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齐王建该不该救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6:14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008c090102w2ft.html?tj=hist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

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齐国的屏障,唇亡齿寒。今天赵国灭亡,明天灾难就会降临齐国。况且救赵是高义的好事,击退秦军则扬名立威。不应该吝啬一点粮食,而贻害国家。”齐王不听,结果秦军破赵四十余万于长平,跟着包围了邯郸(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这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论辩双方话语量严重不对等,以此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结论灌输给读者。这就好比法庭上双方当事人论辩,一方可以尽情地陈述理由,出示证据,表演煽情。理由不许驳斥,证据不能质疑,煽情表演也不许戳穿。另一方却不许说话,最多只能回答行还是不行。这就很容易使读者听众倾向于话语量大的一方。司马迁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不动声色地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将自己的结论变成读者的结论。

这段对话周子说了107个字,齐王只两个字“弗听”。司马迁达到了目的。后世史家学者皆拍大腿惋惜,骂齐王建目光短浅,见死不救。甚至马后炮把40年后齐国灭亡,也归咎到长平之战这个节点上,斥之为咎由自取。



齐国该救赵国于长平吗?换了个英明的齐王会救吗?答案是不该,不会。无论是从过去、当下,还是将来考虑,齐国都不该,也不会救赵。齐国不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赵国就应该烧高香谢天恩了。

先说过去。赵国对于齐国,恰恰是那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的小人。著名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众所周知,那是赵国被魏国打残了,都城邯郸被魏国攻破、占领,眼看就要亡国了,是齐国围魏救赵出手救它。两次大战,齐国打垮了魏国,这才使赵国免于亡国。齐国对赵国有扶危救亡之恩。反观齐国,仗虽是打赢了,可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齐国花钱死人,劳民伤财救援赵国,得到的报偿是什么?是赵国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齐王建他爷爷齐湣王时,也就是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他爹赵惠王一朝,缓过劲来强大起来的赵国,忘恩负义数度攻齐。“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

赵惠文王十五年,赵国更是帮助燕国大破齐军。这一次,联军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把齐国几百年的王宫,供奉齐国先祖的宗庙,还有街衢房室一把火焚烧干净,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王建的爷爷齐湣王就是在这次战败中被杀身亡。齐国全境被洗劫,燕国几乎占领了齐国全部的土地城池,只有两座城池在负隅顽抗。齐王建他爹法章仓皇潜逃,流落民间,在一户人家做苦役,受尽苦难。要不是那户人家的女儿可怜他,暗中接济,没准就冻饿累死,被当作战乱枉死的无数冤鬼,抛尸荒野。齐王断子绝孙,根本也不会有齐王建生出来。这等血海深仇,没准被烧毁的宫殿残垣断壁还在,还没有完全修复,换了你是齐王建,会一抹脸忘得一干二尽,而去救赵吗?

看当下。秦赵长平大战,是你赵国拿了人家的东西,拿了韩王已经送与秦国的上党,这才招来秦国人打你。你赵国得了好处,却要别人出钱出力,流血牺牲帮你去打架,保护你劫来的东西,天下有这道理吗?会有这样的傻子吗?齐王建不傻。

再说未来:谁知道上天会降生一个秦始皇?长平之战时,秦始皇还没生出来。以秦昭王败家子的做派,哪里有那个能耐灭亡赵国?对于齐国来说,秦国的威胁远,赵国的威胁却就生生在齐国的家门前。如果叫赵国打败了秦国,夺回上党,那赵国就成了地霸今日山西、河北、河南北部的中原第一大国了。比之只有半个山东省的齐国,据有绝对的压倒优势。而那时,赵国西边没有了秦国的忧患,掉过头来东向攻齐,齐国就那点地方,那点人民,哪里扛得住?北面燕国的世仇一时难解,秦国刚刚得罪了,魏国被你打残了有心无力,楚国地远,谁来救你?齐国焉能不亡国?

所以,叫秦赵在长平打下去,打得两败俱伤。借秦国之手狠狠教训赵国这个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的负心贼,消耗它的实力,削弱它的财力,难道不是齐国最明智的选择吗?

