的现象和理论。 <br/><br/>  俺以为,<b>这就是一个真唯物主义和伪唯物主义,理性与宗教信仰的界限</b>。(叹,俺晚生了若干年啊!) <br/><br/>  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无神论者是极少的,很多“科学家”也有宗教信仰,这是因为他们在给自己找<b>一个心理寄托,一个为善的心理平衡</b>。按俺的话说,<b>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需要非常坚强,他必须处于怀疑一切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需要非常坚强的意志,甚至必须不断怀疑自身的存在感,这就很容易陷入虚无的境地</b>。那他在怀疑一切的前提下,又必须懂得什么可以怀疑,什么暂时不必怀疑,<b>以怀疑为出发又利用被怀疑的各种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现实有用”,这种人确实极少</b>。这也是科学家/哲学家和疯子的一个重要区别(哈哈!)。 <br/><br/>  实际上,每个人去“做事”的开始,都是“唯心”的,也即有既定目标的,唯物在于做的过程和对结果的客观表达,并不断完善自我唯心意识。“<b>发展”是唯物的,但有“目标的发展”是唯心的,当我们陷入“发展是神圣、唯一的硬道理”难以自拔的时候,俺们就陷入了过程的混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b>,甚至原地打转,也就是说,“摸着石头过河”没错,但<b>作为“有意识的行为”,俺们要判断应该“摸哪块石头过河”,并明确俺们的“目的是过河”而不仅仅是“摸石头</b>”。 <br/><br/>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欧洲各国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改革或革命,并没有虚无化政权,而是对政权的形式进行改革。绝大多数人仍是有神论,但坚持神以下的人人平等,并用教义引申的道德观约束自身的观点和言行,也即俺常说的,<b>可能出于利己,但最终表现的利他才是人性的光辉所在,才能得到其他人的拥护</b>。而西方长期的宗教统一、分封政权状态,造成民众的心理不绝对依附于某国政权(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和三国时代),是信仰的认同而非政权的认同。 <br/><br/>  中国人的信仰观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中国道教信仰的“神”其实是抽象的,而<b>《道德经》所阐述的观点早已达到基督教宗教改革后的状态</b>,结果一下子到位后,反倒难以实践,被神化,却被儒教引申出了政体改革方案,促使中国早早形成了民族国家观念,形成了道德=法律这一被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神往的制度。<b>但由于唐的兴盛和佛教的传入,儒教政体被极端化,无力前进,思想被束缚,元、清的屈辱史又让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功利化,民族凝聚力下降。</b>清末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给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由于上千年的极端化思想影响,中国人又<b>把唯物主义极端化和神化,封建的天命论的思想也阴魂不散</b>,而<b>在极左极右中振荡的民众却逐渐走向虚无</b>,被拜金拜权思想充满了头脑。这是俺认为的<b>问题的根源</b>所在。 <br/><br/>  中国人的一大误区还有“让历史告诉未来”,“手册会给出解决方案”等等,俺已经说过了,那只能给出必要条件,即“不能怎么办”或“怎么办更有可能实现”,否则有怎么突破创新?文字学家未必是文学家,《机械设计手册》的编委会未必能做工程设计。这就是“<b>中国设计”的误区,是中国不能成为“创新大国”的误区</b>。当俺们陷入浩瀚的知识不能自拔时,并把“对旧有知识的掌握量”当作“专家的标准”时,俺们就失去了创造力。 <br/><br/>