果然不出齐王建所料,秦赵长平大战一打三年,秦国“死伤过半国内空”,赵国也丢城失地军大溃(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由于白起谎报战功,说是将赵军四十余万全部坑杀于长平,秦昭王上当,立刻发兵攻打邯郸,想效法魏国一举占领邯郸,灭亡赵国。可是邯郸战役一打又是两年,任凭秦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秦昭王几度增兵易帅,也没能打下邯郸。结果是魏无忌只带了几万劫来的兵,赵魏联手一个反击,筋疲力尽的秦军立刻大溃,已经占领的上党郡、太原郡、河东郡悉数丢失。秦军副统帅郑安平率两万秦军投敌,河东郡守王稽弃地逃走,武安侯白起被赐死,王稽被抓回来后斩首弃市,连带着相国范雎,还有司马迁的先人司马靳也被砍了脑袋。

更叫齐王建彰显英明的是,几年后,燕国出动两千辆战车,有说出动6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举攻赵(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结果被赵国打得大败。主帅相国栗腹战死,副帅庆秦、乐闲投降。跟着赵军又趁胜追击,包围了燕国的都城蓟。燕王喜只好割地求和。赵国这等了得是实力,用得着齐国救吗?若是上了赵国的当,不叫赵国在长平吃点苦头,折损兵力钱粮,叫赵国不伤筋骨就地霸山西、河北、河南,恐怕这次就不是包围燕都,谋点城池就退兵了。一举灭亡燕国,跟着南下扫荡齐国,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齐王建不救赵国于长平,有理,应该,是明智之举。

至于说后来天降超人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江山,那是天意使然,天意不可违。其间艰苦卓绝,屡遭挫折,百折不挠,巧妙运作,咬牙忍耐,终至最后大获全胜,也绝不是《史记》一句“奋六世余烈”那样轻松简单。仔细研究史书中的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要被对话、心理描写、场面描写、作者结论所诱导,才能言之有据,窥其精彩。如此读史,才有滋味。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008c090102w2ft.html?tj=hist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

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齐国的屏障,唇亡齿寒。今天赵国灭亡,明天灾难就会降临齐国。况且救赵是高义的好事,击退秦军则扬名立威。不应该吝啬一点粮食,而贻害国家。”齐王不听,结果秦军破赵四十余万于长平,跟着包围了邯郸(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这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论辩双方话语量严重不对等,以此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结论灌输给读者。这就好比法庭上双方当事人论辩,一方可以尽情地陈述理由,出示证据,表演煽情。理由不许驳斥,证据不能质疑,煽情表演也不许戳穿。另一方却不许说话,最多只能回答行还是不行。这就很容易使读者听众倾向于话语量大的一方。司马迁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不动声色地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将自己的结论变成读者的结论。

这段对话周子说了107个字,齐王只两个字“弗听”。司马迁达到了目的。后世史家学者皆拍大腿惋惜,骂齐王建目光短浅,见死不救。甚至马后炮把40年后齐国灭亡,也归咎到长平之战这个节点上,斥之为咎由自取。



齐国该救赵国于长平吗?换了个英明的齐王会救吗?答案是不该,不会。无论是从过去、当下,还是将来考虑,齐国都不该,也不会救赵。齐国不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赵国就应该烧高香谢天恩了。

先说过去。赵国对于齐国,恰恰是那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的小人。著名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众所周知,那是赵国被魏国打残了,都城邯郸被魏国攻破、占领,眼看就要亡国了,是齐国围魏救赵出手救它。两次大战,齐国打垮了魏国,这才使赵国免于亡国。齐国对赵国有扶危救亡之恩。反观齐国,仗虽是打赢了,可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齐国花钱死人,劳民伤财救援赵国,得到的报偿是什么?是赵国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齐王建他爷爷齐湣王时,也就是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他爹赵惠王一朝,缓过劲来强大起来的赵国,忘恩负义数度攻齐。“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

赵惠文王十五年,赵国更是帮助燕国大破齐军。这一次,联军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把齐国几百年的王宫,供奉齐国先祖的宗庙,还有街衢房室一把火焚烧干净,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王建的爷爷齐湣王就是在这次战败中被杀身亡。齐国全境被洗劫,燕国几乎占领了齐国全部的土地城池,只有两座城池在负隅顽抗。齐王建他爹法章仓皇潜逃,流落民间,在一户人家做苦役,受尽苦难。要不是那户人家的女儿可怜他,暗中接济,没准就冻饿累死,被当作战乱枉死的无数冤鬼,抛尸荒野。齐王断子绝孙,根本也不会有齐王建生出来。这等血海深仇,没准被烧毁的宫殿残垣断壁还在,还没有完全修复,换了你是齐王建,会一抹脸忘得一干二尽,而去救赵吗?

看当下。秦赵长平大战,是你赵国拿了人家的东西,拿了韩王已经送与秦国的上党,这才招来秦国人打你。你赵国得了好处,却要别人出钱出力,流血牺牲帮你去打架,保护你劫来的东西,天下有这道理吗?会有这样的傻子吗?齐王建不傻。

再说未来:谁知道上天会降生一个秦始皇?长平之战时,秦始皇还没生出来。以秦昭王败家子的做派,哪里有那个能耐灭亡赵国?对于齐国来说,秦国的威胁远,赵国的威胁却就生生在齐国的家门前。如果叫赵国打败了秦国,夺回上党,那赵国就成了地霸今日山西、河北、河南北部的中原第一大国了。比之只有半个山东省的齐国,据有绝对的压倒优势。而那时,赵国西边没有了秦国的忧患,掉过头来东向攻齐,齐国就那点地方,那点人民,哪里扛得住?北面燕国的世仇一时难解,秦国刚刚得罪了,魏国被你打残了有心无力,楚国地远,谁来救你?齐国焉能不亡国?

所以,叫秦赵在长平打下去,打得两败俱伤。借秦国之手狠狠教训赵国这个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子的负心贼,消耗它的实力,削弱它的财力,难道不是齐国最明智的选择吗?

果然不出齐王建所料,秦赵长平大战一打三年,秦国“死伤过半国内空”,赵国也丢城失地军大溃(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由于白起谎报战功,说是将赵军四十余万全部坑杀于长平,秦昭王上当,立刻发兵攻打邯郸,想效法魏国一举占领邯郸,灭亡赵国。可是邯郸战役一打又是两年,任凭秦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秦昭王几度增兵易帅,也没能打下邯郸。结果是魏无忌只带了几万劫来的兵,赵魏联手一个反击,筋疲力尽的秦军立刻大溃,已经占领的上党郡、太原郡、河东郡悉数丢失。秦军副统帅郑安平率两万秦军投敌,河东郡守王稽弃地逃走,武安侯白起被赐死,王稽被抓回来后斩首弃市,连带着相国范雎,还有司马迁的先人司马靳也被砍了脑袋。

更叫齐王建彰显英明的是,几年后,燕国出动两千辆战车,有说出动6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举攻赵(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结果被赵国打得大败。主帅相国栗腹战死,副帅庆秦、乐闲投降。跟着赵军又趁胜追击,包围了燕国的都城蓟。燕王喜只好割地求和。赵国这等了得是实力,用得着齐国救吗?若是上了赵国的当,不叫赵国在长平吃点苦头,折损兵力钱粮,叫赵国不伤筋骨就地霸山西、河北、河南,恐怕这次就不是包围燕都,谋点城池就退兵了。一举灭亡燕国,跟着南下扫荡齐国,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齐王建不救赵国于长平,有理,应该,是明智之举。

至于说后来天降超人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江山,那是天意使然,天意不可违。其间艰苦卓绝,屡遭挫折,百折不挠,巧妙运作,咬牙忍耐,终至最后大获全胜,也绝不是《史记》一句“奋六世余烈”那样轻松简单。仔细研究史书中的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要被对话、心理描写、场面描写、作者结论所诱导,才能言之有据,窥其精彩。如此读史,才有滋味。
朝鲜是个屁
没有T就团灭
长平之战时,虽然天下大势普通人不好判断,但齐国为竞东帝之业,也该有所作为。
如果齐国救援赵国,且不说能不能影响长平之战的结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秦国会流更多血,

在齐国眼里,哪怕赵国就算是和秦国一样的虎狼之国,但是从长远考虑,其威胁要远远小于秦国

而且从个人角度来看,赵国长平之战的最大败因是国力(更具体的说就是粮食),而不是部队的战斗力,赵国换将急于和秦国决战的主要诱因是军粮快要补给不上了,再不打就要都饿死了。。。如果军粮能跟上,赵国未必会换将,即使换将了,可能赵括也不至于急于求战。。。