4.<b>几个西方国家的改革道路</b> <br/><br/>  限于篇幅,仅对几个国家的改革道路做扼要介绍,俺也只说这几个国家改革初期被俺们“<b>误解”的部分</b>,不再重复大家比较了解的近现代过程。 <br/><br/>  各种改革派和天主教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而君主们的信仰也各不相同,但<b>都在领地内试图用一个信仰来神化他们的统治地位,强迫民众信仰唯一的教义</b>。这就引发了著名的“<b>三十年战争</b>”,<b>新教和天主教国互相攻打,由引发了新教和天主教国内部的利益争端</b>,总之,一场混战,打得筋疲力尽了,才互相承认对方信仰的存在地位。 <br/><br/>  4.1<b>英格兰</b> <br/><br/>  <b>英格兰的改革必须加以严重关注</b>,在改革后,英国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美国也受益匪浅,而且英国作为君主立宪的强国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br/><br/>  <b>英格兰的改革起源与王位继承问题</b>。从某种意义上说,<b>英格兰的改革有两次,一次是亨利八世(1509~1547)的宪政改革,一次是近一个世纪后的清教徒神学改革</b>。 <br/><br/>  几个世纪以来,英格兰的教会就有一种脱离罗马教廷的意识,到了路德时代,<b>爱国的英格兰人也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观念意识(应该近似于中国的“祖国”观念)。</b>这是改革的思想基础。改革的导火索显得有些偶然和戏剧性,困扰亨利八世的问题很常见也很尴尬,他没有一个儿子是王后凯瑟琳所生,但英格兰不愿接受一个女孩作为王位继承人,因为他们历史上的唯一的前女王曾因王位发起过血腥的战争。 <br/><br/>  <b>亨利试图让罗马教皇宣布此婚姻无效</b>(当时教皇的权力确实大的惊人),但凯瑟琳是神圣罗马帝国(教廷的拱卫者)皇帝和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姨妈(这很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所以教皇推脱了这个请求。 <br/><br/>  <b>亨利狡猾的把这个案件呈交欧洲各个大学征求学者们的意见</b>,如他所料,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这样,就至少有了一些站得住脚的理由。1533年元月,他秘密娶了安妮,9月,新王后生产,结果还是女孩,这个女孩,起名<b>伊丽莎白</b>(1533~1603)。 <br/><br/>  <b>罗马教廷以绝罚(停止臣民对他的效忠)来处罚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则试图推翻教廷在英格兰的精神统治。</b>他发现14世纪的一条律法禁止与外国势力打交道,结果就要求英格兰的神职人员停止与罗马教廷打交道。可能连亨利自己都不敢相信,英国教会没怎么反对就接受了。就此正式独立形成民族教会,并成为尊英王为元首的教会。 <br/><br/>  <b>亨利八世并非反对天主教</b>,实际上,他因为撰写批判路德的文章,被教廷封为“保教功臣”,<b>他要建立英格兰的天主教会,而不是推翻天主教</b>。他禁止开办修道院,并翻译英文版的圣经。<b>民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开始兴起</b>。 <br/><br/>  亨利八世去世后,由唯一的10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继承王位。政权权力掌握在王室顾问的手中,<b>这些人同情新教改革,英格兰开始向新教过渡</b>。1553年,爱德华去世,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登基,她是狂热的天主教徒,结果烧死了不少清教徒,此女后来被冠以“<b>血腥玛丽</b>”。 <br/><br/>  终于轮到了<b>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b>继位了,她试图<b>采用折中的办法来保持宗教的和平换来政治的稳定</b>。她对天主教和新教激烈争论的宗教仪式采取了中庸的态度,<b>实际上以清教为主,但又给了天主教的面子,使双方都比较满意</b>。<b>英格兰从此获得了宗教和政治的稳定,国民的团结和效忠,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b>”。伊丽莎白一世也成为英格兰人心目中的神圣象征。“<b>英国女皇”的名号也自她而始,因为她是第一个受到民族教会加冕的“英国女王</b>”。 <br/><br/>  <b>英国是宪政改革较早的国家,王室的效忠感和荣耀一直笼罩着英格兰,英格兰摆脱教廷的精神控制和宗教纠纷后,加上传统的民族凝聚力,获得了空前的稳定和发展时期,而此时欧洲仍在动荡中,这才获得了政治军事科学等等的腾飞</b>。而教派间的碰撞与竞争,摩擦出大量的思想火花,但仍以上帝和女皇为信仰,避免了走向分裂和内战。<b>这是英国崛起的根本原因</b>。 <br/><br/>  当然,“道路是曲折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英国陷入了天主教和清教的战争,<b>部分激进的清教徒(后来被称为“分离主义”)对皇权彻底失望,走向了大洋彼岸</b>。但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庸”之道成为“祖训”,后来被坚持下来。 <br/><br/>  4.2<b>法国</b> <br/><br/>  <b>法国大革命是以攻打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为象征的</b>,这次事件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巴士底狱虽然是王权的象征,但这次实际只“解放”了7个犯人(按《基督教会史》的说法,5个普通犯人,2个疯子,并无博学的爱国者)。 <br/><br/>  法国大革命的旗号是“<b>自由、平等、博爱</b>”,上面俺说过了,这其实<b>不过是基督教改革者们观点的世俗演变</b>。当时的自由主义者是中产、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资产阶级试图摆脱贵族政权束缚的信仰观。 <br/><br/>  法国是欧洲人口较为密集的国家,当时<b>2,500万人口中的20万人属于特权阶层,掌握着50%国土和最好的职位</b>。<b>政府和经济的破产日积月累,支柱产业葡萄酒业也遇到坏收成,造成了动荡心理和不安的气氛</b>。 <br/><br/>  路易十四也试图来平衡阶级冲突,但这时已不是伊丽莎白的时代,<b>底层民众要求参政权、选举权和更多的言论自由的呼声高涨</b>。贵族和教士想保留特权,希望以等级投票,而平民要以个人为单位投票。<b>当国王不尊重平民的诉求时,平民阶层脱离法国议会,建立自己的国民议会</b>。 <br/><br/>  这时产生的<b>“天赋人权”,言论自由,保护被告,和法国属于法国人民的思想旗帜</b>,仍然是现代民主制度遵循的准则。 <br/><br/>  对王族政权的革命十分迅速,但<b>紧跟着就陷入了混乱的状态</b>,拿破仑结束了国内的混乱,但<b>开始了欧洲的混乱</b>。 <br/><br/>  <b>革命派把基督教当作旧政权的象征,把不愿宣誓效忠立宪的教士驱逐出境</b>。当拿破仑取得政权后,和教宗达成了一项协定,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但罗马教廷也永远失去了统治地位。 <br/><br/>  实际上,在考察过美国后,法国的<b>阿莱克斯.德.托克维尔</b>就提出<b>警惕“大多数人对少数德暴政”,警惕用不稳定德公共秩序莱实行控制,而缺乏理想的领导</b>。不幸的是,这样的事例<b>在激进改革尤其是革命中无一例外</b>,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是如此。很多中国人会对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能重新称帝,教会被请回感到匪夷所思,实际就是<b>法国人自己折腾够了、烦了,发现社会道德简直崩溃了</b>。<b>虽然基督教有着种种弊端,但其经过了将近2千年的发展,尤其起着维系道德的社会重任,一下子革命掉旧的,而新的又远不完善,就出现了道德沦丧</b>。 <br/><br/>  <b>如果说英国的改革是皇室发起,法国的改革是资产阶级革命,而德国和俄罗斯,则是工人和民族主义的革命</b>。 <br/><br/>  4.3<b>德国</b> <br/><br/>  说到德国,俺们会想起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就是德国人,然后也会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俺这次并不说一些敏感的观点,而是要说说产生<b>德国现象</b>的因素。 <br/><br/>  <b>日尔曼民族从来不缺乏思想家和军事家</b>,这两种人有时就是合二唯一的。出于丛林的曾被视为野蛮人的日尔曼民族有着<b>剽悍的性格</b>,自古就不乏良将。同时,德国又是<b>一个出海口极少并受封锁的大陆国</b>,多次试图对抗英国海上霸权而终究失败。<b>德国也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b>,铁矿需要从瑞典进口,有色金属更为稀少,加上思想的缜密,对机械设计也就精益求精。<b>英国法国很长时间都把德国当作理所当然的对手,尤其德国借助工业革命成为发展迅猛的后起之秀的时候</b>。 <br/><br/>  <b>德国教会早有国家主义合民族主义倾向,路德宗把这个倾向更为明显</b>。 <br/><br/>  <b>德国改革算是较晚了,这时正值资本主义“血淋淋”的原始积累阶段,</b>工人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但<b>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就成为了欧洲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b>改革的发起者由上不断向下延伸,改革由保守渐进向激进革命演变。如果把这一较长时期都看作基督教宗教延伸而出的信仰革命,那么欧洲的各国政体表现也可以看作是这个改革/革命的不同阶段的产物,当然,也有各国民族和信仰特征,以及各种因素作用,但主线确实如此</b>。 <br/><br/>  <b>马克思(1818~1883)</b>是俺们比较熟知的“革命导师”。无论是否信仰共产主义,但绝对不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意义,更没有人会怀疑《资本论》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br/><br/>  一个容易被遗忘的事实是,<b>教会内部也对当时的资本主义比较厌恶</b>,很多地方教会和主教热衷对工人提供帮助。<b>甚至不少基督教人士也热衷“社会主义”,但他们的社会主义是指人们相互合作的社会,反对把“竞争”当作“宇宙的法则</b>”(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他们的一些所谓实践都比较糟糕,但确实影响到了美国。 <br/><br/>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到著名的管理思想“XYZ理论”的演变过程,和资本主义由“残酷剥削”到自称“科学管理”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正是社会主义理论被“实际接受”,才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平同志的“不要谈什么姓资姓社”,有着深长的意味。 <br/><br/>  <b>纳粹上台是与一战后德国沉重的赔款、割裂的国土、崩溃的经济分不开的</b>。这些俺不想再重复了。俺只是想说,<b>任何一件“新事物”,可能出现的有些异乎寻常的偶然,但必定有其成长的土壤和环境,有着可以追溯很远的历史背景</b>,俺并不认为“一切必将发生”,任何一个小小的偶然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但<b>没有前面的作用,后者也必定不会发生</b>。 <br/><br/>  4.4<b>美国精神的另一面</b> <br/><br/>  (这次本不想说美国,毕竟它并不是欧洲国家,但感觉不说的话必有很多人心存疑问,而且美国确实也是一个独特的个案,索性就说说吧。) <br/><br/>  俺们常说的美国精神多指<b>西部拓荒精神</b>,也是来自“美国大片”的<b>自由主义思想</b>,甚至俺们通常认为的“现代基督教观念”也来自美国,但,这些<b>思想的源头</b>又究竟是什么呢?除了拓荒以外,美国精神的另一面是什么?这次俺来说说这个问题,而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反不作为重点。 <br/><br/>  在西班牙殖民者进入美洲时,简直可以<b>视为一次针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战争</b>”。中世纪十字军和阿拉伯的战争至少也算同一技术装备水平下的较量,而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就是一场屠杀。“<b>土地不动产”制度更是将很多印第安人变成奴隶</b>。《基督教会史》(布鲁斯.雪莱)将其称为“<b>基督教帝国主义</b>”。 <br/><br/>  <b>巴塞洛谬.德.莱斯.卡萨斯</b>(1474~1566),他看到了奴役和屠杀后,感到了良心的谴责,<b>感到基督教的神是不会容许如此野蛮的手段使人皈依的</b>。在他坚持的努力下,查理五世在<b>1542年颁布《印度群岛法》,削弱了“土地不动产”制度</b>,承认印第安人也有人权。但这些法律在墨西哥受到抵制,但毕竟给了印第安人法律地位。 <br/>