就这么拖延下去,秦赵两国的实力都会急剧消耗,赵国对齐国的依赖也会进一步加深,而且如果因此能够挫败秦国,齐国在山东六国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如果长平之战拖得时间足够长,那么很可能楚魏的联军侧击秦军会提前发生,而不是等到邯郸之战。。。
楼主对于长平之战前后 秦赵的国力分析 不敢苟同

似乎过于看好赵国的潜力,轻视秦国了

赵国和秦国比较,除了在军队战斗力上相差不远外,综合国力和政治、地理政治环境都大大不如

长平之战时,秦国已经稳定占据了巴蜀,将其变为了自己的大后方大粮仓,而且也平定了义渠,基本消除了西北的外来威胁

而赵国身处三晋之地的复杂环境中,是个四战之地一点不为过,除了和燕国世仇,北面的外族压力也是相当可观,使得李牧这种外挂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能调回来使用。。。

相比较而言,那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吞灭六国的潜力和态势了,这种实力的形成不是随着嬴政的出现而突然完成的,而赵国则远远达不到秦国这种格局

万一赵国打赢了,顺势三晋合流,那画面真是好看,秦国秦孝公都能屌丝翻身,何况三晋。再说当时国家之间扯后腿是正常现象,就如同现在一样,谁知道分裂了几百年的战国,不是从未有的大一统帝国会出现。


这么说吧,秦赵如果算老大老二的话,当时齐楚应该算老三了,如果认为两个对自己都有威胁的话,最有利的做法是维持他们的均势消耗他们的国力,让他们多年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合算的就是给老二赵国续气,就不如70年代末中美走到一起但现在中俄走到一起,中策就是学后来曹丕在吴蜀之战时候的态度,谁胜了助谁,能抢多杀肉就抢多少肉,最下册就是当年齐楚的搞法,啥事都没做,结果就是秦赵两方任何一方胜利了都能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齐楚两国,偏偏这三种方案中对当时的齐楚来说最好做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最难做的是第二种~~~~偏偏他们都选择了最好做但却对自己最不利的第三种

这么说吧,秦赵如果算老大老二的话,当时齐楚应该算老三了,如果认为两个对自己都有威胁的话,最有利的做法是维持他们的均势消耗他们的国力,让他们多年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合算的就是给老二赵国续气,就不如70年代末中美走到一起但现在中俄走到一起,中策就是学后来曹丕在吴蜀之战时候的态度,谁胜了助谁,能抢多杀肉就抢多少肉,最下册就是当年齐楚的搞法,啥事都没做,结果就是秦赵两方任何一方胜利了都能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齐楚两国,偏偏这三种方案中对当时的齐楚来说最好做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最难做的是第二种~~~~偏偏他们都选择了最好做但却对自己最不利的第三种
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是对齐国打击最大的国家,五国攻齐之前的齐秦争霸中齐国一度压制了秦国,就是赵国做了战略平衡手,趁齐国攻秦时灭中山剪掉齐国羽翼,还作出截断齐军后路的态势迫使齐国匆匆撤军,然后借五国攻齐彻底将齐国打下山东最强的宝座成功上位,可以说赵国的强大就是踩在齐国的尸体上的。
复国之后的齐国疆域缩水一半,已经沦为二流国家,在当时的态势下简直如履薄冰,正如楼主所说那些认为齐国应该援赵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白了复国后的齐国太弱,什么援赵援秦那是建立在齐国有做战略平衡手能力的前提下的,而长平之战时的齐国是没这个能力的,他或许能助赵败秦,但助赵败秦之后绝对没有能力再助秦制赵,不援赵只是在速死和缓死之间选择了后者而已。
岳麓惊行 发表于 2016-3-4 13:51
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是对齐国打击最大的国家,五国攻齐之前的齐秦争霸中齐国一度压制了秦国,就是赵国做了战 ...
长平之战有白起坐镇,就算赵国有了粮食多撑一会或者最多小胜秦军

秦国已经有了巴蜀,秦赵之间的实力对比不会有大的变化,远交近攻是秦国的基本国策,赵国依然会面临秦军的强大压力
范雎被砍了脑袋  哪里记载的?