<strong>新大陆的信仰改变甚至美国最终独立,实际来自英国内部</strong>。 <br/><br/>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由<b>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位</b>,称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首次将这两个王国联合起来。这位国王有强烈的<b>天主教倾向和独裁倾向</b>,对清教徒和议会都置之不理,这时,<b>部分激进的清教徒决心离开英国国教会,这场运动称为分离主义运动。1620年9月,他们登上“五月花号”前往新大陆</b>。 <br/><br/>  <b>英王查理一世继位,政策更倾向于反清教主义,开始前往新大陆的清教徒更多了</b>。而留在英国的清教徒则和王权开始了内战,著名的<b>克伦威尔</b>在反独裁王权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最终砍了皇帝。<b>但由于皇权思想的根深蒂固,克伦威尔死后,皇权复辟</b>。 <br/><br/>  回头说新大陆,<b>清教徒实际成为一种具有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信仰</b>,<b>其他很多教派也大量渗透入新大陆</b>。当看到欧洲的“<b>三十年战争</b>”(新教和天主教战争为旗号,掺杂了大量各国的现实利益纠纷的战争),<b>均感到试图搞“统一国教”的代价太高了,就形成了“宗派制”。</b>宗派制<b>实际是各个教派的联盟,强调在共同信仰下,各教派思想、仪式的共存,即“多元论”的基督教各分支信仰中的体现</b>。这个理论依据和原则,就是<b>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教会能够完全掌握真理,那就要允许其他信仰相同而道路不同的教派共存发展。</b>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中<b>“宽容”精神的体现,又再次升华。</b>而为了自己的传教自由而给予其他派别的自由的思想深入,最终<b>形成了“美国特色的自由主义”精髓和“平等发展权”的根源</b>。 <br/><br/>  <b>清教主义本身即有强烈的政教分离和反王权心理,宗派制的形成也让自由观念深入,这是美国最终独立的信仰基础</b>。“<b>无国教”最终成为一种法律被执行</b>。后来随着南北战争和黑人人权斗争的不断深入,种族主义和基督教帝国主义的阴影逐渐散去,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宗教信仰也逐渐被允许保留。<b>用此观点审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思想竞争,实际可以认为是两种基督教分支思想的竞争,而不是两种信仰的较量,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信仰一个上帝,都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美国民族”)主义思想,这就是他们在重大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b>。 <br/><br/>  这就是“美国精神”的另一面:<b>拓荒背后的虔诚,自由背后的宽容</b>。这个思想转变<b>不是一拓而就的,而是一个艰辛的转变历程</b>。并非是想要崇拜和美化美国,而是因为这种精神在当时的世界确实难能可贵,并把以前视为理想主义的多元论最终付诸实践,也是<b>美国开始强盛的思想基础</b>。 <br/><br/>  <b>美国之所以能够形成现在的政体,实际是因为没有王室和贵族权力的困扰</b>罢了。<b>为了避免走向欧洲那种的极端政权统治对另一方迫害,美国才严守两党轮流执政的方针,也恰恰是天主教和新教争夺信仰的世俗政治表现</b>。而“<b>美国精神”诞生于英国王室改革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由于没有皇权障碍,除了赶走英国王室统治外,内部也就没有爆发激烈革命</b>。 <br/><br/>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b>资本主义制度改革</b>,很多人往往把它归为“<b>罗斯福新政</b>”。实际上,它<b>起源于在基督教内部的“社会主义思想</b>”(见4.3德国篇),<b>由此产生了很多区别于原始资本主义工厂管理制度的以“激励人性”为着眼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实际地位</b>。而后又<b>因为苏联初期的社会主义生产实践的成功,被美国借鉴用来改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实际上,现在美国的<b>国家投资和社会福利制度,不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体罢了</b>,但这却让美国缓解了国内矛盾,并随着“美国精神”的演变和进步,躲过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冲击。 <br/><br/>  与其把南北战争神化成“黑奴解放”,还不如说<b>让美国人感到内战的可怕</b>,事实上,<b>解放黑奴仍是教会首先提出的</b>,只是北方一个“神圣的借口”。<b>越战反思浪潮才是一次真正的“洗礼”,</b>这个问题俺多次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br/><br/>  现在的美国政策其实偏离了“美国精神”,<b>政教分离却造成了现实利益成为实际崇拜对象,自身避免“大多数对少数的暴政”却用武力给他国执行“民主”,搞“地缘平衡”却成了“添油政策”往往最终以“消灭自己扶植起来的相对强大的武装力量”结束。从美国电影文化思想的近期走向看,美国又将开始新的反思</b>,让俺们拭目以待。 <br/><br/>  俺一贯坚持:<b>思想决定行为,信仰决定思想(教义判断对错,道德判断善恶),而每个人对信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人群决定体制,而后才是相互作用。欧洲的几种政体是宗教/信仰改革的不同阶段的产物</b>。不少朋友曾提出置疑,俺这个帖子就是为了说明俺这个观点。 <br/><br/>  <b>欧美的两党执政,在俺看来就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思想斗争转变为世俗政权较力的表现,而欧美人大多仍信仰上帝,民族教会又独立,所以国家感、民族观是他们共识的基础,所争论的是现实道路倾向罢了。这就是“西方民主政体”的信仰实质</b>。 <br/><br/>  反观其他地区的“西式”民主,就有了很大区别。<b>对立的双方往往有着不同的信仰,甚至对于国家和民族观念还争论不休(比如台湾地区,那也叫“民主”?),焉能不乱?反倒是有着较为坚定的民族、国家信仰,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精华而吸收西方民主思想精髓的国家(日本(当然,他们的国家主义比较危险)、新加坡、韩国),才逐步走向富强</b>。 <br/><br/>  这对中国无疑有着巨大的<b>借鉴</b>作用。必须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年道德=法律、神权=政权传统的国家,<b>由于这个历史沿革,信仰观的争论就会削弱自身的凝聚力,而引入其他思想后,对自身信仰的辩证思索,才能取得繁荣富强,应该勇敢的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富强之路</b>。 <br/><br/><br/><br/>  谢谢看完! <br/><br/>  可随意转贴,随意编辑,随意断章取义,随意抨击,呵呵~~ <br/><br/>  最后郑重声明,本人无宗教信仰,无党派,未参加任何社团,无大学学历,有上述疑问者就不再回帖了,呵呵~~ <br/>
<p>看完了,写的还行吧!</p><p></p>
<p>资料比较充分,下了不少功夫,不过罗嗦了一点,有些关键部分没有提到。</p><p>&nbsp; </p><p>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成功,其基础是纸张的引进和本身印刷术的发展,这两样利器彻底打破了教会对於知识和圣经的垄断,使得平民能够了解世界,可以看懂圣经并作出自己的理解,所以上帝和民众之间的唯一代理----教会,被大大削弱,教廷只能逐步退出权力阶层。</p><p>&nbsp; </p><p>后面关于美国的部分有点夸张了,给人的感觉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教派才变得富强,搞得现在是原教旨主义一样。</p><p>&nbsp; </p><p>其实欧美的进步就是因为把宗教势力彻底赶出了权力机构,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如果宗教立足于世俗权力之外,可能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如果宗教一旦涉足世俗权力斗争,一定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p><p>&nbsp; </p><p>当然国家世俗化了,不一定民主富强,不过民主富强的国家,一定是世俗化国家。</p>
。 <br/><br/>  1.<b>基督教改革前简史</b> <br/><br/>  中国人习惯用无神论看世界,俺也并非想传教布道,只是给大伙作一最扼要的介绍: <br/><br/>  <b>基督教原是犹太教的分支</b>,当时犹太人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盼望着先知预言的“<b>弥撒亚</b>”来拯救。<b>耶稣(生于公元前6年)自称是弥撒亚,并按照先知预言的方式带门徒进入圣城</b>。 <br/><br/>  <b>耶稣在犹太圣殿前痛斥犹太教会的腐败</b>,并推翻了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